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2040A - 电池单体、电池组、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单体、电池组、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2040A
CN112332040A CN202010896930.5A CN202010896930A CN112332040A CN 112332040 A CN112332040 A CN 112332040A CN 202010896930 A CN202010896930 A CN 202010896930A CN 112332040 A CN112332040 A CN 112332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connecting portion
adapter
battery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69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文龙
邢承友
王鹏
李全坤
吴宁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69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20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2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20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组、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电池单体包括:端盖组件,设置有电极端子;和转接部件,包括用于与电极组件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电极端子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弯折部,弯折部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者相交设置,弯折部上设置有减振结构,以使转接部件具有缓冲能力。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单体能够避免转接部件的弯折部位受振动而疲劳断裂,提高转接部件和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池单体、电池组、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组、用 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完善,电动汽车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同 时对电动汽车上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电池单体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电极组件、及盖设于外壳开口处的 端盖组件。在一些情形中,电极组件的极耳通过转接部件和端盖组件上的 电极端子相互连接。发明人发现电池单体依然会存在失效的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电池单体、电池组、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 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组、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 法,旨在解决转接部件受振动易疲劳断裂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包括:转接部 件,包括用于与电极组件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电极端子电连接的 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弯折部,弯折部与 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者相交设置,弯折部上设置有减振结 构,以使转接部件具有缓冲能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单体中,转接部件的弯折部上设置有减振结 构,当电池单体在时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晃动时,减振结构可以吸收 这些晃动,使得转接部件具有缓冲能力,避免转接部件的弯折部位受振动 而疲劳断裂,提高转接部件和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转接部件具有展开状态,在展开状态,第一 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第一方向分布设置,减振结构沿第二方向延伸成 型,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第二方向与转接部件的厚度方向垂直。
上述方案中,当转接部件连接于电极组件和电极端子之间时,减振结 构的延伸方向和转接部件的振动方向相交,使得减振结构能够吸收转接部 件受到的振动力,提高减振结构的减振效果和转接部件的缓冲能力。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转接部件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条侧 边,减振结构由其中一条侧边延伸至另一条侧边。
上述方案中,减振结构可以贯穿减振结构的两条侧边,使得转接部件 受到的振动力能够被减振结构吸收,进一步提高减振结构的减振效果和转 接部件的缓冲能力。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减振结构包括凸筋,转接部件具有展开状 态,在展开状态,凸筋沿转接部件的厚度方向凸出。
上述方案中,凸筋能够吸收沿高度方向的振动力,且凸筋能够提高转 接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挠度,使得转接部件不易发生弯折变形,进一步提 高转接部件和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转接部件具有弯折状态,在弯折状态,第一 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凸筋朝向第一连接 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凸出。
上述方案中,凸筋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隙内,能够 减小转接部件的空间体积,提高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转接部件还包括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 接部之间的第三连接部,弯折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和/ 或,弯折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且弯折部和第三连接部 相交设置。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减振结构包括贯穿弯折部设置的减震孔。
上述方案中,通过减震孔能够吸收振动力。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包括本体,减振结构包括设置于本体 的减薄部,减薄部的厚度小于本体的厚度。
上述方案中,减薄部的厚度较小,使得减薄部处易发生变形从而吸收 振动力。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的 电池单体。
上述方案中,电池组包括上述的电池单体,电池组具有上述电池单体 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 实施例的电池单体。
上述方案中,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单体,具有上述电池单体所具 有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在转 接部件上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弯折部上设置减振结构,以 使弯折部具有缓冲能力。
上述方案中,弯折部上设置有减振结构,当电池单体在时候过程中不 可避免的发生晃动时,减振结构可以吸收这些晃动,使得转接部件具有缓 冲能力,避免转接部件的弯折部位受振动而疲劳断裂,提高转接部件及电 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 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 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的局部爆炸结构示 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部件在展开状态下的结 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部件在弯折状态下的剖 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I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I处又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三方面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的局部爆炸 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三方面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部件在展开状态 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三方面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部件在弯折状态 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第三方面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部件在展开状态 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流程 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1a、马达;1b、控制器;2、电池组;21、箱体;211、侧 框;212、容纳腔;213、侧框开口;214、盖体;
10、电池单体;11、外壳;111、空腔;112、外壳开口;12、电极组 件;121、极耳;
100、端盖组件;110、电极端子;
200、转接部件;210、第一连接部;220、第二连接部;230、弯折 部;231、减振结构;231a、凸筋;232、过渡段;240、侧边;250、第三 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 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 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 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 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 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 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 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 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术语“上”、“下”、“左”、“右”、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 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 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 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实 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 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 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发明人发现电池失效的情况,经分析后发现:为了节省电池单体内的 空间,转接部件在装入电池单体的外壳时需要经过弯折,而电池单体在使 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振动。这就导致转接部件上的弯折部位受振动 易发生疲劳断裂,导致电池单体失效。基于发明人的发现,提供一种电池 单体、电池组、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以减少转接部件受振动易 疲劳断裂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15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电 池单体、电池组及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电装置。该用电装置可以为手 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电动 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例如,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 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 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 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 电刨等。
以下实施例为方便说明,以用电装置为车辆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1。车辆1可以为 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 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车辆1可以包括马达1a、控制器1b以及电池 组2。控制器1b用来控制电池组2为马达1a供电。马达1a通过传动机构 与车轮连接,从而驱动车辆1行进。电池组2可以作为车辆1的驱动电 源,替代或部分地替代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提供驱动动力。
在一个示例中,在车辆1的底部或车头或车尾可以设置电池组2。电 池组2可以用于为车辆1供电。在一个示例中,电池组2可以作为车辆1 的操作电源,用于车辆1的电路系统。可选地,电池组2可以用于车辆1 的启动、导航和运行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的 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组2,电池组2包括 箱体21和设置于箱体21内的电池单体10。
电池单体10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电池单体10排列布置于箱体 12内。箱体21的类型不受限制,箱体21可为框状箱体、盘状箱体或盒状 箱体等。具体地,箱体21可包括用于侧框211和盖体214,侧框211围合 形成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的容纳腔212,且侧框211包括在电池单体10 高度方向(图2中的Z方向)上设置并与容纳腔212连通的侧框开口 213,盖体214盖设于侧框开口213处。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包括 在高度方向Z上相对的两侧框开口213,盖体214为两个,各盖体214分 别盖设于各侧框开口213处。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 池单体1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单体10,电池单体10包括外 壳11和设置于外壳11内的电极组件12,外壳11包括用于容纳电极组件 12的空腔111及与空腔111连通的外壳开口112。电池单体10还包括端盖 组件100,端盖组件100盖设于外壳开口112处,端盖组件100上设置有 电极端子110,电极组件12上设置有极耳121,极耳121通过转接部件200和端盖组件100上的电极端子110相互连接。
外壳11的形状设置方式有多种,请继续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 外壳11包括与空腔111连通的两外壳开口112,两外壳开口112沿电池单 体10高度方向Z相对设置。电池单体10包括两个端盖组件100,各端盖 组件100分别设置于各外壳开口112处。电极组件12包括两个极耳121, 两个极耳121设置于电极组件12在高度方向Z上的两侧,各极耳121分 别与各外壳开口112对应设置,且各极耳121分别与各端盖组件100上的 电极端子110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1可以包括一个与空腔111连通的外壳开 口112,电池单体10包括一个设置于外壳开口112处的端盖组件100。电 极组件12的两个极耳121设置于电极组件12的一侧。
请一并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 10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转接部件200包括用于与电极组件12电连 接的第一连接部210、用于与电极端子110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0以及 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之间的弯折部230,弯折部230 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中的至少一者相交设置,弯折部230 上设置有减振结构231,以使转接部件200具有缓冲能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单体10中,端盖组件100上设置有电极端子 110,使得电池单体10能够通过电极端子110与外部电连接。转接部件 200包括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和弯折部230,转接部件200连 接于电极组件12和电极端子110之间。弯折部230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 二连接部220中的至少一者相交,即转接部件200弯折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230与第一连接部210相交设置,即弯折部 230相对于第一连接部210弯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230与第二连接部220相交设置,即弯折部 23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220弯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230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均 相交设置,即弯折部230相对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均发生 弯折。例如转接部件200在弯折状态时,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 220近似平行,弯折部230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且近 似垂直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
弯折部230上设置有减振结构231,当电池单体10在使用过程中不可 避免的发生晃动时,减振结构231可以吸收这些晃动,使得转接部件200 具有缓冲能力,避免转接部件200的弯折部位受振动而疲劳断裂,提高转 接部件200和电池单体10的使用寿命。
第一连接部210的形状和第二连接部220的形状不做限定。第一连接 部210的形状可以和电极组件12上的极耳121相适配,以提高第一连接部 210与极耳121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连接部210与极耳121之间的过流 量,并提高极耳121与第一连接部210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8,图6为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 池单体10中转接部件200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中以点划线示 出转接部件200的弯折位置,即转接部件200上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 接部220和弯折部230的分界线,点划线并不构成对转接部件200结构上 的限定。图7为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10中转接部 件200在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 意图。转接部件200以弯折状态连接于电极端子110和极耳121之间。
在转接部件2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 沿第一方向(图6中的P方向)分布设置,减振结构231沿第二方向(图 6中的Q方向)延伸成型,第二方向Q与第一方向P垂直,且第二方向与 转接部件200的厚度方向(图6中的H方向)垂直。
当转接部件200在弯折状态并连接于电极组件12和电极端子110之间 时,减振结构231的延伸方向和转接部件200的振动方向相交,使得减振 结构231能够吸收转接部件200受到的振动力,提高减振结构231的减振 效果和转接部件200的缓冲能力。
减振结构231的延伸长度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 转接部件200包括沿第二方向Q相对设置的两条侧边240,减振结构231 由其中一条侧边240延伸至另一条侧边240。使得转接部件200受到的振 动力能够被减振结构231吸收,进一步提高减振结构231的减振效果和转 接部件200的缓冲能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转接部件200在弯折状态下,弯折部230沿 电池单体10的高度方向Z延伸成型,减振结构231沿与高度方向Z垂直 的方向延伸,弯折部230能够更好的吸收电池单体10的振动力。
在弯折状态下,弯折部230和第一连接部210相交,弯折部230和第 一连接部210之间的夹角为45°~135°。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230和第 一连接部210之间的夹角为80°~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230和第 一连接部210之间的夹角为90°,即弯折部230和第一连接部210相互垂 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弯折部230和第二连接部220相交,弯折部 230和第二连接部220之间的夹角为45°~135°。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 230和第二连接部220之间的夹角为80°~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 230和第二连接部220之间的夹角为90°。即弯折部230和第二连接部220 相互垂直。当弯折部230和第二连接部220之间的夹角接近90°时,弯折 部230上的减振结构231能够更好的吸收振动力,避免弯折部230与第二 连接部220之间形成的弯折部位受振动而断裂。
减振结构231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减振结构 231包括凸筋231a。转接部件200的展开状态下,凸筋231a由弯折部230 沿转接部件200的厚度方向H凸出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筋231a沿 第二方向Q延伸成型。在弯折状态下,凸筋231a能够吸收沿高度方向Z 的振动力,且凸筋231a能够提高转接部件200在第二方向Q上的挠度, 使得转接部件200不易发生弯折变形,进一步提高转接部件200和电池单 体10的使用寿命。
在弯折状态,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沿高度方向Z相对设 置,凸筋231a朝向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之间凸出。在这些可 选的实施例中,凸筋231a位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之间的间 隙内,能够减小转接部件200的空间体积,提高电池单体10的能量密 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筋231a沿与高度方向相交的方向凸出成型。凸筋 231a的凸出方向与高度方向相交,使得凸筋231a能够吸收高度方向上的 振动。
凸筋231a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请一并参阅图9,图9示出另一实施例中图7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凸筋231a为多个,在弯折状态,多个凸筋231a 沿高度方向Z依次分布呈波浪形和/或锯齿形。在这些实施例中,凸筋 231a有多个,且多个凸筋231a沿高度方向Z依次分布,多个凸筋231a能 够吸收振动力,提高弯折部230的缓冲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筋231a可以靠近弯折部230在高度方向Z上的 中间部位设置。例如请继续参阅图7,在弯折状态,弯折部230包括凸筋 231a和设置于凸筋231a在高度方向上至少一侧的过渡段232,凸筋231a 通过过渡段232与第一连接部210和/或第二连接部220相互连接。上述的 弯折部230与第一连接部210和/或第二连接部220之间的夹角为过渡段232与第一连接部210和/或第二连接部220之间的夹角。
请一并参阅图10,图10为又一实施例中示出的图7中I处的局部放 大结构示意图。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凸筋231a由第一连接部210和/或第二连接部220 沿与高度方向Z相交的方向凸出成型。在这些实施例中,凸筋231a由第 一连接部210和/或第二连接部220开始凸出形成,能够提高弯折部230的 缓冲能力。
凸筋231a的延伸路径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筋231a沿弧形路径凸出成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凸筋231a可以沿折线形 路径凸出成型。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减振结构231包括贯穿弯折部230设置的 减震孔(图中未示出)。通过减震孔能够吸收振动力。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转接部件200展开状态下,减震孔为沿第二方向Q延伸的条形孔。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弯折部230包括本体,减振结构231包括 设置于本体的减薄部(图中未示出),减薄部的厚度小于本体的厚度。减 薄部的厚度较小,使得减薄部处易发生变形从而吸收振动力。
转接部件200的形状设置方式有多种,转接部件200例如呈U形,第 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分别为转接部件200上的两个U形臂,弯 折部230为转接部件200上的U形底臂。
请一并参阅图11至13,图11是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 池单体10中端盖组件100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第三方面实 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10中转接部件200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 图。图12中以点划线示出转接部件200的弯折位置,即转接部件200上第 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第三连接部250和弯折部230的分界线,点划线并不构成对转接部件200结构上的限定。图13是本申请第三 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10中转接部件200在弯折状态下的结构 示意图。
根据图11至图13所示的电池单体10,转接部件200还包括连接于第 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之间的第三连接部250,弯折部230和第 三连接部250相交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230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三连接部 250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230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20和第三 连接部250之间。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230为两个,其中一个弯折 部230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三连接部250之间。另一个弯折部230 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20和第三连接部250之间。
请一并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第三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 池单体10中转接部件200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中以点划线 示出转接部件200的弯折位置,即转接部件200上第一连接部210、第二 连接部220、第三连接部250和弯折部230的分界线,点划线并不构成对 转接部件200结构上的限定。
弯折部230为两个,两个弯折部230中的一者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10 和第三连接部250之间,另一者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20和第三连接部250 之间。通过设置两个弯折部230,两个弯折部230上均设置有减振结构 231,能够提高转接部件200的缓冲能力,提高转接部件200和电池单体 10的使用寿命。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250的个数为两个以上,弯折 部230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三连接部250之间,另一个弯折部230连接于 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三连接部250之间,和/或,另一个弯折部230连接于 第二连接部220和第三连接部250之间。
请一并参阅图15,图15示出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 单体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 包括:
步骤1501:在转接部件200的位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 之间的弯折部230上设置减振结构231,以使转接部件200具有缓冲能 力。转接部件200可以为上述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 10的转接部件。
本申请的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中,在转接部件200设置了减振结构 231,当电池单体10在时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晃动时,减振结构231 可以吸收这些晃动,使得转接部件200具有缓冲能力,避免转接部件200 受振动而疲劳断裂,提高转接部件200和电池单体10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例 如,特定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算法可以被修改,而系统体系结构并不脱离本 发明的基本精神。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 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 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发明的 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接部件,包括用于与电极组件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电极端子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者相交设置,所述弯折部上设置有减振结构,以使所述转接部件具有缓冲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件具有展开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沿第一方向分布设置,所述减振结构沿第二方向延伸成型,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转接部件的厚度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条侧边,所述减振结构由其中一条侧边延伸至另一条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包括凸筋,所述转接部件具有展开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凸筋沿所述转接部件的厚度方向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件具有弯折状态,在所述弯折状态,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沿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凸筋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三连接部,所述弯折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和/或,所述弯折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且所述弯折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相交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结构包括贯穿所述弯折部设置的减震孔;
和/或,所述弯折部包括本体,所述减振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减薄部,所述减薄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本体的厚度。
8.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9.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10.一种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转接部件的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弯折部上设置减振结构,以使所述转接部件具有缓冲能力。
CN202010896930.5A 2020-08-31 2020-08-31 电池单体、电池组、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23320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6930.5A CN112332040A (zh) 2020-08-31 2020-08-31 电池单体、电池组、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6930.5A CN112332040A (zh) 2020-08-31 2020-08-31 电池单体、电池组、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2040A true CN112332040A (zh) 2021-02-05

Family

ID=74304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6930.5A Pending CN112332040A (zh) 2020-08-31 2020-08-31 电池单体、电池组、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204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1954A (zh) * 2022-10-17 2022-11-11 广州市一变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变压器箔式线圈绕制出线方法、绕组及节能环保变压器
CN115548346A (zh) * 2022-09-23 2022-12-30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组件及电池
WO2023039810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及系统
WO2024026861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接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83381U (zh) * 2014-06-06 2014-12-03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
US20150104684A1 (en) * 2013-10-16 2015-04-16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US20170155097A1 (en) * 2015-11-30 2017-06-01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CN207459047U (zh) * 2017-11-29 2018-06-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CN207938703U (zh) * 2018-02-06 2018-10-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和转接片
US20190081312A1 (en) * 2017-09-13 2019-03-14 Lg Chem, Ltd. Secondary battery with improved safety
WO2019184494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组件及电池模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04684A1 (en) * 2013-10-16 2015-04-16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CN203983381U (zh) * 2014-06-06 2014-12-03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
US20170155097A1 (en) * 2015-11-30 2017-06-01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US20190081312A1 (en) * 2017-09-13 2019-03-14 Lg Chem, Ltd. Secondary battery with improved safety
CN207459047U (zh) * 2017-11-29 2018-06-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CN207938703U (zh) * 2018-02-06 2018-10-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和转接片
WO2019184494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组件及电池模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9810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及系统
WO2024026861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接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5548346A (zh) * 2022-09-23 2022-12-30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组件及电池
CN115548346B (zh) * 2022-09-23 2024-02-20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组件及电池
CN115331954A (zh) * 2022-10-17 2022-11-11 广州市一变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变压器箔式线圈绕制出线方法、绕组及节能环保变压器
CN115331954B (zh) * 2022-10-17 2023-01-24 广州市一变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变压器箔式线圈绕制出线方法、绕组及节能环保变压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32040A (zh) 电池单体、电池组、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
KR100886571B1 (ko) 전지팩 케이스
EP4044345B1 (en) Battery, electr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ttery
CN213401344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1929598U (zh)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的装置
CN217281026U (zh) 电池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7158363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6120665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23207617A1 (zh) 采样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827511U (zh) 防护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WO2023001263A1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6157952A (zh) 电池箱体、电池及车辆
CN216698608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EP4050705A1 (en) Battery, power utilization apparatus, and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6569409A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及系统
CN212136560U (zh) 电池及装置
CN220253349U (zh) 顶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203354U (zh) 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9350480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9717192U (zh) 集流盘、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215568U (zh) 用于电池的盖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20253346U (zh) 顶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821845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5280584B (zh) 电池单体、电池、制备电池单体的方法和装置
CN219873801U (zh) 电池的防护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