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0883A - 一种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0883A
CN112430883A CN201910787867.9A CN201910787867A CN112430883A CN 112430883 A CN112430883 A CN 112430883A CN 201910787867 A CN201910787867 A CN 201910787867A CN 112430883 A CN112430883 A CN 112430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knitted fabric
fabric
length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78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0883B (zh
Inventor
瞿文琳
张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78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08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0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0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0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0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该针织物包括纱线A和纱线B,其中纱线A具有15T/m以下的残留扭矩,且其在针织物中含量为50~90重量%;纱线B的总纤度和编织线长满足如下关系式:0.10<纱线B的总纤度(D)/线长(mm/100个线圈)<0.80。本发明的针织物不但具有优越的机织物外观,而且具有与机织物相媲美的骨感、尺寸稳定性以及低通气性。

Description

一种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但具有机织物的外观,而且具有与机织物相媲美的骨感、尺寸稳定性以及低通气性的针织物。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流行趋势的变更,人们追求时尚时不仅会考虑织物的手感和性能,还会考虑织物的外观。其中,针织物具有柔软、透气、弹性好等特点,但作为外套或裤子用途时,还存在骨感不足、尺寸稳定性不良、防风性差(通气性过高)等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点,市面上已经有不少人在研究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了。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4325675U中公开了一种涤棉交织纬编凹凸仿机织面料,其中一路同时喂入涤纶低弹丝和高收缩涤纶长丝,另一路喂入棉纱,通过纤维的热收缩差达到凹凸效果,高收缩涤纶用在地纱区域,收缩后密度得到大大提高,不但降低了通气性,而且控制了可延伸性、防风性和尺寸稳定性都得到了改善,但是面料上有凹凸差,可能会有勾丝不良的问题。
另外,为了改善染色效果和布面平整性及手感,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704087A中公开了一种适于高速织造的无扭矩涤纶假捻变形丝及其制备方法,该假捻变形丝由顺时针方向假捻变形加工形成的S捻和逆时针方向假捻变形加工形成的Z捻两部分组成,产品集束性好,适合高速织造,布面平整无皱易染,但是在紧密度和腰骨感方面有所欠缺。
再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7-82361中公开了一种衣服,该衣服具有精确检测人体生理情报的功能,经向和纬向中至少一方包括有伸长率60%~100%的布帛,布帛中包含有残留扭矩在30T/m以下的卷缩纤维,其中卷缩纤维包括具有S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纱和Z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纱形成的复合纱,含有此种复合纱的服装可以精确检测人体生理情报,而且穿着舒适性佳,但是由其得到的布帛腰骨感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不但具有机织物的外观,而且具有与机织物相媲美的骨感、尺寸稳定性以及低通气性的针织物。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包括纱线A和纱线B,纱线A具有15T/m以下的残留扭矩,且其在针织物中含量为50~90重量%;纱线B的总纤度和编织线长满足如下关系式:
0.10<纱线B的总纤度(旦尼尔)/线长(mm/100个线圈)<0.80。
本发明通过使用纤维间具有良好收束性的低残留扭矩纱线A,以及使用纤度与线长之间具有特定关系的纱线B,使得线圈之间的可移动性得到有效控制,赋予了针织类产品如机织物般的致密性、腰骨感、尺寸稳定性和低通气性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包括纱线A和纱线B,其中纱线A具有15T/m以下的残留扭矩,且其在针织物中含量为50~90重量%;纱线B的总纤度和编织线长满足如下关系式:
0.10<纱线B的总纤度(旦尼尔)/线长(mm/100个线圈)<0.80。
假捻加工纱形成过程中,纤维被拉伸、弯曲和扭转,纱线中因此储存了与之相对应的扭应力,其中一部分在假捻过程中或后加工处理过程中被释放出来,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应力被保存下来,形成纱线的残留扭矩。残留扭矩越高,纱线退捻并释放内部扭应力的趋势越强,特别是其含量超过85重量%的话,更容易出现针织物线圈纵行歪斜等尺寸变形问题;同时考虑到纱线A的含量如果低于50重量%的话,有可能会出现线圈纬斜、尺寸不安定等问题。因此,本发明的针织物中,纱线A的残留扭矩为15T/m以下、含量为50~90重量%。作为优选,纱线A的残留扭矩为0T/m(即无残留扭矩),含量为60~85重量%。
本发明中的纱线A由扭应力方向相反的S捻向部分和Z捻向部分组成。这样的纱线在退绕时不易发生旋转、聚集成团等问题,编织性良好;而且由于其具有较低的卷曲度以及良好的集束性,所得针织物的平整度比较好;同时由于线圈的蓬松度受到抑制,所得针织物的纬斜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本发明中,如果纱线B的总纤度(旦尼尔,以下简称D)和编织线长(100个线圈的长度)之比小于等于0.10的话,单位长度内线长过长,线圈较大,针织物紧致感不足,腰骨感差。而当纱线B的总纤度和编织线长(100个线圈的长度)之比大于等于0.80时,单位长度内线长过短,线圈小且密,针织物偏硬板。
本发明中,纱线A和纱线B所用纤维原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其中聚酯纤维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普通PET)、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纤维(CD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BT/PET)并列型复合纤维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T/PET)并列型复合纤维等。优选具有卷缩性的纤维,如PBT、PBT/PET并列型复合纤维等。
将本发明的针织物拉伸至不再伸长时的长度为L1,本发明的针织物在自由无张力状态下施加0.2g/旦尼尔(以下简称g/D)的荷重下测得纱线A的长度为LA、纱线B的长度为LB,L1、LA以及LB满足如下关系式:
2.0<LA/L1<5.0,
1.0<LB/L1<3.0,
LA/LB>1.2。
根据纱线特性,将单根纱线拉直所需的荷重是0.2g/D,那么将针织物拉伸至不再伸长,即为由面料中纱线根数*0.2g/D,换算荷重为N。在针织物的横向上施加荷重N进行拉伸,得到的最大伸长即为本发明的针织物拉伸至不再伸长时的长度L1。
在针织物自由无张力状态下,沿着横方向拆取纱线A和纱线B,对拆得的纱线A、纱线B分别施加0.2g/D的荷重,测得纱线A和纱线B在拉直状态下的长度,分别记为LA、LB。
本发明中,纱线A的作用在于赋予针织物一定的弹性,LA/L1的比值高低会影响针织物的紧密程度和尺寸稳定性;纱线B的作用是控制针织物横方向上纱线A线圈的过度伸长和紧密程度,所以LB/L1的比值高低会影响面料的刚软度、通气性和尺寸变化率。其中,当上述LA/L1的比值小于等于2.0时,即纱线A的编织线长较短,由其形成的线圈排列较为紧密,与纱线B形成的线圈之间产生空隙,针织物的刚软度、通气性和尺寸变化率有变差的趋势。当LB/L1的比值小于等于1.0时,即纱线B的编织线长较短,针织物的刚软度有变高的趋势,弹性有减弱的趋势,甚至可能会出现没有弹性的现象,影响穿着舒适性。当上述LA/L1的比值大于等于5.0时,纱线A的线长较长,即由其形成的线圈较大,排列较松散,针织物的刚软度有降低的趋势,且寸法变化率也有变大的倾向。当LB/L1的比值大于等于3.0时,即纱线B所在的编织动作中线圈偏大、浮线偏长,有可能无法控制横方向上纱线A线圈的过度伸长,针织物的刚软度和尺寸变化率有变小的趋势,通气性也有变差的趋势。当上述LA/L1、LB/L1的比值都偏小时,纱线的编织线长较短,编织时脱圈困难,有可能会在布面形成破洞。当LA/LB的比值小于等于1.2,纱线B在面料中所占比例大,面料刚软度有变高的趋势,弹性有减弱的趋势。
本发明中,纱线B的总纤度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优选为20~150D,更优选为30~120D。如果纱线B的总纤度小于30D的话,在高针距的编机上编织时,线圈较小,虽然对成品的挺括感影响较小,但是腰骨感有下降的趋势;而总纤度大于120D的话,在低针距的编机上编织时,由于针距粗,纱线粗,形成的线圈比较大,所得成品外观比较粗犷,同时手感也有变硬的趋势。这里的总纤度,可以是原料纱线的总纤度,也可以是通过使用具有一定沸水收缩率的纱线获得。
本发明中,优选纱线B为沸水收缩率在20%以上的全牵伸丝。由于纱线B在编织时由于与纱线A相互交编,纱线B的收缩率会有损耗的趋势,沸水收缩率高的纱线即使在收缩有损耗的情况下,还是具备高收缩性能,有利于控制线圈的变形程度和可移动性,使得针织物达到一定紧致感、腰骨感及尺寸稳定性。如果纱线B的沸水收缩率小于20%的话,编织时由于与纱线A相互交编,纱线B的收缩率会有损耗的趋势,面料紧密程度降低,尺寸稳定性和腰骨感有下降的趋势。考虑到全牵伸丝中单根长纤维平行且平直,利用其制得的针织物更接近机织物的平滑手感,因此,本发明中纱线B的形态优选全牵伸丝。
本发明中,考虑到要赋予面料仿棉的手感,还可以使用棉纤维、仿棉感的涤纶纤维。
本发明中,优选纱线B编织动作中,至少有1路是由成圈和非成圈组成。成圈动作可以使得纱线B在针织物的表面露出,特别是纱线A为加捻纱,纱线B为全牵伸丝时,由于两者形态不同,更加有利于体现出组织设计的外观效果。纱线B通过成圈和非成圈的编织动作,并且能有效的缩小线圈之间的距离,面料横向和纵向的紧致度得到提高。其中纱线B的编织动作可以为成圈-集圈或成圈-浮线,优选为成圈-浮线。
本发明的针织物可以为单面纬编物,也可以为双面纬编物。线圈紧密程度和腰骨感可以通过纱线覆盖率来体现。其中纱线覆盖率可通过纱线A和纱线B的编织动作,及各纱线的配列比来调整。当纱线A在针织物表面上的覆盖率小于30%时, 针织物的弹性、线圈的整齐程度以及紧密程度有下降的趋势;当纱线A在针织物表面上的覆盖率大于80%时,针织物的腰骨感有降低的趋势,会影响到仿机织风格。因此,优选,针织物表面上前记纱线A的覆盖率为30%~80%。
本发明的针织物,无论单面还是双面均具有机织物那样的紧致感、腰骨感和低通气性,而且外观也几乎与机织物一模一样。可用于制作外套和裤子等。
本发明所涉及的各物性参数按下面的方法测试并求得。
(1)残余扭矩
从针织物中分解出5根约100米的纱线A。取其中一根将其拉直,在中央部位挂上0.002g/D的初荷重,并将两端固定在一起。纱线会因为有残留扭矩而开始回转,形成捻丝,直到静止为止,将静止后的纱线在检捻器(Y301A)上测试捻数(T/m),5根全部测完,取平均值,即为本发明纱线A的残余扭矩。
(2)纱线A的覆盖率
在显微镜下数出在针筒面上1个完整组织循环中,所有的线圈个数以及纱线A的成圈个数,纱线A的覆盖率(%)=(纱线A的成圈个数/所有线圈的成圈个数)*100%,一共数5个完整组织循环,取平均值作为本发明纱线A的覆盖率。
(3) 针织物拉伸至不再伸长时的长度L1
①取样:从针织物上剪取横向15cm*纵向2.54cm的样布3块;
②计算荷重:按照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拉伸所需荷重N, [(纱线A的总纤度(D)*纵向上纱线A的根数+纱线B的总纤度(D)*纵向上纱线B的根数)*0.2g/D]/102.04;
③拉伸:利用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SANS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CMT6103,夹距为10cm,根据计算所得荷重沿针织物横向进行拉伸,测得拉伸后的长度,取平均值作为本发明针织物拉伸至不再伸长时的长度L1(mm)。
(4)纱线A的长度LA、纱线B的长度LB
①取样:从针织物上剪取横向10cm*纵向2.54cm的样布1块;
②测试:在针织物无张力自由状态下,沿横向拆取10根纱线A和10根纱线B。对拆取下来的其中1根纱线A、1根纱线B分别施加0.2g/D的荷重,将纱线拉直,分别测得纱线A的长度(mm)和纱线B的长度(mm),按同样测完余下的9根纱线A和9根纱线B,分别取平均值作为本发明的纱线A的长度LA和纱线B的长度LB。
(5)通气性
根据GB/T 5453-1997。
(6)刚软度
准备20mm*15mm的样布,纵横向各5块。将其中一块样布放在45度斜面的光滑的试验台上,试验台上付有刻度尺子,将样布的短边与尺子的0刻度线对准,采用合适的力度将样布从平台上缓缓的往前推,让样布往下滑落,样布的一端的中央点与斜面接触时,读取样布另一端移动的长度,即为样布的刚软度,测试完10块样布的数据,分别计算出经纬向的平均值(mm)。刚软度越高,说明针织物的腰骨感越好。
(6)洗涤尺寸变化率
根据GB/T8360-2013(滚筒干燥)。尺寸变化率越趋于0,说明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越好。
(7)仿机织物外观
通过10个人对针织物的外观进行官能评价。8~10人认为具有机织外观,评为优;5~7人认为具有机织外观,评为良;2~4人认为具有机织外观,评为一般;0~1人认为具有机织外观,评为差。
实施例1
在36G单面圆编机上,选用残余扭矩为0的60D-48f-PBT/PET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选用沸水收缩率为45%、纤度为30D-12f-普通聚酯FDY作为纱线B进行编织。6路为一个组织循环,其中纱线A用在奇数路,其编织动作为成圈-成圈-成圈;纱线B用在偶数路上,编织动作为成圈-浮线-浮线,线长为100mm/100w,外观为斜纹效果,得到坯布。再将坯布进行前处理加工(精练剂1g/L、温度95℃)、染色(分散染料、130℃*30min),最后经过整理定型(160℃),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选用残余扭矩为8T/m的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选用残余扭矩为15T/m的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在46G单面圆编机上,选用残余扭矩为0的30D-24f-PBT/PET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选用沸水收缩率为5%、纤度为20D-7f-聚酰胺FDY作为纱线B进行编织,线长为44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在28G单面圆编机上,选用残余扭矩为0的100D-72f-普通聚酯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选用沸水收缩率为5%、75D-24f-普通聚酯FDY作为纱线B进行编织,其编织线长为166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在24G单面圆编机上,选用残余扭矩为0的160D-96f-PBT/PET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选用沸水收缩率为5%、100D-72f-普通聚酯FDY作为纱线B进行编织,其编织线长为220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在24G单面圆编机上,选用残余扭矩为0的160D-96f-PBT/PET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选用沸水收缩率为5%、150D-72f-普通聚酯FDY作为纱线B进行编织,其编织线长为330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8
在42G单面圆编机,纱线B的编织线长为64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9
纱线A经过1、2路,纱线B经过3、4路,选用60s的仿棉聚酯纱线作为纱线C,经过5、6路,其余同实施例8,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10
选用残余扭矩为0的50D-72f-普通聚酯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选用沸水收缩率为15%、40D-24f-普通聚酯FDY作为纱线B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11
在40G单面圆编机上,纱线B的编织动作为成圈-集圈,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12
选用残余扭矩为0的75D-48f-PBT/PET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编织动作为成圈-集圈,选用沸水收缩率为45%的30D-12f-普通聚酯FDY作为纱线B,编织动作为成圈-浮线,编织线长为100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0,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13
选用残余扭矩为0的75D-48f-PBT/PET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编织动作为成圈-集圈,选用沸水收缩率为15%的40D-24f-聚酯FDY作为纱线B,编织动作为成圈-成圈,编织线长为100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14
在28G双面机上,选用残余扭矩为0的60D-48f-PBT/PET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选用沸水收缩率为45%、总纤度为30D-12f-普通聚酯FDY作为纱线B进行编织。12路为一个组织循环,纱线A用在偶数路,其编织动作为仅在针筒或针盘面全出针,即编织动作为成圈-成圈,其中纱线B用在奇数路,针盘和针筒面均为半出针,即编织动作为成圈-浮线-浮线-成圈,线长为185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15
纱线A用在偶数路,其编织动作为仅在针筒或针盘面全出针,即编织动作为集圈-浮线,其中纱线B用在奇数路,针盘和针筒面均为半出针,即编织动作为成圈-成圈-浮线-浮线,线长为185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16
在20G单面圆编机上,选用残余扭矩为0的200D-96f-PBT/PET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选用沸水收缩率为5%、150D-72f-普通聚酯FDY作为纱线B进行编织,其编织线长为330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6,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17
在22G单面圆编机上,选用残余扭矩为0T/M的160D-72f-DTY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选用沸水收缩率为5%、100D-36f-普通聚酯FDY作为纱线B进行编织,其编织线长为222mm/100w,其余同实施例6,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18
在24G单面圆编机上,选用残余扭矩为0的150D-96f-PBT/PET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选用沸水收缩率为15%、75D-72f-普通聚酯FDY作为纱线B进行编织,其编织线长为182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6,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19
在40G单面圆编机上,选用残余扭矩为0T/M的60D-72f-DTY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选用沸水收缩率为5%、45D-7f-普通聚酯FDY作为纱线B进行编织,其编织线长为100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20
在32G单面圆编机上,选用残余扭矩为0T/M的75D-48f-DTY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选用沸水收缩率为5%、45D-24f-普通聚酯FDY作为纱线B进行编织,其编织线长为100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2,得到本发明的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选用残余扭矩为20T/m的60D-48f-聚酯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比较例2
选用残余扭矩为0的50D-48f-聚酯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比较例3
在28G单面圆编机上,选用残余扭矩为0的110D-72f-普通聚酯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选用沸水收缩率为5%、100D-24f-聚酰胺FDY作为纱线B进行编织,纱线B的编织动作为成圈-浮线-浮线,其编织线长为105mm/100w,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比较例4
28G单面圆编机上,选用残余扭矩为30T/m的75D-36f-普通聚酯假捻加工纱作为纱线A,编织动作为成圈-集圈-集圈,选用沸水收缩率为5%、100D-24f-聚酯FDY作为纱线B的编织动作为成圈-浮线-浮线,其编织线长为105mm/100w,其余同实施例5,得到针织物,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429222DEST_PATH_IMAGE001
上表中:
(1)由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纱线A的残留扭矩越小,所得针织物的刚软度越大(腰骨感越好),尺寸变化率越小,仿机织效果越好。
(2)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4可知,同等条件下,纱线B的总纤度为45D的针织物与纱线B的总纤度为20D的针织物相比,前者刚软度大于后者,而通气量和尺寸变化率均小于后者,外观优于后者,综合评价仿机织效果优于后者。
(3)由实施例6和实施例7可知,同等条件下,纱线B的总纤度为100D的针织物与纱线B的总纤度为150D的针织物相比,两者刚软度相当,前者的通气量和尺寸变化率均小于后者,仿机织效果优于后者。
(4)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9可知,同等条件下,面料表面纱线A的覆盖率为67%的针织物与面料表面纱线A的覆盖率25%的针织物相比,前者刚软度大于后者,通气量和尺寸变化率均小于后者,外观优于后者,综合评价仿机织效果优于后者。
(5)由实施例12和实施例13可知,同等条件下,在针织物一面上纱线B采用成圈-浮线的编织动作所得针织物与纱线B采用成圈-成圈的编织动作所得针织物相比,前者刚软度大于后者,通气量和尺寸变化率小于后者,外观优于后者,综合评价仿机织效果优于后者。
(6)由实施例7和实施例16可知,同等条件下,LA/L1为3.4、LB/L1为2.2且LA/LB为1.5所得的针织物与LA/L1为5.5、LB/L1为2.1且LA/LB为2.6所得针织物相比,前者的刚软度明显大于后者,通气量和尺寸变化率小于后者,外观优于后者,综合评价仿机织效果优于后者。
(7)由实施例6和实施例17可知,同等条件下,LA/L1为3.4、LB/L1为2.2且LA/LB为1.5所得的针织物与LA/L1为3.4、LB/L1为3.6且LA/LB为0.9所得针织物相比,前者的刚软度明显大于后者,通气量和尺寸变化率小于后者,外观优于后者,综合评价仿机织效果优于后者。
(8)由实施例5和实施例18可知,同等条件下,LA/L1为3.4、LB/L1为2.2且LA/LB为1.5所得的针织物与LA/L1为5.8、LB/L1为3.4且LA/LB为1.7所得针织物相比,前者的刚软度明显大于后者,通气量和尺寸变化率小于后者,外观优于后者,综合评价仿机织效果优于后者。
(9)由实施例11和实施例19可知,同等条件下,LA/L1为3.8、LB/L1为1.5且LA/LB为2.5所得的针织物与LA/L1为1.7、LB/L1为1.5且LA/LB为1.1所得针织物相比,前者的刚软度明显大于后者,通气量和尺寸变化率小于后者,外观优于后者,综合评价仿机织效果优于后者。
(10) 由实施例12和实施例20可知,同等条件下,LA/L1为4.1、LB/L1为2.5且LA/LB为1.6所得的针织物与LA/L1为2.8、LB/L1为2.8且LA/LB为1.0所得针织物相比,前者的刚软度明显大于后者,通气量和尺寸变化率小于后者,外观优于后者,综合评价仿机织效果优于后者。
(11)由比较例1和实施例3可知,同等条件下,使用残留扭矩为20T/m的纱线A所得针织物与使用残留扭矩为15T/m的纱线A所得针织物相比,前者刚软度明显小于后者,通气量以及尺寸变化率明显大于后者,外观远不及后者,综合评价仿机织效果差。
(12)由比较例2和实施例11可知,同等条件下,纱线A在面料的含量为45重量%的针织物与纱线A在面料的含量为85重量%的针织物相比,前者刚软度明显小于后者,前者的通气量和尺寸变化率明显大于后者,外观远不及后者,综合评价仿机织效果差。
(13)由比较例3和实施例6可知,同等条件下,纱线B的总纤度与线长之比为0.95的针织物和纱线B的总纤度与线长之比为0.45的针织物相比,前者刚软度明显小于后者,前者的通气量和尺寸变化率明显大于后者,外观远不及后者,综合评价仿机织效果差。
(14)由比较例4和实施例6可知,同等条件下,使用45重量%、残留扭矩为30T/m的纱线A且纱线B的总纤度与线长之比为0.95所得的针织物与使用85重量%、残留扭矩为0T/m的纱线A且纱线B的总纤度与线长之比为0.45的所得针织物相比,前者刚软度小于后者,前者的通气量和尺寸变化率明显大于后者,外观远不及后者,综合评价仿机织效果差。

Claims (5)

1.一种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包括纱线A和纱线B,其特征是:所述纱线A具有15T/m以下的残留扭矩,且其在针织物中含量为50~90重量%;所述纱线B的总纤度和编织线长满足如下关系式:
0.10<纱线B的总纤度(旦尼尔)/线长(mm/100个线圈)<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其特征是:将所述针织物拉伸至不再伸长时的长度为L1,对从自由无张力状态下的所述针织物中拆得的纱线A、纱线B分别施加0.2g/旦尼尔的荷重测得的长度为LA、LB,L1、LA以及LB满足如下关系式:
2.0<LA/L1<5.0,
1.0<LB/L1<3.0,
LA/LB>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其特征是:所述纱线B的总纤度为30~120旦尼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其特征是:所述纱线B在针织物一面上的编织动作中,至少有1路是由成圈和非成圈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其特征是:所述针织物的表面上,所述纱线A的覆盖率为30%~80%。
CN201910787867.9A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 Active CN112430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7867.9A CN112430883B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7867.9A CN112430883B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0883A true CN112430883A (zh) 2021-03-02
CN112430883B CN112430883B (zh) 2022-12-09

Family

ID=74690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7867.9A Active CN112430883B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088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83559A (ja) * 1988-01-14 1989-07-21 Asahi Chem Ind Co Ltd 織物調緯編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1994018365A1 (en) * 1993-02-04 1994-08-18 Toray Industries, Inc. False twisted combined filament yar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knitted or woven material using the same yarn
JP2002030532A (ja) * 2000-07-18 2002-01-31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仮撚加工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織編物
JP2003119652A (ja) * 2001-10-15 2003-04-23 Kanebo Ltd カーシートに適した布帛
CN101392429A (zh) * 2008-10-10 2009-03-25 福清洪良染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梭织针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017106A (ja) * 2009-07-10 2011-01-27 Mitsubishi Rayon Textile Co Ltd 織編物
CN204325675U (zh) * 2014-12-10 2015-05-13 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涤棉交织纬编凹凸仿机织面料
CN205556967U (zh) * 2016-02-19 2016-09-07 广州舒肤特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仿梭织的针织面料
CN109825938A (zh) * 2019-01-23 2019-05-31 上海嘉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仿梭织针织罗马布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83559A (ja) * 1988-01-14 1989-07-21 Asahi Chem Ind Co Ltd 織物調緯編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1994018365A1 (en) * 1993-02-04 1994-08-18 Toray Industries, Inc. False twisted combined filament yar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knitted or woven material using the same yarn
JP2002030532A (ja) * 2000-07-18 2002-01-31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仮撚加工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織編物
JP2003119652A (ja) * 2001-10-15 2003-04-23 Kanebo Ltd カーシートに適した布帛
CN101392429A (zh) * 2008-10-10 2009-03-25 福清洪良染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梭织针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017106A (ja) * 2009-07-10 2011-01-27 Mitsubishi Rayon Textile Co Ltd 織編物
CN204325675U (zh) * 2014-12-10 2015-05-13 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涤棉交织纬编凹凸仿机织面料
CN205556967U (zh) * 2016-02-19 2016-09-07 广州舒肤特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仿梭织的针织面料
CN109825938A (zh) * 2019-01-23 2019-05-31 上海嘉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仿梭织针织罗马布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佳衡等: "仿梭织风格针织面料的创新设计", 《针织工业》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0883B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85305B2 (ja) 分離弾性糸系を有する伸縮性織物
KR102158057B1 (ko) 복수의 탄성 얀을 갖는 신축성 얀 및 패브릭
KR101041706B1 (ko) 스판덱스 및 경질 얀을 포함하는 환편 탄성 직물의 제조방법
US20090117799A1 (en) Cellulose Fiber Blended Fabric
CN104313769A (zh) 一种泡绉织物及其织造工艺
CN214032845U (zh) 一种梭织仿经编的面料
CN103122550A (zh) 一种单面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JP2004124348A (ja) 複合織編物
CN104278397B (zh) 一种清凉感织物
JP2017172080A (ja) 複合捲縮糸
CN112430883B (zh) 一种仿机织风格的针织物
JP2007270358A (ja) 着用快適性に優れる厚地織物およびデニム商品
CN107419402B (zh) 一种尼龙机织物
CN104379823B (zh) 聚酯假捻低熔结纱和多层结构织物
CN109844200B (zh) 弹性圆筒形针织物
WO2015152998A1 (en) A bicomponent georgette fabric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WO2019044293A1 (ja) ダブルニット
JP7168248B2 (ja) 多重ガーゼ織物
CN217517125U (zh) 一种经编裸感面料
CN115244236B (zh) 高伸展织物
WO2013071034A1 (en) A stretchable, light weight, woven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based fabric
JP7339712B1 (ja) ストレッチ・ガーゼタオ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091944U (zh) 一种具有麦穗纹外观且舒适有型的针织上衣
CN214361974U (zh) 一种环保型生物纤维布料
JP5735266B2 (ja) 経編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