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6333A - 一种电磁屏蔽舱及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屏蔽舱及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6333A
CN112336333A CN202011162786.9A CN202011162786A CN112336333A CN 112336333 A CN112336333 A CN 112336333A CN 202011162786 A CN202011162786 A CN 202011162786A CN 112336333 A CN112336333 A CN 112336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sliding
sections
electromagnetic
magnetic reso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27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宁
王振
王伟民
李杰银
任重山
孟洪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Ruijiat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Ruijiat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Ruijiat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Ruijiat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27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633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40514 priority patent/WO202208846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6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6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7Environmental aspects, e.g. temperature variations, radiation, stray fields
    • G01R33/0076Protection, e.g. with housings against stray fiel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42Screen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69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shielding efficiency; Apparatus therefor; Isolation container for tes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屏蔽舱及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该电磁屏蔽舱,该电磁屏蔽舱包括:屏蔽轨道;屏蔽罩,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屏蔽轨道上,并且,所述屏蔽罩和所述屏蔽轨道之间设有滑动屏蔽结构,用以衰减或屏蔽电磁波;所述屏蔽罩的第一开口端设有对接屏蔽接口,用以与磁共振主体之间屏蔽连接;屏蔽门,其可转动地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屏蔽罩的第二开口端处,并且,所述第二开口端的端面设有弹性屏蔽结构,用以在所述屏蔽门关闭时使得所述屏蔽门和所述屏蔽罩之间导电接触。本发明通过屏蔽门配合屏蔽罩围设形成屏蔽腔体,为磁共振提供良好的屏蔽环境,以保磁共振获得优异的成像,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屏蔽舱及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屏蔽舱及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信号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因此必须安装在带有电磁屏蔽的环境中,以达到最佳的成像效果。
现有屏蔽通常采用金属板拼接的方式,不经常打开的拼缝采用焊接、压接等形式;采用压接时为达到良好的屏蔽效果,压接面需要衬垫弹性屏蔽材料并保证充分压接,且为防止由于金属板表面氧化造成的电阻增大,从而导致屏蔽效果变差的问题,金属板表面需要进行防氧化处理,有些特殊环境需要选择不锈钢作为屏蔽材料;压力的施加方式常用斜面加压,则种方式开启费力,人力开启相当困难,而且弹簧片很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其它方式:如气动、液动、电动压紧,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低。
因此,现在的屏蔽室结构庞大,操作不便,不能移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磁屏蔽舱及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屏蔽室结构庞大、操作不便、不能移动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磁屏蔽舱,该电磁屏蔽舱包括:屏蔽轨道;屏蔽罩,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屏蔽轨道上,并且,所述屏蔽罩和所述屏蔽轨道之间设有滑动屏蔽结构,用以衰减或屏蔽电磁波;所述屏蔽罩的第一开口端设有对接屏蔽接口,用以与磁共振主体之间屏蔽连接;屏蔽门,其可转动地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屏蔽罩的第二开口端处,用以在所述屏蔽门关闭时所述屏蔽门、所述屏蔽罩和所述磁共振主体之间形成屏蔽腔体。
进一步地,上述电磁屏蔽舱,所述屏蔽罩包括:若干段伸缩屏蔽段,其依次罩设在所述屏蔽轨道上且至少一段与所述屏蔽轨道可滑动地相连接,任意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之间均设有屏蔽对接结构,用以在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对接时屏蔽或衰减电磁波。
进一步地,上述电磁屏蔽舱,所述屏蔽对接结构包括:若干个凹槽结构,其设置在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中其中一段上;若干个凸起结构,其设置在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中另一段上;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一一对应设置,当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对接时,所述凸起结构插设在其对应的凹槽结构内,并且,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之间沿所述凹槽结构的内壁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间隙通道,用以对电磁波进行折反射以实现电磁波的衰减。
进一步地,上述电磁屏蔽舱,所述屏蔽对接结构包括:第一对接口,其设置在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中远离所述屏蔽轨道的外层伸缩屏蔽段的端部上,并且,所述第一对接口上设有挤压结构;第二对接口,其设置在所述在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中靠近所述屏蔽轨道的内层伸缩屏蔽段的端部上,并且,所述第二对接口上设有簧片,所述第二对接口与所述第一对接口对接时,所述挤压结构抵压所述簧片使得所述簧片压缩,以使所述簧片与所述挤压结构导电接触,以屏蔽电磁波。
进一步地,上述电磁屏蔽舱,所述滑动对接结构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滑动凹槽,其设置在所述屏蔽轨道上;若干个滑动凸起,其设置在所述屏蔽罩上且与所述滑动凹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动凸起可滑动地设置在其对应的滑动凹槽内,并且,所述滑动凹槽和所述滑动凸起之间间隙配合,以对电磁波进行折反射,实现电磁波的衰减。
进一步地,上述电磁屏蔽舱,所述滑动凹槽为直槽结构、倒T型槽结构或燕尾槽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电磁屏蔽舱,所述屏蔽罩上设有观察窗。
进一步地,上述电磁屏蔽舱,所述观察窗包括:至少两层透明面板;其中,任意相邻两层所述透明面板之间均设有屏蔽网。
进一步地,上述电磁屏蔽舱,所述屏蔽门和所述屏蔽罩之间设有气弹簧,用以驱动所述屏蔽门打开或关闭,并对所述屏蔽门进行支撑。
本发明提供的电磁屏蔽舱,通过可滑动地设置在屏蔽轨道上的屏蔽罩,以便调节屏蔽罩的位置,不仅可打开使得屏蔽罩和磁共振主体之间存在操作空间,以便在操作空间处进行射频线圈的定位、固定以及对待检测对象的摆位等操作,还可移动至紧邻磁共振主体的一侧,减小屏蔽罩的整体长度尺寸,减小移动时的占用空间;通过屏蔽罩第二开口端设置的屏蔽门,可实现待检测对象进入进出该磁共振系统内,还配合屏蔽罩围设形成屏蔽腔体,完全可以为磁共振提供良好的屏蔽环境,以保磁共振获得优异的成像,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且,其外部不再需要建设屏蔽室,可在任意地方使用,方便磁共振系统的移动;滑动屏蔽结构、对接屏蔽接口的设置可衰减或屏蔽电磁波,确保屏蔽腔体的屏蔽效能。该电磁屏蔽舱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便利,可随磁共振系统移动,解决现有屏蔽室结构庞大、操作不便、不能移动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磁共振系统,该磁共振系统上设置有上述电磁屏蔽舱。
由于电磁屏蔽舱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屏蔽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蔽门和屏蔽罩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屏蔽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屏蔽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对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对接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屏蔽对接结构位于对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观察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个滑动对接结构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个滑动对接结构布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动对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动对接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屏蔽段与屏蔽轨道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屏蔽段与屏蔽轨道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电磁屏蔽舱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屏蔽舱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电磁屏蔽舱包括:屏蔽轨道1、屏蔽罩2和屏蔽门3;其中,
屏蔽罩2可滑动地设置在屏蔽轨道1上,并且,屏蔽罩2和屏蔽轨道1之间设有滑动屏蔽结构4,用以衰减或屏蔽电磁波;屏蔽罩2的第一开口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设有对接屏蔽接口5,用以与磁共振主体6之间屏蔽连接。具体地,屏蔽罩2可以为U型结构,其可以罩设在床板(图中未示出),用以对床板上承载的待检测对象7进行扫描屏蔽;屏蔽罩2可滑动地设置在屏蔽轨道1上,以便可沿磁共振系统的横向即待检测对象7设置的方向进行位置的调整,例如可滑动至接触磁共振主体6的位置,以便屏蔽罩和磁共振主体6通过对接屏蔽接口5进行屏蔽连接。为便于实现屏蔽罩2和屏蔽轨道1之间的可滑动连接,优选地,屏蔽罩2和屏蔽轨道1之间设有滑动结构,以便实现屏蔽罩2的支撑和屏蔽罩2的滑动;进一步优选地,滑动结构可以为滑轨或滚轮。
屏蔽门3可转动地设置且连接在屏蔽罩2的第二开口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处,用以在所述屏蔽门关闭时屏蔽门3、屏蔽罩2和磁共振主体6围设形成屏蔽腔体。具体地,屏蔽门3可采用上翻的形式打开,以便打开屏蔽门3后,待检测对象6自屏蔽罩2的第二开口端进入至屏蔽腔体内,进行扫描检测;优选地,屏蔽门3和屏蔽罩2之间可设有气弹簧8,用以驱动屏蔽门3打开或关闭,并对屏蔽门3进行支撑,气弹簧8的设置可使得屏蔽门关闭时可实现压紧,打开时可实现自动开启,屏蔽门3和屏蔽罩2亦可通过液压合页相铰接,以便在任意角度下固定;优选地,第二开口端的端面设有弹性屏蔽结构(图中未示出),用以在屏蔽门3关闭时使得屏蔽门3和屏蔽罩2之间导电接触,以确保屏蔽腔体的屏蔽效果;当然,屏蔽门3和屏蔽罩2之间亦可通过其他结构实现电磁波的屏蔽或衰减,例如,屏蔽罩2的第二开口端可设有沿屏蔽罩2厚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空腔,屏蔽门3上设有多个凸起,其与空腔对应设置,凸起可插设至空腔内,多个并排设置的空腔之间不连通,仅在空腔的开口处连通;当屏蔽门3关闭时,凸起从空腔顶部的开口插入对应的空腔内,形成迷宫式结构,电磁波经过多层不断的折反射实现衰减,进而达到屏蔽效能要求。为便于实现屏蔽门3的开关,优选地,屏蔽门3背向屏蔽罩2的一侧(如图1所示的左侧)设有翻转把手31。
在本实施例中,对接屏蔽接口5和磁共振主体6之间可以通过弹簧片导电接触;当然,亦可为其他方式,例如,对接屏蔽结构5可以包括若干个沿屏蔽罩2厚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卡设凸起,其可插设至磁共振主体6对应设置的卡设凹槽内,多个并排设置的卡设凹槽之间不连通,仅在卡设凹槽的开口处连通;当屏蔽罩2与磁共振主体6对接时,卡设凸起从卡设凹槽顶部的开口插入对应的卡设凹槽内,形成迷宫式屏蔽结构,电磁波经过多层不断的折反射实现衰减,进而达到屏蔽效能要求。当然,对接屏蔽结构5亦可以包括若干个沿屏蔽罩2厚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卡设凹槽,卡设凸起设置在磁共振主体6上。
继续参见图1至图2、图4至图5,屏蔽罩2包括:若干段伸缩屏蔽段21;其中,各段伸缩屏蔽段21依次罩设在屏蔽轨道1上且至少一段与屏蔽轨道1可滑动地相连接,任意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之间均设有屏蔽对接结构22,用以在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之间对接时屏蔽或衰减电磁波。
具体地,伸缩屏蔽段21可以为至少两段,各段伸缩屏蔽段21可自靠近屏蔽轨道1的内侧至外依次罩设形成多层结构,同时,至少一段伸缩屏蔽段21与屏蔽轨道1可滑动地相连接,以便调节伸缩屏蔽段21的位置和多段伸缩屏蔽段21的伸缩长度,例如可以回缩至一个伸缩屏蔽段21处,如图2所示,以便使得该各段伸缩屏蔽段21与磁共振主体6之间存在操作空间,进而该在操作空间处进行射频线圈的定位、固定以及对待检测对象7的摆位等操作,当然亦可整体移动至紧邻磁共振主体6的一侧,减小屏蔽罩2的整体长度尺寸,减小移动时的占用空间,同时,可伸出使得各段之间对接后罩设在屏蔽轨道1的上方,进行电磁波的屏蔽。任意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之间均设有屏蔽对接结构22,以便在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伸出至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的对应端口对接时,屏蔽对接结构22对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的连接处进行电磁波的屏蔽或衰减。为便于实现伸缩屏蔽段21的滑动,优选地,伸缩屏蔽段21的外壁上可设有滑动把手212。其中,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中靠近屏蔽轨道设置的为内层伸缩屏蔽段,远离屏蔽轨道设置的为外层伸缩屏蔽段内层伸缩屏蔽段可部分设置外层伸缩屏蔽段和屏蔽轨道1围设的腔体内,当然亦可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伸缩屏蔽段21的段数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其不做任何限定。
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该屏蔽罩2包括四段伸缩屏蔽段21,分别为:后屏蔽段2102和罩设在外侧的前屏蔽段2101,两者均与屏蔽轨道1之间可滑动地相连接。图1所示的前屏蔽段2101靠近磁共振主体6设置,图3所示的前屏蔽段2101的右端设有第一接口21011,作为对接屏蔽接口5,以便在滑动至磁共振主体6的对接位置时,第一接口21011与磁共振主体6屏蔽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屏蔽连接可以为通过若干个凹槽和凸起形成迷宫式屏蔽结构,使得电磁波经过多层不断的折反射实现衰减,进而达到屏蔽效能要求;前屏蔽段2101的左端设有第二接口21012,前屏蔽段2101可以为屏蔽板,用以连接第一接口21011和第二接口21012。图4所示的后屏蔽段2102的右端设有第三接口21021,其与第二接口21012整体作为屏蔽对接结构22,进行前屏蔽段2101和后屏蔽段2102之间的屏蔽连接;后屏蔽段2102的左端可设有第四接口21022,用以连接屏蔽门3;后屏蔽段2102可以为屏蔽板,用以连接第三接口21021和第四接口21022。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继续参见图3至图6,屏蔽对接结构22包括:若干个凹槽结构221和凸起结构222;其中,若干个凹槽结构221设置在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中其中一段上;若干个凸起结构222设置在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中另一段上;各凸起结构222与凹槽结构221一一对应设置,当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对接时,凸起结构222对应插设在其对应的凹槽结构221内,并且,凹槽结构221与凸起结构222之间沿凹槽结构221的内壁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间隙通道223,用以对电磁波进行折反射以实现电磁波的衰减。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若干个凹槽结构221设置在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中远离屏蔽轨道1的外层伸缩屏蔽段上;若干个凸起结构222设置在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靠近屏蔽轨道1的内层伸缩屏蔽段上;各个凹槽结构221可以沿外层伸缩屏蔽段的厚度方向(如图5所示的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并且,各个凹槽结构22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有开口;凸起结构222可以沿内层伸缩屏蔽段的厚度方向(如图5所示的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并且,各个凸起结构222之间可间隔设置,其与凹槽结构221相配合且数量相同,在外层伸缩屏蔽段和内层伸缩屏蔽段之间对接时,凸起结构222自凹槽结构221的开口插设至凹槽结构221内;对应的凹槽结构221与凸起结构222之间沿凹槽结构221的内壁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间隙通道223,并且,各个第一间隙通道223之间均相连通,以便形成电磁波折反射通道,电磁波进入伸缩屏蔽段连接位置的各个第一间隙通道223内不断的折反射而使能量衰减,经过多层第一间隙通道223的衰减作用,从而达到电磁屏蔽的屏蔽效能要求。优选地,凹槽结构221内填充有吸波材料,能进一步提高吸收电磁波的能力,提高屏蔽效果。其中,可根据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中电磁信号的强度改变凸起结构222与凹槽结构221的数量。为便于实现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端部之间的分离,优选地,凹槽结构221为直槽结构,以便于凸起结构222可随伸缩屏蔽段21移动时插设至凹槽结构221内,或自凹槽结构221内脱离。图6中,左边箭头指示方向为外层伸缩屏蔽段的滑动方向,右边箭头指示方向为内层伸缩屏蔽段的滑动方向。
例如,第三接口21021可以为朝向左侧开口的多个凹槽结构,第二接口21012可以为多个向右延设的凸起结构,以便前屏蔽段2101和后屏蔽段2102相背滑动时,即前屏蔽段2101向右(相对于图2所示的位置而言)滑动,后屏蔽段2102向左滑动时,滑动至第三接口21021与第二接口21012对接时,第二接口21012的凸起结构插设至第三接口21021的凹槽结构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至图8,屏蔽对接结构22包括:第一对接口224和第二对接口225;其中,第一对接口224设置在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中远离屏蔽轨道1的外层伸缩屏蔽段的端部上,并且,第一对接口224上设有挤压结构2241;第二对接口225设置在在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中靠近屏蔽轨道1的内层伸缩屏蔽段的端部上,并且,第二对接口225上设有簧片2251,第二对接口225与第一对接口224对接时,挤压结构2241抵压簧片2251使得簧片2251压缩,以使簧片2251与挤压结构2241导电接触,以屏蔽电磁波。具体地,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之间伸出时,第一对接口224和第二对接口225靠近,直至对接,挤压结构2241抵压簧片2251使得簧片2251逐步压缩,确保挤压结构2241与簧片2251始终接触,即确保簧片2251与挤压结构2241导电接触,以屏蔽电磁波。其中,挤压结构2241可以为斜面结构。图8中,左端箭头指示方向为相邻两段伸缩屏蔽段21回缩时外层伸缩屏蔽段的滑动方向,左端箭头指示方向为伸缩屏蔽段21回缩内层伸缩屏蔽段的滑动方向。
继续参见图1至图4,屏蔽罩2上设有观察窗211,在本实施例中,至少其中一段伸缩屏蔽段21上设有观察窗211。具体地,观察窗21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用于观察患者情况,观察窗由透明材料加屏蔽网复合而成,透明材料根据需求可选用玻璃、有机玻璃、透明聚碳酸脂等。本实施例选用较轻且抗冲击性能较好的透明聚碳酸脂材质。观察窗211可以与伸缩屏蔽段21的屏蔽板之间导电接触。
例如,如图4所示,前屏蔽段2101上设置有观察窗211,观察窗211与前屏蔽段2101的屏蔽板之间导电接触,以确保电磁波的屏蔽效能的同时实现观察。
参见图9,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观察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观察窗211包括:至少两层透明面板2111;其中,任意相邻两层透明面板2111之间均设有屏蔽网2112。具体地,本实施例可采用双层屏蔽网结构,两层屏蔽网2112之间间隔4mm,屏蔽网2112层数越多,屏蔽网2112之间间隔越大屏蔽效果越好,但会占用更大的空间,需根据实际需求优选。透明面板2111根据需求可选用玻璃、有机玻璃、透明聚碳酸脂等,本实施例选用较轻且抗冲击性能较好的透明聚碳酸脂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屏蔽罩2包括多段伸缩屏蔽段21,为避免伸缩屏蔽段21之间滑动的干涉,优选地,屏蔽轨道1和各段伸缩屏蔽段21之间均设有滑动对接结构4,各个滑动对接结构4之间互不干涉,以使各段伸缩屏蔽段21可单独进行水平横向滑动。例如,前屏蔽段2101和屏蔽轨道1之间设有滑动对接结构4,后屏蔽段2102和屏蔽轨道1之间亦设有滑动对接结构4。
参见图10至图11,其示出了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个滑动对接结构布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两个滑动对接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两个滑动对接结构4布置在屏蔽轨道1的同侧(如图1所示的上侧)时,屏蔽轨道1加工精度要求低,加工相对简单,占用空间大;如图11所示,两个滑动对接结构4布置在屏蔽轨道1不同侧时,两个滑动对接结构4相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加工相对困难,但可以减小屏蔽轨道1占用空间尺寸。当然,滑动对接结构亦可为多个,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
参见图12至图1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动对接结构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滑动对接结构4包括:若干个滑动凹槽41和滑动凸起42;其中,若干个滑动凹槽41设置在屏蔽轨道1上且并排设置;若干个滑动凸起42设置在屏蔽罩2上且与滑动凹槽41一一对应设置,滑动凸起42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动凹槽41内,并且,滑动凹槽41和滑动凸起42之间间隙配合,以使电磁波沿滑动凹槽41和滑动凸起42之间的间隙传播,实现电磁波的衰减。具体地,滑动凹槽4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多个,以便增大电磁波的衰减;滑动凹槽41可以沿屏蔽轨道1的宽度方向(如图10所示的水平方向)或厚度方向(如图10所示的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滑动凸起42设置在屏蔽罩2上且与滑动凹槽41一一对应设置,滑动凸起42设置在滑动凹槽41内且可沿滑动凹槽41的长度方向即滑动轨道1的长度方向滑动,以确保滑动凸起42始终位于滑动凹槽41内,同时,两者之间始终间隙配合,可通过在滑动凸起42和滑动凹槽41之间设置滚轮,以实现滑动凸起42的滑动,同时对滑动凸起42进行支撑,实现滑动凸起42和滑动凹槽41之间的间隙配合。滑动凸起42和滑动凹槽41之间的间隙配合可减小滑动凸起42和滑动凹槽41滑动的摩擦,同时,可通过间隙空腔的设置,使得电磁波经过时对电磁波进行折反射实现电磁波的衰减。
继续参见图12至图13,滑动凹槽41可以为直槽结构或倒T型槽结构,当然还可以为燕尾槽结构等其他结构;其中,倒T型槽结构可以对滑动凸起42进行约束,使得滑动凸起42仅可在倒T型槽结构的长度方向上滑动,避免两者之间沿倒T型槽结构的深度方向的脱离。当然,滑动凹槽41可以为直槽结构时,为避免滑动凹槽41和滑动凸起42的脱离,优选地,滑动凹槽41设置在屏蔽轨道1的侧壁面(如图11中的左侧壁)上,滑动凸起42沿屏蔽罩2的侧壁向屏蔽罩2的另一侧壁弯折设置,用以嵌设至滑动凹槽41内。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屏蔽轨道1上设有两组滑动凹槽41,以分别对应设置在前屏蔽段2101和后屏蔽段2102上分别设置的两组滑动凸起42,屏蔽轨道1的两组滑动凹槽41分别设置在屏蔽轨道1的上壁面上和侧壁面上,设置在屏蔽轨道1上壁面上的滑动凹槽41可以为倒T型槽,其与后屏蔽段2102上设置的倒T型凸起相适配;设置在屏蔽轨道1侧壁面上的滑动凹槽41可以为直槽结构,其与后屏蔽段2102上设置的倒T型凸起相适配。
参见图14至图15,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屏蔽段与屏蔽轨道之间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屏蔽轨道1的侧壁面(如图14左侧的屏蔽轨道的左侧壁)设有呈直槽结构的滑动凹槽41,前屏蔽段2101的左侧壁上向右延设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滑动凸起42,滑动凹槽41开口朝向滑动凸起42设置,以使滑动凸起42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动凹槽41内,由于滑动凹槽41设置在屏蔽轨道1的侧壁面上,滑动凹槽41对滑动凸起42在竖直方向上实现了限位,故滑动凸起42仅可沿滑动凹槽41的长度方向滑动;屏蔽轨道1和前屏蔽段2101之间还可设有滑轨结构21013,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可滑动连接。最外层的伸缩屏蔽段和屏蔽轨道1之间的滑动对接结构4的结构可参考该前屏蔽段2101上的滑动对接结构4。
参见图16至图17,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屏蔽段与屏蔽轨道之间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屏蔽轨道1的上壁面设有呈倒T型槽结构的滑动凹槽41,后屏蔽段2102的底侧壁延设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滑动凸起42,滑动凹槽41开口朝向滑动凸起42即朝上设置,以使滑动凸起42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动凹槽41内;滑动凹槽41和滑动凸起42之间还可设有滚轮21023,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可滑动连接。最内层伸缩屏蔽段以及中间层伸缩屏蔽段可参考该后屏蔽段2102上的滑动对接结构4。
继续参见图14至图17,屏蔽轨道1包括:屏蔽板12和两个屏蔽轨11;其中,两个屏蔽轨11分别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屏蔽板12的两个长侧边上,用以形成屏蔽舱的底部电磁屏蔽。具体地,屏蔽板12可以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用以进行电磁屏蔽,屏蔽板12可以与屏蔽门3、磁共振主体6之间屏蔽连接或导电接触,以实现电磁的屏蔽;两个屏蔽轨11分别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屏蔽板12的两个长侧边上,且沿屏蔽板12的长侧边通常设置,用以进行屏蔽连接屏蔽罩2,使得屏蔽罩2、屏蔽门3、磁共振主体6和该屏蔽轨道1整体形成四周的全封闭式的屏蔽舱。
在本实施例中,前屏蔽段2101整体即前屏蔽段2101的屏蔽板、第一接口21011、第二接口21012、前屏蔽段2101上的滑动凸起42均可由导体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选用铝,导电良好且质量较轻,为防止表面氧化,所有铝件需进行导电氧化处理,各部分之间均需要良好的导电连接;后屏蔽段2102整体即后屏蔽段2102的屏蔽板、第三接口21021、第四接口21022、后屏蔽段2102的上的滑动凸起42均可由导体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选用铝,导电良好且质量较轻,为防止表面氧化,所有铝件需进行导电氧化处理,各部分之间均需要良好的导电连接。
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滑动对接结构4还可以为设置在屏蔽轨道1上的簧片,屏蔽罩2与簧片之间导电接触,由于屏蔽罩2与屏蔽轨道1可滑动地相连接,故该方式中相比迷宫式屏蔽结构相比,簧片磨损严重。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屏蔽舱,通过可滑动地设置在屏蔽轨道1上的屏蔽罩2,以便调节屏蔽罩2的位置,不仅可打开使得屏蔽罩2和磁共振主体6之间存在操作空间,以便在操作空间处进行射频线圈的定位、固定以及对待检测对象7的摆位等操作,还可移动至紧邻磁共振主体6的一侧,减小屏蔽罩2的整体长度尺寸,减小移动时的占用空间;通过屏蔽罩2第二开口端设置的屏蔽门3,可实现待检测对象7进入进出该磁共振系统内,还配合屏蔽罩2围设形成屏蔽腔体,完全可以为磁共振提供良好的屏蔽环境,以保磁共振获得优异的成像,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且,其外部不再需要建设屏蔽室,可在任意地方使用,方便磁共振系统的移动;滑动屏蔽结构4、对接屏蔽接口5、弹性屏蔽结构的设置可衰减或屏蔽电磁波,确保屏蔽腔体的屏蔽效能。该电磁屏蔽舱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便利,可随磁共振系统移动,解决现有屏蔽室结构庞大、操作不便、不能移动的问题。
磁共振系统实施例: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磁共振系统,该磁共振系统上设置有上述电磁屏蔽舱。其中,电磁屏蔽舱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电磁屏蔽舱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屏蔽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蔽轨道;
屏蔽罩,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屏蔽轨道上,并且,所述屏蔽罩和所述屏蔽轨道之间设有滑动屏蔽结构,用以衰减或屏蔽电磁波;所述屏蔽罩的第一开口端设有对接屏蔽接口,用以与磁共振主体之间屏蔽连接;
屏蔽门,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屏蔽罩的第二开口端处,在所述屏蔽门关闭时,所述屏蔽门、所述屏蔽罩、所述屏蔽轨道和所述磁共振主体之间形成屏蔽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包括:
若干段伸缩屏蔽段,其依次罩设在所述屏蔽轨道上,至少一段所述伸缩屏蔽段与所述屏蔽轨道可滑动地相连接,并且,任意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之间均设有屏蔽对接结构,用以在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对接时屏蔽或衰减电磁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屏蔽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对接结构包括:
若干个凹槽结构,其设置在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中其中一段上;
若干个凸起结构,其设置在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中另一段上;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一一对应设置,当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对接时,所述凸起结构插设在其对应的凹槽结构内,并且,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之间沿所述凹槽结构的内壁设有相连通的第一间隙通道,用以对电磁波进行折反射以实现电磁波的衰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屏蔽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对接结构包括:
第一对接口,其设置在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中远离所述屏蔽轨道的外层伸缩屏蔽段的端部上,并且,所述第一对接口上设有挤压结构;
第二对接口,其设置在所述在相邻两段所述伸缩屏蔽段中靠近所述屏蔽轨道的内层伸缩屏蔽段的端部上,并且,所述第二对接口上设有簧片,所述第二对接口与所述第一对接口对接时,所述挤压结构抵压所述簧片使得所述簧片压缩,以使所述簧片与所述挤压结构导电接触,以屏蔽电磁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对接结构包括:
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滑动凹槽,其设置在所述屏蔽轨道上;
若干个滑动凸起,其设置在所述屏蔽罩上且与所述滑动凹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动凸起可滑动地设置在其对应的滑动凹槽内,并且,所述滑动凹槽和所述滑动凸起之间间隙配合,以对电磁波进行折反射,实现电磁波的衰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接屏蔽接口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卡设凸起,其与所述磁共振主体上设置的若干个卡设凹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屏蔽罩与所述磁共振主体对接时,所述卡设凸起和所述卡设凹槽之间间隙配合,以对电磁波进行折反射,实现电磁波的衰减;或,
所述对接屏蔽接口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卡设凹槽,其与所述磁共振主体上设置的若干个卡设凸起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屏蔽罩与所述磁共振主体对接时,所述卡设凸起和所述卡设凹槽之间间隙配合,以对电磁波进行折反射,实现电磁波的衰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上设有观察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屏蔽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包括:至少两层透明面板;其中,
任意相邻两层所述透明面板之间均设有屏蔽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轨道包括:
屏蔽板;
两个屏蔽轨,其分别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屏蔽板的两个长侧边上,用以形成屏蔽舱的底部全电磁屏蔽。
10.一种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舱。
CN202011162786.9A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电磁屏蔽舱及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 Pending CN1123363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2786.9A CN112336333A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电磁屏蔽舱及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
PCT/CN2020/140514 WO2022088469A1 (zh) 2020-10-27 2020-12-29 一种电磁屏蔽舱及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2786.9A CN112336333A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电磁屏蔽舱及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6333A true CN112336333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58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2786.9A Pending CN112336333A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电磁屏蔽舱及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6333A (zh)
WO (1) WO202208846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2133A (zh) * 2022-02-24 2022-05-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有无磁轨道的可重构式磁屏蔽房
WO2023159865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合肥泽璞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磁共振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7592A (zh) * 2022-08-02 2022-10-04 罗佳 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检查屏蔽舱
CN115778364B (zh) * 2023-02-06 2023-05-12 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核磁共振检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00420A (ja) * 2011-06-17 2013-01-07 Yoshida Dental Mfg Co Ltd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用の電磁シールド構造
JP2013004821A (ja) * 2011-06-17 2013-01-07 Yoshida Dental Mfg Co Ltd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用の電磁シールド構造
EP3004910B1 (en) * 2013-06-06 2022-07-0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Rf shielded exam room of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CN205648338U (zh) * 2016-04-20 2016-10-12 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模块化磁共振屏蔽室及具有其的模块化医院
US10627464B2 (en) * 2016-11-22 2020-04-21 Hyperfine Research, Inc. Low-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2133A (zh) * 2022-02-24 2022-05-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有无磁轨道的可重构式磁屏蔽房
CN114562133B (zh) * 2022-02-24 2023-02-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有无磁轨道的可重构式磁屏蔽房
WO2023159865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合肥泽璞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磁共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88469A1 (zh) 2022-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36333A (zh) 一种电磁屏蔽舱及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
CN214231322U (zh) 一种电磁屏蔽舱及具有该电磁屏蔽舱的磁共振系统
US4755630A (en) Enclosure for providing electromagnetic and magnetic shielding
US5134405A (en) Electromagnetically anechoic chamber and shield structures therefor
US8087203B2 (en) Waveguide for a radio frequency door
CN102573622B (zh) 用于对受试者进行测量的电磁传感器
EP180870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est box
CN111562530A (zh) 屏蔽舱
JPWO2009147728A1 (ja) 電子機器用試験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試験方法
JP2011155274A (ja) 電波試験室
EP1816301A1 (en) Magnetic shielding door and magnetic shielding room
Feliziani et al. Fast computation of quasi-static magnetic fields around nonperfectly conductive shields
CN211500415U (zh) 一种轮式变轨推拉窗
KR102184498B1 (ko) 경량 저비용 emp 방호 랙
CN212364557U (zh) 屏蔽舱
GB2214718A (en) Closure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n rf seal
CN212465424U (zh) 一种直线推压阻尼滑轨
CN216381050U (zh) 一种车载ct专用防护板及防护平移门
JP2002111269A (ja) 電磁波シールド扉
CN219840554U (zh) 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电磁屏蔽门
KR101932691B1 (ko) 매뉴얼 방음 스윙 전자파 차폐도어
CN220521629U (zh) 一种可调吸声装置及系统
JP2007173280A (ja) 電波試験室のパネル連結構造および電波試験室
JP2008130979A (ja) 電磁波シールド構造体
CN207396614U (zh) 上下开闭式的屏蔽实验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