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6145A -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6145A
CN112346145A CN202011263784.9A CN202011263784A CN112346145A CN 112346145 A CN112346145 A CN 112346145A CN 202011263784 A CN202011263784 A CN 202011263784A CN 112346145 A CN112346145 A CN 112346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avity
face
chambe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637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qing Kai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qing Kai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qing Kai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qing Kai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637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61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6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614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52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king underwa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包括工作箱体,所述工作箱体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左侧内壁上固定设有电机,本发明利用螺旋桨转动产生的推力带动装置下潜,并通过改变螺旋桨方向以改变装置所受推力方向,实现装置的上浮,本装置在下潜时排出浮沉腔中的空气并对其注入水,增加装置的整体重量并减小其浮力,有利于装置在下潜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水流对装置下潜位置的影响,在装置下潜到水底时利用钻头对水底钻孔进给实现装置的固定,有利于装置长时间稳定的进行水下探测工作,本装置在上浮时通过放出的浮力板实现水下与水面的空气连通,通过对浮沉腔中注入空气以减小装置重量并增加浮力,实现装置的快速上浮。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测器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探测器是一种信息收集装置,常见的有金属探测器、轨迹探测器、航天探测器等,其应用广泛且能够在人类无法正常工作的恶劣环境下完成各项工作。
水下探测器是一种用于探测水下环境、感知目标信号的智能水中装备,在水下探测器的自然下潜时,受水流方向以及水体内部暗流的作用,水下探测器下潜位置受较多因素影响,故不易完成自然下潜的位置精度控制,而且不利于探测器长期工作的稳定性,而人工安放又存在一定的危险。本发明阐述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水下探测器的自然下潜时下潜位置受较多因素影响从而不易完成位置精度控制,并且不利于探测器长期工作的稳定性,人工安放存在一定的危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本例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包括工作箱体,所述工作箱体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左侧内壁上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动力连接设有与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的动力轴,所述工作箱体内设有位于所述动力腔下侧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腔前后侧内壁之间的承轴板,所述承轴板内沿水平方向均匀阵列且转动设有与所述传动腔下侧内壁转动连接的三个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下端延伸至所述工作箱体下端面下侧且下端面上固定设有钻头,所述传动腔内设有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左右对称且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左右侧内壁内的两个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靠近对称中心侧端面固定设有限位转盘,所述限位转盘内设有开口向右的限位腔,所述连接套筒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上固定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限位腔远离对称中心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锥齿啮合连接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工作箱体外侧且与所述固定板、所述连接套筒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下端面上固定设有推动箱,所述推动箱内设有上下贯通的推动腔,所述推动腔内壁上固定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内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锥齿啮合连接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下端面上固定设有螺旋桨,所述工作箱体上端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安置腔,所述安置腔内设有浮沉装置,所述浮沉装置包括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安置腔内的浮力板,所述浮力板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工作箱体内关于所述安置腔左右对称且靠近对称中心侧内壁与所述安置腔对应位置侧内壁贯通设有两个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左右滑动设有靠近对称中心侧内壁能够与所述浮力板左右侧内壁抵触的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腔远离对称中心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关于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转动轴左右对称且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下侧内壁与所述工作箱体下端面之间的两个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下端面上固定设有定位板,两个所述第一滑杆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从动板,所述从动板上端面与所述承轴板下端面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转动轴下端面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从动板上端面抵触的第一触发开关,当所述钻头向下进给钻入水底一定距离后,水底与所述定位板抵触并随着所述钻头的持续进给推动所述从动板上移抵触所述第一触发开关,从而触发所述电机的关闭。
其中,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前后侧内壁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斜齿啮合连接的第四转动轴,所述动力腔前后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与所述动力轴斜齿啮合连接的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与所述第四转动轴后端延伸至所述工作箱体后端面后侧且彼此皮带连接,所述限位腔内壁上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环形阵列设有六个开口向靠近环形阵列中心侧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靠近或者远离阵列中心侧滑动设有滑动齿块,所述滑动齿块远离环形中心侧端面与所述第二滑腔远离环形阵列中心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左右对称且固定设有两个位于对应位置所述限位腔内的翻转轮,所述翻转轮能够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滑动齿块抵触啮合,所述传动腔左右侧内壁上左右对称且固定设有两组限位杆,每组所述限位杆包括关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下对称且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腔左右侧内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转盘上端面上固定设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能够与对应位置侧的两个所述限位杆抵触,当所述第二转动轴正转时,所述抵触杆与上侧所述限位杆抵触,从而所述限位转盘的转动受到限制,所述翻转轮转动且与所述滑动齿块发生相对滑动,当所述第二转动轴反转时,所述翻转轮转动并抵触啮合所述滑动齿块,从而所述翻转轮带动所述限位转盘反转,当所述抵触杆反转与下侧所述限位杆抵触时,所述限位转盘的反转再次受到限制,所述翻转轮与所述滑动齿块发生相对滑动,在所述第二转动轴的正转反转变化过程中,由于由于所述限位转盘的转动带动所述螺旋桨的方向发生变化,即所述螺旋桨产生的反推力方向发生变化。
其中,所述浮沉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板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上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腔远离对称中心侧设有第三滑腔,所述第二滑杆远离对称中心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滑腔内且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与对应位置所述第三滑腔远离对称中心侧内壁上分别固定设有两个能够吸合的限位电磁铁,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上转动设有第六转动轴,所述第六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六转动轴左端面上固定设有缠绕筒,所述缠绕筒内设有过渡腔,所述缠绕筒左端面上转动设有过渡筒,所述过渡筒左端面与所述动力腔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筒内设有右侧内壁与所述过渡腔左侧内壁贯通的过渡孔,所述过渡腔上侧内壁上螺纹连接设有伸缩软管,所述安置腔下侧内壁与所述动力腔上侧内壁贯通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伸缩软管另一端在所述缠绕筒外圆上缠绕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安置腔下侧内壁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浮力板下端面抵触的第二触发开关,所述动力轴上固定设有第二直齿轮,所述动力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直齿轮左侧的凸轮,所述工作箱体内设有位于所述动力腔下侧的压力腔,所述压力腔内上下滑动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上端面上固定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且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凸轮抵触的抵触板,所述抵触板下端面与所述动力腔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弹簧,所述工作箱体内设有位于所述压力腔右侧的浮沉腔,所述浮沉腔右侧内壁与所述工作箱体右端面之间贯通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压力腔下侧内壁与所述浮沉腔左侧内壁之间贯通设有排水排气孔,所述排水排气孔内设有单向排水排气的第一单向阀,所述压力腔下侧内壁与所述过渡孔左侧内壁贯通设有进水进气孔,所述进水进气孔内设有单向进水进气的第二单向阀,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内左右滑动设有滑轴,所述滑轴上固定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右端面与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五弹簧,所述固定盘右端面与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上对应位置分别固定设有两个能够吸合的环形电磁铁,所述滑轴上转动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的第三直齿轮,当对应位置两个所述限位电磁铁吸合时,两个所述第一滑板向远离对称中心侧移动,从而接触对所述浮力板上移的限制,所述浮力板在浮力作用下上移并带动所述伸缩软管,所述缠绕筒随着所述浮力板的上移转动放松所述伸缩软管,当所述浮力板上移到水面时,所述第一通孔上侧内壁与空气流通,即随着所述活塞板在所述压力腔内上下滑动,能够向所述浮沉腔内注入空气,从而排出所述浮沉腔内的水,减小装置整体重量并增加其浮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螺旋桨转动产生的推力带动装置下潜,并通过改变螺旋桨方向以改变装置所受推力方向,实现装置的上浮,本装置在下潜时排出浮沉腔中的空气并对其注入水,增加装置的整体重量并减小其浮力,有利于装置在下潜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水流对装置下潜位置的影响,在装置下潜到水底时利用钻头对水底钻孔进给实现装置的固定,有利于装置长时间稳定的进行水下探测工作,本装置在上浮时通过放出的浮力板实现水下与水面的空气连通,通过对浮沉腔中注入空气以减小装置重量并增加浮力,实现装置的快速上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主要应用于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的过程中,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包括工作箱体11,所述工作箱体11内设有动力腔41,所述动力腔41左侧内壁上固定设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右端动力连接设有与所述动力腔41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的动力轴21,所述工作箱体11内设有位于所述动力腔41下侧的传动腔64,所述传动腔64内设有固定装置901,所述固定装置901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腔64前后侧内壁之间的承轴板63,所述承轴板63内沿水平方向均匀阵列且转动设有与所述传动腔64下侧内壁转动连接的三个第一转动轴62,所述第一转动轴62下端延伸至所述工作箱体11下端面下侧且下端面上固定设有钻头61,所述传动腔64内设有翻转装置902,所述翻转装置902包括左右对称且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64左右侧内壁内的两个连接套筒65,所述连接套筒65靠近对称中心侧端面固定设有限位转盘72,所述限位转盘72内设有开口向右的限位腔67,所述连接套筒65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上固定设有固定板46,两个所述限位腔67远离对称中心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62锥齿啮合连接的第二转动轴54,所述第二转动轴54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工作箱体11外侧且与所述固定板46、所述连接套筒65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46下端面上固定设有推动箱52,所述推动箱52内设有上下贯通的推动腔48,所述推动腔48内壁上固定设有固定支架49,所述固定支架49内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轴54锥齿啮合连接的第三转动轴47,所述第三转动轴47下端面上固定设有螺旋桨51,所述工作箱体11上端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安置腔26,所述安置腔26内设有浮沉装置903,所述浮沉装置903包括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安置腔26内的浮力板29,所述浮力板29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28,所述工作箱体11内关于所述安置腔26左右对称且靠近对称中心侧内壁与所述安置腔26对应位置侧内壁贯通设有两个第一滑腔79,所述第一滑腔79内左右滑动设有靠近对称中心侧内壁能够与所述浮力板29左右侧内壁抵触的第一滑板78,所述第一滑板78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腔79远离对称中心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77。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固定装置901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固定装置901还包括关于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转动轴62左右对称且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64下侧内壁与所述工作箱体11下端面之间的两个第一滑杆58,所述第一滑杆58下端面上固定设有定位板59,两个所述第一滑杆58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从动板56,所述从动板56上端面与所述承轴板63下端面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55,所述第一转动轴62下端面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从动板56上端面抵触的第一触发开关57,当所述钻头61向下进给钻入水底一定距离后,水底与所述定位板59抵触并随着所述钻头61的持续进给推动所述从动板56上移抵触所述第一触发开关57,从而触发所述电机19的关闭。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翻转装置902进行详细说明,所述翻转装置902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64前后侧内壁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54斜齿啮合连接的第四转动轴60,所述动力腔41前后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与所述动力轴21斜齿啮合连接的第五转动轴22,所述第五转动轴22与所述第四转动轴60后端延伸至所述工作箱体11后端面后侧且彼此皮带连接,所述限位腔67内壁上绕所述第二转动轴54环形阵列设有六个开口向靠近环形阵列中心侧的第二滑腔71,所述第二滑腔71内靠近或者远离阵列中心侧滑动设有滑动齿块69,所述滑动齿块69远离环形中心侧端面与所述第二滑腔71远离环形阵列中心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弹簧70,所述第二转动轴54上左右对称且固定设有两个位于对应位置所述限位腔67内的翻转轮68,所述翻转轮68能够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滑动齿块69抵触啮合,所述传动腔64左右侧内壁上左右对称且固定设有两组限位杆53,每组所述限位杆53包括关于所述第二转动轴54上下对称且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腔64左右侧内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转盘72上端面上固定设有抵触杆66,所述抵触杆66能够与对应位置侧的两个所述限位杆53抵触,当所述第二转动轴54正转时,所述抵触杆66与上侧所述限位杆53抵触,从而所述限位转盘72的转动受到限制,所述翻转轮68转动且与所述滑动齿块69发生相对滑动,当所述第二转动轴54反转时,所述翻转轮68转动并抵触啮合所述滑动齿块69,从而所述翻转轮68带动所述限位转盘72反转,当所述抵触杆66反转与下侧所述限位杆53抵触时,所述限位转盘72的反转再次受到限制,所述翻转轮68与所述滑动齿块69发生相对滑动,在所述第二转动轴54的正转反转变化过程中,由于由于所述限位转盘72的转动带动所述螺旋桨51的方向发生变化,即所述螺旋桨51产生的反推力方向发生变化。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浮沉装置903进行详细说明,所述浮沉装置903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板78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上的第二滑杆76,所述第一滑腔79远离对称中心侧设有第三滑腔74,所述第二滑杆76远离对称中心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滑腔74内且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二滑板75,所述第二滑板75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与对应位置所述第三滑腔74远离对称中心侧内壁上分别固定设有两个能够吸合的限位电磁铁73,所述动力腔41右侧内壁上转动设有第六转动轴34,所述第六转动轴34上固定设有第一直齿轮33,所述第六转动轴34左端面上固定设有缠绕筒25,所述缠绕筒25内设有过渡腔32,所述缠绕筒25左端面上转动设有过渡筒24,所述过渡筒24左端面与所述动力腔4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筒24内设有右侧内壁与所述过渡腔32左侧内壁贯通的过渡孔23,所述过渡腔32上侧内壁上螺纹连接设有伸缩软管31,所述安置腔26下侧内壁与所述动力腔41上侧内壁贯通设有第二通孔30,所述伸缩软管31另一端在所述缠绕筒25外圆上缠绕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0与所述第一通孔28螺纹连接,所述安置腔26下侧内壁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浮力板29下端面抵触的第二触发开关27,所述动力轴21上固定设有第二直齿轮40,所述动力轴21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直齿轮40左侧的凸轮20,所述工作箱体11内设有位于所述动力腔41下侧的压力腔14,所述压力腔14内上下滑动设有活塞板13,所述活塞板13上端面上固定设有活塞杆15,所述活塞杆15上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腔41内且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凸轮20抵触的抵触板18,所述抵触板18下端面与所述动力腔41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弹簧16,所述工作箱体11内设有位于所述压力腔14右侧的浮沉腔44,所述浮沉腔44右侧内壁与所述工作箱体11右端面之间贯通设有第三通孔45,所述压力腔14下侧内壁与所述浮沉腔44左侧内壁之间贯通设有排水排气孔42,所述排水排气孔42内设有单向排水排气的第一单向阀43,所述压力腔14下侧内壁与所述过渡孔23左侧内壁贯通设有进水进气孔12,所述进水进气孔12内设有单向进水进气的第二单向阀17,所述动力腔41右侧内壁内左右滑动设有滑轴39,所述滑轴39上固定设有固定盘36,所述固定盘36右端面与所述动力腔41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五弹簧38,所述固定盘36右端面与所述动力腔41右侧内壁上对应位置分别固定设有两个能够吸合的环形电磁铁37,所述滑轴39上转动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直齿轮40、所述第一直齿轮33啮合的第三直齿轮35,当对应位置两个所述限位电磁铁73吸合时,两个所述第一滑板78向远离对称中心侧移动,从而接触对所述浮力板29上移的限制,所述浮力板29在浮力作用下上移并带动所述伸缩软管31,所述缠绕筒25随着所述浮力板29的上移转动放松所述伸缩软管31,当所述浮力板29上移到水面时,所述第一通孔28上侧内壁与空气流通,即随着所述活塞板13在所述压力腔14内上下滑动,能够向所述浮沉腔44内注入空气,从而排出所述浮沉腔44内的水,减小装置整体重量并增加其浮力。
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文中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初始时,从动板56下端面与传动腔64下侧内壁抵触,第二弹簧55未压缩,从动板56未与第一触发开关57抵触,抵触杆66与对应位置上侧限位杆53抵触,两个环形电磁铁37未吸合,第五弹簧38未压缩,第三直齿轮35未与第一直齿轮33以及第二直齿轮40啮合,对应位置两个限位电磁铁73未吸合,第一弹簧77未压缩,第一滑板78位于第一滑腔79内较靠近对称中心侧且下端面与浮力板29上端面抵触,浮力板29下端面刚好抵触第二触发开关27,伸缩软管31缠绕在缠绕筒25上;
下潜时,将装置放置在水面上,启动电机19正转,电机19带动凸轮20、动力轴21、第二直齿轮40转动,动力轴21转动带动第五转动轴22、第四转动轴60转动,第四转动轴60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54转动,第二转动轴54转动带动翻转轮68、第三转动轴47、螺旋桨51、第一转动轴62、钻头61转动,螺旋桨51转动产生向下的推力,使装置向水下移动,翻转轮68正转受抵触杆66与上侧限位杆53的抵触限位作用与滑动齿块69产生相对滑动,第三弹簧70压缩,滑动齿块69向远离环形阵列中心侧滑动,凸轮20转动抵触抵触板18、活塞杆15。活塞板13在第四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上下往复运动,随着装置下移完全没入水下,当活塞板13在压力腔14内上移时,水通过第一通孔28、伸缩软管31、过渡腔32、过渡孔23、第二单向阀17、进水进气孔12进入到压力腔14内,当活塞板13在压力腔14内下移时,压力腔14内的水通过排水排气孔42、第一单向阀43进入到浮沉腔44内,随着进入浮沉腔44内的水越来越多,浮沉腔44内的空气通过第三通孔45排出,浮沉腔44内最终充满水,从而增大了装置的整体质量,减小了装置所受浮力,故提升了装置下潜的稳定性,当装置下移到水底时,在螺旋桨51的推力下钻头61对水底进行进给钻孔,当钻头61钻孔达到一定深度后,水底抵触定位板59、第一滑杆58、从动板56上移,第二弹簧55压缩,从动板56上端面抵触第一触发开关57,触发电机19停止工作,至此,装置被固定在水底,能够稳定持续的对水下环境进行探测工作;
浮出时,启动电机19反转、对应位置两个限位电磁铁73吸合,沿相同传动路线第二转动轴54反转,由于限位转盘72反转不受上侧抵触杆66抵触限位,故翻转轮68反转带动限位转盘72反转,限位转盘72带动连接套筒65、固定板46、推动箱52、螺旋桨51反转,当限位转盘72反转到一定位置时抵触杆66与下侧限位杆53抵触,下侧限位杆53对限位转盘72的反转进行抵触限制,故翻转轮68与滑动齿块69发生相对滑动,第三弹簧70压缩,滑动齿块69向远离环形阵列中心侧滑动,此时螺旋桨51刚好转动一百八十度,即螺旋桨51转动产生的反推力方向发生变化,装置开始上移,同时沿相同传动路线钻头61反转从水底退出,对应位置两个限位电磁铁73吸合带动第二滑板75、第二滑杆76、第一滑板78向远离对称中心侧移动,第一弹簧77压缩,随着两个第一滑板78向远离对称中心侧移动解除对浮力板29的上移限制,浮力板29受浮力作用上移并拉动伸缩软管31,随着浮力板29的上移第六转动轴34、第一直齿轮33、缠绕筒25转动对缠绕在缠绕筒25上的伸缩软管31进行放松,当浮力板29上移到水面时,第一通孔28上侧内壁与空气流通,即随着活塞板13在压力腔14内上下滑动,能够向所述浮沉腔44内注入空气,从而排出浮沉腔44内的水,最终浮沉腔44内充满空气,从而减小装置整体重量并增加其浮力,利于装置的上移浮出,当装置上浮到水面后,启动两个环形电磁铁37吸合,两个环形电磁铁37吸合带动固定盘36、滑轴39、第六转动轴34右移,第五弹簧38压缩,第三直齿轮35右移与第二直齿轮40、第一直齿轮33啮合,从而第二直齿轮40转动带动第三直齿轮35、第一直齿轮33、第六转动轴34、缠绕筒25转动将伸缩软管31重新缠绕在缠绕筒25上,浮力板29随着伸缩软管31的收回重新回到安置腔26内,当浮力板29下端面与第二触发开关27抵触时,两个环形电磁铁37脱离吸合,对应位置两个限位电磁铁73脱离吸合,沿相同传动路线各装置均回复初始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螺旋桨转动产生的推力带动装置下潜,并通过改变螺旋桨方向以改变装置所受推力方向,实现装置的上浮,本装置在下潜时排出浮沉腔中的空气并对其注入水,增加装置的整体重量并减小其浮力,有利于装置在下潜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水流对装置下潜位置的影响,在装置下潜到水底时利用钻头对水底钻孔进给实现装置的固定,有利于装置长时间稳定的进行水下探测工作,本装置在上浮时通过放出的浮力板实现水下与水面的空气连通,通过对浮沉腔中注入空气以减小装置重量并增加浮力,实现装置的快速上浮。
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4)

1.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包括工作箱体,所述工作箱体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左侧内壁上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动力连接设有与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的动力轴,所述工作箱体内设有位于所述动力腔下侧的传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内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腔前后侧内壁之间的承轴板,所述承轴板内沿水平方向均匀阵列且转动设有与所述传动腔下侧内壁转动连接的三个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下端延伸至所述工作箱体下端面下侧且下端面上固定设有钻头;所述传动腔内设有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左右对称且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左右侧内壁内的两个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靠近对称中心侧端面固定设有限位转盘,所述限位转盘内设有开口向右的限位腔,所述连接套筒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上固定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限位腔远离对称中心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锥齿啮合连接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工作箱体外侧且与所述固定板、所述连接套筒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下端面上固定设有推动箱,所述推动箱内设有上下贯通的推动腔,所述推动腔内壁上固定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内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锥齿啮合连接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下端面上固定设有螺旋桨,所述工作箱体上端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安置腔;所述安置腔内设有浮沉装置,所述浮沉装置包括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安置腔内的浮力板,所述浮力板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工作箱体内关于所述安置腔左右对称且靠近对称中心侧内壁与所述安置腔对应位置侧内壁贯通设有两个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左右滑动设有靠近对称中心侧内壁能够与所述浮力板左右侧内壁抵触的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腔远离对称中心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关于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转动轴左右对称且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下侧内壁与所述工作箱体下端面之间的两个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下端面上固定设有定位板,两个所述第一滑杆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从动板,所述从动板上端面与所述承轴板下端面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转动轴下端面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从动板上端面抵触的第一触发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前后侧内壁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斜齿啮合连接的第四转动轴,所述动力腔前后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与所述动力轴斜齿啮合连接的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与所述第四转动轴后端延伸至所述工作箱体后端面后侧且彼此皮带连接,所述限位腔内壁上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环形阵列设有六个开口向靠近环形阵列中心侧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靠近或者远离阵列中心侧滑动设有滑动齿块,所述滑动齿块远离环形中心侧端面与所述第二滑腔远离环形阵列中心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左右对称且固定设有两个位于对应位置所述限位腔内的翻转轮,所述翻转轮能够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滑动齿块抵触啮合,所述传动腔左右侧内壁上左右对称且固定设有两组限位杆,每组所述限位杆包括关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下对称且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腔左右侧内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转盘上端面上固定设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能够与对应位置侧的两个所述限位杆抵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沉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板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上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腔远离对称中心侧设有第三滑腔,所述第二滑杆远离对称中心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滑腔内且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远离对称中心侧端面与对应位置所述第三滑腔远离对称中心侧内壁上分别固定设有两个能够吸合的限位电磁铁,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上转动设有第六转动轴,所述第六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六转动轴左端面上固定设有缠绕筒,所述缠绕筒内设有过渡腔,所述缠绕筒左端面上转动设有过渡筒,所述过渡筒左端面与所述动力腔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筒内设有右侧内壁与所述过渡腔左侧内壁贯通的过渡孔,所述过渡腔上侧内壁上螺纹连接设有伸缩软管,所述安置腔下侧内壁与所述动力腔上侧内壁贯通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伸缩软管另一端在所述缠绕筒外圆上缠绕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安置腔下侧内壁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浮力板下端面抵触的第二触发开关,所述动力轴上固定设有第二直齿轮,所述动力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直齿轮左侧的凸轮,所述工作箱体内设有位于所述动力腔下侧的压力腔,所述压力腔内上下滑动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上端面上固定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且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凸轮抵触的抵触板,所述抵触板下端面与所述动力腔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弹簧,所述工作箱体内设有位于所述压力腔右侧的浮沉腔,所述浮沉腔右侧内壁与所述工作箱体右端面之间贯通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压力腔下侧内壁与所述浮沉腔左侧内壁之间贯通设有排水排气孔,所述排水排气孔内设有单向排水排气的第一单向阀,所述压力腔下侧内壁与所述过渡孔左侧内壁贯通设有进水进气孔,所述进水进气孔内设有单向进水进气的第二单向阀,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内左右滑动设有滑轴,所述滑轴上固定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右端面与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五弹簧,所述固定盘右端面与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上对应位置分别固定设有两个能够吸合的环形电磁铁,所述滑轴上转动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的第三直齿轮。
CN202011263784.9A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 Withdrawn CN1123461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3784.9A CN112346145A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3784.9A CN112346145A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6145A true CN112346145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63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63784.9A Withdrawn CN112346145A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614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927A (zh) * 2021-06-30 2021-09-24 陈鸿涛 隔音墙式水下取样检测器
CN113501111A (zh) * 2021-06-25 2021-10-15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具有水底高稳定定位装置的水下机器人
CN113671583A (zh) * 2021-10-22 2021-11-19 江苏浦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电场传感器
CN113885584A (zh) * 2021-09-17 2022-01-0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探测装置的控制系统
CN117906657A (zh) * 2024-03-19 2024-04-19 北京威斯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传感器协同采集监测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1111A (zh) * 2021-06-25 2021-10-15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具有水底高稳定定位装置的水下机器人
CN113501111B (zh) * 2021-06-25 2022-09-30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具有水底高稳定定位装置的水下机器人
CN113432927A (zh) * 2021-06-30 2021-09-24 陈鸿涛 隔音墙式水下取样检测器
CN113885584A (zh) * 2021-09-17 2022-01-0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探测装置的控制系统
CN113885584B (zh) * 2021-09-17 2023-08-1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探测装置的控制系统
CN113671583A (zh) * 2021-10-22 2021-11-19 江苏浦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电场传感器
CN113671583B (zh) * 2021-10-22 2021-12-28 江苏浦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电场传感器
CN117906657A (zh) * 2024-03-19 2024-04-19 北京威斯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传感器协同采集监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46145A (zh) 一种便于精准定位固定的水下探测装置
CN1876485A (zh) 水下滑翔探测器
CN115855560B (zh) 一种水底土样水样一体化采取机器人
CN112119753B (zh) 一种莲藕采收作业装备链条换向水力射流机构
CN101832114A (zh) 一种可让开孔口的高效液压拧管机
CN114544248A (zh) 一种河水环保监测用水体取样装置
CN110130435A (zh) 一种多功能的水陆两用挖掘机
CN116391664A (zh) 一种可移动式鱼塘加氧装置
CN112027033A (zh) 一种海底探测渔网清洁机器人
CN111762736A (zh) 一种水下数据处理中心安装装置
CN112360352A (zh) 一种深潜式水域地质勘探装置
CN218148605U (zh) 一种便于转移部署的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113787872A (zh) 用于滩涂光伏施工的牵引式运输装置
CN20739216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浮体
CN108738632B (zh) 一种集采挖与收装一体的智能挖藕机及挖藕方法
CN209126946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底盘装置
CN111789083A (zh) 一种深海捕活鱼的高压潜水设备
CN219237343U (zh) 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
CN220114406U (zh) 一种涵洞探测机器人
CN220562906U (zh) 一种水上挖掘机的浮式平台
CN213916204U (zh) 一种船舶生产用钻孔装置
CN217727310U (zh) 一种井下管路剪切装置
RU221642U1 (ru) Землесосный снаряд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CN117657378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水下地形测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4532967U (zh) 一种钻孔机构及升降式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