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8916A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8916A
CN112368916A CN201980039665.4A CN201980039665A CN112368916A CN 112368916 A CN112368916 A CN 112368916A CN 201980039665 A CN201980039665 A CN 201980039665A CN 112368916 A CN112368916 A CN 112368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erminal connecting
connecting portion
noise reduction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96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浦康介
松下祥祈
木藤和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9/02404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244873A1/ja
Publication of CN112368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9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2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suppre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2K11/026Suppressors associated with brushes, brush holders or their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01R39/02Details for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 H01R39/38Brush holders
    • H01R39/383Brush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the brush hol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01R39/02Details for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 H01R39/46Auxiliary means for improving current transfer, or for reducing or preventing sparking or arc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8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associated with geared commutator motors of the worm-and-wheel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4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 H02K5/143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commu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4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 H02K5/143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commutators
    • H02K5/148Slidably supported brush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H02K7/116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 H02K7/11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worm and worm-whe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8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terminals for insertion into h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马达,包括轭部外壳(12)、刷握(21)、外壳壳体(41)和电路基板(72)。刷握保持供电电刷(22)及供电接头(23、24)。外壳壳体包括供供电接头的前端部插入的基板收容凹部(46)。电路基板具有在基板收容凹部的内部与供电接头电连接的端子(73、74)。供电接头具有直线地延伸且配置于基板收容凹部的端子连接部(23a、24a)。端子是电连接到端子连接部的两股端子。端子连接部中比连接有端子的端子连接位置(23b、24b)更靠基端侧的部位被用于降低噪声的降噪构件(81、82)覆盖。

Description

马达
相关申请的援引
本申请以2018年6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117191号以及2018年11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218277号为基础,在此援引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通常,马达由于供电电刷与换向器的滑动接触而产生噪声。作为这种马达的噪声对策,存在在与马达连接的供电用的外部电缆设置作为覆盖该外部电缆的降噪构件的铁氧体芯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57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在马达的外部设置铁氧体芯及用于固定该铁氧体芯的铁氧体芯保持件,存在包含这些部件的装置的装设空间变大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能使装设空间小型化的马达。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马达包括轭部外壳(12)、刷握(21)、外壳壳体(41)以及电路基板(72)。所述轭部外壳是在内侧收容转子(11)的有底筒状。所述刷握保持用于向所述转子供电的供电电刷(22)以及与所述供电电刷电连接的供电接头(23、24),并嵌入所述轭部外壳的开口部。所述外壳壳体具有供所述供电接头的前端部插入的基板收容凹部(46),并且收容使所述转子的旋转减速的减速机构(31)并与所述轭部外壳的开口部连结。所述电路基板具有在所述基板收容凹部的内部与所述供电接头电连接的端子(73、74),并收容在所述基板收容凹部中。所述供电接头具有直线地延伸且配置于所述基板收容凹部的端子连接部(23a、24a)。所述端子是从与所述端子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与所述端子连接部电连接的两股端子。在所述端子连接部中的比连接有所述端子的端子连接位置(23b、24b)更靠基端侧的部位被用于降低噪声的降噪构件(81、82)覆盖。
根据该结构,端子连接部的比连接有电路基板的端子的端子连接位置更靠基端侧的部分被降噪构件覆盖。因此,与在马达的外部设置降噪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整体的装设空间的小型化。此外,能够抑制在供电电刷侧产生的噪声传播到电路基板。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和以下详细的记述,可以更明确本公开的所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如下所述。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主视图。
图2是将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局部分解而图示的主视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外壳壳体的放大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中的外壳壳体及供电接头的放大图。
图5是将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局部分解而图示的侧视图。
图6是一实施方式的供电接头和降噪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另一例的马达中的外壳壳体的放大图。
图8是另一例的马达中的外壳壳体及供电接头的放大图。
图9是另一例的马达中的外壳壳体及供电接头的放大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另一例的供电接头及电路构成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另一例的供电接头及电路构成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另一例的电路构成构件的侧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另一例的供电接头及电路构成构件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马达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马达10具有有底筒状的轭部外壳12(以下称为轭部12),该轭部外壳12在内侧收容转子11。轭部12具有从该轭部12的开口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12a。在轭部12的内周面固定有磁体13,并且在该磁体13的内侧能旋转地配置有转子11。
转子11具有配置于轭部12的中央的转轴14。转轴14的基端部由设置在轭部12的底部中央的轴承15轴支承。另外,与磁体13沿径向相对的电枢铁芯16能一体旋转地固定于转轴14,并且在电枢铁芯16卷绕有电枢线圈17。另外,与电枢线圈17电连接的换向器18以能与转轴14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转轴14的比电枢铁芯16更靠前端侧的部位。然后,转轴14的前端部从轭部12的开口部向轭部12的外部(朝向后述的外壳壳体41)突出。
如图1及图2所示,在轭部12的开口部嵌入有刷握21。本实施方式的刷握21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转轴14的比换向器18更靠前端侧的部位贯穿刷握21,并且由保持于该刷握21的未图示的轴承支承。而且,刷握21保持与换向器18滑动接触的多个供电电刷22。
此外,刷握21保持一对供电接头23、24。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电接头23、24嵌件成型于树脂制的刷握21。各供电接头23、24是对导电性的金属板材施加冲压加工而形成的,以部分地露出到刷握21的外部的方式埋设于该刷握21。各供电接头23、24的前端部在从转轴14沿径向偏移的位置(在图2中是从转轴14的旋转轴线L1向下侧偏移的位置)处露出到刷握21的外部。而且,各供电接头23、24的前端侧的露出到刷握21的外部的部分与转轴14的旋转轴线L1(以下称为旋转轴线L1)平行地向与轭部12相反的一侧直线地延伸。在各供电接头23、24中,与旋转轴线L1平行地延伸的该部分成为端子连接部23a、24a。此外,在各供电接头23、24中的比端子连接部23a、24a更靠基端侧的部位、即从刷握21露出的部分处电连接有供电电刷22。
马达10具有树脂制的外壳壳体41,该外壳壳体41收容使转子11的旋转减速的减速机构31,并与轭部12连结。外壳壳体41在与轭部12沿旋转轴线L1方向相对的位置(图2中右侧的端部)处包括用于固定该外壳壳体41与轭部12的固定部42。固定部42形成为与轭部12的凸缘部12a及刷握21沿旋转轴线L1方向重叠的形状。另外,在固定部42设置有未图示的凹部,该凹部收容刷握21的从轭部12突出的部分。然后,在将刷握21夹持在固定部42与轭部12之间的状态下,轭部12的凸缘部12a通过螺钉43固定于固定部42,由此,外壳壳体41与轭部12连结。
外壳壳体41具有从固定部42沿旋转轴线L1方向朝与轭部12相反的一侧延伸的蜗杆收容部44。在蜗杆收容部44收容有与转轴14一体旋转的螺纹齿状的蜗杆32。另外,外壳壳体41在蜗杆收容部44的侧方(图2中的上侧方)具有与该蜗杆收容部44一体设置的蜗轮收容部45。在蜗轮收容部45能旋转地收容有呈大致圆板状的蜗轮33。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机构31是由该蜗轮33和蜗杆32构成的蜗杆减速机构。在蜗轮33的径向的中央部,沿该蜗轮33的轴向延伸的输出轴34被设置成能与该蜗轮33一体旋转,由减速机构31减速后的旋转从该输出轴34输出。
另外,外壳壳体41在与固定部42沿旋转轴线L1方向相邻的部位具有基板收容凹部46。基板收容凹部46是在与旋转轴线L1正交的方向且与输出轴34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图2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凹设的凹部。在与旋转轴线L1正交的方向且从基板收容凹部46的开口部46a观察时(即图2所示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基板收容凹部46形成为在旋转轴线L1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状。
基板收容凹部46具有接头插入部48,该接头插入部48是通过分隔壁47将该基板收容凹部46中的与固定部42相邻的部位局部分隔而设置的。分隔壁47在基板收容凹部46的内部设置于在旋转轴线L1方向上与固定部42分离的位置,从基板收容凹部46的底面46b朝向基板收容凹部46的开口部46a突出。另外,当从基板收容凹部46的开口部46a观察时(参照图2),分隔壁47沿与旋转轴线L1方向正交的方向从蜗杆收容部44延伸至基板收容凹部46的侧壁部46c。另外,侧壁部46c是沿基板收容凹部46的外周立设的周壁。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外壳壳体41具有一对接头插入口51、52,该对接头插入口51、52在旋转轴线L1方向上穿过固定部42并在接头插入部48的内侧开口。接头插入口51、52将收容设置于固定部42的刷握21的所述凹部(省略图示)与接头插入部48连通。从基板收容凹部46的凹设方向观察时(即图2所示的状态),接头插入口51、52以与端子连接部23a、24a的间隔相同的间隔在与旋转轴线L1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分离。
如图4所示,所述供电接头23、24通过从各供电接头23、24的前端侧插通接头插入口51、52而插入接头插入部48,由此,端子连接部23a、24a分别配置在接头插入部48的内部(基板收容凹部46的内部)。配置在接头插入部48内的端子连接部23a、24a分别与旋转轴线L1平行地延伸,并且彼此平行。另外,从基板收容凹部46的凹设方向观察时,该端子连接部23a、24a在与旋转轴线L1正交的方向上分离。此外,该端子连接部23a、24a的前端(供电接头23、24的前端)达到分隔壁47。
如图1和图5所示,在基板收容凹部46收容有用于控制马达10的驱动的控制装置71。控制装置71具有安装有多个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72。电路基板72具有比基板收容凹部46的开口部46a小一圈的长方形的平板状。然后,电路基板72被收容在基板收容凹部46内,以使基板收容凹部46的开口部46a大致封闭。电路基板72被收容在基板收容凹部46中,使得与旋转轴线L1方向平行(使与旋转轴线L1方向正交的方向成为电路基板72的厚度方向),并且使输出轴34的旋转轴线与电路基板72的厚度方向平行。另外,电路基板72被收容在基板收容凹部46中,以使基板收容凹部46的凹设方向与电路基板72的厚度方向一致。
如图2和图5所示,电路基板72包括与供电接头23、24电连接的一对端子73、74。端子73、74立设在电路基板72中的与接头插入部48重叠的部分。各端子73、74是以相对于电路基板72成直角的方式立设的两股端子,在前端部具有分岔为两股状的一对夹持片75。另外,端子73和端子74设置成在与旋转轴线L1方向正交的方向(图5中的上下方向)上分离同端子连接部23a与端子连接部24a之间的距离相同的距离。
如图4和图5所示,这些端子73、74从与端子连接部23a、24a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电连接到端子连接部23a、24a。详细地说,一个端子73以一个供电接头23的端子连接部23a插入到一对夹持片75之间的方式,相对于端子连接部23a从与旋转轴线L1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并且通过该一对夹持片75夹持端子连接部23a。由此,端子73从与旋转轴线L1方向正交的方向、即电路基板72相对于外壳壳体41的组装方向与端子连接部23a连接。同样地,另一个端子74以另一个供电接头24的端子连接部24a插入到一对夹持片75之间的方式,相对于端子连接部24a从与旋转轴线L1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并且通过该一对夹持片75夹持端子连接部24a。由此,端子74从与旋转轴线L1方向正交的方向、即电路基板72相对于外壳壳体41的组装方向与端子连接部24a连接。然后,端子连接部23a中的连接有端子73的位置是端子连接位置23b,端子连接部24a中的连接有端子74的位置是端子连接位置24b。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基板收容凹部46的凹设方向观察时,端子连接部23a中的端子连接位置23b和端子连接部24a中的端子连接位置24b位于与旋转轴线L1方向正交的一直线上(图4中由点划线图示的直线L2上)。
此外,如图1和图5所示,电路基板72设置有连接器部(省略图示),该连接器部连接有与外部的电源装置电连接的外部连接器(省略图示)。该连接器部从设置于基板收容凹部46的侧壁部46c的缺口部53露出到外壳壳体41的外部。另外,连接器部在电路基板72中与端子73、74电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接头插入部48设置有突出壁54a、54b、54c,该突出壁54a、54b、54c从基板收容凹部46的底面46b朝向基板收容凹部46的开口部46a突出,并且在与端子连接部23a、24a的延伸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旋转轴线L1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端子连接部23a、24a并排。突出壁54a、54b、54c位于比端子连接位置23b、24b的前端更靠供电接头23、24的基端侧的位置处(图4中的右侧)。然后,在接头插入部48的内部,突出壁54a位于蜗杆收容部44与端子连接部23a之间,突出壁54b位于端子连接部23a与端子连接部24a之间,突出壁54c位于端子连接部24a与侧壁部46c之间。
此外,在所述分隔壁47中,在与旋转轴线L1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分离的两个部位设置有从分隔壁47的前端朝向基端凹设的分离槽47a、47b。通过设置该分离槽47a、47b,分隔壁47被分割成分割壁55a、55b、55c这三个部位。然后,一个分离槽47a配置有一个供电接头23的前端部,另一个分离槽47b配置有另一个供电接头24的前端部。因此,分割壁55a、55b、55c在与端子连接部23a、24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上与端子连接部23a、24a并排。
在基板收容凹部46的内部,分割壁55a位于蜗杆收容部44与端子连接部23a之间,分割壁55b位于端子连接部23a与端子连接部24a之间,分割壁55c位于端子连接部24a与侧壁部46c之间。因此,从基板收容凹部46的开口部46a观察时(从基板收容凹部46的凹设方向观察),突出壁54a、54b相对于端子连接部23a设置在与该端子连接部23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分割壁55a、55b相对于端子连接部23a设置在与该端子连接部23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突出壁54a、54b和分割壁55a、55b相对于端子连接部23a的端子连接位置23b位于端子连接部23a的延伸方向的两侧。另外,从基板收容凹部46的开口部46a观察时,突出壁54b、54c相对于端子连接部24a设置在与该端子连接部24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分割壁55b、55c相对于端子连接部24a设置在与该端子连接部24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突出壁54b、54c和分割壁55b、55c相对于端子连接部24a的端子连接位置24b位于端子连接部24a的延伸方向的两侧。
这些突出壁54a、54b、54c及分隔壁47(即分割壁55a、55b、55c)的前端(与基板收容凹部46的底面46b相反一侧的端部)位于比端子连接部23a、24a更靠近基板收容凹部46的开口部46a(在图4中为纸面近前侧)的位置。
此外,外壳壳体41在基板收容凹部46的内部具有一对限制部63。一对限制部63对端子连接部23a的比端子连接位置23b更靠前端侧的部位的、与端子连接部23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限制。一对限制部63设置在分离槽47a中,分别设置在分割壁55a与端子连接部23a之间、以及分割壁55b与端子连接部23a之间。另外,一对限制部63分别一体地设置在分割壁55a、55b中的端子连接部23a附近的侧面。限制部63分别与端子连接部23a中的比端子连接位置23b更靠前端侧的部位在与端子连接部23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上相对。此外,限制部63各自的与端子连接部23a相对的侧面成为在与端子连接部23a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的限制面63a。一个限制部63的限制面63a以及另一限制部63的限制面63a形成为与旋转轴线L1方向平行的平面状,并且彼此平行。因此,端子连接部23a的两侧的限制部63之间的距离D1(即限制面63a之间的距离)沿端子连接部24a的延伸方向成为一定的值(参照图3)。然后,距离D1是比端子连接部23a的厚度T1稍长程度的距离。另外,距离D1根据与端子连接部23a连接的端子73的一对夹持片75的尺寸及形状而设定。即,距离D1被设定成,如果端子连接部23a的前端部配置在一对限制面63a之间,则在组装控制装置71时,通过夹持片75的前端的R形状,端子连接部23a插入到一对夹持片75之间。
如图3和图4所示,限制部63在限制部63中的与供电接头23的前端相反一侧的端部(靠近接头插入口51的端部、即图4中右侧的端部)处具有导入部63b。导入部63b是以如下方式形成的部分:随着沿端子连接部23a的延伸方向从限制部63的第一端(与供电接头23的前端相反一侧的端)朝向供电接头23的前端侧,与端子连接部23a之间的距离(与端子连接部23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导入部63b与端子连接部23a之间的距离)逐渐变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限制部63中的与供电接头23的前端相反一侧的端部处,与端子连接部23a相邻的部位形成为圆弧状,该圆弧状的部分成为导入部63b。通过在限制部63设置该导入部63b,端子连接部23a的两侧的限制部63中的与供电接头23的前端相反一侧的端部随着朝向供电接头23的前端侧而相互之间的空间的宽度逐渐变窄。
此外,外壳壳体41在基板收容凹部46的内部具有一对限制部64。一对限制部64对端子连接部24a的比端子连接位置24b更靠前端侧的部位的、与端子连接部24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限制。一对限制部64设置在分离槽47b中,分别设置在分割壁55b与端子连接部24a之间、以及分割壁55c与端子连接部24a之间。另外,一对限制部64分别一体地设置在分割壁55b、55c中的端子连接部24a附近的侧面。限制部64分别与端子连接部24a中的比端子连接位置24b更靠前端侧的部位在与端子连接部24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上相对。
设置在端子连接部24a的两侧的该限制部64具有与设置在端子连接部23a两侧的限制部63相同的结构。即,限制部64各自的与端子连接部24a相对的侧面成为在与端子连接部24a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的限制面64a。端子连接部24a两侧的限制部64之间的距离D2(即限制面64a之间的距离)沿端子连接部24a的延伸方向成为一定的值。然后,距离D2是比端子连接部24a的厚度T2稍长程度的距离。另外,距离D2根据与端子连接部24a连接的端子74的一对夹持片75的尺寸及形状而设定。即,距离D2被设定成,如果端子连接部24a的前端部配置在一对限制面64a之间,则在组装控制装置71时,根据夹持片75的前端的R形状,端子连接部24a插入到一对夹持片75之间。
另外,限制部64在限制部64中的与供电接头24的前端相反一侧的端部(靠近接头插入口52的端部、即图4中右侧的端部)处具有与导入部63b相同结构的导入部64b。导入部64b以如下方式形成圆弧状:随着沿端子连接部24a的延伸方向从限制部64的第一端(与供电接头24的前端相反一侧的端)朝向供电接头24的前端侧,与端子连接部24a之间的距离(与端子连接部24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导入部64b与端子连接部24a之间的距离)逐渐变短。
在此,如图4所示,在端子连接部23a、24a中的比连接有端子73的端子连接位置23b、24b更靠基端侧的部位被用于吸收并降低噪声的降噪构件81覆盖。
详细而言,如图6所示,降噪构件81允许端子连接部23a、24a挠曲并覆盖该端子连接部23a、24a。本实施方式的降噪构件81是作为噪声吸收材料的铁氧体粉和橡胶材料混合而成的具有弹性的橡胶制的构件,与端子连接部23a、24a紧贴而无间隙地设置。
另外,降噪构件81形成为能穿过所述接头插入口51、52的形状。即,从端子连接部23a、24a的延伸方向观察时,降噪构件81形成为包含在接头插入口51、52的外形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刷握21具有保持部21a,该保持部21a向与端子连接部23a、24a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保持该端子连接部23a、24a的基端侧并插入所述接头插入口51、52。而且,从基板收容凹部46的凹设方向观察时(参照图4),降噪构件81的与旋转轴线L1正交方向的宽度D3与保持部21a的宽度D4相同,并且设定成比接头插入口51、52的宽度D5稍小。此外,降噪构件81的所述宽度D3设定成比相邻的所述突出壁54a~54c彼此的宽度D6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如上所述的马达10中,从连接到控制装置71的外部连接器供给的电流经由端子73、74、供电接头23、24、供电电刷22而供给到转子11。于是,该转子11旋转。然后,转子11的旋转由与转轴14一体旋转的蜗杆32和与该蜗杆32啮合的蜗轮33减速,并从输出轴34输出。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组装马达10时且将轭部12与外壳壳体41连结时,在开口部嵌合有刷握21的轭部12以刷握21夹持在凸缘部12a与固定部42之间的方式相对于外壳壳体41进行组装。此时,位于保持在刷握21中的供电接头23、24的前端侧的端子连接部23a、24a被插通到接头插入口51、52,并且插入到基板收容凹部46的接头插入部48的内部。而且,供电接头23、24的端子连接部23a、24a及降噪构件81被配置在基板收容凹部46的接头插入部48的内部。另外,供电接头23、24的前端部配置在限制部63、64内。
这样一来,供电接头23、24配置在端子连接部23a、24a能与端子73、74连接的位置处,进而,成为比端子连接位置23b、24b更靠前端侧的部位的位置由限制部63、64进行限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电路基板72从与旋转轴线L1方向正交的方向(与基板收容凹部46的凹设方向相同的方向)被收容在基板收容凹部46中。即,在端子连接位置23b、24b位于能夹持与电路基板72一起插入基板收容凹部46中的端子73、74的位置的状态下,端子73、74从与旋转轴线L1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接头插入部48。然后,端子73夹持端子连接部23a,并且端子74夹持端子连接部24a,由此端子73和供电接头23电连接,并且端子74和供电接头24电连接。
接着,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如以下记载。
(1)端子连接部23a、24a中的比连接有电路基板72的端子73、74的端子连接位置23b、24b更靠基端侧的部位被降噪构件81覆盖。因此,能够抑制供电电刷22产生的噪声传播到电路基板72及外部的电源装置等。而且,与在马达10的外部设置降噪构件相比,能够实现整体的装设空间的小型化。
(2)降噪构件81允许端子连接部23a、24a挠曲并覆盖该端子连接部23a、24a。因此,在端子连接部23a、24a连接有端子73、74时,能够使端子连接部23a、24a挠曲,例如,能够不将尺寸精度设为高精度而容易地进行连接。即,在以不允许端子连接部23a、24a挠曲的方式设置降噪构件时,如果不将尺寸精度设为高精度,则可能无法容易地将端子73、74连接于端子连接部23a、24a,但这是能够避免的。
(3)降噪构件81具有弹性,并与端子连接部23a、24a紧贴。因此,允许端子连接部23a、24a挠曲。
(4)降噪构件81是将作为噪声吸收材料的铁氧体粉和橡胶材料混合而成的橡胶制的构件。因此,端子连接部23a、24a容易挠曲。
(5)外壳壳体41具有沿与端子连接部23a、24a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贯穿并供端子连接部23a、24a插通的接头插入口51、52,并且降噪构件81具有能穿过接头插入口51、52的形状。因此,在将降噪构件81固定于端子连接部23a、24a的状态下,能进行刷握21和外壳壳体41的组装。因此,这些的组装变得容易。
本实施方式也能进行以下变更。能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将本实施方式和以下变形例相互组合并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降噪构件81具有弹性并与端子连接部23a、24a紧贴而设置,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降噪构件也可以固定于基板收容凹部46,并且设置成与端子连接部23a、24a具有间隙。
具体地,例如,也可以如图7和图8所示那样进行变更。在该示例中,降噪构件82在端子连接部23a、24a被插入之前的状态下预先固定在基板收容凹部46内。该降噪构件82是具有端子连接部23a、24a能游隙嵌合的中央孔的筒状,固定在相邻的突出壁54a~54c彼此之间。而且,在端子连接部23a、24a被插入而配置的状态下,降噪构件82与端子连接部23a、24a之间具有间隙S。这样一来,例如,即使降噪构件82是不包括橡胶材料等的硬构件,也可以允许端子连接部23a、24a挠曲。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降噪构件81允许端子连接部23a、24a挠曲,并且覆盖该端子连接部23a、24a,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降噪构件也可以是不包括橡胶材料等的硬部件,并且与端子连接部23a、24a紧贴而设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降噪构件81是将作为噪声吸收材料的铁氧体粉和橡胶材料混合而成的橡胶制的构件,但是也可以是橡胶制以外的具有弹性的构件。例如,降噪构件可以是将作为噪声吸收材料的铁氧体粉和软性的树脂材料混合而成的具有弹性的树脂制的构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降噪构件81是吸收噪声的构件,但是只要能够降低噪声向外部的传播即可,也可以是其他结构的降噪构件。例如,如图9和图10所示,降噪构件也可以是在并排设置的端子连接部23a、24a彼此之间设置的、用于增加互感和电容的电路构成构件91。
详细而言,该示例的电路构成构件91由弯曲的金属板材构成。然后,从端子连接部23a、24a的延伸方向观察时(参照图10),电路构成构件91具有:压入部91a,该压入部91a形成为大致U字状并供端子连接部23a、24a压入;延设部91b,该延设部91b从该压入部91a的一端弯曲,并且沿侧方且彼此靠近的方向延伸;以及相对部91c,该相对部91c从该延伸部91b弯曲并彼此相对。
这样一来,通过电路构成构件91来增加互感和电容,能够实现共态噪声的降低。另外,电路构成构件91由弯曲的金属板材构成,因此,能够通过冲压加工容易地得到。另外,电路构成构件91构成为具有能供端子连接部23a、24a压入的压入部91a,因此,能够不使用例如其他部件等而相对于端子连接部23a、24a容易地固定。另外,在该结构中,例如通过准备多种电路构成构件91等,能容易地改变电路构成构件91中的相对部91c的相对面积和相对距离,由此,能够容易地改变互感和电容,并且能够容易且适当地降低共态噪声。
另外,上述电路构成构件91的压入部91a构成为将其一对平行的壁彼此的间隔设定成能供端子连接部23a、24a压入的间隔,但是只要端子连接部23a、24a能压入即可,也可以是其他结构的压入部。
例如,如图11至图13所示,压入部91a也可以构成为从端子连接部23a、24a的延伸方向观察时(参照图10)形成为大致U字状,并且具有该一对平行的壁的至少一个向内侧突出的按压部91d。按压部91d发挥按压端子连接部23a、24a的功能,由此端子连接部23a、24a能压入压入部91a。另外,在该示例中,按压部91d构成为从平行的壁的一个切起并向内侧突出的结构,但是只要能同样地发挥功能即可,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另外,在该示例中,按压部91d是成对设置的结构,但是其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另外,电路构成构件91也可以例如以铆接固定、焊接、螺纹固定等压入部91a以外的结构固定于端子连接部23a、24a。另外,电路构成构件91由弯曲的金属板材构成,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块状的部件等其他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降噪构件81形成为能穿过接头插入口51、52的形状,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不能穿过接头插入口51、52的形状。另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如下的组装:将端子连接部23a、24a穿过接头插入口51、52,并且也穿过降噪构件81。
·虽然基于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记述,但是应当理解为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结构。本公开也包含各种各样的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除此之外,各种各样的组合、方式、进一步包含有仅一个要素、一个以上或一个以下的其它组合、方式也属于本公开的范畴、思想范围。

Claims (9)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轭部外壳(12),所述轭部外壳在内侧收容转子(11),且呈有底筒状;
刷握(21),所述刷握保持用于向所述转子供电的供电电刷(22)及与所述供电电刷电连接的供电接头(23、24),并嵌入所述轭部外壳的开口部;
外壳壳体(41),所述外壳壳体具有供所述供电接头的前端部插入的基板收容凹部(46),收容使所述转子的旋转减速的减速机构(31)并与所述轭部外壳的开口部连结;以及
电路基板(72),所述电路基板具有在所述基板收容凹部的内部与所述供电接头电连接的端子(73、74),并收容在所述基板收容凹部中,
所述供电接头具有直线地延伸且配置于所述基板收容凹部的端子连接部(23a、24a),
所述端子是从与所述端子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与所述端子连接部电连接的两股端子,
所述端子连接部中比连接有所述端子的端子连接位置(23b、24b)更靠基端侧的部位被用于降低噪声的降噪构件(81、82、91)覆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噪构件(81、82、91)允许所述端子连接部挠曲并覆盖该端子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噪构件(81)具有弹性,并与所述端子连接部紧贴而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噪构件是将噪声吸收材料和橡胶材料混合而成的橡胶制的构件。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连接部是两个端子连接部中的一个,
所述降噪构件(91)是在并排设置的所述端子连接部彼此之间设置且用于增加互感和电容的电路构成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构成构件由弯曲的金属板材构成。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构成构件具有能供所述端子连接部压入的压入部(91a)。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壳体具有接头插入口(51、52),所述接头插入口沿与所述端子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贯穿并供所述端子连接部插通,
所述降噪构件(81、91)设置成能穿过所述接头插入口的形状。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噪构件(82)固定于所述基板收容凹部,并且与所述端子连接部具有间隙(S)而设置。
CN201980039665.4A 2018-06-20 2019-06-18 马达 Pending CN1123689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7191 2018-06-20
JP2018117191 2018-06-20
JP2018-218277 2018-11-21
JP2018218277A JP2020005487A (ja) 2018-06-20 2018-11-21 モータ
PCT/JP2019/024044 WO2019244873A1 (ja) 2018-06-20 2019-06-18 モ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8916A true CN112368916A (zh) 2021-02-12

Family

ID=69100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9665.4A Pending CN112368916A (zh) 2018-06-20 2019-06-18 马达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8230B2 (zh)
JP (1) JP2020005487A (zh)
CN (1) CN112368916A (zh)
DE (1) DE112019003112T5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87915B1 (ko) * 2019-11-19 2020-12-09 계양전기 주식회사 전동 액추에이터 조립체
KR102540340B1 (ko) * 2021-04-23 2023-06-08 계양전기 주식회사 전동액츄에이터의 단자 결합구조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3780A (ja) * 2001-10-24 2003-05-09 Kitagawa Ind Co Ltd 雑音吸収具
CN1639945A (zh) * 2002-03-25 2005-07-13 株式会社美姿把 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马达的端子连接部结构
US20060244321A1 (en) * 2005-04-28 2006-11-02 Asmo Co., Ltd. Motor and brush holder thereof
JP2007005751A (ja) * 2005-05-23 2007-01-1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フェライトコアホルダおよびフェライトコアホルダの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への取り付け構造
CN101106244A (zh) * 2006-07-12 2008-01-1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有刷马达
JP2008035629A (ja) * 2006-07-28 2008-02-14 Mitsuba Corp 減速機構付き電動モータ
CN101252298A (zh) * 2007-02-20 2008-08-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动马达
CN101563834A (zh) * 2006-12-21 2009-10-21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带有减速器的马达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36364A (zh) * 2011-10-04 2013-04-10 株式会社电装 包括降噪滤波器的起动机
CN104753233A (zh) * 2013-12-27 2015-07-01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刷握以及电机
CN105474518A (zh) * 2013-09-06 2016-04-06 株式会社美姿把 电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0030B2 (ja) * 2002-07-18 2010-06-23 株式会社ミツバ 電動モータ
JP3940059B2 (ja) * 2002-10-22 2007-07-04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
FR2986121B1 (fr) 2012-01-24 2015-04-10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Filtre attenuateur/eliminateur de bande des inductions electromagnetiques pour moteur a courant continu a balai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3780A (ja) * 2001-10-24 2003-05-09 Kitagawa Ind Co Ltd 雑音吸収具
CN1639945A (zh) * 2002-03-25 2005-07-13 株式会社美姿把 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马达的端子连接部结构
US20060244321A1 (en) * 2005-04-28 2006-11-02 Asmo Co., Ltd. Motor and brush holder thereof
JP2007005751A (ja) * 2005-05-23 2007-01-1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フェライトコアホルダおよびフェライトコアホルダの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への取り付け構造
CN101106244A (zh) * 2006-07-12 2008-01-1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有刷马达
JP2008035629A (ja) * 2006-07-28 2008-02-14 Mitsuba Corp 減速機構付き電動モータ
CN101563834A (zh) * 2006-12-21 2009-10-21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带有减速器的马达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52298A (zh) * 2007-02-20 2008-08-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动马达
CN103036364A (zh) * 2011-10-04 2013-04-10 株式会社电装 包括降噪滤波器的起动机
CN105474518A (zh) * 2013-09-06 2016-04-06 株式会社美姿把 电动机
CN104753233A (zh) * 2013-12-27 2015-07-01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刷握以及电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岐新: "浅谈永磁直流电机电磁干扰的产生与抑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28230B2 (en) 2022-01-18
DE112019003112T5 (de) 2021-03-11
JP2020005487A (ja) 2020-01-09
US20210242754A1 (en) 2021-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49277B2 (ja) コネクタ
JP5462785B2 (ja) Dcモータ
JP5394864B2 (ja) モータ
CN108808898B (zh) 定子以及旋转变压器
US4110651A (en) Brush block assembly
JP3940059B2 (ja) モータ
JP5551564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CN112368916A (zh) 马达
JP2020195196A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2020195195A (ja) 回転電機
WO2020202826A1 (ja) モータ装置
JP3679022B2 (ja) モータ
WO2019244873A1 (ja) モータ
US10958124B2 (en) Motor
JP2003079109A (ja) ブラシホルダ及び電動モータ
JP4255792B2 (ja) モータ
US11146149B2 (en) Motor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 pump having a sensor and a magnet separated by a non-magnetic barrier
JP5399722B2 (ja) 制御回路部材及びモータ
JP4736798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250535B2 (ja) 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エンコーダ付きモータ
JP5848108B2 (ja) モータ
JP2019178664A (ja) 電動圧縮機
JP6545324B1 (ja) 電動モータ
JP2005348538A (ja) モータ
JP2022066811A (ja) 端子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