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8880A - 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8880A
CN112318880A CN202011027364.0A CN202011027364A CN112318880A CN 112318880 A CN112318880 A CN 112318880A CN 202011027364 A CN202011027364 A CN 202011027364A CN 112318880 A CN112318880 A CN 112318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film
plate
hot pressing
pressing plat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73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艳军
王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0273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88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8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888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0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 B29C65/1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using heated tools
    • B29C65/2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using heated tools with direct contact, e.g. using "mirr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1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leaning tool
    • B08B1/16Rigid blades, e.g. scrapers; Flexible blades, e.g. wipers
    • B08B1/165Scra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20Cleaning of moving articles, e.g. of moving webs or of objects on a convey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 B29C65/785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feeding movement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29C65/7861In-line machines, i.e. feeding, joining and discharging are in one production l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40General aspects of joining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plates, sheets or web-like materials; Making flat seams in 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Joining single elements to substantially flat surfaces
    • B29C66/41Joining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seams in 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 B29C66/45Joining of substantially the whole surface of the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塑料薄膜热合工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两组塑料薄膜的一端分别卷绕在热合装置中上下两组从动卷绕辊的表面,然后将两组塑料薄膜的另一端穿过两组导向辊以及弹性压辊的下边缘并卷绕在主动卷绕辊的表面;本发明可延长热压板与塑料薄膜接触的时间,且在这个时间段内与转动杆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与主动卷绕辊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均无需停止,进而避免每次空心压板下移时均需要控制驱动电机停止,这样就节省了控制元件以及系统,且同时驱动电机频繁的开、关会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会增大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薄膜热合工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食品卫生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包装袋、购物袋等被大量的生产,而生产塑料包装袋必不可少的就是热合机,热合机将塑料薄膜的边缘进行密封,进而将塑料薄膜形成三边密封、一边开口的塑料袋,可用于盛装物品。
现有技术中在生产超市用的散称购物袋时,多是通过将塑料薄膜的边缘通过夹持装置进行捏合,然后通过热压装置进行密封,进而将塑料薄膜形成一条连续的、边缘密封的塑料薄膜条,然后再在塑料薄膜条上间歇的采用热压杆形成热压痕,同时在靠近热压痕的位置穿刺小孔,便于购物袋的撕取,由于在整个过程中塑料薄膜一直处于移动的状态,那么在通过热压杆进行热压时为了避免塑料薄膜继续移动,就需要采用控制系统进和控制元件控制用于卷绕塑料薄膜的卷绕辊的停止与启动,也就是控制用于驱动卷绕辊转动的驱动电机的启动与停止,如果热压杆每一次对塑料薄膜进行热压时驱动电机均停止,而不进行热压时驱动电机才启动,这将会造成驱动电机的频繁开、关,显然驱动电机频繁的开、关会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会增大能耗。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塑料购物袋的生产过程中驱动电机频繁的开、关会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会增大能耗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两组塑料薄膜的一端分别卷绕在热合装置中上下两组从动卷绕辊的表面,然后将两组塑料薄膜的另一端穿过两组导向辊以及弹性压辊的下边缘并卷绕在主动卷绕辊的表面;
S2:启动与转动杆以及主动卷绕辊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同时启动液压杆,主动卷绕辊将卷绕在从动卷绕辊上的塑料薄膜进行卷绕,塑料薄膜在向主动卷绕辊方向传动的过程中位于转动杆上的热压盘将两组塑料薄膜的前后边缘进行热压密封;
S3:塑料薄膜经过液压杆的下方时,液压杆底部的空心压板向下移动,位于空心压板底部的热压板将塑料薄膜压紧在支撑板的表面,并将位于热压板下方的塑料薄膜进行热压粘合,同时使得热压盘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
S4:在热压板将塑料薄膜压紧并粘合的时间段内,主动卷绕辊继续将塑料薄膜进行卷绕,进而塑料薄膜将会挤压弹性压辊,使得位于热压板和主动卷绕辊之间的塑料薄膜卷绕在主动卷绕辊的表面,弹性压辊上移的同时第二弹簧压缩管内部的气体进入矩形槽体的内部使得第一活塞板上表面的穿刺针上移,将位于热压板左侧的塑料薄膜戳孔;
S5:当第一活塞板继续在矩形槽体内上移,第一活塞板将会推动推板进而使得矩形槽体内的气体从泄气槽泄出,此时第一活塞板下移并从塑料薄膜上脱离,位于支撑板上狭缝内壁的监测器检测到穿刺针缩回狭缝内部时,液压杆收缩使得空心压板上移,从而塑料薄膜继续向主动卷绕辊的方向移动;
S6:然后液压杆再次下移,通过空心压板底部的热压板将塑料薄膜进行热压,如此往复,直到塑料薄膜热压完成为止;
其中S1中所述的热合装置包括从动卷绕辊、导向辊、液压杆、热压板、主动卷绕辊和转动杆;所述从动卷绕辊和导向辊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从动卷绕辊的边缘均卷绕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的另一端穿过两组导向辊之间并卷绕在主动卷绕辊的表面边缘;所述主动卷绕辊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固连;塑料薄膜的上表面位于导向辊的右侧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设有空心压板;所述空心压板的底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设有热压板;所述塑料薄膜的底部位于空心压板的下方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塑料薄膜的上下两侧位于导向辊和液压杆之间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收纳槽;位于前端的所述收纳槽的侧壁固定设有第二空心柱体;所述第二空心柱体的前端内壁通过弹簧与第三活塞板的一面固连,第三活塞板的后侧面通过连接杆件与L形杆件的一端固连,L形杆件的另一端伸出收纳槽的外端口与一组热压盘的内侧面固连;位于后端的所述收纳槽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安装杆固定设有第一空心柱体;所述第一空心柱体的后侧端内壁通过弹簧与第三活塞板的一面固连,第三活塞板靠近安装杆的一面通过连接杆件与L形杆件的一端固连,L形杆件的另一端伸出收纳槽的外端口与另一组热压盘的内侧面固连;所述第一空心柱体的后侧端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固连;位于所述转动杆后端的热压盘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转动杆的中部活动套设有输气环;所述转动杆上位于输气环内的位置开设有输气腔;所述输气腔的边缘开设有与输气环内部连通的通气孔;所述输气腔与第二空心柱体的前端以及第一空心柱体的后端连通;所述输气环的内部通过连接管件与空心压板内部空腔连通;所述液压杆的固定杆上固定设有水平固定板;所述水平固定板和空心压板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压缩管;所述第一弹簧压缩管的底端与空心压板的内部连通;所述塑料薄膜的上表面位于空心压板和主动卷绕辊之间设有弹性压辊;所述弹性压辊的两端插设在限位环的内部;所述限位环的顶部与活动板固连;所述活动板的顶部通过弹簧与矩形框架的顶部内壁固连;所述活动板与矩形框架内壁的竖向滑槽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的内部以及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塑料薄膜打孔的打孔机构;打孔的位置位于热压板的左侧;
工作时,主动卷绕辊上的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主动卷绕辊将塑料薄膜进行卷绕,进而使得塑料薄膜向主动卷绕辊的方向进行输送,在塑料薄膜移动的过程中,位于转动杆两端的热压盘相互挤压塑料薄膜的边缘,进而将塑料薄膜的边缘进行热压密封,同时液压杆可以驱动空心压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热压板在塑料薄膜上热压形成均匀分布的热压痕,且打孔机构可以在塑料薄膜上的热压痕左侧进行穿孔,进而使得塑料薄膜的边缘被密封,同时表面均匀的设有热压痕和孔洞,那么当塑料薄膜从孔洞处撕开后将会形成一个三侧密封、一侧开口的塑料袋,用于盛装物品;当液压杆带动空心压板向下运动并使得热压板与支撑板接触时,此时塑料薄膜停止移动,位于水平固定板和空心压板之间的第一弹簧压缩管处于伸展状态,第一弹簧压缩管将会通过输气环抽取输气腔内部的气体,而输气腔与第一空心柱体的后端以及第二空心柱体的前端连通,进而会继续抽取第一空心柱体与第二空心柱体内部的气体,使得第一空心柱体和第二空心柱体内部的弹簧处于收缩状态,此时第一空心柱体内的第三活塞板将会向转动杆的后端进行移动,同时第二空心柱体内的第三活塞板将会向转动杆的前端进行移动,进而会带动两组热压盘分别向转动杆的两端移动并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此时虽然转动杆带动热压盘转动,但是由于热压盘不与塑料薄膜的表面接触,进而热压盘不会带动塑料薄膜移动,同时由于主动卷绕辊仍然在缓慢的卷绕,而位于热压板下方的塑料薄膜被压死,进而主动卷绕辊只能卷绕位于主动卷绕辊和热压板之间的塑料薄膜,且由于弹性压辊可向上进行收缩,进而使得主动卷绕辊可卷绕“预存”在弹性压辊下方的塑料薄膜,而不会存在主动卷绕辊卷绕的同时拉扯塑料薄膜被热压板压紧的部位,进而避免将塑料薄膜拉扯变形甚至拉断;
本发明可延长热压板与塑料薄膜接触的时间,且在这个时间段内与转动杆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与主动卷绕辊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均无需停止,进而避免每次空心压板下移时均需要控制驱动电机停止,这样就节省了控制元件以及系统,且同时驱动电机频繁的开、关会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会增大能耗;本发明则通过可上下移动的弹性压辊将塑料薄膜“预存”在主动卷绕辊和热压板之间,在热压板对塑料薄膜进行热压的时间内主动卷绕辊可卷绕“预存”的塑料薄膜,同时在热压板与塑料薄膜接触时,转动杆上的两组热压盘将会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进而此时热压盘不会驱动塑料薄膜向热压板的方向进行移动,避免塑料薄膜堆积在转动杆和热压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第二弹簧压缩管、矩形槽体、穿刺针和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二弹簧压缩管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的顶部内壁、活动板的上表面;所述矩形槽体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矩形槽体的底部通过弹簧设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的上表面均匀设有穿刺针;所述支撑板上正对穿刺针的位置开设有狭缝;狭缝的内壁设有监测器;所述矩形槽体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件与第二弹簧压缩管的底部连通;所述矩形槽体的内部设有泄气机构;工作时,当热压板将塑料薄膜压死的同时,主动卷绕辊卷绕位于热压板和主动卷绕辊之间的塑料薄膜,进而会带动弹性压辊向上移动,弹性压辊上移的同时会挤压第二弹簧压缩管,第二弹簧压缩管内的气体通过连接管件进入矩形槽体的底部,进而推动第一活塞板上移,使得第一活塞板上表面的穿刺针对塑料薄膜穿孔,穿孔过后泄气机构将会对矩形槽体与第一活塞板之间空间进行放气,此时第一活塞板带动穿刺针下移,监测器监测到穿刺针的顶端收缩至狭缝的内部时,液压杆上移,使得热压板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塑料薄膜继续向前移动,液压杆向上移动的同时会挤压第一弹簧压缩管,此时第一弹簧压缩管内部的气体经过输气环、输气腔进入第一空心柱体和第二空心柱体的端部,进而通过推动第三活塞板向转动杆的内侧方向移动推动热压盘再次移动到塑料薄膜的表面,并对塑料薄膜的边缘进行热压密封,同时弹性压辊也会缓慢下移带动第二弹簧压缩管伸展,第二弹簧压缩管将会抽取矩形槽体端部的气体带动第一活塞板继续下移。
优选的,所述泄气机构包括条形凹槽、推板和泄气槽;所述条形凹槽位于矩形槽体的内壁;所述条形凹槽的顶部内壁通过弹簧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伸出条形凹槽的外端口;所述条形凹槽靠近底端的位置开设有泄气槽;所述推板位于第一活塞板的上方;工作时,当第二弹簧压缩管被挤压,第二弹簧压缩管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件进入矩形槽体的底部推动第一活塞板上移,当第一活塞板上的穿刺针将塑料薄膜穿破后,此时第一活塞板继续上移将会挤压推板,进而使得第一活塞板下方的气体从泄气槽放出,此时第一活塞板瞬间下移使得穿刺针脱离塑料薄膜。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开设的收缩槽的底部通过弹簧设有压紧块;所述竖向滑槽的底部均匀设有用于减速的弧形凸起;所述压紧块靠近第二弹簧压缩管的那面为光滑的、向下倾斜的曲面结构;工作时,由于压紧块靠近第二弹簧压缩管的那面为光滑的、向下倾斜的曲面结构,进而活动板上移时,压紧块与弧形凸起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便于主动卷绕辊对塑料薄膜的卷绕,而当热压板从塑料薄膜表面脱离后,此时活动板再次下移,由于此时压紧块与弧形凸起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使得弹性压辊可以缓慢下移,避免弹性压辊瞬间回弹而拉扯塑料薄膜使得塑料薄膜扯坏。
优选的,所述从动卷绕辊和导向辊之间位于两组塑料薄膜之间设有竖向板;所述竖向板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挤压腔,挤压腔的底部通过弹簧设有第二活塞板;第二活塞板的顶部与弹性刮板一体成型,且弹性刮板的顶端伸出挤压腔的端口;工作时,弹性刮板可起到对塑料薄膜的内壁进行清理的作用,可将塑料薄膜内壁的颗粒杂质刮下;同时弹性刮板可与塑料薄膜摩擦产生静电,使得两组塑料薄膜之间的贴合度更好,且刮板与塑料薄膜摩擦的同时可产生热量,起到对塑料薄膜的热合进行预热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弹性刮板和第二活塞板的内部设有与挤压腔连通的柱状通槽;所述弹性刮板的端部靠近从动卷绕辊的一端为曲面设计;工作时,当塑料薄膜移动时将会挤压弹性刮板,进而使得第二活塞板下移时挤压挤压腔内位于第二活塞板下方的气体,第二活塞板下方的气体将会从柱状通槽逸出用于弹性刮板端部的吹灰。
优选的,所述弹性压辊的转轴上均匀的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绕弹性压辊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排列;所述限位板与限位环内壁的环形滑槽相互滑动连接;工作时,限位板与环形滑槽相互滑动连接,起到对弹性压辊的转动进行导向的作用,进而使得弹性压辊的转动更加的平稳。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端部为与环形滑槽内壁匹配的弧形结构设计,且限位板的端部均匀设有滚珠;工作时,滚珠可大大减小限位板端部与环形滑槽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限位环的转动更加的流畅。
优选的,所述热压盘的内侧面固定设有导向盘;所述导向盘的外边缘为向转动杆倾斜的曲面结构;工作时,由于导向盘特殊的结构设计,便于热压盘再次从塑料薄膜的边缘外侧移动到塑料薄膜的表面。
优选的,位于空心压板底部的热压板与支撑板的表面接触时;所述热压盘向转动杆的两端移动并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工作时,热压板与塑料薄膜接触时,第一弹簧压缩管处于伸展状态,进而将会抽取第一空心柱体和第二空心柱体内部的气体,使得热压盘向转动杆的两端移动并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这样就避免了热压板下方的塑料薄膜被压死时热压盘继续将塑料薄膜向热压板的方向进行输送,避免塑料薄膜堆积在热压盘和热压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的狭缝宽度大于穿刺针的直径,且狭缝位于热压板的左侧;工作时,狭缝可供穿刺针穿过对塑料薄膜进行穿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本发明可延长热压板与塑料薄膜接触的时间,且在这个时间段内与转动杆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与主动卷绕辊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均无需停止,进而避免每次空心压板下移时均需要控制驱动电机停止,这样就节省了控制元件以及系统,且同时驱动电机频繁的开、关会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会增大能耗;本发明则通过可上下移动的弹性压辊将塑料薄膜“预存”在主动卷绕辊和热压板之间,在热压板对塑料薄膜进行热压的时间内主动卷绕辊可卷绕“预存”的塑料薄膜,同时在热压板与塑料薄膜接触时,转动杆上的两组热压盘将会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进而此时热压盘不会驱动塑料薄膜向热压板的方向进行移动,避免塑料薄膜堆积在转动杆和热压板之间。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通过设置泄气机构,当第二弹簧压缩管被挤压,第二弹簧压缩管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件进入矩形槽体的底部推动第一活塞板上移,当第一活塞板上的穿刺针将塑料薄膜穿破后,此时第一活塞板继续上移将会挤压推板,进而使得第一活塞板下方的气体从泄气槽放出,此时第一活塞板瞬间下移使得穿刺针脱离塑料薄膜,避免热压板脱离塑料薄膜表面时穿刺针仍穿设在塑料薄膜的内部,进而避免穿刺针将塑料薄膜刮破。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通过设置弹性刮板,弹性刮板可起到对塑料薄膜的内壁进行清理的作用,可将塑料薄膜内壁的颗粒杂质刮下;同时弹性刮板可与塑料薄膜摩擦产生静电,使得两组塑料薄膜之间的贴合度更好,且刮板与塑料薄膜摩擦的同时可产生热量,起到对塑料薄膜的热合进行预热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的步骤图
图2是本发明中热合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热合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热合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活动板和竖向滑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9是转动杆和热压盘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从动卷绕辊2、导向辊3、竖向板4、挤压腔5、弹性刮板6、热压盘7、输气环8、导向盘9、液压杆10、水平固定板11、第一弹簧压缩管12、空心压板13、热压板14、第二弹簧压缩管15、主动卷绕辊16、弹性压辊17、矩形框架18、限位环19、矩形槽体20、穿刺针21、支撑板22、条形凹槽23、推板24、第一活塞板25、泄气槽26、柱状通槽28、第二活塞板29、转动杆30、第一空心柱体32、输气腔33、第二空心柱体34、收纳槽35、弧形凸起36、竖向滑槽37、活动板38、压紧块39、环形滑槽40、限位板41、监测器43、L形杆件44、第三活塞板45、安装杆4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两组塑料薄膜的一端分别卷绕在热合装置中上下两组从动卷绕辊2的表面,然后将两组塑料薄膜的另一端穿过两组导向辊3以及弹性压辊17的下边缘并卷绕在主动卷绕辊16的表面;
S2:启动与转动杆30以及主动卷绕辊16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同时启动液压杆10,主动卷绕辊16将卷绕在从动卷绕辊2上的塑料薄膜进行卷绕,塑料薄膜在向主动卷绕辊16方向传动的过程中位于转动杆30上的热压盘7将两组塑料薄膜的前后边缘进行热压密封;
S3:塑料薄膜经过液压杆10的下方时,液压杆10底部的空心压板13向下移动,位于空心压板13底部的热压板14将塑料薄膜压紧在支撑板22的表面,并将位于热压板14下方的塑料薄膜进行热压粘合,同时使得热压盘7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
S4:在热压板14将塑料薄膜压紧并粘合的时间段内,主动卷绕辊16继续将塑料薄膜进行卷绕,进而塑料薄膜将会挤压弹性压辊17,使得位于热压板14和主动卷绕辊16之间的塑料薄膜卷绕在主动卷绕辊16的表面,弹性压辊17上移的同时第二弹簧压缩管15内部的气体进入矩形槽体20的内部使得第一活塞板25上表面的穿刺针21上移,将位于热压板14左侧的塑料薄膜戳孔;
S5:当第一活塞板25继续在矩形槽体20内上移,第一活塞板25将会推动推板24进而使得矩形槽体20内的气体从泄气槽26泄出,此时第一活塞板25下移并从塑料薄膜上脱离,位于支撑板22上狭缝内壁的监测器43检测到穿刺针21缩回狭缝内部时,液压杆10收缩使得空心压板13上移,从而塑料薄膜继续向主动卷绕辊16的方向移动;
S6:然后液压杆10再次下移,通过空心压板13底部的热压板14将塑料薄膜进行热压,如此往复,直到塑料薄膜热压完成为止;
其中S1中所述的热合装置包括从动卷绕辊2、导向辊3、液压杆10、热压板14、主动卷绕辊16和转动杆30;所述从动卷绕辊2和导向辊3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从动卷绕辊2的边缘均卷绕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的另一端穿过两组导向辊3之间并卷绕在主动卷绕辊16的表面边缘;所述主动卷绕辊16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固连;塑料薄膜的上表面位于导向辊3的右侧设有液压杆10;所述液压杆10的底部固定设有空心压板13;所述空心压板13的底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设有热压板14;所述塑料薄膜的底部位于空心压板13的下方固定设有支撑板22;所述塑料薄膜的上下两侧位于导向辊3和液压杆10之间设有转动杆30;所述转动杆30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收纳槽35;位于前端的所述收纳槽35的侧壁固定设有第二空心柱体34;所述第二空心柱体34的前端内壁通过弹簧与第三活塞板45的一面固连,第三活塞板45的后侧面通过连接杆件与L形杆件44的一端固连,L形杆件44的另一端伸出收纳槽35的外端口与一组热压盘7的内侧面固连;位于后端的所述收纳槽35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安装杆46固定设有第一空心柱体32;所述第一空心柱体32的后侧端内壁通过弹簧与第三活塞板45的一面固连,第三活塞板45靠近安装杆46的一面通过连接杆件与L形杆件44的一端固连,L形杆件44的另一端伸出收纳槽35的外端口与另一组热压盘7的内侧面固连;所述第一空心柱体32的后侧端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固连;位于所述转动杆30后端的热压盘7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转动杆30的中部活动套设有输气环8;所述转动杆30上位于输气环8内的位置开设有输气腔33;所述输气腔33的边缘开设有与输气环8内部连通的通气孔;所述输气腔33与第二空心柱体34的前端以及第一空心柱体32的后端连通;所述输气环8的内部通过连接管件与空心压板13内部空腔连通;所述液压杆10的固定杆上固定设有水平固定板11;所述水平固定板11和空心压板13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压缩管12;所述第一弹簧压缩管12的底端与空心压板13的内部连通;所述塑料薄膜的上表面位于空心压板13和主动卷绕辊16之间设有弹性压辊17;所述弹性压辊17的两端插设在限位环19的内部;所述限位环19的顶部与活动板38固连;所述活动板38的顶部通过弹簧与矩形框架18的顶部内壁固连;所述活动板38与矩形框架18内壁的竖向滑槽37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框架18的内部以及支撑板22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塑料薄膜打孔的打孔机构;打孔的位置位于热压板14的左侧;
工作时,主动卷绕辊16上的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主动卷绕辊16将塑料薄膜进行卷绕,进而使得塑料薄膜向主动卷绕辊16的方向进行输送,在塑料薄膜移动的过程中,位于转动杆30两端的热压盘7相互挤压塑料薄膜的边缘,进而将塑料薄膜的边缘进行热压密封,同时液压杆10可以驱动空心压板13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热压板14在塑料薄膜上热压形成均匀分布的热压痕,且打孔机构可以在塑料薄膜上的热压痕左侧进行穿孔,进而使得塑料薄膜的边缘被密封,同时表面均匀的设有热压痕和孔洞,那么当塑料薄膜从孔洞处撕开后将会形成一个三侧密封、一侧开口的塑料袋,用于盛装物品;当液压杆10带动空心压板13向下运动并使得热压板14与支撑板22接触时,此时塑料薄膜停止移动,位于水平固定板11和空心压板13之间的第一弹簧压缩管12处于伸展状态,第一弹簧压缩管12将会通过输气环8抽取输气腔33内部的气体,而输气腔33与第一空心柱体32的后端以及第二空心柱体34的前端连通,进而会继续抽取第一空心柱体32与第二空心柱体34内部的气体,使得第一空心柱体32和第二空心柱体34内部的弹簧处于收缩状态,此时第一空心柱体32内的第三活塞板45将会向转动杆30的后端进行移动,同时第二空心柱体34内的第三活塞板45将会向转动杆30的前端进行移动,进而会带动两组热压盘7分别向转动杆30的两端移动并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此时虽然转动杆30带动热压盘7转动,但是由于热压盘7不与塑料薄膜的表面接触,进而热压盘7不会带动塑料薄膜移动,同时由于主动卷绕辊16仍然在缓慢的卷绕,而位于热压板14下方的塑料薄膜被压死,进而主动卷绕辊16只能卷绕位于主动卷绕辊16和热压板14之间的塑料薄膜,且由于弹性压辊17可向上进行收缩,进而使得主动卷绕辊16可卷绕“预存”在弹性压辊17下方的塑料薄膜,而不会存在主动卷绕辊16卷绕的同时拉扯塑料薄膜被热压板14压紧的部位,进而避免将塑料薄膜拉扯变形甚至拉断;而当热压板14从塑料薄膜表面脱离时,此时弹性压辊17将会缓慢下移,并将以较快速度抽取2上卷绕的塑料薄膜进而进行复位,为下一次的卷绕“预存”塑料薄膜。
本发明可延长热压板14与塑料薄膜接触的时间,且在这个时间段内与转动杆30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与主动卷绕辊16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均无需停止,进而避免每次空心压板13下移时均需要控制驱动电机停止,这样就节省了控制元件以及系统,且同时驱动电机频繁的开、关会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会增大能耗;本发明则通过可上下移动的弹性压辊17将塑料薄膜“预存”在主动卷绕辊16和热压板14之间,在热压板14对塑料薄膜进行热压的时间内主动卷绕辊16可卷绕“预存”的塑料薄膜,同时在热压板14与塑料薄膜接触时,转动杆30上的两组热压盘7将会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进而此时热压盘7不会驱动塑料薄膜向热压板14的方向进行移动,避免塑料薄膜堆积在转动杆30和热压板14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打孔机构包括第二弹簧压缩管15、矩形槽体20、穿刺针21和第一活塞板25;所述第二弹簧压缩管1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18的顶部内壁、活动板38的上表面;所述矩形槽体20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2的底部;所述矩形槽体20的底部通过弹簧设有第一活塞板25;所述第一活塞板25的上表面均匀设有穿刺针21;所述支撑板22上正对穿刺针21的位置开设有狭缝;狭缝的内壁设有监测器43;所述矩形槽体20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件与第二弹簧压缩管15的底部连通;所述矩形槽体20的内部设有泄气机构;
工作时,当热压板14将塑料薄膜压死的同时,主动卷绕辊16卷绕位于热压板14和主动卷绕辊16之间的塑料薄膜,进而会带动弹性压辊17向上移动,弹性压辊17上移的同时会挤压第二弹簧压缩管15,第二弹簧压缩管15内的气体通过连接管件进入矩形槽体20的底部,进而推动第一活塞板25上移,使得第一活塞板25上表面的穿刺针21对塑料薄膜穿孔,穿孔过后泄气机构将会对矩形槽体20与第一活塞板25之间空间进行放气,此时第一活塞板25带动穿刺针21下移,监测器43监测到穿刺针21的顶端收缩至狭缝的内部时,液压杆10上移,使得热压板14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塑料薄膜继续向前移动,液压杆10向上移动的同时会挤压第一弹簧压缩管12,此时第一弹簧压缩管12内部的气体经过输气环8、输气腔33进入第一空心柱体32和第二空心柱体34的端部,进而通过推动第三活塞板45向转动杆30的内侧方向移动推动热压盘7再次移动到塑料薄膜的表面,并对塑料薄膜的边缘进行热压密封,同时弹性压辊17也会缓慢下移带动第二弹簧压缩管15伸展,第二弹簧压缩管15将会抽取矩形槽体20端部的气体带动第一活塞板25继续下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泄气机构包括条形凹槽23、推板24和泄气槽26;所述条形凹槽23位于矩形槽体20的内壁;所述条形凹槽23的顶部内壁通过弹簧设有推板24;所述推板24伸出条形凹槽23的外端口;所述条形凹槽23靠近底端的位置开设有泄气槽26;所述推板24位于第一活塞板25的上方;工作时,当第二弹簧压缩管15被挤压,第二弹簧压缩管15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件进入矩形槽体20的底部推动第一活塞板25上移,当第一活塞板25上的穿刺针21将塑料薄膜穿破后,此时第一活塞板25继续上移将会挤压推板24,进而使得第一活塞板25下方的气体从泄气槽26放出,此时第一活塞板25瞬间下移使得穿刺针21脱离塑料薄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板38的两端开设的收缩槽的底部通过弹簧设有压紧块39;所述竖向滑槽37的底部均匀设有用于减速的弧形凸起36;所述压紧块39靠近第二弹簧压缩管15的那面为光滑的、向下倾斜的曲面结构;工作时,由于压紧块39靠近第二弹簧压缩管15的那面为光滑的、向下倾斜的曲面结构,进而活动板38上移时,压紧块39与弧形凸起36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便于主动卷绕辊16对塑料薄膜的卷绕,而当热压板14从塑料薄膜表面脱离后,此时活动板38再次下移,由于此时压紧块39与弧形凸起36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使得弹性压辊17可以缓慢下移,避免弹性压辊17瞬间回弹而拉扯塑料薄膜使得塑料薄膜扯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从动卷绕辊2和导向辊3之间位于两组塑料薄膜之间设有竖向板4;所述竖向板4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挤压腔5,挤压腔5的底部通过弹簧设有第二活塞板29;第二活塞板29的顶部与弹性刮板6一体成型,且弹性刮板6的顶端伸出挤压腔5的端口;工作时,弹性刮板6可起到对塑料薄膜的内壁进行清理的作用,可将塑料薄膜内壁的颗粒杂质刮下;同时弹性刮板6可与塑料薄膜摩擦产生静电,使得两组塑料薄膜之间的贴合度更好,且刮板27与塑料薄膜摩擦的同时可产生热量,起到对塑料薄膜的热合进行预热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刮板6和第二活塞板29的内部设有与挤压腔5连通的柱状通槽28;所述弹性刮板6的端部靠近从动卷绕辊2的一端为曲面设计;工作时,当塑料薄膜移动时将会挤压弹性刮板6,进而使得第二活塞板29下移时挤压挤压腔5内位于第二活塞板29下方的气体,第二活塞板29下方的气体将会从柱状通槽28逸出用于弹性刮板6端部的吹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压辊17的转轴上均匀的设有限位板41,限位板41绕弹性压辊17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排列;所述限位板41与限位环19内壁的环形滑槽40相互滑动连接;工作时,限位板41与环形滑槽40相互滑动连接,起到对弹性压辊17的转动进行导向的作用,进而使得弹性压辊17的转动更加的平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板41的端部为与环形滑槽40内壁匹配的弧形结构设计,且限位板41的端部均匀设有滚珠;工作时,滚珠可大大减小限位板41端部与环形滑槽40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限位环19的转动更加的流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热压盘7的内侧面固定设有导向盘9;所述导向盘9的外边缘为向转动杆30倾斜的曲面结构;工作时,由于导向盘9特殊的结构设计,便于热压盘7再次从塑料薄膜的边缘外侧移动到塑料薄膜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位于空心压板13底部的热压板14与支撑板22的表面接触时;所述热压盘7向转动杆30的两端移动并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工作时,热压板14与塑料薄膜接触时,第一弹簧压缩管12处于伸展状态,进而将会抽取第一空心柱体32和第二空心柱体34内部的气体,使得热压盘7向转动杆30的两端移动并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这样就避免了热压板14下方的塑料薄膜被压死时热压盘7继续将塑料薄膜向热压板14的方向进行输送,避免塑料薄膜堆积在热压盘7和热压板14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22上的狭缝宽度大于穿刺针21的直径,且狭缝位于热压板14的左侧;工作时,狭缝可供穿刺针21穿过对塑料薄膜进行穿孔。
本发明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主动卷绕辊16上的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主动卷绕辊16将塑料薄膜进行卷绕,进而使得塑料薄膜向主动卷绕辊16的方向进行输送,在塑料薄膜移动的过程中,位于转动杆30两端的热压盘7相互挤压塑料薄膜的边缘,进而将塑料薄膜的边缘进行热压密封,同时液压杆10可以驱动空心压板13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热压板14在塑料薄膜上热压形成均匀分布的热压痕,且打孔机构可以在塑料薄膜上的热压痕左侧进行穿孔,进而使得塑料薄膜的边缘被密封,同时表面均匀的设有热压痕和孔洞,那么当塑料薄膜从孔洞处撕开后将会形成一个三侧密封、一侧开口的塑料袋,用于盛装物品;当液压杆10带动空心压板13向下运动并使得热压板14与支撑板22接触时,此时塑料薄膜停止移动,位于水平固定板11和空心压板13之间的第一弹簧压缩管12处于伸展状态,第一弹簧压缩管12将会通过输气环8抽取输气腔33内部的气体,而输气腔33与第一空心柱体32的后端以及第二空心柱体34的前端连通,进而会继续抽取第一空心柱体32与第二空心柱体34内部的气体,使得第一空心柱体32和第二空心柱体34内部的弹簧处于收缩状态,此时第一空心柱体32内的第三活塞板45将会向转动杆30的后端进行移动,同时第二空心柱体34内的第三活塞板45将会向转动杆30的前端进行移动,进而会带动两组热压盘7分别向转动杆30的两端移动并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此时虽然转动杆30带动热压盘7转动,但是由于热压盘7不与塑料薄膜的表面接触,进而热压盘7不会带动塑料薄膜移动,同时由于主动卷绕辊16仍然在缓慢的卷绕,而位于热压板14下方的塑料薄膜被压死,进而主动卷绕辊16只能卷绕位于主动卷绕辊16和热压板14之间的塑料薄膜,且由于弹性压辊17可向上进行收缩,进而使得主动卷绕辊16可卷绕“预存”在弹性压辊17下方的塑料薄膜,而不会存在主动卷绕辊16卷绕的同时拉扯塑料薄膜被热压板14压紧的部位,进而避免将塑料薄膜拉扯变形甚至拉断;
本发明可延长热压板14与塑料薄膜接触的时间,且在这个时间段内与转动杆30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与主动卷绕辊16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均无需停止,进而避免每次空心压板13下移时均需要控制驱动电机停止,这样就节省了控制元件以及系统,且同时驱动电机频繁的开、关会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会增大能耗;本发明则通过可上下移动的弹性压辊17将塑料薄膜“预存”在主动卷绕辊16和热压板14之间,在热压板14对塑料薄膜进行热压的时间内主动卷绕辊16可卷绕“预存”的塑料薄膜,同时在热压板14与塑料薄膜接触时,转动杆30上的两组热压盘7将会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进而此时热压盘7不会驱动塑料薄膜向热压板14的方向进行移动,避免塑料薄膜堆积在转动杆30和热压板14之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1)

1.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两组塑料薄膜的一端分别卷绕在热合装置中上下两组从动卷绕辊(2)的表面,然后将两组塑料薄膜的另一端穿过两组导向辊(3)以及弹性压辊(17)的下边缘并卷绕在主动卷绕辊(16)的表面;
S2:启动与转动杆(30)以及主动卷绕辊(16)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同时启动液压杆(10),主动卷绕辊(16)将卷绕在从动卷绕辊(2)上的塑料薄膜进行卷绕,塑料薄膜在向主动卷绕辊(16)方向传动的过程中位于转动杆(30)上的热压盘(7)将两组塑料薄膜的前后边缘进行热压密封;
S3:塑料薄膜经过液压杆(10)的下方时,液压杆(10)底部的空心压板(13)向下移动,位于空心压板(13)底部的热压板(14)将塑料薄膜压紧在支撑板(22)的表面,并将位于热压板(14)下方的塑料薄膜进行热压粘合,同时使得热压盘(7)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
S4:在热压板(14)将塑料薄膜压紧并粘合的时间段内,主动卷绕辊(16)继续将塑料薄膜进行卷绕,进而塑料薄膜将会挤压弹性压辊(17),使得位于热压板(14)和主动卷绕辊(16)之间的塑料薄膜卷绕在主动卷绕辊(16)的表面,弹性压辊(17)上移的同时第二弹簧压缩管(15)内部的气体进入矩形槽体(20)的内部使得第一活塞板(25)上表面的穿刺针(21)上移,将位于热压板(14)左侧的塑料薄膜戳孔;
S5:当第一活塞板(25)继续在矩形槽体(20)内上移,第一活塞板(25)将会推动推板(24)进而使得矩形槽体(20)内的气体从泄气槽(26)泄出,此时第一活塞板(25)下移并从塑料薄膜上脱离,位于支撑板(22)上狭缝内壁的监测器(43)检测到穿刺针(21)缩回狭缝内部时,液压杆(10)收缩使得空心压板(13)上移,从而塑料薄膜继续向主动卷绕辊(16)的方向移动;
S6:然后液压杆(10)再次下移,通过空心压板(13)底部的热压板(14)将塑料薄膜进行热压,如此往复,直到塑料薄膜热压完成为止;
其中S1中所述的热合装置包括从动卷绕辊(2)、导向辊(3)、液压杆(10)、热压板(14)、主动卷绕辊(16)和转动杆(30);所述从动卷绕辊(2)和导向辊(3)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从动卷绕辊(2)的边缘均卷绕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的另一端穿过两组导向辊(3)之间并卷绕在主动卷绕辊(16)的表面边缘;所述主动卷绕辊(16)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固连;塑料薄膜的上表面位于导向辊(3)的右侧设有液压杆(10);所述液压杆(10)的底部固定设有空心压板(13);所述空心压板(13)的底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设有热压板(14);所述塑料薄膜的底部位于空心压板(13)的下方固定设有支撑板(22);所述塑料薄膜的上下两侧位于导向辊(3)和液压杆(10)之间设有转动杆(30);所述转动杆(30)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收纳槽(35);位于前端的所述收纳槽(35)的侧壁固定设有第二空心柱体(34);所述第二空心柱体(34)的前端内壁通过弹簧与第三活塞板(45)的一面固连,第三活塞板(45)的后侧面通过连接杆件与L形杆件(44)的一端固连,L形杆件(44)的另一端伸出收纳槽(35)的外端口与一组热压盘(7)的内侧面固连;位于后端的所述收纳槽(35)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安装杆(46)固定设有第一空心柱体(32);所述第一空心柱体(32)的后侧端内壁通过弹簧与第三活塞板(45)的一面固连,第三活塞板(45)靠近安装杆(46)的一面通过连接杆件与L形杆件(44)的一端固连,L形杆件(44)的另一端伸出收纳槽(35)的外端口与另一组热压盘(7)的内侧面固连;所述第一空心柱体(32)的后侧端与驱动电机的转轴固连;位于所述转动杆(30)后端的热压盘(7)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转动杆(30)的中部活动套设有输气环(8);所述转动杆(30)上位于输气环(8)内的位置开设有输气腔(33);所述输气腔(33)的边缘开设有与输气环(8)内部连通的通气孔;所述输气腔(33)与第二空心柱体(34)的前端以及第一空心柱体(32)的后端连通;所述输气环(8)的内部通过连接管件与空心压板(13)内部空腔连通;所述液压杆(10)的固定杆上固定设有水平固定板(11);所述水平固定板(11)和空心压板(13)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压缩管(12);所述第一弹簧压缩管(12)的底端与空心压板(13)的内部连通;所述塑料薄膜的上表面位于空心压板(13)和主动卷绕辊(16)之间设有弹性压辊(17);所述弹性压辊(17)的两端插设在限位环(19)的内部;所述限位环(19)的顶部与活动板(38)固连;所述活动板(38)的顶部通过弹簧与矩形框架(18)的顶部内壁固连;所述活动板(38)与矩形框架(18)内壁的竖向滑槽(37)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框架(18)的内部以及支撑板(22)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塑料薄膜打孔的打孔机构;打孔的位置位于热压板(14)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机构包括第二弹簧压缩管(15)、矩形槽体(20)、穿刺针(21)和第一活塞板(25);所述第二弹簧压缩管(1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18)的顶部内壁、活动板(38)的上表面;所述矩形槽体(20)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2)的底部;所述矩形槽体(20)的底部通过弹簧设有第一活塞板(25);所述第一活塞板(25)的上表面均匀设有穿刺针(21);所述支撑板(22)上正对穿刺针(21)的位置开设有狭缝;狭缝的内壁设有监测器(43);所述矩形槽体(20)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件与第二弹簧压缩管(15)的底部连通;所述矩形槽体(20)的内部设有泄气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机构包括条形凹槽(23)、推板(24)和泄气槽(26);所述条形凹槽(23)位于矩形槽体(20)的内壁;所述条形凹槽(23)的顶部内壁通过弹簧设有推板(24);所述推板(24)伸出条形凹槽(23)的外端口;所述条形凹槽(23)靠近底端的位置开设有泄气槽(26);所述推板(24)位于第一活塞板(25)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8)的两端开设的收缩槽的底部通过弹簧设有压紧块(39);所述竖向滑槽(37)的底部均匀设有用于减速的弧形凸起(36);所述压紧块(39)靠近第二弹簧压缩管(15)的那面为光滑的、向下倾斜的曲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卷绕辊(2)和导向辊(3)之间位于两组塑料薄膜之间设有竖向板(4);所述竖向板(4)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挤压腔(5),挤压腔(5)的底部通过弹簧设有第二活塞板(29);第二活塞板(29)的顶部与弹性刮板(6)一体成型,且弹性刮板(6)的顶端伸出挤压腔(5)的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刮板(6)和第二活塞板(29)的内部设有与挤压腔(5)连通的柱状通槽(28);所述弹性刮板(6)的端部靠近从动卷绕辊(2)的一端为曲面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辊(17)的转轴上均匀的设有限位板(41),限位板(41)绕弹性压辊(17)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排列;所述限位板(41)与限位环(19)内壁的环形滑槽(40)相互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1)的端部为与环形滑槽(40)内壁匹配的弧形结构设计,且限位板(41)的端部均匀设有滚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盘(7)的内侧面固定设有导向盘(9);所述导向盘(9)的外边缘为向转动杆(30)倾斜的曲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位于空心压板(13)底部的热压板(14)与支撑板(22)的表面接触时;所述热压盘(7)向转动杆(30)的两端移动并脱离塑料薄膜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2)上的狭缝宽度大于穿刺针(21)的直径,且狭缝位于热压板(14)的左侧。
CN202011027364.0A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 Withdrawn CN1123188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7364.0A CN112318880A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7364.0A CN112318880A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8880A true CN112318880A (zh) 2021-02-05

Family

ID=74304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7364.0A Withdrawn CN112318880A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888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8843A (zh) * 2021-08-09 2021-10-08 苏州市壹优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et覆膜材料生产用的复合机构
CN116872505A (zh) * 2023-09-06 2023-10-13 泉州市星达鞋服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tpu复合膜热压成型装置及其方法
CN117848854A (zh) * 2024-03-09 2024-04-09 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马甲抗穿刺检测仪
CN117848854B (zh) * 2024-03-09 2024-06-04 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马甲抗穿刺检测仪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8843A (zh) * 2021-08-09 2021-10-08 苏州市壹优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et覆膜材料生产用的复合机构
CN116872505A (zh) * 2023-09-06 2023-10-13 泉州市星达鞋服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tpu复合膜热压成型装置及其方法
CN116872505B (zh) * 2023-09-06 2023-11-14 泉州市星达鞋服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tpu复合膜热压成型装置及其方法
CN117848854A (zh) * 2024-03-09 2024-04-09 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马甲抗穿刺检测仪
CN117848854B (zh) * 2024-03-09 2024-06-04 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马甲抗穿刺检测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8880A (zh) 一种塑料薄膜热合生产改良工艺
US3805480A (en) Semi-automatic device for stuffing foodstuff into tubular nettings
CN111776348A (zh) 一种食品包装设备及其食品包装方法
CN103129014B (zh) 输液软袋生产线
CN111730904B (zh) 一种纸杯杯底成型机
CN108099267B (zh) 塑料背心袋的生产设备
CN104760730A (zh) 包装封口机
CN110654643A (zh) 一种薄膜紧度自调的多物料袋式包装装置
CN111891430B (zh) 一种全自动高精度食品加工用灌装设备
CN2664896Y (zh) 辊筒式塑料薄膜制袋机
CN109016786B (zh) 一种泡棉胶贴合装置
CN203126020U (zh) 输液软袋生产线
CN219805221U (zh) 一种燃烧管的火排孔连续冲压模具
CN212686096U (zh) 一种热封包装机的双轮联动式热封机构
CN111792116A (zh) 一种热封包装机的双轮联动式热封机构
CN220841678U (zh) 塑料编织袋冷热一体切刀转换装置
CN219969010U (zh) 制袋机的胶带粘接切断机构
CN216189625U (zh) 一种用于薄膜复合机的收膜装置
CN215936264U (zh) 冷凝胶条成型装置
CN219593519U (zh) 压面机构及面条成型机
CN116986090B (zh) 一种食品包装用的包装箱自动封口设备
CN108000946B (zh) 塑料袋的同步热封机构
CN210733438U (zh) 一种生物降解塑料袋用热压封口装置
CN117047178B (zh) 一种法兰垫片剪裁机
CN112497787B (zh) 绿色再生碳纤维热塑性材料建筑板材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