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9895A - 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9895A
CN112439895A CN201910785189.2A CN201910785189A CN112439895A CN 112439895 A CN112439895 A CN 112439895A CN 201910785189 A CN201910785189 A CN 201910785189A CN 112439895 A CN112439895 A CN 112439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detection piece
mounting hole
sensing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51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绍刚
刘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cel Intelligent Foundr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cel Intelligent Foundr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cel Intelligent Foundr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cel Intelligent Foundr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51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98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9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98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6/00Controlling, supervising, not restricted to casting covered by a single main group, e.g. for safety reas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模具简易识别系统,设置在模具上,所述简易识别系统包括安装在模具上的固定座和设置在模具一侧的感应装置;所述固定座包括若干安装孔和检测件,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模具上,且位置与所述感应装置相匹配,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检测件;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检测件。上述模具简易识别系统,通过感应装置中的感应器感应固定座中检测件的安装数量及位置,将感应到的信息转换成编码,然后在与模具设定编码进行比对,从而识别模具。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快速准确并自动的识别模具。

Description

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行业中,模具是必备基础工装工具之一。现场的模具标识及管理是基础的管理要求之一。从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功能需求角度考虑,整个制芯过程中,模具型号作为基本管理信息。并且针对通用主模,更换活块,如果模具管理不清楚,直接会导致砂芯制作错误,无效生产、废品产生等严重后果。
传统模具管理,是利用标牌对模具进行标识,信息内容需要人工进行识读和辨认,工作效率较低。且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无法实现自动识别和系统辨识,信息不能交互,无法实现设备间的相互关联,也无法实现自动运行。
新式的模具管理,采用二维码等电子信息技术,采用扫描读取相应条码信息,以达到识别模具信息的目的。但考虑到铸造生产现场环境差二维码易污染、设备成本高等现实情况,该方案不能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通过在模具上安装一个固定座,在固定座上设置多个孔,在不同的孔中安装检测件,然后通过感应器感应检测件的安装数量及位置,并转换成编码与模具设定编号进行比对,从而达到识别模具的效果。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既实现自动识别功能又不会出现因外部环境导致不易识别的问题,而且造价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简易识别系统,设置在模具上,所述简易识别系统包括安装在模具上的固定座和设置在模具一侧的感应装置;所述固定座包括若干安装孔和检测件,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模具上,且位置与所述感应装置相匹配,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检测件;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检测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件是一端设置螺纹的T型件;所述安装孔设置与所述检测件匹配的螺纹孔,所述检测件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等间距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模具的运动方向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信号灯,所述信号灯数量与所述安装孔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是磁性感应器或接近开关。
一种模具型号的识别方法,采用上述部分实施例中的模具简易识别系统进行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模具固定位置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位的位置与所述感应器相对应,每种模具有唯一的检测件布置,感应器感应到安装孔中设置有检测件的则输出1,感应器未感应到安装孔中设置有检测件的则输出0,如此形成一个二进制编号,即每个模具有唯一的二进制编号;
所述感应装置中的信号灯显示感应到的二进制编号,即感应装置感应到某一安装孔输出为1时,则相对应的信号灯亮灯,感应装置感应到某一安装孔输出为0时,则相对应的信号灯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模具型号的识别方法,采用上述部分实施例中的模具简易识别系统进行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模具固定位置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位置与所述感应器相对应,每种模具有唯一的检测件布置,感应器感应到安装孔中设置有检测件的则输出1,感应器未感应到安装孔中设置有检测件的则输出0,如此形成一个二进制编号,即每个模具有唯一的二进制编号;
模具运行至感应装置时,感应装置中的感应器开始工作;通过感应器感应固定座中检测件的有无,读取信息并转换,从而完成模具的识别。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是,通过感应装置中的感应器感应待识别模具固定座安装孔中检测件的数量及位置,反馈一组数据以0、1编码的形式显示,然后与模具编码进行比对,即可识别出具体的模具型号。不会出现因环境或污染造成的编码损坏、不易识别的问题。可实现防污染、易识别、稳定性高的作用。而且该发明自动读取,自动识别,可以直接投入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相比同类产品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具示意图;
附图3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具安装检测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具安装检测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具安装检测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模具,20-固定座,201-安装孔,202-检测件,30-感应装置,301-感应器,303-信号灯,40-A模具,50-B模具,60-C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模具简易识别系统,设置在模具上,所述简易识别系统包括安装在模具上的固定座和设置在模具一侧的感应装置;所述固定座包括若干安装孔和检测件,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模具上,且位置与所述感应装置相匹配,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检测件;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检测件。
上述模具简易识别系统,通过感应装置中的感应器感应待识别模具固定座中检测件的安装数量及位置,将感应到的信息转换成编码,然后在与模具设定编号进行比对,从而识别模具。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快速准确并自动的识别模具。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所述模具简易识别系统进行说明,以进一步理解所述模具简易识别系统的发明构思。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模具简易识别系统,设置在模具10上,所述简易识别系统包括安装在模具上的固定座20和设置在模具一侧的感应装置30。所述固定座20包括若干安装孔201和检测件202。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模具上,且位置与所述感应装置30相匹配,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201中设置检测件202。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301;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安装孔有无安装所述检测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件202是一端设置螺纹的T型件;所述安装孔201设置与所述检测件匹配的螺纹孔,所述检测件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所述检测件的T型头与所述感应器301相对设置。所述固定座安装孔201等间距布置。需要说明的是各安装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检测件202的T型头,其作用是防止检测件T型头过大,遮盖相邻安装孔,影响感应结果。具体表现在如果安装孔201有两个,只有一个孔安装检测件202,那么感应器301感应的结果应该是A;但是如果检测件T型头很大,将未安装检测件的安装孔都遮挡了,那么感应器感应的结果可能就是B,会造成一种模具识别出来是两种结果的问题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件设置为T型,目的是保证感应器与检测件的感应距离一致,确保识别的准确性。检测件与安装孔设为螺纹连接,是可拆卸的,其目的是在于如果模具的设定编号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检测件的拆卸安装进行重新匹配,方便快捷且不用额外增加成本。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座也可设置为安装形式,如果模具模具磨损需要更换时,固定座可以知己更换至新模具上。
所述安装孔201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模具10的运动方向一致。具体的,安装孔201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竖直设置,也可以有其他方式设置,但是其设置的方向与安装的检测件202的顺序需要与模具运行方向保持一致,避免识别错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信号灯302,所述信号灯数量与所述安装孔201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在感应装置30检测安装孔中检测件的情况时会把检测结果反馈到信号灯上,这样操作人员识别起来更加简单快捷。并且也可以作为一个复查环节,判断感应装置识别的准确性,是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可靠性的双重保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301可以采用磁性感应器或接近开关。当模具10被砂芯或其他需铸造的材料包覆时,此时由于检测件202也被包裹,所以需要采用磁性感应器进行感应检测,此时检测件可以使用金属螺栓代替。如果是单纯的识别模具,此时感应器可以选择接近开关,检测件可以使用任何材料替代。需要说明的是,感应器的种类和检测件的种类可以根据适用场合进行选择,选择范围较大,种类也很多,且都是市面上比较容易获得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孔最优的是至少设置2个。如果模具只有一两种就无需采用识别系统进行识别,人工记录或记忆即可。实际使用该发明时可以根据需要识别或管理的模具种类设置安装孔的个数。如果需要识别的模具数量有10种,那么安装孔可设置4个;如果有200种,那么安装孔就可设置8个,采用排列组合的方式以此类推。
在实际应用中,会有许多形状大小类似且数量很多的模具,如果型号识别不清楚,很容易出现铸造错误,产生废品的情况。也有正在铸造产品的模具,由于模具被砂粒或其他需材料包裹,而各个铸造件外形、大小又很相近不易区分时,就需要有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模具的识别,便于后续工作。
请参照附图1-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一种模具型号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各模具固定位置安装固定座20,固定座的位置与感应器相对应。检测件在固定座安装孔201中的位置及数量根据与模具型号匹配的设定编号进行对应;各模具设定编号按照安装孔201中安装检测件202设为1,没安装设为0,如此形成一个二进制编码,即每个模具设有唯一的二进制编码。在附图3到附图5中,对应的各模具编码分别设为:A模具40:010001,B模具50:000010,C模具60:010110。
S2当被包覆的待识别模具运行至感应装置30时,感应装置中的感应器301开始工作。通过感应器感应固定座中检测件202的有无,读取模具信息并转换。其中有检测件的位置,对应转换信息输出“1”;无检测件的位置,对应转换信息输出“0”。当某一模具运行至感应装置30时,此时感应器301感应到的信息是转换后是:010110。操作者或生产线根据感应装置转换后的编码就可以很快捷的分辨出该铸造砂芯的模具就是C模具60,后续工作就可以根据该模具进行开展,比如分区或取模等。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发明用于自动生产线上,感应装置内设置软件控制,如PLC。当感应器301感应到待识别模具的信息后,该信息会反馈信号到PLC,PLC根据反馈信号识读模具代码后,然后调取相对应各项技术参数,然后开展后续的运动控制和数据传递等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感应装置30上设置显示屏,感应器301感应到待识别模具的信息后通过信息转换,将识别的编码显示在显示屏上,然后操作者可以根据显示屏显示的编码进行模具的识别、分类或管理。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模具型号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感应装置30中的信号灯302显示感应到的二进制编码,即感应装置感应到某一安装孔输出为1时,则相对应的信号灯亮灯,感应装置感应到某一安装孔输出为0时,则相对应的信号灯关闭。该方法可以作为第二道识别装置进一步确定模具的型号,为识别系统的准确性提供第二道保障。
通过上述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可实现自动读取,自动识别模具的功能。固定座与检测件的可拆卸,可满足模具的快换要求。并且检测件和感应器采用市场上比较容易获得的件,比如标准螺栓、接近开关等,在出现磨损或其他问题时,容易更换,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在生产现场或自动化生产线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模具简易识别系统,设置在模具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简易识别系统包括安装在模具上的固定座和设置在模具一侧的感应装置;
所述固定座包括若干安装孔和检测件,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模具上,且位置与所述感应装置相匹配,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检测件;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检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是一端设置螺纹的T型件;所述安装孔设置与所述检测件匹配的螺纹孔,所述检测件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等间距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模具的运动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信号灯,所述信号灯数量与所述安装孔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是磁性感应器或接近开关。
7.一种模具型号的识别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简易识别系统进行识别,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模具固定位置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位的位置与所述感应器相对应,
每种模具有唯一的检测件布置,感应器感应到安装孔中设置有检测件的则输出1,感应器未感应到安装孔中设置有检测件的则输出0,如此形成一个二进制编码,即每个模具有唯一的二进制编码;
所述感应装置中的信号灯显示感应到的二进制编码,即感应装置感应到某一安装孔输出为1时,则相对应的信号灯亮灯,感应装置感应到某一安装孔输出为0时,则相对应的信号灯关闭。
8.一种模具型号的识别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简易识别系统进行识别,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模具固定位置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位置与所述感应器相对应,
每种模具有唯一的检测件布置,感应器感应到安装孔中设置有检测件的则输出1,感应器未感应到安装孔中设置有检测件的则输出0,如此形成一个二进制编码,即每个模具有唯一的二进制编码;
模具运行至感应装置时,感应装置中的感应器开始工作;通过感应器感应固定座中检测件的有无,读取信息并转换,从而完成模具的识别。
CN201910785189.2A 2019-08-28 2019-08-28 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Pending CN1124398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5189.2A CN112439895A (zh) 2019-08-28 2019-08-28 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5189.2A CN112439895A (zh) 2019-08-28 2019-08-28 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9895A true CN112439895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4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5189.2A Pending CN112439895A (zh) 2019-08-28 2019-08-28 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989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0136B1 (en) * 1997-05-27 2002-03-19 Wendt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tinguishing and 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and classifying tools
CN104298957A (zh) * 2013-07-18 2015-01-21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593853A (zh) * 2015-02-06 2015-05-06 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夹具线上识别方法
TW201629840A (zh) * 2015-02-06 2016-08-16 Top Creation Machines Co Ltd 電鍍夾具及其線上識別方法
CN206677061U (zh) * 2016-11-22 2017-11-28 上海新朋联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自动化换模时机械手端拾器的快速识别系统
CN107422385A (zh) * 2017-06-23 2017-12-01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产线上的工装自动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CN207549364U (zh) * 2017-11-24 2018-06-29 延锋彼欧(上海)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嵌件的防错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0136B1 (en) * 1997-05-27 2002-03-19 Wendt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tinguishing and 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and classifying tools
CN104298957A (zh) * 2013-07-18 2015-01-21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593853A (zh) * 2015-02-06 2015-05-06 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夹具线上识别方法
TW201629840A (zh) * 2015-02-06 2016-08-16 Top Creation Machines Co Ltd 電鍍夾具及其線上識別方法
CN206677061U (zh) * 2016-11-22 2017-11-28 上海新朋联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自动化换模时机械手端拾器的快速识别系统
CN107422385A (zh) * 2017-06-23 2017-12-01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产线上的工装自动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CN207549364U (zh) * 2017-11-24 2018-06-29 延锋彼欧(上海)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嵌件的防错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3608B (zh) 一种汽车钣金零件的自动化销孔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3412559B (zh) 一种闭锁器性能综合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8816811A (zh) 一种材料分拣及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108827B1 (ko) 설비 가동시간 및 상태 취득 방법 및 시스템
CN202630840U (zh) 用于端面扩口的弯管零件的在线检测检验检具
CN202614863U (zh) 电磁液压阀检测装置
CN112439895A (zh) 模具简易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CN103317547A (zh) 柔性电路板高精密全自动冲切机
CN102305794A (zh) 一种在线模具安全检测仪
CN201525391U (zh) 铁路道岔转辙机表示杆缺口宽度数显监测系统
CN103042074A (zh) 一种led显示器背板冲孔的检测治具及检测方法
CN205309131U (zh) 水切自动冲切生产线的模具检测定位及识别装置
CN205940515U (zh) 汽车零部件自动螺母检测装置
CN203433360U (zh) 一种闭锁器性能综合检测装置
CN104267371A (zh) 一种单相智能电能表信息绑定装置
CN101602264A (zh) 一种保护压力机微调机构的液压保护压力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5899757U (zh) 一种铸造用模具维修使用报警系统
KR20110125193A (ko) 설비 가동시간 및 상태 취득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7478263A (zh) 一种螺母遗漏检测装置
CN210038520U (zh) 一种产品检测用扫码异常自动报警的自动化测试装置
CN208223445U (zh) 一种连接器内针高度检测装置
CN107081732A (zh) 一种自动化标色方法及装置
CN201990325U (zh) 涤纶长丝卷绕机断丝报警系统
CN205655992U (zh) 一种电表按键自动检测装置
CN202462117U (zh) 数控机床激光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