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4446A -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化霜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化霜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4446A
CN112344446A CN202011175097.1A CN202011175097A CN112344446A CN 112344446 A CN112344446 A CN 112344446A CN 202011175097 A CN202011175097 A CN 202011175097A CN 112344446 A CN112344446 A CN 112344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unit
defrosting
branch
stat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50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建国
武连发
黄业祥
高晗
冯涛
焦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1750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44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4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4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化霜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其中,室外机装置中室外机包括: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四通阀、外机液管和与四通阀蒸发侧接管连通的外机气管,外机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主体;外机侧气管,包括第一和第二支路,其上分别设有第一通断阀和第二通断阀,各第一支路的一端汇合后与四通阀冷凝侧接管连通,各第二支路的一端汇合后与外机气管连通;和外机侧液管,各外机侧液管的一端汇合后与外机液管连通;控制部件用于在室外机需要化霜时,使部分外机换热器各自对应的第一通断阀断开且第二通断阀接通以处于化霜状态;并使其余的至少部分外机换热器各自对应的第一通断阀接通且第二通断阀断开以使室内机组处于制热状态。

Description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化霜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化霜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空调运行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能够同时控制不同内机制冷与制热的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其中,两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由于简化了管路结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的两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不能实现不停机化霜,导致室内机在化霜过程中无制热效果,影响空调制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化霜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能够在化霜过程中仍具有制热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包括:
室外机,包括: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四通阀、外机液管和与四通阀的蒸发侧接管连通的外机气管,每个外机换热器均包括:
第一换热主体;
外机侧气管,连接在第一换热主体的一侧,外机侧气管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上分别设有第一通断阀和第二通断阀,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的第一支路的一端汇合后与四通阀的冷凝侧接管连通,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的第二支路的一端汇合后与外机气管连通;和
外机侧液管,连接在第一换热主体的另一侧,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的外机侧液管的一端汇合后与外机液管连通;和
控制部件,被配置在室外机需要化霜时,使部分外机换热器各自对应的第一通断阀断开且第二通断阀接通,以处于化霜状态;并使其余的至少部分外机换热器各自对应的第一通断阀接通且第二通断阀断开,以使室内机组处于制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被配置为一一对应地检测所在第一换热主体的温度;
其中,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在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的检测值均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室外机满足化霜条件需要化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被配置为一一对应地检测所在第一换热主体的温度;
其中,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在处于化霜状态的部分外机换热器的温度检测部件的检测值均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处于化霜状态的部分外机换热器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并使其退出化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部件被配置为使外机换热器在退出化霜状态后切换至使室内机组处于制热状态,并使其余的至少部分未化霜的外机换热器从使室内机组处于制热状态切换至化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主体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部件被配置为使位于上方的外机换热器优先进入化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机换热器设有两个,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先使上方的外机换热器进入化霜状态,在上方的外机换热器化霜完成后切换至使室内机组处于制热状态,并使下方的外机换热器由使室内机组处于制热状态切换至化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二支路上均设有第一节流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压缩机;
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进口与四通阀的吸气侧接管连通,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和
热回收支路,热回收支路的第一端与外机液管连通,热回收支路的第二端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热回收支路上设有第三通断阀,第三通断阀被配置为在室外机处于完全热回收状态时接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四通断阀和第五通断阀,被配置为通过各自的第一口与外部连接;其中,
外机气管包括第一气管支路和第二气管支路,各自的第一端连通,各自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通断阀和第五通断阀各自的第二口连通,第一气管支路上设有仅允许冷媒朝向第一气管支路第一端流动的第一单向阀,第二气管支路上设有仅允许冷媒朝向第二气管支路第二端流动的第二单向阀;和
外机液管包括第一液管支路和第二液管支路,各自的第一端连通,各自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通断阀和第四通断阀各自的第二口连通,第一液管支路上设有仅允许冷媒朝向第一液管支路第二端流动的第三单向阀,第二液管支路上设有仅允许冷媒朝向第二液管支路第一端流动的第四单向阀。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
上述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和
室内机装置,包括室内机组,室内机组包括多个室内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模式转换器,通过冷媒管路与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连接,被配置为根据多个室内机的模式需求相应分配冷媒,并将经过多个室内机返回的冷媒输送到室外机。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的化霜控制方法,包括:
在室外机需要化霜时,使部分外机换热器各自对应的第一通断阀断开且第二通断阀接通,以处于化霜状态;
使其余的至少部分外机换热器对应的第一通断阀接通且第二通断阀断开,以使室内机组处于制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通过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一一对应地检测所在第一换热主体的温度;
在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的检测值均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室外机满足化霜条件需要化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通过温度检测部件检测处于化霜状态的外机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主体的温度;
在处于化霜状态的外机换热器的温度检测部件的检测值均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处于化霜状态的部分外机换热器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并使其退出化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使退出化霜状态的外机换热器切换至使室内机组处于制热状态;
使其余的未化霜至少部分外机换热器从使室内机组处于制热状态切换至化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所有的外机换热器均完成化霜后,结束化霜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主体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使位于上方的外机换热器优先进入化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机换热器设有两个,化霜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先使上方的外机换热器进入化霜状态;
使上方的外机换热器在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并退出化霜状态后,切换至使室内机组处于制热状态;
使下方的外机换热器由使室内机组处于制热状态切换至化霜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基于两管制的热回收系统,在处于制热模式下,若室外机需要化霜,则使部分外机换热器先进行化霜,与此同时仍有部分室外机换热器中使室内机组处于制热状态,解决了两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在制热化霜时需要停机的问题,可使室内机仍具备一定的制热效果,从而改善用户体验,而且在整体化霜过程结束后恢复制热模式时可缩短制热时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多联机系统的一些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多联机系统的一些实施例处于完全制热运行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多联机系统的一些实施例处于主体制热运行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多联机系统的一些实施例处于上部换热器化霜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多联机系统的一些实施例处于下部换热器化霜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的一些实施例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室外机装置的化霜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室外机装置的化霜控制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室外机装置的化霜控制方法的再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
本公开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此外,当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可以间接地在所述另一元件上并且在它们之间插入有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另外,当元件被称作“连接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间接地连接到所述另一元件并且在它们之间插入有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在下文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本公开中采用了“上”、“下”、“顶”、“底”、“前”、“后”、“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装置包括室外机1和控制部件6,控制部件6可集成安装在室外机1中,或者也可相对于室外机独立设置,控制部件6可以是PLC、单片机或DSP等,或者也可由硬件电路连接形成。
如图1所示,室外机1包括: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四通阀19、外机液管24和外机气管23,该多联机系统为两管制的热回收系统。其中,四通阀19具有四个连接管,包括:排气侧接管D、冷凝侧接管C、吸气侧接管S和蒸发侧接管E。外机气管23与四通阀19的蒸发侧接管E连通。
每个外机换热器10均包括:第一换热主体10’、外机侧气管和外机侧液管15。其中,外机侧气管连接在第一换热主体10’的一侧,外机侧气管包括第一支路11和第二支路13,第一支路11和第二支路13上分别设有第一通断阀12和第二通断阀14,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到的通断阀均可采用电磁阀等。
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支路11各自的第一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一换热主体10’连接,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支路11各自的第二端汇合后与四通阀19的冷凝侧接管C连通。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的第二支路13各自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在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支路11上,各自的第二端汇合后与外机气管23连通,相当于与四通阀19的蒸发侧接管E连通。同一个第一换热主体10’的第一支路11和第二支路13可在靠近第一换热主体10’的一侧设置公共气管。
外机侧液管15连接在第一换热主体10’的另一侧,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的外机侧液管15各自的第一端分别与相应的第一换热主体10’连接,各自的第二端汇合后与外机液管24连通。
在室外机1处于制热模式下,控制部件6被配置在室外机1需要化霜时,使部分外机换热器10各自对应的第一通断阀12断开第一支路11且第二通断阀14接通第二支路13,以使该部分外机换热器10处于化霜状态;并使其余的至少部分外机换热器10各自对应的第一通断阀12接通第一支路11且第二通断阀14断开第二支路12,以使该部分外机换热器10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其余的外机换热器10可以是化霜完成的或未化霜的外机换热器10。
其中,部分外机换热器10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是指使室内机组5整体处于制热状态,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内机组5包括多个室内机,在室内机组5整体处于制热状态时,制热室内机的数量或容量大于制冷室内机的数量或容量,可以是完全制热运行状态或主体制热运行状态。
例如,同时处于化霜状态的外机换热器10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可进行轮换化霜。处于化霜状态的外机换热器10的数量可根据室内机的总制热需求确定,若室内机的总制热需求较大,则在同一时刻可使较少的外机换热器10进入化霜状态,以保证室内机的总制热需求;若室内机的总制热需求较小,则在同一时刻允许较多的外机换热器10进行化霜状态,以提高化霜效率。
例如,外机换热器10设有两个,可使其中一个外机换热器10先化霜,在化霜结束后再使另一个外机换热器10化霜,且已经化霜完成的外机换热器10又恢复至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
例如,外机换热器10设有三个,可使三个外机换热器10依次轮换化霜,在每个外机换热器10化霜完毕后再恢复至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或者也可先使其中一个外机换热器10化霜,再使其余两个外机换热器10同时化霜;或者也可先使其中两个外机换热器10化霜,再使其余一个外机换热器10化霜。
本公开该实施例的室外机装置,基于两管制的热回收系统,在处于制热模式下,若室外机1需要化霜,则使部分外机换热器10先进行化霜,与此同时仍有部分室外机换热器10使室内机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解决了两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在制热化霜时需要停机的问题,可使室内机仍具备一定的制热效果,从而改善用户体验,而且在整体化霜过程结束后恢复制热模式时可缩短制热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27,例如,温度传感器或感温包等,被配置为一一对应地检测所在第一换热主体10’的温度。具体地,每个第一换热器主体10’上均设置一个温度检测部件27。其中,控制部件6被配置为在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均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室外机1满足化霜条件需要化霜。
该实施例能够在所有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均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室外机1满足化霜条件,由此准确地判断出包含多个外机换热器10的室外机1需要进行化霜的时机,从而使室外机1在需要化霜时自动启动化霜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27,被配置为一一对应地检测所在第一换热主体10’的温度;具体地,每个第一换热器主体10’上均设置一个温度检测部件27。其中,控制部件6被配置为在处于化霜状态的部分外机换热器10的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均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处于化霜状态的部分外机换热器10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并使其退出化霜状态。第二预设温度值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值。
该实施例能够在所有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均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室外机1满足退出化霜条件,说明化霜完成,由此准确地判断出处于化霜状态的外机换热器10退出化霜的时机,从而使室外机1在需要化霜后自动退出化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部件6被配置为使外机换热器10在退出化霜状态后切换至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并使其余的至少部分未化霜的外机换热器10从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切换至化霜状态。
该实施例能够使外机换热器10在化霜完成后,使其余未化霜的外机换热器10轮换化霜,最终自动完成全部化霜过程。而且,完成化霜的外机换热器恢复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以保证室内机的制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换热主体10’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换热主体10’可以在结构和管路连接上均独立,或者管路连接独立但在结构上安装在一起。换热器中完整的U管从左到右延伸,所以沿着竖直方向并排设置的方式利于设置多个第一换热器主体10’,而且能够减小冷凝水接水盘的面积,并减小室外机1在水平面内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地,控制部件6被配置为使位于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优先进入化霜状态。如果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化霜,则在对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化霜时,可能会使冷凝水流到下方已完成化霜的外机换热器10上导致结冰,该实施例的轮换化霜方式能够防止已完成化霜的外机换热器10由于滴上冷凝水重新结冰,从而优化化霜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外机换热器10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一换热器主体10’上下设置。控制部件6被配置为先使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进入化霜状态,在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化霜完成后切换至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并使下方的外机换热器10由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切换至化霜状态。
该实施例既能够在化霜的过程中使室内机仍能制热,利于保持室内温度,提高用户体验,而且还能在轮换化霜的过程中防止上方已化霜的外机换热器10由于流上冷凝水而重新结冰,可优化化霜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第二支路13上均设有第一节流元件16。第一节流元件16可以是电子膨胀阀。在室外机1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外机1作为蒸发器,第一节流元件16的作用是使液态冷媒进行节流降压,以利于冷媒蒸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室外机装置还包括:压缩机21、气液分离器20和热回收支路17。其中,压缩机21的排气口O与油分离器22的进口I连通,油分离器22的气态冷媒出口O1与四通阀19的排气侧接管D连通,油分离器22的排油口O2与压缩机21的吸气口I连通。气液分离器20的进口与四通阀19的吸气侧接管S连通,气液分离器20的出口与压缩机21的吸气口I连通。
热回收支路17的第一端与外机液管24连通,热回收支路17的第二端与气液分离器20的进口连通,热回收支路17上设有第三通断阀18,例如电磁阀,第三通断阀18被配置为在室外机1处于完全热回收状态时接通热回收支路17,并在室外机1处于其它工作状态时断开热回收支路17,例如,完全制热运行和主体制热运行等。
在室外机1处于完全热回收状态时,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的室内机冷凝产生的液态冷媒完全供应至处于制冷状态的室内机,最终形成的液态冷媒由室外机1的外机液管24通过热回收支路17流至气液分离器20,液态冷媒不会经过室外机1的外机换热器10,因此室外机1不参与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室外机装置还包括:第四通断阀26A和第五通断阀26B,例如电磁阀,被配置为通过各自的第一口与外部连接,具体地,第四通断阀26A的第一口与多联机系统的模式转换器3的第一外机侧管32连通,第五通断阀26B的第一口与多联机系统的模式转换器3的第二外机侧管32连通。
其中,外机气管23包括第一气管支路23A和第二气管支路23B,各自的第一端连通,各自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通断阀26A和第五通断阀26B各自的第二口连通,第一气管支路23A上设有仅允许冷媒朝向第一气管支路23A第一端流动的第一单向阀25A,第二支路23B上设有仅允许冷媒朝向第二气管支路23B第二端流动的第二单向阀25B。
外机液管24包括第一液管支路24A和第二液管支路24B,各自的第一端连通,各自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通断阀26B和第四通断阀26A各自的第二口连通,第一液管支路24A上设有仅允许冷媒朝向第一液管支路24A第二端流动的第三单向阀25C,第二液管支路24B上设有仅允许冷媒朝向第二液管支路24B第一端流动的第四单向阀25D。
该实施例通过对外机气管23和外机液管24采用分支管路设置,并配合单向阀,能够实现两管制多联机的热回收。
其次,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和室内机装置,室内机装置可包括室内机组5和内机控制部件,内机控制部件可与室外机的控制部件6独立设置,也可集成设置,室内机组5包括多个室内机,每个室内机均可包括一个内机换热器51,所述内机换热器51包括第二换热主体、连接在第二换热主体一侧的内机侧气管53和内机侧液管54,每个内机侧液管54上均设有第二节流元件5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联机系统还包括:模式转换器3,通过冷媒管路与室外机1和多个室内机连接,被配置为根据多个室内机的模式需求相应分配冷媒,并将经过多个室内机返回的冷媒输送到室外机1,以使多个室内机同时实现制冷和制热。
具体地,模式转换器3包括:闪蒸器31、第一板式换热器34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6,闪蒸器31用于分离气态和液态冷媒,气液混合冷媒从闪蒸器31的进口I进入后,分离出的气态冷媒通过气态冷媒出口O1排出,液态冷媒通过液态冷媒出口O2排出。
模式转换器3中的管路包括:第一外机侧管32和第二外机侧管33、进液管38和出液管39。
第一外机侧管32的第一端与第四通断阀26A的第一口连通,第一外机侧管32的第二端依次经过第一板式换热器34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6各自的第一流路后与进液管38连通,第一外机侧管32在第二板式换热器36和与进液管38连接的位置之间设有第四节流元件37,例如电子膨胀阀等。即进液管38上连接一个支路,该支路连接第四节流元件37,并依次通过第二板式换热器36和第一板式换热器34的第一流路后通向第一外机侧管32。
第一外机侧管32上位于第一板式换热器34下游的位置连接有多个制冷支路42,制冷支路42的数量与室内机的数量一致,制冷支路42与内机换热器51的内机侧气管53连通,每条制冷支路42上均设有第六通断阀43,例如电磁阀等,用于控制制冷支路42的通断,并在室内机处于制冷状态时接通制冷支路42,在室内机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时断开制冷支路42。
第二外机侧管33的第一端与第五通断阀26B的第一口连通,第二端与闪蒸器31的进口I连通,闪蒸器31的气态冷媒出口O1连接有多个制热支路40,制热支路40的数量与室内机的数量一致,制热支路40与内机换热器51的内机侧气管53连通,每条制热支路40上均设有第七通断阀43,例如电磁阀等,用于控制制热支路40的通断,并在室内机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时接通制热支路40,在室内机处于制冷状态时断开制热支路40。
闪蒸器31的液态冷媒出口O2连接的出液管经过第一板式换热器34的第二流路和第三节流元件35后分为两支:进液管38和出液管39。其中,进液管38分为多个进液管分支,每一个进液管分支与内机侧液管54连通,每个进液管分支上均设有第五单向阀44,被构造为仅允许液态冷媒从内机侧液管54向进液管38流动。出液管39经过第二板式换热器36的第二流路之后分为多个出液管分支,每一个出液管分支与内机侧液管54连通,每个出液管分支上均设有第七单向阀45,被构造为仅允许液态冷媒从出液管39向内机侧液管54流动。
基于上述的多联机系统,下面以室外机1中设置两个外机换热器10,且两个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换热主体10’上下设置为例,并结合图2至图5来说明本公开多联机系统的工作方式。在图2至图5中,虚线表示气态冷媒流动路径,实线表示液态冷媒流动路径,箭头表示冷媒流向。
1、制热运行
在制热模式下,如图2和图3所示,室外机1的四通阀19使压缩机排气口与外机气管23连通;模式转换器3中第三节流元件35关闭,第四节流元件37打开。对于完全制热运行状态,制热运行的室内机对应的第七通断阀41打开以接通制热支路40,第六通断阀43关闭以断开制冷支路42。对于主体制热运行状态,同时存在制热内机和制冷内机,此时制冷内机对应的第六通断阀43打开以接通制冷支路42,第七通断阀41关闭以切断制热支路40。
对于室外机1,当处于完全制热运行状态时,如图2所示,此时换热需求较大,两个外机换热器10中的第一通断阀12接通第一支路11,第二通断阀14断开第二支路13,第一节流元件16打开,热回收支路17上的第三通断阀18断开,此时,两个外机换热器10均参与冷媒循环。
此时,压缩机21的排气依次经过外机气管23的第二气管支路23B、第四通断阀26A和第二外机侧管33,进入模式转换器3中的闪蒸器31,气态冷媒经过闪蒸器31的气态冷媒出口O1和第七通断阀41流向制热运行的室内机并冷凝制热,冷凝后的液态冷媒依次经过第二节流元件52、第五单向阀44后在模式转换器3的进液管38汇合,并通过进液管支路上的第三节流元件35,并依次经过第二板式换热器36和第一板式换热器34之后流向室外侧管1。第一外机侧管32中的冷媒经过第四通断阀26A、第二液管支路24B和外机液管24后流向外机换热器10进行蒸发换热,并在蒸发换热后经四通阀19流向气液分离器20并最终返回压缩机21。
对于室外机1,当处于主体制热运行状态时,如图3所示,外机换热需求较小,只保留其中一个外机换热器10处于换热状态。例如,左侧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通断阀12接通第一支路11,第二通断阀14断开第二支路13,第一节流元件16打开;右侧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通断阀12接通第一支路11,第二通断阀14断开第二支路13,第一节流元件16关闭,热回收支路17上的第三通断阀18断开。此时,左侧的外机换热器10参与冷媒循环进行换热,右侧的外机换热器10部参与冷媒循环。
在主体制热运行状态下,存在制冷的室内机,但是制热的热量需求大于制冷的热量需求。与完全制热运行状态不同之处在于,进液管38中部分液态冷媒通过出液管39和第六单向阀45进入制冷室内机的内机侧液管54,并在制冷室内机中蒸发制冷,蒸发后的低压气态冷媒经过制冷支路42上的第六通断阀43与模式转换器3的第一外机侧管32汇合。液态冷媒后续的流动方式与主体制热运行状态类似,不同之处仅在于液态冷媒只经过其中一个外机换热器10进行蒸发换热。
2、化霜运行
当室外机1满足化霜条件后,如图4所示,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左侧)先进行化霜。此时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对应的第一通断阀12断开第一支路11,第二通断阀14接通第二支路13,下方的外机换热器10仍保持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外机气管23中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通过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的第二支路13的第二通断阀14流过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对其进行化霜,冷凝后的液体冷媒经过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的外机侧液管15之后,与外机液管24中的液态冷媒混合后进入下方的外机换热器10(右侧)蒸发吸热,蒸发后的冷媒通过下方的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支路11流经四通阀19后回到气液分离器20中。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当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完成化霜,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后,此时其对应的第一通断阀12接通第一支路11,第二通断阀14断开第二支路13。由此,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在化霜后恢复至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此后,下方的外机换热器10进入化霜状态,其对应的第一通断阀12断开第一支路11,第二通断阀14接通第二支路13。外机气管23中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通过下方外机换热器10的第二支路13流过对其进行化霜,冷凝后的液体冷媒经过下方外机换热器10的外机侧液管15的第一节流元件16之后与外机液管24中的冷媒混合后进入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进行蒸发吸热,蒸发后的冷媒通过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支路11经四通阀19后回到气液分离器20中。
进一步地,当下方的外机换热器10完成化霜,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后,此时其对应的第一通断阀12接通第一支路11,第二通断阀14断开第二支路13。机组结束化霜,恢复制热运行。
再次,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的化霜控制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包括:
步骤102、在室外机1需要化霜时,使部分外机换热器10各自对应的第一通断阀12断开且第二通断阀14接通,以处于化霜状态;
步骤104、使其余的至少部分外机换热器10对应的第一通断阀12接通且第二通断阀14断开,以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
其中,步骤102和104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制,也可同时执行。本公开该实施例的化霜控制方法,基于两管制的热回收系统,在处于制热模式下,若室外机1需要化霜,则使部分外机换热器10先进行化霜,与此同时仍有部分室外机换热器中10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解决了两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在制热化霜时需要停机的问题,可使室内机仍具备一定的制热效果,从而改善用户体验,而且在整体化霜过程结束后恢复制热模式时可缩短制热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02之前,如图8所示,本公开的化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100、通过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27一一对应地检测所在第一换热主体10’的温度;该步骤可在室外机1工作过程中实时执行;
步骤101、在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均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室外机1满足化霜条件需要化霜。
在步骤101之前,还可包括判断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是否均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步骤。
该实施例能够在所有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均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室外机1满足化霜条件,由此准确地判断出包含多个外机换热器10的室外机1需要进行化霜的时机,从而使室外机1在需要化霜时自动启动化霜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公开的化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100、通过温度检测部件27检测处于化霜状态的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换热主体10’的温度;
步骤106、在处于化霜状态的外机换热器10的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均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处于化霜状态的部分外机换热器10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并使其退出化霜状态。
其中,步骤106可在外机换热器10进入化霜状态之后执行,在步骤106之前,还可包括判断处于化霜状态的部分外机换热器10的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均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步骤。
该实施例能够在所有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均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室外机1满足退出化霜条件,说明化霜完成,由此准确地判断出处于化霜状态的外机换热器10退出化霜的时机,从而使室外机1在需要化霜后自动退出化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公开的化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108、使退出化霜状态的外机换热器10切换至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
步骤110、使其余的至少部分未化霜外机换热器10从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切换至化霜状态。
其中,步骤108可在步骤106执行,步骤110在步骤108之后执行。该实施例能够使外机换热器10在化霜完成后,使其余未化霜的外机换热器10轮换化霜,最终自动完成全部化霜过程。而且,完成化霜的外机换热器恢复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以保证室内机的制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的化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有的外机换热器10均完成化霜后,结束化霜过程。
该实施例能够通过轮换化霜的方式使所有的外机换热器10均完成化霜。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换热主体10’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使位于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优先进入化霜状态。
如果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化霜,则在对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化霜时,可能会使冷凝水流到下方已完成化霜的外机换热器10上导致结冰,该实施例的轮换化霜方式能够防止已完成化霜的外机换热器10由于滴上冷凝水重新结冰,从而优化化霜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机换热器10设有两个,如图9所示,化霜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202、先使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进入化霜状态;
步骤204、使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在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并退出化霜状态后,切换至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
步骤206、使下方的外机换热器10由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切换至化霜状态。
其中,在步骤202之前,还可包括步骤201、判断室外机1是否满足化霜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202,否则继续判断。在步骤202和204之间,还可包括步骤203、判断上方的外机换热器10是否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106,否则继续判断。在步骤206之后,还可包括步骤207、判断下方的外机换热器10是否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如果满足则化霜结束。
该实施例既能够在化霜的过程中使室内机仍能制热,利于保持室内温度,提高用户体验,而且还能在轮换化霜的过程中防止上方已化霜的外机换热器10由于流上冷凝水而重新结冰,可优化化霜效果。
以上对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化霜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公开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包括:
室外机(1),包括: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四通阀(19)、外机液管(24)和与所述四通阀(19)的蒸发侧接管(E)连通的外机气管(23),每个外机换热器(10)均包括:
第一换热主体(10’);
外机侧气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主体(10’)的一侧,所述外机侧气管包括第一支路(11)和第二支路(13),所述第一支路(11)和第二支路(13)上分别设有第一通断阀(12)和第二通断阀(14),所述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支路(11)的一端汇合后与所述四通阀(19)的冷凝侧接管(C)连通,所述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的第二支路(13)的一端汇合后与所述外机气管(23)连通;和
外机侧液管(15),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主体(10’)的另一侧,所述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的外机侧液管(15)的一端汇合后与所述外机液管(24)连通;和
控制部件(6),被配置在所述室外机(1)需要化霜时,使部分所述外机换热器(10)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通断阀(12)断开且所述第二通断阀(14)接通,以处于化霜状态;并使其余的至少部分所述外机换热器(10)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通断阀(12)接通且所述第二通断阀(14)断开,以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还包括:
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27),被配置为一一对应地检测所在第一换热主体(10’)的温度;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6)被配置为在所述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均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室外机(1)满足化霜条件需要化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还包括:
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27),被配置为一一对应地检测所在第一换热主体(10’)的温度;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6)被配置为在处于化霜状态的部分所述外机换热器(10)的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均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处于化霜状态的部分所述外机换热器(10)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并使其退出化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6)被配置为使所述外机换热器(10)在退出化霜状态后切换至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并使其余的至少部分未化霜的所述外机换热器(10)从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切换至化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换热主体(10’)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其中,控制部件(6)被配置为使位于上方的所述外机换热器(10)优先进入所述化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其中,所述外机换热器(10)设有两个,所述控制部件(6)被配置为先使上方的所述外机换热器(10)进入所述化霜状态,在上方的所述外机换热器(10)化霜完成后切换至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并使下方的所述外机换热器(10)由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切换至所述化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其中,每个所述第二支路(13)上均设有第一节流元件(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还包括:
压缩机(21);
气液分离器(20),所述气液分离器(20)的进口与所述四通阀(19)的吸气侧接管(S)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20)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21)的吸气口连通;和
热回收支路(17),所述热回收支路(17)的第一端与所述外机液管(24)连通,所述热回收支路(17)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20)的进口连通,所述热回收支路(17)上设有第三通断阀(18),所述第三通断阀(18)被配置为在所述室外机(1)处于完全热回收状态时接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还包括:
第四通断阀(26A)和第五通断阀(26B),被配置为通过各自的第一口与外部连接;其中,
所述外机气管(23)包括第一气管支路(23A)和第二气管支路(23B),各自的第一端连通,各自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通断阀(26A)和第五通断阀(26B)各自的第二口连通,所述第一气管支路(23A)上设有仅允许冷媒朝向所述第一气管支路(23A)第一端流动的第一单向阀(25A),所述第二气管支路(23B)上设有仅允许冷媒朝向所述第二气管支路(23B)第二端流动的第二单向阀(25B);和
所述外机液管(24)包括第一液管支路(24A)和第二液管支路(24B),各自的第一端连通,各自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通断阀(26B)和第四通断阀(26A)各自的第二口连通,所述第一液管支路(24A)上设有仅允许冷媒朝向所述第一液管支路(24A)第二端流动的第三单向阀(25C),所述第二液管支路(24B)上设有仅允许冷媒朝向所述第二液管支路(24B)第一端流动的第四单向阀(25D)。
11.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和
室内机装置,包括室内机组(5),所述室内机组(5)包括多个室内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还包括:
模式转换器(3),通过冷媒管路与所述室外机(1)和所述多个室内机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多个室内机的模式需求相应分配冷媒,并将经过所述多个室内机返回的冷媒输送到所述室外机(1)。
1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的化霜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室外机(1)需要化霜时,使部分所述外机换热器(10)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通断阀(12)断开且所述第二通断阀(14)接通,以处于化霜状态;
使其余的至少部分所述外机换热器(10)对应的所述第一通断阀(12)接通且所述第二通断阀(14)断开,以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通过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27)一一对应地检测所在第一换热主体(10’)的温度;
在所述至少两个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均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室外机(1)满足化霜条件需要化霜。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通过温度检测部件(27)检测处于化霜状态的所述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换热主体(10’)的温度;
在处于化霜状态的所述外机换热器(10)的温度检测部件(27)的检测值均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判定处于化霜状态的部分所述外机换热器(10)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并使其退出化霜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使退出化霜状态的所述外机换热器(10)切换至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
使其余的未化霜至少部分所述外机换热器(10)从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切换至化霜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有的所述外机换热器(10)均完成化霜后,结束化霜过程。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外机换热器(10)的第一换热主体(10’)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使位于上方的所述外机换热器(10)优先进入所述化霜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外机换热器(10)设有两个,所述化霜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先使上方的所述外机换热器(10)进入所述化霜状态;
使上方的所述外机换热器(10)在满足退出化霜条件并退出化霜状态后,切换至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
使下方的所述外机换热器(10)由使室内机组(5)处于制热状态切换至所述化霜状态。
CN202011175097.1A 2020-10-28 2020-10-28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化霜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 Pending CN1123444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5097.1A CN112344446A (zh) 2020-10-28 2020-10-28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化霜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5097.1A CN112344446A (zh) 2020-10-28 2020-10-28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化霜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4446A true CN112344446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55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5097.1A Pending CN112344446A (zh) 2020-10-28 2020-10-28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化霜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444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8429A (zh) * 2015-03-31 2015-07-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
CN105115198A (zh) * 2015-09-09 2015-12-0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02724A (zh) * 2015-10-21 2015-12-30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5874282A (zh) * 2013-12-25 2016-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05899884A (zh) * 2014-03-20 2016-08-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源侧单元以及空调装置
CN111201410A (zh) * 2017-10-12 2020-05-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213334702U (zh) * 2020-10-28 2021-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4282A (zh) * 2013-12-25 2016-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05899884A (zh) * 2014-03-20 2016-08-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源侧单元以及空调装置
CN104748429A (zh) * 2015-03-31 2015-07-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
CN105115198A (zh) * 2015-09-09 2015-12-0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02724A (zh) * 2015-10-21 2015-12-30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1201410A (zh) * 2017-10-12 2020-05-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213334702U (zh) * 2020-10-28 2021-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76449U (zh) 一种可连续制热的循环系统及空调
CN108131858B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U656063B2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R100437805B1 (ko)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015836B2 (en) Heat pump system
KR20150074640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726073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JP363566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3154522B (zh) 一种多联空调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
CN213334702U (zh)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US20120285675A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2004317091A (ja) 空気調和装置、空気調和装置の冷媒回路及び空気調和装置における冷媒回路の制御方法
CN210801718U (zh) 可连续制热的空调
CN112344446A (zh)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装置及化霜控制方法、多联机系统
JP382934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H08291952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2178969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30090185A (ko) 실외 열교환기
CN210154145U (zh) 空调系统
CN213362914U (zh) 多联机系统
CN219775895U (zh) 空调和太阳能热水联合系统
CN112443998A (zh) 空调器
JP2002213839A (ja)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
JP271830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9674500U (zh) 一种空调热水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