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6180B -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6180B
CN112416180B CN202011445922.5A CN202011445922A CN112416180B CN 112416180 B CN112416180 B CN 112416180B CN 202011445922 A CN202011445922 A CN 202011445922A CN 112416180 B CN112416180 B CN 1124161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layer
display panel
insulating layer
dyk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459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16180A (zh
Inventor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459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6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6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6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16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6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贴合于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触控层包括:绝缘层,位于显示面板的一侧;触控电极层,位于绝缘层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堤坝,围绕绝缘层设置,并与绝缘层抵接。在堤坝的隔绝作用下,将绝缘层限制在了堤坝所形成的固定区域,在对母板切割过程中,不会切割到绝缘层,从而避免了绝缘层因切割出现裂纹的情况,降低了触控层的触控功能失效的风险。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触控显示面板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
触控显示面板通常包括触控电极,通过触控电极实现触控操作,为了避免触控电极短路,通常采用无机层来绝缘触控电极。但是现有技术中,无机层经常会出现裂纹,在触控显示面板多次弯折后,容易导致无机层断裂,造成触控功能失效,严重影响触控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切割触控显示面板时无机层出现裂纹导致触控功能失效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贴合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
所述触控层包括:
绝缘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堤坝,围绕所述绝缘层设置,并与所述绝缘层抵接。
可选地,所述堤坝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
可选地,所述有机材料包括聚酰亚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上,所述堤坝包括第一堤坝,所述第一堤坝围绕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并且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
可选地,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连接桥电连接,沿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并且均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方向垂直;
所述触控层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绝缘层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所述连接桥、第二保护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同层设置;
所述堤坝还包括第二堤坝,所述第二堤坝围绕所述第二保护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并且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
可选地,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连接桥电连接,沿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并且均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方向垂直;
所述触控层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绝缘层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保护层、第二绝缘层和所述连接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同层设置;
所述堤坝还包括第二堤坝,所述第二堤坝围绕所述第二保护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并且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
可选地,所述堤坝还包括第三堤坝,所述第三堤坝围绕所述第二堤坝设置,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堤坝和所述第二堤坝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均包括有机胶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贴合于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触控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绝缘层、触控电极层和堤坝,堤坝围绕绝缘层设置,并与绝缘层抵接,在堤坝的隔绝作用下,将绝缘层限制在了堤坝所形成的固定区域,在对母板切割过程中,不会切割到绝缘层,从而避免了绝缘层因切割出现裂纹的情况,降低了触控层的触控功能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沿切割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沿切割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无机层存在裂纹,在进行弯折性试验时容易出现无机层断裂的现象,从而影响触控效果。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导电层905、保护层903和第二导电层906层叠设置在显示面板901上,在刻蚀第二导电层906时,由于保护层903的存在,会在保护层903上形成金属刻蚀残留,造成第二导电层906与保护层903之间形成短路,因此在第二保护层906与保护层904之间增加无机层904,使得第二保护层906与保护层903不接触,从而起到防止因金属刻蚀残留导致短路的作用。示例性地,第二导电层906的材料通常为Ti/Al/Ti,保护层903中的水汽会与第二导电层906中的Ti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钛,从而造成金属刻蚀残留。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针对外挂式(on-cell)触控显示面板,触控层是贴合在显示面板上的,在制作触控显示面板的时候,现有技术都是在一张较大的母板上制作多个触控显示面板,然后通过切割工艺将母板切割成多个独立的触控显示面板。但是,由于无机层比较脆弱,在切割过程中,切割或者磕碰产生的应力使得无机层产生微裂纹,在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多次弯折后,导致无机层容易出现断裂的风险,从而引起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失效。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触控显示面板中无机层的裂纹导致触控功能失效的问题。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沿切割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10以及贴合于显示面板10上的触控层20,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110以及围绕显示区110设置的非显示区130;触控层20包括:绝缘层202,位于显示面板10的一侧;触控电极层201,位于绝缘层202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堤坝21,围绕绝缘层202设置,并与绝缘层202抵接。
具体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10和贴合于显示面板10之上的触控层20,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10和围绕显示区110设置的非显示区130,显示区110用于实现画面显示功能,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OLED发光器件,基板可以为柔性基板,可以由具有柔性的任意合适的绝缘材料形成;基板也可以是刚性的,例如玻璃基板。触控层20用于实现触控功能,触控层20包括层叠设置的绝缘层202和触控电极层201,以及位于触控电极层201远离显示面板一侧的填充层203,且填充层203包裹触控层20,填充层203能够起到保护和平坦化的作用。
绝缘层202用于防止在刻蚀触控电极层201时,金属刻蚀残留与触控电极层201短接而影响触控性能,绝缘层202为无机层,例如,绝缘层202的材料可以为氮化硅或氧化硅。由于在制作绝缘层202时,需要采用加热和气相沉积等工艺,可以使得在形成绝缘层202时,排出触控层20中的水汽,避免水汽与触控电极层201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避免金属刻蚀残留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但是由于氮化硅比较脆弱,在切割过程中容易导致氮化硅的切割边缘出现裂纹,在后续弯折过程中,裂纹会不断的沿X方向延伸(如图1所示),从而会导致氮化硅断裂,造成触控功能失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控层20包括堤坝21,且堤坝21围绕绝缘层202设置,并与绝缘层202接触,因此,堤坝21将绝缘层202限制在固定区域内,在对母板切割形成独立的触控显示面板时,由于堤坝21的隔绝作用,不会切割到绝缘层202,从而避免了绝缘层202因切割出现裂纹的情况,降低了绝缘层20因出现裂纹而断裂的风险,进而降低了触控层20的触控功能失效的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贴合于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触控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绝缘层、触控电极层和堤坝,堤坝围绕绝缘层设置,并与绝缘层抵接,在堤坝的隔绝作用下,将绝缘层限制在了堤坝所形成的固定区域,在对母板切割过程中,不会切割到绝缘层,从而避免了绝缘层因切割出现裂纹的情况,降低了触控层的触控功能失效的风险。
可选地,堤坝21设置于非显示区130。由于在对母板切割过程中,通常是沿着非显示区130的边缘进行切割,以形成多个独立的触控显示面板。因此,将堤坝21设置于非显示区130,且与围绕绝缘层202设置,并与绝缘层202抵接,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绝缘层202的完整性,防止在刻蚀触控电极层201时,金属刻蚀残留与触控电极层201短接而影响触控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堤坝对触控显示面板的功能造成影响,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触控显示面板的下边缘不设置堤坝。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触控层20包括第一保护层204,第一保护层204位于显示面板10的一侧;绝缘层202包括第一绝缘层212,第一绝缘层212位于第一保护层204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上,堤坝21包括第一堤坝211,第一堤坝211围绕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一绝缘层212设置,并且沿触控层20的厚度方向,第一堤坝211相对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绝缘层212相对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
具体地,第一保护层204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与显示面板10抵接。第一保护层204为有机胶层,如,光学透明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第一保护层204具有良好的柔性,因此可以提升触控层20的柔性性能,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绝缘作用。第一保护层204通常是直接涂覆在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然后进行固化,因此第一保护层204中会留有水汽,若第一保护层204直接与触控电极层201接触,则触控电极层201中的金属粒子会与第一保护层204中的水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从而造成金属刻蚀残留。通过在第一保护层204和触控电极层201之间增加第一绝缘层212,保证触控电极层201不会与第一保护层204接触,能够起到绝缘金属刻蚀残留的作用。第一绝缘层212的材料可以为氮化硅或氧化硅,围绕第一绝缘层212和第一保护层204设置第一堤坝211,且第一堤坝211相对于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d2等于第一绝缘层212相对于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d1(如图3所示,d1=d2),使得第一堤坝211能够包裹住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一绝缘层212,将第一绝缘层212限制在第一堤坝211形成的固定区域内,避免在对母板切割过程中,切割到第一绝缘层212,造成第一绝缘层212因出现裂纹而断裂。
此外,通过第一堤坝211同时包裹第一绝缘层212和第一保护层204,能够防止第一绝缘层212发生偏移而造成第一绝缘层212的边缘出现不规则的现象。例如,第一保护层204的材料为光学透明胶,由于光学透明胶为低温有机材料,其在固化后为果冻形态,具有不稳定性,在第一保护层204上方制作第一绝缘层212时,容易使得第一绝缘层212流动,从而造成第一绝缘层212的边缘为不规则形状,增加了制作工艺的难度,同时不利于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堤坝211围绕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一绝缘层212设置,能够防止第一绝缘层212发生偏移,保证膜层边缘的规则性。因此,在第一保护层204成膜前,需要先在显示面板10上制作第一堤坝211,以将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一绝缘层212限制在固定区域,防止第一保护层204发生流动造成第一绝缘层212偏移。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堤坝211相对于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d2还可以大于第一绝缘层212相对于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d1,即d2>d1。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能够增加第一堤坝211对第一绝缘层212的包裹性,使得第一堤坝211的外侧不会形成第一绝缘层212,以保证在对母板切割过程中,不会切割到第一绝缘层212,且通过增加第一堤坝211的高度还能够防止其他膜层的裂纹扩展到第一堤坝211的内侧而影响触控层20的触控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到的“内侧”和“外侧”指的是,沿X方向,第一堤坝211靠近显示区110的一侧为内侧,靠近非显示区130的一侧为外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堤坝21的材料为有机材料。具体地,为了将绝缘层202限制在固定区域,将使用有机材料制成的堤坝21围绕绝缘层202设置,并与绝缘层202接触。其中,为了保证堤坝21能够稳定的包裹绝缘层202,其采用的有机材料在固化后须有良好的稳定形态,例如,有机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堤坝21的材料为有机材料,因此堤坝21可以通过曝光显影刻蚀工艺制作。
可选地,触控层20中的触控电极层201可以采用金属网格结构实现触控功能。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沿切割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5和图6,触控电极层201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301,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302,沿第一方向,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301通过连接桥311电连接,沿第二方向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302电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并且均与第一绝缘层212的厚度方向垂直;
触控层20还包括第二保护层205,绝缘层202还包括第二绝缘层222,第一绝缘层212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连接桥311、第二保护层205和第二绝缘层222,第一触控电极301和第二触控电极302位于第二绝缘层222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并且同层设置;
堤坝21还包括第二堤坝221,第二堤坝221围绕第二保护层205和第二绝缘层222设置,并且沿触控层20的厚度方向,第二堤坝221相对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绝缘层222相对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
具体地,触控层20用于实现触控功能,参考图5,触控层20包括多个相互交叉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301和第二触控电极302,第一触控电极301和第二触控电极302相互绝缘,为了避免第一触控电极301和第二触控电极302在交叉的位置短接,本发明实施例将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301以架桥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中,沿第一方向,如X方向,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301之间通过连接桥311电连接形成第一触控电极条310;沿第二方向,如Y方向,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302电连接形成第二触控电极条320。由于第一触控电极301和第二触控电极302同层设置,当人手触控该触控层20时,对应触控位置的第一触控电极301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302之间形成电容,触控层20可根据触控位置执行相应的操作。当然,第一触控电极301和第二触控电极302可以不同层设置,此时第一触控电极条310和第二触控电极条320在显示面板10上的投影交叉点可以形成电容,当人手触控该触控层20时,对应触控位置的第一触控电极条310和第二触控电极条320交叉点处的电容会发生变化,触控层20可根据触控位置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205设置在连接桥311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并覆盖连接桥311和第一堤坝211,第二保护层205也为有机胶层。在第一绝缘层212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依次形成连接桥311、第二保护层205和第二绝缘层222,第二绝缘层222为无机层,用于将第一触控电极301和第二触控电极302与第二保护层205进行隔离,防止第二保护层205上的金属刻蚀残留与第一触控电极301和第二触控电极302短接,影响触控性能。第一触控电极301和第二触控电极302之间彼此绝缘,相邻第一触控电极301通过连接桥311实现连接,在第一触控电极301与连接桥311搭接处设置有搭接孔,其中,搭接孔可以是通过在第二绝缘层222和第二保护层205上开孔形成。第二堤坝221围绕第二保护层205和第二绝缘层222设置,能够将第二绝缘层222限制在第二堤坝221形成的固定区域内,在对母板切割过程中,不会切割到第二绝缘层222,从而避免了第二绝缘层222因切割出现裂纹的情况。且第二堤坝221相对于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d3大于或等于第二绝缘层222相对于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d4,能够将第二绝缘层222和第二保护层205同时包裹在一起,也即通过第二堤坝221更好地将第二绝缘层222和第二保护层205限制在固定区域,防止因第二保护层205存在流动性导致第二绝缘层222发生偏移,造成第二绝缘层222的边缘出现不规则的现象。此外,第二堤坝221的高度大于第一堤坝211的高度,即d3>d2,能够进一步防止触控显示面板在切割过程中其他膜层的裂纹延伸到第二堤坝221的内侧,影响触控显示面板的性能,有利于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Z方向上,第二堤坝221相对于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d3可以延伸至第一触控电极301相对于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甚至大于第一触控电极301相对于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即第二堤坝221相对于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d3大于第二绝缘层222相对于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d4。当d3>d4时,能够增加对第二绝缘层222的包裹性,使得第二堤坝221的外侧不会形成第二绝缘层222,以保证在对母板切割过程中,不会切割到第二绝缘层222,从而避免了第二绝缘层222出现切割裂纹的现象。考虑到第二保护层205的流动性,可采用与第一堤坝211同样的制作工艺在第二保护层205成膜前制作第二堤坝221,将第二保护层205和第二绝缘层222限定在固定区域,以防止第二绝缘层222偏移,有利于保证膜层边缘的规则性。
同样的,第二堤坝221的材料也可以为有机材料,如聚酰亚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制作工艺,可以省略第一堤坝211,直接在显示面板10上制作第二堤坝221,将第一保护层204、第一绝缘层212、第二保护层205和第二绝缘层222限定在同一固定区域内。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一堤坝211和第二堤坝221为一体结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6和图7,第一堤坝211和第二堤坝221可以一体制作,形成联合堤坝26,其具体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同上述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8,触控电极层201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301,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302,沿第一方向,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301通过连接桥311电连接,沿第二方向,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302电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并且均与第一绝缘层212的厚度方向垂直;
触控层20还包括第二保护层205,绝缘层202还包括第二绝缘层222,第一绝缘层212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保护层205、第二绝缘层222和连接桥311,第一触控电极301和第二触控电极302位于第一绝缘层212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并且同层设置;
堤坝21还包括第二堤坝221,第二堤坝221围绕第二保护层205和第二绝缘层222设置,并且沿触控层20的厚度方向,第二堤坝221相对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绝缘层222相对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
具体地,图8与图6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的不同点在于搭接桥311的位置不同,图6中搭接桥311位于第一绝缘层212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图8中的搭接桥311位于第二绝缘层222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二者的有益效果相同,因此图8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对图6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触控显示面板切割过程中,为了阻挡其他膜层可能出现的裂纹延伸至触控层20,在触控层20还可以增加额外的堤坝,以进一步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堤坝21还包括第三堤坝231,第三堤坝231围绕第二堤坝221设置,沿触控层20的厚度方向,第三堤坝231相对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小于第二堤坝221相对显示面板10的最远距离。
具体地,第三堤坝231沿第二堤坝221的外侧围绕第二堤坝221设置,通过设置第三堤坝231,能够防止裂纹越过第二堤坝221而延伸至第二堤坝221内侧的各膜层,从而进一步降低触控层20的触控功能失效的风险。第三堤坝231与第一堤坝211和第二堤坝221的材料、制作工艺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也具备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描述的有益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贴合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
所述触控层包括:
绝缘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堤坝,围绕所述绝缘层设置,并与所述绝缘层抵接,用于将所述绝缘层限制在固定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上,所述堤坝包括第一堤坝,所述第一堤坝围绕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并且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连接桥电连接,沿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并且均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方向垂直;
所述触控层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绝缘层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所述连接桥、第二保护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同层设置;
所述堤坝还包括第二堤坝,所述第二堤坝围绕所述第二保护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并且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连接桥电连接,沿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并且均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方向垂直;
所述触控层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绝缘层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保护层、第二绝缘层和所述连接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同层设置;
所述堤坝还包括第二堤坝,所述第二堤坝围绕所述第二保护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并且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还包括第三堤坝,所述第三堤坝围绕所述第二堤坝设置,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堤坝和所述第二堤坝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均包括有机胶层。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2011445922.5A 2020-12-08 2020-12-08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416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5922.5A CN112416180B (zh) 2020-12-08 2020-12-08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5922.5A CN112416180B (zh) 2020-12-08 2020-12-08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6180A CN112416180A (zh) 2021-02-26
CN112416180B true CN112416180B (zh) 2024-03-12

Family

ID=74775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45922.5A Active CN112416180B (zh) 2020-12-08 2020-12-08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61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7572B (zh) * 2021-10-09 2024-01-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6797A (zh) * 2019-06-27 2019-09-2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KR20200088068A (ko) * 2019-01-14 2020-07-2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88068A (ko) * 2019-01-14 2020-07-2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의 제조 방법
CN110286797A (zh) * 2019-06-27 2019-09-2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6180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09382B1 (ko) 안테나가 구비된 터치 센서
TWI467449B (zh) 電容式觸控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463544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US10705640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9407869B (zh) 触控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TWI553711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WO2015169041A1 (zh) 触控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TWI524232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626570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112416178B (zh) 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屏
TWI515627B (zh) 觸控電極結構及其應用之觸控面板
TWI585644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TWM493109U (zh) 觸控面板
TW201530400A (zh) 觸控裝置
CN112416180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086460B2 (en) Touch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touch device
US9459735B2 (en) Electrode pattern structure of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73942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170293374A1 (en)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ouch pane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1184903A1 (zh) 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65899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213583791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85520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555374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241357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