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7602A - 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7602A
CN112397602A CN202011412975.7A CN202011412975A CN112397602A CN 112397602 A CN112397602 A CN 112397602A CN 202011412975 A CN202011412975 A CN 202011412975A CN 112397602 A CN112397602 A CN 112397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laminated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pres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29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起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Rix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Rix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Rix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Rix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129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76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7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760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设备,包括层压箱,所述层压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齿轮配合齿条对上压板的升降进行限制,从而避免上压板在升降的时候出现倾斜,进而保证水平度,同时提高精准度和可靠性,并且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对升起之后的上压板进行限位,从而当气缸的单向阀出现异常时,能够避免上压板下落的情况发生,进而降低了设备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设置压力控制机构,能够对层压的压力进行精准控制,从而提高设备的层压效果,此外通过设置弯曲的热油导管,能够充分的对层压的光伏组件进行加热,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组件层压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中,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是通过光伏组件吸收太阳能,进而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包括层压件及边框,光伏组件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到层压机,光伏组件层压机是把EVA、太阳能电池片、钢化玻璃、背膜(TPT、PET等材料)在高温真空的条件下压成具有一定刚性整体的一种设备。
但是现有的层压机内部的层压结构的升降大都是通过气缸来实现的,在上压板升起后,是靠气缸上的单向阀控制,实现其不下落,但缺乏上压板限位机构,当气缸的单向阀出现异常时,则上压板可能出现下落,造成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损坏,并且上压板的升降单纯依靠气缸来实现,使得上压板容易出现倾斜,无法保证水平度,使得精准度和可靠性差,同时现有的层压机内部的层压结构在进行实际的使用时,无法对其施加的压力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导致层压的效果不佳,使得生产出来的光伏组件质量参差不齐,并且现有的层压机内部的层压结构在进行加热时,加热效果不佳,无法进行充分的加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设备,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包括层压箱,所述层压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层压箱的外侧通过铰链连接有两个箱门,所述箱门的外侧均设置有可视窗,所述箱门的外侧且位于可视窗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把手,所述层压箱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压力控制机构,所述压力控制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层压箱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均延伸至层压箱的内部,两个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之间且位于层压箱内部固定连接有上压板,所述层压箱内壁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气缸之间固定安装有行程开关,所述上压板的顶部与行程开关的触头相接触,所述上压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限位齿轮,所述层压箱的内部且位于限位齿轮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齿条,所述限位齿轮均与对应的限位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层压箱的内壁且位于限位套筒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套筒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层压箱的外部且位于限位孔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层压箱的外侧且位于控制面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控制机构包括缓冲板,所述层压箱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内部等距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壁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缓冲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均延伸至缓冲板的顶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盒,所述支撑杆的外侧且位于隔热盒的底部与缓冲板的顶部之间均套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隔热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热油导管,所述隔热盒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有热油导管,所述热油导管靠近温度传感器的一端均延伸至隔热盒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热油导管的一端均延伸至层压箱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热油导管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层压箱的底部靠近温度传感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油泵,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阀门的一端与油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油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层压箱的底部且位于油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油箱,所述第四连接管远离油泵的一端与加热油箱固定连接,所述热油导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均延伸至隔热盒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远离热油导管的一端延伸至层压箱的外侧,所述第五连接管远离热油导管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远离第五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连接管,所述第六连接管远离第二导流管的一端与加热油箱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滑槽,所述限位套筒的内部远离上压板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限位套筒的内部靠近上压板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且位于第二滑板的一侧均套有第二回位弹簧,所述限位杆远离限位孔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滑槽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磁铁板,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远离磁铁板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限位杆远离磁铁板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限位孔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盒的内部填充有金属粉末。
作为优选,所述热油导管均由多个U形管首尾依次拼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油泵、加热油箱、行程开关、电磁铁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油泵、加热油箱、行程开关、电磁铁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且所述行程开关与电磁铁电性连接。
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叠层之后的光伏组件搬运至层压箱的外侧,然后打开层压箱外侧的箱门,将光伏组件放置在层压箱内部的下压板的顶部,然后关闭箱门,通过外界抽真空设备对层压箱的内部进行抽真空操作,并将设备通电;
S2、通过PLC控制器设置好压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然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设备开始工作,控制气缸工作,推动上压板向下移动,同时带动限位套筒与限位齿轮向下移动,并通过限位齿条的作用,使得限位齿轮转动,并对上压板的下降进行限位;
S3、在上压板下降的同时,上压板与行程开关的触头不再接触,从而使得电磁铁不再通电,同时通过电磁铁与磁铁板之间的配合,使得磁铁板与电磁铁相贴合,并带动限位杆与第二滑板移动,并挤压第二回位弹簧,同时使得限位杆脱离限位孔的内部,不再对上压板进行限位;
S4、当上压板与下压板相接触时,即可开始层压操作,同时推动下压板向下移动,并挤压第一回位弹簧,同时带动支撑杆与第一滑板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滑板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并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第一滑板施加的压力,当压力达到指定的数值之后,压力传感器传递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气缸停止工作即可对层压的压力进行精准控制;
S5、在上压板与下压板进行层压的同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加热油箱与油泵进行工作,加热油箱对油液进行加热,通过油泵将油液泵入热油导管的内部,从而通过隔热盒内部的金属粉末进行热传递,进而对下压板顶部的光伏组件进行加热,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当温度达到指定的数值之后,温度传感器传递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加热油箱停止工作,反之,则控制加热油箱继续加热;
S6、当层压操作完成之后,通过气缸带动上压板回位,使得上压板的顶部与行程开关的触头相接触,使得电磁铁通电,具有磁性,并配合第二回位弹簧的作用,推动限位杆回位,使得限位杆再次进入限位孔的内部,从而继续对上压板进行限位,同时可打开箱门将层压之后的光伏组件取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设备,包括所述的层压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齿轮配合齿条对上压板的升降进行限制,从而避免上压板在升降的时候出现倾斜,进而保证水平度,同时提高精准度和可靠性,并且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对升起之后的上压板进行限位,从而当气缸的单向阀出现异常时,能够避免上压板下落的情况发生,进而降低了设备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设置压力控制机构,能够对层压的压力进行精准控制,从而提高设备的层压效果,此外通过设置弯曲的热油导管,能够充分的对层压的光伏组件进行加热,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热油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层压箱;2、支撑脚;3、箱门;4、可视窗;5、凹槽把手;6、压力控制机构;61、缓冲板;62、缓冲槽;63、压力传感器;64、第一滑板;65、支撑杆;66、隔热盒;67、第一回位弹簧;68、下压板;69、温度传感器;7、加热机构;71、热油导管;72、第一连接管;73、第一导流管;74、第二连接管;75、阀门;76、第三连接管;77、油泵;78、第四连接管;79、加热油箱;710、第五连接管;711、第二导流管;712、第六连接管;8、气缸;9、上压板;10、行程开关;11、限位套筒;12、限位齿轮;13、限位齿条;14、限位孔;15、限位机构;151、第一滑槽;152、第二滑板;153、限位杆;154、第二回位弹簧;155、第二滑槽;156、磁铁板;157、电磁铁;16、控制面板;17、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
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包括层压箱1,所述层压箱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通过支撑脚2便于更好的对层压箱1进行支撑;所述层压箱1的外侧通过铰链连接有两个箱门3,通过箱门3便于更好的对层压箱1进行封闭;所述箱门3的外侧均设置有可视窗4,通过可视窗4便于更好的对层压箱1的内部进行观察;所述箱门3的外侧且位于可视窗4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把手5,通过凹槽把手5便于更啥好的对箱门3进行打开与关闭;所述层压箱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压力控制机构6,所述压力控制机构6的顶部设置有加热机构7,所述层压箱1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活塞杆均延伸至层压箱1的内部,两个所述气缸8的活塞杆之间且位于层压箱1内部固定连接有上压板9,所述层压箱1内壁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气缸8之间固定安装有行程开关10,所述上压板9的顶部与行程开关10的触头相接触,所述上压板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筒11,所述限位套筒11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限位齿轮12,所述层压箱1的内部且位于限位齿轮1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齿条13,所述限位齿轮12均与对应的限位齿条13啮合连接,通过气缸8便于更好的控制上压板9的升降,通过限位齿轮12与限位齿条13之间的配合,便于更好的对上压板9的升降进行限位,从而避免上压板9在升降的时候出现倾斜,进而保证水平度,同时提高精准度和可靠性;所述层压箱1的内壁且位于限位套筒11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4,所述限位套筒11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15,所述层压箱1的外部且位于限位孔1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6,所述层压箱1的外侧且位于控制面板1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7,PLC控制器17的型号为S7-200。
其中,所述压力控制机构6包括缓冲板61,所述层压箱1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61,所述缓冲板61的内部等距开设有缓冲槽62,所述缓冲槽62内壁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63,压力传感器63的型号为MPX5999;所述缓冲槽6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64,所述第一滑板6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5,所述支撑杆65的顶部均延伸至缓冲板61的顶部,所述支撑杆65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盒66,所述支撑杆65的外侧且位于隔热盒66的底部与缓冲板61的顶部之间均套有第一回位弹簧67,所述隔热盒6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压板68,所述下压板68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9,温度传感器69的型号为DS18B20,通过压力控制机构6便于更好的对层压施加的压力进行精准控制,从而提高设备的层压效果。
其中,所述加热机构7包括热油导管71,所述隔热盒66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有热油导管71,所述热油导管71靠近温度传感器69的一端均延伸至隔热盒66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2,所述第一连接管72远离热油导管71的一端均延伸至层压箱1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管72远离热油导管71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管73,所述第一导流管73远离第一连接管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74,所述第二连接管74远离第一导流管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门75,所述阀门75远离第二连接管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76,所述层压箱1的底部靠近温度传感器6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油泵77,所述第三连接管76远离阀门75的一端与油泵7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油泵77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78,所述层压箱1的底部且位于油泵7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油箱79,所述第四连接管78远离油泵77的一端与加热油箱79固定连接,所述热油导管71远离第一连接管72的一端均延伸至隔热盒66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710,所述第五连接管710远离热油导管71的一端延伸至层压箱1的外侧,所述第五连接管710远离热油导管71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711,所述第二导流管711远离第五连接管7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连接管712,所述第六连接管712远离第二导流管711的一端与加热油箱79固定连接,通过加热机构7便于充分的对层压的光伏组件进行加热,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其中,所述限位机构15包括第一滑槽151,所述限位套筒11的内部远离上压板9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51,所述限位套筒11的内部靠近上压板9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55,所述第一滑槽15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152,所述第二滑板15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53,所述限位杆153的外侧且位于第二滑板152的一侧均套有第二回位弹簧154,所述限位杆153远离限位孔14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滑槽155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磁铁板156,所述第二滑槽155的内壁远离磁铁板156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铁157,所述限位杆153远离磁铁板156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限位孔14的内部,通过限位机构15便于更好的对升起之后的上压板9进行限位,从而当气缸8的单向阀出现异常时,能够避免上压板9下落的情况发生,进而降低了设备的安全隐患。
其中,所述隔热盒66的内部填充有金属粉末,通过金属粉末 便于更好的进行热传递。
其中,所述热油导管71均由多个U形管首尾依次拼接而成,使得加热更加的均匀充分。
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63、温度传感器69、油泵77、加热油箱79、行程开关10、电磁铁157均与控制面板16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63、温度传感器69、油泵77、加热油箱79、行程开关10、电磁铁157均与PLC控制器17电性连接,且所述行程开关10与电磁铁157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16便于更好的进行手动控制,通过PLC控制器17便于更好的进行自动控制,通过行程开关10便于更好的控制电磁铁157的通断电。
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叠层之后的光伏组件搬运至层压箱1的外侧,然后打开层压箱1外侧的箱门3,将光伏组件放置在层压箱1内部的下压板68的顶部,然后关闭箱门3,通过外界抽真空设备对层压箱1的内部进行抽真空操作,并将设备通电;
S2、通过PLC控制器17设置好压力传感器63与温度传感器69,然后通过控制面板16控制设备开始工作,控制气缸8工作,推动上压板9向下移动,同时带动限位套筒11与限位齿轮12向下移动,并通过限位齿条13的作用,使得限位齿轮12转动,并对上压板9的下降进行限位;
S3、在上压板9下降的同时,上压板9与行程开关10的触头不再接触,从而使得电磁铁157不再通电,同时通过电磁铁157与磁铁板156之间的配合,使得磁铁板156与电磁铁157相贴合,并带动限位杆153与第二滑板152移动,并挤压第二回位弹簧154,同时使得限位杆153脱离限位孔14的内部,不再对上压板9进行限位;
S4、当上压板9与下压板68相接触时,即可开始层压操作,同时推动下压板68向下移动,并挤压第一回位弹簧67,同时带动支撑杆65与第一滑板64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滑板64与压力传感器63相接触,并通过压力传感器63检测第一滑板64施加的压力,当压力达到指定的数值之后,压力传感器63传递信号给PLC控制器17,PLC控制器17控制气缸8停止工作即可对层压的压力进行精准控制;
S5、在上压板9与下压板68进行层压的同时,通过PLC控制器17控制加热油箱79与油泵77进行工作,加热油箱79对油液进行加热,通过油泵77将油液泵入热油导管71的内部,从而通过隔热盒66内部的金属粉末进行热传递,进而对下压板68顶部的光伏组件进行加热,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69检测温度,当温度达到指定的数值之后,温度传感器69传递信号给PLC控制器17,PLC控制器17控制加热油箱79停止工作,反之,则控制加热油箱79继续加热;
S6、当层压操作完成之后,通过气缸8带动上压板9回位,使得上压板9的顶部与行程开关10的触头相接触,使得电磁铁157通电,具有磁性,并配合第二回位弹簧154的作用,推动限位杆153回位,使得限位杆153再次进入限位孔14的内部,从而继续对上压板9进行限位,同时可打开箱门3将层压之后的光伏组件取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设备,包括所述的层压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压箱(1),所述层压箱(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所述层压箱(1)的外侧通过铰链连接有两个箱门(3),所述箱门(3)的外侧均设置有可视窗(4),所述箱门(3)的外侧且位于可视窗(4)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把手(5),所述层压箱(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压力控制机构(6),所述压力控制机构(6)的顶部设置有加热机构(7),所述层压箱(1)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活塞杆均延伸至层压箱(1)的内部,两个所述气缸(8)的活塞杆之间且位于层压箱(1)内部固定连接有上压板(9),所述层压箱(1)内壁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气缸(8)之间固定安装有行程开关(10),所述上压板(9)的顶部与行程开关(10)的触头相接触,所述上压板(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筒(11),所述限位套筒(11)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限位齿轮(12),所述层压箱(1)的内部且位于限位齿轮(1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齿条(13),所述限位齿轮(12)均与对应的限位齿条(13)啮合连接,所述层压箱(1)的内壁且位于限位套筒(11)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4),所述限位套筒(11)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15),所述层压箱(1)的外部且位于限位孔(1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6),所述层压箱(1)的外侧且位于控制面板(1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机构(6)包括缓冲板(61),所述层压箱(1)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61),所述缓冲板(61)的内部等距开设有缓冲槽(62),所述缓冲槽(62)内壁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63),所述缓冲槽(6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64),所述第一滑板(6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5),所述支撑杆(65)的顶部均延伸至缓冲板(61)的顶部,所述支撑杆(65)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盒(66),所述支撑杆(65)的外侧且位于隔热盒(66)的底部与缓冲板(61)的顶部之间均套有第一回位弹簧(67),所述隔热盒(6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压板(68),所述下压板(68)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7)包括热油导管(71),所述隔热盒(66)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有热油导管(71),所述热油导管(71)靠近温度传感器(69)的一端均延伸至隔热盒(66)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2),所述第一连接管(72)远离热油导管(71)的一端均延伸至层压箱(1)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管(72)远离热油导管(71)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管(73),所述第一导流管(73)远离第一连接管(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74),所述第二连接管(74)远离第一导流管(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门(75),所述阀门(75)远离第二连接管(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76),所述层压箱(1)的底部靠近温度传感器(6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油泵(77),所述第三连接管(76)远离阀门(75)的一端与油泵(7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油泵(77)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78),所述层压箱(1)的底部且位于油泵(7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油箱(79),所述第四连接管(78)远离油泵(77)的一端与加热油箱(79)固定连接,所述热油导管(71)远离第一连接管(72)的一端均延伸至隔热盒(66)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710),所述第五连接管(710)远离热油导管(71)的一端延伸至层压箱(1)的外侧,所述第五连接管(710)远离热油导管(71)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711),所述第二导流管(711)远离第五连接管(7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连接管(712),所述第六连接管(712)远离第二导流管(711)的一端与加热油箱(7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5)包括第一滑槽(151),所述限位套筒(11)的内部远离上压板(9)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51),所述限位套筒(11)的内部靠近上压板(9)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55),所述第一滑槽(15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152),所述第二滑板(15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53),所述限位杆(153)的外侧且位于第二滑板(152)的一侧均套有第二回位弹簧(154),所述限位杆(153)远离限位孔(14)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滑槽(155)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磁铁板(156),所述第二滑槽(155)的内壁远离磁铁板(156)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铁(157),所述限位杆(153)远离磁铁板(156)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限位孔(14)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盒(66)的内部填充有金属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油导管(71)均由多个U形管首尾依次拼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63)、温度传感器(69)、油泵(77)、加热油箱(79)、行程开关(10)、电磁铁(157)均与控制面板(16)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63)、温度传感器(69)、油泵(77)、加热油箱(79)、行程开关(10)、电磁铁(157)均与PLC控制器(17)电性连接,且所述行程开关(10)与电磁铁(157)电性连接。
8.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叠层之后的光伏组件搬运至层压箱(1)的外侧,然后打开层压箱(1)外侧的箱门(3),将光伏组件放置在层压箱(1)内部的下压板(68)的顶部,然后关闭箱门(3),通过外界抽真空设备对层压箱(1)的内部进行抽真空操作,并将设备通电;
S2、通过PLC控制器(17)设置好压力传感器(63)与温度传感器(69),然后通过控制面板(16)控制设备开始工作,控制气缸(8)工作,推动上压板(9)向下移动,同时带动限位套筒(11)与限位齿轮(12)向下移动,并通过限位齿条(13)的作用,使得限位齿轮(12)转动,并对上压板(9)的下降进行限位;
S3、在上压板(9)下降的同时,上压板(9)与行程开关(10)的触头不再接触,从而使得电磁铁(157)不再通电,同时通过电磁铁(157)与磁铁板(156)之间的配合,使得磁铁板(156)与电磁铁(157)相贴合,并带动限位杆(153)与第二滑板(152)移动,并挤压第二回位弹簧(154),同时使得限位杆(153)脱离限位孔(14)的内部,不再对上压板(9)进行限位;
S4、当上压板(9)与下压板(68)相接触时,即可开始层压操作,同时推动下压板(68)向下移动,并挤压第一回位弹簧(67),同时带动支撑杆(65)与第一滑板(64)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滑板(64)与压力传感器(63)相接触,并通过压力传感器(63)检测第一滑板(64)施加的压力,当压力达到指定的数值之后,压力传感器(63)传递信号给PLC控制器(17),PLC控制器(17)控制气缸(8)停止工作即可对层压的压力进行精准控制;
S5、在上压板(9)与下压板(68)进行层压的同时,通过PLC控制器(17)控制加热油箱(79)与油泵(77)进行工作,加热油箱(79)对油液进行加热,通过油泵(77)将油液泵入热油导管(71)的内部,从而通过隔热盒(66)内部的金属粉末进行热传递,进而对下压板(68)顶部的光伏组件进行加热,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69)检测温度,当温度达到指定的数值之后,温度传感器(69)传递信号给PLC控制器(17),PLC控制器(17)控制加热油箱(79)停止工作,反之,则控制加热油箱(79)继续加热;
S6、当层压操作完成之后,通过气缸(8)带动上压板(9)回位,使得上压板(9)的顶部与行程开关(10)的触头相接触,使得电磁铁(157)通电,具有磁性,并配合第二回位弹簧(154)的作用,推动限位杆(153)回位,使得限位杆(153)再次进入限位孔(14)的内部,从而继续对上压板(9)进行限位,同时可打开箱门(3)将层压之后的光伏组件取出。
9.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层压结构。
CN202011412975.7A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设备 Withdrawn CN1123976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2975.7A CN112397602A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2975.7A CN112397602A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7602A true CN112397602A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0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2975.7A Withdrawn CN112397602A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760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1615A (zh) * 2022-06-13 2022-09-23 秦皇岛凯伏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封闭式光伏组件层压机、层压设备及层压方法
CN116759479A (zh) * 2023-08-17 2023-09-15 赫里欧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ibc电池片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01615B (zh) * 2022-06-13 2024-05-24 苏州优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封闭式光伏组件层压机、层压设备及层压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1615A (zh) * 2022-06-13 2022-09-23 秦皇岛凯伏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封闭式光伏组件层压机、层压设备及层压方法
CN115101615B (zh) * 2022-06-13 2024-05-24 苏州优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封闭式光伏组件层压机、层压设备及层压方法
CN116759479A (zh) * 2023-08-17 2023-09-15 赫里欧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ibc电池片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59479B (zh) * 2023-08-17 2023-11-14 赫里欧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ibc电池片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8123A (zh) 64通道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化成夹具机
CN206838424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生产用涂胶定位机器人
CN110094941B (zh) 一种大型全自动电池烘烤设备
CN207751733U (zh) 一种液体化工产品采样装置
CN112397602A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设备
CN208706672U (zh) 一种层压机
CN207217690U (zh) 一种压边机构
CN202805879U (zh) 一种电池组件层压机
CN206624407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生产设备
CN206813456U (zh) 半自动试剂条铝箔封口折边机
CN207090456U (zh) 一种角码自动上料机器人
CN210778626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生产设备
CN213735979U (zh) 一种带有收卷检测功能的封膜机
CN210006825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水场气场密封快速生产设备
CN109229603B (zh) 一种样本自动封膜系统
CN220210202U (zh) 一种用于定转子合装机的顶升模组机构
CN110739369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层压装置
CN209526181U (zh) 热压化成设备
CN220742169U (zh) 移载焊接装置
CN21391466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用固化装置
CN219199781U (zh) 一种烘干箱
CN216182708U (zh) 一种吸塑机加热装置
CN220466201U (zh) 一种智能取餐保温柜
CN218729918U (zh) 一种新型的核能供热装置
CN216814818U (zh) 一种用于晶振烘烤的双箱一体式多层高真空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