CN114599066B -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9066B
CN114599066B CN202210109983.7A CN202210109983A CN114599066B CN 114599066 B CN114599066 B CN 114599066B CN 202210109983 A CN202210109983 A CN 202210109983A CN 114599066 B CN114599066 B CN 1145990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enter
train
radio block
office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099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9066A (zh
Inventor
李雪
庄文林
李继元
尹毅
凌昌国
康潇楠
吴宇
韩洋
冯磊
狄彩虹
杨胤
庞萌萌
周宇晖
高建平
邱萍
陈郑超
王啸阳
孙启民
胡莉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099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9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9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9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9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9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用于列车在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时进行无线闭塞中心切换,其中,所述方法采用先跨局,然后再切换无线闭塞中心的步骤流程,能够保证列车跨局交权时相关的业务数据无需迂回,而可以直接由当前局核心网络处理,业务传输时延小,维护方便,且无线闭塞中心只需与当前局核心网络建立通道,即局内通道,系统间边界清晰,安全可控。本发明的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同样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相同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CTCS-3(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3级)列控系统地面设备RBC(无线闭塞中心)与车载设备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之间传送行车许可、线路参数、临时限速、列车位置、列车数据等信息。CTCS-3级列控信息传送业务与行车安全紧密相关,对时延、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因此ATP设备上有两个独立MT模块,在RBC交权区两个MT(移动终端)模块分别与两个RBC进行通信。
铁路专用无线通信网是按各局集团公司管辖范围建设自己的基站设备,接入局核心网。因此在局界转换时,需要跨核心网进行小区切换。单小区的覆盖范围是线路的某个区域,同一区域的上、下行线路归属于同一个小区。
CTCS-3列控系统的RBC管辖范围为100km左右,按线路设置。一个RBC的管辖范围只在一个局集团公司内,因此在跨局时,也会发生RBC交权。RBC交权位置与应答器设置有关,上行方向、下行方向均需设置切换应答器,且位置不相关。
因此当列车从一个路局运行至另一个路局时,存在RBC交权和核心网切换同时存在的问题。上行方向运行RBC交权位置、下行方向运行RBC交权位置和无线通信网络的局核心网边界不一致,存在一定的交叉区(核心网边界与RBC交权点之间的区域)。
在GSM-R网络下承载CTCS-3列控业务,采用电路域数据业务承载方式,电路交换方式能保证CTCS-3的数据传输时延。
例如,当应用5G-R网络承载CTCS-3列控业务,采用分组域数据业务承载方式,在移交前后无法避免PDU(分组数据单元)会话重建带来的数据传输中断或PDU会话锚点不变带来的数据路由迂回增加数据传输时延,该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用于列车在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时进行无线闭塞中心切换,包括下面步骤:
列车在第一路局内通过第一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列车跨过第一路局和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局界且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前,第一终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通信连接;
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线网络局界位于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重叠覆盖区内;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位于所述重叠覆盖区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的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
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设置在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的预告应答器获取移交预告信号;
列车在接收到所述移交预告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闭塞中心建立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的步骤包括:
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通过设置在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的切换执行应答器获取释放连接信号;
列车在接收到所述释放连接信号后,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与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之间的区段间距S满足:
S>v×20s;
其中,v为列车在所述区段内的允许运行速度;s为时间单位:秒。
进一步地,沿列车上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和沿列车下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间间距L满足:
L>D+200m;
其中,预设列车从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的方向为所述上行方向,则列车在从第二路局向第一路局运行方向为所述下行方向;D为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的重叠覆盖区的长度,m为长度单位: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控制器;
当列车在第一路局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当列车跨过第一路局和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局界且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前,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终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通信连接;
当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当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所述控制器控制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线网络局界位于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重叠覆盖区内;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位于所述重叠覆盖区之外。
进一步地,包括预告应答器,设置在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用于给列车发送移交预告信号。
进一步地,包括切换执行应答器,设置在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用于给列车发送释放连接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与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之间的区段间距S满足:
S>v×20s;
其中,v为列车在所述区段内的允许运行速度;s为时间单位:秒。
进一步地,沿列车上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和沿列车下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间间距L满足:
L>D+200m;
其中,预设列车从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的方向为所述上行方向,则列车在从第二路局向第一路局运行方向为所述下行方向;D为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的重叠覆盖区的长度,m为长度单位:米。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采用先跨局后切换无线闭塞中心的步骤流程,能够保证列车跨局交权时相关的业务数据无需迂回,可以直接由当前局核心网处理,业务传输时延小,维护方便。无线闭塞中心只需与当前局的核心网建立通道,且该通道为局内通道,系统间边界清晰,安全可控。本发明的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具有同样的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根据现有技术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当列车从A局到B局运行时,其中,A局无线闭塞中心为移交RBC,B局无线闭塞中心为接受RBC;是采用先切换RBC,再进行跨局(指跨核心网络)的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移交预告点和移交点都设置在A局的核心网络范围内,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的流程为:
在A局的核心网络范围内,终端一(图1中的MT1)与移交RBC正常通信,终端二(图1中的MT2)开机附着到网络,但不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此时MT1的UPF(用户面功能)会话锚点和IP地址都不变,均由A局的SMF(会话管理功能)分配,A局的UPF处理会话和路由选择。
当列车运行到移交预告点时,MT2获得接受RBC的IP地址,MT2附着到5G-R网络,开始在当前局(A局)建立PDU会话建立专用默认承载和专用承载(CTCS3.5gr,铁路列车控制系统,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CTCS),MT2的锚点在A局的UPF并保持不变。此时数据传输路径为:MT2→A局的UPF→接受RBC,MT1→A局的UPF→移交RBC。
当列车运行到RBC移交点,MT1释放与移交RBC的连接。只有MT2在与接受RBC通信。
当列车经过局界(A局跨到B局的分界区域),由于MT2处于SSC1(业务连续性模式1)模式,MT2仍使用A局的IP地址,锚点在A局的UPF,B局的UPF作为插入UPF参与数据传输。因此数据传输路由为MT2→B局的UPF→A局的UPF→接受RBC。
此后MT2一直使用A局的IP地址,数据传输路由MT2→B局的UPF→A局的UPF→接受RBC,直到下次RBC移交时,MT2断开与接受RBC的连接。
现有技术方案的RBC切换方法,接受RBC始终需要和移交RBC的UPF互联,即接受RBC与UPF的N6接口(N6接口为铁路通信与信号专业的分界点)需要跨局连接,这种通过通信承载网互联,数据传输时延不可控,且安全风险较大。并且当CTCS-3业务传输失败时,需对N6接口数据进行分析以定位故障原因,如果N6接口跨局,监测数据不在当前局,需要回邻局取数据,需要跨局协调,故障分析时比较复杂。
现有技术方案的RBC切换方法,MT2虽然切换到B局,但是长时间一直使用A局的IP地址,DNN(Data Network Name,数据网络名称)的规划简单,但IP地址管理比较混乱,现有技术方案中的DNN为CTCS3.5gr,可提前在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列车自动保护系统)中固定写入。现有技术的方法在RBC切换后的数据传输路径需要经过两次A局和B局之间的长途传输,这将会使得数据传输时延增加100ms以上。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如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列车在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时进行无线闭塞中心切换,包括下面步骤:
列车在第一路局内通过第一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列车跨过第一路局和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局界且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前,第一终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路局和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通信连接;
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
本申请的RBC切换方法,先跨局后进行RBC切换,保证RBC与当前局的无线网络直连,不跨局、不需要经过通信承载网;系统边界清晰,数据传输安全性高;且路由不迂回保证时延最小。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无线网络局界位于第一路局和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重叠覆盖区内;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位于重叠覆盖区之外。
具体地,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设置在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的预告应答器获取移交预告信号;
列车在接收到移交预告信号后,控制第二终端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建立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通过设置在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的切换执行应答器获取释放连接信号;
列车在接收到释放连接信号后,释放第一终端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与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之间的区段间距S满足:
S>v×20s;
其中,v为列车在该区段内的允许运行速度;s为秒。
进一步地,以上方法以列车从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时进行无线闭塞中心切换为示例,实际中,列车具有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两个行驶方向,设列车从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为上行方向,列车从第二路局向第一路局运行和进行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时对应为:列车在第二路局内通过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列车跨过第二路局和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局界且到达下行方向的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前,第二终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路局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与所述第二无线闭塞中心通信连接;列车到达所述下行方向的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第一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列车到达下行方向的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释放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此时,下行方向的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和下行方向的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均位于第一路局内。
进一步地,沿列车上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和沿列车下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间间距L(即列车上行方向上的预告应答器与列车下行方向上的预告应答器之间的距离)满足:
L>D+200m;
其中,预设列车从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的方向为所述上行方向,则列车在从第二路局向第一路局运行方向为所述下行方向;D为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的重叠覆盖区的长度,m为长度单位:米;其原理在于:设置列车上行方向上的预告应答器与列车下行方向上的预告应答器间距L大于重叠覆盖区的长度D,同时预留出至少200米以上的缓冲区段用于进行基站站址选择和网络优化条件。
参见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示例性地,第一路局和第二路局的核心网络均为5G-R网络,列控系统为CTCS-3系统,当列车从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时,具体的RBC切换流程为:
(1)列车在第一路局的核心网络范围内运行时,第一终端(图3中的MT1)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正常通信,第二终端(图3中的MT2)开机附着到第一路局的5G-R网络,但不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MT1的模式SSC1(业务连续性模式1),第一终端MT1的UPF会话锚点和IP地址都不变,均由当前局SMF分配,当前局UPF处理;当前局为第一路局。
(2)当列车经过局界(第一路局跨到第二路局),由于MT1处于SSC1模式,MT1仍使用第一路局的IP地址,锚点在第一路局的UPF,因此数据传输路由为MT1→第二路局的UPF→第一路局的UPF→第一无线闭塞中心。MT2仍处于最小工作模式。
(3)当列车运行到RBC移交预告点,如图3所示,RBC移交预告点位于第二路局的核心网络范围内,MT2获得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IP地址,MT2附着到第二路局的5G-R网络,开始建立PDU会话建立默认承载和专用承载。数据传输路由:MT1→第二路局的UPF→第一路局的UPF→第一无线闭塞中心,MT2→第二路局的UPF→第二无线闭塞中心。
(4)当列车运行至RBC移交点,MT1释放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的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第一路局的UPF是指第一路局的核心网络的UPF,其它类似的描述不作缀叙。
此种RBC切换方法,MT2先跨局后起呼,可保证在当前局建立PDU会话,获取当前局IP地址。即RBC只与本局进行连接,UPF与RBC之间的N6接口不跨局,使移交区与5G-R核心网络局界的相对位置相对于列车运行的方向是固定的,即在列车前进过程中,先跨局再进行RBC交权,保证第二终端MT2在当前局起呼时,锚点在与第二无限闭塞中心连接的核心网络的UPF上,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RBC与UPF的N6接口需要跨局连接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控制器;
当列车在第一路局内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当列车跨过第一路局和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局界且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前,控制器控制第一终端依次通过第二路局和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通信连接;
当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当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控制器控制释放第一终端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控制器的功能实际中可以通过位于列车上的列控系统来实现。
该系统还包括预告应答器,设置在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用于给列车发送移交预告信号。以使得位于列车上的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移交预告信号后,控制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该系统还包括切换执行应答器,设置在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用于给列车发送释放连接信号。从而使得位于列车上的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释放连接信号后,控制释放第一终端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同一方向上,例如列车上行方向或列车下行方向,位于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的预告应答器与位于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的切换执行应答器之间的间距大于列车按该区段线路允许运行速度行驶20s的距离。应当理解的是,20s仅为示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设定,以确保实现本发明的无线闭塞中心跨局切换以及列车运行安全。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当信号铁塔高度35米,每个核心网络小区半径为1.5km,列车运行时速为350km/h时,计算空间波覆盖重叠区长度354米,即图2中重叠覆盖区的长度为354米,此时计算出同一方向预告应答器与切换执行应答器的间距,即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与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之间的区段间距S应大于1944米。
因此,在列车运行时速为350km/h时,列车上行方向上预告应答器与列车下行方向上预告应答器之间的距离L应大于554米,上行、下行切换执行应答器之间的间距应大于4442米。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5G-R网络、CTCS-3系统仅为示例,并非限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核心网络,或者应用于其它列控系统,以实现本发明的“先切换核心网络再进行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的无线闭塞中心移交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应用在核心网络为5G-R网络,列控系统为CTCS-3系统时,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在无线闭塞中心移交前后无法避免PDU会话重建带来的数据传输中断问题;以及在无线闭塞中心移交前后PDU会话锚点不变带来的数据路由迂回,增加数据传输时延的问题。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列车在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时进行无线闭塞中心切换,包括下面步骤:
列车在第一路局内通过第一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列车跨过第一路局和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局界且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之前,第一终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通信连接;
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列车在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与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之间运行时,第一终端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第二终端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同时保持通信连接;
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网络局界位于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重叠覆盖区内;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位于所述重叠覆盖区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
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通过设置在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的预告应答器获取移交预告信号;
列车在接收到所述移交预告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闭塞中心建立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的步骤包括:
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通过设置在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的切换执行应答器获取释放连接信号;
列车在接收到所述释放连接信号后,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与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之间的区段间距S满足:
S>v×20s;
其中,v为列车在所述区段内的允许运行速度;s为时间单位:秒。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列车上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和沿列车下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间间距L满足:
L>D+200m;
其中,预设列车从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的方向为所述上行方向,则列车在从第二路局向第一路局运行方向为所述下行方向;D为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的重叠覆盖区的长度,m为长度单位:米。
7.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控制器;
当列车在第一路局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当列车跨过第一路局和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局界且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之前,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终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通信连接;
当列车到达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终端发起PDU会话建立请求,建立列车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的通信连接;
当列车在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与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之间运行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终端与第一无线闭塞中心、第二终端与第二无线闭塞中心同时保持通信连接;
当列车到达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时,所述控制器控制释放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网络局界位于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重叠覆盖区内;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位于所述重叠覆盖区之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告应答器,设置在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用于给列车发送移交预告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执行应答器,设置在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用于给列车发送释放连接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与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点之间的区段间距S满足:
S>v×20s;
其中,v为列车在所述区段内的允许运行速度;s为时间单位:秒。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列车上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和沿列车下行方向设置的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移交预告点之间间距L满足:
L>D+200m;
其中,预设列车从第一路局向第二路局运行的方向为所述上行方向,则列车在从第二路局向第一路局运行方向为所述下行方向;D为所述第一路局的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路局的无线网络的重叠覆盖区的长度,m为长度单位:米。
CN202210109983.7A 2022-01-29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599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9983.7A CN114599066B (zh) 2022-01-29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9983.7A CN114599066B (zh) 2022-01-29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9066A CN114599066A (zh) 2022-06-07
CN114599066B true CN114599066B (zh) 2024-06-11

Family

I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49761A1 (zh) * 2011-09-22 2012-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控制系统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2155836A1 (zh) * 2011-05-16 2012-11-22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闭塞中心的铁路列车安全监控处理方法
CN110677835A (zh) * 2019-08-29 2020-01-10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网融合的列控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1247833A (zh) * 2018-05-21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5836A1 (zh) * 2011-05-16 2012-11-22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闭塞中心的铁路列车安全监控处理方法
WO2012149761A1 (zh) * 2011-09-22 2012-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控制系统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247833A (zh) * 2018-05-21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677835A (zh) * 2019-08-29 2020-01-10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网融合的列控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4804B (zh)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的切换方法
EP14012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ing handovers for a group of mobile radios
CN103220738B (zh) 一种高速铁路用数据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1754431B (zh) 无线专用网络系统、设备及信号传输和切换方法
CN107911847A (zh) 车地通信中wlan和lte并行的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0677835A (zh) 一种双网融合的列控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1820655B (zh) 一种ctcs-3列车控制系统中的rbc软切换方法
Cho et al. LTE-R handover point control scheme for high-speed railways
AU708016B2 (en) Mobile radio for a train
CN103763679A (zh) 轨道交通运行控制与车地无线通信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06792556A (zh) 一种轨道交通场景下服务小区切换处理方法
CN103517274A (zh) 支持高铁移动通信的无重叠无线覆盖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Huang et al. Mobile relay based fast handover scheme in high-speed mobile environment
CN107734480A (zh) 一种切换方法和系统
Tang et al. Field test results analysis in urban rail transit train grou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integrated service using LTE-M
CN103702373B (zh) 切换处理方法和系统、中继装置以及基站
WO1998035511A2 (en) Radio telephone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CN114599066B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2533265B (zh) 基于无线测距的多网关无线信道及网络路由快速切换方法
CN103179131A (zh) 列车控制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JP3823738B2 (ja) 路車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移動局情報の転送方法
CN108924901B (zh) 通信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2129740A1 (zh) 用于轨道交通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基站间切换方法
KR100974267B1 (ko) 이동전화통신망과 무선랜망을 결합한 무선통신기반열차제어시스템
CN108243470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