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8186B - 用于驱动用于机动车辆的擦拭器刮片的驱动臂 - Google Patents

用于驱动用于机动车辆的擦拭器刮片的驱动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8186B
CN112368186B CN201980046010.XA CN201980046010A CN112368186B CN 112368186 B CN112368186 B CN 112368186B CN 201980046010 A CN201980046010 A CN 201980046010A CN 112368186 B CN112368186 B CN 1123681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ment means
drive arm
elastic return
longitudinal direction
wiper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60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8186A (zh
Inventor
C.吉罗多
N.库赫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SAS
Publication of CN112368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8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1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 B60S1/3463Means to press blade onto screen
    • B60S1/3465Means to press blade onto screen with coil springs
    • B60S1/3468Mounting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 B60S1/3463Means to press blade onto screen
    • B60S1/3465Means to press blade onto screen with coil springs
    • B60S1/347Means to press blade onto screen with coil springs with adjustment means to adjust wiping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 B60S1/3425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rm
    • B60S1/3445Joints between elements
    • B60S1/345Joints between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ing a link piece and a mounting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 B60S1/3463Means to press blade onto screen
    • B60S1/3465Means to press blade onto screen with coil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2001/3827Wiper bla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queegee or blade rubber or wiping element
    • B60S2001/3836Wiper bla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queegee or blade rubber or wiping element characterised by cross-sectional shap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用于机动车辆的擦拭器刮片的驱动臂,所述驱动臂沿纵向方向(X)延伸,所述驱动臂包括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至少一个第一附接器件(224)和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至少一个第二附接器件(23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附接器件(224)和所述第二附接器件(234)之间平行于纵向方向(X)测量的第一距离(d1)是非零的。

Description

用于驱动用于机动车辆的擦拭器刮片的驱动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擦拭玻璃表面的擦拭器系统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玻璃表面的擦拭器系统。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通常装备有擦拭器系统,以确保清洁玻璃表面,例如挡风玻璃或后窗玻璃,并防止干扰驾驶员的视线。这些擦拭器系统通常包括驱动臂,该驱动臂进行一定角度的来回运动,并包括细长的擦拭器刮片,它们本身承载擦拭器橡胶,这些擦拭器橡胶摩擦抵靠玻璃表面并清除该玻璃表面上存在的水和/或污垢,以便将它们扫出驾驶员的视野。
这样的擦拭器系统通常包括至少一个弹簧,该至少一个弹簧构造成将擦拭器刮片、并且因此将由该擦拭器刮片承载的擦拭器橡胶按压抵靠相关的玻璃表面,以确保擦拭器橡胶施加足够的支承力,以执行擦拭要擦拭的玻璃表面的功能。为了将这些擦拭器刮片按压抵靠玻璃表面而施加到其实的力根据擦拭器刮片的长度、擦拭器橡胶的类型以及将擦拭器刮片压在玻璃表面的曲率上所需的力而变化。
因此,汽车制造商必须设计、测试和制造与多种玻璃表面模型相对应的多种擦拭器系统,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本发明属于这种情况,并且提出一种系统,该系统实施简单且廉价,并且使得可以至少部分地标准化这些擦拭器系统,从而降低了擦拭器系统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涉及一种用于驱动用于机动车辆的擦拭器刮片的驱动臂,该驱动臂沿纵向方向延伸,该驱动臂包括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至少一个第一附接器件和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至少一个第二附接器件。根据本发明,在第一附接器件和第二附接器件之间平行于纵向方向测量的第一距离是非零的。换句话说,将理解,第一附接器件和第二附接器件沿着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偏移。
应当理解,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因此旨在交替地固定在第一附接器件上或第二附接器件上。一旦被拉伸,该弹性返回装置趋向于处于初始位置,也称为休止位置,然后产生弹性返回力,从而使得可以在驱动臂的一端产生成比例的力以按压由该驱动器承载的擦拭器刮片抵靠有关车辆的玻璃表面。将理解,通过使第一附接器件相对于第二附接器件偏移,本发明使得可以改变该弹性返回装置的伸长率,从而使得可以改变由该弹性返回所施加的该弹性返回力,并因此改变在上述驱动臂的端部产生的允许擦拭器刮片被按压的成比例的力。有利地,弹性返回装置的伸长率与其所施加的弹性返回力成正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驱动臂包括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至少一个第三附接器件,在第一附接器件和该第三附接器件之间测量的第二距离为非零,并且在第二附接器件和第三附接器件之间测量的第三距离为非零。如前所述,因此将理解,第一附接器件、第二附接器件和第三附接器件沿着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偏移。换句话说,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臂中的弹性返回装置则构造成施加绝对值不同的三个弹性返回力,这取决于该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固定在其上的附接器件。
根据本发明,在驱动臂中形成有腔,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附接器件在该腔中延伸。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特定的构造,腔在驱动臂的整个纵向尺寸上延伸。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腔由至少一个第一侧面和至少一个第二侧面界定,附接器件沿着横向于纵向方向、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方向布置在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之间。换句话说,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附接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布置在另外两个之间。
有利地,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附接器件可以沿着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纵向方向的竖直方向相对于彼此偏移。换句话说,将理解,根据本发明,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这些附接器件沿着纵向方向和/或沿着竖直方向相对于彼此偏移。有利地,这使得可以沿着另一方向改变弹性返回装置的作用线相对于旋转中心、即相对于驱动臂和旨在将该驱动臂连接到车辆的马达轴的固定构件之间的连接区域的距离。应当理解,因此可以改变在驱动臂的端部处产生的力,该力使得可以将擦拭器刮片沿该另一方向按压抵靠车辆的玻璃表面。
根据本发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采取圆形钩的形式,并且至少一个附接器件包括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至少一个接收区域,该接收区域的形状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所采取的圆形钩的形状互补,因此该端可以保持在所涉及的附接器件上。有利地,所有附接器件具有相同的构造,也就是说,每个附接器件然后具有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接收区域,该接收区域的形状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形状互补。例如,附接器件中的一个的至少一个接收区域,有利地是每个附接器件的每个接收区域,采取圆柱形部分的形式,该圆柱形部分形成构造成接收弹性返回装置的钩的支承表面。将理解的是,附接器件的接收区域可以采取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所采取的钩的形状兼容的任何其他形状,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只要接收区域的该形状使得可以将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保持在相关的附接器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两个紧邻的附接器件被至少一个壁隔开。如上所述,附接器件中的至少一个位于其他两个之间。然后将理解的是,位于另两个附接器件之间的该附接器件在两侧由两个壁为边界。有利地,这些壁可以至少部分地界定用于接收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附接器件的接收区域。根据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附接器件可以没有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最长的附接器件沿着横向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位于另外两个附接器件之间。术语“最长的附接器件”应理解为是指这样的附接器件,其纵向尺寸大于其他两个附接器件的纵向尺寸,换句话说,平行于纵向方向测量的方向。换句话说,位于另外两个坚固器件中间的紧固器件沿着纵向方向延伸超过它们。例如,横向方向可以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纵向方向。将理解的是,这仅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并且附接器件可以以其他方式布置,例如,具有最小纵向尺寸的附接器件可以位于其他两个之间,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上下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驱动臂包括用于连接至固定构件的区域,该固定构件构造成将驱动臂固定在马达轴上。换句话说,该固定构件允许驱动臂与马达轴之间的机械联接。
例如,驱动臂可以包括防错部(poka-yoke),其被构造为确保弹性返回装置的最佳定位,该防错部被布置在用于将驱动臂连接到固定构件的区域与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附接器件之间。该防错部例如可以采取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平行于横向方向延伸的杆的形式,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至少部分地界定了形成在驱动臂中的腔。根据本发明,该防错部被定位成靠近附接器件,也就是说,在连接区域和防错部之间平行于纵向方向测量的距离大于在防错部和附接器件中的任一个之间平行于纵向方向测量的距离。有利地,该杆形成用于形成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钩的止挡,结果,该弹性返回装置只能沿一个方向安装,在这种情况下,该方向允许擦拭器刮片被按压抵靠玻璃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应用示例,用于将驱动臂连接到固定构件的区域包括弓形部,该弓形部界定了用于接收固定构件的壳体。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应用示例,用于将驱动臂连接至固定构件的区域包括枢转连接的至少一部分,该枢转连接的另一部分形成在固定构件上。
有利地,驱动臂可包括用于使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附接器件对中的至少一个对中元件,该对中元件布置在这些附接器件与参与界定驱动臂中所形成的腔的每个侧面之间。术语“对中元件”应理解为是指一种元件,该元件构造成将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二端的附接器件在腔中保持在位。例如,该对中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带孔的块,其分别布置在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附接器件中的一个和参与界定腔的侧面中的一个之间。
有利地,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至少一个附接器件可以与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臂一体地形成。更有利地,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所有附接器件可以与驱动臂一体地形成。术语“一体地形成”应理解为,该附接器件或这些附接器件和驱动臂形成一件式的组件,也就是说,在不导致损坏驱动臂或该或这些附接器件的情况下不能分开的组件。替代地,驱动臂和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附接器件是独立制造的,然后组装在一起。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擦拭器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擦拭器刮片,所述至少一个擦拭器刮片承载被构造成与机动车辆的玻璃表面接触的至少一个擦拭器橡胶;以及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臂,驱动臂构造成驱动擦拭器刮片旋转。
根据本发明,驱动臂包括用于将驱动臂连接至固定构件的区域,该固定构件构造成将驱动臂固定在马达轴上,该马达轴被构造驱动驱动臂旋转,该擦拭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弹性返回装置,该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固定在形成在驱动臂上的附接器件中的一个上,而第二端固定在固定构件上。将理解的是,固定构件包括机械联接装置,该机械联接装置构造成将马达轴机械地连接至驱动臂。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擦拭器系统的弹性返回装置构造成在擦拭器刮片上施加弹性返回力,以将擦拭器刮片、更确切地说是由其承载的擦拭器橡胶按压抵靠相关的玻璃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特定构造,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附接器件可以被布置在固定构件上,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则被固定在驱动臂的腔中,并且该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二端定位在附接器件之一上。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给出的与附图中所示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有关的指示的详细说明,其他特征、细节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臂和擦拭器刮片的擦拭器系统。
图2是从下面看的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臂的一部分,在其上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将驱动臂固定在马达轴上的构件。
图3是驱动臂的一区域的放大图,在该区域处布置了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附接器件。
图4是图3所示的驱动臂的区域的透视图,其中弹性返回装置位于图3所示的附接器件之一上。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纵向或横向指示是指集成在机动车辆中的驱动臂的方向。纵向方向X对应于驱动臂的纵向方向,该纵向方向平行于例如图1所示的三维参考系统L,V,T的纵向轴线L。横向方向Y对应于平行于该三维参考系统L,V,T的横向轴线T的方向,横向轴线T垂直于纵向轴线L。竖直方向Z对应于平行于三维参考系统L,V,T的竖直轴线V的方向,竖直轴线V垂直于纵向轴线L和横向轴线T。术语“上”和“下”是指沿竖直轴线V的位置,术语“前”和“后”是指沿纵轴线L的位置。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擦拭器系统1,该擦拭器系统1包括驱动臂200,该驱动臂200连接至擦拭器刮片300,该擦拭器刮片300本身承载有意图与机动车辆的玻璃表面(例如该车辆的后车窗)接触的至少一个擦拭器橡胶301。驱动臂200包括第一纵向端201和第二纵向端202,在第一纵向端201处连接到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被配置为在驱动臂200和马达轴之间提供机械联接,该马达轴被配置为驱动驱动臂200旋转,在第二纵向端202处连接至擦拭器刮片300。将理解的是,马达轴构造成通过固定构件驱动驱动臂200旋转,并因此允许清洁或擦拭扫过的玻璃表面。固定构件例如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
根据图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擦拭器刮片300平行于纵向方向X延伸,并且就其本身而言,包括擦拭器橡胶301,该擦拭器橡胶301形成该擦拭器刮片300的旨在与玻璃表面接触的部分,从而去除存在于该玻璃表面上的水和/或污垢。擦拭器刮片300还包括至少一个弯曲构件302,该弯曲构件302构造成产生擦拭器刮片300的曲率,使得后者尽可能紧密地遵循所涉及的玻璃表面的曲率。这样的擦拭器刮片300可以进一步包括导流器303,该导流器303被构造成将由沿着玻璃表面流通的空气流施加的压力转换成用于将该擦拭器刮片300按压抵靠该玻璃表面的支承力。擦拭器刮片300通过基本上布置在其中间的连接装置连接到驱动臂300,并且更特别地连接到该驱动臂300的第二纵向端202。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擦拭器刮片300还包括支撑件,该支撑件承载擦拭器橡胶301、弯曲构件302和导流器303。替代地,可以规定,例如通过粘接将擦拭器橡胶固定到导流器,将导流器和擦拭器橡胶形成为一件,也就是说它们形成在不导致损坏导流器或擦拭器刮片的情况下不能被分离的单个单元,甚至使擦拭器刮片包括两个弯曲构件。将理解的是,这里描述的实施例仅作为示例给出,并且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臂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擦拭器刮片,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
为了确保最佳地擦拭玻璃表面,擦拭器刮片301必须刮擦该玻璃表面。为了确保擦拭器橡胶301与玻璃表面之间的接触,驱动臂200装有弹性返回装置(例如图4中的部分地示出),该弹性返回装置构造成在驱动臂200上施加弹性返回力,以便按压擦拭器橡胶301抵靠相关的玻璃表面。有利地,上述弯曲构件使得可以将由弹性返回装置施加的该弹性返回力均匀地分布在擦拭器刮片300的整个纵向尺寸上,即平行于纵向方向X测得的尺寸。因此,整个擦拭器橡胶301与该玻璃表面接触。
如例如在图2中所示,驱动臂200因此包括腔203,腔203的至少一部分204能够接收上述弹性返回装置。该图2示出了从下面看的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臂200,因此使得该腔203特别可见。因此,该腔203在驱动臂200的整个纵向尺寸上延伸,并且至少由一个第一侧面213、一个第二侧面223以及将第一侧面213连接到第二侧面223的底壁233界定。该图2还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将驱动臂200连接至马达轴的固定构件211。因此,驱动臂200包括用于连接至固定构件211的区域。根据在此示出的示例,该连接区域由该驱动臂200的第一纵向端201形成,该第一纵向端采取弓形部221的形式,该弓形部221界定了容纳该固定构件211的壳体231。
腔203的能够接收弹性返回装置的部分204本身一方面由形成驱动臂200的第一纵向端201的弓形部221界定,另一方面由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附接器件224、234、244(例如在图4中可见)界定。例如,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附接器件224、234、244可以与驱动臂200一体地形成。换句话说,该驱动臂200和这些附接器件224、234、244形成一件式组件,也就是说,在不导致损坏驱动臂200或附接器件224、234、244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不能被分开的组件。例如,驱动臂200和这些附接器件224、234、244可以被共模制。被构造为确保驱动臂200到马达轴的机械联接的固定构件211还包括用于该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二端的固定器件214,在此未示出。
根据在此未示出的一个实施例,可以规定,驱动臂没有弓形部,并且固定件通过枢轴连接与该驱动臂连接。换句话说,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用于将驱动臂连接至固定构件的区域由该枢转连接的至少一部分形成。
根据此处所示的示例,驱动臂200包括三个一件式附接器件224、234、244,也就是说,这三个附接器件224、234、244形成了一个组件,如果不对其中一个造成损坏,则该组件不能分开。将理解的是,这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并且该驱动臂200可以包括用于该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两个附接器件或三个以上的附接器件,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上下文。
无论形成在驱动臂的腔中的附接器件的数量是多少,它们都沿纵向方向X定位为距离彼此非零距离。因此,在第一附接器件224和第二附接器件234之间测量的第一距离d1,在第一附接器件224和第三附接器件244之间测量的第二距离d2以及在第二附接器件234和第三附接器件244之间测量的第三距离d3均为三个非零距离,这三个距离d1、d2、d3平行于纵向方向X测量。这些第一、第二和第三距离d1,d2,d3例如在图3中示出。然后将理解,这些附接器件224、234、244位于与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二端的固定器件214不同的纵向距离处。术语“纵向距离”应理解为是指平行于纵向方向X测得的距离。换句话说,在固定器件214和第一附接器件之间测量的第四距离d4不同于在固定器件214和第二附接器件之间测量的第五距离d5,并且这些第四距离和第五距离也与在固定器件214和第三附接器件244之间测量的第六距离d6不同。
然后将理解,取决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纵向端固定在其上的附接器件224、234、244,该弹性返回装置或多或少地被伸长。根据定义,该弹性返回装置在拉伸时趋于采取初始位置,也称为休止位置。结果,由该弹性返回装置施加的弹性返回力取决于其所承受的伸长率,即取决于该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固定在其上的附接器件224、234、244,而更大或更小。因此,该弹性返回装置的伸长率越大,则其施加的弹性返回力就越大。相反,该弹性返回装置的伸长率越低,则其施加的弹性返回力就越低。
根据图2至图4所示的示例,第四距离d4小于第五距离d5,第五距离d5本身小于第六距离d6。换句话说,当弹性回位装置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附接器件224上时,其施加在驱动臂200上的弹性返回力相比于当弹性回位装置的该第一端固定在第二附接器件234或在第三附接器件244上时更小。还应注意,第一附接器件224、第三附接器件244和第二附接器件234沿着横向方向Y以该顺序布置在第一侧面213和第二侧面223之间。换句话说,仍然根据这里所示的示例,第三附接器件244被夹在第一附接器件224和第二附接器件234之间。有利的是,最长的附接器件,即在其上施加最大的弹性回复力的附接器件,被布置在另外两个的中间。
应当理解,这仅仅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并且距离d4、d5、d6相对于彼此的比率以及附接器件224、234、244的布置顺序可以被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上下文。因此,将理解,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臂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车辆,而不会损害对相关玻璃表面的清洁效率。
如图2所示,请注意,这些附接器件224、234、244仅在腔203的横向部分上延伸。因此,应注意的是,这些附接器件224、234、244由对中元件205横向地、即沿横向方向Y定界。根据在此示出的示例,该对中元件205包括两个带孔的块,这些带孔的块中的每个被布置在附接器件224、234、244与界定腔203的侧面213、223之一之间。该对中元件205有利地使得可以确保这些附接器件224、234、244的横向位置,也就是说,确保这些附接器件224、234、244沿着横向方向Y的位置。根据在此示出的示例,该对中元件205与驱动臂200以及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附接器件224、234、244一体地形成。该对中元件205将在下面更全面地描述。
还要注意,在这些附接器件224、234、244附近,在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二纵向端的固定点214与附接器件224、234、244之间存在防错部206。术语“在附接器件224、234、244附近”应理解为是这样的事实,即平行于纵向方向X在防错部206与这些附接器件224、234、244中的任何一个之间测得的距离小于平行于纵向方向X在防错部206和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二端的固定点214之间测得的距离。例如,防错部206也可以与驱动臂200和附接器件224、234、244共同模制,也就是说,如上所述的一件式组件由驱动臂200、防错部206和附接器件224、234、244组成。防错部206使得可以确保该弹性返回装置的正确定位,下面将参考图3和图4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参照图3和图4,我们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形成在腔中的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二端的三个附接器件224、234、244。这些图3和图4是如图2所示的区域A的放大图,图3是该区域A的俯视图,图4是该区域A的透视图。图4还示出了定位于第三附接器件244上的弹性返回装置207。
如前所述,附接器件224、234、244沿着纵向方向X相对于彼此偏移。因此,图3示出了在这些附接器件224、234、244之间测量的并且如上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距离d1、d2、d3。用于弹性返回装置207的第二端的固定器件是固定的,将理解的是,用于弹性返回装置207的第一端217的附接器件224、234、244的该纵向偏移使得可以改变该弹性返回装置207的伸长率,并因此改变其施加的弹性返回力。如例如在图4中所示,至少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采取圆形钩的形式。根据此处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附接器件还可以沿竖直方向Z相对于彼此偏移,该竖直方向Z例如在图1中示出。有利地,这使得可以沿着另一方向改变弹性返回装置的作用线相对于旋转中心、即相对于驱动臂和旨在将该驱动臂连接到车辆的马达轴的固定构件之间的连接区域的距离。换句话说,沿着竖直方向Z的这种偏移使得可以改变力,该力使得可以将擦拭器刮片按压抵靠车辆的玻璃表面。因此,将理解,附接器件可因此沿着纵向方向和/或沿着竖直方向相对于彼此偏移。
每个附接器件224、234、244包括用于弹性返回装置207的第一端217的接收区域R1、R2、R3,每个接收区域R1、R2、R3由至少两个壁254横向地界定,该至少两个壁254沿着纵向方向X延伸超出该接收区域。将理解的是,这些壁254使得可以将弹性返回装置207的第一端217保持在所涉及的接收区域R1、R2、R3中的适当位置,并且因此防止该第一端217朝着其他附接器件224、234、244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滑动,这将改变弹性返回装置207所承受的伸长率,并因此改变由该弹性返回装置207施加到驱动臂上的弹性返回力。
上述且在图3中示出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距离d1、d2、d3对应于在这些附接器件224、234、244的接收区域R1,R2,R3之间测得的距离。
根据此处所示的示例,应注意,界定第三附接器件244的接收区域R3的壁254也参与界定第一附接器件224和第二附接器件234的接收区域R1、R2。因此,第一附接器件224的接收区域R1由两个壁254横向地界定,其中两个壁254中的一个界定第三附接器件244的接收区域R3,两个壁254中的另一个由上文所述的对中元件205的一部分形成。类似地,第二附接器件234的接收区域R2由两个壁254横向地界定,其中两个壁254中的一个部分地界定第三附接器件244的接收区域R3,两个壁254中的另一个由上文所述的对中元件205的一部分形成。
根据此处所示的示例,附接器件224、234、244中的每一个的接收区域R1、R2、R3中的每一个采取圆柱形部分的形式,该圆柱形部分在任一侧由壁254界定并且能够接收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217,更具体地说是接收形成弹性返回装置207的第一端217的圆形钩。换句话说,该圆柱形部分形成具有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形状互补的形状的支承表面,使得该端保持在相关的附接器件上,并且更具体地在相关的附接器件的接收区域中。将理解的是,这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上下文的情况下,接收区域可以采取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形状兼容的任何其他形状。
如先前所述,对中元件205包括分别布置在第一附接器件224与第一侧面213之间以及第二附接器件234与第二侧面223之间的两个带孔块。有利地,这些带孔块相对于纵向和竖直平面对称,也就是说,纵向轴线L和竖直轴线V被内切于其中的平面,从而这些带孔块之一的参考可以直接转置到这些带孔块中的另一个。根据此处示出的示例,每个带孔块包括两个孔215,使得三个分支225从参与界定第一附接器件224或第二附接器件234的接收区域R1、R2的壁254中的一个延伸直至界定腔的侧面213、223中的一个,应当理解,参与限定第一和第二附接器件的接收区域的壁254由该带孔块的一部分形成。换句话说,在内接有纵向轴线L和恒选择性T的平面上截取的截面中观看,每个带孔块都呈E的形式。有利地,这些孔215使得可以避免不必要地重压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臂并且限制在这种驱动臂的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缩痕(sink)。有利地,这些分支225还可以避免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的不良定位,也就是说,它们使得可以防止弹性返回装置的该第一端定位在参与形成对中元件205的壁224、234中的一个和侧面213、223之间。还应注意,这些带孔块沿纵向轴线L和竖直轴线V延伸超过附接器件224、234、244。
图3和4还使上述的防错部206特别可见。因此,防错部采取杆的形式,该杆在界定腔的第一侧面213和第二侧面223之间主要沿横向方向Y延伸。换句话说,该杆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第一侧面213和第二侧面223。如在图4中特别可见,该防错部206可以通过形成用于弹性返回装置207的止挡来确保弹性返回装置207的正确定位。因此,如果弹性返回装置207以错误的方式安装,则不可能将其钩在第一、第二或第三附接器件224、234、244的接收区域R1、R2、R3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
根据这里未示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规定,在可以将驱动臂与马达轴连接的固定构件上形成附接器件。换句话说,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将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固定在驱动臂的腔中,并且该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二端就其本身而言布置在这些附接器件之一上。因此,弹性返回装置的伸长率的变化以及因此弹性返回装置施加在驱动臂上的力的变化取决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二端固定在其上的附接器件。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简单且廉价的器件,用于至少部分地使用于汽车擦拭器系统的擦拭器刮片驱动臂标准化。将理解的是,通过本发明,一个和相同的驱动臂可以被布置在不同的车辆模型上,结果是降低了这种驱动臂的制造成本。
然而,本发明不应限于在本文中描述和示出的装置和配置,并且还包括任何等同的装置和配置以及这些装置的任何技术上可操作的组合。特别地,用于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二端的附接器件的形状和布置可以被修改,而不会损害本发明,只要它们执行刚刚描述的功能即可。

Claims (8)

1.一种用于驱动用于机动车辆的擦拭器刮片(300)的驱动臂(200),所述驱动臂(200)沿纵向方向(X)延伸,所述驱动臂(200)包括:用于弹性返回装置(207)的第一端(217)的至少一个第一附接器件(224)和用于弹性返回装置(207)的第一端(217)的至少一个第二附接器件(234),平行于纵向方向(X)在所述第一附接器件(224)和所述第二附接器件(234)之间测量的第一距离(d1)是非零的;以及用于所述弹性返回装置(207)的第一端(217)的至少一个第三附接器件(244),在所述第一附接器件(224)和该第三附接器件(244)之间平行于所述纵向方向(X)测量的第二距离(d2)为非零的,并且在所述第二附接器件(234)和所述第三附接器件(244)之间平行于所述纵向方向(X)测量的第三距离(d3)为非零的,其中,最长的附接器件(224、234、244)沿着横向于所述纵向方向(X)的横向方向(Y)位于另外两个附接器件(224、234、24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臂(200),其中,在所述驱动臂(200)中形成有腔(203),并且其中用于所述弹性返回装置(207)的第一端(217)的附接器件(224、234、244)在该腔(203)中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臂(200),其中,用于所述弹性返回装置(207)的第一端(217)的附接器件(224、234、244)沿着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X)的竖直方向(Z)相对于彼此偏移。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臂(200),其中,所述弹性返回装置(207)的第一端(217)采用圆形钩的形式,并且其中至少一个附接器件(224、234、244)包括用于所述弹性返回装置(207)的第一端(217)至少一个接收区域(R1、R2、R3),该接收区域(R1、R2、R3)采用圆柱形部分的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臂(200),其中,两个紧邻的附接器件(224、234、244)被至少一个壁(254)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臂(200),包括用于连接至固定构件(211)的区域,所述固定构件(211)构造成将所述驱动臂(200)固定在马达轴上。
7.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擦拭器系统(1),其包括:至少一个擦拭器刮片(300),所述至少一个擦拭器刮片承载被构造成与所述机动车辆的玻璃表面接触的至少一个擦拭器橡胶(301);以及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臂(200),所述驱动臂(200)构造成驱动所述擦拭器刮片(300)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擦拭器系统(1),所述驱动臂(200)包括用于将所述驱动臂(200)连接至固定构件(211)的区域,该固定构件(211)构造成将所述驱动臂(200)固定在马达轴上,所述马达轴被构造驱动所述驱动臂(200)旋转,所述擦拭器系统(1)包括至少一个弹性返回装置(207),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返回装置的第一端(217)固定在形成在所述驱动臂(200)中的附接器件(224、234、244)中的一个上,第二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构件(211)上。
CN201980046010.XA 2018-07-09 2019-06-10 用于驱动用于机动车辆的擦拭器刮片的驱动臂 Active CN1123681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856272A FR3083502B1 (fr) 2018-07-09 2018-07-09 Bras d'entrainement d'un balai d'essuyage destine a un vehicule automobile
FR1856272 2018-07-09
PCT/EP2019/065085 WO2020011460A1 (fr) 2018-07-09 2019-06-10 Bras d'entrainement d'un balai d'essuyage destine a un vehicule automobi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8186A CN112368186A (zh) 2021-02-12
CN112368186B true CN112368186B (zh) 2023-11-03

Family

ID=63684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6010.XA Active CN112368186B (zh) 2018-07-09 2019-06-10 用于驱动用于机动车辆的擦拭器刮片的驱动臂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7161B2 (zh)
EP (1) EP3820746B1 (zh)
CN (1) CN112368186B (zh)
FR (1) FR3083502B1 (zh)
WO (1) WO2020011460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28757A1 (de) * 1979-07-17 1981-02-05 Rau Swf Autozubehoer Wischarm in fahrzeugen
US4777695A (en) * 1986-12-23 1988-10-18 Nissan Motor Co., Ltd. Windshield wiper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force with which wiper blade is pressed against windshield
DE4029404A1 (de) * 1990-09-17 1992-03-19 Swf Auto Electric Gmbh Wischarm, insbesondere fuer scheibenwischanlagen an kraftfahrzeugen
US5421055A (en) * 1993-09-07 1995-06-06 Itt Automotive Electrical Systems Inc. Variable pressure windshield wiper arm
FR2720708A1 (fr) * 1994-06-07 1995-12-08 Journee Paul Sa Essuie-glace comportant des moyens pour régler la valeur nominale du couple d'essuyage.
CN104691510A (zh) * 2013-12-10 2015-06-10 法雷奥系统公司 用于将流体循环管紧固至车辆风挡擦拭器的驱动臂的夹具
EP2917077A1 (de) * 2012-11-12 2015-09-16 Valeo Wischersysteme GmbH Wischarm für ein wischblatt zum reinigen einer fahrzeugscheibe sowie wisch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einer fahrzeugscheibe
CN106347305A (zh) * 2016-10-27 2017-01-2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刮臂压紧力可自动调节的雨刮器
DE102015221910A1 (de) * 2015-11-09 2017-05-11 Robert Bosch Gmbh Wischarm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19412A1 (de) * 1969-04-17 1970-10-29 Bosch Gmbh Robert Wischhebel von Scheibenwischern fuer Fahrzeuge,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e
US20080155777A1 (en) * 2006-12-31 2008-07-03 Honda R&D Americas, Inc. Windshield wiper with adjustable bearing force
US20130180074A1 (en) * 2012-01-17 2013-07-18 Nelson And Nelson Enterprises, Llc, Wiper with adjustable force adapter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28757A1 (de) * 1979-07-17 1981-02-05 Rau Swf Autozubehoer Wischarm in fahrzeugen
US4777695A (en) * 1986-12-23 1988-10-18 Nissan Motor Co., Ltd. Windshield wiper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force with which wiper blade is pressed against windshield
DE4029404A1 (de) * 1990-09-17 1992-03-19 Swf Auto Electric Gmbh Wischarm, insbesondere fuer scheibenwischanlagen an kraftfahrzeugen
US5421055A (en) * 1993-09-07 1995-06-06 Itt Automotive Electrical Systems Inc. Variable pressure windshield wiper arm
FR2720708A1 (fr) * 1994-06-07 1995-12-08 Journee Paul Sa Essuie-glace comportant des moyens pour régler la valeur nominale du couple d'essuyage.
EP2917077A1 (de) * 2012-11-12 2015-09-16 Valeo Wischersysteme GmbH Wischarm für ein wischblatt zum reinigen einer fahrzeugscheibe sowie wisch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einer fahrzeugscheibe
CN104691510A (zh) * 2013-12-10 2015-06-10 法雷奥系统公司 用于将流体循环管紧固至车辆风挡擦拭器的驱动臂的夹具
DE102015221910A1 (de) * 2015-11-09 2017-05-11 Robert Bosch Gmbh Wischarmvorrichtung
CN106347305A (zh) * 2016-10-27 2017-01-2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刮臂压紧力可自动调节的雨刮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83502B1 (fr) 2023-05-12
WO2020011460A1 (fr) 2020-01-16
EP3820746B1 (fr) 2023-03-15
US20210162953A1 (en) 2021-06-03
US11427161B2 (en) 2022-08-30
EP3820746A1 (fr) 2021-05-19
FR3083502A1 (fr) 2020-01-10
CN112368186A (zh) 2021-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64550B1 (ko) 차창유리 와이퍼장치
EP2790978B1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US20050177970A1 (en) Wiper device comprising a flat wiper blade and wiper arm
US20070011840A1 (en) Windscreen wiper arm
EP3164304B1 (en) A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EP3416858B1 (en) A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JP4344692B2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CN107054301B (zh) 用于机动车辆风挡擦拭器的适配器
KR101933754B1 (ko) 차창 와이퍼 아암 및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CN112368186B (zh) 用于驱动用于机动车辆的擦拭器刮片的驱动臂
WO2013029668A1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EP1847426B1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EP3853083B1 (en) A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EP1810898A1 (en) A windscreen wiper arm
US20200254977A1 (en) A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JP2008516829A (ja) ウィンドスクリーン用ワイパ・アーム
US11420596B2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KR20080006534U (ko) 스포일러 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한 와이퍼 블레이드
CN114074639A (zh) 刮水附件、刮水片和车辆
JP2017149410A (ja) ウインドスクリーンワイパーユニットを駆動アームに接続するためのアダプ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