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5827A - 内衣 - Google Patents

内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5827A
CN112425827A CN202010439660.5A CN202010439660A CN112425827A CN 112425827 A CN112425827 A CN 112425827A CN 202010439660 A CN202010439660 A CN 202010439660A CN 112425827 A CN112425827 A CN 112425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adhesive tape
melt adhesive
folded
stretchabl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96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田洋香
服部千圣
冈本昌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drille Nishida KK
Original Assignee
Quadrille Nishid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drille Nishida KK filed Critical Quadrille Nishida KK
Publication of CN112425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582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CCORSETS; BRASSIERES
    • A41C3/00Brassieres
    • A41C3/0028Brassieres with size and configuration adjustment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CCORSETS; BRASSIERES
    • A41C3/00Brassieres
    • A41C3/12Component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4Join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by gluing or welding ; Gluing p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arments, Swaddling Clothes, Handkerchiefs Or Underwear Materials (AREA)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衣,在布料的端部,肌肤不会接触到的胶条和缝线、厚度不会增加、得以适当伸缩、并减少穿着时不舒服,该内衣的特征在于,具有将布料的端部对折相互黏接的结构,在已对折的布料的对折内侧的第1接合区域配置热熔胶带、在与其相对置的第2接合区域配置伸缩部件,所述热熔胶带的宽度(d1)比所述伸缩部件的宽度(d2)更宽,而所述热熔胶带的至少一部分与已对折的布料的所述第1接合区域与所述第2接合区域双方黏接。

Description

内衣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内衣相关。更详细地,与在内衣的端部通过胶条和缝线不接触肌肤且厚度不增加而适当伸缩来减少穿着时不舒服的内衣制造方法相关。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与衣服相关的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运动服饰的构成要件为:由在一面或两面有热熔胶绳黏接层,且在追求压迫性的部位即伸缩部的一部分或全部使用富有伸缩性的黏接胶带的各种纤维材质组成,进一步地,也由在布料与布料的接合部的一部分或全部不使用缝线而是以黏接胶带接合的各种纤维材质组成。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通过在衣服上使用富有伸缩性的黏接胶带,得到了省去用线缝合的工夫、还能保持伸缩性的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052845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运动服饰因为在衣服上使用富有伸缩性的黏接胶带,为了让布料的端部能对折相互黏接,该黏接胶带的两面都必须设有黏接层。因此,导致随着黏接层的增加,结果厚度也增加,且质地也变得较硬,带来了穿着时会产生不舒服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胶条和缝线不接触肌肤且厚度不增加而适当伸缩来减少穿着时不舒服的内衣。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发明为一种内衣,具有将布料的端部对折相互黏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已对折的布料的对折内侧的第1接合区域配置热熔胶带,在与第1接合区域相对置的第2接合区域配置伸缩部件,所述热熔胶带的宽度(d1)比所述伸缩部件的宽度(d2)更宽,所述热熔胶带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已对折的布料的所述第1接合区域与所述第2接合区域双方黏接,由所述热熔胶带所黏接的所述第1接合区域及所述第2接合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伸缩部件相比配置在更靠自由端部侧,所述热熔胶带在所述已对折的布料的对折内侧,在与对折部平行地间隔第1距离(y)的位置且在从布料的已对折部分的自由端部开始平行地间隔第2距离(z)的位置被粘附,所述伸缩部件呈宽(d2)的胶带状的形状,所述伸缩部件的宽度(d2)比所述热熔胶带的宽度(d1)更窄,在所述热熔胶带的与所述第2接合区域对置的一侧配置所述伸缩部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发明为一种内衣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把伸缩部件装配在布料上的工序;
(B)与所述伸缩部件相比更靠所述布料的端部侧隔开间隔地配置热熔胶带的工序;
(C1)以所述对折部在所述伸缩部件和所述热熔胶带之间的方式,把所述布料进行对折的工序;
(D)在所述工序(A)中,在由线来缝合所述伸缩部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线进行拆除的工序;以及
(E)将所述已对折的布料进行加热而使相互对置的面黏接的工序。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涉及的发明为一种内衣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把伸缩部件装配在布料上的工序;
(B)与所述伸缩部件留有间隔来配置热熔胶带的工序;
(C2)以所述对折部在所述伸缩部件和所述热熔胶带之间的的方式把所述布料进行对折,对已对折的布料的相互对置的面进行暂时黏接的工序;
(D)在所述工序(A)中,在由线来缝合所述伸缩部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线进行拆除的工序;以及
(E)将所述已对折的布料进行加热而使相互对置的面黏接的工序。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涉及的发明为一种内衣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序(A)中,对所述布料与所述伸缩部件进行缝合地进行装配。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涉及的发明为一种内衣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序(A)中,用热处理的接合方式对所述布料与所述伸缩部件进行装配。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涉及的发明为一种内衣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接合方式为热熔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发明,内衣为具有将布料的端部对折相互黏接的结构的内衣,在已对折的布料的对折内侧的第1接合区域配置热熔胶带,在与第1接合区域相对置的第2接合区域配置伸缩部件,所述热熔胶带的宽度(d1)比所述伸缩部件的宽度(d2)更宽(即d1>d2)。因此,由于通过热熔胶带的至少一部分与已对折的布料的第1接合区域与第2接合区域双方黏接,可以通过伸缩部件的形状回复力确保适当的伸缩性,且因为伸缩部件的两面没有设计黏接层的必要,可以带来端部不会变硬而不会增加厚度的显著效果,也不会带来穿着时的不舒服。
又,由所述热熔胶带所黏接的所述第1接合区域及第2接合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是用来相互黏接已对折布料的第1接合区域与第2接合区域与所述伸缩部件相比配置在更靠自由端部侧。通过热熔胶带将第1接合区域及第2与接合区域相比更靠自由端部侧进行黏接,黏接之后的伸缩部件被固定,进一步地成为伸缩部件被已对折的布料包覆的状态,让伸缩部件不会接触到皮肤,起到了减少穿着时的不舒服的效果。
另外,由于热熔胶带在已对折的布料的对折内侧,在与对折部平行地间隔第1距离(y)的位置且在从布料的已对折部分的自由端部开始平行地间隔第2距离(z)的位置被粘附,若使第1距离(y)为考虑到伸缩部件及热熔胶带的厚度后的长度,便能够在对折布料时呈现出好看的对折部位,而若第2距离(z)更趋近于零,便能够防止被黏接的自由端部卷起,起到了减少与肌肤接触时的不舒服的有利效果。
接着,由于伸缩部件呈宽(d2)为胶带状的形状,伸缩部件的宽度(d2)比热熔胶带横幅的宽度(d1)更窄,在热熔胶带的与第2接合区域对置的一侧配置伸缩部件,固定伸缩部件的宽度能够抑制形状回复力的变形,还有在对折布料时,确保在第2接合区域上黏接热熔胶带的区域维持均一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发明,由于是一种制造内衣的方法,包括:
(A)把伸缩部件装配在布料上的工序;
(B)与伸缩部件相比更靠布料的端部侧隔开间隔地配置热熔胶带的工序;
(C1)以对折部在伸缩部件和热熔胶带之间的方式,把布料进行对折的工序;
(D)在工序(A)中,在由线来缝合伸缩部件的情况下对线进行拆除的工序;以及
(E)将已对折的布料进行加热而使相互对置的面黏接的工序,
得以在确保作为对折部的间隔的同时来配置且黏接伸缩部件和热熔胶带,更在用线缝合的情况下对线进行拆除,也因此起到了減少缝线对肌肤造成刺激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涉及的发明,由于是一种制造内衣的方法,包括:
(A)把伸缩部件装配在布料上的工序;
(B)与伸缩部件相比更靠布料的端部侧隔开间隔来配置热熔胶带的工序;
(C2)以对折部在伸缩部件和热熔胶带之间的方式把布料进行对折,对已对折的布料的相互对置的面进行暂时黏接的工序;
(D)在工序(A)中,在由线来缝合伸缩部件的情况下对线进行拆除的工序,以及
(E)将已对折的布料加热而使相互对置的面黏接的工序,
得以在工序(D)中在把线拆除时或拆除后,让伸缩部件在任意位置保持固定,也因此更能够确保在任意位置进行工序(E)的黏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涉及的发明,由于特征在于在工序(A)中对布料与伸缩部件进行缝合地进行装配,在通过缝纫机等缝制机器进行缝合的同时配置伸缩部件,可以起到容易固定在任意位置上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涉及的发明,由于特征在于在工序(A)中用热处理的接合方式对布料与伸缩部件进行装配,可以在工序(E)进行热熔接之前省去拆除线的工序,起到缩短作业时间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涉及的发明,由于特征在于热处理的接合方式为热熔接,可以在避免加热对布料带来负担的同时,防止对折位置的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文胸的图,(a)是全体图,(b)是(a)的端部的区域X的放大说明图。
图2是已对折的端部在黏接前的剖面图。
图3是图2进行黏接后的剖面图,(a)是伸缩部件配置于与对折部相近的位置的图,(b)是伸缩部件配置于对折部与自由端部的中间的图。
图4是已对折的端部在黏接前的剖面说明图,(a)是表示已对折的端部呈摊开状态的图,(b)是表示对折状态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制造工序的图,是工序(A)为完成状态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制造工序的图,是工序(B)为完成状态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制造工序的图,是在工序(C1)或工序(C2)途在布料对折的途中的状态的图,(a)表示前半部分、(b)表示后半部分。
图8是本发明的制造工序的图,是表示在工序(D)中拆除线时的背面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制造工序的图,是工序(E)为完成状态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a)为表示贴身背心的图,(b)为表示短裤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内衣,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衣(1)的图,为了让在哪个部分使用了本发明的端部结构容易理解,已对折的端部(2)的一部分以横面切断的状态来表现。接着,虽然以文胸(1A)当作内衣的一项例子做说明,以本实施方式而言,内衣的概念并不限定于文胸(1A),当然还包含了贴身背心(1B)的领口、袖口、衣
Figure BDA0002503618740000061
或短裤(1C)的腰带、裤口等。(参照图10)
此外,内衣还包含了打底内衣(整姿内衣),以举例而言塑身衣或腰带亦包含在其中。
图2是已对折的端部(2)在进行黏接前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衣(1)的已对折的端部(2),如图2所示,在已对折的布料(3)的对折内侧(4)的第1接合区域(5)上配置了热熔胶带(14),而在与其对置的第2接合区域(6)上配置了伸缩部件(15),热熔胶带(14)的宽度(d1)比伸缩部件(15)的宽度(d2)更宽(即d1>d2)。于是,热熔胶带(14)的至少一部分会用来与已对折的布料(3)的第1接合区域(5)与第2接合区域(6)双方黏接。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衣(1)在结构上具备了这些特征。
图3是已对折的布料(3)的黏接后的剖面图。(a)跟(b)同样地,在热熔胶带(14)所黏接的第1接合区域(5)及第2接合区域(6)的至少一部分与伸缩部件(15)相比配置在更靠自由端部(7)侧。热熔胶带(14)与伸缩部件(15)相比更靠自由端部(7)对第1接合区域(5)及第2接合区域(6)进行黏接,黏接后得以固定住伸缩部件(15),让接触肌肤的部分呈平滑状态。于是,伸缩部件(15)不论是在靠近对折部(8)的位置,还是在对折部(8)与自由端部(7)的中间的位置都可以。
如图4所示,热熔胶带(14)在已对折的布料(3)的对折内侧(4),在与对折部(8)平行地间隔第1距离(y)的位置且在与自由端部(7)平行地间隔第2距离(z)的位置被粘附。第1距离(y)的长度虽然也可以为零,然而为了能够在对折布料(10)时呈现出好看的对折部(8),长度若能达到热熔胶带(14)的厚度和伸缩部件(15)的厚度的一半也可以。而若黏接时第2距离(z)更趋近于零,便能够防止被粘附的自由端部(7)卷起,能起到减少与肌肤接触时的不舒服的效果。
伸缩部件(15)呈宽(d2)的胶带状的形状,且比热熔胶带(14)的宽度(d1)更窄。但是,由于宽度(d2)若过于窄短会使伸缩性变差,让内衣(1)丧失必要的形状回复力,所以合适的宽度应为,热熔胶带(14)的宽度(d1)的30%以上。
接着,若宽度(d1)跟宽度(d2)之间的宽度差(d1-d2)过小,便无法确保内衣(1)在使用上所需要的黏接强度。因此,伸缩部件(15)的宽度(d2)跟热熔胶带(14)的宽度(d1)之间的宽度差(d1-d2)应为4mm以上,且若其宽度为热熔胶带(14)的宽度(d1)的40%以上尤为理想。
进一步地,若与伸缩部件(15)更靠自由端部(7)侧的对第1接合区域(5)与第2接合区域(6)进行黏接的部分的宽度(d3)为4mm以上、且为伸缩部件(15)的宽度(d2)的50%以上尤为理想。
伸缩部件(15)以具有伸缩性的素材所构成,例如拉歇尔弹性纤维、编织松紧带、针织松紧带等,并没有特别限定构成素材的种类。胶带状的形状亦包含了长方形(矩形)这样的概念。
伸缩部件(15)配置于热熔胶带(14)的与第2接合区域(6)对置的一侧。与第2接合区域(6)相对置的第1接合区域(5)为从对折部(8)至自由端部(7)的区域侧(9)尤为理想。若以对折部位(8)为准,把热熔胶带固定在不超出已对折的布料(3)的自由端部(7)之处,对折也会变得更加容易。
内衣制造方法包括:工序(A),即为,在把伸缩部件(15)装配在布料(10)上的工序(参照图5);工序(B),即为与伸缩部件(15)相比更靠布料的端部(11)侧隔开间隔(12)地配置热熔胶带(14)的工序(参照图6);工序(C1),即为以对折部(8)在伸缩部件(15)和热熔胶胶带(14)之间的方式把布料(10)对折的工序(参照图7);工序(D),即为把由线对伸缩部件(15)进行缝合的情况下对线(13)进行拆除的工序(参照图8);以及工序(E),即为对已对折的布料(3)进行加热而使相互对置的面黏接的工序(参照图9)。而工序(C1)也有被工序(C2)取代的可能,取代后的工序即为,以对折部(8)在伸缩部件(15)和热熔胶带(14)之间的方式把布料(10)进行对折,对已对折的布料(3)的相互对置的面进行暂时黏接的工序(参照图7)。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工序(A),布料(10)与伸缩部件(15)的装配除了缝合,热处理(例如,热熔接或超音波等热处理)的接合方式也可以。
装配伸缩部件(15)的工序以及配置热熔胶带(14)的工序,不论哪一项工序先完成都可以。而将热熔胶带(14)配置在布料的端部(11)侧的同时,把布料的端部(11)切断也可以,由于第2距离(z)趋近于零,可以带来黏接后自由端部(7)不容易卷起的效果。然而,第2距离(z)若为零,便看得见从自由端部(7)露出的热熔胶带,因为可能会使外观上变得不美观,避免第2距离为零较好。
在工序(B)中,在配置热熔胶带(14)时加热,使其暂时黏接也可以。通过暂时黏接的做法,在工序(C1)或工序(C2)把布料(10)对折时,能够防止热熔胶带(14)从原本的位置上脱落。
而在工序(C2)中,在对折布料时,加热使之以用手也可以剥落的程度做暂时黏接也可以。由于是以用手也可以剥落的程度做黏接定着,便得以进行对在工序(E)中的线对伸缩部件(15)进行缝合的情况下线(13)进行拆除的作业。
热熔胶带(14)是以具有热熔接特性的素材所构成,而素材的种类并没有被限定。然而,若热熔胶带(14)的熔点过低,热熔胶带(14)便会在高温的环境下软化,会有黏接上布料(10)非预期的部位等情况,变得难以处理。而相反地,若热熔胶带(14)的熔点过高,黏接时便需要使用高温,可能会让已对折的布料(3)产生变色或硬化。因此,热熔胶带(14)的熔点为80℃至150℃较为理想。
在工序(A)中,布料(10)与伸缩部件(15)用线缝合也可以。由于在布料(10)上伸缩部件(15)已用线缝合,稳稳固定住了,在暂时黏接后再借由工序(D)把线(13)拆除移除,可以不留下缝合痕迹并保持光滑。
在工序(A)中,用热处理的接合方法对布料(10)与伸缩部件(15)进行装配也可以。由于在布料(10)上以热熔接黏接伸缩部件(15),可以省去工序(D)拆除线(13)的工夫,带来缩短作业时间的效果。
热处理的接合方法除了使用熨斗或热压机等进行以高溫面做按压的处理,使用超音波处理也可以。
工业应用性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内衣,由于内衣为具有将布料的端部对折而相互黏接的结构的内衣,并在已对折的布料的对折内侧的第1接合区域配置热熔胶带、在与其相对置的第2接合区域配置伸缩部件,而热熔胶带的宽度(d1)比伸缩部件的宽度(d2)更宽,热熔胶带的至少一部分与已对折的布料的第1接合区域与第2接合区域双方黏接,于是可以藉由伸缩部件的形状回复力确保适当的伸缩性,且因为伸缩部件的两面没有设计黏接层的必要,可以带来布料边缘的质地不会变硬又不会增加厚度的效果,也不会带来穿着时的不舒服。
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内衣适合应用于直接接触肌肤并需要伸缩性的女用和男用内衣。
附图标号说明
1 内衣
1A 文胸
1B 贴身背心
1C 短裤
2 已对折的端部
3 已对折的布料
4 对折内侧
5 第1接合区域
6 第2接合区域
7 自由端部
8 对折部
9 从对折部至自由端部的区域
10 布料
11 布料的端部
12 间隔
13 线
14 热熔胶带
15 伸缩部件
d1 热熔胶带的宽度
d2 伸缩部件的宽度
d3 在自由端部侧热熔胶带和第1接合区域与第2接合区域黏接的部分的宽度
y 第1距离
z 第2距离

Claims (6)

1.一种内衣,具有将布料的端部对折相互黏接的结构,该内衣的特征在于,
在已对折的布料的对折内侧的第1接合区域配置热熔胶带,在与第1接合区域相对置的第2接合区域配置伸缩部件,
所述热熔胶带的宽度(d1)比所述伸缩部件的宽度(d2)更宽,所述热熔胶带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已对折的布料的所述第1接合区域与所述第2接合区域双方黏接,
由所述热熔胶带所黏接的所述第1接合区域及所述第2接合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与所述伸缩部件相比配置在更靠自由端部侧,
所述热熔胶带在所述已对折的布料的对折内侧,在与对折部平行地间隔第1距离(y)的位置且在从布料的已对折的自由端部开始平行地间隔第2距离(z)的位置被粘附,
所述伸缩部件呈宽(d2)的胶带状的形状,所述伸缩部件的宽度(d2)比所述热熔胶带的宽度(d1)更窄,在所述热熔胶带的与所述第2接合区域对置的一侧配置所述伸缩部件。
2.一种制造内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把伸缩部件装配在布料上的工序,以及
(B)与所述伸缩部件相比更靠所述布料的端部侧隔开间隔地配置热熔胶带的工序,以及
(C1)以所述对折部在所述伸缩部件和所述热熔胶带之间的方式,把所述布料进行对折的工序,以及
(D)在所述工序(A)中,在由线来缝合所述伸缩部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线进行拆除的工序,以及
(E)将所述已对折布料进行加热而使相互对置的面黏接的工序。
3.一种制造内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把伸缩部件装配在布料上的工序,以及
(B)与所述伸缩部件相比更靠所述布料的端部侧隔开间隔地配置热熔胶带的工序,以及
(C2)以所述对折部在所述伸缩部件和所述热熔胶带之间的方式,对已对折的布料的相互对置的面进行暂时黏接的工序,以及
(D)在所述工序(A)中,在由线来缝合所述伸缩部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线进行拆除的工序,以及
(E)将所述已对折布料进行加热而使相互对置的面黏接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造内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序(A)中,对所述布料与所述伸缩部件进行缝合地进行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造内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序(A)中,用热处理的接合方式对所述布料与所述伸缩部件进行装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内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处理的接合方式为热熔接。
CN202010439660.5A 2019-08-26 2020-05-22 内衣 Withdrawn CN1124258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4060A JP6700461B1 (ja) 2019-08-26 2019-08-26 インナー
JP2019-154060 2019-08-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5827A true CN112425827A (zh) 2021-03-02

Family

ID=70776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9660.5A Withdrawn CN112425827A (zh) 2019-08-26 2020-05-22 内衣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00461B1 (zh)
CN (1) CN11242582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5949A (zh) * 2020-09-28 2021-02-09 深圳致曲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一体式乳胶罩杯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2891A (zh) * 2000-08-15 2004-03-17 - 具有弯曲的腿翻边的内裤状吸收衣服
JP3109189U (ja) * 2004-12-06 2005-05-12 トーヨーニット株式会社 おむつカバー
JP2007211369A (ja) * 2006-02-09 2007-08-23 Wacoal Corp 衣類端縁部の形成方法および衣類端縁部の構造
US20070251636A1 (en) * 2006-05-01 2007-11-01 Anthony Herbert Bonding elastic to fabric of a garment
CN208274107U (zh) * 2018-05-10 2018-12-25 中山市名人世家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高弹性的无缝痕衣服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5374U (ja) * 1998-06-26 1999-01-12 東洋クロス株式会社 下 着
US20180110275A1 (en) * 2016-10-25 2018-04-26 Under Armour, Inc. Garment waistban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2891A (zh) * 2000-08-15 2004-03-17 - 具有弯曲的腿翻边的内裤状吸收衣服
JP3109189U (ja) * 2004-12-06 2005-05-12 トーヨーニット株式会社 おむつカバー
JP2007211369A (ja) * 2006-02-09 2007-08-23 Wacoal Corp 衣類端縁部の形成方法および衣類端縁部の構造
US20070251636A1 (en) * 2006-05-01 2007-11-01 Anthony Herbert Bonding elastic to fabric of a garment
CN208274107U (zh) * 2018-05-10 2018-12-25 中山市名人世家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高弹性的无缝痕衣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00461B1 (ja) 2020-05-27
JP2021031802A (ja) 202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1904B2 (en) Shirt hold-down undergarment
JP2017222969A (ja) 無縫製衣服
KR101407683B1 (ko) 무봉제 팬티의 제조방법
US11839241B2 (en) Article of cloth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382623B1 (ko) 속옷 제조방법
KR101924958B1 (ko) 레이어드 퓨징 브라 무봉제 제조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425827A (zh) 内衣
JP2585957Y2 (ja) 衣 類
US9854849B2 (en) Stretchable shirt collar
CN108201190B (zh) 用于保护衣物的边缘的带状材料和方法
JP3055374U (ja) 下 着
JP6238039B1 (ja) ワイシャツ類やブラウスシャツ類袖口交換シャツ。
JP3510621B1 (ja) フィットネスウエアの製造方法
JP6774351B2 (ja) 下着およびその下着の製造方法
JP3160812U (ja) 衣料
JP3160813U (ja) 衣料
CN210869898U (zh) 一种有效缓解勒痕的内裤
JP2015047335A (ja) 重ね穿き用ショーツ
CN217136861U (zh) 一种无车缝线内裤
CN220079388U (zh) 一种降低摩擦异物感的裤子牢固缝制结构
CN216019140U (zh) 一种带拼接裙摆的衬衫
CN220654774U (zh) 一种衬衫
JP6672355B2 (ja) 下半身用衣類
CN214283347U (zh) 一种衣物封边结构及使用该封边结构的t恤
CN210124329U (zh) 一种男士内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