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78A - 在织物上涂染料的自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织物上涂染料的自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78A
CN1124478A CN95190200.8A CN95190200A CN1124478A CN 1124478 A CN1124478 A CN 1124478A CN 95190200 A CN95190200 A CN 95190200A CN 1124478 A CN1124478 A CN 11244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ed
dye
dyestuff
cleaning
model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02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482C (zh
Inventor
约翰尼斯·齐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1994/00041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1994017927A2/d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4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8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5/00Clean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5/003Clean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screen printers or parts thereof
    • B41F35/004Clean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screen printers or parts thereof for cylindrical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40Inking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特别是用于在纺织中样板筒印染的涂染料装置(5),可以选择在生产装置或专门的清洗装置上清洗处于一体状态的涂染料装置。特别是设置成,不依赖于涂染料装置的长度的流出口之间的轴线间距为5-20mm,最佳为5-15mm并且所有流出口的全部横截面至少是管体上的进入口的横截面的两倍大小。

Description

在织物上涂染料的自清洗装置
市场要求纺织印染机能适应,在应不断提高经济性的同时,在变得愈来愈小的涂层面积中,不断增加的繁多的印染涂层(更多的各种图案和每个图案更多的各种颜色的结合)。由此产生这样的要求,有效地(经济合理有效地)降低不断增大的装料和清洗费用。现在在许多印染厂,纯印染生产时间已经不到整个运转时间(工作时间)的50%,这是难以承受的。
在提出目的的意义上,对涂染料装置作这样的建议,对涂染料装置本身和印染机上的涂染料装置周围的样板筒进行清洗。当只在一个样板筒上更换颜色时,在这样的装置上肯定还有这种可能性,即样板筒移到装在印染机旁的清洗装置中并在那里被清洗。
象EP0494339 A1一样,本发明具有这样的特征,涂染料于织物上的装置,特别是通过样板筒进行纺织印染的装置,其中,涂染料装置包括清洗涂染料装置本身的装置和/或清洗样板筒的装置;通过平行于样板筒的管和多个侧面流出口输送染料和清洗液;在流出口与涂染料位置或清洗区之间没有接触或通过染料或清洗液的零件,使得染料或清洗液直接从流出口到达样板筒的内侧。
根据EP0494339 A1的已知装置避免了根据EP0277481 B1的较老装置的一个缺点,在该装置上,为了分配从侧面流出口流出的染料,装有导面,在提出一般目的的意义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涂染料装置的自清洗的问题。为了达到在没有导面和分配面时在要印染的织物的宽度上均匀地分布染料,按照现有技术,具有典型间距为50-100mm的流出口在高压下输送染料。为了在整个出流宽度上建立起有效的压力,流出口要保持小。压力必须要高到,根据EP0494339 A1,染料不应以束状流出,而是以面状喷散。
本发明是从这样的想法出发,染料和清洗液在高压下喷散,在涂染料过程和清洗过程都不是最佳的。只有通过优化清洗过程,才能实现首先由本发明致力的目标,让样板筒和涂染料装置处在一体的状态,而清洗它们时可选择在单独的清洗装置中。
根据本发明,涂染料装置应这样改造,在输送染料时,通常的粘稠的染料(印刷油膏、印刷颜料)以相对于进入压力显著地下降的慢慢流动的状态,近乎于无压力和不喷射地流到涂染料位置上,进而以尽可能封闭的厚度均匀的层,均匀地分配到涂染料宽度上。由于在涂染料过程中以较小的压力工作,在清洗时压力可以显著地提高,因此,水或其它稀的清洗介质可以以较高的速度在流出口的轴方向直线地达到样板筒内壁并冲洗之。样板筒的孔由清洗液穿过,也使得样板筒的外面得到某种程度的清洗成为可能。
按照本发明,满意的效果可以这样实现,独立于涂染料装置的长度的流出口之间的轴线间距为5-20mm,最佳为5-15mm;所有流出口的全部横截面至少是管体上的进入口的横截面的两倍大小。
为了输送染料直到涂染料位置、直接到刮墨元件,按照本发明从许多方面叙述了新的方法:被输送的/被导入的染料通过一个新结构的、在涂染料装置中的流体分配道体非常有效地被分配,使得流出部分尺寸最大为20mm(最好为5-15mm);这一尺寸在所有情况下,也就是不依赖于在实践中出现的所有涂染料宽度,可以使得涂染料宽度达到新近的,也就是本发明的10米(和更多)。由此,本发明的涂染料装置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没有样板筒或没有圆筒筛的涂染料特别有利。此外,染料流出横截面之和为几倍于流体进入横截面,至少两倍,因此,出口压力在可靠达到流出均匀性时被降低到几乎为零。本发明由此去掉了在现有技术还保留的、带有缺点的喷射或宽度喷射。
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技术的应用给出了技术上和经济上新的和有利的可能性。
接着前述的提出的一般目的,清洗过程成为印染生产的前提条件,此外这与今天的整体的生产过程的观点相一致:涂染料、清洗和重装的要求在技术-经济上被看作一体。在这个意义上也是这样看待本发明。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按照印染机中的各自的印染工作方式进行清洗,或者把清洗过程放到安装在印染机附近的、按照本发明制造的清洗机中。
本发明主要涉及两个装置,它们能够在前面所述的意义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基础是本发明的涂染料装置,它同时也是清洗装置,即不仅是自清洗装置而且也是样板筒清洗装置;这至少是为了样板筒内的清洗,它是较复杂的零件。
首先本发明的一个主要部件是涂染料装置,它同时是输送染料装置的、刮墨元件的和样板筒的清洗装置并且在这些多重功能中,有选择地在印染机或在构成本发明第二主要部件的清洗机中使用。
连同在主权利要求和在其它权利要求中所说明的制造涂染料装置和清洗装置的结构特征,对于本发明,方法特征是,清洗过程总是包括了整个印染过程的功能单元,也就是涂染料装置(刮墨装置)和样板筒;这不依赖于清洗是否在印染机中还是在印染机外进行,而决定于印染机。如果在染料更换时在同一图案内,只有1-2个印染装置(涂染料装置包括样板筒)要清洗,印染机最好选择分离的清洗机;如果印染机的所有的印染装置都要清洗(图案的更换),那么最好选择在印染机中清洗。尽管有可能,大多数印染装置在印染机中清洗,而同时有几个在单独的清洗机中进行清洗。
另一个选择标准是样板筒的涂有颜料的比例。如果样板筒印了较大部分的图案,大约超过总面积的10%,在印染机中清洗样板筒比较有利;如果涂有颜料的部分不到10%,最好分离清洗,因为按本发明的清洗机是在倾斜位置进行清洗,在这个位置,水(清洗液)能更好地、即更快地比在印染机中跑掉。
因此,方法特征在于选择两种清洗方式之一以及也可能同时使用两种方式。由按本发明设计的涂染料装置,即特别是由输送染料装置,使得两种清洗方式成为可能。
对于本发明,主要是,输送染料时不存在任何染料接触装置外表面,染料输送装置能够以相对过去而言到现在消耗显著下降的清洗液(水)清洗涂染料装置;(节省水地彻底自清洗的特性);能够不必从围绕着涂染料装置的样板筒中拆卸(抽出)涂染料装置进行自清洗和能够作为样板筒的清洗装置,特别是作为样板筒的内壁和染料通过孔的清洗装置。
其优点为:不需要印染机的附加装置,即高费用的抽吸装置,因为较少的清洗液通过样板筒孔到达输送带上并通过输送带排到本来就存在的印染机的清洗水收集器中。
如果在更换时只有多色图案中的个别颜色更换,其它颜色保留,只要清洗和更换个别印染装置和/或应清洗具有这样的样板筒的印染装置,该样板筒只有很小全部通过能力,因为只印了小部分图案,那么在此要考虑本发明的第二个方法方案,这就是在按照本发明制造的清洗机中,清洗整个印染装置(涂染料装置、刮墨装置和样板筒全体)。
如果为了清洗,从生产装置中拆下样板筒,那么毫无例外地位于样板筒中的涂染料装置与样板筒分离并且单独清洗样板筒和涂染料装置。样板筒被放入一个装置中,例如如同欧洲专利申请0418672(约翰内斯·齐默尔)所述的一样。当一根贯穿在样板筒的整个长度上的喷管输送清洗液时,转动的筒刷清洗样板筒的外面。
通过把样板筒和装在其内的涂染料装置一起拆下并放入清洗装置中和通过涂染料装置输送清洗液进入清洗装置中的样板筒,这就使本发明实现了根本的简化。
通过在自清洗的涂染料装置上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省去了单独的涂染料装置的清洗。因为在实现其功能的样板筒清洗过程中,涂染料装置已多次得到清洗。
当涂染料装置具有一个磁性可压紧的刮墨辊时,该磁性刮墨辊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压在涂染料装置上,在本发明的统一的清洗过程中也清洗了这个刮墨辊。
本发明不仅可以显著的效果应用在自清洗的涂染料装置上,而且也可以应用在涂染料装置上,在该装置上清洗液不依赖于染料的分配系统而被输送。特别是在自清洗的涂染料装置中,这样的附加管道系统也具有了意义。首要的目的是特别强烈地清洗样板筒的内侧和一个必要时装有的刮墨辊。
一起清洗样板筒和涂染料装置,表示了由涂染料和清洗组成的整个过程的最后阶段。特别是取决于优化形成的这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当在此之前染料已经从涂染料装置中除去时,通过涂染料装置输送清洗液,在这种意义上首先是适宜的。在放弃清洗涂染料装置的单独装置的意义上,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最佳方案设计成,在输送清洗过程用的清洗液之前,在生产过程中输送染料的泵,改变作用方向,从涂色装置中抽出剩余的染料。
本发明突出的优点在于,涂染料装置越适合于它的根本生产目的,即宽度上均匀分配输送染料到涂染料位置,该装置就能越好地应用在本发明的样板筒的清洗方法的框架中。为了实施本发明的方法,最好应用一种涂染料装置,该装置设计成,涂染料装置的分配系统结束在一排细管形的出口上,不依赖于涂染料装置长度的出口之间的间距为5-15mm。特别是,不仅对涂染料而且对接着的清洗,本发明的特征都是,在出口和涂染料位置或清洗区之间没有接触或流过染料或清洗液的零件,使得染料或清洗液以有利方式直接自由下落,从出口直接到达样板筒的内面。
磁性加紧的刮墨辊的应用完全满足了此处第一次提出的目的:从整体的观点看,优化了涂染料过程,也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在安装、卸下和更换中,用涂染料装置的功能实现涂染料装置本身的清洗和样板筒的清洗。在生产过程中由样板筒移动染料的刮墨辊,通过它持续或间断的工作,在生产过程中有利于清洗样板筒的内外并且本身也得到清洗。
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为涂染料和清洗过程的示意顶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涂染料装置和清洗装置的横截面。
图3为在清洗装置中,样板筒清洗的示意顶视图。
图4为清洗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5a和图5b在按照图4所制造的装置中,刮墨辊的电磁压紧的两个实施例。
图6清洗液进入涂染料装置的底面的的一种可能性。
图1告诉了人们涂染料装置5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一个样板筒1把染料18印在由一个印花盖板22带动的织物上。样板筒1通过旋转支撑的端环2夹紧固定,在此没有详细表示。染料18通过泵14,特别是软管泵,经过软管20和20’输送给涂染料装置5并且由该装置均匀地分布。涂染料装置5以同样的方式适合于生产过程,以及自己的清洗和样板筒的清洗,这将结合图2和图5详细解释。
如果样板筒1和涂染料装置5在生产过程的长时中断或预运转中的中断时要清洗,如图1b所示,首先要改变泵14的作用方向并且把滞留在涂染料装置5中的染料输送到染料筒18中。
在印染工作中断或结束时,在印染装置退出后,由于继续慢慢地转动,染料向上到达内壁,为了防止染料下滴,根据本发明建议,在退出前首先只关掉磁场。由此,样板筒的刮墨辊从位置I移到位置II。如果样板筒继续转动而且至少旋转一周,壁11起间隙刮墨作用,该间隙刮墨按间隙刮墨上涂层的方式,以与距样板筒的间距相一致的涂层厚度涂在样板筒内壁上。这样一种均匀的涂层不会再下滴。然后,或者在中断之后重新进行生产,或者要不在印染机上,或者在单独的冲洗机上清洗,而没有染料滴到涂染料装置的上面,该涂染料装置在这之后通过一单独的清洗过程必须再次被清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形成本发明主要思想的措施。
作为中间阶段,按照图1c,在与软管接头分开后,从容器15抽吸水,由此涂色染料从软管20、泵14和软管20’的大部分挤出并且回到染料筒18中。对此人们关心的是,这个步骤进行得很短,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清洗液(水)流入染料筒18。这个过程(清洗阶段)可以通过在吸管20’的开始端使用一个可压缩的塞子(例如由海绵橡胶制成的)得到优化。
这个塞子象海绵一样加强了流动液体的清洗作用。按照本发明,最好使用软管泵,软管泵是使用这个本发明形成的和使清洗全过程优化的措施的前提条件。按照本发明,清洗体(海绵或类似物)通过并也清洗软管泵,并且同时把染料和其后流动的介质分开。
图1d表示了如何清洗一个没有与生产装置分离的自清洗装置:通过泵14,水15经过软管20和20’流入;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压缩空气辅助,压缩空气由箭头表示。当染料筒18由染料筒18’代替时,来自涂染料装置5的清洗液回到盛水容器15或导入废水槽。
图2示意表示了按照本发明制造的涂染料装置5的整个横截面。该横截面要这样理解,从装置的纵轴方向上看,在空间上前后布置的流体管和管连接件在所示的平面中相互挨着布置。在这张图中,只有流体分配管道体6(分配系统6)的横截面的一部分画上剖面线,在流体分配管体中,在装置的全部长度上,没有空腔。
在按照图2a的实施例中,流体分配管道体6由方形管从所有的边上密封包住并且一圆管,更确切地说流体管道K1至少从装置的两端面之一突起插到流体分配管道体6的中间,同时也插到涂染料区的中间(流出宽度的中间,工作宽度的中间)。通过连接件23(在图4中),染料或清洗液进入这个管道。如果圆管穿过整个管道体k6,圆管也可作为横梁,装置的两端以摆动支撑(没有表示出来)支在横梁上。在其它情况下这个功能也可以放在方形管上。
按照本发明,在圆管的中间区域可装入一密封横壁,由此把圆管的内腔分成完全或大致相同的流动区域并且能够交替地当印染时在一端注入染料,在清洗时在另一端注入清洗液。染料经路径K1-K2-K3等通过装置流入,清洗液在另一面经过管道K1’进入管道K2’(管道7),并且通过出口19’(最好在一条线上相互紧挨且直径相同的管)从管道2’中流出,清洗壁11的内侧和清洗可能存在的涂染料腔中的刮墨元件。
在图2a的实施例中,流体管道分配系统有13个分配阶段连成,相应地有很大的工作宽度。流出口用K13表示。染料以很小的压力从口K13中流出,接着借助重力在垂直流动方向18’上到达涂染料位置或通过刮墨元件涂染料,刮墨元件可以是刮墨辊,或刮墨刀或刮墨狭缝,如图2a所示。
在清洗过程中,在相对高的压力下的清洗液在方向18″从出口K13流出,方向18″和出口轴线K13一致,并且在管道体6内清洗后和除了管道体的内清洗外,还清洗样板筒。每个在图2a中用箭头A指示的局部,在图2b和2c中作了示意表示:2b表示了在染料流出时的视图18’,2c表示了视图18″,它是在压力下从出口K13流出的清洗液在流到样板筒装置的路上。用虚线和用6″’表示的延长流体出口体,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措施,通过该措施,距样板筒较远的流出口部位K13移到距样板筒较近的流出口部位K13’。
样板筒1在涂染料过程和至少在涂染料过程的一部分接触例如传送带或印花盖板22,或者例如棍4或衬垫28、29或类似之物(见图5a和b)。
图3以3a表示了本发明的印染装置的清洗方法方案:样板筒1用端环2装在支撑处,夹紧并驱动,就象在印染机上;本发明的涂染料装置装入(留在)印染机中。图3b表示了在印染装置被取出并放入本发明的清洗机中后,印染机(如在图1中)的一个局部。
在本发明的一种方法方案中,在生产装置之外,在图3所表示的清洗装置中采取按照图1d的方法步骤和也许按照图1e方法步骤。样板筒1按照本发明与涂染料装置5一起脱离印花盖板22并放入清洗装置。为了清洗样板筒1可使用同一个泵14如同在生产过程中,并且按照图1b应用它回抽剩余染料。也可选择接上水。按照需要,通过接口16、16’,可以附加地或有选择地把压缩空气导入液体流过的管道系统。所表示的方案的优点是,在清洗样板筒1的过程中,不只是涂染料装置5而且泵14连同它的连接软管20、20’也得到清洗。
图4以示意侧视图表示了清洗装置。其中放弃了端环2装支撑、样板筒1、驱动装置24、清洗辊4、转动装置25等等的详细表示,因为这些细节是已知的并且可能在奥地利专利360949(约翰内斯·齐默尔)中已采用。详细表示的只是装置的特征,这些特征在本发明中是新的。在此,首先涉及这种可能性,即让一个属于涂染料装置5的磁性可压紧的刮墨辊8,在清洗过程中持续地或间断地滚压在样板筒1的内侧。在辊4内装有电磁铁或永久磁铁27,磁铁把刮墨辊8从它的由一永久磁铁9固定的静止位置吸到图5b所示的工作位置。在清洗过程中,辊4旋转并且带动借助于端环固定在支撑位置的样板筒1转动。驱动也可以分离。同时清洗液流过染料的分配系统和附加装上的液体输送部件7.以这种方式涂染料装置5、刮墨辊8和样板筒1的内部得到清洗。样板筒1的外面的清洗例如可以通过与一层具有吸收能力的、适于清洗的衬层28(图5a)接触,或者按照图5b的方案通过包在辊4上的刷子29进行;橡胶层也是可行的。
图5b的实施方式基本上不同于图5a的实施方式,刮墨辊8的压紧不是通过一个较贵的辊内部的电磁铁或永久磁铁27,而是通过例如两个装在辊4的表面的或刷子表面的永久磁铁10进行。
在图5a和图5b所示的涂染料装置上,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染料分配系统6的流出口之间的间距可以优化在5-20mm的范围内,使得一方面涂染料时可获得均匀的宽度分配,另一方面清洗样板筒1时获得显著的清洗效果。就这方面来说,由系统7附加的清洗液的主要目的是,清洗刮墨辊8和支撑板11。
由于通入压缩空气,涂染料装置的内部被吹干,而外面则没有。当没有抽出样板筒的涂染料装置接着为了新的涂染料过程而进行清洗时,水滴或其它液体滴由于从装置的后壁11上滴下导致涂色错误。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壁11上设置有一截流槽12,每次清洗过程后留在上装置表面和朝后的装置表面上的液体滴,由于重力向下流,在截流槽11中被接住。该措施避免了由于残留液体滴到样板筒上产生的涂色错误。
图6表示了在图3和4中只指出的、清洗液输送部件7的连接件26的可能的细节,输送部件7装在涂染料装置5的下面。按照图6b,输送部件7由在一端上按流体技术相互连接的管构成,其中表示了几个以排布置的流出口的方案:只在一个管上有孔;每个管上都有一排孔;其中之一没有孔而在第二个管上布置有相互交错的两排孔。

Claims (16)

1.涂染料于织物上的装置,特别是通过样板筒进行纺织印染的装置,其中,涂染料装置包括清洗涂染料装置本身的装置和可能清洗样板筒的装置;通过平行于样板筒的管和多个平行于样板筒的相互挨着布置的流出口,输送染料和清洗液;在所述的流出口与涂染料位置或清洗区域之间没有与染料或清洗液接触的零件,使得染料或清洗液直接从流出口到达样板筒的内侧,其特征在于,不依赖于涂染料装置的长度的流出口之间的轴线间距为5-20mm,最佳为5-15mm;所有流出口的全部横截面至少是管体上的进入口的横截面的两倍大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涂染料装置中的染料或清洗液的流动以已知的方式分成多个相互连接的阶段。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涂染料装置的外面设有一个用于清洗液下流的截流槽(12)。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刮墨装置的后壁(7)与样板筒(1)的内侧有这样一间距,使得通过样板筒(1)和涂染料装置之间的相对运动,留在样板筒上的颜料量能被分配到整个样板筒内壁上。
5.涂染料方法,特别是用在纺织印染上的涂染料方法,其中首先在生产装置上使用涂染料装置涂染料,特别是使用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过用端环装上样板筒的涂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生产装置上清洗涂染料装置,其中涂染料装置和样板筒装在一起。
6.涂染料方法,特别是用在纺织印染上的涂染料方法,其中首先在生产装置上使用涂染料装置涂染料,特别是使用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过用端环装上样板筒的涂染料装置,接着样板筒从生产装置中取下并且在一个专门的清洗装置中从内冲洗,在转动中也从外清洗,特别是通过接触辊清洗,其特征在于,样板筒与在其中布置的涂染料装置一起取下并且放入清洗装置;通过涂染料装置输送清洗装置中的清洗液。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送清洗液开始之前,留下的染料从涂染料装置中抽出。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在生产过程时输送染料一样,通过同一个泵抽出留下的染料。
9.按照权利要求6-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输送压缩空气辅助清洗样板筒和涂染料装置并且也可能辅助回抽染料。
10.按照权利要求6-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液通过装在涂染料装置中的染料分配系统输送。
11.按照权利要求6-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输送清洗液不依赖于涂染料装置的分配系统。
12.实施按照权利要求6-11之一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清洗装置中,设有一个装样板筒(1)的端环(2)的支撑(17)。
13.实施按照权利要求11之一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部件(7)由两个在一端上按流体技术相互连接的管构成,该管具有流出口,如图5a,5b。
1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清洗装置中,至少设置一个平行于样板筒(1)的辊(4),该辊是可驱动的。
15.实施按照权利要求6-11之一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涂染料装置包括一个磁力压紧刮墨滚(8),该刮墨滚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置于涂染料装置上并且在清洗时可以磁力压在样板筒的内面。
16.特别是按照权利要求12和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辊(4)装有至少一个纵向放置的永久磁铁(10)。
CN95190200A 1994-02-12 1995-02-13 在织物上涂染料的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54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1994/000419 WO1994017927A2 (de) 1993-02-12 1994-02-12 Vorrichtung zum zuführen einer substanz an eine auftragungsstelle, verfahren zur substanzzuführung sowie zum reinigen der vorrichtung
WOPCT/EP94/00419 1994-02-12
ATA2304/94 1994-12-12
ATA2304/1994 1994-12-12
AT230494 1994-12-12
ATA2307/1994 1994-12-12
ATA2307/94 1994-12-12
AT230794 1994-1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78A true CN1124478A (zh) 1996-06-12
CN1065482C CN1065482C (zh) 2001-05-09

Family

ID=25598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902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5482C (zh) 1994-02-12 1995-02-13 在织物上涂染料的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775218A (zh)
EP (1) EP0697964B1 (zh)
CN (1) CN1065482C (zh)
AT (1) ATE179933T1 (zh)
BR (1) BR9505844A (zh)
DE (1) DE59505889D1 (zh)
ES (1) ES2132633T3 (zh)
WO (1) WO199502174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5025A (en) * 1994-02-12 2000-10-24 Zimmer; Johannes Process and device for cleaning an application device
US6196126B1 (en) 1999-01-12 2001-03-06 Inte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pigment buildup during a rotary screen printing process
NL1011993C2 (nl) * 1999-05-07 2000-11-09 Stork Brabant Bv Zeefdrukinrichting met een in een sjabloon verplaatsbare reinigingseenhei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6617293A (zh) * 1966-12-09 1968-06-10
AT325640B (de) * 1973-11-09 1975-10-27 Zimmer Johannes Wasch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von rundschablonen
AT335958B (de) * 1972-08-01 1977-04-12 Zimmer Peter Rakeleinrichtung mit farbrucksaugung
AT346373B (de) * 1972-11-09 1978-11-10 Mitter & Co Kontrollvorrichtung fuer die begrenzung des fluessigkeitsspiegels von schwer zugaenglichen fluessigkeiten in druckmaschinen, behaeltern, tanks u.dgl.
AT338209B (de) * 1973-02-13 1977-08-10 Zimmer Peter Einrichtung zur reinigung von rakeleinrichtungen
AT335961B (de) * 1973-12-28 1977-04-12 Zimmer Peter Einrichtung zum reinigen einer siebdruckrotationsschablone
AT360949B (de) * 1975-10-03 1981-02-10 Zimmer Johannes Runschablonen-waschvorrichtung
DE3101766C1 (de) * 1981-01-21 1982-09-09 Saueressig Gmbh, 4422 Ahaus Rotationssiebdruckvorrichtung
AT376612B (de) * 1982-10-07 1984-12-10 Johannes Zimmer Einrichtung zum gleichmaessigen bzw. regelmaessigen verteilen fliessfaehiger medien in vorgegebener breite
EP0147536B1 (de) * 1983-10-07 1990-02-07 Johannes Zimmer Einrichtung zum gleichmässigen Verteilen fliessfähiger Medien in vorgegebener Breite
IT1218124B (it) * 1987-02-03 1990-04-12 Reggiani Macchine Spa Procedimento e relativa apparecchiatura per il lavaggio automatico,direttamente in macchina,di tutti i componenti le unita' di stampa per macchine da stampa a cilindri rotanti
AT393246B (de) * 1989-03-31 1991-09-10 Hwb Maschinenbau Auftrags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fliessfaehiger medien auf ebene flaechen, bahnen, walzen od. dgl.
IT1247795B (it) * 1991-01-08 1995-01-02 Reggiani Macchine Spa Apparecchiatura per il lavaggio automatico delle unita' di stampa, mantenute in posizione di lavoro, utilizzate sulle macchine da stampa a cilindri rotanti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179933T1 (de) 1999-05-15
WO1995021746A3 (de) 1995-10-26
ES2132633T3 (es) 1999-08-16
BR9505844A (pt) 1996-02-13
EP0697964A1 (de) 1996-02-28
US5775218A (en) 1998-07-07
DE59505889D1 (de) 1999-06-17
EP0697964B1 (de) 1999-05-12
WO1995021746A2 (de) 1995-08-17
CN1065482C (zh) 2001-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33C (zh) 轮转印刷机油墨机组刮墨装置的清洗方法和设备
US5575211A (en) Washing Arrangement for rotary printer
JP2007536109A (ja) チャンバードクターブレード用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09080253A (zh) 胶印机
WO199704638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flexographic printing plates
CN1065482C (zh) 在织物上涂染料的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JP2866059B2 (ja) 印刷機内で版胴と対応する着けローラとを洗浄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0421939C (zh) 用于清洁连续印刷机的橡皮滚筒的设备
CN104492139A (zh) 压滤机滤布清洗装置
CN101306911B (zh) 带式型污泥脱水机
CN1206099C (zh) 印刷机的涂墨装置
JPH08216382A (ja) 輪転印刷機の胴をクリーニ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3246609B (zh) 一种书刊印刷机用多联供墨机构
EP0517985B1 (en) Vacuum filtration apparatus with horizontal filter-like conveyor
US6601510B1 (en) Devices for cleaning a roller
JPH10157082A (ja) 印刷機の胴を清浄化するための洗浄装置
CN208501262U (zh) 一种水洗机
JPS59142151A (ja) 印刷物ニス塗り装置
CN217419021U (zh) 抽吸辊和含有其的染纱装置
CN206928142U (zh) 一种改进型的施胶机
CN215668513U (zh) 一种多级清洗的洗毛装置
JP3327502B2 (ja) 印刷機の印刷シリンダ洗浄装置
CN1081987C (zh) 涂敷装置的清洗方法及装置
CN218026729U (zh) 带有清理机构的印花水洗机
JPH0333260A (ja) 布の連続湿式処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FG4A Grant of patent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509

Termination date: 201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