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4017A - 烘干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及物料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烘干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及物料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4017A
CN112414017A CN202011370526.0A CN202011370526A CN112414017A CN 112414017 A CN112414017 A CN 112414017A CN 202011370526 A CN202011370526 A CN 202011370526A CN 112414017 A CN112414017 A CN 112414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conveying
bin body
rotating shafts
solid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05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05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40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4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4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5/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not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5/14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not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applying pressure, e.g. wringing; by brushing; by wi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9/00Other disintegrating devices or methods
    • B02C19/22Crushing mills with screw-shaped crush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7/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7/18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rotating helical blades or other rotary conveyors which may be heated moving materials in stationary chambers, e.g. troughs
    • F26B17/2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rotating helical blades or other rotary conveyors which may be heated moving materials in stationary chambers, e.g. troughs the axis of rotation being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3/00He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2Applications of driving mechanism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ubc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4Agitating, stirring, or scrap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烘干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及物料加工方法,其中烘干装置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仓体,还包括转轴,为两条且平行设置在仓体内,每条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两条所述转轴之间的间距大于任一所述螺旋输送叶片的边缘到其所在转轴的直线距离且小于两个所述螺旋输送叶片到各自所在的转轴的直线距离之和;驱动装置,驱动两条所述转轴自转,且两条所述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仓体内进行加热。本方案通过采用两个相互嵌合的螺旋输送叶片来同步进行输送,有效地增加输送时的驱动力,能够满足了具有一定湿度和粘性的粉碎后的固体垃圾的稳定输送要求,有利于保证烘干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烘干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及物料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烘干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及物料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垃圾分类行动。
厨余垃圾作为垃圾中的重要种类,其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转化为新的资源,高有机物含量的特点使其经过严格处理后可作为肥料、饲料,也可产生沼气用作燃料或发电,油脂部分则可用于制备生物燃料。
在处理过程中,厨余垃圾需要经过固液分离、油水分离的作业,固液分离后的固体垃圾,需要经过粉碎及烘干或发酵后加工成肥料、饲料等。而目前的烘干设备,如申请号为201520058535所揭示的结构,采用单个螺旋输送轴进行物料的输送以及通过热介质(油或水)来实现热传导,单螺旋输送的结构,在用于固液分离及粉碎后的、具有一定湿度和粘性的厨余垃圾固体的输送时,常存在动力不足的情况,导致烘干的稳定性降低。
另外,采用油、水将热量传导至U型板壁进而实现加热,在烘干时,需要先将油、水加热,才能实现U型板壁的加热,需要经过两次热传导,增加了加热的时间及热传导的损耗,并且,需要浪费一定的水、油等资源,增加了烘干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结构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烘干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及物料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烘干装置,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仓体,还包括
转轴,为两条且平行设置在仓体内,每条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两条所述转轴之间的间距大于任一所述螺旋输送叶片的边缘到其所在转轴的直线距离且小于两个所述螺旋输送叶片到各自所在的转轴的直线距离之和;
驱动装置,驱动两条所述转轴自转,且两条所述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仓体内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仓体倾斜设置,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仓体的上端,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仓体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电动阀。
优选的,所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仓体的顶部密封设置有冷凝罩,所述冷凝罩上设置有连通冷凝罩内外的排放管,所述排放管的内端靠近所述仓体的低端且贴近所述仓体的顶面,所述排放管的外端连接排液排气泵,所述仓体上形成有连通所述冷凝罩的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冷凝罩上设置有观察窗口。
优选的,所述的烘干装置中,两个所述螺旋输送叶片上分别设置有功能片,所述功能片在两个所述螺旋输送叶片转动时配合形成剪切力。
优选的,所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螺旋输送叶片上形成有由其边缘向其所在的所述转轴延伸的安装缺口,所述功能片安装在所述安装缺口中且其两端延伸到所述安装缺口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烘干装置中,驱动两个所述转轴的动力源有且仅有一个。
优选的,所述的烘干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为贴装在所述仓体上的加热膜。
垃圾处理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烘干装置。
物料加工方法,在使物料前后移动的同时,进行粉碎、翻动及加热中的至少两种处理。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通过采用两个相互嵌合的螺旋输送叶片来同步进行输送,有效地增加输送时的驱动力,能够满足了具有一定湿度和粘性的粉碎后的固体垃圾的稳定输送要求,有利于保证烘干的稳定性。
本方案的螺旋输送叶片上设置有功能片,可以在转动过程中,对物料进行搅拌,从而使物料烘干更充分且可提高烘干效率,进一步使螺旋输送叶片上的功能片配合形成剪切力,能够在输送、翻动的同时,实现物料的粉碎,从而进一步细化物料,改善产物的质量。
本方案功能片的安装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安装难度,增加剪切点,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物料的粉碎。
本方案在仓体上设置冷凝罩并通过排放管连接泵,可以有效地避免冷凝水回流至仓体内及冷凝水随意流淌的问题。
本方案采用加热膜的方式直接对仓体进行加热,能够有效地减少热传导的能量损耗,同时提高加热效率。
本方案的粉碎及固液分离装置通过采用纵置的螺旋输送轴,使固体向上移动,液体向下移动,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固液分离,同时采用螺旋叶片与切刀配合产生剪切力,能够在输送的同时实现固体的粉碎,整个设备仅需要一个动力源即可实现垃圾粉碎、固液分离,设备的集成度高,体积小,便于加工,且设备成本及使用成本低,便于家庭、食堂、餐馆等场合的应用。
本方案的螺旋叶片采用变节距结构,能够有效地在输送过程中持续增加挤压力,从而改善固液分离的效果。
本方案的螺旋叶片上形成缺口,切刀伸入到切口内,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加剪切面积,从而改善粉碎效果,同时有利于简化结构。
本方案的螺旋叶片上形成有微孔,便于挤压时产生的液体向下流动,有利于提高输出垃圾的干度,改善固液分离效率。
本方案的固液分离桶采用悬设方式,可以避免排出的液体回流到固液分离桶内,同时,增加了液体存储空间,有利于减小排液压力。
本方案的固液分离桶的侧壁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适应不同区域的挤压力与垃圾粉碎程度差异,避免出水孔堵塞及粉碎后的干垃圾外漏的问题,有利于改善固液分离的质量。
本方案通过导流板的设计及排液叶片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增加排水速率,提高排水效率。
本方案的进一步增加自动供料器,且自动供料器自带排液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加排液通道,从而加速液体的排出,有利于提高固液分离效率及改善后续的垃圾输送效率及粉碎效果。
本方案增加进料斗有利于增加进料区域的存储空间,同时在侧板上增加过滤孔,在大量厨余垃圾时,能够进一步增加液体排放通道,从而加速液体的排放,结合挡板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避免分离出的液体回流至垃圾中影响分离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烘干装置隐去部分仓体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的转轴与螺旋输送叶片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烘干装置隐去部分仓体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的端视图(图中隐去了减速电机、减速电机所在的端板、右侧的螺旋输送叶片);
图7是本发明的粉碎及固液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粉碎及固液分离装置的立体图(图中隐去了前侧的板件);
图9是本发明的粉碎及固液分离装置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粉碎及固液分离装置中的螺旋输送轴、挡板、导流板及排液叶片区域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粉碎及固液分离装置的螺旋输送轴及排液叶片的局部立体图;
图12是图7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13是图7中B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揭示的烘干装置进行阐述,其可以用于各种颗粒物的烘干,例如可以是粮食、药材、调味料等,本实施例中,以用于厨余垃圾中经固液分离后的固体再经粉碎后物料的烘干或发酵为例进行说明,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仓体1,所述仓体1设置在一脚架2上,并且,所述仓体1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倾斜放置,优选为倾斜放置,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仓体1具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4,通常,所述进料口3和出料口4位于所述仓体1的两端位置,优选的,所述进料口3位于所述仓体1的低端且位于所述仓体1的顶部5且连接有进料管6,所述出料口4位于所述仓体1的上端的端面板7上。
如附图2-附图4所示,所述仓体1上可自转地设置有两条转轴8、9,两条所述转轴8、9与所述仓体1的轴线平行,它们等高设置,当然也可以具有一定的高度差,每条所述转轴包括空心主轴10,所述空心主轴10的两端设置共轴设置有支撑轴11,两个所述支撑轴11设置在所述仓体1的两端板上设置的轴承12上,并且位于低端的轴承位于所述仓体1的下端板的外侧。
同时,如附图3、附图4所示,两个所述转轴8、9位于低端的支撑轴11中的一个连接有驱动其自转的减速电机13,同时,两个所述转轴8、9位于低端的支撑轴11上分别共轴设置有主动齿轮14及从动齿轮15,所述主动齿轮14余从动齿轮15啮合,从而一个支撑轴11转动时可以通过主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15驱动另一个支撑轴11转动,且两个所述支撑轴11的旋转方向相反。
如附图3、附图5所示,每条所述转轴的空心主轴10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16、17,两条所述转轴8、9之间的间距W1大于任一所述螺旋输送叶片的边缘18到其所在转轴的直线距离L1且小于两个所述螺旋输送叶片到各自所在的转轴的直线距离之和(L1+L2)。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17的尺寸相同,且它们的边缘17均贴近其不在的转轴上;当然,两个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的尺寸也可以不同,以满足输送时不会产生干涉为准。
为了保证螺栓输送叶片能够充分地对料仓内的物料进行输送,如附图6所示,所述仓体1设置为与两个螺旋输送叶片16、17匹配的形状,即所述仓体1为两个C形板件20的开口侧对接组装而成,两个所述转轴8、9分别共轴设置在一个C形板件中且它们上的螺旋输送叶片16、17的边缘与对应的所述C形板件的内壁贴近。
另外,为了方便在输送过程中,加速物料的烘干,需要在物料移动过程中对物料进行翻动,从而使物料受热均匀,加速物料中心区域的烘干,如附图3所示,在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17上可以设置功能片19、20,所述功能片19、20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物料的翻动。所述功能片19、20可以设置在所述螺旋叶片16、17的任何可行位置,以不干涉两个螺旋输送叶片16、17的转动为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功能片19其也可以采用杆体等来代替,并且也可以进仅在一个螺旋输送叶片上设置功能片。
为了在输送过程中进一步对物料进行粉碎,如附图3所示,在两个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上分别设置有功能片19、20,并且,一个螺旋输送叶片16上的每个功能片19与另一个螺旋输送叶片17上的至少一个功能片20位置对应,且在两个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17转动时,位置对应的两个所述功能片19、20由接近至再次分开时可以配合形成剪切力。
优选的,如附图6所示,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上设置有多排所述功能片19,优选为四排,当然也可以在1-6排之间任意选择,每个所述功能片19的延伸面经过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的轴线。同时四排所述功能片19均分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的边缘所形成的圆周,即相邻排功能叶片19的夹角a为90°。
如附图6所示,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7上同样设置有多排所述功能片20,优选为四排,每个所述功能片20的延伸面经过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7的轴线。同时四排所述功能片19均分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的边缘所形成的圆周,即相邻排功能叶片20的夹角b为90°。
并且,四排所述功能叶20在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7上的具体位置是根据四排所述功能片19在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上的位置为基准得到,即在确定四排所述功能片19在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上的位置后,以螺旋输送叶片16的轴线为旋转中心,将四排所述功能片19旋转一定角度后,四排所述功能片19在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上重新获得的位置即是所述功能片20在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7上的位置。
更进一步,如附图3所示,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17上形成有由其边缘向其所在的所述转轴延伸的安装缺口21,22,所述功能片19、20安装在所述安装缺口21、22中且每个功能片19、20两端延伸到其所在的所述安装缺口的两侧,因此,除了两端的功能片19、20外,其他的每个功能片19都能同时与两个功能片20配合进行剪切,其他的每个功能片20也能够同时与两个功能片19配合进行剪切,有利于增加剪切点以提高粉碎效率。
如附图1所示,所述仓体1上还设置有加热装置23,用于对所述仓体1内进行加热,其可以是已知的各种可行的加热装置,例如可以采用电磁加热的方式,也可采用加热棒等电阻加热设备,并且,所述加热装置2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所述仓体1的内部或外部。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23采用加热膜来进行加热,并且所述加热膜包覆在所述仓体1的外壁上,加热膜的具体结构及加热原理为已知技术,并不是本方案的创新点,此处不作赘述。
为了保证烘干时所述仓体1内的温度以及避免前后移动时物料外溢,在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电动阀24,所述进料口处同样可以设置一电动阀以控制进料。
另外,由于烘干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如果采用管道将这些水蒸气排放的仓体外部,由于水蒸气遇到管道后冷凝很容易造成仓体顶部区域出现大量的冷凝水以及冷凝水回流到仓体内的问题,因此,在所述仓体1的顶部密封设置有冷凝罩25,所述冷凝罩25上设置有连通冷凝罩内外的排放管26,所述排放管26的内端靠近所述仓体的低端且贴近所述仓体1的顶面,所述排放管的外端连接排液排气泵(图中未示出),所述排液排气泵可以是已知的各种兼具排液、排水功能的泵,例如水环泵、射流泵、无油泵等。所述仓体1上形成有连通所述冷凝罩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处设置有延伸到所述仓体1的顶面上方的管道27,所述冷凝罩上设置有观察窗口28,因此即使仓体1内的水蒸气进入到所述冷凝罩25中冷凝形成液体后,也能够通过所述排液排气泵将液体及水蒸气同步排出到所述冷凝罩25外部,避免仓体1顶部出现大量冷凝水的问题以及冷凝水回流到仓体内影响烘干的问题。
采用上述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时,其包括如下步骤;
关闭电动阀,将物料置入到所述仓体内,
加热膜通电加热对仓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
所述减速电机驱动两个转轴正反转动,从而驱动物料前后移动,同时功能板配合进行物料的翻动和粉碎,当然,如果功能板不具备粉碎功能时,则在输送时,仅对物料进行翻动,不进行粉碎。如果没有功能板时,则可以仅进行物料的前后及加热。当然,在一些过程中,也可以不进行加热。
烘干或发酵完成后,打开电动阀,将物料从出料口排出。
本方案进一步揭示了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的进料口连接向所述仓体1内输送待处理物料的粉碎及固液分离装置,所述粉碎及固液分离装置用于进行厨余垃圾的固液分离及厨余垃圾中固体的粉碎,经固液分离及粉碎后的干垃圾可以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所述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也可以先输送到一存储罐中暂存,然后再由存储罐中转运到所述烘干装置中,转运时可以通过带有泵的管路将存储罐中的物料引入到所述烘干装置中,当然,管路上的泵也不是必须的。
下面将重点阐述所述粉碎及固液分离装置,如附图7所示,其包括箱体100及位于所述箱体100内的螺旋输送轴200及固液分离桶400。
所述箱体100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设计成相应的形状,如附图7、附图8所示,所述箱体100为一空心的长方体或圆柱体或正多边形棱柱体。所述箱体100上设置有进料口110、出料口120及排液口130,所述进料口110用于待处理的厨余垃圾进入到箱体100内的螺旋输送轴200处进行输送及粉碎,所述出料口120用于粉碎后的干垃圾排出到所述箱体100外部,所述排液口130用于固液分离后的废液排出到所述箱体100的外部。
它们在所述箱体100上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优选的实施例中,如附图7所示,所述进料口110位于所述箱体100的中下位置,且与所述固液分离桶200的侧板150上的进口高度相当。所述出料口120位于所述箱体100的上端,既可以位于箱体100的侧壁的顶部区域,也可以位于箱体100的顶板160上,优选位于顶板160上。所述排液口130位于所述箱体100的下端,同样可以位于所述箱体100的侧壁的底部或位于箱体的底板140上,如附图10所示,位于所述底板140上。
如附图7所示,所述进料口110与所述固液分离桶400的进口430连通且位置正对,所述固液分离桶400的进口430位于其筒壁420的底部,所述进口430旁设置有观察口470,如附图9所示,所述箱体100的侧板上设置有遮盖所述观察口470的观察窗170。
如附图7、附图8所示,所述固液分离桶400吊设在所述箱体100内,具体是固定在所述箱体100的顶板160底部,所述出料口120位于所述固液分离桶300在所述顶板160所围合的区域内。厨余垃圾由进料口110、进口430进入到所述固液分离桶400的底部后,由所述螺旋输送轴200向上输送。
如附图7所示,所述螺旋输送轴20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00上的空心轴220,所述空心轴220的轴线与所述箱体100的轴线至少平行,优选为与所述箱体100及固液分离桶400均共轴,所述空心轴220穿过所述固液分离桶400的底板410,且所述空心轴220的两端分别通过接头230连接设置在所述箱体100的顶板160和底板140上的轴承240,并且,至少连接所述底板140的接头230上套装有位于所述轴承240上方的密封圈250。
如附图7、附图8所示,其中一所述接头230连接驱动所述空心轴220自转的驱动装置300,所述驱动装置300可以是减速电机,此时,所述驱动装置300位于所述螺旋输送轴200的上方或下方,其扭矩输出转轴与所述空心轴220共轴。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300也可以采用电机310及传动机构320的结构来实现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可以为皮带与同步轮320构成的传动结构,或齿轮传动结构,也可以是链轮与链条构成的传动结构。此时,所述电机310可以固定在所述箱体100的侧部,从而简化电机310的安装结构。
如附图7所示,所述空心轴220上设置有螺旋叶片210,所述螺旋叶片210位于所述固液分离桶400内,且从所述固液分离桶400的底板410的顶面延伸到贴近所述箱体100的顶板160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300驱动所述空心轴220转动时,可以通过螺旋叶片210的转动驱动位于所述固液分离桶400内的厨余垃圾由下向上移动至所述出料口120处,同时液体在自身重力及螺旋叶片210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从所述固液分离桶400上的出液孔440中排出到所述箱体100内由排液口130排出。
进一步的,如附图7所示,所述螺旋叶片210的外边缘214与围设在其外周的所述固液分离桶400的内壁贴近,从而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保证厨余垃圾的输送,同时保证螺旋叶片对固液分离桶400内的厨余垃圾进行充分挤压,以使其中的废液与固体分离。
为了改善挤压效果,所述螺旋叶片210采用变节距的结构,具体的,所述螺旋叶片210的节距由下至上依次减小,从而在厨余垃圾向上输送时,由于空间逐渐缩小,挤压力逐步增大,能够有效地实现挤压脱水。更优选地,由于固液分离桶400的内壁还会设置有切刀500,为了方便后续螺旋叶片210的安装到固液分离桶400内,使所述螺旋叶片210位于最高位切刀500上方的部分的节距由下至上依次减小。
进一步,为了便于输送和挤压时产生的液体向下流动,在所述螺旋叶片上形成有若干微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微孔的尺寸以满足液体能够通过的要求,优选的,所述微孔的孔径在10-20毫米之间。
为了有效地进行厨余垃圾的粉碎,如附图10所示,在所述固液分离桶400的桶壁的内表面还设置有多层与所述螺旋叶片210配合进行剪切的切刀500,每层具有多个切刀500且均匀分布,优选的,每个切刀500为四个,且切刀500的层数根据不同的尺寸进行设计,优选为2-4层。如附图11、附图12所示,每个所述切刀500水平布置且伸入到所述螺旋叶片210上形成的缺口211中,并且所述切刀500的上、下表面分别与缺口211的上、下刃口贴近212、213,从而当所述螺旋叶片210转动时可以与所述切刀500配合形成剪切力,对厨余垃圾进行剪切实现粉碎。
为了方便将所述切刀500与固液分离桶400组装在一起,使所述固液分离桶400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所述切刀500位于其中的某些构件上,从而方便组装,下面将详细描述构成固液分离同400的多个部件。
为了实现固液分离,如附图8所示,在所述固液分离桶400上形成有供液体从其内排出到外部的出液孔440,所述出液孔440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例如,使所述固液分离桶400的底板410上设置所述出液孔,也可以使所述固液分离桶400的桶壁420上设置所述过滤孔,当然,也可以同时在底板410及桶壁420上设置所述出液孔。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410上设置有所述出液孔440,同时,所述桶壁420的下部区域设置所述出液孔440,具体的,如附图8所示,所述固液分离桶400的桶壁420包括组装为一体的管体421、支撑环422及位于底部的过滤套筒423,它们由上至下按照管体421、支撑环422、管体421、支撑环422、过滤套筒423的顺序共轴排布并固定在一起,当然,所述管体421、支撑环422及过滤套筒423的数量及长度可以根据其他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所述支撑环422的内壁上设置所述切刀500,由于支撑环422的深度较浅且尺寸小,因此所述切刀500与所述支撑环422可以采用焊接、一体注塑成型等方式加工成型。
之所以上端采用不具有出液孔440的管体421,下端采用具有出液孔440的过滤套筒423是由于:在所述固液分离桶的下部区域,垃圾收到的压力较大,且粉碎不彻底,因此不易出现堵塞出液孔440的情况,而当移动到上部区域时,由于挤压力较大且垃圾粉碎较充分,因此,如果固液分离桶也设置出液孔440则很容易造成堵塞以及粉碎的物料从出液孔440中排出到固液分离桶外与由出液孔440排出的液体混合,这就造成了固液分离不充分的问题。
同时,所述出液孔440可以是网孔,也可以点阵分布的圆孔,优选的,所述出液孔440为长条孔,从而可以增加排水速率,同时保证固液分离桶400的结构强度。
由于所述固液分离桶400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固液分离桶400与排液口130之间存在一定高度差,从而具有一定的储液能力,能够有效地存储由固液分离桶400内排出的液体,降低液体回流到固液分离桶400内的可能,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
进一步,为了加速所述箱体100内的液体的排出,如附图10所示,在所述箱体100的底板140上设置有围设在所述螺旋输送轴200外周的导流板600,所述导流板600与所述底板140垂直,其近似为一C形,所述排液口130位于所述导流板600围合的空间内,同时,在所述导流板600的一端具有向所述导流板600围合的空间内侧弯折的折弯部620,所述排液口130位于所述折弯部620与导流板600的主体区域所围合而得到的三角区域630处。
如附图10所示,所述螺旋输送轴200外壁设置有位于所述导流板600内设置的排液叶片700,所述排液叶片700跟随所述空心轴220转动,并且将导流板600外侧的液体引入到所述导流板600围合的区域内并向所述三角区域630处的排液口130输送,当水流与所述折弯部620处时被阻挡使水流可以加速进入到排液口130中,从而可以极大地加快排液速度。
为了方便进行供料,所述进料口110可以连接上料斗(图中未示出),所述上料斗可以固定在所述箱体100的侧板150上,也可以固定在一支架上,所述上料斗的底板为斜板。
更优的方式中,如附图7、附图8所示,所述进料口110连接一自动供料器800的输出口820,所述自动供料器800可以是各种可行的结构,优选的实施例中,如附图8、附图13所示,其包括一平躺或倾斜设置的接料槽板810,所述接料槽板810是一纵截面为C形或U形或匚形的板件,其开口朝上作为上料口830,其一端固定在所述进料口110所在的侧板150上,且该端至少具有所述进料口110形状一致且正对的所述输出口820,所述接料槽板810的另一端设置有封板840。
所述自动供料器800还包括驱动落入到所述接料槽板810上的物料向所述进料口110方向输送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可以是一可沿所述接料槽板810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的推板(图中未示出),所述推板连接一驱动其直线移动的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等,其固定在所述封板840上。
更优的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采用螺旋输送,此时,如图7所示,所述接料槽板的底部区域为圆弧形,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与所述接料槽板共轴的转轴850,所述转轴850可自转地架设在所述封板和箱体100的侧板150上,所述转轴850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860,并且,所述转轴850延伸到所述封板840外的一端连接驱动其自转的输送电机870。
为了加快固液分离,增加排液通道,如附图8所示,所述接料槽板810上形成有滤液孔811,所述接料槽板810的下部设置有导流槽1000,并且,所述接料槽板810的两侧固定在所述导流槽1000的两个侧板上,所述导流槽的两个侧板与箱体对应侧的两个侧板均是一块板件的部分。
同时,如附图8所示,所述导流槽1000的底部为斜板1100,所述斜板1100靠近所述箱体的一端1110低于相对的另一端。所述进料口110所在的侧板150上形成有缺口151,所述缺口151由所述侧板150的下端开始向上延伸接近所述进料口110的高度,当然也可以更低;所述缺口151的宽度可以与其所在侧板150的宽度相同,当然也可以大于或小于其所在侧板的宽度,所述斜板1100的低端1110与所述底板140对应所述缺口151的一侧衔接,从而进入到所述导流槽1000中的液体能够在斜板1100及自身重力作用下经所述缺口151流向所述排液口130,并且所述导流槽1000的两侧板与所述箱体的两侧板。
进一步,为了方便供料及增加液体分离通道,如附图7、附图8所示,所述接料槽板810上设置有进料斗900,所述进料斗900遮盖所述进料口110所在的侧板150,所述进料斗900的出料端口与所述接料槽板810的上料口830对接,并且所述进料斗900的每个侧板910与所述导流槽1000对应侧的侧板是一块板件的部分,同时,所述进料斗900的端板920与所述进料口110所在的侧板同样是一块板件的部分。
所述进料口110所在的侧板上形成有滤孔152,所述滤孔152从与所述进料口相当的高度分布到接近该侧板的顶部,所述滤孔152同样为多排长条孔,从而在大量厨余垃圾进入到自动供料器800中来不及输送时,位于进料斗900处的厨余垃圾中的液体能够通过侧板处的滤孔152进入到所述箱体100中从而从实现排液。
更优的实施例中,如附图8、附图10所示,所述箱体100内设置有位于进料口110上方的挡板2000,所述挡板2000上形成有过孔2100及漏液孔2200,所述过孔2100的孔壁与所述固液分离桶400的外壁贴合,所述挡板2000具体是位于所述过滤套筒423的中部位置,从而由所述滤孔152及位于挡板2000上方的出液孔进入到所述箱体100内的液体能够通过漏液孔2200直接落入到所述箱体100的底部,而无需回落到所述进料口110处进入的待处理厨余垃圾中,有利于提高固液分离效率。
本发明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烘干装置,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仓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轴,为两条且平行设置在仓体内,每条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两条所述转轴之间的间距大于任一所述螺旋输送叶片的边缘到其所在转轴的直线距离且小于两个所述螺旋输送叶片到各自所在的转轴的直线距离之和;
驱动装置,驱动两条所述转轴自转,且两条所述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仓体内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电动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的顶部密封设置有冷凝罩,所述冷凝罩上设置有连通冷凝罩内外的排放管,所述排放管的内端靠近所述仓体的低端且贴近所述仓体的顶面,所述排放管的外端连接排液排气泵,所述仓体上形成有连通所述冷凝罩的排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罩上设置有观察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螺旋输送叶片上设置有功能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旋输送叶片上分别形成有位置匹配的功能片,位置匹配的功能片在两个所述螺旋输送叶片转动配合形成剪切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叶片上形成有由其边缘向其所在的所述转轴延伸的安装缺口,所述功能片安装在所述安装缺口中且其两端延伸到所述安装缺口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两个所述转轴的动力源有且仅有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贴装在所述仓体上的加热膜。
10.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烘干装置。
11.物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物料前后移动的同时,进行粉碎、翻动及加热中的至少两种处理。
CN202011370526.0A 2020-11-30 2020-11-30 烘干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及物料加工方法 Pending CN1124140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0526.0A CN112414017A (zh) 2020-11-30 2020-11-30 烘干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及物料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0526.0A CN112414017A (zh) 2020-11-30 2020-11-30 烘干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及物料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4017A true CN112414017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830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0526.0A Pending CN112414017A (zh) 2020-11-30 2020-11-30 烘干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及物料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401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8748A (zh) * 2021-03-15 2021-06-25 长兴悍将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环保机械的有轴螺旋输送机
CN113070143A (zh) * 2021-04-30 2021-07-06 山东群峰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质分离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0775A (ja) * 1995-02-03 1996-08-20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厨芥処理機
CN202692633U (zh) * 2012-07-17 2013-01-23 湖南神斧集团一六九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双螺旋蒸汽干燥机
CN203125984U (zh) * 2013-02-09 2013-08-14 山东华绿餐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餐厨废弃物处理设备的固液分离装置
US20170239904A1 (en) * 2016-02-19 2017-08-24 Albert Mardikian Apparatus for pressing and dehydrating of waste
CN108405095A (zh) * 2018-03-15 2018-08-17 陈钦先 一种改进的膨润土破碎滚筒式烘干装置
CN208080521U (zh) * 2017-11-27 2018-11-13 苏杰能 一种畜牧养殖用饲料粉碎烘干装置
CN111069252A (zh) * 2020-01-11 2020-04-28 厦门同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厨余处理设备
CN210501564U (zh) * 2019-06-12 2020-05-12 华嘉利自动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双轴螺旋气压式固液分离机
CN111219974A (zh) * 2020-03-04 2020-06-02 苏州环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低能耗烘干装置及其烘干方法
CN111659695A (zh) * 2020-05-21 2020-09-15 环川环保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垃圾处理站及湿垃圾处理方法
CN214148576U (zh) * 2020-11-30 2021-09-07 环川环保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烘干装置及垃圾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0775A (ja) * 1995-02-03 1996-08-20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厨芥処理機
CN202692633U (zh) * 2012-07-17 2013-01-23 湖南神斧集团一六九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双螺旋蒸汽干燥机
CN203125984U (zh) * 2013-02-09 2013-08-14 山东华绿餐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餐厨废弃物处理设备的固液分离装置
US20170239904A1 (en) * 2016-02-19 2017-08-24 Albert Mardikian Apparatus for pressing and dehydrating of waste
CN208080521U (zh) * 2017-11-27 2018-11-13 苏杰能 一种畜牧养殖用饲料粉碎烘干装置
CN108405095A (zh) * 2018-03-15 2018-08-17 陈钦先 一种改进的膨润土破碎滚筒式烘干装置
CN210501564U (zh) * 2019-06-12 2020-05-12 华嘉利自动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双轴螺旋气压式固液分离机
CN111069252A (zh) * 2020-01-11 2020-04-28 厦门同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厨余处理设备
CN111219974A (zh) * 2020-03-04 2020-06-02 苏州环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低能耗烘干装置及其烘干方法
CN111659695A (zh) * 2020-05-21 2020-09-15 环川环保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垃圾处理站及湿垃圾处理方法
CN214148576U (zh) * 2020-11-30 2021-09-07 环川环保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烘干装置及垃圾处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鸿生: "《甜菜糖厂技术装备》",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pages: 126 - 127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8748A (zh) * 2021-03-15 2021-06-25 长兴悍将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环保机械的有轴螺旋输送机
CN113028748B (zh) * 2021-03-15 2022-06-07 长兴悍将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环保机械的有轴螺旋输送机
CN113070143A (zh) * 2021-04-30 2021-07-06 山东群峰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质分离装置
CN113070143B (zh) * 2021-04-30 2023-02-07 山东群峰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质分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5472B (zh) 一种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方法
CN101687674B (zh) 用于处理生物质废弃物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14017A (zh) 烘干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及物料加工方法
CN107282597B (zh) 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处理系统
CN213108359U (zh) 一种能改变导程的垃圾螺杆脱水机
CN211990231U (zh) 一种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
CN104671844B (zh) 厨余堆肥处理机及其处理方法
CN111167843A (zh) 垃圾资源化装置及其资源化方法
CN111515222B (zh) 一种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GB2484409A (en) Organic waste composter
CN105665409A (zh) 餐厨垃圾分选制浆装置及方法
CN214148576U (zh) 烘干装置及垃圾处理装置
CN207806154U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CN106957184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垃圾就地处理系统
CN109433808A (zh) 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
CN212285253U (zh) 垃圾资源化装置
CN214133290U (zh) 集成式垃圾处理装置
CN218202578U (zh) 一种生物质垃圾资源转化设备
CN112474746A (zh) 粉碎及固液分离装置及垃圾处理装置
CN101418262B (zh) 一种适用于餐厨垃圾乙醇发酵的预处理设备
CN217391814U (zh) 一种厨余垃圾脱水装置
CN110604969A (zh) 立式固液分离装置
CN212924832U (zh) 一种厨余垃圾快速生物发酵有机肥料装置
CN215466969U (zh) 粉碎及固液分离装置及垃圾处理装置
CN212142424U (zh) 一种自动加热分离搅拌两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