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9337A - 水平度调节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水平度调节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9337A
CN112389337A CN201910763397.2A CN201910763397A CN112389337A CN 112389337 A CN112389337 A CN 112389337A CN 201910763397 A CN201910763397 A CN 201910763397A CN 112389337 A CN112389337 A CN 112389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vehicle
working
base
level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33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9337B (zh
Inventor
代军
吴春芬
黄华
陈先兵
梁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Changsha BYD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Changsha BYD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Changsha BYD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633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93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9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9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9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9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2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1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record carriers apparatus, e.g. video recorders, tape players or CD p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58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naviga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07Mid-conso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85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adjustment by rotation in their operational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设备位置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平度调节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该水平度调节装置,用于待安装设备的水平度调节,包括安装基座及安装调节机构,所述安装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调节支架、左侧调节螺栓、右侧调节螺栓及用于所述水平调节支架与所述安装基座紧固的紧固件,所述水平调节支架连接待安装设备;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基座工作面,所述左侧调节螺栓的尾部端面形成左侧调节螺栓工作面,所述右侧调节螺栓的尾部端面形成右侧调节螺栓工作面;所述水平调节支架上设置有左侧工作弧面及右侧工作弧面,所述左侧工作弧面及右侧工作弧面向所述基座工作面凸出。该水平度调节装置能够实现待安装设备(例如车载显示屏)的水平度调节。

Description

水平度调节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设备位置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平度调节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设计中,悬浮科技感设计要求越来越强烈,目前悬浮产品越来越多,在整车中控的运用越来越频繁,悬浮式设计给结构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
例如,中控显示屏悬浮固定在仪表台上,中控显示屏与仪表台装配好之后,中控显示屏无法调整水平度,有可能导致装配好的中控显示屏与地面或仪表台水平特征成一定角度,影响整车产品的美感,给人以产品质量差的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中控显示屏与仪表台装配好之后,中控显示屏无法调整水平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平度调节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平度调节装置,用于待安装设备的水平度调节,包括安装基座及安装调节机构,所述安装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调节支架、左侧调节螺栓、右侧调节螺栓及用于将所述水平调节支架与所述安装基座紧固的紧固件,所述水平调节支架连接待安装设备;
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基座工作面,所述水平调节支架上设置有左侧调节螺纹孔及右侧调节螺纹孔,所述左侧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中,所述左侧调节螺栓的尾部端面形成左侧调节螺栓工作面,所述右侧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中,所述右侧调节螺栓的尾部端面形成右侧调节螺栓工作面;所述水平调节支架上设置有左侧工作弧面及右侧工作弧面,所述左侧工作弧面及右侧工作弧面向所述基座工作面凸出。
可选地,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朝向所述基座工作面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左侧工作弧面内,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朝向所述基座工作面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右侧工作弧面内。
可选地,所述左侧工作弧面为第一残缺圆柱面,所述右侧工作弧面为第二残缺圆柱面,所述第一残缺圆柱面与所述基座工作面的接触为线接触,所述第二残缺圆柱面与所述基座工作面的接触为线接触,所述第一残缺圆柱面的母线与第二残缺圆柱面的母线平行。
可选地,所述水平调节支架包括连接架及连接在所述连接架底部的调节平板,所述连接架连接车载显示屏,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及右侧调节螺纹孔设置在所述调节平板上,所述左侧工作弧面及右侧工作弧面设置在所述调节平板的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安装基座包括管梁支架,所述管梁支架固定在仪表板管梁上,所述基座工作面为所述管梁支架的上表面;
所述基座工作面为水平表面,所述左侧工作弧面及右侧工作弧面具有相同的凸出高度,在所述左侧工作弧面及右侧工作弧面同时与所述基座工作面接触时,所述调节平板与所述基座工作面平行。
可选地,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左侧通孔及右侧通孔,所述安装基座上背离所述基座工作面的一侧表面上围绕所述左侧通孔设置有左焊接螺母,所述安装基座上背离所述基座工作面的一侧表面上围绕所述右侧通孔设置有右焊接螺母;所述调节平板上设置有左安装孔及右安装孔;
所述紧固件包括左侧紧固螺栓及右侧紧固螺栓,所述左侧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左安装孔及左侧通孔并旋紧在所述左焊接螺母上,所述右侧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右安装孔及右侧通孔并旋紧在所述右焊接螺母上,以此将所述水平调节支架紧固在所述安装基座上。
可选地,所述调节平板上设置有前后排布的两个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所述左侧调节螺栓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左安装孔位于两个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之间,且所述左安装孔与两个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位于同一第一直线上;
所述调节平板上设置有前后排布的两个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所述右侧调节螺栓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右安装孔位于两个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之间,且所述右安装孔与两个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位于同一第一直线上;
所述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
可选地,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定位销孔,所述调节平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孔间隙插接配合的定位销;
所述定位销孔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定位销为半圆柱销,所述定位销孔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定位销的截面面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度调节装置,在将待安装设备(例如车载显示装置)安装在静止部件(例如仪表台)上时时,在左侧调节螺栓及右侧调节螺栓与基座工作面不接触或者恰好接触,左侧工作弧面及右侧工作弧面均与基座工作面直接接触时,若待安装设备无歪斜,此时,直接通过紧固件将水平调节支架与所述安装基座紧固即可。若待安装设备出现向左歪斜(左低右高),则在紧固件将水平调节支架与安装基座进行紧固之前,向旋入方向拧动左侧调节螺栓使得左侧调节螺栓工作面压紧基座工作面,左侧工作弧面脱离基座工作面,右侧工作弧面与基座工作面持续接触,水平调节支架的左侧抬高、右侧降低,以此带动待安装设备顺时针转动,待调整到待安装设备无歪斜时,停止旋转左侧调节螺栓,利用紧固件将水平调节支架固定在安装基座上。同理,若待安装设备出现向右歪斜(右低左高),则在紧固件将水平调节支架与安装基座进行紧固之前,向旋入方向拧动右侧调节螺栓使得右侧调节螺栓工作面压紧基座工作面,右侧工作弧面脱离基座工作面,左侧工作弧面与基座工作面持续接触,水平调节支架的右侧抬高、左侧降低,以此带动待安装设备逆时针转动,待调整到待安装设备无歪斜时,停止旋转右侧调节螺栓,利用紧固件将水平调节支架固定在安装基座上。以此,实现待安装设备的水平度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度调节装置,机构简单,易操作,可靠性高。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度调节装置,左侧调节螺栓旋转提高水平调节支架的左侧高度的同时,右侧工作弧面与基座工作面持续接触以降低水平调节支架的右侧高度。同样,右侧调节螺栓旋转提高水平调节支架的右侧高度的同时,左侧工作弧面与基座工作面持续接触以降低水平调节支架的左侧高度。这样,在左侧调节螺栓或右侧调节螺栓调节时,均能达到双重水平调节效果,减小水平调节时带来的左右跨度影响。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水平度调节装置,所述水平调节支架连接在所述车载显示屏的背面。
所述车载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车载显示屏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车载显示屏通过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水平调节支架连接;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抓盘、摩擦片、空心齿轮轴、壳体及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水平调节支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抓盘包括固定盘及连接在所述固定盘中心位置的安装轴,所述固定盘的外缘固定在所述车载显示屏的背面,所述固定盘的径向内侧设置有柱状腔,所述柱状腔的腔壁上形成有向所述固定盘的中心凸出的传动凸块,所述摩擦片容纳于所述柱状腔中,所述摩擦片的外缘设置有与所述传动凸块插接配合的传动凹槽;
所述空心齿轮轴位于所述述摩擦片背离所述车载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空心齿轮轴包括外齿圈及传动片,所述摩擦片面向所述传动片的一侧设置有朝向所述传动片凸出的凸起,所述传动片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凸起的凹槽;
所述安装轴穿过所述摩擦片、空心齿轮轴、壳体及水平调节支架,所述抓盘、摩擦片及空心齿轮轴构成的整体结构可相对所述壳体旋转,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空心齿轮轴旋转。
可选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压紧弹簧及锁止片,所述安装轴穿出所述水平调节支架的一端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锁止片卡接在所述环形槽上,所述压紧弹簧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锁止片的一侧端面抵接,所述压紧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心齿轮轴的远离所述传动片的一侧端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主壳及后壳,所述前壳固定在所述主壳的靠近所述车载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后壳固定在所述主壳的远离所述车载显示屏的一侧,所述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主壳上,所述水平调节支架固定在所述后壳上。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及齿轮传动部件,所述主壳包括环状部及连接在所述环状部底部的电机安装部,所述电机安装部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后壳的内腔,所述空心齿轮轴的外齿圈套设在所述环状部内,所述驱动部件容纳在所述电机安装部的内腔中;
所述后壳包括后上壳与后下壳,所述后上壳固定在所述环状部的远离所述车载显示屏的一侧,所述水平调节支架固定在所述后上壳上,所述后下壳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部上并遮盖所述电机安装部的内腔的开口;
所述齿轮传动部件连接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空心齿轮轴的外齿圈之间,以将所述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空心齿轮轴。
可选地,所述齿轮传动部件包括第一蜗杆及复合齿轮,所述复合齿轮包括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的蜗轮及连接在所述蜗轮中心处的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固定或一体形成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空心齿轮轴的外齿圈啮合。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水平度调节装置或上述的车载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的抓盘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的摩擦片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空心齿轮轴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的壳体与驱动部件的爆炸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的水平度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的水平调节支架的仰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的安装基座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的水平调节支架与安装基座的组装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的后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在调节左侧调节螺栓时的状态图;
图1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在调节右侧调节螺栓时的状态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车载显示屏;
2、旋转机构;21、抓盘;211、固定盘;212、安装轴;2121、环形槽;213、柱状腔;214、传动凸块;22、摩擦片;221、传动凹槽;222、凸起;23、空心齿轮轴;231、外齿圈;232、传动片;2321、凹槽;24、壳体;241、前壳;242、主壳;2421、环状部;2422、电机安装部;2423、内腔;243、后壳;2431、后上壳;24311、套筒;2432、后下壳;25、驱动部件;251、电机;252、第一蜗杆;253、复合齿轮;2531、蜗轮;2532、第二蜗杆;26、压紧弹簧;27、锁止片;28a、前壳紧固螺栓;28b、后壳紧固螺栓;28c、支架紧固螺栓;
3、水平度调节装置;31、安装基座;311、基座工作面;312、左侧通孔;313、右侧通孔;314、定位销孔;32、水平调节支架;321、左侧调节螺纹孔;322、右侧调节螺纹孔;323、左侧工作弧面;324、右侧工作弧面;325、连接架;326、调节平板;3261、左安装孔;3262、右安装孔;3263、定位销;3264、线束过孔;3265、圆弧过渡面;33、左侧调节螺栓;34、右侧调节螺栓;35、左侧紧固螺栓;36、右侧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文中,上、下、左、右、前、后请参照图12至图15中箭头所示的方位,此处的上、下、左、右、前、后仅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实际使用方位构成限定。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包括构成待安装设备的车载显示屏1、旋转机构2及水平度调节装置3。
如图2、图9、图10及图13所示,所述水平度调节装置3包括安装基座31及安装调节机构,所述安装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调节支架32、左侧调节螺栓33、右侧调节螺栓34及用于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与所述安装基座31紧固的紧固件,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通过旋转机构2连接车载显示屏1。所述安装基座31上设置有基座工作面311,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上设置有左侧调节螺纹孔321及右侧调节螺纹孔322,所述左侧调节螺栓33螺纹连接在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321中,所述左侧调节螺栓33的尾部端面形成左侧调节螺栓工作面,所述右侧调节螺栓34螺纹连接在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322中,所述右侧调节螺栓34的尾部端面形成右侧调节螺栓工作面;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上设置有左侧工作弧面323及右侧工作弧面324,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1及右侧工作弧面324向所述基座工作面311凸出。
参见图14,在所述紧固件将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与所述安装基座31进行紧固之前,向旋入方向拧动所述左侧调节螺栓33可使得所述左侧调节螺栓工作面压紧所述基座工作面311,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脱离所述基座工作面311,所述右侧工作弧面324与基座工作面311持续接触,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的左侧抬高、右侧降低,以此带动车载显示屏1顺时针转动。
参见图15,在所述紧固件将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与所述安装基座31进行紧固之前,向旋入方向拧动所述右侧调节螺栓34可使得所述右侧调节螺栓工作面压紧所述基座工作面311,所述右侧工作弧面324脱离所述基座工作面311,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与基座工作面311持续接触,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的右侧抬高、左侧降低,以此带动车载显示屏1逆时针转动。
紧固件将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与所述安装基座31永久性紧固或暂时性紧固。优选为暂时性紧固,这样,水平调节支架32与安装基座31为可拆卸连接,若发现紧固之后,车载显示屏1仍然存在歪斜,可以解除水平调节支架32与安装基座31之间的紧固,重新调节车载显示屏1的水平度。
参见图10及图13,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321朝向所述基座工作面311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内,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322朝向所述基座工作面311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右侧工作弧面324内。这样,可以使得左侧调节螺栓33与所述基座工作面311接触并朝旋入方向拧动时,左侧工作弧面323与基座工作面311脱离,保证左侧调节螺栓工作面压紧基座工作面311,右侧工作弧面324与基座工作面311持续接触,形成稳定的双点支撑。同样,可以使得右侧调节螺栓34与所述基座工作面311接触并朝旋入方向拧动时,右侧工作弧面324与基座工作面311脱离,保证右侧调节螺栓工作面压紧基座工作面311,左侧工作弧面323与基座工作面311持续接触,形成稳定的双点支撑。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为第一残缺圆柱面,所述右侧工作弧面324为第二残缺圆柱面,所述第一残缺圆柱面与所述基座工作面311的接触为线接触,所述第二残缺圆柱面与所述基座工作面的接触为线接触,所述第一残缺圆柱面的母线与第二残缺圆柱面的母线平行。即,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与所述右侧工作弧面324的轴线平行。残缺圆柱面易于加工、且不占用过多的空间,且能够很好地与基座工作面311形成稳定的接触。
残缺圆柱面表示完整圆柱面的部分表面。
在其它的一些替代方案中,可以将残缺圆柱面替换为其它类型的弧面,例如椭球面等。
如图9所示,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包括连接架325及连接在所述连接架325底部的调节平板326,所述连接架321通过旋转机构2连接车载显示屏1,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321及右侧调节螺纹孔322设置在所述调节平板326上并上下贯穿所述调节平板326,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及右侧工作弧面324设置在所述调节平板326的下表面。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工作面311为水平表面,为车载显示屏1的水平度调节提供参照。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及右侧工作弧面324具有相同的凸出高度。参见图13,在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及右侧工作弧面324同时与所述基座工作面311接触时,所述调节平板326与所述基座工作面311平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座31包括管梁支架,所述管梁支架固定在仪表板管梁上,所述基座工作面311为所述管梁支架的上表面。
所述安装基座31的作用是将车载显示屏1安装在仪表台上。因而,在其它的一些替代方案中,所述安装基座31也可以是车身上的其它部件。
如图9及图11所示,所述安装基座31上设置有左侧通孔312及右侧通孔313,所述安装基座31上背离所述基座工作面311的一侧表面(下表面)上围绕所述左侧通孔312设置有左焊接螺母(图中未示出),所述安装基座311上背离所述基座工作面311的一侧表面上围绕所述右侧通孔313设置有右焊接螺母(图中未示出),所述调节平板326上设置有左安装孔3261及右安装孔3262。所述紧固件包括左侧紧固螺栓35及右侧紧固螺栓36,所述左侧紧固螺栓35穿过所述左安装孔3261及左侧通孔312并旋紧在所述左焊接螺母上,所述右侧紧固螺栓36穿过所述右安装孔3262及右侧通孔313并旋紧在所述右焊接螺母上,以此将所述水平调节支架12紧固在所述安装基座31上。
采用左侧紧固螺栓35及右侧紧固螺栓36将所述水平调节支架12紧固在所述安装基座31上,具有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的优势,且连接稳固。
在其它一些替代方案中,左侧紧固螺栓35及右侧紧固螺栓36也可以合为一个紧固螺栓,此时,增加一些安装定位结构,以防止所述水平调节支架12以紧固螺栓为中心相对所述安装基座31转动。
在其它一些替代方案中,左侧紧固螺栓35及右侧紧固螺栓36也可以通过一些夹紧设备替代,夹紧设备直接夹紧水平调节支架12与安装基座31。
在其它一些替代方案中,左侧紧固螺栓35及右侧紧固螺栓36也可以通过一些卡扣结构替代,水平调节支架12与安装基座31通过卡扣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2所示,所述调节平板326上设置有前后排布的两个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321,所述左侧调节螺栓33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左安装孔3261位于两个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321之间,且所述左安装孔3261与两个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321位于同一第一直线L1上。这样,所述左侧紧固螺栓35位于两个所述左侧调节螺栓33之间,且所述左侧紧固螺栓35与两个所述左侧调节螺栓33位于同一第一直线L1上。所述调节平板326上设置有前后排布的两个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322,所述右侧调节螺栓34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右安装孔3262位于两个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322之间,且所述右安装孔3262与两个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322位于同一第一直线上L1。这样,所述右侧紧固螺栓36位于两个所述右侧调节螺栓34之间,且所述右侧紧固螺栓36与两个所述右侧调节螺栓34位于同一第二直线L2上。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L1与第二直线L2平行。
所述左侧紧固螺栓35与两个所述左侧调节螺栓33位于同一第一直线L1上,所述右侧紧固螺栓36与两个所述右侧调节螺栓34位于同一第二直线L2上,可以降低调整后锁紧左侧紧固螺栓35、右侧紧固螺栓36时带来的安装偏差。
如图9至图12所示,所述安装基座31上设置有定位销孔314,所述调节平板326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孔314间隙插接配合的定位销3263。
优选地,所述定位销孔314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定位销3263为半圆柱销,所述定位销孔314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定位销3263的截面面积。所述定位销3163与所述定位销孔314间隙配合,二者的间隙为0.1-0.2mm。以避免所述定位销3263卡死,导致水平调节支架32不能调节。采用半圆柱销定位,达到精准定位的同时,可以减少定位销3263的重量(相对圆柱销)。
在其它的一些替代方案中,也可以取消定位销孔314与定位销3263,直接通过左侧紧固螺栓35及右侧紧固螺栓36来实现安装定位。
此外,如图12所示,所述调节平板326上设置有线束过孔3264,所述线束过孔3264的边缘设置有圆弧过渡面3265。圆弧过渡面3265的设置,一方面,方便线束通过线束过孔3264;另一方面,在线束旋转过程中可降低线束的磨损风险。
上述的车载显示屏1优选呈矩形(如图13所示),可以是自带操作系统的PAD,PAD上可安装APP。车载显示屏1的上下边沿平行于水平面时,表示车载显示屏1不歪斜。
所述旋转机构2用于驱动所述车载显示屏1的旋转。旋转机构2可驱动车载显示屏1旋转至横屏状态或竖屏状态,以实现横竖屏切换,适应不同类型的APP需要。
如1至图8所示,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抓盘21、摩擦片22、空心齿轮轴23、壳体24及驱动部件25,所述驱动部件25安装在所述壳体24上,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固定在所述壳体24上。所述抓盘21包括固定盘211及连接在所述固定盘211中心位置的安装轴212,所述固定盘211的外缘固定在所述车载显示屏1的背面,所述固定盘211的径向内侧设置有柱状腔213,所述柱状腔213的腔壁上形成有向所述固定盘211的中心凸出的传动凸块214,所述摩擦片22容纳于所述柱状腔213中,所述摩擦片22的外缘设置有与所述传动凸块214插接配合的传动凹槽221。所述空心齿轮轴23位于所述摩擦片22背离所述车载显示屏1的一侧,所述空心齿轮轴23包括外齿圈231及传动片232,所述摩擦片22面向所述传动片232的一侧设置朝向所述传动片232凸出的凸起222,所述传动片23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凸起222的凹槽2321。所述安装轴212穿过所述摩擦片22、空心齿轮轴23、壳体24及水平调节支架32,所述抓盘21、摩擦片22及空心齿轮轴23构成的整体结构可相对所述壳体24旋转,所述驱动部件25用于驱动所述空心齿轮轴23旋转。空心齿轮轴23的旋转通过凸起22与凹槽2321的配合带动摩擦片22旋转,摩擦片22的旋转通过传动凸块214与传动凹槽221的配合带动抓盘21旋转,从而实现了与抓盘21固定的车载显示屏1的旋转。即,驱动部件25驱动所述抓盘21、摩擦片22及空心齿轮轴23构成的整体结构旋转。
传动凸块214与传动凹槽221的数量一致,传动凸块214可设置有多个,多个传动凸块214沿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布。例如,图3中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排布的4个传动凸块214。当然,传动凸块214也可以是2个、3个或5个以上。
凸起22与凹槽2321的数量一致,凸起22可设置有多个,多个凸起22沿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布。例如,图5中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排布的4个凸起22。当然,凸起22也可以是2个、3个或5个以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凸起22和传动凸块214的数量可以实现旋转角度的调整,方案通用性好。
如图7所示,凹槽2321大致呈内窄外宽的倒梯形。然而在一些替代方案中,凹槽2321也可以是矩形或其它合适的形状。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旋转机构2还包括压紧弹簧26及锁止片27,所述安装轴212穿出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的一端上设置有环形槽2121(参见图4),所述锁止片27卡接在所述环形槽2121上,所述压紧弹簧26套设在所述安装轴212上,所述压紧弹簧26的一端与所述锁止片27的一侧端面抵接,所述压紧弹簧26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心齿轮轴23的远离所述传动片232的一侧端面抵接。
锁止片27实现所述摩擦片22、空心齿轮轴23及压紧弹簧26的轴向限位。压紧弹簧26预压紧,这样,压紧弹簧26的力将所述摩擦片22及空心齿轮轴23轴向压紧。
如图8所示,所述壳体24包括前壳241、主壳242及后壳243,所述前壳241通过前壳紧固螺栓28a固定在所述主壳242的靠近所述车载显示屏1的一侧,所述后壳243通过后壳紧固螺栓28b固定在所述主壳242的远离所述车载显示屏1的一侧,所述驱动部件25安装在所述主壳242上,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通过支架固定螺栓28c固定在所述后壳243上。
如图8所示,所述驱动部件25包括电机251及齿轮传动部件,所述主壳242包括环状部2421及连接在所述环状部2421底部的电机安装部2422,所述电机安装部2422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后壳243的内腔2423,所述空心齿轮轴23的外齿圈231穿插在所述环状部2421内,所述驱动部件25容纳在所述电机安装部2422的内腔2423中。
优选地,所述后壳243包括后上壳2431与后下壳2432,所述后上壳2431固定在所述环状部2421的远离所述车载显示屏1的一侧,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的连接架325通过支架固定螺栓28c固定在所述后上壳2431上,所述后下壳2432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部2422上并遮盖所述电机安装部2422的内腔2423的开口。所述齿轮传动部件连接在所述电机251的电机轴与所述空心齿轮轴23的外齿圈231之间,以将所述电机251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空心齿轮轴23。
优选地,所述后上壳2431具有插接在所述空心齿轮轴23内的套筒24311,所述安装轴212插接在所述套筒24311中。使得旋转机构2的结构更为紧凑。
在一实施例中中,如图8所示,所述齿轮传动部件包括第一蜗杆252及复合齿轮253,所述复合齿轮253包括与所述第一蜗杆252啮合的蜗轮2531及连接在所述蜗轮2531中心处的第二蜗杆2532,所述第一蜗杆252固定或一体形成在所述电机251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二蜗杆2532与所述空心齿轮轴23的外齿圈231啮合。蜗轮蜗杆传动方式能够实现自锁,传动稳定。
在一些替代方案中,也可以通过电机直接驱动空心齿轮轴23旋转,或者是,通过一级齿轮副驱动空心齿轮轴23旋转。
参见图13至图15,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度调节装置及车载显示装置的工件原理如下:
在将车载显示装置安装在仪表台上时,在左侧调节螺栓33及右侧调节螺栓44与基座工作面311不接触或者恰好接触,左侧工作弧面323及右侧工作弧面324均与基座工作面311直接接触时,若车载显示屏1无歪斜,此时,则调整左侧调节螺栓及右侧调节螺栓不与基座工作面接触或者恰好接触,直接拧紧左侧紧固螺栓35及右侧紧固螺栓36即可。
如图14所示,若车载显示屏1出现向左歪斜(左低右高),则在所述紧固件将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与所述安装基座31进行紧固之前(即左侧紧固螺栓35及右侧紧固螺栓36未拧紧),向旋入方向拧动左侧调节螺栓33使得左侧调节螺栓工作面压紧基座工作面311,左侧工作弧面323脱离基座工作面311,右侧工作弧面324与基座工作面311持续接触,水平调节支架32的左侧抬高、右侧降低,水平调节支架32的偏转通过壳体24带动旋转机构2整体偏转,以此带动车载显示屏1顺时针转动,待调整到车载显示屏1无歪斜时(可以目测,也可以通过水平仪检测),车载显示屏1顺时针转动一角度a,停止旋转左侧调节螺栓33,利用紧固件(左侧紧固螺栓35及右侧紧固螺栓36)将水平调节支架32固定在安装基座31上。
如图15所示,若车载显示屏1出现向右歪斜(右低左高),则在所述紧固件将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与所述安装基座31进行紧固之前(即左侧紧固螺栓35及右侧紧固螺栓36未拧紧),向旋入方向拧动右侧调节螺栓34使得右侧调节螺栓工作面压紧基座工作面311,右侧工作弧面324脱离基座工作面311,左侧工作弧面323与基座工作面311持续接触,水平调节支架32的右侧抬高、左侧降低,水平调节支架32的偏转通过壳体24带动旋转机构2整体偏转,以此带动车载显示屏1逆时针转动,待调整到车载显示屏1无歪斜时,车载显示屏1逆时针转动一角度a,停止旋转右侧调节螺栓34,利用紧固件(左侧紧固螺栓35及右侧紧固螺栓36)将水平调节支架32固定在安装基座31上。
以此,实现车载显示屏1的水平度调节。
上述的角度a一般不大于5度。例如,上述的角度a的取值范围为3-5度。即,该水平度调节装置3可以实现车载显示屏1左右各3-5度的角度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度调节装置3,机构简单,易操作,可靠性高。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屏水平度调节装置3,左侧调节螺栓33旋转提高水平调节支架32的左侧高度的同时,右侧工作弧面324与基座工作面311持续接触以降低水平调节支架32的右侧高度。同样,右侧调节螺栓34旋转提高水平调节支架32的右侧高度的同时,左侧工作弧面323与基座工作面311持续接触以降低水平调节支架32的左侧高度。这样,在左侧调节螺栓33或右侧调节螺栓34调节时,均能达到双重水平调节效果,减小水平调节时带来的左右跨度影响。
此外,在另一未图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旋转机构2,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直接固定在所述车载显示屏1的背面。此实施例中,车载显示屏1则不能实现横竖屏的切换。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安装设备还可以是其它需要水平度调节的设备,例如导航仪、行驶记录仪等。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水平度调节装置或上述的车载显示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水平度调节装置,用于待安装设备的水平度调节,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座(31)及安装调节机构,所述安装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调节支架(32)、左侧调节螺栓(33)、右侧调节螺栓(34)及用于将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与所述安装基座(31)紧固的紧固件,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连接待安装设备;
所述安装基座(31)上设置有基座工作面(311),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上设置有左侧调节螺纹孔(321)及右侧调节螺纹孔(322),所述左侧调节螺栓(33)螺纹连接在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321)中,所述左侧调节螺栓(33)的尾部端面形成左侧调节螺栓工作面,所述右侧调节螺栓(34)螺纹连接在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322)中,所述右侧调节螺栓(34)的尾部端面形成右侧调节螺栓工作面;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上设置有左侧工作弧面(323)及右侧工作弧面(324),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及右侧工作弧面(324)向所述基座工作面(311)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321)朝向所述基座工作面(311)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内,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322)朝向所述基座工作面(311)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右侧工作弧面(32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为第一残缺圆柱面,所述右侧工作弧面(324)为第二残缺圆柱面,所述第一残缺圆柱面与所述基座工作面(311)的接触为线接触,所述第二残缺圆柱面与所述基座工作面(311)的接触为线接触,所述第一残缺圆柱面的母线与第二残缺圆柱面的母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包括连接架(325)及连接在所述连接架(325)底部的调节平板(326),所述连接架(325)连接车载显示屏(1),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321)及右侧调节螺纹孔(322)设置在所述调节平板(326)上,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及右侧工作弧面(324)设置在所述调节平板(326)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平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31)包括管梁支架,所述管梁支架固定在仪表板管梁上,所述基座工作面(311)为所述管梁支架的上表面;
所述基座工作面(311)为水平表面,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及右侧工作弧面(324)具有相同的凸出高度,在所述左侧工作弧面(323)及右侧工作弧面(324)同时与所述基座工作面(311)接触时,所述调节平板(326)与所述基座工作面(311)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平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31)上设置有左侧通孔(312)及右侧通孔(313),所述安装基座(31)上背离所述基座工作面(311)的一侧表面上围绕所述左侧通孔(312)设置有左焊接螺母,所述安装基座(31)上背离所述基座工作面(311)的一侧表面上围绕所述右侧通孔(313)设置有右焊接螺母;所述调节平板(326)上设置有左安装孔(3261)及右安装孔(3262);
所述紧固件包括左侧紧固螺栓(35)及右侧紧固螺栓(36),所述左侧紧固螺栓(35)穿过所述左安装孔(3261)及左侧通孔(312)并旋紧在所述左焊接螺母上,所述右侧紧固螺栓(36)穿过所述右安装孔(3262)及右侧通孔(313)并旋紧在所述右焊接螺母上,以此将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紧固在所述安装基座(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平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平板(326)上设置有前后排布的两个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321),所述左侧调节螺栓(33)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左安装孔(3261)位于两个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321)之间,且所述左安装孔(3261)与两个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孔(321)位于同一第一直线上;
所述调节平板(326)上设置有前后排布的两个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322),所述右侧调节螺栓(36)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右安装孔(3262)位于两个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322)之间,且所述右安装孔(3262)与两个所述右侧调节螺纹孔(322)位于同一第二直线上;
所述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平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31)上设置有定位销孔(314),所述调节平板(326)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孔(314)间隙插接配合的定位销(3263);
所述定位销孔(314)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定位销(3263)为半圆柱销,所述定位销孔(314)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定位销(3263)的截面面积。
9.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显示屏(1)及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平度调节装置(3),所述待安装设备为所述车载显示屏(1),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连接在所述车载显示屏(1)的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车载显示屏(1)旋转的旋转机构(2),所述车载显示屏(1)通过所述旋转机构(2)与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连接;
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抓盘(21)、摩擦片(22)、空心齿轮轴(23)、壳体(24)及驱动部件(25),所述驱动部件(25)安装在所述壳体(24)上,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固定在所述壳体(24)上;
所述抓盘(21)包括固定盘(211)及连接在所述固定盘(211)中心位置的安装轴(212),所述固定盘(211)的外缘固定在所述车载显示屏(1)的背面,所述固定盘(211)的径向内侧设置有柱状腔(213),所述柱状腔(213)的腔壁上形成有向所述固定盘(211)的中心凸出的传动凸块(214),所述摩擦片(22)容纳于所述柱状腔(213)中,所述摩擦片(22)的外缘设置有与所述传动凸块(214)插接配合的传动凹槽(221);
所述空心齿轮轴(23)位于所述述摩擦片(22)背离所述车载显示屏(1)的一侧,所述空心齿轮轴(23)包括外齿圈(231)及传动片(232),所述摩擦片(22)面向所述传动片(232)的一侧设置有朝向所述传动片(232)凸出的凸起(222),所述传动片(23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凸起(222)的凹槽;
所述安装轴(212)穿过所述摩擦片(22)、空心齿轮轴(23)、壳体(24)及水平调节支架(32),所述抓盘(21)、摩擦片(22)及空心齿轮轴(23)构成的整体结构可相对所述壳体(24)旋转,所述驱动部件(25)用于驱动所述空心齿轮轴(23)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还包括压紧弹簧(26)及锁止片(27),所述安装轴(212)穿出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的一端上设置有环形槽(2121),所述锁止片(27)卡接在所述环形槽(2121)上,所述压紧弹簧(26)套设在所述安装轴(212)上,所述压紧弹簧(26)的一端与所述锁止片(27)的一侧端面抵接,所述压紧弹簧(26)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心齿轮轴(23)的远离所述传动片(232)的一侧端面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4)包括前壳(241)、主壳(242)及后壳(243),所述前壳(241)固定在所述主壳(242)的靠近所述车载显示屏(1)的一侧,所述后壳(243)固定在所述主壳(242)的远离所述车载显示屏(1)的一侧,所述驱动部件(25)安装在所述主壳(242)上,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固定在所述后壳(243)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25)包括电机(251)及齿轮传动部件,所述主壳(242)包括环状部(2421)及连接在所述环状部(2421)底部的电机安装部(2422),所述电机安装部(2422)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后壳(243)的内腔(2423),所述空心齿轮轴(23)的外齿圈(231)套设在所述环状部(2421)内,所述驱动部件(25)容纳在所述电机安装部(2422)的内腔(2423)中;
所述后壳(243)包括后上壳(2431)与后下壳(2432),所述后上壳(2431)固定在所述环状部(2421)的远离所述车载显示屏(1)的一侧,所述水平调节支架(32)固定在所述后上壳(2431)上,所述后下壳(2432)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部(2422)上并遮盖所述电机安装部(2422)的内腔(2423)的开口;
所述齿轮传动部件连接在所述电机(251)的电机轴与所述空心齿轮轴(23)的外齿圈(231)之间,以将所述电机(251)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空心齿轮轴(23)。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部件包括第一蜗杆(252)及复合齿轮(253),所述复合齿轮(253)包括与所述第一蜗杆(252)啮合的蜗轮(2531)及连接在所述蜗轮(2531)中心处的第二蜗杆(2532),所述第一蜗杆(252)固定或一体形成在所述电机(251)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二蜗杆(2532)与所述空心齿轮轴(23)的外齿圈(231)啮合。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平度调节装置(3)或权利要求9-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
CN201910763397.2A 2019-08-19 2019-08-19 水平度调节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1123893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3397.2A CN112389337B (zh) 2019-08-19 2019-08-19 水平度调节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3397.2A CN112389337B (zh) 2019-08-19 2019-08-19 水平度调节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9337A true CN112389337A (zh) 2021-02-23
CN112389337B CN112389337B (zh) 2022-05-13

Family

ID=74603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3397.2A Active CN112389337B (zh) 2019-08-19 2019-08-19 水平度调节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933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317A (zh) * 2021-06-04 2021-08-06 深圳市科莱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显示屏驱动机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04097U (zh) * 2012-12-25 2013-06-19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用于单线金刚石切割CVDZnSe/ZnS薄片的卡具
CN203797266U (zh) * 2013-12-13 2014-08-27 承德鼎信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调整设备水平和高度的框架支腿
CN203918086U (zh) * 2014-05-13 2014-11-05 天津市金立钢管有限公司 钢管管端坡口加工坡度调整装置
CN207817820U (zh) * 2018-02-02 2018-09-04 重庆彩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调平的门禁基座
CN208469691U (zh) * 2018-06-30 2019-02-05 驭势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自动驾驶车辆摄像头安装座
CN208902945U (zh) * 2018-09-19 2019-05-24 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头的俯仰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04097U (zh) * 2012-12-25 2013-06-19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用于单线金刚石切割CVDZnSe/ZnS薄片的卡具
CN203797266U (zh) * 2013-12-13 2014-08-27 承德鼎信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调整设备水平和高度的框架支腿
CN203918086U (zh) * 2014-05-13 2014-11-05 天津市金立钢管有限公司 钢管管端坡口加工坡度调整装置
CN207817820U (zh) * 2018-02-02 2018-09-04 重庆彩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调平的门禁基座
CN208469691U (zh) * 2018-06-30 2019-02-05 驭势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自动驾驶车辆摄像头安装座
CN208902945U (zh) * 2018-09-19 2019-05-24 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头的俯仰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317A (zh) * 2021-06-04 2021-08-06 深圳市科莱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显示屏驱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9337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314234C (en) Engine mount apparatus
EP1609693B1 (en) Steering device
US4695073A (en) Toe and camber adjusting system
KR940009852B1 (ko) 자동차용 스티어링장치
CN112389337B (zh) 水平度调节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
KR20080028972A (ko) 자동차 섀시
CN108248521B (zh) 用于车辆的万向调节机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2373283B (zh) 一种连接结构
US4745993A (en) Centrifugal chain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JP3608753B2 (ja) 二輪車用電装品取り付け装置
CA2280672C (en) Axle housing assembly
JPH10318489A (ja) 機器の支持スタンド装置
US20090260914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rotation isolator
GB2168658A (en) A vehicle mirror mounting system
EP1288029B1 (en) Integrated axle clamp and spring seat device for vehicle suspensions
CN113093114A (zh) 一种汽车毫米波雷达固定装置
JPH084984A (ja) 取付装置
US4799571A (en) Motor vehicle transmission mounting system
CN110792908A (zh) 车辆、显示装置及转动结构
US6024262A (en) Equipment mounting rack
CN216749323U (zh) 一种适用于产品壳体安装的浮动式孔连接组件
CN218679166U (zh) 安装结构及摄像模组
CN114194290B (zh) 一种单轮转向机构
CN217227302U (zh) 一种车载可翻转仪表板、车辆用仪表及卡车
CN215180838U (zh) 一种汽车毫米波雷达固定装置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