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7106A - 电气特性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气特性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27106A
CN112327106A CN202010661075.XA CN202010661075A CN112327106A CN 112327106 A CN112327106 A CN 112327106A CN 202010661075 A CN202010661075 A CN 202010661075A CN 112327106 A CN112327106 A CN 112327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
test lead
insertion hole
shutter
connec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10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27106B (zh
Inventor
池田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oki E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oki Denk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oki Denki KK filed Critical Hioki Denki KK
Publication of CN112327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7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27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7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12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01R1/0416Connectors, termin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01R27/025Measuring very high resistances, e.g. isolation resistances, i.e. megohm-me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试验操作更加简单便利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本发明具备第一试验引线(1)、第二试验引线(2)、壳体(4)、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以及闸门(6),第一试验引线(1)具有第一插入部(10)、卡合凸部(11)以及第一连接部(12),第二试验引线(2)具有第二插入部(20)和第二连接部(22),壳体(4)具有第一插入孔(41)和第二插入孔(42),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具有第一连接端子部(51)和第二连接端子部(52),闸门(6)具有嵌入孔(60)和卡合凹部61;因此,本发明的试验操作更加简单便利。

Description

电气特性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特性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电气特性测量装置,例如,存在有非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装置。非专利文献1中的耐电压/绝缘电阻试验器具备低电压侧试验引线、高电压侧试验引线、设置于前面板上的低电压侧输出端子、高电压侧输出端子以及线缆锁(cable lock)。
以下,对非专利文献1中的耐电压/绝缘电阻试验器的试验操作(试验步骤)进行说明。首先,向上打开低电压侧输出端子的线缆锁,将低电压侧试验引线连接在低电压侧输出端子上。接着,向下关闭线缆锁,防止低电压侧试验引线从低电压侧输出端子脱落。然后,将低电压侧试验引线连接在被试验物上。然后,将高电压侧试验引线连接在被试验物上。之后,将高电压侧试验引线连接在高电压侧输出端子上。通过以上步骤完成试验准备。
试验完成后,与上述相反地,首先,从高电压侧输出端子上拆卸高电压侧试验引线。接着,从被试验物上拆卸高电压侧试验引线。然后,从被试验物上拆卸低电压侧试验引线。之后,向上打开线缆锁,将低电压侧试验引线从低电压侧输出端子上拆卸。然后,向下关闭低电压侧输出端子的线缆锁。另外,低电压侧试验引线可以从被试验物侧或低电压侧输出端子侧的任意一侧拆卸。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日本菊水电子工业株式会社(KIKUSUI ELECTRONICS CORP.)
菊水产品编号:IB025223 2016年7月
用户手册
耐电压/绝缘电阻试验器
TOS5300
TOS5301
TOS5302
第26页、27页」
然而,非专利文献1中的耐电压/绝缘电阻试验器,必须进行如下操作,即:将低电压侧试验引线连接在低电压侧输出端子或从低电压侧输出端子上拆卸低电压侧试验引线的操作、将线缆锁向上打开或向下关闭的操作、以及将高电压侧试验引线连接在高电压侧输出端子或从高电压侧输出端子上拆卸高电压侧试验引线的操作。即,非专利文献1中的耐电压/绝缘电阻试验器必须进行低电压侧试验引线的操作、线缆锁的操作以及高电压侧试验引线的操作。其结果是,导致非专利文献1中的耐电压/绝缘电阻试验器的试验操作很复杂。
另外,非专利文献1中的耐电压/绝缘电阻试验器,并未设有从结构上限制低电压侧试验引线与低电压侧输出端子的连接、高电压侧试验引线与高电压侧输出端子的连接、高电压侧试验引线从高电压侧输出端子的拆卸以及低电压侧试验引线从低电压侧输出端子的拆卸的顺序的构件。由此导致:非专利文献1中的耐电压/绝缘电阻试验器,无法按照顺序进行低电压侧试验引线的连接或拆卸、以及高电压侧试验引线的连接或拆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试验操作更加简单便利,而且,能够可靠地按照顺序进行第一试验引线的连接或拆卸、以及第二试验引线的连接或拆卸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
本发明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具有如下特征。
本发明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具备第一试验引线、第二试验引线、壳体、壳体内配置的电气特性测量单元以及闸门。第一试验引线具有:插入壳体内的第一插入部、设置在第一插入部的外周面上的卡合凸部以及设置在第一插入部的一端上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试验引线具有:插入壳体内的第二插入部和设置在第二插入部的一端上的第二连接部。壳体具有:第一插入孔,其能够供第一插入部插入,并且,能够供第一插入部绕其中心线旋转,且卡合凸部能够贯通该第一插入孔;防脱部,其设置在第一插入孔的边缘,当从卡合凸部贯通第一插入孔内部的状态,使第一插入部绕其中心线旋转时,卡合凸部抵接在该防脱部上,从而阻止第一试验引线从第一插入孔中脱落;以及能够供第二插入部插入的第二插入孔。电气特性测量单元具有:在第一连接部的插入方向上与第一插入孔对置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子部、和在第二连接部的插入方向上与第二插入孔对置设置的第二连接端子部,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在第一连接端子部上且第二连接部连接在第二连接端子部上,电气特性测量单元测量被试验器的电气特性。闸门配置为:在壳体和电气特性测量单元之间,能够绕中心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该闸门具有能够供第一插入部嵌入的嵌入孔、和设置于嵌入孔的边缘且与卡合凸部卡合的卡合凹部,在卡合凸部与卡合凹部卡合的状态下,伴随着第一试验引线的旋转,该闸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其中,第一位置是:闸门将第二连接端子部遮蔽,从而断开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连接端子部之间连接的位置,第二位置是:解除闸门对于第二连接端子部的遮蔽,从而使第二连接部连接在第二连接端子部上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中,优选:在第二试验引线和闸门上,分别设有旋转复位阻止部,其中,当处于第二连接部连接在第二连接端子部上的状态时,该旋转复位阻止部阻止闸门从第二位置旋转复位至第一位置。
在本发明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中,优选:在壳体或电气特性测量单元中的至少一者和闸门上,分别设有保持闸门的第一位置的第一位置保持部和保持闸门的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保持部。
在本发明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中,优选:在壳体和电气特性测量单元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引导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端子部的第一引导部,和引导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端子部的第二引导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的试验操作更加简单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的第一试验引线、第二试验引线以及被测量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第一试验引线和第二试验引线分别插入被测量装置的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之前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3是表示将第一试验引线插入被测量装置的第一插入孔后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4是表示使第一试验引线绕中心线旋转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5是表示将第二试验引线插入被测量装置的第二插入孔后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6是表示将第一试验引线和第二试验引线分别插入被测量装置的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之前状态的主要部分(壳体的前面板被拆卸后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7是表示将第一试验引线插入被测量装置的第一插入孔后状态的主要部分(壳体的前面板被拆卸后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8是表示使第一试验引线绕中心线旋转后状态的主要部分(壳体的前面板被拆卸后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9是表示将第二试验引线插入被测量装置的第二插入孔后状态的主要部分(壳体的前面板被拆卸后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将第一试验引线和第二试验引线分别插入被测量装置的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之前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图2中的X-X线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将第一试验引线插入被测量装置的第一插入孔后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图3中的XI-XI线剖面图)。
图12是表示使第一试验引线绕中心线旋转后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图4中的XII-XII线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将第二试验引线插入被测量装置的第二插入孔后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图5中的XIII-XIII线剖面图)。
图14是说明第一试验引线和被测量装置的壳体及闸门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剖面图。其中,图14中的(A)是图3中的XIVA-XIVA线说明剖面图,图14中的(B)是图4中的XIVB-XIVB线说明剖面图。
(符号说明)
1 第一试验引线
10 第一插入部
11 卡合凸部
12 第一连接部
2 第二试验引线
20 第二插入部
21 旋转复位阻止部
22 第二连接部
3 电气特性测量装置
4 壳体
40 前面板
41 第一插入孔
42 第二插入孔
43 防脱部
5 电气特性测量单元
50 引导构件
51 第一连接端子部
52 第二连接端子部
53 第一引导部
54 第二引导部
55 第一位置保持部
56 第二位置保持部
6 闸门
60 嵌入孔
61 卡合凹部
62 正面侧旋转筒部
63 背面侧旋转筒部
64 旋转复位阻止部
65 第一位置保持部
66 第二位置保持部
A 中心线
A1 第一位置
A2 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的一例详细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附图是简图,因此,仅图示了主要的结构部件,省略了主要的结构部件之外的其他结构部件的图示。另外,在剖面图中,省略了结构部件的一部分阴影线(hatching)。
(实施方式的结构的说明)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绝缘耐压试验器)3的结构进行说明。
(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测量被试验器(未图示)的电气特性。电气特性例如是电压值、电流值以及电阻值等的各种电气参数。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具备:第一试验引线(test lead)1、第二试验引线2、壳体(外壳、框体)4、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以及闸门(shutter)6。
(第一试验引线1的说明)
第一试验引线1是低电压侧(LOW侧)试验引线。如图1中所示,第一试验引线1具有第一插入部10、卡合凸部11以及第一连接部12。
如图1、图3以及其他附图中所示,第一插入部10形成为:相对于插入壳体4的方向(插入方向A。参照图1和图10)垂直的剖面形状呈圆形。即,第一插入部10形成为圆柱形状。第一插入部10由绝缘构件构成。
第一插入部10的插入方向A与第一插入部10的中心线A平行。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插入部10的插入方向A的符号「A」和第一插入部10的中心线A的符号「A」,使用的是相同的符号「A」。
如图1、图3以及其他附图中所示,卡合凸部11呈一体地设置于第一插入部10的外周面上。卡合凸部11的相对于插入方向A垂直的剖面形状呈长方形。卡合凸部11和第一插入部10相同地,由绝缘构件构成。
另外,在该例子中,卡合凸部11设置于第一插入部10的上侧,但是,卡合凸部1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插入部10的上侧之外的其他位置处。另外,在该例子中,设有一个卡合凸部11,但也可以设置多个卡合凸部11。
第一连接部12设置于第一插入部10的一端上。第一连接部12由导电性构件构成。
另外,虽未进行图示,但是,在第一插入部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绝缘线(信号电缆)。第一绝缘线和第一连接部12电连接。
(第二试验引线2的说明)
第二试验引线2是高电压侧(HIGH侧)试验引线。如图1中所示,第二试验引线2具有第二插入部20和第二连接部22。
如图1、图5以及其他附图中所示,第二插入部20形成为:相对于插入壳体4的方向(插入方向B。参照图1和图12)垂直的剖面形状呈非圆形,在该例中形成为H形。第二插入部20形成为柱形。第二插入部20由绝缘构件构成。另外,第二插入部20的插入方向B与第一插入部10的插入方向A平行。
第二连接部22设置于第二插入部20的一端上。第二连接部22由导电性构件构成。
另外,虽未图示,但是,在第二插入部2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绝缘线(信号电缆)。第二绝缘线和第二连接部22电连接。
(壳体4的说明)
如图1~图5以及图10~图14中所示,壳体4具有前面板40。前面板40由绝缘构件构成。前面板40上设置有第一插入孔41、第二插入孔42以及防脱部43。另外,如图1中所示,前面板40上还设置有显示器、主电源开关以及其他的操作部。
第一插入孔41构成为:能够供第一插入部10插入,并且,能够供第一插入部10绕其中心线A旋转,且卡合凸部11能够贯通该第一插入孔41。第一插入孔41设置在从前面板40朝向内侧(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侧)突出设置的筒内。
第一插入孔41具有圆形透孔和长方形透孔,其中,该圆形透孔能够供第一插入部10插入,且能够供第一插入部10绕其中心线A旋转,该长方形透孔设置在圆形透孔的边缘,且卡合凸部11能够贯通该长方形透孔。即,第一插入孔41的剖面形状(相对于第一插入部10的插入方向A垂直的剖面形状)形成为所谓的锁眼(keyhole)形状。
防脱部43设置于第一插入孔41的边缘,在该例中,如图4、图5以及图14的(B)中所示,防脱部43设置于第一插入孔41的长方形透孔的左侧边缘上。防脱部43具有如下作用,即:当从卡合凸部11贯通第一插入孔41内部的状态(图11和图14的(A)中所示状态),使第一插入部10绕其中心线A旋转时,如图4、图5以及图14的(B)中所示,卡合凸部11抵接在防脱部43上,从而阻止第一试验引线1从第一插入孔41中脱落。
第二插入孔42能够供第二插入部20插入。第二插入孔42设置于从前面板40朝向内侧(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侧)突出设置的筒内。
第二插入孔42是能够供第二插入部20插入的透孔。即,第二插入孔42的剖面形状(相对于第二插入部20的插入方向B垂直的剖面形状)形成为H形的孔状。
(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的说明)
如图6~图14的(A)、(B)中所示,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具有引导构件50、第一连接端子部51以及第二连接端子部52。
引导构件50由绝缘构件构成。引导构件50设有第一连接端子部51、第二连接端子部52、第一引导部53以及第二引导部54。
第一连接端子部51在第一连接部12的插入方向A上与第一插入孔41对置设置。第二连接端子部52在第二连接部22的插入方向B上与第二插入孔42对置设置。
通过第一连接部12连接在第一连接端子部51上,且第二连接部22连接在第二接续端子部52上,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测量被试验器的电气特性。
第一引导部53引导第一连接部12连接在第一连接端子部51上。第一引导部53形成为从引导构件50朝向前面板40侧突出设置的筒状。
筒状的第一引导部53的剖面形状(相对于第一插入部10的插入方向垂直的剖面形状)呈与第一插入孔41相同的剖面形状,即所谓的锁眼形状。需要说明的是,筒状的第一引导部53的剖面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
筒状的第一引导部53和第一插入孔41的筒,相互隔开间隙而对置。在筒状的第一引导部53内配置有第一连接端子部51。第一插入孔41的筒与第一引导部53一同构成引导第一连接部12连接在第一连接端子部51的引导部(第一引导部)。
第二引导部54引导第二连接部22连接在第二连接端子部52上。第二引导部54形成为从引导构件50朝向前面板40侧突出设置的筒状。
筒状的第二引导部54的剖面形状(相对于第二插入部20的插入方向垂直的剖面形状)呈与第二插入孔42相同的剖面形状,即所谓的H形的孔状。需要说明的是,筒状的第二引导部54的剖面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
筒状的第二引导部54和第二插入孔42的筒,相互隔开间隙而对置。筒状的第二引导部54内配置有第二连接端子部52。第二插入孔42的筒和第二引导部54一同构成引导第二连接部22连接在第二连接端子部52的引导部(第二引导部)。
另外,引导部(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可以设置在壳体4的前面板40和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的引导构件50中的至少一者上。
(闸门6的说明)
闸门6由绝缘构件构成。如图6~图14的(A)、(B)中所示,闸门6配置为:能够在壳体4的前面板40和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的引导构件50之间,绕中心线A在第一位置A1和第二位置A2之间旋转。
即,闸门6配置在前面板4的第一插入孔41的筒及第二插入孔42的筒、和引导构件50的筒状的第一引导部53及筒状的第二引导部54之间的间隙内。
闸门6形成为一端部分(下端部分)为大径部分、另一端部分(上端部分)为小径部分的板状。闸门6的一端部分上设有嵌入孔60。该嵌入孔60的边缘上设有卡合凹部61。
当闸门6位于第一位置A1处时,嵌入孔60与第一插入孔41的圆形透孔对置。另外,嵌入孔60由与第一插入孔41的圆形透孔相同形状的圆形透孔构成,第一插入部10嵌入该嵌入孔60中。
当闸门6位于第一位置A1处时,卡合凹部61与第一插入孔41的长方形透孔对置。另外,卡合凹部61由与第一插入孔41的长方形透孔相同形状的长方形透孔构成,卡合凸部11卡合在该卡合凹部61中。
在闸门6的一端部分的正面上,呈一体地设置有圆筒状的正面侧旋转筒部62。在闸门6的一端部分的背面上,呈一体地设置有圆筒状的背面侧旋转筒部63。
正面侧旋转筒部62和背面侧旋转筒部63围住嵌入孔60和卡合凹部61。正面侧旋转筒部6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前面板40的第一插入孔41的筒上。背面侧旋转筒部6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引导构件50的筒状的第一引导部53上。
在卡合凹部61和卡合凸部11卡合的状态下,伴随着第一试验引线1的旋转,闸门6在第一位置A1和第二位置A2之间旋转。
如图6、图7、图10以及图11中所示,第一位置A1是如下的位置,即:闸门6遮蔽第二连接端子部52,从而断开第二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端子部52之间连接的位置。
如图8、图9、图12以及图13中所示,第二位置A2是如下的位置,即:解除闸门6对于第二连接端子部52的遮蔽,从而使第二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端子部52连接的位置。
(旋转复位阻止部21、64的说明)
如图9中所示,在第二试验引线2和闸门6上分别设有旋转复位阻止部21、64,该旋转复位阻止部21、64具有如下作用,即:当处于第二连接部22连接在第二连接端子部52的状态时,该旋转复位阻止部21、64阻止闸门6从第二位置A2旋转复位至第一位置A1。
第二试验引线2侧的旋转复位阻止部21设置在第二插入部20的左下角部位。闸门6侧的旋转复位阻止部64设置在闸门6的一端部分的右边缘处。
(第一位置保持部55、65以及第二位置保持部56、66的说明)
如图6~图9中所示,在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的引导构件50和闸门6上分别设有第一位置保持部55、65和第二位置保持部56、66。第一位置保持部55、65保持闸门6的第一位置A1。第二位置保持部56、66保持闸门6的第二位置A2。
引导构件50侧的第一位置保持部55和第二位置保持部56呈一体地设置在引导构件50的正面上。引导构件50侧的第一位置保持部55和第二位置保持部56,由波形或翼形的肋条构成。
闸门6侧的第一位置保持部65设置在闸门6中间部分的右边缘上。闸门6侧的第二位置保持部66设置在闸门6中间部分的左边缘上。闸门6侧的第一位置保持部65和第二位置保持部66,由从闸门6中间部分的左右两边缘处所设置的凹部的边缘起呈一体设置的弹性片构成。
另外,关于引导构件50侧的第一位置保持部55和第二位置保持部56,可以设置于壳体4的前面板40、或者也可以设置于前面板40和引导构件50两者上。
(实施方式的作用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的作用(试验操作、试验操作的步骤)进行说明。
(试验开始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的试验开始前的状态是如图1、图2、图6以及图10中所示的状态。此时,闸门6位于第一位置A1,遮蔽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的第二连接端子部52。因此,即使将第二试验引线2的第二插入部20插入前面板40的第二插入孔42,由于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的第二连接端子部52被闸门6遮蔽,第二试验引线2的第二连接部22也无法与第二连接端子部52连接。
另外,引导构件50侧的第一位置保持部55和闸门6侧的第一位置保持部65相互被弹性保持。其结果是,闸门6保持在第一位置A1。
开始试验时,首先,沿图1和图10中的实线箭头方向(插入方向A)将第一试验引线1的第一插入部10插入前面板40的第一插入孔41中。于是,如图3、图7、图11以及图14的(A)中所示,第一试验引线1的第一连接部12电连接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的第一连接端子部51。
此时,第一试验引线1的第一插入部1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第一插入孔41的圆形透孔和闸门6的嵌入孔60中。另一方面,第一试验引线1的卡合凸部11贯通第一插入孔41的长方形透孔内部并与闸门6的卡合凹部61卡合。其结果是,通过卡合凸部11和卡合凹部61的卡合状态,第一试验引线1和闸门6呈一体地旋转。
在该图3、图7、图11以及图14的(A)所示状态中,使第一试验引线1绕中心线A沿图4中的实线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引导构件50侧的第一位置保持部55和闸门6侧的第一位置保持部65相互间的弹性保持被解除。于是,如图4、图8、图12以及图14的(B)中所示,随着第一试验引线1的旋转,闸门6绕中心线A沿逆时针方向从第一位置A1旋转至第二位置A2。
由此,解除闸门6对于第二连接端子部52的遮蔽。另一方面,第一试验引线1的卡合凸部11与第一插入孔41边缘的防脱部43前后(正面与背面)重叠。因此,即使欲将第一试验引线1从第一插入孔41中拔出,由于第一试验引线1的卡合凸部11抵接在第一插入孔41边缘的防脱部43上,因此,能够防止第一试验引线1从第一插入孔41中脱落。
另外,当闸门6位于第二位置A2处时,引导构件50侧的第二位置保持部56和闸门6侧的第二位置保持部66之间相互被弹性保持。其结果是,闸门6保持在第二位置A2。
在图4、图8、图12以及图14的(B)所示状态中,沿图1和图12中的实线箭头方向(插入方向B)将第二试验引线2的第二插入部20插入前面板40的第二插入孔42中。于是,第二试验引线2的第二连接部22电连接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的第二连接端子部52。
然后,将第一试验引线1和第二试验引线2电连接到被试验物(未图示)。由此,完成了试验准备。另外,第一试验引线1及第二试验引线2和被试验物的电连接步骤例如如下。即,在将第一试验引线1的第一连接部12电连接在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的第一连接端子部51上之后,将第一试验引线1电连接于被试验物上。接着,在将第二试验引线2的第二连接部22电连接在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的第二连接端子部52上之后,将第二试验引线2电连接于被试验物上。因此,当按照上述步骤将第一试验引线1和第二试验引线2分别插入第一插入孔41和第二插入孔42中时,能够可靠地按照低电压侧(LOW侧)试验引线→高电压侧(HIGH侧)试验引线的顺序进行插入,由此能够避免因为按照高电压侧(HIGH侧)试验引线→低电压侧(LOW侧)试验引线的顺序插入而导致的测量上的不良状况。
(试验完成后的说明)
试验完成后,与上述相反地,首先,沿与图1和图12中的实线箭头方向(插入方向B)相反的方向,将第二试验引线2的第二插入部20从前面板40的第二插入孔42中拔出,由此解除第二试验引线2的第二连接部22与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的第二连接端子部52之间的电连接。接着,解除第二试验引线2与被试验物之间的电连接。
然后,使第一试验引线1绕中心线A,沿与图4中的实线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闸门6绕中心线A,沿顺时针方向从第二位置A2(参照图8)旋转至第一位置A1(参照图7)。此时,引导构件50侧的第二位置保持部56与闸门6侧的第二位置保持部66相互间的弹性保持被解除。
在此,当第二试验引线2的第二连接部22与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的第二连接端子部52电连接时,第二试验引线2与闸门6处于图9中所示的状态。因此,在将第二试验引线2的第二插入部20从前面板40的第二插入孔42拔出之前,使第一试验引线1绕中心线A,沿与图4中的实线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于是,闸门6沿图9中的实线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从图9中的实线所示状态旋转至图9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与此同时,闸门6的旋转复位阻止部64沿图9中的实线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从图9中的实线所示状态旋转至图9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并抵接在第二试验引线2的旋转复位阻止部21上。其结果是,阻止闸门6从第二位置A2旋转复位至第一位置A1。
由此,能够阻止:在将第二试验引线2的第二插入部20从前面板40的第二插入孔42拔出之前,将第一试验引线1的第一插入部10从前面板40的第一插入孔41拔出。如此,能够确保第二试验引线2的拔出操作和第一试验引线1的拔出操作的顺序。
而且,沿与图1和图10中的实线箭头方向(插入方向A)相反的方向,将第一试验引线1的第一插入部10从前面板40的第一插入孔41拔出,从而解除第一试验引线1的第一连接部12与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的第一连接端子部51之间的电连接。接着,解除第一试验引线1和被试验物之间的电连接。由此完成试验。因此,当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将第一试验引线1从第一插入孔41拔出的操作以及将第二试验引线2从第二插入孔42拔出的操作时,能够可靠地按照高电压侧(HIGH侧)试验引线→低电压侧(LOW侧)试验引线的顺序进行拔出操作,从而能够避免因为按照低电压侧(LOW侧)试验引线→高电压侧(HIGH侧)试验引线的顺序进行拔出操作所导致的测量上的不良状况。
(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以及作用。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的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需要进行如下操作,即:将第一试验引线1的第一插入部10插入壳体4的第一插入孔41或从壳体4的第一插入孔41中拔出第一试验引线1的第一插入部10的操作、使第一试验引线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或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操作、以及将第二试验引线2的第二插入部20插入壳体4的第二插入孔42或从壳体4的第二插入孔42中拔出第二试验引线2的第二插入部20的操作。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需要进行第一试验引线1的操作和第二试验引线2的操作。
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相比需要进行低电压侧试验引线的操作、线缆锁(cable lock)的操作以及高电压侧试验引线的操作的非专利文献1中的耐电压/绝缘电阻试验器,试验操作更加简单便利。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设有从结构上限制第一试验引线1的连接或拆卸、以及第二试验引线2的连接或拆卸顺序的构件。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能够可靠地按照顺序进行第一试验引线1的连接或拆卸、以及第二试验引线2的连接或拆卸。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在第二试验引线2和闸门6上分别设有旋转复位阻止部21、64,其中,当第二连接部22连接在第二连接端子部52上时,该旋转复位阻止部21、64阻止闸门6从第二位置A2旋转复位至第一位置A1。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能够可靠地按照顺序进行第二试验引线2的拔出操作和第一试验引线1的拔出操作。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在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和闸门6上,分别设有保持闸门6的第一位置A1的第一位置保持部55、65和保持闸门6的第二位置A2的第二位置保持部56、66。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能够分别保持闸门6的第一位置A1和第二位置A2。由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能够可靠地防止闸门6无意间从第一位置A1向第二位置A2旋转、或者与此相反地,从第二位置A2向第一位置A1旋转。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在壳体4和电气特性测量单元5上,分别设有引导第一连接部12连接第一连接端子部51的第一引导部(第一插入孔41的筒部和第一引导部53)、和引导第二连接部22连接第二连接端子部52的第二引导部(第二插入孔42的筒部和第二引导部54)。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3,能够可靠地将第一连接部12连接到第一连接端子部51上、以及将第二连接部22连接到第二连接端子部52上。
(实施方式以外的其他例子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尤其是,如图1、图3以及其他附图中所示,第一插入部10形成为:相对于插入壳体4的方向(插入方向A。参照图1和图10)垂直的剖面形状呈圆形。另外,如图1、图5以及其他附图中所示,第二插入部20形成为:相对于插入壳体4的方向(插入方向B。参照图1和图12)垂直的剖面形状呈非圆形的H形。
但是,在本发明中,第一插入部10和第二插入部20的剖面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形状。即,只要是第一插入部10不能插入第二插入孔42,且第二插入部20不能插入第一插入孔41的形状即可。

Claims (5)

1.一种电气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试验引线、第二试验引线、壳体以及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气特性测量单元和闸门;
所述第一试验引线具有:
插入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插入部,
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外周面上的卡合凸部,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一端上的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二试验引线具有:
插入所述壳体内的第二插入部,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一端上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壳体具有:
第一插入孔,其能够供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并且,能够供所述第一插入部绕其中心线旋转,且所述卡合凸部能够贯通所述第一插入孔,
防脱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入孔的边缘,当从所述卡合凸部贯通所述第一插入孔内部的状态,使所述第一插入部绕所述中心线旋转时,所述卡合凸部抵接在所述防脱部上,从而防止所述第一试验引线从所述第一插入孔中脱落,以及
第二插入孔,其能够供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
所述电气特性测量单元具有:
第一连接端子部,其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插入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插入孔对置设置,以及
第二连接端子部,其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插入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插入孔对置设置,
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部上,且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部上,所述电气特性测量单元测量被试验器的电气特性;
所述闸门配置为: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电气特性测量单元之间,能够绕所述中心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并且,所述闸门具有:
嵌入孔,其供所述第一插入部嵌入,以及
卡合凹部,其设置在所述嵌入孔的边缘,且与所述卡合凸部卡合,
在所述卡合凹部和所述卡合凸部卡合的状态下,随着所述第一试验引线的旋转,所述闸门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闸门遮蔽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部,从而断开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部之间连接的位置,
所述第二位置是:解除所述闸门对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部的遮蔽,从而使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部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试验引线和所述闸门上,分别设有旋转复位阻止部,
当处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部上的状态时,所述旋转复位阻止部阻止所述闸门从所述第二位置旋转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3.如专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或所述电气特性测量单元中的至少一者和所述闸门上,分别设有保持所述闸门的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位置保持部和保持所述闸门的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保持部。
4.如专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电气特性测量单元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
第一引导部,其引导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部,以及,
第二引导部,其引导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部。
5.如专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电气特性测量单元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
第一引导部,其引导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部,以及,
第二引导部,其引导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部。
CN202010661075.XA 2019-08-05 2020-07-10 电气特性测量装置 Active CN1123271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3705 2019-08-05
JP2019143705A JP7260438B2 (ja) 2019-08-05 2019-08-05 電気的特性測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7106A true CN112327106A (zh) 2021-02-05
CN112327106B CN112327106B (zh) 2024-04-26

Family

ID=74304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1075.XA Active CN112327106B (zh) 2019-08-05 2020-07-10 电气特性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60438B2 (zh)
CN (1) CN11232710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1774A (ja) * 1986-09-25 1988-04-1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モジユラ−ジヤツク付き接続器
JPH0997513A (ja) * 1995-07-26 1997-04-08 Yazaki Corp 計器用部品の取付構造
JP2001099872A (ja) * 1999-09-29 2001-04-13 Yokogawa Electric Corp 測定器の入力保護機構
JP2004200606A (ja) * 2002-12-20 2004-07-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部品挿入ヘッド装置、部品挿入装置、及び部品挿入方法
CN101110000A (zh) * 2006-07-18 2008-01-2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输入装置及其输入方法
CN202178409U (zh) * 2011-08-31 2012-03-28 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临时接地线线夹
JP2013222523A (ja) * 2012-04-13 2013-10-28 Jst Mfg Co Ltd 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
CN204130714U (zh) * 2012-05-09 2015-01-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端子装置
CN104953431A (zh) * 2015-07-01 2015-09-30 宁波市镇海乌托邦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插座
CN107834470A (zh) * 2017-12-18 2018-03-23 苏州好六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配电箱引线孔接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49460U (zh) * 1981-03-16 1982-09-20
JP3228696B2 (ja) * 1997-05-12 2001-11-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用コネクタ
JP2003059579A (ja) * 2001-08-09 2003-02-28 Omron Corp コンセント
JP2010267489A (ja) * 2009-05-14 2010-11-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5568435B2 (ja) * 2010-10-20 2014-08-06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メータ
JP6054710B2 (ja) * 2012-11-08 2016-12-27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接地抵抗計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1774A (ja) * 1986-09-25 1988-04-1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モジユラ−ジヤツク付き接続器
JPH0997513A (ja) * 1995-07-26 1997-04-08 Yazaki Corp 計器用部品の取付構造
JP2001099872A (ja) * 1999-09-29 2001-04-13 Yokogawa Electric Corp 測定器の入力保護機構
JP2004200606A (ja) * 2002-12-20 2004-07-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部品挿入ヘッド装置、部品挿入装置、及び部品挿入方法
CN101110000A (zh) * 2006-07-18 2008-01-2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输入装置及其输入方法
CN202178409U (zh) * 2011-08-31 2012-03-28 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临时接地线线夹
JP2013222523A (ja) * 2012-04-13 2013-10-28 Jst Mfg Co Ltd 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
CN204130714U (zh) * 2012-05-09 2015-01-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端子装置
CN104953431A (zh) * 2015-07-01 2015-09-30 宁波市镇海乌托邦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插座
CN107834470A (zh) * 2017-12-18 2018-03-23 苏州好六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配电箱引线孔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60438B2 (ja) 2023-04-18
CN112327106B (zh) 2024-04-26
JP2021025873A (ja) 2021-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09473B2 (en) Ground-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with reverse wiring protection
US2926327A (en) Socket and plug connection for electric circuits
KR100192770B1 (ko) 테스트 커넥터
GB2275832A (en) Connector device
US9954322B2 (en) Connection terminal
CN101436736A (zh) 屏蔽连接器
JPS63166172A (ja) 電気通信用接続ボックス
US20190229461A1 (en) Power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US9966688B2 (en) Safety faceplate for electrical receptacle
US20150214719A1 (en) Mini appliance leakage current inerrupter circuit and housing embodiments
CN101685715B (zh) 可被盖罩盖住的安装开关设备
CN104349630A (zh) 保护盖结构
CN112327106A (zh) 电气特性测量装置
CN109524859A (zh) 三芯90°带辅助信号连接器
CA2320782A1 (en) Rack system for insertion of electrical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ies
US2020022786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0349336A2 (en) Telephone handset with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evention
DE102008028785A1 (de) Hochvolt-Steckverbindung für Kraftfahrzeuge
WO2010042180A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JP4234492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07449940A (zh) 带rj45型输入和输出插座的测试块
CN209282548U (zh) 三芯90°带辅助信号连接器
JP2000252037A (ja) 小型コネクタ
JP6907038B2 (ja) コネクタ
CN113785451A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