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6614A - 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6614A
CN112406614A CN202011204153.XA CN202011204153A CN112406614A CN 112406614 A CN112406614 A CN 112406614A CN 202011204153 A CN202011204153 A CN 202011204153A CN 112406614 A CN112406614 A CN 112406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vehicle
charging pile
pile
char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41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志强
张明
吴波
黄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2041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066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06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66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5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vehicles or their battery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涉及汽车充电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充电桩的充电桩身份ID与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当充电桩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充电桩根据充电桩身份ID以及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待充电车辆是否是目标车辆;当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待充电车辆是目标车辆,且充电桩收到与目标车辆对应的充电工作指令时,充电桩根据充电工作指令对目标车辆进行充电。本申请基于现阶段充电桩的设备基础,在不进行设备层面改造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充电的效果,具有操作方便,改造成本低廉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主要有:直流快充、交流慢充、无线充电。一般采用刷卡、扫码等方式进行授权通过,才能给车辆进行充电,此方法较为传统,操作流程繁琐。
故而为了带给用户更好的充电体验,开发出比较智能化的充电方式,比如预约充电、即插即充等功能。即插即充,即充电枪连接到电动车辆后,不需要用户刷卡、扫码、手机设置等操作,即可自动充电。现有即插即充技术需要通过桩端与车端的RFID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充电云平台实现车与桩的交互与认证。
但现阶段的即插即充技术需要对充电桩进行改造,具体涉及设备和电路的改造,成本较高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改造成本低廉的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基于现阶段充电桩的设备基础,在不进行设备层面改造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充电的效果,具有操作方便,改造成本低廉的优势。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充电桩的充电桩身份ID与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
当所述充电桩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所述充电桩根据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所述待充电车辆是否是所述目标车辆;
当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所述待充电车辆是所述目标车辆,且所述充电桩收到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充电工作指令时,所述充电桩根据所述充电工作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充电。
具体的,当所述充电桩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所述充电桩根据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充电桩身份ID的车辆VIN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所述待充电车辆是否是所述目标车辆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充电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连接时,所述充电桩进行信号搜索;
当所述待充电车辆与所述充电桩连接时,所述待充电车辆对外发送广播信息;
所述充电桩接收所述待充电车辆发送的广播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将所述广播信息中的车辆VIN信息与所述充电桩ID进行比对;其中,
所述广播信息包括所述车辆VIN信息、充电连接信号以及所述充电工作指令。
具体的,所述将充电桩的充电桩身份ID与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目标车辆记录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车辆VIN信息,并建立对应关系;
所述充电桩存储所述车辆VIN信息,并在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车辆VIN信息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具体的,所述将充电桩的充电桩身份ID与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工作指令。
具体的,所述充电工作指令包括预约充电工作指令以及即时充电工作指令;
所述预约充电工作指令包括预约充电开启指令以及预约充电取消指令;
所述即时充电工作指令包括即时充电开启指令以及即时充电取消指令;
所述预约充电开启指令以及所述预约充电取消指令中均包括对应的预约时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与目标车辆对应的数据交互设备,其用于向充电服务平台发送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接收充电桩对应的充电桩身份ID,将所述充电桩身份ID与所述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还用于向充电桩发送充电工作指令;
充电服务平台,其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并转发至充电桩;
充电桩,其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将所述充电桩身份ID与所述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还用于当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根据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所述待充电车辆是否是所述目标车辆,还用于当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所述待充电车辆是所述目标车辆,且收到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充电工作指令时,根据所述充电工作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充电。
具体的,所述数据交互设备为车载智能终端或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移动终端。
具体的,当所述充电桩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
所述充电桩接收所述待充电车辆对外发送的所述广播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将所述广播信息中的车辆VIN信息与所述充电桩ID进行比对;其中,
所述广播信息包括所述车辆VIN信息、充电连接信号以及所述充电工作指令。
具体的,所述目标车辆用于记录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车辆VIN信息,并建立对应关系;
所述充电桩用于存储所述车辆VIN信息,并在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车辆VIN信息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具体的,所述充电工作指令包括预约充电工作指令以及即时充电工作指令;
所述预约充电工作指令包括预约充电开启指令以及预约充电取消指令;
所述即时充电工作指令包括即时充电开启指令以及即时充电取消指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基于现阶段充电桩的设备基础,采用智能化判断机制,在不进行设备层面改造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充电的效果,具有操作方便,改造成本低廉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的原理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动车辆智能充电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解释:
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车辆识别号码;
ID,Identity Document,身份标识号;
OBC,On-board Charger,车载充电机;
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动力电池组及电池控制器,即电池管理系统;
VCU,Vehicle Control Unit,整车控制器;
GW,Gate Way,网关。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基于现阶段充电桩的设备基础,采用智能化判断机制,在不进行设备层面改造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充电的效果,具有操作方便,改造成本低廉的优势。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充电桩的充电桩身份ID与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
S2、当充电桩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充电桩根据充电桩身份ID以及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待充电车辆是否是目标车辆;
S3、当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待充电车辆是目标车辆,且充电桩收到与目标车辆对应的充电工作指令时,充电桩根据充电工作指令对目标车辆进行充电。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充电桩的充电桩身份ID与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
S2、当充电桩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充电桩根据充电桩身份ID以及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待充电车辆是否是目标车辆;
S3、当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待充电车辆是目标车辆,且充电桩收到与目标车辆对应的充电工作指令时,充电桩根据充电工作指令对目标车辆进行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现阶段充电桩的设备基础,采用智能化判断机制,在不进行设备层面改造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充电的效果,具有操作方便,改造成本低廉的优势。
具体的,充电工作指令包括预约充电工作指令以及即时充电工作指令;
预约充电工作指令包括预约充电开启指令以及预约充电取消指令;
即时充电工作指令包括即时充电开启指令以及即时充电取消指令;
预约充电开启指令以及预约充电取消指令中均包括对应的预约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在具体实施时,基于智能充电系统,该智能充电系统包括:
1)充电桩,尤其是私人交流充电桩;
2)智能手机,具备4G或者蓝牙功能;
3)充电服务平台;
4)车辆及相关部件:车载充电机OBC、电池管理系统BMS、整车控制器VCU、网关GW、车辆4G通信模块、车端蓝牙模块、车辆中控大屏;
其中,车辆4G通信模块、车端蓝牙模块以及车辆中控大屏配合使用,可起到与智能手机类似的功能,
该方法中的数据交互设备为车载智能终端或与目标车辆对应的移动终端,而车辆4G通信模块、车端蓝牙模块以及车辆中控大屏的组合体,可组成车载智能终端,而智能手机相当于移动终端;
数据交互设备进行通信的技术手段优选无线通信手段,具体可以是4G通讯或蓝牙通讯。
因此,在将充电桩的充电桩身份ID与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之后,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向充电桩发送充电工作指令。
具体的,将充电桩的充电桩身份ID与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中,具体包括以下流程:
首先,充电桩将自身的充电桩身份ID发送至目标车辆对应的数据交互设备,即车载智能终端或与目标车辆对应的移动终端,该充电桩身份ID可以是二维码或秘钥;
进而,用户通过数据交互设备输入充电桩身份ID与车辆VIN信息;
而后,数据交互设备以及充电服务平台将充电桩身份ID与车辆VIN信息之间建立对应关系,进行绑定,并由充电服务平台告知充电桩;其中,
充电桩存储车辆VIN信息,并记录自身的充电桩身份ID与车辆VIN信息的对应关系;
数据交互设备存储充电桩身份ID,并记录充电桩身份ID与车辆VIN信息的对应关系。
在实际操作时,用户可通过数据交互设备,即可以在智能手机端进行预约充电设置或者即时充电设置,也可以在车端中控大屏上进行预约充电设置或者即时充电设置;
预约充电设置项:预约充电开启(0x1)、预约充电取消(0x2),当未进行预约充电设置时为默认值(0x0);
即时充电设置项:立即充电开启(0x1)、立即充电取消(0x2),当未进行即时充电设置时为默认值(0x0);
具体的,当充电桩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充电桩根据充电桩身份ID以及充电桩身份ID的车辆VIN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待充电车辆是否是目标车辆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充电桩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充电桩进行信号搜索;
当待充电车辆与充电桩连接时,待充电车辆对外发送广播信息;
充电桩接收待充电车辆发送的广播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将广播信息中的车辆VIN信息与充电桩ID进行比对;其中,
广播信息包括车辆VIN信息、充电连接信号以及充电工作指令。
具体的,将充电桩的充电桩身份ID与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目标车辆记录充电桩身份ID以及车辆VIN信息,并建立对应关系;
充电桩存储车辆VIN信息,并在充电桩身份ID以及车辆VIN信息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上述判断流程,通过一具体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假定充电桩A与车辆A1绑定,充电桩B与车辆B1绑定,当其他用户插错充电枪时,为避免充电桩A给车辆B1充电、或充电桩B给车辆A1充电的情况,具体防错机制如下:
充电桩时刻维持唤醒,并按照闲时电压输出,即输出12V电平;
将充电枪连接到车辆充电座时,充电桩端的车载充电器(OBC)识别到充电桩与车载充电机控制连接线的电压下降,具体可以是由12V变为9V时,充电桩开启蓝牙搜索,搜索附近的车辆信息,并记录当前搜索时间T1;
当车辆识别到充电枪完全连接,车上蓝牙模块对外广播信息,该信息至少包括:车辆VIN信息、充电连接信号以及充电工作指令;
当充电桩搜索到车辆蓝牙广播出来的认证信息,校车辆VIN信息,识别通过后,记录当前识别时间T2,并对T1与T2进行判定,当T1与T2的时间差值小于预设时间差阈值,该时间差阈值可设为3s,则认为所连接的车辆跟桩是已经绑定的,一一对应的;
最后,充电桩对车辆进行充电。
其中,参考GB/T 18487.1-2015定义,未插枪时,充电桩与车载充电机控制连接线的电压是12V,插枪连接后,通过车端电阻分压,充电桩与车载充电机控制连接线的电压变为9V;
当然,若充电桩和车载充电机的参数发生变化,该电压数值也会进行适应性调整。
另外,对充电流程进行说明:
用户未进行预约充电设置时,则在插枪操作后,识别是否进行即时充电设置,若已设置,则执行即插即充流程,
必要时,还可设置自动机制,即若未进行预设充电设置,但进行了插枪操作,此时数据交互设备自动进行即时充电设置,即自动发出即时充电工作指令的即时充电开启指令;
用户提前完成预约充电设置时,但预约时间未到,用户插枪准备给车辆充电时,充电桩接收到预约充电工作指令的预约充电开启指令,但当前时间未达到对应的预约时间,因此充电桩不能给车辆充电,但此时可取消预约充电设置,选择即时充电才能恢复充电;
另外,用户插枪对车辆进行即时充电时,若用户再去进行预约充电设置,则充电桩收到预约充电开启指令后,停止向车辆充电桩。
实施例二
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系统,其用于实行实施例一中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该系统包括:
与目标车辆对应的数据交互设备,其用于向充电服务平台发送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接收充电桩对应的充电桩身份ID,将充电桩身份ID与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还用于向充电桩发送充电工作指令;
充电服务平台,其用于接收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并转发至充电桩;
充电桩,其用于接收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将充电桩身份ID与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还用于当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根据充电桩身份ID以及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待充电车辆是否是目标车辆,还用于当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待充电车辆是目标车辆,且收到与目标车辆对应的充电工作指令时,根据充电工作指令对目标车辆进行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现阶段充电桩的设备基础,采用智能化判断机制,在不进行设备层面改造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充电的效果,具有操作方便,改造成本低廉的优势。
具体的,数据交互设备为车载智能终端或与目标车辆对应的移动终端。
具体的,当充电桩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
充电桩接收待充电车辆对外发送的广播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将广播信息中的车辆VIN信息与充电桩ID进行比对;其中,
广播信息包括车辆VIN信息、充电连接信号以及充电工作指令。
具体的,目标车辆用于记录充电桩身份ID以及车辆VIN信息,并建立对应关系;
充电桩用于存储车辆VIN信息,并在充电桩身份ID以及车辆VIN信息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具体的,充电工作指令包括预约充电工作指令以及即时充电工作指令;
预约充电工作指令包括预约充电开启指令以及预约充电取消指令;
即时充电工作指令包括即时充电开启指令以及即时充电取消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充电桩的充电桩身份ID与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
当所述充电桩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所述充电桩根据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所述待充电车辆是否是所述目标车辆;
当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所述待充电车辆是所述目标车辆,且所述充电桩收到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充电工作指令时,所述充电桩根据所述充电工作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电桩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所述充电桩根据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充电桩身份ID的车辆VIN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所述待充电车辆是否是所述目标车辆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充电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连接时,所述充电桩进行信号搜索;
当所述待充电车辆与所述充电桩连接时,所述待充电车辆对外发送广播信息;
所述充电桩接收所述待充电车辆发送的广播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将所述广播信息中的车辆VIN信息与所述充电桩ID进行比对;其中,
所述广播信息包括所述车辆VIN信息、充电连接信号以及所述充电工作指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充电桩的充电桩身份ID与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目标车辆记录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车辆VIN信息,并建立对应关系;
所述充电桩存储所述车辆VIN信息,并在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车辆VIN信息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充电桩的充电桩身份ID与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工作指令。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工作指令包括预约充电工作指令以及即时充电工作指令;
所述预约充电工作指令包括预约充电开启指令以及预约充电取消指令;
所述即时充电工作指令包括即时充电开启指令以及即时充电取消指令;
所述预约充电开启指令以及所述预约充电取消指令中均包括对应的预约时间。
6.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与目标车辆对应的数据交互设备,其用于向充电服务平台发送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接收充电桩对应的充电桩身份ID,将所述充电桩身份ID与所述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还用于向充电桩发送充电工作指令;
充电服务平台,其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并转发至充电桩;
充电桩,其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将所述充电桩身份ID与所述车辆VIN信息进行绑定,还用于当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根据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VIN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所述待充电车辆是否是所述目标车辆,还用于当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判定所述待充电车辆是所述目标车辆,且收到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充电工作指令时,根据所述充电工作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充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交互设备为车载智能终端或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移动终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电桩与待充电车辆连接时:
所述充电桩接收所述待充电车辆对外发送的所述广播信息,在预设的判断时间内将所述广播信息中的车辆VIN信息与所述充电桩ID进行比对;其中,
所述广播信息包括所述车辆VIN信息、充电连接信号以及所述充电工作指令。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车辆用于记录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车辆VIN信息,并建立对应关系;
所述充电桩用于存储所述车辆VIN信息,并在所述充电桩身份ID以及所述车辆VIN信息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工作指令包括预约充电工作指令以及即时充电工作指令;
所述预约充电工作指令包括预约充电开启指令以及预约充电取消指令;
所述即时充电工作指令包括即时充电开启指令以及即时充电取消指令。
CN202011204153.XA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24066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4153.XA CN112406614A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4153.XA CN112406614A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6614A true CN112406614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827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4153.XA Pending CN112406614A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0661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6591A (zh) * 2021-06-11 2021-09-14 宁波均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充电桩充电方法和系统
CN113400991A (zh) * 2021-07-14 2021-09-17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充电桩充电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3580982A (zh) * 2021-06-07 2021-11-02 广东劲天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启动充电桩充电的方法及系统
CN113733966A (zh) * 2021-11-08 2021-12-03 宁波均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电桩预约充电方法
CN116278893A (zh) * 2023-03-07 2023-06-23 浙江安吉智电控股有限公司 免扫码的充电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5553A2 (ko) * 2010-07-09 2012-01-12 (주)브이이엔에스 전기자동차, 충전스탠드 및 그 충전방법
CN104518533A (zh) * 2013-09-27 2015-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06515498A (zh) * 2016-12-06 2017-03-22 广州市凝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的身份识别装置
CN206640332U (zh) * 2017-01-10 2017-11-14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带扫码区的充电装置及电动自行车
CN107786548A (zh) * 2017-10-13 2018-03-09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44933A (zh) * 2018-03-09 2018-09-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认证方法和系统、认证芯片和存储介质
CN109376889A (zh) * 2018-10-31 2019-02-2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管理方法、装置
CN109484237A (zh) * 2018-12-13 2019-03-19 睿驰达新能源汽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0143151A (zh) * 2019-04-23 2019-08-20 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电动汽车充电身份凭证被盗用风险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06414A (zh) * 2019-07-30 2019-11-05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家用充电桩的车辆充电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11526516A (zh) * 2020-05-15 2020-08-11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与充电车辆的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5553A2 (ko) * 2010-07-09 2012-01-12 (주)브이이엔에스 전기자동차, 충전스탠드 및 그 충전방법
CN103097176A (zh) * 2010-07-09 2013-05-08 株式会社V-Ens 电动汽车、立式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
CN104518533A (zh) * 2013-09-27 2015-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06515498A (zh) * 2016-12-06 2017-03-22 广州市凝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的身份识别装置
CN206640332U (zh) * 2017-01-10 2017-11-14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带扫码区的充电装置及电动自行车
CN107786548A (zh) * 2017-10-13 2018-03-09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44933A (zh) * 2018-03-09 2018-09-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认证方法和系统、认证芯片和存储介质
CN109376889A (zh) * 2018-10-31 2019-02-2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管理方法、装置
CN109484237A (zh) * 2018-12-13 2019-03-19 睿驰达新能源汽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0143151A (zh) * 2019-04-23 2019-08-20 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电动汽车充电身份凭证被盗用风险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06414A (zh) * 2019-07-30 2019-11-05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家用充电桩的车辆充电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11526516A (zh) * 2020-05-15 2020-08-11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与充电车辆的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0982A (zh) * 2021-06-07 2021-11-02 广东劲天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启动充电桩充电的方法及系统
CN113386591A (zh) * 2021-06-11 2021-09-14 宁波均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充电桩充电方法和系统
CN113400991A (zh) * 2021-07-14 2021-09-17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充电桩充电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3733966A (zh) * 2021-11-08 2021-12-03 宁波均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电桩预约充电方法
CN113733966B (zh) * 2021-11-08 2022-05-13 宁波均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电桩预约充电方法
CN116278893A (zh) * 2023-03-07 2023-06-23 浙江安吉智电控股有限公司 免扫码的充电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06614A (zh) 一种电动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06427645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91424B (zh) 自助充电方法、充电设备以及充电系统
JP2007228695A (ja) 充電装置
CN111222867A (zh) 基于视频识别车牌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无感支付系统
CA3084854A1 (e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 calculation, and vehicle payment system
CN109887328A (zh) 停车场管理装置和方法
CN107221973A (zh) 待充电对象、充电设备的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05913571A (zh) 一种电动汽车租赁系统及充电桩远程预约方法
CN106302822A (zh) 充电桩远程管理方法
CN110712558A (zh) 电动车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085636A (zh) 一种多车多桩即插即充的方法、装置和云平台服务器
CN107719269A (zh) 基于智能车载终端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10723025B (zh) 一种基于充电桩的自动充电系统和方法
CN114683903A (zh) 电动车的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网关、充电电源
CN112406568B (zh) 5g无人驾驶车辆的无线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942191A (zh) 电动汽车的充电口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47944A (zh) 无感蓝牙预约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1823918A (zh) 一种充电桩的充电控制方法
CN114670693A (zh) 一种充电口盖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12447190U (zh) 充电桩及充电桩通信系统
CN110015077A (zh)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动汽车
CN110728797B (zh) 电动车辆的还车方法及系统
CN11028965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充电装置
CN113306423A (zh) 即插即用充电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0

Address after: 430000 No. n3010, 3rd floor, R & D building, building 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cience Park,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56 No. 1 Dongfe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Wuhan

Applicant before: DONGFENG MOTOR Corp.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