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2389A - 换热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2389A
CN112432389A CN202010473458.4A CN202010473458A CN112432389A CN 112432389 A CN112432389 A CN 112432389A CN 202010473458 A CN202010473458 A CN 202010473458A CN 112432389 A CN112432389 A CN 112432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wall
collecting pipe
side wall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34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坤军
范学彬
刘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34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23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2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23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7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 F28F9/013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for tubes or tube-assembl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组件,其包括风扇罩以及换热器。风扇罩包括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换热管。第一集流管设有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二端设有面向第二壁部的第一凹陷部。第一壁部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设有用以定位第一端的第一定位结构;第二壁部设有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设有弹性部件以及设于弹性部件的限位部,其中弹性部件能够在第一集流管的挤压下发生变形,以便于将第二端安装于第二安装部;限位部在第二端安装到位时容纳于第一凹陷部,以对第二端进行限位。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省略了额外的支架,简化了安装结构,提高了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换热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属于换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某些换热器组件包括风扇罩以及安装于风扇罩的换热器,换热器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集流管。为了实现安装,换热器组件还包括将集流管与风扇罩连接起来的若干支架,这些支架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固定。然而,这种安装结构比较复杂,安装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结构简单且安装效率较高的换热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组件,其包括风扇罩以及与所述风扇罩安装在一起的换热器,所述风扇罩包括主体部、第一壁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壁部相对的第二壁部,所述主体部设有风扇;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其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内腔的换热管,所述第一集流管设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设有开口面向所述第二壁部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壁部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用以定位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壁部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弹性部件以及设于所述弹性部件的限位部,其中所述弹性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挤压下发生变形,以便于将所述第二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二端安装到位时容纳于所述第一凹陷部中。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部来定位第一集流管的第一端,设置第二安装部来定位第一集流管的第二端,第二安装部设有具有弹性结构的弹性部件和容纳于第一集流管的第一凹陷部的限位部,省略了额外的支架,简化了安装结构,提高了安装效率。另外,限位部能够对第二端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二端脱离风扇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换热器组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中画圈部分A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画图部分B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4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7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9是图8中画图部分C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2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画圈部分D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0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画图部分E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申请换热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剖视图。
图15是图14中画图部分F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申请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申请中出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申请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请参图1至图15所示,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换热器组件100,其包括风扇罩200以及与风扇罩200连接在一起的换热器300。换热器组件100能够应用于空调系统(例如汽车空调系统)中,根据空调系统不同的工作状态(例如制冷或者制热),换热器300能够作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使用。
换热器300包括第一集流管5、第二集流管6、其内腔连通第一集流管5的内腔与第二集流管6的内腔的换热管(例如微通道扁管,未图示)以及位于换热管两侧且固定于第一集流管5与第二集流管6的边管7。需要理解的是边管7可以是微通道扁管,也可以是实心的板状部件,边管7的内腔可以流通冷媒,也可以不流通冷媒。鉴于换热器300的原理已经被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集流管5大致呈圆筒状,其设有第一端51(例如图1中的上端)以及与第一端51相对的第二端52(例如图1中的下端)。请参照图4及图7所示,第二端52设有端面520以及位于端面520的第一端盖521,第一端盖521封堵第二端52。第一端盖521设有沿第一集流管5的轴向且向第一端51凹陷形成的第一凹陷部52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51可以设有第二端盖(图中未标示),第二端盖封堵第一端51,第二端盖的结构可以与第一端盖521的结构相同或者不同。
第二集流管6与第一集流管5的结构类似。具体地,第二集流管6设有第三端61以及与第三端61相对的第四端62,其中第三端61与第一端51的结构相同,第四端62与第二端52的结构相同。
在本申请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风扇罩200大致呈矩形,其包括主体部2、第一壁部3以及与第一壁部3相对的第二壁部4。主体部2设有风扇21,用于促进空气流动,提高空气与换热器300的换热效率,风扇21正对着换热管设置。在本申请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壁部3为顶壁,第二壁部4为底壁。当然,根据安装角度的不同,第一壁部3也可以为底壁,第二壁部4也可以为顶壁;或者第一壁部3与第二壁部4分别为左、右侧壁等。此外,第一壁部3还设有用以将换热器组件100安装到其它部件上的安装孔30。
请参照图9所示,第一壁部3设有第一安装部31,第一安装部31设有用以定位第一集流管5的第一端51的第一定位结构。在本申请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限位槽32,第一端51至少部分容纳在第一限位槽32中。具体地,第一安装部31设有第一侧壁33以及与第一侧壁33相对的第二侧壁34。第一限位槽32位于第一侧壁33与第二侧壁34之间,且第一侧壁33与第二侧壁34被第一限位槽32隔断;如此设置,第一侧壁33与第二侧壁34能够独自变形,降低了由于变形量不同而可能造成的断裂。第一侧壁33设有贴合第一端51的部分外表面的第一配合面331,第二侧壁34设有贴合第一端51的部分外表面的第二配合面341,使第一端51被夹持在第一配合面331与第二配合面341之间。第一配合面331与第二配合面341能够限制第一集流管5的第一端51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第一配合面331和第二配合面341均与第一集流管5的外侧壁配合,由于第一集流管5大致呈圆筒状,第一配合面331和第二配合面341可以为弧形面。当然,第一配合面331和第二配合面341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结构。
此外,在本申请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33相较于第二侧壁34较远离主体部2,第一侧壁33的端面相较于第二侧壁34的端面远离第二端52设置,以形成便于第一端51插入第一限位槽32中的开口35。开口35位于第一侧壁33的端面与第二侧壁34的端面之间。
请参照图5所示,第二壁部4设有第二安装部41。第二安装部41设有弹性部件42、设于弹性部件42的限位部43、位于弹性部件42的一侧的第一块44以及位于弹性部件42的另一侧的第二块45。在本申请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42大致呈V形,V形的开口朝向所述主体部2设置,弹性部件42与第二壁部4一体成型。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42也可以与第二壁部4分开设置,弹性部件42组装于第二壁部4。在本申请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限位部43为凸出部。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限位部43也可以为其它能够对第一集流管5起到限位作用的结构。限位部43设有用以导引第一集流管5的第二端52与弹性部件42配合的第一侧面431以及用以限位第二端52前后位移的第二侧面432。第一块44设有用以导引第二端52的第一面441以及与第一面441靠近主体部2的一端相连的第三面442。第一面441倾斜设置,即其延伸方向与第一集流管5的轴向方向相交。第一面441靠近主体部2的一端相对于远离主体部2的一端较靠近第一端51。类似地,第二块45设有用以导引第二端52的第二面451以及与第二面451靠近主体部2的一端相连的第四面452。第二面451倾斜设置,即其延伸方向与第一集流管5的轴向方向相交。第二面451靠近主体部2的一端相对于远离主体部2的一端较靠近第一端51。倾斜设置的第一面441与第二面451能够起到导引作用,有利于将第一集流管5的第二端52安装至第二安装部41。在本申请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面442与第四面452为水平面。第三面442与第四面452均与第二端52的端面520贴合。限位部43凸出第三面442与第四面452。限位部43的最高处相较于第三面442与第四面452较靠近第一凹陷部522的底壁。
请参照图6所示,风扇罩200包括位于第一安装部31与第二安装部41之间的第一配合部71。第一配合部71设有用以抵靠第一集流管5的第一垫块711以及第一限位凸块712,第一限位凸块712限制第一集流管5向远离第二集流管6的一侧运动。
第二集流管6也安装于风扇罩200上。在本申请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壁部3设有与第二集流管6的第三端61相配合的第三安装部36,第三安装部36与第一安装部3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第二壁部4设有与第二集流管6的第四端62相配合的第四安装部46,第四安装部46与第二安装部4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三安装部36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一安装部31不同的结构;同样,第四安装部46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二安装部41不同的结构。此外,风扇罩200还包括位于第三安装部36与第四安装部46之间的第二配合部72。第一配合部71与第二配合部72相对边管7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安装方式中,首先,将第一集流管5的第一端51和第二集流管6的第三端61呈一定的倾斜角度自开口35安装于第一限位槽32中;然后,将第一集流管5的第二端52和第二集流管6的第四端62分别向第二安装部41与第四安装部46靠近,在此过程中,需确保第一集流管5的第一端51和第二集流管6的第三端61不脱离第一限位槽32。在外力作用下,第一集流管5的第二端52和第二集流管6的第四端62能够沿着第一面441、第二面451以及限位部431的导引,进一步向主体部2靠近。在此过程中,弹性部件42在第一集流管5和第二集流管6的挤压下向下发生变形,以便于将第一集流管5的第二端52和第二集流管6的第四端62分别安装于第二安装部41和第四安装部46上。当第一集流管5的第二端52和第二集流管6的第四端62安装到位时,弹性部件42回弹,进而使限位部43容纳于第一凹陷部522,以对第二端52和第四端62进行限位。
限位部43设有第一侧面431以及第二侧面432,第一侧面431倾斜设置,即第一侧面43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集流管5的轴向方向相交,限位部43的第一侧面431的一端相较于第二端52的端面520更靠近第一凹陷部522的底壁,且第二侧面432的一端与第一侧面431靠近第二端52的端面520的一端相连。安装过程中,第一侧面431能够引导第二端52较为容易的与弹性部件42配合,安装完成后,第二侧面432能够阻止第一集流管5的第二端52和第二集流管6的第四端62脱离第二安装部41和第四安装部46。
此时,第一集流管5与第二集流管6分别抵靠在第一配合部71与第二配合部72的第一垫块711上,第一垫块711能够对第一集流管5与第二集流管6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另外,第一集流管5与第二集流管6的两侧面分别抵靠在第一限位凸块712的内表面,即第一限位凸块712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对换热器300起到限制作用。第一侧壁33与第二侧壁34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对换热器300起到限制作用。第一壁部3与第二壁部4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对换热器300起到限制作用。如此设置,换热器300能够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都得到良好的限位,从而有利于将其固定在风扇罩200上。
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31、第三安装部36与第四安装部46均可以采用与第二安装部41相同的结构。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在安装时可以将换热器300沿着垂直于主体部2的方向慢慢靠近风扇罩200,然后这四个安装部的弹性部件42同时发生变形,最终将换热器300安装到风扇罩200上,同样能够实现本申请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安装部31、第二安装部41、第三安装部36与第四安装部46的结构进行调整,使第一集流管5的第一端51与第二端52能够先分别安装到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41中,然后以第一集流管5的轴线为旋转轴再将第二集流管6的第三端61与第四端62分别安装到第三安装部36和第四安装部46中,同样可以实现本申请的目的。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定位结构来定位第一集流管5的第一端51,设置具有弹性结构的弹性部件42来定位第一集流管5的第二端52,设置限位部43对第一集流管5的前后位移进行限制,降低换热器300从风扇罩200脱落的可能性,省略了额外的支架,简化了安装结构,提高了安装效率。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并非限制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申请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申请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100)包括风扇罩(200)以及与所述风扇罩(200)安装在一起的换热器(300),所述风扇罩(200)包括主体部(2)、第一壁部(3)以及与所述第一壁部(3)相对的第二壁部(4),所述主体部(2)设有风扇(21);所述换热器(300)包括第一集流管(5)、第二集流管(6)以及其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5)的内腔与所述第二集流管(6)的内腔的换热管,所述第一集流管(5)设有第一端(51)以及与所述第一端(51)相对的第二端(52),所述第二端(52)设有开口面向所述第二壁部(4)的第一凹陷部(522);所述第一壁部(3)包括第一安装部(31),所述第一安装部(31)设有用以定位所述第一端(51)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壁部(4)设有第二安装部(41),所述第二安装部(41)包括弹性部件(42)以及设于所述弹性部件(42)的限位部(43),其中所述弹性部件(42)能够在所述第一集流管(5)的挤压下发生变形,以便于将所述第二端(52)的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41);所述限位部(43)在所述第二端(52)安装到位时容纳于所述第一凹陷部(52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43)设有第一侧面(431)以及第二侧面(432),所述第一侧面(431)倾斜设置,即所述第一侧面(4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集流管(5)的轴向方向相交,所述第一侧面(431)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52)的端面(520)更靠近所述第一凹陷部(522)的底壁,所述第二侧面(4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面(431)靠近所述第一凹陷部(522)的底壁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侧面(432)与所述第一凹陷部(522)的侧壁靠近或贴合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42)与所述第二壁部(4)一体成型;或者
所述弹性部件(42)与所述第二壁部(4)分开设置,所述弹性部件(42)组装于所述第二壁部(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41)包括位于所述弹性部件(42)的一侧的第一块(44)以及位于所述弹性部件(42)的另一侧的第二块(45),所述第一块(44)设有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集流管(5)的轴向方向相交的第一面(441),所述第一面(441)靠近所述主体部(2)的一端相对于远离所述主体部(2)的一端较靠近所述第一端(51),所述第二块(45)设有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集流管(5)的轴向方向相交的第二面(451),所述第二面(451)靠近所述主体部(2)的一端相对于远离所述主体部(2)的一端较靠近所述第一端(5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44)设有与所述第一面(441)靠近所述主体部(2)的一端相连的第三面(442),所述第二块(45)设有与所述第二面(451)靠近所述主体部(2)的一端相连的第四面(452),所述第三面(442)与所述第四面(452)均与所述第二端(52)的端面(520)贴合;所述限位部(43)的最高处相较于所述第三面(442)与所述第四面(452)较靠近所述第一凹陷部(522)的底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5)设有第一端盖(521),所述第一端盖(521)封堵所述第二端(52),所述第一凹陷部(522)形成于所述第一端盖(5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槽(32),所述第一端(51)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一限位槽(32);所述第一安装部(31)设有第一侧壁(33)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33)相对的第二侧壁(34),所述第一限位槽(32)位于所述第一侧壁(33)与所述第二侧壁(34)之间,所述第一侧壁(33)与所述第二侧壁(34)被所述第一限位槽(32)隔断;所述第一侧壁(33)设有贴合所述第一端(51)的部分外表面的第一配合面(331),所述第二侧壁(34)设有贴合所述第一端(51)的部分外表面的第二配合面(341),所述第一端(51)夹持在所述第一配合面(331)与所述第二配合面(341)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33)相较于所述第二侧壁(34)较远离所述主体部(2),所述第一侧壁(33)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34)的端面远离所述第二端(52)设置,所述第一侧壁(33)的端面与所述第二侧壁(34)的端面之间形成开口(3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罩(20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与所述第二安装部(41)之间的第一配合部(71),所述第一配合部(71)设有用以抵靠所述第一集流管(5)的第一垫块(711)以及第一限位凸块(712),所述第一限位凸块(712)限制所述第一集流管(5)向远离所述第二集流管(6)的一侧运动。
10.如权利要求1至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管(6)设有第三端(61)以及与所述第三端(61)相对的第四端(62),所述第三端(61)与所述第一端(5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四端(62)与所述第二端(52)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壁部(3)设有与所述第三端(61)相配合的第三安装部(36),所述第三安装部(36)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1)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壁部(4)设有与所述第四端(62)相配合的第四安装部(46),所述第四安装部(46)与所述第二安装部(41)的结构相同。
CN202010473458.4A 2020-05-29 2020-05-29 换热器组件 Pending CN1124323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3458.4A CN112432389A (zh) 2020-05-29 2020-05-29 换热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3458.4A CN112432389A (zh) 2020-05-29 2020-05-29 换热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2389A true CN112432389A (zh) 2021-03-02

Family

ID=74690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3458.4A Pending CN112432389A (zh) 2020-05-29 2020-05-29 换热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238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473A (zh) * 2021-06-11 2021-09-24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换热器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473A (zh) * 2021-06-11 2021-09-24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换热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74860A1 (en) Heat exchanger
JP5246012B2 (ja) 熱交換器の組付け構造
US20070062215A1 (en) Condenser
US9644897B2 (en) Heater core with dual plate pipe connector
JP2007153301A (ja) 空調装置
CN103672166B (zh) 连接器
CN104220815A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KR20170143421A (ko) 열 교환기용 압인된 헤더
CN112432389A (zh) 换热器组件
CN212205144U (zh) 换热器组件
US20140096932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tention element
EP1767889A2 (en) Heat exchanger
JP2008049915A (ja) ファンシュラウド取付構造
KR20150099968A (ko)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JP4039141B2 (ja) 熱交換器
CN210070193U (zh) 一种底座及空调器
CN216409900U (zh) 一种汽车空调蒸发器壳体的排水管连接装置
EP1103398B1 (en) Heat exchange unit for vehicles
CN219178330U (zh) 换热器
CN216114649U (zh) 固定支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033184A (zh) 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6888350A (zh) 车辆冷却模块
CN217876154U (zh) 空调器安装总成
CN112412615B (zh) 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
CN216347018U (zh) 空调室内机的面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