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4527A - 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4527A
CN112374527A CN202011277085.XA CN202011277085A CN112374527A CN 112374527 A CN112374527 A CN 112374527A CN 202011277085 A CN202011277085 A CN 202011277085A CN 112374527 A CN112374527 A CN 112374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sulfide
solution
reaction
nano material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70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新满
葛林红
吴雨婕
罗旭彪
罗胜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2770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45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4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4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3/00Compounds of copper
    • C01G3/12Sulf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2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two dimensions, e.g. plate-like
    • C01P2004/24Nanoplates, i.e. plate-like particles with a thickness from 1-100 nan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0Agglomerated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模拟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硝酸铜、硫脲和反应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所述反应溶剂为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将所述混合液置于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在水中具有分散性好的特点,首次采用不经任何基团修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可视化检测过氧化氢和Cr6+,为痕量过氧化氢和Cr6+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快速的途径。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拟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过氧化物酶是一类以H2O2为电子受体来催化氧化底物的氧化还原酶,和其它天然酶一样,能高效率、高选择性地催化反应。但是它们的制备和纯化过程耗时、耗力,且存在成本高、耐高温性差、稳定性差等缺陷,这严重限制了其实用性。因此,开发出具有与天然酶类似催化活性的模拟酶具有极其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硫化铜纳米粒子是一种优秀的类过氧化物酶物质,具有制备成本低、催化性能可调、电子运载能力强的优点。但是其在水中的分散性不好,导致其用途受限,所以许多研究者通过在硫化铜表面修饰一些亲水性基团来增加其在水中的分散性,并没有现有技术合成一种无任何分子修饰但水分散性好的硫化铜过氧化物酶。
Cr6+是一种重金属无机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有害的工业废水中。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明了各种检测和去除铬(Ⅵ)的方法,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光电化学方法、原子吸收光谱(AAS)、离子色谱(IC)、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电沉积等。上述方法都需要大型仪器检测,且耗时耗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操作。相比于以上的传统检测方法,可视化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的优点,是一种优秀的痕量检测方法。因此,研发出简便捷便、灵敏度高的Cr6+比色传感器有重大应用前景。但目前还没有运用未经修饰的金属化合物类酶可视化检测Cr6+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在水中具有分散性好的特点,首次采用不经任何基团修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可视化检测Cr6+,为痕量Cr6+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快速的途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硝酸铜、硫脲和反应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所述反应溶剂为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
将所述混合液置于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
优选地,所述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的体积比为1~5:1。
优选地,所述硝酸铜和硫脲的摩尔比为1:1~4;所述硝酸铜与反应溶剂的用量比为1~5mmol:30~65mL。
优选地,所述溶剂热反应的温度为120~160℃,时间为6~24小时。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为片层堆积的3D花瓣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硫化铜纳米材料作为类过氧化物酶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硫化铜纳米材料在可视化检测过氧化氢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测溶液、硫化铜分散液、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混合,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反应液;所述硫化铜分散液中的硫化铜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所述反应液在λ=652nm处的吸光度;
根据所述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所述标准曲线为过氧化氢的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曲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硫化铜纳米材料在可视化检测六价铬离子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测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硫化铜分散液、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混合,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反应液;所述硫化铜分散液中的硫化铜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所述反应液在λ=652nm处的吸光度;
根据所述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溶液中六价铬离子的含量;所述标准曲线为六价铬离子的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曲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硝酸铜、硫脲和反应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所述反应溶剂为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将所述混合液置于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本发明以硝酸铜为铜源,硫脲为硫源,相比于其他的铜源和硫源,更有助于三维结构的形成;本发明以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为反应溶剂,能够制备得到花瓣状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在本发明中,通过二甲基亚砜的强极性对硫化铜表面进行刻蚀,能够达到改善硫化铜在水中分散性的目的。本发明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呈蓬松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有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利于电子和自由基的转移,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
本发明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不经任何亲水性基团或官能团修饰,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很好地作为过氧化物酶适用于定量分析;在过氧化氢存在下,本发明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能催化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产生可视化的颜色变化,并在652nm处有特征紫外吸收;当捕获到Cr6+时,其能加速H2O2分解产生·OH,从而使得显色越明显,可根据652nm处的吸光度定量检测Cr6+。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便,对过氧化氢和Cr6+的检测具有灵敏性高、选择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用于确定H2O2线性范围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用于H2O2检测的线性校准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用于检测Cr6+的紫外-可见吸收全波谱图;
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用于Cr6+检测的线性校准图;
图5为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在水中的分散程度图;
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
图7为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
图8为对比例3、对比例4和对比例5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
图9为对比例2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硝酸铜、硫脲和反应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所述反应溶剂为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
将所述混合液置于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
在本发明中,若没有特殊说明,所用原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市售商品。
本发明将硝酸铜、硫脲和反应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在本发明中,所述反应溶剂为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所述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的体积比优选为1~5:1,更优选为1~3:1。本发明控制反应溶剂中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的体积比在上述范围,有利于提高硫化铜纳米材料的酶活性及在水中的分散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硝酸铜优选为三水合硝酸铜。在本发明中,所述硝酸铜和硫脲的摩尔比优选为1:1~4,更优选为1:3;所述硝酸铜与反应溶剂的用量比优选为1~5mmol:30~65mL,更优选为1~3mmol:50~56mL。在本发明中,所述硝酸铜、硫脲和反应溶剂的混合方法优选为:先将硝酸铜和反应溶剂进行第一混合,然后再加入硫脲进行第二混合,得到混合液。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混合和第二混合优选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混合的搅拌速度优选为400~900r/min,更优选为500~700r/min;所述第一混合的时间优选为10~40min,更优选为20~30min;所述第二混合的搅拌速度优选为400~900r/min,更优选为500~700r/min;所述第二混合的时间优选为30~80min,更优选为50~60min。
得到混合液后,本发明将所述混合液置于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在本发明中,所述溶剂热反应的温度优选为120~160℃,更优选为130~150℃;所述溶剂热反应的时间优选为6~24小时,更优选为10~12小时。
本发明优选将溶剂热反应后的体系依次进行冷却、固液分离、洗涤和干燥。在本发明中,所述冷却优选为自然冷却至室温;所述固液分离的方式优选为离心。本发明优选将离心所得固体物质进行洗涤和干燥。在本发明中,所述洗涤优选包括交替进行的乙醇洗和水洗;所述水洗优选为蒸馏水洗。在本发明中,所述交替洗涤的次数优选为3次,具体优选为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3次。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优选为真空干燥;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60~90℃,更优选为70~80℃;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12~24h,更优选为15~20h。本发明优选在干燥后,将所得产物进行研磨,得到硫化铜纳米材料。
本发明使用无水混合有机溶剂,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了硫化铜纳米材料,其在水中具有分散性好的特点。本发明首次采用不经任何基团修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可视化检测Cr6+,为痕量Cr6+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快速的途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为片层堆积的3D花瓣状。在本发明中,所述硫化铜纳米材料在水中分散性好。在本发明中,所述硫化铜纳米材料的粒度优选为1~3μm,比表面积优选为42~61m2/g,表面有明显的孔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硫化铜纳米材料作为类过氧化物酶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呈3D花瓣蓬松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有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利于电子和自由基的转移,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硫化铜纳米材料在可视化检测过氧化氢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高效催化底物TMB和过氧化氢溶液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可视化颜色变化。
在本发明中,所述应用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测溶液、硫化铜分散液、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混合,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反应液;所述硫化铜分散液中的硫化铜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所述反应液在λ=652nm处的吸光度;
根据所述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所述标准曲线为过氧化氢的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曲线。
在本发明中,所述待测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优选为0~350μM,更优选为6~120μM;所述硫化铜分散液的浓度优选为2~5mg/mL,更优选为4mg/mL;所述硫化铜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分散在水中,得到硫化铜分散液;所述水优选为去离子水。在本发明中,所述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的浓度优选为3~8mg/mL,更优选为6mg/mL;所述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的溶剂优选为二甲基亚砜;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的pH值优选为2~7,更优选为4;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的浓度优选为0.1~1mol/L,更优选为0.2~0.6mol/L。在本发明中,所述待测溶液、硫化铜分散液、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的体积比优选为0.03~1.5:1:2:66,更优选为0.5~0.7:1:2:66。在本发明中,所述待测溶液、硫化铜分散液、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混合的方式优选为: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依次加入硫化铜分散液、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和待测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氧化反应优选在水浴锅中进行;所述氧化反应优选在室温中性环境下进行;所述氧化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0~50℃,更优选为30~40℃,具体优选为37℃;所述氧化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0~35min,更优选为25~30min。在本发明中,所述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优选为6~120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硫化铜纳米材料在可视化检测六价铬离子中的应用。在本发明中,当含有过氧化氢的体系捕获了Cr6+,它能加速H2O2分解产生·OH,从而加速催化TMB和过氧化氢溶液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得颜色变化更明显。
在本发明中,所述应用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测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硫化铜分散液、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混合,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反应液;所述硫化铜分散液中的硫化铜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所述反应液在λ=652nm处的吸光度;
根据所述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溶液中六价铬离子的含量;所述标准曲线为六价铬离子的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曲线。
在本发明中,所述待测溶液中Cr6+的含量优选为0~1000nM,更优选为60~340nM;所述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优选为2~30mM,更优选为10~16mM;所述硫化铜分散液的浓度优选为2~5mg/mL,更优选为4mg/mL;所述硫化铜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分散在水中,得到硫化铜分散液;所述水优选为去离子水。在本发明中,所述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的浓度优选为3~8mg/mL,更优选为6mg/mL;所述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的溶剂优选为二甲基亚砜;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的pH值优选为2~7,更优选为4;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的浓度优选为0.1~1mol/L,更优选为0.2~0.6mol/L。在本发明中,所述待测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硫化铜分散液、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的体积比优选为0.03~1.5:1:2:66,更优选为0.5~0.7:1:2:66。在本发明中,所述待测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硫化铜分散液、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混合的方式优选为: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依次加入硫化铜分散液、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过氧化氢溶液和待测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氧化反应优选在静止条件下进行;所述氧化反应优选在室温中性环境下进行;所述氧化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0~40℃,更优选为25~30℃;所述氧化反应的时间优选为5~20min,更优选为10~15min。在本发明中,所述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优选为60~340nM。
本发明所述硫化铜纳米材料对过氧化氢和Cr6+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氧化反应在室温中性环境下进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将0.242g Cu(NO3)2·3H2O和56mL反应溶剂混合,搅拌半小时;所述反应溶剂为体积比3:1的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然后将0.2283g硫脲加入溶液中再搅拌半小时,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放入反应釜中于150℃溶剂热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待温度自热冷却至室温,离心,将所得固体物质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交替洗涤3次,然后在70℃真空干燥20h,研磨后得到硫化铜纳米材料。
所得硫化铜纳米材料为片层堆积的3D花瓣状,粒度为1~3μm,比表面积为61m2/g,表面有明显的孔隙。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的体积比由“3:1”更改为“1:1”。所得硫化铜纳米材料为片层堆积的3D花瓣状,粒度为1~3μm,比表面积为42m2/g,表面有明显的孔隙。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的体积比由“3:1”更改为“5:1”。所得硫化铜纳米材料为片层堆积的3D花球状,粒度为1~3μm,比表面积为48m2/g,表面有明显的孔隙。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溶剂热反应的时间由“12小时”替换为“6小时”。所得硫化铜纳米材料为片层堆积的3D花瓣状,粒度为1~3μm,比表面积为51m2/g,表面有明显的孔隙。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溶剂热反应的时间由“12小时”替换为“24小时”。所得硫化铜纳米材料为片层堆积的3D花瓣状,粒度为1~3μm,比表面积为58m2/g,表面有明显的孔隙。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反应溶剂由“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更改为“二甲基亚砜”。所得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形貌类似于方孔铜钱,粒度为3~5μm,比表面积为26m2/g。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反应溶剂由“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更改为“乙二醇”。所得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形貌类似于含苞待放的花,粒度为2~4μm,比表面积为18m2/g。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反应溶剂由“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更改为“二甲基亚砜和水”,其中,二甲基亚砜和水的体积比为1:1。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反应溶剂由“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更改为“乙二醇和水”,其中,乙二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反应溶剂由“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更改为“乙醇和水”,其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
测试例1
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用于确定H2O2线性范围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用于H2O2检测的线性校准图如图2所示,具体测试过程如下:
将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浓度为4mg/mL的硫化铜分散液;
将TMB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得到浓度为6mg/mL的TMB溶液;
在1.891m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0.2M)中依次加入30μL所述硫化铜分散液、64μL所述TMB溶液以及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反应液总体积为2mL。在37℃水浴锅中反应30min后测定各组在λ=652nm处的吸光度。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当不加入H2O2时,溶液的颜色为透明色;随着加入的H2O2浓度增大,溶液的颜色由浅蓝变为深蓝(如图1左上插图所示),在652nm处的吸光度值也逐渐增大。在本发明中,测试的H2O2浓度范围为0~350μM,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中,H2O2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6~120μM,线性关系对应的全谱图如图2及如图1(右下插图)所示。
测试例2
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用于检测Cr6+的紫外-可见吸收全波谱图如图3所示,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用于Cr6+检测的线性校准图如图4所示,具体测试过程如下:
将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浓度为4mg/mL的硫化铜分散液;
将TMB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得到浓度为6mg/mL的TMB溶液;
在1.891m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0.2M)中依次加入50μL所述硫化铜分散液、64μL所述TMB溶液、5μL质量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浓度的Cr6+溶液,反应液总体积为2mL。混合均匀后在25℃静止反应10min后测定各组在λ=652nm处的吸光度。实验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当不加入Cr6+时,由于H2O2促使的酶促反应,溶液显示为浅蓝色;随着加入的Cr6+浓度增大,溶液的颜色由浅变深,在652nm处的吸光度值也逐渐增大(如图3左上插图所示)。在本发明中,测试的Cr6+浓度范围为0~1000nM,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中,Cr6+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60~340nM,如图3(右下插图)所示。
测试例3
分别称量4mg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在1mL去离子水中,超声10min,形成4mg/mL的硫化铜分散液,观察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在水中的分散程度,如图5所示。
如图5所示,图中从左至右分别是实施例1、对比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2得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所形成的CuS分散液。从图5可以看出,由不同反应溶剂制备的CuS在水中的分散性也不一样;由纯乙二醇制备的CuS纳米材料在水中分散性很差,由纯DMSO溶剂制备的CuS纳米材料在水中分散性很好,调控反应溶剂中DMSO和乙二醇的比例有利于改变产物的形貌,从而改变性能。
测试例4
在1.891m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0.2M)中依次加入30μL CuS分散液(4mg/mL)、64μLTMB溶液(6mg/mL)以及15μL 16mM的H2O2,反应液总体积为2mL。在37℃水浴锅中反应30min后测定各组在λ=652nm处的吸光度,如表1所示;其中,CuS分散液分别是实施例1、对比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2、实施例4和实施例5得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所形成的CuS分散液。
表1不同反应条件产物的酶活性结果
Figure BDA0002779437950000111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所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相比于其它溶剂合成的材料具有更优越的酶活性。
测试例5
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图,如图6所示;所述的CuS纳米材料的衍射峰出现位置正对应于CuS的(100)、(101)、(102)、(103)、(105)、(107)、(108)和(203)面(JCPDS卡片06-0464),说明在溶剂热反应过程中形成了CuS;除了CuS的特征峰之外,没有发现其它的杂峰,说明合成的CuS纳米材料纯度高。
测试例6
实施例1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图,如图7所示;所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是由一个个纳米粒子堆积成的花瓣样,尺寸均匀,呈蓬松状。这种蓬松状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有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利于电子和自由基的转移。
测试例7
对比例3、对比例4和对比例5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图,如图8所示;其中图8中的(a)和(b)为对比例3合成的CuS的形貌图,从图8中的(a)可以看出,其为球状外貌且大小均一,大约分布在4~5μm左右;从图8中的(b)可以看出,其表面为包裹封闭的实心结构。图8中的(c)和(d)为对比例4合成的CuS的形貌图,从图8中的(c)可以看出,其为球状外貌,粒子大小不均匀,多数分布在1μm左右;从图8中的(d)可以看出,其表面为无孔的实心结构,类似于花椰菜的表面。图8中的(e)和(f)为对比例5合成的CuS的形貌图,从图8中的(e)可以看出,其为球状花状外貌,粒子大小均匀,多数分布在3~4μm左右;从图8中的(f)可以看出,其表面为有孔的空心结构,且表面的纳米片分布比较疏松。在本发明中,用二甲基亚砜和乙二醇作为混合溶剂合成的3D花瓣状CuS材料相比于以上溶剂合成的CuS材料,具有更蓬松的结构以及更大的比表面积,因此更有利于反应过程中的电子和自由基转移。
测试例8
对比例2制备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图,如图9所示;从图9可以看出,其形貌也是由无数薄片状结构堆积成的花瓣样,尺寸均匀,结构类似于含苞待放的花。
比较测试例6、7、8所检测得到的硫化铜形貌,它们的共同点是:形状都类似于球体。特别的,由纯乙二醇合成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结构与“花瓣结构”更相似。二甲基亚砜的极性很强,当在乙二醇中加入二甲基亚砜辅助时,在反应过程中其能与乙二醇形成强极性键,形成一股“拉扯”力,继而使得“花状”形貌更饱满。当反应溶剂中乙二醇与二甲基亚砜的体积比为3:1,花瓣盛开的最饱满,如图7中的(a)和(b)所示。
本发明利用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作为反应溶剂,合成一种3D花瓣状硫化铜纳米材料,此材料在水中不仅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而且能高效快捷测定H2O2的浓度并产生可视化颜色变化,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时能显现出不同颜色变化,且颜色的变化与H2O2的浓度在6~120μM呈线性变化,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对H2O2进行定量的检测。另外,本发明根据以下原理:在K2Cr2O7(E=+1.33V)存在下,H2O2(E=+0.678V)充当还原剂并导致H2O2分解产生氧气。而氧气可以加速H2O2产生·OH,从而加快催化氧化过氧化物酶底物TMB,使得系统颜色更深。当系统捕获不同浓度的Cr6+时能显现出不同颜色变化,且颜色的变化与Cr6+的浓度在60~340nM呈线性变化,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对废水中的Cr6+进行定量的检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硝酸铜、硫脲和反应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所述反应溶剂为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
将所述混合液置于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的体积比为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铜和硫脲的摩尔比为1:1~4;所述硝酸铜与反应溶剂的用量比为1~5mmol:30~65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热反应的温度为120~160℃,时间为6~24小时。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为片层堆积的3D花瓣状。
6.权利要求5所述硫化铜纳米材料作为类过氧化物酶的应用。
7.权利要求5所述硫化铜纳米材料在可视化检测过氧化氢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测溶液、硫化铜分散液、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混合,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反应液;所述硫化铜分散液中的硫化铜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所述反应液在λ=652nm处的吸光度;
根据所述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所述标准曲线为过氧化氢的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曲线。
9.权利要求5所述硫化铜纳米材料在可视化检测六价铬离子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测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硫化铜分散液、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混合,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反应液;所述硫化铜分散液中的硫化铜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化铜纳米材料;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所述反应液在λ=652nm处的吸光度;
根据所述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溶液中六价铬离子的含量;所述标准曲线为六价铬离子的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曲线。
CN202011277085.XA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23745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7085.XA CN112374527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7085.XA CN112374527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4527A true CN112374527A (zh) 2021-02-19

Family

ID=74585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7085.XA Pending CN112374527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452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98669A (zh) * 2023-01-10 2023-04-2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硫化铜纳米酶-抗菌肽-透明质酸复合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6194A (zh) * 2013-01-31 2013-06-12 吉林大学 具有协同催化作用的导电高分子和硫化物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091945A (zh) * 2014-07-09 2014-10-08 厦门大学 一维棒状硫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907085A (zh) * 2015-05-12 2015-09-1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硫化铜-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82303A (zh) * 2016-06-07 2016-11-0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花状结构的Cu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80607A (zh) * 2018-12-13 2019-04-05 泉州师范学院 MXene-Cu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10697758A (zh) * 2018-08-16 2020-01-17 扬州大学 一种生物模板法构筑多级结构硫化铜纳米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6194A (zh) * 2013-01-31 2013-06-12 吉林大学 具有协同催化作用的导电高分子和硫化物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091945A (zh) * 2014-07-09 2014-10-08 厦门大学 一维棒状硫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907085A (zh) * 2015-05-12 2015-09-1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硫化铜-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82303A (zh) * 2016-06-07 2016-11-0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花状结构的Cu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97758A (zh) * 2018-08-16 2020-01-17 扬州大学 一种生物模板法构筑多级结构硫化铜纳米酶的方法
CN109580607A (zh) * 2018-12-13 2019-04-05 泉州师范学院 MXene-Cu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BIR SWAIDAN 等: "A facile preparation of CuS-BSA nanocomposite as enzyme mimics:Application for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sensing of Cr(VI) ion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
孟宪谱: "双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Ⅰ辑》 *
罗成 等: "纳米材料模拟酶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化学》 *
路远: "构建新型过渡金属纳米酶及其在比色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基础科学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98669A (zh) * 2023-01-10 2023-04-2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硫化铜纳米酶-抗菌肽-透明质酸复合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998669B (zh) * 2023-01-10 2024-05-24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硫化铜纳米酶-抗菌肽-透明质酸复合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cquiao et al. Highly fluorescent carbon dots from enokitake mushroom as multi-faceted optical nanomaterials for Cr6+ and VOC detection and imaging applications
Leung et al. Green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using biopolymers, carboxymethylated-curdlan and fucoidan
CN106053408B (zh) 碳点荧光探针检测水中和/或环境中痕量银纳米粒子的方法
Hu et al. Plasmonic photo-assist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detection of trace lead ions based on Au anchored on two-dimensional g-C3N4/graphene nanosheets
Jiang et al. Carbon nanodots as reductant and stabilizer for one-pot sonochemical synthesis of amorphous carbon-supported silver nanoparticles for electrochemical nonenzymatic H2O2 sensing
CN110082329B (zh) 一种菠萝蛋白酶包裹的荧光铂纳米簇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01822B (zh) 一种多功能性铜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596822A (zh) 一种金核银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0061A (zh) 一种硅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944523B (zh) 具有过氧化物模拟酶性质的MXene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谷胱甘肽的方法
CN107236541A (zh) 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抗坏血酸的检测方法
CN112374527A (zh) 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硫化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92098A (zh) 纳米银水溶胶的制备方法及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3173575A (zh) 一种铜纳米颗粒/富勒醇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27701B (zh) 一种Tb-GMP/Ce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福美锌的方法
CN106365159A (zh) 一种银纳米粒‑碳纳米管嵌入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24735B (zh) 一种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sers检测中的应用
CN113189188B (zh) 一种Au NPs@WP5/BiOBr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70331A (zh) 一种微/纳结构氧化锌高效负载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0907589B (zh) 一种基于GQDs光催化可视化检测Cu2+的方法
CN114272862B (zh) 一种钌基金属离子液体聚合物微球人工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42470B (zh) 一种硼掺杂锌基单原子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79245A (zh) 一种重金属离子纳米敏感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976910A (zh) 一种尺寸可调纳米银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14854405B (zh) 一种多发射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