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4169A - 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4169A
CN112374169A CN202011332420.1A CN202011332420A CN112374169A CN 112374169 A CN112374169 A CN 112374169A CN 202011332420 A CN202011332420 A CN 202011332420A CN 112374169 A CN112374169 A CN 112374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supporting
sliding rail
sliding sleeve
movable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24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俊
王韦霞
李钦生
崔强
王晓浩
徐树牛
卞要伟
陶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0113324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41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4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41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4/00Non-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54/02Non-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ostatic, electric, or magnetic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包括管道滑轨、移动活塞、支撑滑套、物料盒、支撑柱、一号强磁铁、二号强磁铁、泵、电机和油管;本发明通过电机驱动泵工作,进而将管道滑轨内部的液压油通过油管从管道滑轨的一端向管道滑轨的另一端输送,进而通过液压油带动移动活塞在管道滑轨内滑动,进而通过一号强磁铁吸引二号强磁铁带动支撑滑套在管道滑轨上滑动,进而支撑滑套带动物料盒移动,进而实现了物料沿管道滑轨的弯曲路径进行输送,进而使得物料传输装置适用于各种复杂弯曲路径上物料的输送,进而实现将不在同一直线上相互关联的工位之间物料传输串联起来。

Description

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设备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纯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所以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
市场上现有的物料输送设备的种类有很多,对于多工位之间的物料传输一般采用皮带输送、链板输送和滚筒输送等形式,但是皮带输送、链板输送和滚筒输送等输送形式只适用于同一直线上的众多工位之间的传输,由于物料输送所涉及的工位并非完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传统的输送方式存在无法满足不在同一直线上各工位之间物料输送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物料输送设备存在无法满足不在同一直线上各工位之间物料输送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包括管道滑轨、移动活塞、支撑滑套、物料盒、支撑柱、一号强磁铁、二号强磁铁、泵、电机和油管;所述管道滑轨的走向为弯曲形状;所述管道滑轨的下方沿弯曲路径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管道滑轨上;所述管道滑轨上远离所述支撑柱一侧设置为平面结构;所述管道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活塞;所述移动活塞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管道滑轨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移动活塞靠近所述管道滑轨平面结构一侧的平面上设置有一号沉槽;所述一号沉槽内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强磁铁;所述管道滑轨上对应所述移动活塞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滑套;所述支撑滑套滑动连接在所述管道滑轨上;所述支撑滑套对应所述支撑柱的位置处设置避让槽;所述支撑滑套内壁靠近所述管道滑轨平面结构的位置处设置平面凸台;所述管道滑轨平面结构与所述平面凸台平行;所述平面凸台的平面上设置二号沉槽;所述二号沉槽内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强磁铁;所述支撑滑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圆柱形凸台;所述圆柱形凸台的上方设置有物料盒;所述管道滑轨、所述移动活塞和所述支撑滑套均为非亲磁金属材质制得;所述管道滑轨的两端通过油管与所述泵连通;所述泵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管道滑轨以及回路内充满液压油。
工作时,将待输送的物料放置在物料盒内,随后启动电机,电机驱动泵工作,进而将管道滑轨内部的液压油通过油管从管道滑轨的一端向管道滑轨的另一端输送,进而通过液压油推动移动活塞在管道滑轨内滑动,进而通过一号强磁铁吸引二号强磁铁实现带动支撑滑套在管道滑轨上滑动,进而支撑滑套带动物料盒移动,进而实现了物料沿管道滑轨的弯曲路径进行输送,进而使得物料传输装置适用于各种复杂弯曲路径上物料的输送,进而实现将不在同一直线上相互关联的工位之间物料传输串联起来;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即可控制物料在工位之间的传输,进而避免了需要人工对不同区域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相互关联的工位之间物料进行运输的麻烦,进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物料传输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二号强磁铁两边的所述支撑滑套内壁上沿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支撑球固定座;所述支撑球固定座在所述弧形槽内滑动;所述支撑球固定座靠近所述管道滑轨一侧均设置有半圆形沉槽;所述半圆形沉槽内设置一号支撑球;所述支撑球固定座与所述弧形槽之间均匀间隔设置一号弹簧;所述支撑球固定座与所述弧形槽上对应所述一号弹簧的位置处设置一号圆形沉槽;所述一号弹簧的两端分别处在一号圆形沉槽内;所述支撑滑套内壁的平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二号支撑球。
工作时,在支撑滑套经过管道滑轨的弯曲段时,支撑滑套内壁距离管道滑轨的弯曲段内外的间隙发生变化,通过在弧形槽内设置支撑球固定座,并且支撑球固定座与弧形槽之间设置一号弹簧,进而使得一号支撑球与管道滑轨外壁接触,进而在支撑滑套经过管道滑轨弯曲段的过程中通过一号弹簧的变形来实现对支撑滑套与管道滑轨弯曲段内外的间隙进行补偿,进而避免支撑滑套卡死在管道滑轨上,进而有利于支撑滑套顺利经过管道滑轨的弯曲段,进而提高了输送物料时的顺畅;通过设置一号支撑球和二号支撑球,进而减小了支撑滑套与管道滑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支撑滑套在移动活塞启动时的响应速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球固定座包括一号弧形支撑和二号弧形支撑;所述一号弧形支撑与所述二号弧形支撑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
工作时,在支撑滑套经过管道滑轨的弯曲段时,弯曲段内侧的支撑球固定座两端率先接触管道滑轨,弯曲段外侧的支撑球固定座中部率先接触管道滑轨,通过将支撑球固定座设置为一号弧形支撑和二号弧形支撑,并且一号弧形支撑与二号弧形支撑之间铰接在一起,进而保证了一号支撑球始终与管道滑轨接触,进而提高了支撑滑套经过管道滑轨弯曲段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物料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移动活塞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密封环远离所述移动活塞一侧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密封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活塞上;所述移动活塞的平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三号支撑球。
工作时,通过在移动活塞的两端设置密封环和挡片,进而利用螺钉固定密封环时,随着螺钉的不断锁紧,进而挡边不断挤压密封环,又因为密封环为中空结构,进而密封环靠近管道滑轨内壁一侧发生膨胀,进而使得密封环紧贴管道滑轨内壁,进而实现将管道滑轨内的液压油隔断,进而提高了移动活塞在管道滑轨内滑动的稳定性;通过先将密封环放入管道滑轨中后,再通过控制螺钉锁紧来控制密封环的膨胀,进而便于移动滑轨的安装;同时通过在移动活塞的平面上设置三号支撑球,进而减小了移动活塞与管道滑轨之间的摩擦,进而提高了移动活塞在管道滑轨内滑动的顺畅,同时避免了密封环的出现严重变形而造成损坏,进而提高了密封环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物料盒靠近所述圆柱形凸台的底面上设置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所述圆柱形凸台的外圆柱面之间均匀间隔设置二号弹簧;所述圆形凹槽侧壁与所述圆柱形凸台的外圆柱面上对应所述二号弹簧的位置处设置二号圆形沉槽;所述二号弹簧的两端分别处在所述二号圆形沉槽内;所述圆柱形凸台的上表面与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面接触。
工作时,通过在圆形凹槽与圆柱形凸台之间设置二号弹簧,进而在移动活塞带动支撑滑套启动或停止时以及拐弯的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进而避免在惯性的作用下造成物料之间相互碰撞,进而避免物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损坏。
优选的,所述泵为齿轮泵。
工作时,通过将泵设置为齿轮泵,根据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可知,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能够实现控制管道滑轨内液压油的流向,进而实现控制活塞在管道滑轨内来回滑动,进而实现物料盒往复输送物料。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刹车电机。
工作时,通过将电机设置为刹车电机,进而在电机断电后立即停止,进而保证管道滑轨内的液压油不再流动,进而使得在管道滑轨内滑动的移动活塞停止运动,进而使得物料盒停止运动,进而实现了控制物料盒停止位置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泵的进出口处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电时打开断电时关闭。
工作时,通过在泵的进出口处设置电磁阀,进而在电机断电的同时泵进出口处的电磁阀关闭,进而实现了对管道滑轨内的液压油的密封隔断,进一步限制了移动活塞的移动,进一步保证了物料盒停止位置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将待输送的物料放置在物料盒内,随后启动电机,电机驱动泵工作,进而将管道滑轨内部的液压油通过油管从管道滑轨的一端向管道滑轨的另一端输送,进而通过液压油推动移动活塞在管道滑轨内滑动,进而通过一号强磁铁吸引二号强磁铁实现带动支撑滑套在管道滑轨上滑动,进而支撑滑套带动物料盒移动,进而实现了物料沿管道滑轨的弯曲路径进行输送,进而使得物料传输装置适用于各种复杂弯曲路径上物料的输送,进而实现将不在同一直线上相互关联的工位之间物料传输串联起来;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即可控制物料在工位之间的传输,进而避免了需要人工对不同区域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相互关联的工位之间物料进行运输的麻烦,进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物料传输的效率。
2.本发明中在支撑滑套经过管道滑轨的弯曲段时,支撑滑套内壁距离管道滑轨的弯曲段内外的间隙发生变化,通过在弧形槽内设置支撑球固定座,并且支撑球固定座与弧形槽之间设置一号弹簧,进而使得一号支撑球与管道滑轨外壁接触,进而在支撑滑套经过管道滑轨弯曲段的过程中通过一号弹簧的变形来实现对支撑滑套与管道滑轨弯曲段内外的间隙进行补偿,进而避免支撑滑套卡死在管道滑轨上,进而有利于支撑滑套顺利经过管道滑轨的弯曲段,进而提高了输送物料时的顺畅;通过设置一号支撑球和二号支撑球,进而减小了支撑滑套与管道滑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支撑滑套在移动活塞启动时的响应速度。
3.本发明中在支撑滑套经过管道滑轨的弯曲段时,弯曲段内侧的支撑球固定座两端率先接触管道滑轨,弯曲段外侧的支撑球固定座中部率先接触管道滑轨,通过将支撑球固定座设置为一号弧形支撑和二号弧形支撑,并且一号弧形支撑与二号弧形支撑之间铰接在一起,进而保证了一号支撑球始终与管道滑轨接触,进而提高了支撑滑套经过管道滑轨弯曲段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物料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4.本发明中通过在移动活塞的两端设置密封环和挡片,进而利用螺钉固定密封环时,随着螺钉的不断锁紧,进而挡边不断挤压密封环,又因为密封环为中空结构,进而密封环靠近管道滑轨内壁一侧发生膨胀,进而使得密封环紧贴管道滑轨内壁,进而实现将管道滑轨内的液压油隔断,进而提高了移动活塞在管道滑轨内滑动的稳定性;通过先将密封环放入管道中后,再通过控制螺钉锁紧来控制密封环的膨胀,进而便于移动滑轨的安装;同时通过在移动活塞的平面上设置三号支撑球,进而减小了移动活塞与管道滑轨之间的摩擦,进而提高了移动活塞在管道滑轨内滑动的顺畅,同时避免了密封环的出现严重变形而造成损坏,进而提高了密封环的使用寿命。
5.本发明中通过在圆形凹槽与圆柱形凸台之间设置二号弹簧,进而在移动活塞带动支撑滑套启动或停止时以及拐弯的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进而避免在惯性的作用下造成物料之间相互碰撞,进而避免物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物料传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物料盒与支撑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物料传输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支撑滑套与支撑球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支撑滑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移动活塞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中移动活塞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道滑轨1、移动活塞2、密封环21、挡片22、三号支撑球23、支撑滑套3、圆柱形凸台31、弧形槽32、支撑球固定座33、一号弧形支撑331、二号弧形支撑332、一号支撑球34、一号弹簧35、二号支撑球36、物料盒4、圆形凹槽41、二号弹簧42、支撑柱5、一号强磁铁51、二号强磁铁52、泵53、电机54、油管55、电磁阀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包括管道滑轨1、移动活塞2、支撑滑套3、物料盒4、支撑柱5、一号强磁铁51、二号强磁铁52、泵53、电机54和油管55;所述管道滑轨1的走向为弯曲形状;所述管道滑轨1的下方沿弯曲路径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固定连接在所述管道滑轨1上;所述管道滑轨1上远离所述支撑柱5一侧设置为平面结构;所述管道滑轨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活塞2;所述移动活塞2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管道滑轨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移动活塞2靠近所述管道滑轨1平面结构一侧的平面上设置有一号沉槽;所述一号沉槽内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强磁铁51;所述管道滑轨1上对应所述移动活塞2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滑套3;所述支撑滑套3滑动连接在所述管道滑轨1上;所述支撑滑套3对应所述支撑柱5的位置处设置避让槽;所述支撑滑套3内壁靠近所述管道滑轨1平面结构的位置处设置平面凸台;所述管道滑轨1平面结构与所述平面凸台平行;所述平面凸台的平面上设置二号沉槽;所述二号沉槽内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强磁铁52;所述支撑滑套3的外壁上设置有圆柱形凸台31;所述圆柱形凸台31的上方设置有物料盒4;所述管道滑轨1、所述移动活塞2和所述支撑滑套3均为非亲磁金属材质制得;所述管道滑轨1的两端通过油管55与所述泵53连通;所述泵53通过所述电机54驱动;所述管道滑轨1以及回路内充满液压油。
工作时,将待输送的物料放置在物料盒4内,随后启动电机54,电机54驱动泵53工作,进而将管道滑轨1内部的液压油通过油管55从管道滑轨1的一端向管道滑轨1的另一端输送,进而通过液压油推动移动活塞2在管道滑轨1内滑动,进而通过一号强磁铁51吸引二号强磁铁52实现带动支撑滑套3在管道滑轨1上滑动,进而支撑滑套3带动物料盒4移动,进而实现了物料沿管道滑轨1的弯曲路径进行输送,进而使得物料传输装置适用于各种复杂弯曲路径上物料的输送,进而实现将不在同一直线上相互关联的工位之间物料传输串联起来;通过控制电机54的转动即可控制物料在工位之间的传输,进而避免了需要人工对不同区域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相互关联的工位之间物料进行运输的麻烦,进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物料传输的效率。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二号强磁铁52两边的所述支撑滑套3内壁上沿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弧形槽32;所述弧形槽32内设置有支撑球固定座33;所述支撑球固定座33在所述弧形槽32内滑动;所述支撑球固定座33靠近所述管道滑轨1一侧均设置有半圆形沉槽;所述半圆形沉槽内设置一号支撑球34;所述支撑球固定座33与所述弧形槽32之间均匀间隔设置一号弹簧35;所述支撑球固定座33与所述弧形槽32上对应所述一号弹簧35的位置处设置一号圆形沉槽;所述一号弹簧35的两端分别处在一号圆形沉槽内;所述支撑滑套3内壁的平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二号支撑球36。
工作时,在支撑滑套3经过管道滑轨1的弯曲段时,支撑滑套3内壁距离管道滑轨1的弯曲段内外的间隙发生变化,通过在弧形槽32内设置支撑球固定座33,并且支撑球固定座33与弧形槽32之间设置一号弹簧35,进而使得一号支撑球34与管道滑轨1外壁接触,进而在支撑滑套3经过管道滑轨1弯曲段的过程中通过一号弹簧35的变形来实现对支撑滑套3与管道滑轨1弯曲段内外的间隙进行补偿,进而避免支撑滑套3卡死在管道滑轨1上,进而有利于支撑滑套3顺利经过管道滑轨1的弯曲段,进而提高了输送物料时的顺畅;通过设置一号支撑球34和二号支撑球36,进而减小了支撑滑套3与管道滑轨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支撑滑套3在移动活塞2启动时的响应速度。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支撑球固定座33包括一号弧形支撑331和二号弧形支撑332;所述一号弧形支撑331与所述二号弧形支撑332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
工作时,在支撑滑套3经过管道滑轨1的弯曲段时,弯曲段内侧的支撑球固定座33两端率先接触管道滑轨1,弯曲段外侧的支撑球固定座33中部率先接触管道滑轨1,通过将支撑球固定座33设置为一号弧形支撑331和二号弧形支撑332,并且一号弧形支撑331与二号弧形支撑332之间铰接在一起,进而保证了一号支撑球34始终与管道滑轨1接触,进而提高了支撑滑套3经过管道滑轨1弯曲段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物料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移动活塞2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环21;所述密封环21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密封环21远离所述移动活塞2一侧设置有挡片22;所述挡片22与所述密封环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活塞2上;所述移动活塞2的平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三号支撑球23。
工作时,通过在移动活塞2的两端设置密封环21和挡片22,进而利用螺钉固定密封环21时,随着螺钉的不断锁紧,进而挡边不断挤压密封环21,又因为密封环21为中空结构,进而密封环21靠近管道滑轨1内壁一侧发生膨胀,进而使得密封环21紧贴管道滑轨1内壁,进而实现将管道滑轨1内的液压油隔断,进而提高了移动活塞2在管道滑轨1内滑动的稳定性;通过先将密封环21放入管道滑轨1中后,再通过控制螺钉锁紧来控制密封环的膨胀,进而便于移动滑轨的安装;同时通过在移动活塞2的平面上设置三号支撑球23,进而减小了移动活塞2与管道滑轨1之间的摩擦,进而提高了移动活塞2在管道滑轨1内滑动的顺畅,同时避免了密封环21的出现严重变形而造成损坏,进而提高了密封环21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所述物料盒4靠近所述圆柱形凸台31的底面上设置圆形凹槽41;所述圆形凹槽41与所述圆柱形凸台31的外圆柱面之间均匀间隔设置二号弹簧42;所述圆形凹槽41侧壁与所述圆柱形凸台31的外圆柱面上对应所述二号弹簧42的位置处设置二号圆形沉槽;所述二号弹簧42的两端分别处在所述二号圆形沉槽内;所述圆柱形凸台31的上表面与所述圆形凹槽41的底面接触。
工作时,通过在圆形凹槽41与圆柱形凸台31之间设置二号弹簧42,进而在移动活塞2带动支撑滑套3启动或停止时以及拐弯的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进而避免在惯性的作用下造成物料之间相互碰撞,进而避免物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损坏。
如图2所示,所述泵53为齿轮泵。
工作时,通过将泵53设置为齿轮泵53,根据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可知,通过控制电机54的正反转能够实现控制管道滑轨1内液压油的流向,进而实现控制活塞在管道滑轨1内来回滑动,进而实现物料盒4往复输送物料。
如图2所示,所述电机54为刹车电机。
工作时,通过将电机54设置为刹车电机,进而在电机54断电后立即停止,进而保证管道滑轨1内的液压油不再流动,进而使得在管道滑轨1内滑动的移动活塞2停止运动,进而使得物料盒4停止运动,进而实现了控制物料盒4停止位置的准确性。
如图2所示,所述泵53的进出口处均设置有电磁阀6;所述电磁阀6通电时打开断电时关闭。
工作时,通过在泵53的进出口处设置电磁阀6,进而在电机54断电的同时泵53进出口处的电磁阀6关闭,进而实现了对管道滑轨1内的液压油的密封隔断,进一步限制了移动活塞2的移动,进一步保证了物料盒4停止位置的准确性。
工作时,将待输送的物料放置在物料盒4内,随后启动电机54,电机54驱动泵53工作,进而将管道滑轨1内部的液压油通过油管55从管道滑轨1的一端向管道滑轨1的另一端输送,进而通过液压油推动移动活塞2在管道滑轨1内滑动,进而通过一号强磁铁51吸引二号强磁铁52实现带动支撑滑套3在管道滑轨1上滑动,进而支撑滑套3带动物料盒4移动,进而实现了物料沿管道滑轨1的弯曲路径进行输送,进而使得物料传输装置适用于各种复杂弯曲路径上物料的输送,进而实现将不在同一直线上相互关联的工位之间物料传输串联起来;通过控制电机54的转动即可控制物料在工位之间的传输,进而避免了需要人工对不同区域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相互关联的工位之间物料进行运输的麻烦,进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物料传输的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滑轨(1)、移动活塞(2)、支撑滑套(3)、物料盒(4)、支撑柱(5)、一号强磁铁(51)、二号强磁铁(52)、泵(53)、电机(54)和油管(55);所述管道滑轨(1)的走向为弯曲形状;所述管道滑轨(1)的下方沿弯曲路径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固定连接在所述管道滑轨(1)上;所述管道滑轨(1)上远离所述支撑柱(5)一侧设置为平面结构;所述管道滑轨(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活塞(2);所述移动活塞(2)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管道滑轨(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移动活塞(2)靠近所述管道滑轨(1)平面结构一侧的平面上设置有一号沉槽;所述一号沉槽内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强磁铁(51);所述管道滑轨(1)上对应所述移动活塞(2)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滑套(3);所述支撑滑套(3)滑动连接在所述管道滑轨(1)上;所述支撑滑套(3)对应所述支撑柱(5)的位置处设置避让槽;所述支撑滑套(3)内壁靠近所述管道滑轨(1)平面结构的位置处设置平面凸台;所述管道滑轨(1)平面结构与所述平面凸台平行;所述平面凸台的平面上设置二号沉槽;所述二号沉槽内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强磁铁(52);所述支撑滑套(3)的外壁上设置有圆柱形凸台(31);所述圆柱形凸台(31)的上方设置有物料盒(4);所述管道滑轨(1)、所述移动活塞(2)和所述支撑滑套(3)均为非亲磁金属材质制得;所述管道滑轨(1)的两端通过油管(55)与所述泵(53)连通;所述泵(53)通过所述电机(54)驱动;所述管道滑轨(1)以及回路内充满液压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强磁铁(52)两边的所述支撑滑套(3)内壁上沿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弧形槽(32);所述弧形槽(32)内设置有支撑球固定座(33);所述支撑球固定座(33)在所述弧形槽(32)内滑动;所述支撑球固定座(33)靠近所述管道滑轨(1)一侧均设置有半圆形沉槽;所述半圆形沉槽内设置一号支撑球(34);所述支撑球固定座(33)与所述弧形槽(32)之间均匀间隔设置一号弹簧(35);所述支撑球固定座(33)与所述弧形槽(32)上对应所述一号弹簧(35)的位置处设置一号圆形沉槽;所述一号弹簧(35)的两端分别处在一号圆形沉槽内;所述支撑滑套(3)内壁的平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二号支撑球(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球固定座(33)包括一号弧形支撑(331)和二号弧形支撑(332);所述一号弧形支撑(331)与所述二号弧形支撑(332)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活塞(2)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环(21);所述密封环(21)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密封环(21)远离所述移动活塞(2)一侧设置有挡片(22);所述挡片(22)与所述密封环(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活塞(2)上;所述移动活塞(2)的平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三号支撑球(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盒(4)靠近所述圆柱形凸台(31)的底面上设置圆形凹槽(41);所述圆形凹槽(41)与所述圆柱形凸台(31)的外圆柱面之间均匀间隔设置二号弹簧(42);所述圆形凹槽(41)侧壁与所述圆柱形凸台(31)的外圆柱面上对应所述二号弹簧(42)的位置处设置二号圆形沉槽;所述二号弹簧(42)的两端分别处在所述二号圆形沉槽内;所述圆柱形凸台(31)的上表面与所述圆形凹槽(41)的底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53)为齿轮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4)为刹车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53)的进出口处均设置有电磁阀(6);所述电磁阀(6)通电时打开断电时关闭。
CN202011332420.1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 Pending CN1123741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2420.1A CN112374169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2420.1A CN112374169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4169A true CN112374169A (zh) 2021-02-19

Family

ID=74588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2420.1A Pending CN112374169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416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9082A (zh) * 2021-09-15 2021-12-24 江西省中子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全自动封口机
CN114314012A (zh) * 2022-01-24 2022-04-12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的定点运输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9082A (zh) * 2021-09-15 2021-12-24 江西省中子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全自动封口机
CN114314012A (zh) * 2022-01-24 2022-04-12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的定点运输设备
CN114314012B (zh) * 2022-01-24 2023-12-05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机电一体化用的定点运输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74169A (zh) 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
CN112093435A (zh) 一种凹槽工件整理传送机构的工作方法
CN110525962B (zh) 一种工件连续转运移送机构
CN112265803A (zh) 一种管件平移传送机构的工作方法
CN111195689A (zh) 一种用于金属圆管加工的连续上料装置
CN105752671B (zh) 传送定位机构
CN213707049U (zh) 一种多工位之间物料传输装置
CN110630885B (zh) 轴承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
CN111332753A (zh) 一种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
CN117485904A (zh) 气动运输线
CN103771115B (zh) 一种输送线
CN115662779B (zh) 一种立体卷铁芯变压器铁芯的自动化拼装装置
CN112124945A (zh) 一种圆形滚珠导料装置
CN108608212B (zh) 一种汽车用管体深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CN210824240U (zh) 流水线输运装置
CN105775617A (zh) 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
CN204368959U (zh) 一种轧延半切连续加工线的输送装置
CN111846906B (zh) 块状物料送料设备及系统
CN202264403U (zh) 一种带束层双工位旋转鼓机构
CN111890011A (zh) 一种捶打式阀门安装机
CN115477124B (zh) 一种智能调速维稳式换箱机
CN205021400U (zh) 一种平面磨床及其自动进料装置
CN211254308U (zh) 一种新型电子类产品自动转运装置
CN220634936U (zh) 一种摆动式拉链喷涂机
CN219652073U (zh) 一种球阀阀芯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