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2325B - 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2325B
CN112332325B CN202011333765.9A CN202011333765A CN112332325B CN 112332325 B CN112332325 B CN 112332325B CN 202011333765 A CN202011333765 A CN 202011333765A CN 112332325 B CN112332325 B CN 112332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transmission
bevel gear
fixedly connected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37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2325A (zh
Inventor
段修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de Group Liny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de Group Liny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de Group Liny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de Group Liny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37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2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2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2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2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2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joining or terminating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8Cable junctions
    • H02G15/18Cable junctions protected by sleeves, e.g. for communication cable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金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包括有移动轮、接续单元、压接单元、套管单元、控制屏、底架和储料箱;移动轮与底架相连接;底架与接续单元相连接;底架与压接单元相连接;底架与套管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底架与储料箱相连接;接续单元与套管单元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将导线插入接续管内然后进行压接,然后再加装保护套,代替人工大大提高效率,且两根导线的插入深度一致,包装接续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金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导线接续管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的两终端,将两根导线连接为一体,接续管直接与导线配合安装并传递力学载荷和电气载荷,是架空输电线路中的重要金具,在接续管外围通常会套上压接管保护套进行保护,使其能顺利通过滑车而不出现弯曲。
目前将两根导线安装插入接续管外表面与两端,和压接后对其进行加装保护套都为人工操作,这导致电力工人的工作量巨大,且人工将两根导线插至接续管时很难保证插入外表面与深度相同,会影响接续部分的不牢固,从而引发重大外表面与安全事故。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可加装保护套外表面与接续管安装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将两根导线安装插入接续管外表面与两端,和压接后对其进行加装保护套都为人工操作,这导致电力工人的工作量巨大,且人工将两根导线插至接续管时很难保证插入外表面与深度相同,会影响接续部分的不牢固,从而引发重大外表面与安全事故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包括有移动轮、接续单元、压接单元、套管单元、控制屏、底架和储料箱;移动轮与底架相连接;底架与接续单元相连接;底架与压接单元相连接;底架与套管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底架与储料箱相连接;接续单元与套管单元相连接;
接续单元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一套杆、第三传动杆、第一连接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三直齿轮、第四传动杆、缺齿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五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一接续杆、第二接续杆、第一光杆、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和第三锥齿轮;电机通过转轴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电机与底架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套管单元相连接;第一直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二直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三直齿轮;第三直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缺齿锥齿轮进行固接;缺齿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缺齿锥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一接续杆进行旋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二接续杆进行旋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接续杆与第一固定机构相连接;第二接续杆与第二固定机构相连接;第一光杆外表面与第一接续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光杆外表面与第二接续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光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三锥齿轮与底架相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第一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夹套、第二电动推杆、第二夹套和螺栓;第一夹套与第一接续杆进行固接;第一夹套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二夹套进行固接;第一夹套与螺栓相连接;第二夹套与螺栓相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压接单元包括有第一压接机构、第三电动推杆、第二压接机构、电动滑板和转动轴;第一压接机构与转动轴进行固接;第一压接机构与电动滑板进行固接;第一压接机构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与第二压接机构相连接;第二压接机构与转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电动滑板与底架相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套管单元包括有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二套杆、第六传动杆、第二连接板、第四电动推杆、第七传动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七传动杆、第九锥齿轮、第十锥齿轮、第八传动杆、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九传动杆、第一固定夹、第九传动轮、第二丝杆、第二固定夹、第十一锥齿轮、第十传动杆、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十一传动杆、第十三传动轮、第十四传动轮、第三丝杆、第三固定夹、第四固定夹、第十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四丝杆、第一光板、第二光板、第三光板、第三连接板、第五电动推杆和第三套杆;第四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第五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套杆进行固接;第六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套杆进行固接;第二套杆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七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相啮合;第八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九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九锥齿轮与第十锥齿轮相啮合;第十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固定夹与第四丝杆进行旋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丝杆进行旋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二固定夹进行旋接;第十一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十一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三套杆进行固接;第三套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三套杆外表面与第三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板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三套杆内部轴心与第十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丝杆进行固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第三固定夹进行旋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第四固定夹进行旋接;第一光板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光板与第三固定夹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光板与第四固定夹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光板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光板与第一固定夹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光板与第二固定夹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光板与底架相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第三传动杆与第一套杆连接处、第六传动杆与第二套杆连接处、第十传动杆与第三套杆连接处外环面均设置有一直切面。
更为优选的是,第一丝杆与第一接续杆和第二接续杆连接处外表面与螺纹方向相反。
更为优选的是,第三固定夹和第四固定夹下端两个夹的尖端突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解决目前将两根导线安装插入接续管外表面与两端,和压接后对其进行加装保护套都为人工操作,这导致电力工人的工作量巨大,且人工将两根导线插至接续管时很难保证插入外表面与深度相同,会影响接续部分的不牢固,从而引发重大外表面与安全事故的缺点。
通过设置接续单元、压接单元和套管单元;使用时先利用移动轮将底架及其相连接的单元移动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控制启动该装置;接着将储料箱内的接续管安装在套管单元内,利用套管单元将接续管固定,利用接续单元将导线插入接续在接续管内,然后由压接单元对接续管进行压接把导线紧紧接续在一起,最后再将保护套放入套管单元内,由套管单元将保护套上下套接在一起,由工作人员利用扎带将上下套扎紧即可。
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将导线插入接续管内然后进行压接,然后再加装保护套,代替人工大大提高效率,且两根导线的插入深度一致,包装接续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接续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固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压接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压接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套管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套管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移动轮,2、接续单元,3、压接单元,4、套管单元,5、控制屏,6、底架,7、储料箱,201、电机,202、第一传动杆,203、第一传动轮,204、第二传动轮,205、第二传动杆,206、第一锥齿轮,207、第一直齿轮,208、第二直齿轮,209、第一套杆,2010、第三传动杆,2011、第一连接板,2012、第一电动推杆,2013、第三直齿轮,2014、第四传动杆,2015、缺齿锥齿轮,2016、第二锥齿轮,2017、第五传动杆,2018、第三传动轮,2019、第四传动轮,2020、第一丝杆,2021、第一接续杆,2022、第二接续杆,2023、第一光杆,2024、第一固定机构,2025、第二固定机构,2026、第三锥齿轮,202401、第一夹套,202402、第二电动推杆,202403、第二夹套,202404、螺栓,301、第一压接机构,302、第三电动推杆,303、第二压接机构,304、电动滑板,305、转动轴,401、第四锥齿轮,402、第五锥齿轮,403、第六锥齿轮,404、第二套杆,405、第六传动杆,406、第二连接板,407、第四电动推杆,408、第七传动轮,409、第七锥齿轮,4010、第八锥齿轮,4011、第七传动杆,4012、第九锥齿轮,4013、第十锥齿轮,4014、第八传动杆,4015、第五传动轮,4016、第六传动轮,4017、第九传动杆,4018、第一固定夹,4019、第九传动轮,4020、第二丝杆,4021、第二固定夹,4022、第十一锥齿轮,4023、第十传动杆,4024、第十一传动轮,4025、第十二传动轮,4026、第十一传动杆,4027、第十三传动轮,4028、第十四传动轮,4029、第三丝杆,4030、第三固定夹,4031、第四固定夹,4032、第十传动轮,4033、第八传动轮,4034、第四丝杆,4035、第一光板,4036、第二光板,4037、第三光板,4038、第三连接板,4039、第五电动推杆,4040、第三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有移动轮1、接续单元2、压接单元3、套管单元4、控制屏5、底架6和储料箱7;移动轮1与底架6相连接;底架6与接续单元2相连接;底架6与压接单元3相连接;底架6与套管单元4相连接;底架6与控制屏5相连接;底架6与储料箱7相连接;接续单元2与套管单元4相连接。
工作过程:使用时先利用移动轮1将底架6及其相连接的单元移动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5控制启动该装置;接着将储料箱7内的接续管安装在套管单元4内,利用套管单元4将接续管固定,利用接续单元2将导线插入接续在接续管内,然后由压接单元3对接续管进行压接把导线紧紧接续在一起,最后再将保护套放入套管单元4内,由套管单元4将保护套上下套接在一起,由工作人员利用扎带将上下套扎紧即可;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将导线插入接续管内然后进行压接,然后再加装保护套,代替人工大大提高效率,且两根导线的插入深度一致,包装接续的质量。
接续单元2包括有电机201、第一传动杆202、第一传动轮203、第二传动轮204、第二传动杆205、第一锥齿轮206、第一直齿轮207、第二直齿轮208、第一套杆209、第三传动杆2010、第一连接板2011、第一电动推杆2012、第三直齿轮2013、第四传动杆2014、缺齿锥齿轮2015、第二锥齿轮2016、第五传动杆2017、第三传动轮2018、第四传动轮2019、第一丝杆2020、第一接续杆2021、第二接续杆2022、第一光杆2023、第一固定机构2024、第二固定机构2025和第三锥齿轮2026;电机201通过转轴与第一传动杆202进行固接;电机201与底架6相连接;第一传动杆202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2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一传动轮2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4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205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5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206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5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207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5外表面与套管单元4相连接;第一直齿轮207侧边设置有第二直齿轮208;第二直齿轮208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209进行固接;第一套杆209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2010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套杆209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板2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2010与底架6相连接;第一连接板2011与第一电动推杆2012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2012与底架6相连接;第二直齿轮208侧边设置有第三直齿轮2013;第三直齿轮2013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2014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2014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四传动杆2014外表面与缺齿锥齿轮2015进行固接;缺齿锥齿轮2015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016;缺齿锥齿轮2015另一侧设置有第三锥齿轮2026;第二锥齿轮2016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2017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2017与底架6相连接;第五传动杆2017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2018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201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2019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2019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2020进行固接;第一丝杆2020外表面与第一接续杆2021进行旋接;第一丝杆2020外表面与第二接续杆2022进行旋接;第一丝杆2020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一接续杆2021与第一固定机构2024相连接;第二接续杆2022与第二固定机构2025相连接;第一光杆2023外表面与第一接续杆202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光杆2023外表面与第二接续杆2022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光杆2023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三锥齿轮2026与底架6相连接。
首先利用第一固定机构2024和第二固定机构2025将两根导线分别固定住,接续管放置在两者的中间,接着电机201启动带动第一传动杆202传动第一传动轮203,第一传动轮203带动第二传动轮204传动第二传动杆205,第二传动杆205带动第一直齿轮207转动,然后第一电动推杆2012带动第一连接板2011、第二直齿轮208和第一套杆209在第三传动杆2010上滑动,滑动至第二直齿轮208与第一直齿轮207、第三直齿轮2013啮合时停止滑动;则第一直齿轮207带动第二直齿轮208传动第三直齿轮2013,第三直齿轮2013带动第四传动杆2014传动缺齿锥齿轮2015,缺齿锥齿轮2015转动时交替带动其两侧的第二锥齿轮2016和第三锥齿轮2026转动,第二锥齿轮2016和第三锥齿轮2026转动的方向相反,则第二锥齿轮2016和第三锥齿轮2026交替带动第五传动杆2017转动,时而正转时而反转,而第五传动杆2017带动第三传动轮2018传动第四传动轮2019,第四传动轮2019带动第一丝杆2020转动,第一丝杆2020带动第一接续杆2021,第二接续杆2022及其相连接的第一固定机构2024和第二固定机构2025在第一光杆2023滑动,相向和背向滑动交替进行,当相向移动时第一固定机构2024和第二固定机构2025固定住导线,则带动导线被带动移动一小段距离插入接续管,而背向移动时第一固定机构2024和第二固定机构2025松开导线,导线不会被带回,接着再次相向移动时又固定住导线,导线再次被带动移动一小段距离插入接续管,如此将导线慢慢的插入接续管内,如此每次只移动一小段距离才不会造成导线弯曲的现象,插入到指定的深度后第一电动推杆2012带动第一连接板2011、第二直齿轮208和第一套杆209在第三传动杆2010上滑动,滑动至第二直齿轮208与第一直齿轮207、第三直齿轮2013分离,进而使得第一接续杆2021和第二接续杆2022停止移动;本单元实现了将导线插入接续管内,保证两根导线的插入深度相同;另外第一锥齿轮206带动第十一锥齿轮4022转动,第二传动杆205带动第四锥齿轮401转动。
第一固定机构2024包括有第一夹套202401、第二电动推杆202402、第二夹套202403和螺栓202404;第一夹套202401与第一接续杆2021进行固接;第一夹套202401与第二电动推杆202402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202402与第二夹套202403进行固接;第一夹套202401与螺栓202404相连接;第二夹套202403与螺栓202404相连接。
第一固定机构2024和第二固定机构2025外表面的结构相同,当第一接续杆2021和第二接续杆2022开始相向移动时,第二电动推杆202402启动带动第二夹套202403向第一夹套202401方向移动,移动至第一夹套202401和第二夹套202403将导线夹紧紧夹持住,在第一接续杆2021和第二接续杆2022开始背向移动时第二电动推杆202402反向从而将导线松开,在完成最后的保护套安装后,手动拧开螺栓202404,第一夹套202401和第二夹套202403的上部从而分开,即可将导线取出;本机构实现了对导线的固定和放松,助于将导线插入接续管内。
压接单元3包括有第一压接机构301、第三电动推杆302、第二压接机构303、电动滑板304和转动轴305;第一压接机构301与转动轴305进行固接;第一压接机构301与电动滑板304进行固接;第一压接机构301与第三电动推杆302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302与第二压接机构303相连接;第二压接机构303与转动轴305进行转动连接;电动滑板304与底架6相连接。
当导线插入接续管后,电动滑板304启动带动第一压接机构301及其相连接的零件向上移动,移动至第一压接机构301的压接槽对准接续管一侧后停止,接着第三电动推杆302启动带动第二压接机构303的下端向远离第一压接机构301的方向移动,则第二压接机构303绕着转动轴305转动,上端的凹槽对准接续管的另一侧,然后第一压接机构301和第二压接机构303启动对接续管进行压接,压接完成后电动滑板304和第三电动推杆302依次启动带动相连接的零件往回移动进行复位;本单元实现了对接续管的压接。
套管单元4包括有第四锥齿轮401、第五锥齿轮402、第六锥齿轮403、第二套杆404、第六传动杆405、第二连接板406、第四电动推杆407、第七传动轮408、第七锥齿轮409、第八锥齿轮4010、第七传动杆4011、第九锥齿轮4012、第十锥齿轮4013、第八传动杆4014、第五传动轮4015、第六传动轮4016、第九传动杆4017、第一固定夹4018、第九传动轮4019、第二丝杆4020、第二固定夹4021、第十一锥齿轮4022、第十传动杆4023、第十一传动轮4024、第十二传动轮4025、第十一传动杆4026、第十三传动轮4027、第十四传动轮4028、第三丝杆4029、第三固定夹4030、第四固定夹4031、第十传动轮4032、第八传动轮4033、第四丝杆4034、第一光板4035、第二光板4036、第三光板4037、第三连接板4038、第五电动推杆4039和第三套杆4040;第四锥齿轮401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205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401一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402;第四锥齿轮401另一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402;第五锥齿轮402内部轴心与第二套杆404进行固接;第六锥齿轮403内部轴心与第二套杆404进行固接;第二套杆404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405进行滑动连接;第六传动杆405外表面与第七锥齿轮409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405外表面与第十传动轮4032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405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七传动轮408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4017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40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4033进行传动连接;第七锥齿轮409与第八锥齿轮4010相啮合;第八锥齿轮4010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4011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4011外表面与第九锥齿轮4012进行固接;第九锥齿轮4012与第十锥齿轮4013相啮合;第十锥齿轮4013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4014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14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4015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14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五传动轮401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4016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16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4017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4017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一固定夹4018与第四丝杆4034进行旋接;第九传动轮401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4032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4019内部轴心与第二丝杆4020进行旋接;第二丝杆4020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二丝杆4020外表面与第二固定夹4021进行旋接;第十一锥齿轮4022侧边设置有第一锥齿轮206;第十一锥齿轮4022内部轴心与第三套杆4040进行固接;第三套杆4040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三套杆4040外表面与第三连接板4038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板4038与第五电动推杆4039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4039与底架6相连接;第三套杆4040内部轴心与第十传动杆4023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4023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十传动杆4023外表面与第十一传动轮4024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4024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4025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4025内部轴心与第十一传动杆4026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4026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十一传动杆4026外表面与第十三传动轮4027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轮402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4028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4028内部轴心与第三丝杆4029进行固接;第三丝杆4029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三丝杆4029外表面与第三固定夹4030进行旋接;第三丝杆4029外表面与第四固定夹4031进行旋接;第一光板4035与底架6相连接;第一光板4035与第三固定夹4030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光板4035与第四固定夹403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光板4036与底架6相连接;第二光板4036与第一固定夹4018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光板4037与第二固定夹4021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光板4037与底架6相连接。
压接完成后将保护套的下套放置在第一固定夹4018和第二固定夹4021上,上套放置在第三固定夹4030和第四固定夹4031上,此时第二传动杆205带动第四锥齿轮401转动,接着第四电动推杆407带动第二套杆404、第二连接板406、第五锥齿轮402和第六锥齿轮403在第六传动杆405上滑动,滑动至第五锥齿轮402与第四锥齿轮401相啮合,则第四锥齿轮401带动第五锥齿轮402传动第二套杆404,第二套杆404带动第六传动杆405传动第七锥齿轮409和第十传动轮4032,第七锥齿轮409带动第八锥齿轮4010传动第七传动杆4011,第七传动杆4011带动第九锥齿轮4012传动第十锥齿轮4013,第十锥齿轮4013带动第八传动杆4014传动第五传动轮4015,第五传动轮4015带动第六传动轮4016传动第九传动杆4017,第九传动杆4017带动第七传动轮408传动第八传动轮4033,第八传动轮4033带动第四丝杆4034转动,第四丝杆4034带动第一固定夹4018在第二光板4036上滑动,同时第十传动轮4032带动第九传动轮4019传动第二丝杆4020,第二丝杆4020带动第二固定夹4021在第三光板4037上滑动,第一固定夹4018和第二固定夹4021同时滑动带动下套移动,移动至与上套相对应;当需要换向移动时第二传动杆205启动使得第六锥齿轮403与第四锥齿轮401相啮合即可;接着第五电动推杆4039带动第三连接板4038、第三套杆4040和第十一锥齿轮4022移动,移动至第十一锥齿轮4022与第一锥齿轮206相啮合;则第一锥齿轮206带动第十一锥齿轮4022传动第三套杆4040,第三套杆4040带动第十传动杆4023传动第十一传动轮4024,第十一传动轮4024带动第十二传动轮4025传动第十一传动杆4026,第十一传动杆4026带动第十三传动轮4027传动第十四传动轮4028,第十四传动轮4028带动第三丝杆4029转动,第三丝杆4029转动带动第三固定夹4030和第四固定夹4031背向在第一光板4035上滑动脱离保护套上套,则上套便会失去固定掉落下来刚好与下套吻合,再由人工用扎带或其它工具将上下套两端固定住即可;本单元实现了对接续管保护套的加装。
第三传动杆2010与第一套杆209连接处、第六传动杆405与第二套杆404连接处、第十传动杆4023与第三套杆4040连接处外环面均设置有一直切面。
可以使得杆与套之间能相互滑动又能相互转动。
第一丝杆2020与第一接续杆2021和第二接续杆2022连接处外表面与螺纹方向相反。
可以带动第一接续杆2021和第二接续杆2022相向或背向移动。
第三固定夹4030和第四固定夹4031下端两个夹的尖端突出。
可以方便固定托住保护套上套。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包括有移动轮(1)、控制屏(5)、底架(6)和储料箱(7),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接续单元(2)、压接单元(3)和套管单元(4);移动轮(1)与底架(6)相连接;底架(6)与接续单元(2)相连接;底架(6)与压接单元(3)相连接;底架(6)与套管单元(4)相连接;底架(6)与控制屏(5)相连接;底架(6)与储料箱(7)相连接;接续单元(2)与套管单元(4)相连接;
接续单元(2)包括有电机(201)、第一传动杆(202)、第一传动轮(203)、第二传动轮(204)、第二传动杆(205)、第一锥齿轮(206)、第一直齿轮(207)、第二直齿轮(208)、第一套杆(209)、第三传动杆(2010)、第一连接板(2011)、第一电动推杆(2012)、第三直齿轮(2013)、第四传动杆(2014)、缺齿锥齿轮(2015)、第二锥齿轮(2016)、第五传动杆(2017)、第三传动轮(2018)、第四传动轮(2019)、第一丝杆(2020)、第一接续杆(2021)、第二接续杆(2022)、第一光杆(2023)、第一固定机构(2024)、第二固定机构(2025)和第三锥齿轮(2026);电机(201)通过转轴与第一传动杆(202)进行固接;电机(201)与底架(6)相连接;第一传动杆(202)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2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一传动轮(2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4)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205)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5)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206)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5)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207)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5)外表面与套管单元(4)相连接;第一直齿轮(207)侧边设置有第二直齿轮(208);第二直齿轮(208)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209)进行固接;第一套杆(209)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2010)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套杆(209)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板(2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2010)与底架(6)相连接;第一连接板(2011)与第一电动推杆(2012)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2012)与底架(6)相连接;第二直齿轮(208)侧边设置有第三直齿轮(2013);第三直齿轮(2013)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2014)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2014)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四传动杆(2014)外表面与缺齿锥齿轮(2015)进行固接;缺齿锥齿轮(2015)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016);缺齿锥齿轮(2015)另一侧设置有第三锥齿轮(2026);第二锥齿轮(2016)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2017)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2017)与底架(6)相连接;第五传动杆(2017)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2018)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201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2019)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2019)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2020)进行固接;第一丝杆(2020)外表面与第一接续杆(2021)进行旋接;第一丝杆(2020)外表面与第二接续杆(2022)进行旋接;第一丝杆(2020)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一接续杆(2021)与第一固定机构(2024)相连接;第二接续杆(2022)与第二固定机构(2025)相连接;第一光杆(2023)外表面与第一接续杆(202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光杆(2023)外表面与第二接续杆(2022)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光杆(2023)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三锥齿轮(2026)与底架(6)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固定机构(2024)包括有第一夹套(202401)、第二电动推杆(202402)、第二夹套(202403)和螺栓(202404);第一夹套(202401)与第一接续杆(2021)进行固接;第一夹套(202401)与第二电动推杆(202402)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202402)与第二夹套(202403)进行固接;第一夹套(202401)与螺栓(202404)相连接;第二夹套(202403)与螺栓(202404)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其特征是,压接单元(3)包括有第一压接机构(301)、第三电动推杆(302)、第二压接机构(303)、电动滑板(304)和转动轴(305);第一压接机构(301)与转动轴(305)进行固接;第一压接机构(301)与电动滑板(304)进行固接;第一压接机构(301)与第三电动推杆(302)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302)与第二压接机构(303)相连接;第二压接机构(303)与转动轴(305)进行转动连接;电动滑板(304)与底架(6)相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其特征是,套管单元(4)包括有第四锥齿轮(401)、第五锥齿轮(402)、第六锥齿轮(403)、第二套杆(404)、第六传动杆(405)、第二连接板(406)、第四电动推杆(407)、第七传动轮(408)、第七锥齿轮(409)、第八锥齿轮(4010)、第七传动杆(4011)、第九锥齿轮(4012)、第十锥齿轮(4013)、第八传动杆(4014)、第五传动轮(4015)、第六传动轮(4016)、第九传动杆(4017)、第一固定夹(4018)、第九传动轮(4019)、第二丝杆(4020)、第二固定夹(4021)、第十一锥齿轮(4022)、第十传动杆(4023)、第十一传动轮(4024)、第十二传动轮(4025)、第十一传动杆(4026)、第十三传动轮(4027)、第十四传动轮(4028)、第三丝杆(4029)、第三固定夹(4030)、第四固定夹(4031)、第十传动轮(4032)、第八传动轮(4033)、第四丝杆(4034)、第一光板(4035)、第二光板(4036)、第三光板(4037)、第三连接板(4038)、第五电动推杆(4039)和第三套杆(4040);第四锥齿轮(401)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205)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401)一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402);第四锥齿轮(401)另一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402);第五锥齿轮(402)内部轴心与第二套杆(404)进行固接;第六锥齿轮(403)内部轴心与第二套杆(404)进行固接;第二套杆(404)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405)进行滑动连接;第六传动杆(405)外表面与第七锥齿轮(409)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405)外表面与第十传动轮(4032)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405)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七传动轮(408)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4017)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40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4033)进行传动连接;第七锥齿轮(409)与第八锥齿轮(4010)相啮合;第八锥齿轮(4010)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4011)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4011)外表面与第九锥齿轮(4012)进行固接;第九锥齿轮(4012)与第十锥齿轮(4013)相啮合;第十锥齿轮(4013)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4014)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14)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4015)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14)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五传动轮(401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4016)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16)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4017)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4017)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一固定夹(4018)与第四丝杆(4034)进行旋接;第九传动轮(401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4032)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4019)内部轴心与第二丝杆(4020)进行旋接;第二丝杆(4020)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二丝杆(4020)外表面与第二固定夹(4021)进行旋接;第十一锥齿轮(4022)侧边设置有第一锥齿轮(206);第十一锥齿轮(4022)内部轴心与第三套杆(4040)进行固接;第三套杆(4040)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三套杆(4040)外表面与第三连接板(4038)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板(4038)与第五电动推杆(4039)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4039)与底架(6)相连接;第三套杆(4040)内部轴心与第十传动杆(4023)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4023)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十传动杆(4023)外表面与第十一传动轮(4024)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4024)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4025)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4025)内部轴心与第十一传动杆(4026)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4026)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十一传动杆(4026)外表面与第十三传动轮(4027)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轮(402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4028)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4028)内部轴心与第三丝杆(4029)进行固接;第三丝杆(4029)外表面与底架(6)相连接;第三丝杆(4029)外表面与第三固定夹(4030)进行旋接;第三丝杆(4029)外表面与第四固定夹(4031)进行旋接;第一光板(4035)与底架(6)相连接;第一光板(4035)与第三固定夹(4030)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光板(4035)与第四固定夹(403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光板(4036)与底架(6)相连接;第二光板(4036)与第一固定夹(4018)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光板(4037)与第二固定夹(4021)进行滑动连接;第三光板(4037)与底架(6)相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其特征是,第三传动杆(2010)与第一套杆(209)连接处、第六传动杆(405)与第二套杆(404)连接处、第十传动杆(4023)与第三套杆(4040)连接处外环面均设置有一直切面。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其特征是,第一丝杆(2020)与第一接续杆(2021)和第二接续杆(2022)连接处外表面与螺纹方向相反。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其特征是,第三固定夹(4030)和第四固定夹(4031)下端两个夹的尖端突出。
CN202011333765.9A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 Active CN112332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3765.9A CN112332325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3765.9A CN112332325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2325A CN112332325A (zh) 2021-02-05
CN112332325B true CN112332325B (zh) 2021-12-17

Family

ID=74308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3765.9A Active CN112332325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23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0839A (zh) * 2021-02-23 2021-07-06 王庆花 一种六边同时翻开的六边形灯箱辅助安装装置
CN113083954B (zh) * 2021-03-02 2023-06-13 广东明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基站用的散热插片折弯装置
CN113241721B (zh) * 2021-06-09 2022-06-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10kV配电网电缆接线组件
CN113593783B (zh) * 2021-06-24 2023-05-23 深圳市富邦线束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线束用防卷曲线束绝缘包覆装置
CN113871105B (zh) * 2021-10-25 2024-03-29 广东思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5g网络屏蔽电缆不间断供带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743957U (zh) * 2019-01-29 2019-12-06 安徽杰羽制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升降机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27360B2 (en) * 2016-03-14 2019-10-01 Federal-Mogul Powertrain Llc Tool for fixing a textile sleeve about an elongate member to be protected and method of fixing a protective textile sleeve about an elongate member
CN106384975B (zh) * 2016-10-31 2018-07-0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长清区供电公司 一种电缆快速对接辅助装置
CN206140083U (zh) * 2016-11-16 2017-05-03 长春亚大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插接芯子的装置
CN106782929B (zh) * 2017-01-04 2018-06-29 欧广生 一种智能开线套码压接设备
CN209233144U (zh) * 2019-01-16 2019-08-09 慈溪市宏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线材两端装配带台阶端子的穿热缩管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743957U (zh) * 2019-01-29 2019-12-06 安徽杰羽制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升降机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2325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32325B (zh) 一种可加装保护套的接续管安装装置
CN110034475B (zh) 一种电力电缆续接设备及其续接方法
CN112670910B (zh) 一种交联电缆对接辅助装置
CN109866274B (zh)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的切管设备
CN112615231B (zh) 一种断线接合机构及线缆对接用缠绕装置
CN212350211U (zh) 一种建筑配套用排线装置
CN111740296B (zh) 一种电缆线接头连接辅助装置
CN210182009U (zh) 一种广告制作用具有定位拼接结构的安装装置
CN115621931A (zh) 一种电缆接线设备
CN113600529B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光伏板逆变器故障组电压检测车
CN112338112A (zh) 一种单向式钢丝导线接续管安装装置
CN110780392B (zh) 一种光纤纤芯对接设备
CN211508435U (zh) 一种线缆剥皮装置
CN216387469U (zh) 一种通信光缆跳线生产用的接头压接机
CN217182802U (zh) 一种用于铁路弱电电缆的固定装置
CN218569710U (zh) 一种输电导线断股修补机械臂及其导线修补机构
CN201774182U (zh) 接地线卡具转换工具
CN114156792B (zh) 一种导线修补机械臂
CN115084967B (zh) 一种电线接头焊接装置
CN213843586U (zh) 一种便携式通信工程用光纤接线机
CN216911915U (zh) 一种线束修复用拉直装置
CN220699067U (zh) 一种端子生产用端面打磨机
CN214337370U (zh) 一种电力电缆的剥线装置
CN217085333U (zh)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光纤收发器
CN218732794U (zh) 一种高速公路输配电线路架设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30

Address after: 276000 intersection of Lushan East Road and Jinxiu Third Road, tuanlin Town, Lin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Meide Group Liny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8, 59 Dongfeng Road, Jintai District, Baoji City,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uan Xiuyu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