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3914A - 加湿装置以及环境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湿装置以及环境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43914A CN112443914A CN202010809572.XA CN202010809572A CN112443914A CN 112443914 A CN112443914 A CN 112443914A CN 202010809572 A CN202010809572 A CN 202010809572A CN 112443914 A CN112443914 A CN 1124439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put
- humidification
- heater
- region
- humidification he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8—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heated wet elements
- F24F6/1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heated wet elements heated electricall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8—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air-humidific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加湿装置以及环境试验装置。加湿装置具备:用于加热加湿容器内的水的第一加湿加热器;具有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以上的输出容量的第二加湿加热器;以及加湿控制部。加湿控制部使第一加湿加热器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时和属于要求输出比第一区域高的第二区域的大小时连续地工作,并且,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使第二加湿加热器停止而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控制第一加湿加热器,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在使第一加湿加热器工作的状态下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控制第二加湿加热器。据此,能够抑制发生加热器的要求输出大小不同的区域间的湿度控制的混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装置以及环境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349914号所公开,已知控制设置在环境试验装置中的试验室内的湿度的加湿装置。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349914号公开的加湿装置具备:装有加湿用的水的加湿容器;配置在该加湿容器内的小加热器和大加热器;水位选择部;以及加湿加热器选择部。加湿容器是截面呈V字形状,根据水位而水的表面积变化的结构。加湿加热器选择部可以选择小加热器的使用、大加热器的使用、两个加热器的使用。水位选择部可以选择低水位和高水位来作为加湿容器内的水位。并且,在该加湿装置中,可以根据加湿条件选择加热器及水位。
在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349914号公开的加湿装置中,根据温度及湿度的条件,不仅可以选择加热器,而且还可以选择水位。因此,在低温低湿度条件下抑制无用的水的蒸发,在高温高湿度条件下能够高效率地获得充分量的加湿蒸汽。在该加湿装置中,有时从使用大加热器而不使用小加热器的运转切换到使用小加热器而不使用大加热器的运转。因此,在该加湿装置中,因进行此种切换,有时湿度控制发生混乱。而且,需要用于变更加湿容器的水位的机构,装置构成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发生加热器的要求输出大小不同的区域间的湿度控制的混乱的加湿装置以及环境试验装置。
本发明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加湿装置包括:加湿容器,用于对试验室内进行加湿的水被装进其中;第一加湿加热器,用于加热被装进所述加湿容器中的水;第二加湿加热器,具有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以上的输出容量,用于加热被装进所述加湿容器中的水;以及加湿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所述加湿控制部使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时和为属于要求输出比所述第一区域高的第二区域的大小时连续地工作,并且,在要求输出为属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停止而根据所述要求输出的大小控制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在要求输出为属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在使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工作的状态下根据所述要求输出的大小控制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环境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室;以及用于对所述试验室内进行加湿的所述加湿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发生加热器的要求输出大小不同的区域间的湿度控制的混乱。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环境试验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控制例的情况下的MV值与加热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3是说明第一控制例的加热器输出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4是表示第二控制例的情况下的MV值与加热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三控制例的情况下的MV值与加热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控制例的情况下的MV值与加热器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环境试验装置10主要具备:在内部形成有空间的中空状的试验槽12;以及控制空调设备的控制器14,其中,该空调设备用于对设置在试验槽12的后述的试验室18进行空调。环境试验装置10例如作为恒温恒湿槽而构成,但是,只要是要求加湿控制的装置,也可以作为其他类型的环境试验装置而构成。
试验槽12由具有隔热性的壁部件构成为中空状的长方体状。试验槽12具备:前面开放的槽主体12a以及可开闭槽主体12a的前面开口的门体12b。
试验槽12具备形成用于配置试样体的空间的试验室18,试验室18的前面可以使用门体12b开闭。在试验室18的背面侧设有配置了空调设备的空调室20。试验室18内的空间与空调室20内的空间被分隔板22划分开。在分隔板22的上端与构成槽主体12a的顶部的壁部件之间形成有间隙,而且,在分隔板22的下端与构成槽主体12a的底部的壁部件之间也形成有间隙。通过这些间隙,试验室18内的空间与空调室20内的空间连通。
在空调室20内配置有冷却器24、加热器26及送风机28。冷却器24、加热器26及送风机28是用于对试验室18进行空调的所述空调设备。
冷却器24用于冷却被供给到试验室18的空气,例如由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构成。
加热器26用于加热被供给到试验室18的空气,例如由电热丝加热器构成。
送风机28吸入被冷却器24及加热器26进行空调后的空气,并向试验室18内的空间吹出。
环境试验装置10具备:检测试验室18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1;以及检测试验室18内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33。温度传感器31输出表示检测温度的信号,湿度传感器33输出表示检测湿度的信号。这些信号被发送到控制器14。
环境试验装置10具备用于对试验室18内进行加湿的加湿装置35。加湿装置35具备加湿容器37、第一加湿加热器39、第二加湿加热器41及加湿控制部43。
加湿容器37被配置在空调室20内的底部,呈上方被开放的皿状。因此,可以说,加湿容器37开放于空调室20内,而且,通过空调室20内的空间还开放于试验室18内的空间。在加湿容器37中装进用于对空气进行加湿的水。
另外,加湿容器37可以不配置在空调室20内而配置在试验室18内,或者只要是通过图略的配管与试验室18内连通的结构,则加湿容器37也可以配置在空调室20及试验室18的外侧。
第一加湿加热器39和第二加湿加热器41均对加湿容器37内的水进行加热。加湿容器37内的水通过被第一加湿加热器39和第二加湿加热器41加热而蒸发,从而空调室20内的空气被加湿。该被加湿的空气被冷却器24和加热器26调整温度之后,通过送风机28被供给到试验室18内。
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小于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例如可以为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的五分之一以下。
加湿控制部43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分别控制第一加湿加热器39和第二加湿加热器41。在此,要求输出是指表示第一加湿加热器39和第二加湿加热器41相对于各自的输出容量应该以何种程度的比例进行输出的要求量。因此,要求输出根据湿度传感器33检测出的检测湿度相对于后述的设定湿度低到何种程度而变大。
控制器14具备受理部45、控制冷却器24和加热器26的温度控制部47以及加湿控制部43。受理部45和温度控制部47是控制器14通过按照规定的程序动作而发挥的控制器14的功能。受理部45受理通过使用者操作的图略的操作部而被输入的设定温度(试验温度)和设定湿度(试验湿度),并存储在图略的存储部中。温度控制部47比较温度传感器31检测出的检测温度和设定温度,基于该比较结果,以使试验室18内的温度接近设定温度的方式控制冷却器24和加热器26。
加湿控制部43是控制器14发挥的一个功能。加湿控制部43比较设定湿度和湿度传感器33检测出的检测湿度,基于该比较结果决定要求输出的大小,并基于该要求输出的大小,以使试验室18内的湿度接近试验湿度的方式控制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
在加湿控制部43对第一加湿加热器39和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控制中,判断要求输出是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还是属于比第一区域要求输出大(也就是设定湿度与检测湿度的差大)的第二区域的大小,根据属于哪个区域而各加湿加热器39、41的控制变化。也就是说,根据试验中时时刻刻变化的要求输出是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还是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改变第一加湿加热器39和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控制。
加湿控制部43使第一加湿加热器39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以及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连续地工作。也就是说,在要求输出从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变化为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不停止,而且,在要求输出从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变化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也不停止。
加湿控制部43使第二加湿加热器41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停止,并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控制第一加湿加热器39。此外,加湿控制部43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控制第二加湿加热器41。也就是说,在要求输出从属于第二区域的状态转移到属于第一区域的状态时,使第一加湿加热器39不停止而继续工作,但使第二加湿加热器41停止。
下面,说明将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值和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值具体控制为何种值。在此,说明4个控制例。第一控制例和第二控制例是在要求输出的大小变为最大(100%)时,以使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输出值分别成为等于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的值的方式控制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例子。相对于此,第三控制例和第四控制例是在要求输出的大小变为最大(100%)时,以使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合计输出值成为等于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的输出值的方式控制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例子。第一控制例与第二控制例的不同点在于,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交界,是将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值设为等于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的输出值(第一控制例)还是设为低于输出容量的输出值(第二控制例)。第三控制例与第四控制例的不同点也一样。
<第一控制例>
在第一控制例中,当要求输出的大小为最大时,以使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分别以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输出容量输出的方式,加湿控制部43控制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并且,以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合计输出值相对于要求输出线性变化的方式控制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
例如,图2是表示设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为10W、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为100W时的第一控制例的图。横轴是将MV值以相对于要求输出的最大值的百分率(%)示出的值。MV值表示对加湿装置35的要求输出的大小。MV值在最大值时为1,在图2中将“1”表示为100%。在图4、图5及图6中也一样。纵轴表示各加湿加热器39、41的输出值以及合计输出值。另外,要求输出的大小基于设定湿度与湿度传感器33的检测湿度的差值而决定。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当MV值为1(也就是100%输出)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值成为10W,且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值成为100W。也就是说,合计为110W。另一方面,当MV值为零时,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输出值为零。并且,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合计输出值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随着MV值变化分别线性变化。
加湿控制部43对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控制如图2所示根据MV值的大小包含第一区域的控制和作为比第一区域MV值大的区域的第二区域的控制。第一区域是MV值为规定值MVc以下的区域,第二区域是MV值大于规定值MVc的区域。在第一区域只有第一加湿加热器39工作。另一方面,在第二区域,第一加湿加热器39和第二加湿加热器41双方工作。
在第一控制例,以使作为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交界的值MVc时的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值成为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的方式,在第一区域中第一加湿加热器39被线性控制。并且,在第二区域,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值以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成为恒定的值。在该第二区域,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值成为从基于要求输出的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合计输出值减去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值的输出值。
在此,具体地说明相对于MV值,第一加湿加热器39和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值分别成为何种值。
设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为Hs、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为Hl、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合计输出容量为H、相当于加湿装置35的要求输出的比例的MV值为MV、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比例(相对于输出容量的输出值的比例)为MV(y)、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比例(相对于输出容量的输出值的比例)为MV(x)。此时,加湿装置35的输出值H·MV可以如下地表示。
H·MV=Hl·MV(x)+Hs·MV(y) (1)
另外,在图2中,用相对于要求输出的最大值的百分率来表示横轴的MV值,但是在以下的式中,用相对于100%输出的比例的值表示MV值。即,MV值取0~1的值,当要求输出为100%输出时为1,当要求输出为0%输出时为0。由于合计输出容量H是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Hs和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Hl的和,因此,式(1)可以用以下的式(2)表示。
(Hl+Hs)·MV=Hl·MV(x)+Hs·MV(y) (2)
当要求输出的大小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时,即MV值为MVc以下时,第二加湿加热器41停止,因此,MV(x)=0。因此,根据式(2)可以获得式(3)。
另一方面,当MV值为值MVc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成为100%输出,因此,MV(y)=1。因此,式(3)成为以下的式(4)。
也就是说,当MV值为Hs/(Hl+Hs)时成为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交界。并且,当要求输出从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变为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而第二加湿加热器41开始工作时的要求输出的值MVc基于相对于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合计输出容量H的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Hs之比而被决定。
另一方面,当要求输出的大小为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时,即MV值大于值MVc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以等于输出容量Hs的输出值输出,因此,MV(y)成为1。也就是说,在第二区域,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被控制为恒定值。通过将1代入式(2)的MV(y),MV(x)用下式(5)表示。
也就是说,在第二区域的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值成为从基于要求输出的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合计输出值减去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值的输出值。
根据以上说明,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比例MV(x)以及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比例MV(y)如下地表示。
如式(7)所示,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值以与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合计输出容量H相对于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Hs之比相对应的系数的变化率而变化。
在此,说明第一控制例的情况下的、在加湿装置35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输出的时间变化的一例。例如,设加湿装置35的驱动开始时的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则如图3所示,开始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和第二加湿加热器41双方工作。第一加湿加热器39如式(7)所示在MV值大于值MVc的区域为100%输出。另一方面,由于随着时间经过而要求输出的大小逐渐变小,因此,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如式(6)所示,直到MV值达到值MVc为止,随着MV值变小而逐渐变小。然后,如果MV值达到值MVc,则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变为零,但是此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也继续。并且,在MV值为MVc以下的区域,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被控制为对应要求输出的大小的值。
<第二控制例>
在第一控制例中,当MV值为值MVc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被设定为100%输出。相对于此,在第二控制例中,当MV值为值MVc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被设定为小于100%的值。设MV值为值MVc时的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比例为A[%],则式(7)可改写为式(8)。
此时,直到MV值从值MVc达到100%为止,如图4所示,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比例从A%至100%线性增加。也就是说,在第二控制例中,加湿控制部43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以使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根据要求输出线性变化的方式控制第一加湿加热器39。
另一方面,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比例在第二区域从0%至100%线性变化。
关于第一加湿加热器39,在第二区域,从A%至100%线性变化。具体而言,MV(x)、MV(y)成为式(9)、式(10)。
在第二控制例中,以按照式(9)、式(10)的输出比例控制第二加湿加热器41和第一加湿加热器39。
<第三控制例>
在第一控制例中,当要求输出最大时,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输出值分别成为等于输出容量的输出值。相对于此,在第三控制例中,如图5所示,当要求输出的大小最大时(MV值为100%时),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合计输出值成为等于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Hl的值(100W)。也就是说,在第三控制例中,加湿装置35的输出以第一加湿加热器39与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的比率被分配给各加湿加热器39、41。因此,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输出值不同于式(1),可以如式(11)表示。
Hl·MV=Hl·MV(x)+Hs·MV(y) (11)
此时,各加湿加热器的输出比例通过以下的式(12)、式(13)来表示。
在第三控制例中,也当MV值为值MVc以下时第二加湿加热器41被停止,因此,MV(x)=0。因此,根据式(11),获得下式(14)。
也就是说,加湿控制部43当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时,以使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以与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Hl相对于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Hs之比相对应的系数的变化率变化的方式控制第一加湿加热器39。
另一方面,在MV值为值MVc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成为最大输出而MV=1,因此,获得下式(15)。
即,在第三控制例中,当要求输出从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变为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而第二加湿加热器41开始工作时的要求输出的值MVc也基于相对于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合计输出容量H的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Hs之比而被决定。
在第三控制例中,当MV值为值MVc以上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以最大输出(MV=1)成为恒定值,因此,通过将式(13)适用于式(11),获得下式(16)。
如以上说明,在第三控制例中,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比例MV(x)以及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比例MV(y)如下地表示。
<第四控制例>
在第三控制例中,当MV值为值MVc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成为最大输出。相对于此,在第四控制例中,当MV值为值MVc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不是设定为最大输出而设定为小于最大输出。设MV值为值MVc时的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比例为A[%],则可以如下地表示。
即,在第四控制例中,当要求输出从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变为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而第二加湿加热器41开始工作时的要求输出的值MVc基于相对于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Hl的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Hs之比而被决定。
在第四控制例中,MV(x)也相对于MV值的变化而线性变化。即,在第四控制例中,如图6所示,在MV值为值MVc时和MV值为100%时之间,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线性变化。
如以上说明,在第四控制例中,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比例MV(x)以及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比例MV(y)如下地表示。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要求输出为收敛在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第二加湿加热器41被停止,而第一加湿加热器39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而被控制。因此,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与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工作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加热器输出变小的情况下进行加热器控制。因此,适合于相当于更低湿的情况的第一区域中的加湿控制。另一方面,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第一加湿加热器39工作且第二加湿加热器41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而被控制。因此,在处于相当于更高湿的情况的第二区域的情况下也能适当地进行加湿控制。尤其,由于第二加湿加热器41具有大于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的输出容量,因此,能够进行更高效率的加湿控制。而且,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和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之间,第一加湿加热器39连续地工作,因此,能够抑制如从利用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加湿控制切换到利用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加湿控制,或者从利用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加湿控制切换到利用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加湿控制的情况那样发生湿度的混乱的情况。此外,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控制第一加湿加热器39,因此,无需调整加湿容器37的水位。因此,没有必要设置水位调整机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要求输出下降的情况下,即使在要求输出从属于第二区域的状态转移到属于第一区域的状态时也难以发生湿度的混乱。即,当要求输出从属于第二区域的状态转移到属于第一区域的状态时,如果进行从利用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加湿切换到利用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加湿的控制,则因到第一加湿加热器39变热为止的时滞,湿度控制会发生混乱。相对于此,如本实施方式,在要求输出属于第二区域的状态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也工作的结构中,要求输出转移到属于第一区域的状态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已经变热,因此不会发生湿度控制的混乱。并且,在处于要求输出属于第一区域的状态时利用小输出容量的第一加湿加热器39来进行湿度控制,因此,能够在没有湿度的混乱的状态下进行湿度的微调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MV值为值MVc以上时,即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时,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变为恒定值或者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的变化而线性变化。因此,要求输出属于第二区域的状态时的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控制变得简单。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时,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成为从基于要求输出的合计加热器输出值减去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值的输出值。因此,能够容易计算出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控制也变得简单。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值MVc基于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Hs相对于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合计输出容量H之比、或者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Hs相对于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Hl之比而被决定。也就是说,使第二加湿加热器41工作时的时刻被设定为基于这些比的值。因此,使第二加湿加热器41工作时的时刻成为对应第一加湿加热器39分担的负荷比例的要求输出的值的时刻。因此,适合于相对于要求输出使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合计输出值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分别线性变化的情况。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区域,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以与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Hl相对于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Hs之比相对应的系数的变化率、或者与两个加湿加热器39、41的合计输出容量H相对于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Hs之比相对应的系数的变化率而变化。因此,适合于在第一区域至第二区域的范围使加热器输出线性变化的情况。
另外,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点上为例示,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改良等。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分割为两个区域将第一加湿加热器39和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控制分开,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分割为三个区域。此时,存在要求输出比第二区域大(湿度高)的第三区域,第二区域成为达到比要求输出的最大值略低的值为止的范围。在第三区域,例如第一加湿加热器39被停止等,成为不同于第二区域的控制。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加湿加热器41具有大于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的输出容量,但不并限定于此。例如,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也可以与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相同。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交界基于相对于合计输出容量H的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Hs之比、或者相对于第二加湿加热器41的输出容量Hl的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输出容量Hs之比而被决定,但并不限定于此。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交界可以是任意的值。
在此,概括说明所述实施方式。
(1)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湿装置包括:加湿容器,用于对试验室内进行加湿的水被装进其中;第一加湿加热器,用于加热被装进所述加湿容器中的水;第二加湿加热器,具有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以上的输出容量,用于加热被装进所述加湿容器中的水;以及加湿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所述加湿控制部使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时和为属于要求输出比所述第一区域高的第二区域的大小时连续地工作,并且,在要求输出为属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停止而根据所述要求输出的大小控制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在要求输出为属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在使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工作的状态下根据所述要求输出的大小控制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
在所述加湿装置中,在要求输出为收敛在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第二加湿加热器被停止,而第一加湿加热器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而被控制。因此,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与两个加湿加热器工作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加热器输出变小的情况下进行加热器控制。因此,适合于相当于更低湿的情况的第一区域中的加湿控制。另一方面,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第一加湿加热器工作且第二加湿加热器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而被控制。因此,在处于相当于更高湿的情况的第二区域的情况下也能适当地进行加湿控制。尤其,在第二加湿加热器具有大于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的输出容量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更高效率的加湿控制。而且,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和属于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之间,第一加湿加热器连续地工作,因此,能够抑制如从利用第一加湿加热器的加湿控制切换到利用第二加湿加热器的加湿控制,或者从利用第二加湿加热器的加湿控制切换到利用第一加湿加热器的加湿控制的情况那样发生湿度的混乱的情况。此外,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控制第一加湿加热器,因此,无需调整加湿容器的水位。因此,没有必要设置水位调整机构。
(2)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也可以小于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此时,所述加湿控制部也可以在要求输出下降时,当所述要求输出从属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状态转移到属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状态时,使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不停止而继续工作,但使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停止。
在该构成中,在要求输出下降的情况下,在要求输出从属于第二区域的状态转移到属于第一区域的状态时也难以发生湿度的混乱。即,当要求输出从属于第二区域的状态转移到属于第一区域的状态时,如果进行从利用第二加湿加热器的加热切换到利用第一加湿加热器的加热的控制,则因第一加湿加热器变热为止的时滞,湿度控制会发生混乱。相对于此,在要求输出属于第二区域的状态时第一加湿加热器也工作的构成中,在要求输出转移到属于第一区域的状态时第一加湿加热器已经被加热,因此不会发生湿度控制的混乱。并且,在处于要求输出属于第一区域的状态时利用小输出容量的第一加湿加热器来进行湿度控制,因此,在没有湿度的混乱的状态下进行湿度的微调整。
(3)所述加湿控制部也可以在要求输出为属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以使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成为恒定值的方式、或者以根据所述要求输出的大小的变化而线性变化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
在该构成中,要求输出属于第二区域的状态时的第一加湿加热器39的控制变得简单。
(4)所述加湿控制部也可以在要求输出为属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以使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值成为从基于所述要求输出的合计加热器输出值减去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值的输出值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
在该构成中,在处于要求输出属于第二区域的状态时,第二加湿加热器的输出为恒定值或者根据要求输出的大小的变化而线性变化的值,以该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为基准决定第二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因此,能够容易计算出第二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因此,第二加湿加热器的控制也变得简单。
(5)切换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时的要求输出的值,也可以基于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所述输出容量相对于两个加热器的合计输出容量之比、或者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所述输出容量相对于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的所述输出容量之比,而被决定。
在该构成中,成为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交界时的要求输出的值基于相对于两个加热器的合计输出容量的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之比、或者相对于第二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的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之比而被决定。也就是说,使第二加湿加热器工作时的时刻被设定为基于这些比的值。因此,使第二加湿加热器工作时的时刻成为对应第一加湿加热器分担的负荷比例的要求输出的值的时刻。因此,适合于相对于要求输出使两个加湿加热器的合计输出值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分别线性变化的情况。
(6)所述加湿控制部也可以当要求输出为属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大小时,对于要求输出的大小的变化,以使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以如下所示的系数的变化率而变化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其中,所述系数的变化率是与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相对于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之比相对应的系数的变化率、或者是与两个加湿加热器的合计输出容量相对于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之比相对应的系数的变化率。
在该构成中,成为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交界时的要求输出基于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和第二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而被决定,而且以基于两个加热器的合计输出容量或第二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的系数被决定的变化率进行第一区域的第一加湿加热器的控制。因此,适合于在第一区域至第二区域的范围使加热器输出线性变化的情况。
(7)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环境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室;以及用于对所述试验室内进行加湿的所述加湿装置。
如以上说明,能够抑制发生加热器的要求输出的大小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湿度控制的混乱。
Claims (7)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湿容器,用于对试验室内进行加湿的水被装进其中;
第一加湿加热器,用于加热被装进所述加湿容器中的水;
第二加湿加热器,具有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以上的输出容量,用于加热被装进所述加湿容器中的水;以及,
加湿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其中,
所述加湿控制部,使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在要求输出为属于第一区域的大小时和为属于要求输出比所述第一区域高的第二区域的大小时连续地工作,并且,在要求输出为属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停止而根据所述要求输出的大小控制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在要求输出为属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在使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工作的状态下根据所述要求输出的大小控制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小于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
所述加湿控制部在要求输出下降时,当所述要求输出从属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状态转移到属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状态时,使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不停止而继续工作,但使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控制部在要求输出为属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以使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成为恒定值的方式、或者以根据所述要求输出的大小的变化而线性变化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控制部在要求输出为属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以使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值成为从基于所述要求输出的合计加热器输出值减去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值的输出值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切换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时的要求输出的值,基于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所述输出容量相对于两个加热器的合计输出容量之比、或者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所述输出容量相对于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的所述输出容量之比,而被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控制部当要求输出为属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大小时,对于要求输出的大小的变化,以使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以如下所示的系数的变化率而变化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其中,所述系数的变化率是与所述第二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相对于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之比相对应的系数的变化率、或者是与两个加湿加热器的合计输出容量相对于所述第一加湿加热器的输出容量之比相对应的系数的变化率。
7.一种环境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验室;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用于对所述试验室内进行加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55992 | 2019-08-28 | ||
JP2019155992A JP7328830B2 (ja) | 2019-08-28 | 2019-08-28 | 加湿装置及び環境試験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43914A true CN112443914A (zh) | 2021-03-05 |
Family
ID=74675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09572.XA Pending CN112443914A (zh) | 2019-08-28 | 2020-08-12 | 加湿装置以及环境试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2) | JP7328830B2 (zh) |
CN (1) | CN112443914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86065A1 (ja) | 2021-03-02 | 2022-09-09 |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 脳波検出用電極及び脳波測定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11127A (ja) * | 1998-09-30 | 2000-04-18 | Tabai Espec Corp | 出力マップによる補助加湿器制御装置 |
JP2002349914A (ja) * | 2001-05-24 | 2002-12-04 | Espec Corp | 加湿装置 |
JP2013019588A (ja) * | 2011-07-11 | 2013-01-31 | Sanki Eng Co Ltd | 外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
JP2014185829A (ja) * | 2013-03-25 | 2014-10-02 | Espec Corp | 加湿装置、並びに、環境試験装置 |
CN106596159A (zh) * | 2016-12-06 | 2017-04-26 | 中标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高精度空调能力试验装置 |
CN109211707A (zh) * | 2017-07-06 | 2019-01-15 | 爱斯佩克株式会社 | 环境试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89065A (en) * | 1979-12-21 | 1981-07-20 | Tadakuni Watanabe | Thermo-hygrostat |
JP2578600Y2 (ja) * | 1992-02-24 | 1998-08-13 | エムケー精工株式会社 | 加湿器 |
JP3060967B2 (ja) * | 1996-10-16 | 2000-07-10 | 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 | 加湿器 |
DE102017105892B3 (de) | 2017-03-20 | 2018-06-21 | Binder Gmbh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Befeuchtungsmoduls für einen Inkubator, Befeuchtungsmodul für einen Inkubator und Inkubator mit Befeuchtungsmodul |
-
2019
- 2019-08-28 JP JP2019155992A patent/JP7328830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8-12 CN CN202010809572.XA patent/CN112443914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5-01 JP JP2023075789A patent/JP2023102298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11127A (ja) * | 1998-09-30 | 2000-04-18 | Tabai Espec Corp | 出力マップによる補助加湿器制御装置 |
JP2002349914A (ja) * | 2001-05-24 | 2002-12-04 | Espec Corp | 加湿装置 |
JP2013019588A (ja) * | 2011-07-11 | 2013-01-31 | Sanki Eng Co Ltd | 外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
JP2014185829A (ja) * | 2013-03-25 | 2014-10-02 | Espec Corp | 加湿装置、並びに、環境試験装置 |
CN106596159A (zh) * | 2016-12-06 | 2017-04-26 | 中标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高精度空调能力试验装置 |
CN109211707A (zh) * | 2017-07-06 | 2019-01-15 | 爱斯佩克株式会社 | 环境试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3102298A (ja) | 2023-07-24 |
JP7328830B2 (ja) | 2023-08-17 |
JP2021032537A (ja) | 2021-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62092B2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a ventilator that supplies humidified outdoor air | |
JP5058325B2 (ja)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
CN102374590B (zh) | 用于空调的室内单元及其控制方法 | |
JP4670935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方法 | |
US20080156891A1 (en) | PTAC dehumidification without reheat and without a humidistat | |
JP5884125B2 (ja) | 異常検知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環境試験装置 | |
US5197293A (en) |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ing the method | |
WO2014091660A1 (ja) | 環境試験装置 | |
CN107621053B (zh) | 空调器及其湿度控制方法、装置 | |
CN111076352A (zh) | 多联机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
JP2023102298A (ja) | 加湿装置及び環境試験装置 | |
JP2008261536A (ja) | 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 |
JPS6268115A (ja) |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の制御装置 | |
CN107436021B (zh) | 空调器及其湿度控制方法、装置 | |
CN110285628A (zh) |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 |
JP3717804B2 (ja) | 加湿装置 | |
JP2018194256A (ja) | 空調システム | |
CN113733850B (zh) | 车辆空调自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915854B (zh) | 冰箱及冰箱恒温控制方法 | |
WO2015193950A1 (ja)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
CN214332900U (zh) | 辐射空调系统 | |
JP6404849B2 (ja) | 温湿度調整器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環境試験装置 | |
JP2000111127A (ja) | 出力マップによる補助加湿器制御装置 | |
CN207126550U (zh) | 摇床 | |
CN207365181U (zh) | 上出风多单模块机房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