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9723B - 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9723B
CN112319723B CN202011177736.8A CN202011177736A CN112319723B CN 112319723 B CN112319723 B CN 112319723B CN 202011177736 A CN202011177736 A CN 202011177736A CN 112319723 B CN112319723 B CN 1123197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anchor
line
lip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77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9723A (zh
Inventor
黄红松
陆毅
蔡振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777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97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9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9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9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9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1/00Designing vessels; Predicting their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并分析船舶的侧面图,以及所述船舶的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根据所述侧面图,将锚链筒的中心线和锚台外口投影至水线面图;在水线面图上做出若干与锚链筒中心线平行的线,得到一组第一平行线,做出所述第一平行线的第一剖视图;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分别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垂直于锚唇上表面线方向的两个向视图,进而根据所述两个向视图输出锚唇及锚台的放样图。采用转换投影面的方式,得到锚唇的轮廓形状、划线样和角度样,能够简化放样流程,提高放样精度,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型大吨位船舶普遍采用锚台及锚唇的锚具收纳形式解决抛锚碰撞外板的问题。常规的锚台、锚唇放样方法、工艺复杂,放样周期长、效率低;而且,设计人员采用的是近似放样原理,放样精度差,为了满足现场制作及安装需求,零件放样后需要预留较多的余量,或是增加制作样板、样箱给现场打样、调校;又由于锚台及锚唇的尺寸大、重量重,且需要贴在船体外板外表面安装,因此给锚台及锚唇的安装、调校及打样带来了巨大的难度,造成锚台及锚唇的制作、安装效率低,施工质量差等问题。
在一些大型船舶的锚系统中,常常设计成锚唇及锚台组合的结构形式以避免锚撞球鼻首。但是由于首部型线变化剧烈,而锚唇及锚台也要光顺美观,所以对锚唇以及的放样要求较高的精度。而目前的放样方法精度较低,工期长,造成现场施工困难,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及系统,结合三个平面的型线,采用转换投影面的方式,得到锚唇的轮廓形状、划线样和角度样,简化放样流程,提高放样精度,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包括:
获取并分析船舶的侧面图,以及所述船舶的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
根据所述侧面图,确定在所述侧面图中锚链筒的中心线和锚台外口的第一投影线,将所述第一投影线均分为若干个第一分点,得到第一分点集合;
将所述第一分点集合投影至所述水线面图上,所述第一分点集合与相应的水线相交成若干个第一交点,光顺连接所有所述第一交点获得所述锚唇的外口线在所述水线面图上的第一相贯线;优选地,所述第一平行线的范围大于所述第一相贯线。
在水线面图上做出若干与锚链筒中心线平行的线,得到一组第一平行线,做出所述第一平行线的第一剖视图;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得到A向视图;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垂直于锚唇上表面方向的向视图,得到B向视图;
结合所述A向视图和所述B向视图输出锚唇及锚台的放样图。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得到A向视图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锚链筒中心线、锚台的投影线,锚唇的上表面线;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若干与锚链筒中心线垂直的线,得到一组第二平行线,所述第二平行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平行线之间的间距相同。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得到A向视图后,还包括:
在所述A向视图上做出锚唇上表面的投影线、锚链筒的投影线和锚台的投影线;结合第一分点集合,得到对应的第二分点集合,确保所述第二分点集合中的分点均在相应的均分线上;
在所述A向视图上做出各均分线的第二剖视图;
在所述第二剖视图上沿锚链筒中心线做锚唇上表面线的平行线,得到锚唇背板线;其中,锚唇上表面线与锚链筒中心线的交点、和锚唇背板线与锚链筒中心线的交点,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通过所述船舶的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得到。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垂直于锚唇上表面方向的向视图,得到B向视图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若干与锚唇上表面平行的线,得到一组第三平行线,做出锚唇上表面线、锚台与外板交线和锚链筒的投影线;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锚链筒上表面的平行线,将所述平行线与锚链筒中心线的交点投影至B向视图,经过转换得到锚唇下表面线,进一步得到锚台外板的展开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系统,包括:
图形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并分析船舶的侧面图,以及所述船舶的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
分店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侧面图,确定在所述侧面图中锚链筒的中心线和锚台外口的第一投影线,将所述第一投影线均分为若干个第一分点,得到第一分点集合;
相贯线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分点集合投影至所述水线面图上,所述第一分点集合与相应的水线相交成若干个第一交点,光顺连接所有所述第一交点获得所述锚唇的外口线在所述水线面图上的第一相贯线,展开所述第一相贯线,获取锚台的装配划线样;
视图转换模块,在水线面图上做出若干与锚链筒中心线平行的线,得到一组第一平行线,根据所述锚台的装配划线样,做出所述第一平行线的第一剖视图;
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分别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垂直于锚唇上表面线方向的向视图,进而根据所述向视图输出锚唇及锚台的放样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并分析船舶的侧面图,以及所述船舶的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根据所述侧面图,将锚链筒的中心线和锚台外口投影至水线面图;在水线面图上做出若干与锚链筒中心线平行的线,得到一组第一平行线,做出所述第一平行线的第一剖视图;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分别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垂直于锚唇上表面线方向的两个向视图,进而根据所述两个向视图输出锚唇及锚台的放样图。采用转换投影面的方式,得到锚唇的轮廓形状、划线样和角度样,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简化放样流程,提高放样精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船舶的侧面图(a)和船舶的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b);
图3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船舶的水线面图;
图4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获得的第一剖视图(4-a)、B向视图(4-b)和A向视图(4-c);
图5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获得的第一剖视图(4-a)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获得的B向视图(4-b)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获得的A向视图(4-c)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在A向视图上做出的各均分线的第二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获得的锚唇的放样图;
图10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获得的锚台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文中所使用的步骤编号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不对作为对步骤执行先后顺序的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型线:船体型表面及有关附体型表面的外廓线,投影线及与剖切平面的交线。
请参阅图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并分析船舶的侧面图,以及所述船舶的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
步骤S200,根据所述侧面图,确定在所述侧面图中锚链筒的中心线和锚台外口的第一投影线,将所述第一投影线均分为若干个第一分点,得到第一分点集合;
步骤S300,将所述第一分点集合投影至所述水线面图上,所述第一分点集合与相应的水线相交成若干个第一交点,光顺连接所有所述第一交点获得所述锚唇的外口线在所述水线面图上的第一相贯线;
步骤S400,在水线面图上做出若干与锚链筒中心线平行的线,得到一组第一平行线,做出所述第一平行线的第一剖视图;
步骤S500,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分别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垂直于锚唇上表面线方向的两个向视图,进而根据所述两个向视图输出锚唇及锚台的放样图。
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10,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得到A向视图;
步骤S520,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垂直于锚唇上表面方向的向视图,得到B向视图;
步骤S530,结合所述A向视图和所述B向视图输出锚唇及锚台的放样图。
在一示例中,在步骤S510前,还包括:
步骤S501,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锚链筒中心线、锚台的投影线,锚唇的上表面线;
步骤S502,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若干与锚链筒中心线垂直的线,得到一组第二平行线,所述第二平行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平行线之间的间距相同。
在一示例中,在步骤S510后,还包括:
步骤S511,在所述A向视图上做出锚唇上表面的投影线、锚链筒的投影线和锚台的投影线;结合第一分点集合,得到对应的第二分点集合,确保所述第二分点集合中的分点均在相应的均分线上;
步骤S512,在所述A向视图上做出各均分线的第二剖视图;
步骤S513,在所述第二剖视图上沿锚链筒中心线做锚唇上表面线的平行线,得到锚唇背板线;其中,锚唇上表面线与锚链筒中心线的交点、和锚唇背板线与锚链筒中心线的交点,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通过所述船舶的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得到。
优选地,在步骤S520后,还包括:
步骤S521,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若干与锚唇上表面平行的线,得到一组第三平行线,做出锚唇上表面线、锚台与外板交线和锚链筒的投影线;
步骤S522,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锚链筒上表面的平行线,将所述平行线与锚链筒中心线的交点投影至B向视图,经过转换得到锚唇下表面线,进一步得到锚台外板的展开样。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船舶的侧面图(图2(a)),确定锚链筒的中心线和锚台外口在所述侧面图上的第一投影线,将所述第一投影线均分为若干个第一分点(图2中的A1,B1,C1,D1,A2,B2,C2,D2点),得到第一分点集合,将所述第一分点投影至水线面图,并将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得到第一相贯线;
在水线面图上做出若干与锚链筒中心线平行的线(参见图3中的7条平行线1、2、3、4、5、6、7),得到一组第一平行线(需要注意的是,这组第一平行线的范围比第一相贯线的范围大,在图3的示例中距离最远的平行线1和平行线7均不与第一相贯线相交),做出所述第一平行线的第一剖视图(图4中的(4-a)或图5),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锚链筒中心线、锚台的投影线,锚唇的上表面线;(由图3-水线面图中的第一平行线得到的第一剖视图参见图4中的(4-a)或图5,图5中的7条平行线与图3中的7条平行线一一对应)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若干与锚链筒中心线垂直的线,得到一组第二平行线(参见图4中的(4-c)或图7),所述第二平行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平行线之间的间距相同(即在图3或图4中任意相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为统一的数值;如平行线1和平行线2之间的距离为400,则平行线2和平行线3、平行线3和平行线4、4和5、5和6、6和7之间的距离都为400);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得到A向视图,在所述A向视图上做出锚唇上表面的投影线、锚链筒的投影线和锚台的投影线;结合第一分点集合,得到对应的第二分点集合(请参见图7),确保所述第二分点集合中的分点均在相应的均分线上(可以理解的第一分点集合与第二分点集合是相对应存在的,对应到实体图上每个相对应的点是同一个点,均分线在图7中分别为均分线A1-A2、均分线B1-B2均分线、C1-C2和均分线D1-D2);
在所述A向视图上做出各均分线的第二剖视图(请参见图8,分别为均分线A31-A32的第二剖视图、均分线B31-B32的第二剖视图、均分线C31-C32的第二剖视图和均分线D31-D32的第二剖视图,这些剖视图均为锚唇的真实形状的剖视图),在所述第二剖视图上沿锚链筒中心线做锚唇上表面的平行线,得到锚唇背板线(锚唇上表面到锚唇背板线的距离根据图A-A得到);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垂直于锚唇上表面方向的向视图,得到B向视图(请参见图4中的(4-b)或图6),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若干与锚唇上表面平行的线,得到一组第三平行线(请参见图6中的7条平行线,与第一平行线、第二平行线中的要求一致,相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同),做出锚唇上口线,锚台与外板交线,锚链筒投影线。在A向视图中,所述第二分点均分在锚台与外板交线的投影线上,将所述第二分点,与锚唇上表面投影线的交点X作为第一交点,将所述第一交点投影至所述第一剖视图中的锚唇上表面线上,再投影至B向视图中的锚唇上表面线上;确定A向视图和B向视图中,第一交点到相邻分点连线的直线长度一致,其它的点也是同样的作法,连接相应的各点。
在一示例中,请参阅图4中的(4-a)或图5,取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为图2(b)中锚链筒中心线与锚唇背板线和锚唇上表面线产生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第一数值做锚链筒上表面的平行线,与锚链筒中心线交点O,投影至B向视图,与P平行线4交于O点。在B向视图中过O点做直线XY的平行线,与XB1,YB2分别相交于X1和Y1两点。其它点类似,连接这些点,即为锚唇下表面线。这条线在B向视图中为实形,即可以进行锚台外板的展开了进一步获得锚台展开样(请参阅图10)。
在一示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8,锚唇上表面与下表面现均为实形,那么锚唇A1-A2剖面与底面垂直,其它剖面与底面均有角度,在B向视图(请参阅图6)中,取直线XY与X1Y1的垂直距离做一线段,将这一线段偏移一段距离(锚唇上表面到下表面的高度,在图6中表示为150),连接这两条线段的不同的端点,所形成的角度即为锚唇B1-B2剖面与底板的角度,也是加强肘版与锚唇背板的角度。其它剖面作法类似。即完成整个锚唇的放样(请参阅图9)以及加强肘板的安装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形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并分析船舶的侧面图,以及所述船舶的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
分店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侧面图,确定在所述侧面图中锚链筒的中心线和锚台外口的第一投影线,将所述第一投影线均分为若干个第一分点,得到第一分点集合;
相贯线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分点集合投影至所述水线面图上,所述第一分点集合与相应的水线相交成若干个第一交点,光顺连接所有所述第一交点获得所述锚唇的外口线在所述水线面图上的第一相贯线,展开所述第一相贯线,获取锚台的装配划线样;
视图转换模块,在水线面图上做出若干与锚链筒中心线平行的线,得到一组第一平行线,根据所述锚台的装配划线样,做出所述第一平行线的第一剖视图;
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分别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垂直于锚唇上表面线方向的向视图,进而根据所述向视图输出锚唇及锚台的放样图。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更加方便以及简洁的描述,上述中描述的装置、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并分析船舶的侧面图,以及所述船舶的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
根据所述侧面图,确定在所述侧面图中锚链筒的中心线和锚台外口的第一投影线,将所述第一投影线均分为若干个第一分点,得到第一分点集合;
将所述第一分点集合投影至水线面图上,所述第一分点集合与相应的水线相交成若干个第一交点,光顺连接所有所述第一交点获得所述锚唇的外口线在所述水线面图上的第一相贯线,展开所述第一相贯线,获取锚台的装配划线样;
在水线面图上做出若干与锚链筒中心线平行的线,得到一组第一平行线,根据所述锚台的装配划线样,做出所述第一平行线的第一剖视图;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分别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垂直于锚唇上表面线方向的两个向视图,进而根据所述两个向视图输出锚唇及锚台的放样图,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得到A向视图;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垂直于锚唇上表面方向的向视图,得到B向视图;结合所述A向视图和所述B向视图输出锚唇及锚台的放样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得到A向视图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锚链筒中心线、锚台的投影线,锚唇的上表面线;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若干与锚链筒中心线垂直的线,得到一组第二平行线,所述第二平行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平行线之间的间距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得到A向视图后,还包括:
在所述A向视图上做出锚唇上表面的投影线、锚链筒的投影线和锚台的投影线;结合第一分点集合,得到对应的第二分点集合,确保所述第二分点集合中的分点均在相应的均分线上;
在所述A向视图上做出各均分线的第二剖视图;
在所述第二剖视图上沿锚链筒中心线做锚唇上表面线的平行线,得到锚唇背板线;其中,锚唇上表面线与锚链筒中心线的交点、和锚唇背板线与锚链筒中心线的交点,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通过所述船舶的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垂直于锚唇上表面方向的向视图,得到B向视图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若干与锚唇上表面平行的线,得到一组第三平行线,做出锚唇上表面线、锚台与外板交线和锚链筒的投影线;
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锚链筒上表面的平行线,将所述平行线与锚链筒中心线的交点投影至B向视图,经过转换得到锚唇下表面线,进一步得到锚台外板的展开样。
5.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形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并分析船舶的侧面图,以及所述船舶的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
分店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侧面图,确定在所述侧面图中锚链筒的中心线和锚台外口的第一投影线,将所述第一投影线均分为若干个第一分点,得到第一分点集合;
相贯线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分点集合投影至水线面图上,所述第一分点集合与相应的水线相交成若干个第一交点,光顺连接所有所述第一交点获得所述锚唇的外口线在所述水线面图上的第一相贯线,展开所述第一相贯线,获取锚台的装配划线样;
视图转换模块,在水线面图上做出若干与锚链筒中心线平行的线,得到一组第一平行线,根据所述锚台的装配划线样,做出所述第一平行线的第一剖视图;
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分别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垂直于锚唇上表面线方向的向视图,进而根据所述向视图输出锚唇及锚台的放样图,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锚链筒中心线方向的向视图,得到A向视图;在所述第一剖视图上做出垂直于锚唇上表面方向的向视图,得到B向视图;结合所述A向视图和所述B向视图输出锚唇及锚台的放样图。
CN202011177736.8A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3197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7736.8A CN112319723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7736.8A CN112319723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9723A CN112319723A (zh) 2021-02-05
CN112319723B true CN112319723B (zh) 2021-10-22

Family

ID=74297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7736.8A Active CN112319723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97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5039A (zh) * 2021-11-19 2022-01-21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锚链筒在总组阶段的安装精度控制方法
CN115009469B (zh) * 2022-06-30 2023-06-23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样板的放样设计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94750A (en) * 1955-08-20 1958-05-07 Frank Alan Jensen A new or improved device for mooring ships and boats
CN103625603A (zh) * 2013-12-12 2014-03-12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外板厚度线锚穴放样制造方法
CN203958545U (zh) * 2014-05-05 2014-11-26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暗式锚穴
JP5800948B1 (ja) * 2014-04-21 2015-10-28 株式会社新来島どっく アンカーチェーンウォッシュノズル構造
CN108082391A (zh) * 2017-12-08 2018-05-29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箱型锚穴的放样设计方法
CN109094724A (zh) * 2018-09-28 2018-12-28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锚唇放样设计方法
CN109263796A (zh) * 2018-10-29 2019-01-25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锚唇形状的设计方法及利用该方法设计而成的锚唇和艏锚
WO2020051660A1 (pt) * 2018-09-10 2020-03-19 Petróleo Brasileiro S.A. - Petrobras Estaca gravitacional para ancoragem de revestimentos no leito marinho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02828A (en) * 1983-07-15 1986-04-08 Robert S. Norminton Compact towing system for underwater bodies
FR2935679B1 (fr) * 2008-09-05 2010-09-24 Saipem Sa Support flottant comprenant un touret equipe de deux bouees d'amarrage de lignes d'ancrage et de conduites de liaison fond/surface
GB2538275B (en) * 2015-05-13 2018-01-31 Crondall Energy Consultants Ltd Floating production unit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a floating production uni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94750A (en) * 1955-08-20 1958-05-07 Frank Alan Jensen A new or improved device for mooring ships and boats
CN103625603A (zh) * 2013-12-12 2014-03-12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外板厚度线锚穴放样制造方法
JP5800948B1 (ja) * 2014-04-21 2015-10-28 株式会社新来島どっく アンカーチェーンウォッシュノズル構造
CN203958545U (zh) * 2014-05-05 2014-11-26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暗式锚穴
CN108082391A (zh) * 2017-12-08 2018-05-29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箱型锚穴的放样设计方法
WO2020051660A1 (pt) * 2018-09-10 2020-03-19 Petróleo Brasileiro S.A. - Petrobras Estaca gravitacional para ancoragem de revestimentos no leito marinho
CN109094724A (zh) * 2018-09-28 2018-12-28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锚唇放样设计方法
CN109263796A (zh) * 2018-10-29 2019-01-25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锚唇形状的设计方法及利用该方法设计而成的锚唇和艏锚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80300DWT散货船锚链筒及凸台的放样及各开口的定位;艾记平;《机电技术》;20100115;全文 *
利用外板切平面进行锚穴放样;三结合数学组;《大连工学院学报》;1976021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9723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9723B (zh) 一种锚唇及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9094724B (zh) 一种锚唇放样设计方法
CN110171528B (zh) 一种侧推格栅的放样制作方法
CN113955035B (zh) 一种船舶型线设计方法
CN113104173A (zh) 一种船舶双侧推外板安装放样设计方法
CN110254612A (zh) 一种海水箱格栅孔的开孔方法及船舶分段
CN112407183A (zh) 一种锚链筒和锚台的放样设计方法
CN114620200A (zh) 一种基于catia的水面船舶型线精光顺方法
CN113071628B (zh) 一种含轴包板的艉部型线的放样方法
CN207210962U (zh) 桁架式无拉杆液压爬模系统
CN110466678B (zh) 一种实现锚台无余量吊装的方法
CN109367689B (zh) 一种船体甲板面平台型线的设计方法
CN109094716B (zh) 导流板加工样箱的制作方法
CN109094717A (zh) 单板舭龙骨的展开方法
CN108611982A (zh) 一种薄壁空心墩模板线形控制定位方法
CN112127503B (zh) 一种模具、建筑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曲面外墙的施工方法
CN109137964A (zh) 一种三腿导管架建造工艺
CN109094738B (zh) 一种自平衡锚锚台的设计方法
CN110979595B (zh) 一种海损船修复方法
CN115075546A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双曲面钢模板的制作方法
CN110083931B (zh) 一种不可展曲面fss阵列结构排布方法
CN103065004B (zh) 一种船舶曲面分段建造动态调度的方法
CN105511404B (zh) 一种具有复杂特征的双曲率长桁展开加工方法
CN117569610A (zh) 一种实现误差补偿的双曲面金属幕墙单元式安装施工方法
Waimer et al. The Railway Station Stuttgart 21–Computational Design and Digital Fabrication of Freeform Concrete She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Assignee: Zhanjiang Nanhai Shipbuilding High tech Service Co.,Ltd.

Assignor: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882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Layout Desig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chor Lip and Anchor Platfo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130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