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0308A - 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0308A
CN112370308A CN202011334036.5A CN202011334036A CN112370308A CN 112370308 A CN112370308 A CN 112370308A CN 202011334036 A CN202011334036 A CN 202011334036A CN 112370308 A CN112370308 A CN 112370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sliding
bevel gea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40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3340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03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0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030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2001/0203Rotation of a body part around its longitudinal ax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2001/0207Nutating movement of a body part around its artic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06Percussion or tapping massa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中部安装有可转动的异形凸轮,所述底板上端后侧安装有方坐板,所述方坐板内壁转动连接有圆坐板,所述方坐板前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撑板,所述方坐板后端内壁铰接有靠板,所述异形凸轮转动时可构成圆坐板间歇性小幅度往复转动、第一撑板间歇性上下翻转以及靠板间歇性前后摆动的结构;所述靠板后端表面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可间歇性上下移动的滑箱,所述滑箱内壁分别安装有可边转动边往复左右移动边前后移动的按摩板;所述靠板后端表面上侧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可边左右移动边前后摆动的按摩球;通过按摩板、按摩球,可对患者的百会、肝俞、胆俞处进行按摩,利于患者的康复。

Description

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且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增200多万脑卒中患者,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亡,全国脑卒中患者约为800万人,致残率高达75%,中国的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脑卒中死亡率的全球分布,中国脑卒中死亡率约151--251人/10万人,在幸存者中约70%~80%的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据医学实验表明,对患者百会、胆俞、肝俞学位处进行按摩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患者在患有脑卒中后大部分会出现步行能力的丧失或步态异常,因此需要进行下肢、腰部康复锻炼慢慢恢复正常,现有的康复锻炼装置不能辅助患者完成抬腿、屈膝、扭腰以及上身上下翻转动作锻炼,且还无法对患者的百会、胆俞、肝俞学位处进行按摩;为此设计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可辅助患者锻炼抬腿、屈膝、扭腰以及上身上下翻转动作,且在锻炼的过程中可对患者的百会、胆俞、肝俞学位处进行按摩,有效地解决了不能辅助患者完成抬腿、屈膝、扭腰以及上身上下翻转动作锻炼,且还无法对患者的百会、胆俞、肝俞学位处进行按摩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中部安装有可转动的异形凸轮,所述底板上端后侧安装有方坐板,所述方坐板内壁转动连接有圆坐板,所述方坐板前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撑板,所述方坐板后端内壁铰接有靠板,所述异形凸轮转动时可构成圆坐板间歇性小幅度往复转动、第一撑板间歇性上下翻转以及靠板间歇性前后摆动的结构;所述靠板后端表面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可间歇性上下移动的滑箱,所述滑箱内壁分别安装有可边转动边往复左右移动边前后移动的按摩板;所述靠板后端表面上侧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可边左右移动边前后摆动的按摩球。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端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前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左端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上端同轴固接有异形凸轮,所述异形凸轮上端表面开设有不规则滑槽,所述不规则滑槽内壁啮合有第一滑销,所述第一滑销外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滑动连接在方坐板下端表面,所述第一连杆后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后端铰接有曲柄,所述曲柄同轴固接在圆坐板下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左右两端表面前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外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内壁,所述第二导杆外表面下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前端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螺旋筒,所述螺旋筒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内壁,所述螺旋筒外表面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内侧分别啮合有第一直齿条,所述第一直齿条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端表面;所述螺旋筒内壁分别设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上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U形架,所述第一撑板前端分别铰接在对应的U形架内壁,所述第一撑板前端内壁分别铰接有第二撑板,所述底板上端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撑板前端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内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下端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外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后端分别铰接在靠板下端左右两侧内壁。
优选的,所述蜗杆后端同轴固接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左端啮合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后端同轴固接有第一万向节,所述第一万向节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万向节,所述第二万向节另端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转动连接在靠板后端表面;所述主轴外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前端上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前端同轴固接有宽带轮,所述宽带轮左右两端分别带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前端分别同轴固接有拨盘,所述拨盘外侧分别啮合有槽轮,所述槽轮后端分别同轴固接有偏心直齿轮,所述偏心直齿轮上端分别啮合有从动直齿轮,所述从动直齿轮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前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滑箱下端表面,所述滑箱分别滑动连接在靠板后端表面,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键形连板,所述偏心直齿轮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键形连板下端内壁;第三转轴前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球。
优选的,所述主轴外表面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左右两端上侧分别啮合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三锥齿轮下端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U形轴承座,所述第一U形轴承座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第四转轴外表面;所述第四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滑箱内壁,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前端分别啮合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外转轴,所述外转轴外表面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U形轴承座,所述第五锥齿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第二U形轴承座内壁;所述外转轴外表面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不完全直齿轮,所述滑箱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与不完全直齿轮相配合的O形齿圈,所述外转轴前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转轴,所述内转轴外表面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限位滑板,所述限位滑板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箱内壁,所述内转轴外表面前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外槽凸轮,所述外槽凸轮外表面分别啮合有第二滑销,所述第二滑销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滑板前端表面,所述按摩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外槽凸轮前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主轴外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所述大锥齿轮前端上侧啮合有第一小锥齿轮,所述第一小锥齿轮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小锥齿轮,所述第二小锥齿轮上端前侧啮合有第三小锥齿轮,所述第三小锥齿轮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外表面下端转动连接有直角轴承座,所述第二小锥齿轮转动连接在直角轴承座内壁;所述靠板后端表面上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内壁滑动连接有U形滑板,所述第二伸缩杆转动连接在U形滑板内壁;所述第二伸缩杆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曲轴,所述曲轴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外侧端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分别滑动连接在U形滑板内壁,所述第六转轴外表面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小直齿轮,所述第一小直齿轮前端分别啮合有第一小直齿条,所述第一小直齿条分别固定连接在U形滑板内壁;所述U形滑板上端内壁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小支撑板,所述第六转轴分别贯穿对应的小支撑板且转动连接在小支撑板内壁,所述第六转轴上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上端表面非圆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滑销,所述小支撑板上端表面分别铰接有第六连杆,所述第六连杆外侧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的第三滑销相配合的键形通孔,所述按摩球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第六连杆内侧端。
优选的,所述靠板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时上下摆动或同时向外侧张开的手臂撑杆,所述手臂撑杆上端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外表面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板内侧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三小直齿轮,所述第三小直齿轮前端分别啮合有第三小直齿条,所述第三小直齿条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板后端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第七转轴后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后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球式万向节,所述球式万向节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四小锥齿轮,所述第四小锥齿轮后端内侧分别啮合有第五小锥齿轮,所述第五小锥齿轮内侧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二小直齿轮,所述第二小直齿轮上端分别啮合有第二小直齿条,所述第二小直齿条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分别固定连接在U形滑板后端表面左右两侧。
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当患者坐在方坐板上,双腿放置在对应的第一撑板上,背部靠在靠板上时,圆座板会间歇性小幅度往复不规则转动,可辅助患者臀部间歇性小幅度往复不规则扭动,进而锻炼腰部扭转运动。
2、本发明通过启动电机后,靠板可间歇性前后不规则往复摆动,可辅助患者上身上下翻转,类似于小幅度的仰卧起坐锻炼,进而锻炼患者腰部翻转运动;第一撑板可间歇性向上下不规则往复摆动,可辅助患者抬腿、屈膝,进而锻炼患者抬腿屈膝运动。
3、本发明当启动电机后,按摩球可边前后摆动边左右移动的按摩球,可对患者的百会穴处进行敲击按摩,且大面积的按摩,可扫描盲区,防止按摩球敲击不到位;按摩板可转动边往复左右移动边前后移动,可对患者的胆俞、肝俞处进行按摩,且大面积的按摩多个穴位,可使患者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康复。
4、本发明通过启动电机后,患者通过前后摆动驱动手柄,可使按摩球上下移动,患者通过向外侧摆动手柄,可使按摩球前后移动,进而根据患者的自身需求改变按摩球的位置,既能提高锻炼兴趣,又能缓解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整体外观示意图I。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整体外观示意图II。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方坐板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异形凸轮安装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电机安装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一连杆安装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一撑板安装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底板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靠板安装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一伸缩杆安装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靠板后端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主轴安装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滑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键形连板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滑箱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不完全直齿轮安装图。
图17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一滑板安装图。
图18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U形滑板安装图。
图19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一圆盘安装图。
图20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第二轴承板安装安装图。
图21为本发明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的球式万向节安装图。
图中标号:1-底板、2-脚刹万向轮、3-第一支撑板、4-方坐板、5-电机、6-蜗杆、7-蜗轮、8-异形凸轮、9-第一滑销、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曲柄、13-圆坐板、14-第一导杆、15-第三连杆、16-靠板、17-第一限位板、18-第二导杆、19-第四连杆、20-螺旋筒、21-螺旋杆、22-第一直齿轮、23-第一直齿条、24-U形架、25-第一撑板、26-第二撑板、27-第二支撑板、28-第二直齿轮、29-第三直齿轮、30-第一万向节、31-第一伸缩杆、32-第二万向节、33-主轴、34-第一锥齿轮、35-第二锥齿轮、36-宽带轮、37-从动带轮、38-拨盘、39-槽轮、40-偏心直齿轮、41-从动直齿轮、42-键形连板、43-第一转轴、44-第二转轴、45-第三转轴、46-第一轴承座、47-滑箱、48-第三锥齿轮、49-第四锥齿轮、50-第一U形轴承座、51-第四转轴、52-第二U形轴承座、53-第五锥齿轮、54-第六锥齿轮、55-外转轴、56-不完全直齿轮、57-O形齿圈、58-限位滑板、59-内转轴、60-外槽凸轮、61-第二滑销、62-按摩板、63-手臂撑板、64-手柄、65-大锥齿轮、66-第一小锥齿轮、67-第五转轴、68-直角轴承座、69-第二小锥齿轮、70-第三小锥齿轮、71-第二伸缩杆、72-曲轴、73-第五连杆、74-第六转轴、75-第一小直齿轮、76-第一小直齿条、77-第一圆盘、78-小支撑板、79-第六连杆、80-第三滑销、81-第七转轴、82-第二轴承板、83-第三伸缩杆、84-球式万向节、85-第四小锥齿轮、86-第五小锥齿轮、87-第二小直齿轮、88-小轴承板、89-第二小直齿条、90-伸缩板、91-第三小直齿轮、92-第三小直齿条、93-第一滑板、94-U形滑板、95-头部软垫、96-背部软垫、97-按摩球、98-橡胶球、99-小转轴、100-大轴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端中部安装有可转动的异形凸轮8,所述底板1上端后侧安装有方坐板4,所述方坐板4内壁转动连接有圆坐板13,所述方坐板4前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撑板25,所述方坐板4后端内壁铰接有靠板16,所述异形凸轮8转动时可构成圆坐板13间歇性小幅度往复转动、第一撑板25间歇性上下翻转以及靠板16间歇性前后摆动的结构;所述靠板16后端表面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可间歇性上下移动的滑箱47,所述滑箱47内壁内壁分别安装有可边转动边往复左右移动边前后移动的按摩板62;所述靠板16后端表面上侧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可边左右移动边前后摆动的按摩球97。
如图1、4、11、15、19所示,底板1上端表面后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方坐板4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板3上端表面;底板1下端表面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脚刹万向轮2,脚刹万向轮2的作用是实现装置的移动,脚刹万向轮2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按摩板62对应的靠板16前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背部软垫96,按摩球97对应的靠板16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头部软垫95,通过头部软垫95和背部软垫96,可防止患者直接接触到按摩装置,既能增加按摩的舒适度,又能防止交叉感染;百会穴位于头部后脑处,患者通过坐在方坐板4上,双腿放置在对应的第一撑板25上端表面,背靠在靠板16上,通过可前后摆动的按摩球97,可对患者的百会穴处进行敲击按摩,按摩球97属于橡胶制品,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再通过可左右移动的按摩球97,可扫描盲区,防止按摩球97敲击不到位;由于肝俞、胆俞穴位在背部的两侧,通过可转动边往复左右移动边前后移动的按摩板62,可对患者的胆俞、肝俞处进行按摩,且大面积的按摩多个穴位,可使患者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康复;当患者坐在方坐板4上时,通过可小幅度往复转动的圆坐板13,可辅助患者臀部左右扭动,进而锻炼腰部扭转运动;当患者背靠在方坐板4上时,通过可前后摆动的靠板16,可辅助患者上身上下翻转,类似于小幅度的仰卧起坐锻炼,进而锻炼患者腰部翻转运动;当患者双腿放置在对应的第一撑板25上端表面时,通过可向上摆动的第一撑板25,可辅助患者抬腿、屈膝,进而锻炼患者抬腿屈膝运动。
所述底板1上端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前端固定连接有蜗杆6,所述蜗杆6左端啮合有蜗轮7,所述蜗轮7上端同轴固接有异形凸轮8,所述异形凸轮8上端表面开设有不规则滑槽,所述不规则滑槽内壁啮合有第一滑销9,所述第一滑销9外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10,所述第一连杆10滑动连接在方坐板4下端表面,所述第一连杆10后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1,所述第二连杆11后端铰接有曲柄12,所述曲柄12同轴固接在圆坐板13下端。
如图4-6所示,电机5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异形凸轮8和蜗轮7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底板1内壁;由于第一连杆10滑动连接在方坐板4下端表面,从而实现限位第一连杆10和第一滑销9只能前后移动,异形凸轮8的形状和安装图如图6所示,异形凸轮8上端表面开设的多段凸状不齐的不规则滑槽,其目的是实现当异形凸轮8转动时,可实现对应的第一滑销9前后间歇性往复不规则的移动,每次向后往复移动的距离不相同,当第一滑销9前后移动时会带动对应的第一连杆10向后移动,第一连杆10向后移动会带动第二连杆11向后移动,由于曲柄12在圆坐板13的限位下只能以圆坐板13为圆心转动,从而实现曲柄12向后摆动,当曲柄12向后摆动时会带动圆坐板13向后摆动,圆坐板13向后摆动时会带动患者的臀部扭动,从而实现圆坐板13间歇性的不规则往复转动,可辅助患者间歇性的不规则腰部扭动锻炼;通过启动电机5,电机5转动时会带动对应的蜗杆6转动,蜗杆6转动通过啮合蜗轮7,会带动对应的蜗轮7转动,蜗轮7转动则会带动异形凸轮8转动,异形凸轮8转动通过啮合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滑销9间歇性不规则前后往复移动,第一滑销9间歇性不规则前后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前后往复移动,则曲柄12和圆坐板13在第二连杆11的驱动下会间歇性不规则往复小幅度转动;通过蜗轮7蜗杆6的单向自锁功能,可防止在电机5不工作时,装置意外驱动。
所述第一连杆10左右两端表面前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7,所述第一限位板17外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18,所述第二导杆18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1内壁,所述第二导杆18外表面下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19,所述第四连杆19前端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螺旋筒20,所述螺旋筒20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1内壁,所述螺旋筒20外表面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22,所述第一直齿轮22内侧分别啮合有第一直齿条23,所述第一直齿条23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端表面;所述螺旋筒20内壁分别设有螺旋杆21,所述螺旋杆21上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U形架24,所述第一撑板25前端分别铰接在对应的U形架24内壁,所述第一撑板25前端内壁分别铰接有第二撑板26,所述底板1上端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7,所述第二撑板26前端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27内壁。
如图6-8所示,第二导杆18和螺旋筒20下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圆环垫,圆环垫对应的底板1处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滑槽,圆环垫的作用是防止第二导杆18和螺旋筒20与对应的滑槽发生脱离,从而实现第二导杆18和螺旋筒20既能转动,又能前后滑动;第一撑板25、U形架24、第二撑板26的安装如图7所示,三者相互铰接;两个第二撑板26前端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导杆,导杆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27内壁;如图8所示,螺旋杆21外表面设有与螺旋筒20相配合的螺旋槽,其目的是当螺旋筒20转动时会带动螺旋杆21上下移动;当第一连杆10前后移动时会带动对应的第一限位板17前后移动,当第一限位杆前后移动时会带动对应的第二导杆18前后移动,当第二导杆18前后移动时会带动对应的第四连杆19前后移动,当第四连杆19前后移动时会带动对应的螺旋筒20前后移动,当螺旋筒20前后移动时会带动对应的第一直齿轮22前后移动,当第一直齿轮22前后移动时通过与第一直齿条23的啮合则会转动,当第一直齿轮22转动时则会带动对应的螺旋筒20转动,由于螺旋杆21不能转动,所以当螺旋筒20转动时则会带动对应的螺旋杆21向上移动,螺旋杆21向下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U形架24向上移动,从而使U形架24边向后移动边向上移动,可使对应的第一撑板25向上翻转,则第二撑板26后端也会向上倾斜,第二撑板26前端向后滑动,从而使患者呈现边向抬腿边屈膝锻炼,且由于第一连杆10属于间歇性往复不规则前后移动,从而使对应的患者间歇性的往复不规则抬腿屈膝锻炼,且每次抬腿的高度以及膝部弯曲程度不同。
所述第一连杆10下端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杆14,所述第一导杆14外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15,所述第三连杆15后端分别铰接在靠板16下端左右两侧内壁。
如图9所示,当第一连杆10前后移动时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导杆14前后移动,第一导杆14前后移动时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三连杆15前端前后移动,则第三连杆15后端会带动对应的靠板16前后摆动,从而实现靠板16前后往复摆动,由于第一连杆10间歇性前后不规则往复移动,从而使靠板16间歇性不规则往复摆动,带动患者的腰背间歇性不规则往复弯曲锻炼。
所述蜗杆6后端同轴固接有第二直齿轮28,所述第二直齿轮28左端啮合有第三直齿轮29,所述第三直齿轮29后端同轴固接有第一万向节30,所述第一万向节30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1,所述第一伸缩杆31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万向节32,所述第二万向节32另端固定连接有主轴33,所述主轴33转动连接在靠板16后端表面;所述主轴33外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4,所述第一锥齿轮34前端上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5,所述第二锥齿轮35前端同轴固接有宽带轮36,所述宽带轮36左右两端分别带连接有从动带轮37,所述从动带轮37前端分别同轴固接有拨盘38,所述拨盘38外侧分别啮合有槽轮39,所述槽轮39后端分别同轴固接有偏心直齿轮40,所述偏心直齿轮40上端分别啮合有从动直齿轮41,所述从动直齿轮41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45,所述第三转轴45外表面前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座46,所述第一轴承座46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滑箱47下端表面,所述滑箱47分别滑动连接在靠板16后端表面,所述第三转轴45外表面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键形连板42,所述偏心直齿轮40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44,所述第二转轴44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键形连板42下端内壁;第三转轴45前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球98。
如图10-14所示,蜗杆6和第二直齿轮28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端表面;第一万向节30和第三直齿轮29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端表面;第一伸缩杆31是第一内杆和第一外筒组成的,第一内杆滑动连接在第一外筒内壁,属于花键连接,既能充当转轴转动,又能上下伸缩;主轴33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底端固定连接在靠板16后端表面;第一万向节30、第二万向节32和第一伸缩杆31的作用是实现靠板16的前后摆动功能,由于靠板16会前后摆动,所以通过第一万向节30、第二万向节32、第一伸缩杆31为靠板16提供前后摆动的空间;第二锥齿轮35和宽带轮36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靠板16内壁;从动带轮37和拨盘38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靠板16内壁,槽轮39中心处和偏心直齿轮40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3,第一转轴43转动连接在靠板16内壁,第一转轴43安装如图14所示,键形连板42的作用是实现限位,防止偏心直齿轮40与从动直齿轮41发生脱离,由于滑箱47滑动连接在靠板16后端表面,滑箱47只能上下移动,所以当偏心直齿轮40转动时,通过啮合可驱动对对应的从动直齿轮41边转动边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带动对应的第一轴承座46和滑箱47上下移动;如图14所示,橡胶球98的作用是也是按摩,对患者的背部下端进行按摩,且当第三转轴45转动时,会使橡胶球98边转动边上下移动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当蜗杆6转动时,通过啮合和同轴传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二直齿轮28、第三直齿轮29、第一万向节30、第二万向节32、第一伸缩杆31、主轴33、第一锥齿轮34、第二锥齿轮35、宽带轮36同步转动,宽带轮36转动通过拉带则会带动对应的从动带轮37转动,从动带轮37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拨盘38转动,拨盘38转动通过啮合则会带动对应的槽轮39间歇性转动,槽轮39间歇性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偏心直齿轮40间歇性转动,偏心直齿轮40间歇性转动则通过啮合会带动对应的从动直齿轮41、滑箱47间歇性上下移动,且橡胶球98会边间歇性转动边间歇性上下移动对患者的背部下侧进行按摩。
所述主轴33外表面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三锥齿轮48,所述第三锥齿轮48左右两端上侧分别啮合有第四锥齿轮49,所述第四锥齿轮49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51,所述第三锥齿轮48下端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U形轴承座50,所述第一U形轴承座50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第四转轴51外表面;所述第四转轴51分别转动连接在滑箱47内壁,所述第四转轴51外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五锥齿轮53,所述第五锥齿轮53前端分别啮合有第六锥齿轮54,所述第六锥齿轮54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外转轴55,所述外转轴55外表面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U形轴承座52,所述第五锥齿轮53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第二U形轴承座52内壁;所述外转轴55外表面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不完全直齿轮56,所述滑箱47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与不完全直齿轮56相配合的O形齿圈57,所述外转轴55前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转轴59,所述内转轴59外表面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限位滑板58,所述限位滑板58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箱47内壁,所述内转轴59外表面前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外槽凸轮60,所述外槽凸轮60外表面分别啮合有第二滑销61,所述第二滑销61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滑板前端表面,所述按摩板62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外槽凸轮60前端表面。
如图12-16所示,主轴33与第三锥齿轮48属于花键连接,第三锥齿轮48既能在主轴33外表面上下滑动,又能跟随主轴33转动,第一U形轴承座50的作用是当滑箱47上下移动时,会带动对应的第三锥齿轮48上下移动,且不予对应的第四锥齿轮49脱离,始终保持啮合的状态;如图12所示,第五锥齿轮53与第四转轴51属于花键连接,第五锥齿轮53既能在第四转轴51外表面左右滑动,又能跟随第四转轴51转动,第二U形轴承座52的作用是当外转轴55左右移动时,可带动对应的第五锥齿轮53左右滑动,从而实现第五锥齿轮53与第六锥齿轮54始终处于啮合的状态;限位滑板58的作用是实现外转轴55和内转轴59只能在滑箱47内壁左右滑动,第二滑销61外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滑板前端表面;外槽凸轮60和内转轴59属于花键连接,外槽凸轮60既能在内转轴59外表面前后滑动,又能跟随外转轴55转动;当主轴33转动时,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三锥齿轮48转动,第三锥齿轮48转动通过啮合则会带动对应的第四锥齿轮49转动,第四锥齿轮49转动则会带动第四转轴51转动,第四转轴51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五锥齿轮53转动,第五锥齿轮53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六锥齿轮54转动,第六锥齿轮54转动则会带动外转轴55转动,外转轴55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不完全直齿轮56转动,如图15所示,通过不完全直齿轮56与O形齿圈57的的相互配合,可实现不完全直齿轮56左右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对应的按摩板62往复左右移动,且当外转轴55转动时会带动内转轴59转动,内转轴59转时则会带动外槽凸轮60转动,外槽凸轮60转动通过啮合第二滑销61则会实现按摩板62边转动边前后往复移动,且还会上下间歇性往复移动。
所述主轴33外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65,所述大锥齿轮65前端上侧啮合有第一小锥齿轮66,所述第一小锥齿轮66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五转轴67,所述第五转轴67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小锥齿轮69,所述第二小锥齿轮69上端前侧啮合有第三小锥齿轮70,所述第三小锥齿轮70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71,所述第二伸缩杆71外表面下端转动连接有直角轴承座68,所述第二小锥齿轮69转动连接在直角轴承座68内壁;所述靠板16后端表面上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93,所述第一滑板93内壁滑动连接有U形滑板94,所述第二伸缩杆71转动连接在U形滑板94内壁;所述第二伸缩杆71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曲轴72,所述曲轴72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杆73,所述第五连杆73外侧端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六转轴74,所述第六转轴74分别滑动连接在U形滑板94内壁,所述第六转轴74外表面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小直齿轮75,所述第一小直齿轮75前端分别啮合有第一小直齿条76,所述第一小直齿条76分别固定连接在U形滑板94内壁;所述U形滑板94上端内壁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小支撑板78,所述第六转轴74分别贯穿对应的小支撑板78且转动连接在小支撑板78内壁,所述第六转轴74上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77,所述第一圆盘77上端表面非圆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滑销80,所述小支撑板78上端表面分别铰接有第六连杆79,所述第六连杆79外侧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的第三滑销80相配合的键形通孔,所述按摩球97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第六连杆79内侧端。
如图11、17-19所示,第五转轴67转动连接在靠板16内壁;第五转轴67与第二小锥齿轮69属于花键连接,第二小锥齿轮69既能在第五转轴67外表面前后滑动,又能跟随第五转轴67转动;第二伸缩杆71是由第二内杆和第二外筒组成的,第二内杆滑动连接在第二外筒内壁,第二内杆与第二外筒属于花键连接,既能充当转轴转动,又能上下伸缩,第二内杆转动连接在U形滑板94内壁,直角轴承座68转动连接在第二外筒外表面;直角轴承座68的作用是防止第二小锥齿轮69与第三小锥齿轮70发生脱离啮合,且当第二伸缩杆71前后移动时,会带动对应的第二小锥齿轮69前后移动;如图19所示,第六转轴74下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圆环垫,圆环垫对应的U形滑板94内壁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滑槽,圆环垫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壁,圆环垫的作用是实现对应的第六转轴74既能在U形滑板94内壁转动,又能左右滑动;U形滑板94与第一滑板93的安装和形状如图18,第一滑板93可在靠板16内壁上下滑动,U形滑板94可在第一滑板93内壁前后滑动;当主轴33转动时会带动大锥齿轮65转动,大锥齿轮65转动时通过啮合会带动第一小锥齿轮66转动,第一小锥齿轮66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五转轴67和第二小锥齿轮69转动,第二小锥齿轮69转动通过啮合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三小锥齿轮70转动,第三小锥齿轮70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二伸缩杆71转动,第二伸缩杆71转动时则会带动曲轴72转动,曲轴72转动时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五连杆73内侧做圆周运动,则第五连杆73外侧会在第六转轴74的限位下做往复直线左右移动,从而带动第六转轴74做左右往复移动,当第六转轴74做左右往复移动时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小直齿轮75、小支撑板78、第一圆盘77、第六连杆79和按摩球97左右移动,由于第一小直齿轮75与第一小直齿条76相啮合,第一小直齿条76固定连接在U形滑板94内壁,不能移动,所以第一小直齿轮75左右移动时会自转,从而实现对应的第六转轴74转动,第六转轴74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圆盘77转动,第一圆盘77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三滑销80做圆周运动,当第三滑销80做圆周运动时通过与键形通孔的相配合可使第六连杆79内侧端前后摆动,从而实现对应的按摩球97边左右移动边前后摆动,对患者的百会穴处进行按摩。
所述靠板16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时上下摆动或同时向外侧张开的手臂撑杆,所述手臂撑杆上端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七转轴81,所述第七转轴81外表面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板82,两个所述第二轴承板82内侧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三小直齿轮91,所述第三小直齿轮91前端分别啮合有第三小直齿条92,所述第三小直齿条92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板93后端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第七转轴81后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83,所述第三伸缩杆83后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球式万向节84,所述球式万向节84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四小锥齿轮85,所述第四小锥齿轮85后端内侧分别啮合有第五小锥齿轮86,所述第五小锥齿轮86内侧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二小直齿轮87,所述第二小直齿轮87上端分别啮合有第二小直齿条89,所述第二小直齿条89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板90,所述伸缩板90分别固定连接在U形滑板94后端表面左右两侧。
如图17、20-21所示,手臂撑板63下端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手柄64,第二轴承板82和第三小直齿轮91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外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大轴承座,大轴承座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靠板16后端表面;第三伸缩杆83是由第三外筒和第三内杆组成,第三内杆滑动连接在第三外筒内壁,第三内杆和第三外筒属于花键连接,既能充当转轴转动,又能前后伸缩;球式万向节84外表面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大轴承板100外侧表面;第三伸缩杆83的作用是实现当手臂撑板63上下摆动时,会使对应的第七转轴81上下摆动,通过第三伸缩杆83的伸缩功能,提供第七转轴81上下摆动的空间幅度;第五小锥齿轮86和第二小直齿轮87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小转轴99,小转轴99分别转动连接在大轴承板100内壁,小转轴99外表面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小轴承板88,小轴承板88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第二直齿条内壁,小轴承板88的作用是防止第二直齿条与第二直齿轮28脱离,从而实现对应的第二直齿轮28与第二直齿条始终处于啮合的状态;由于第一滑板93滑动连接在靠板16后端表面,所以会使对应的按摩球97上下移动,由于U形滑板94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板93内壁,所以会使对应的按摩球97前后移动,且当第一滑板93上下移动时,对应的第二伸缩杆71会伸长缩短,不会影响按摩球97的工作,同理当U形滑板94前后移动时,会带动对应的第二伸缩杆71前后移动,也不会影响对应的按摩球97工作;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应的穴位也不相同,患者通过前后摆动驱动手柄64,可使按摩球97上下移动,患者通过向外侧摆动手柄64,可使按摩球97前后移动,进而根据患者的自身需求改变按摩球97的位置;当患者向上摆动手臂撑板63时,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七转轴81向上做圆周运动,且第二轴承板82会转动,第二轴承板82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三小直齿轮91转动,第三小直齿轮91转动通过啮合则会使对应的第三小直齿条92向上移动,第三直齿条向上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滑板93和U形滑板94向上移动,且伸缩板90会伸长,从而实现按摩球97向上移动,反之则相反;当向外侧驱动对应手臂撑板63时,手臂撑板63向外侧驱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七转轴81转动,第七转轴81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三伸缩杆83转动,第三伸缩杆83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球式万向节84转动,球式万向节84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四锥齿轮49、第五锥齿轮53、第二小直齿轮87同步转动,第二小直齿条89向前移动,从而实现对应的U形滑板94和按摩球97同步向前移动,可根据患者的自身需求自己调节按摩位置。
本发明在使用时,当患者坐在方坐板4上,双腿放置在对应的第一撑板25上,背部靠在靠板16上时,圆座板会间歇性小幅度往复不规则转动,可辅助患者臀部间歇性小幅度往复不规则扭动,进而锻炼腰部扭转运动;靠板16可间歇性前后不规则往复摆动,可辅助患者上身上下翻转,类似于小幅度的仰卧起坐锻炼,进而锻炼患者腰部翻转运动;第一撑板25可间歇性向上下不规则往复摆动,可辅助患者抬腿、屈膝,进而锻炼患者抬腿屈膝运动;按摩球97可边前后摆动边左右移动的按摩球97,可对患者的百会穴处进行敲击按摩,且大面积的按摩,可扫描盲区,防止按摩球97敲击不到位;按摩板62可转动边往复左右移动边前后移动,可对患者的胆俞、肝俞处进行按摩,且大面积的按摩多个穴位,可使患者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康复;患者通过前后摆动驱动手柄64,可使按摩球97上下移动,患者通过向外侧摆动手柄64,可使按摩球97前后移动,进而根据患者的自身需求改变按摩球97的位置,既能提高锻炼兴趣,又能缓解疲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中部安装有可转动的异形凸轮(8),所述底板(1)上端后侧安装有方坐板(4),所述方坐板(4)内壁转动连接有圆坐板(13),所述方坐板(4)前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撑板(25),所述方坐板(4)后端内壁铰接有靠板(16),所述异形凸轮(8)转动时可构成圆坐板(13)间歇性小幅度往复转动、第一撑板(25)间歇性上下翻转以及靠板(16)间歇性前后摆动的结构;所述靠板(16)后端表面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可间歇性上下移动的滑箱(47),所述滑箱(47)内壁分别安装有可边转动边往复左右移动边前后移动的按摩板(62);所述靠板(16)后端表面上侧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可边左右移动边前后摆动的按摩球(9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前端固定连接有蜗杆(6),所述蜗杆(6)左端啮合有蜗轮(7),所述蜗轮(7)上端同轴固接有异形凸轮(8),所述异形凸轮(8)上端表面开设有不规则滑槽,所述不规则滑槽内壁啮合有第一滑销(9),所述第一滑销(9)外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10),所述第一连杆(10)滑动连接在方坐板(4)下端表面,所述第一连杆(10)后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1),所述第二连杆(11)后端铰接有曲柄(12),所述曲柄(12)同轴固接在圆坐板(13)下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0)左右两端表面前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7),所述第一限位板(17)外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18),所述第二导杆(18)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1)内壁,所述第二导杆(18)外表面下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19),所述第四连杆(19)前端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螺旋筒(20),所述螺旋筒(20)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1)内壁,所述螺旋筒(20)外表面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22),所述第一直齿轮(22)内侧分别啮合有第一直齿条(23),所述第一直齿条(23)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端表面;所述螺旋筒(20)内壁分别设有螺旋杆(21),所述螺旋杆(21)上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U形架(24),所述第一撑板(25)前端分别铰接在对应的U形架(24)内壁,所述第一撑板(25)前端内壁分别铰接有第二撑板(26),所述底板(1)上端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7),所述第二撑板(26)前端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27)内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0)下端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杆(14),所述第一导杆(14)外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15),所述第三连杆(15)后端分别铰接在靠板(16)下端左右两侧内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6)后端同轴固接有第二直齿轮(28),所述第二直齿轮(28)左端啮合有第三直齿轮(29),所述第三直齿轮(29)后端同轴固接有第一万向节(30),所述第一万向节(30)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1),所述第一伸缩杆(31)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万向节(32),所述第二万向节(32)另端固定连接有主轴(33),所述主轴(33)转动连接在靠板(16)后端表面;所述主轴(33)外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4),所述第一锥齿轮(34)前端上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5),所述第二锥齿轮(35)前端同轴固接有宽带轮(36),所述宽带轮(36)左右两端分别带连接有从动带轮(37),所述从动带轮(37)前端分别同轴固接有拨盘(38),所述拨盘(38)外侧分别啮合有槽轮(39),所述槽轮(39)后端分别同轴固接有偏心直齿轮(40),所述偏心直齿轮(40)上端分别啮合有从动直齿轮(41),所述从动直齿轮(41)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45),所述第三转轴(45)外表面前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座(46),所述第一轴承座(46)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滑箱(47)下端表面,所述滑箱(47)分别滑动连接在靠板(16)后端表面,所述第三转轴(45)外表面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键形连板(42),所述偏心直齿轮(40)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44),所述第二转轴(44)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键形连板(42)下端内壁;第三转轴(45)前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球(9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3)外表面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三锥齿轮(48),所述第三锥齿轮(48)左右两端上侧分别啮合有第四锥齿轮(49),所述第四锥齿轮(49)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51),所述第三锥齿轮(48)下端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U形轴承座(50),所述第一U形轴承座(50)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第四转轴(51)外表面;所述第四转轴(51)分别转动连接在滑箱(47)内壁,所述第四转轴(51)外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五锥齿轮(53),所述第五锥齿轮(53)前端分别啮合有第六锥齿轮(54),所述第六锥齿轮(54)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外转轴(55),所述外转轴(55)外表面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U形轴承座(52),所述第五锥齿轮(53)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第二U形轴承座(52)内壁;所述外转轴(55)外表面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不完全直齿轮(56),所述滑箱(47)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与不完全直齿轮(56)相配合的O形齿圈(57),所述外转轴(55)前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转轴(59),所述内转轴(59)外表面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限位滑板(58),所述限位滑板(58)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箱(47)内壁,所述内转轴(59)外表面前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外槽凸轮(60),所述外槽凸轮(60)外表面分别啮合有第二滑销(61),所述第二滑销(61)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滑板前端表面,所述按摩板(62)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外槽凸轮(60)前端表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3)外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65),所述大锥齿轮(65)前端上侧啮合有第一小锥齿轮(66),所述第一小锥齿轮(66)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五转轴(67),所述第五转轴(67)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小锥齿轮(69),所述第二小锥齿轮(69)上端前侧啮合有第三小锥齿轮(70),所述第三小锥齿轮(70)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71),所述第二伸缩杆(71)外表面下端转动连接有直角轴承座(68),所述第二小锥齿轮(69)转动连接在直角轴承座(68)内壁;所述靠板(16)后端表面上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93),所述第一滑板(93)内壁滑动连接有U形滑板(94),所述第二伸缩杆(71)转动连接在U形滑板(94)内壁;所述第二伸缩杆(71)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曲轴(72),所述曲轴(72)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杆(73),所述第五连杆(73)外侧端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六转轴(74),所述第六转轴(74)分别滑动连接在U形滑板(94)内壁,所述第六转轴(74)外表面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小直齿轮(75),所述第一小直齿轮(75)前端分别啮合有第一小直齿条(76),所述第一小直齿条(76)分别固定连接在U形滑板(94)内壁;所述U形滑板(94)上端内壁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小支撑板(78),所述第六转轴(74)分别贯穿对应的小支撑板(78)且转动连接在小支撑板(78)内壁,所述第六转轴(74)上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77),所述第一圆盘(77)上端表面非圆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滑销(80),所述小支撑板(78)上端表面分别铰接有第六连杆(79),所述第六连杆(79)外侧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的第三滑销(80)相配合的键形通孔,所述按摩球(97)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第六连杆(79)内侧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16)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时上下摆动或同时向外侧张开的手臂撑杆,所述手臂撑杆上端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七转轴(81),所述第七转轴(81)外表面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板(82),两个所述第二轴承板(82)内侧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三小直齿轮(91),所述第三小直齿轮(91)前端分别啮合有第三小直齿条(92),所述第三小直齿条(92)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板(93)后端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第七转轴(81)后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83),所述第三伸缩杆(83)后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球式万向节(84),所述球式万向节(84)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四小锥齿轮(85),所述第四小锥齿轮(85)后端内侧分别啮合有第五小锥齿轮(86),所述第五小锥齿轮(86)内侧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二小直齿轮(87),所述第二小直齿轮(87)上端分别啮合有第二小直齿条(89),所述第二小直齿条(89)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板(90),所述伸缩板(90)分别固定连接在U形滑板(94)后端表面左右两侧。
CN202011334036.5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 Withdrawn CN1123703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4036.5A CN112370308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4036.5A CN112370308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0308A true CN112370308A (zh) 2021-02-19

Family

ID=74589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4036.5A Withdrawn CN112370308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030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9312A (zh) * 2021-02-24 2021-07-06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重症患者功能锻炼装置
CN113440382A (zh) * 2021-08-02 2021-09-28 高庆 一种瘫痪被动训练器
EP4210205A4 (en) * 2021-03-16 2024-04-24 Zhejiang Jiecang Linear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ONE-WAY SELF-LOCKING DRIVE DEVI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9312A (zh) * 2021-02-24 2021-07-06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重症患者功能锻炼装置
CN113069312B (zh) * 2021-02-24 2022-08-12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重症患者功能锻炼装置
EP4210205A4 (en) * 2021-03-16 2024-04-24 Zhejiang Jiecang Linear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ONE-WAY SELF-LOCKING DRIVE DEVICE
CN113440382A (zh) * 2021-08-02 2021-09-28 高庆 一种瘫痪被动训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70308A (zh) 一种脑卒中康复训练装置
CN110613585A (zh) 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CN112007333B (zh) 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CN113018090B (zh) 颈椎保健训练装置
CN112891141A (zh) 一种膝关节炎患者康复锻炼装置
CN112932903A (zh) 一种脑卒中康复锻炼装置
CN112932893A (zh) 一种骨科临床下肢关节肌肉恢复装置
CN112426682A (zh)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CN113633518A (zh) 一种针对卧床患者进行康复的锻炼装置
CN111729251A (zh) 产后康复装置
CN112618312A (zh)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装置
CN111789743A (zh) 重症康复机器人
CN111297635A (zh) 一种预防尿失禁用盆底肌训练装置
CN111631869A (zh) 一种方便病人康复按摩的轮椅
CN113768768A (zh) 一种中医脊柱康复理疗装置
CN112168653A (zh) 一种消化内科胃部疾病护理装置
CN113648606B (zh) 一种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装置
CN111759637A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患者肢体约束装置
CN112603790B (zh)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辅助诊断治疗装置
CN112402204B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康复训练护理装置
CN113456432A (zh) 一种中医康复锻炼装置
CN113855491A (zh)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
CN213048018U (zh) 重症康复机器人
CN113749908A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辅助治疗设备
CN112426688A (zh) 呼吸内科护理用心肺功能锻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