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2940B - 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2940B
CN112312940B CN201980040897.1A CN201980040897A CN112312940B CN 112312940 B CN112312940 B CN 112312940B CN 201980040897 A CN201980040897 A CN 201980040897A CN 112312940 B CN112312940 B CN 1123129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circuit
gum
flow rate
dialys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08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2940A (zh
Inventor
长谷川晋也
河原林理
丰田将弘
秋田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kis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kkis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kis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kkis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12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2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2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29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01Extra-corporeal circuits in which the blood fluid passes more than once through the treatment un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4Filtering material out of the blood by passing it through a membrane, i.e. hemofiltration or diafiltration
    • A61M1/342Adding solutions to the blood, e.g. substitution solutions
    • A61M1/3441Substitution rate control as a function of the ultrafiltration r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4Filtering material out of the blood by passing it through a membrane, i.e. hemofiltration or diafiltration
    • A61M1/3413Diafil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39Blood pressure control, pressure transduc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43Priming, rinsing before or after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43Priming, rinsing before or after use
    • A61M1/3644Mode of operation
    • A61M1/3649Mode of operation using dialysate as priming or rinsing liq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20Blood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20Blood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 A61M2230/207Blood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hematocri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具有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并且使患者的血液从该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体外循环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血液净化器,该血液净化器夹设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之间,对流过上述血液回路的血液进行净化,并且形成经由对血液进行净化的血液净化膜而在上述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所流过的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所流过的透析液流路;除水部,该除水部通过下述的方式进行除水,该方式为:经由上述血液净化膜,从上述血液流路的血液中对水分进行过滤,将其从上述透析液流路中排出;补液供给部,该补液供给部向上述血液回路供给补液,其特征在于,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浆流量获得部,该血浆流量获得部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和由流过上述血液回路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浆总蛋白,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Description

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采用透析器的透析治疗等的一边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对其进行净化的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在透析治疗时,采用使已采取的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再次将其返回到体内的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主要由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构成,该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可与比如具有中空丝膜的透析器(血液净化器)连接。在该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各自前端,安装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相应的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穿刺于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的血液的体外循环。
在其中的动脉侧血液回路上设置蠕动型的血液泵,在该血液泵上连接被挤压管,并且该血液泵可通过滚轮而挤压该被挤压管,进行液体输送。由于可通过驱动该血液泵,在血液回路的内部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故对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进行透析器的血液净化治疗(比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1-1100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过去的血液净化装置具有以下那样的问题。
针对伴随补液的治疗(HDF、HF等),最近,具有补液量越多,生命的预后性越好的报告,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地加快补液速度的要求日益提高。但是,补液速度是可通过从血液中过滤的血浆流量而确定的,然而,在血液中包含血球、蛋白质,可过滤的血浆量受到限制。
然而,关于可过滤的血浆流量(Qpw),人们知道有下述的运算式。
Qpw=Qb×(1-Ht)×(1-0.0107×TP)
其中,Qb表示血流量(mL/min),Ht表示血细胞比容(%),TP表示血浆总蛋白(g/dL)。
人们认为通过采用该运算式,求出可过滤的血浆流量,可以为一定的过滤率(Filtration Fraction)的方式设定最佳的补液速度,但是,必须要求通过血液检查等而预先把握血细胞比容(Ht)和血浆总蛋白(TP),在血液净化治疗时,向血液净化装置输入患者数据。特别是,由于因血浆总蛋白(TP)伴随营养状态而变化,具有血浆总蛋白(TP)的值与血液检查时大大不同的可能性,故难以以良好的精度而求出血浆流量(Qpw)。
本发明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在该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中,可通过根据在血液净化治疗时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而检测血浆总蛋白,以良好的精度而求出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
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具有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并且使患者的血液从该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体外循环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
血液净化器,该血液净化器夹设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之间,对流过上述血液回路的血液进行净化,并且形成经由对血液进行净化的血液净化膜而在上述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所流过的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所流过的透析液流路;除水部,该除水部通过下述的方式进行除水,该方式为:经由上述血液净化膜,从上述血液流路的血液中对水分进行过滤,将其从上述透析液流路中排出;补液供给部,该补液供给部向上述血液回路供给补液,其特征在于,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浆流量获得部,该血浆流量获得部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和由流过上述血液回路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浆总蛋白,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通过上述血浆流量获得部而获得的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求出上述补液供给部的补液速度。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因上述血液流路的液体和上述透析液流路的液体之间的压差而在上述血液净化膜中产生的膜间压力差;胶质浸透压获得部,该胶质浸透压获得部基于:在没有进行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在将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场合产生的膜间压力差,与在没有进行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在将患者的血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场合产生的膜间压力差,获得在上述血液流路中流动的血液的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血浆总蛋白获得部,该血浆总蛋白获得部根据通过上述胶质浸透压获得部而获得的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获得血浆总蛋白或该血浆总蛋白的相关值,上述血浆流量获得部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和通过上述血浆总蛋白获得部而求出的血浆总蛋白或该血浆总蛋白的相关值,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控制部,该控制部进行:第1步骤,在该第1步骤中,在不进行上述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将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填充于上述血液流路中,并且通过上述检测部而求出膜间压力差;第2步骤,在该第2步骤中,在不进行上述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将患者的血液填充于上述血液流路中,并且通过上述检测部而求出膜间压力差,而且上述胶质浸透压获得部根据通过上述第1步骤而求出的膜间压力差和通过上述第2步骤而求出的膜间压力差,获得上述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依次进行预充步骤和治疗步骤,在该预充步骤中,将预充液填充于上述血液回路中,在该治疗步骤中,使患者的血液在上述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通过上述血液净化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并且在上述第1步骤中填充于上述血液回路中的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构成在上述预充步骤中使用的预充液,而且在上述第2步骤中填充于上述血液回路中的血液构成在上述治疗步骤中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
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停止上述血液回路和浸透液流路的液体的流动,进行上述第1步骤和第2步骤。
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浓度检测部,该血液浓度检测部安装于上述血液回路中,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检测流过该血液回路的血液的血液浓度,根据通过上述血液浓度检测部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检测的血液浓度,上述血浆流量获得部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具有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并且使患者的血液从该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体外循环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血液净化器,该血液净化器夹设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之间,对流过上述血液回路的血液进行净化,并且形成经由对血液进行净化对血液净化膜而在上述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所流过的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所流过的透析液流路;除水部,该除水部通过下述的方式进行除水,该方式为:经由上述血液净化膜,从上述血液流路的血液中对水分进行过滤,将其从上述透析液流路中排出;补液供给部,该补液供给部向上述血液回路供给补液,其特征在于,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和由流过上述血液回路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浆总蛋白,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求出上述补液供给部的补液速度。
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因上述血液流路的液体和上述透析液流路的液体之间的压差而在上述血液净化膜中产生的膜间压力差;胶质浸透压获得部,该胶质浸透压获得部基于:在没有进行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在将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场合产生的膜间压力差,与在没有进行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在将患者的血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场合产生的膜间压力差,获得在血液流路中流动的血液的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血浆总蛋白获得部,该血浆总蛋白获得部根据通过上述胶质浸透压获得部而获得的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获得血浆总蛋白或该血浆总蛋白的相关值,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和通过上述血浆总蛋白获得部而求出的血浆总蛋白或该血浆总蛋白的相关值,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控制部,该控制部进行:第1步骤,在该第1步骤中,在不进行上述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将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填充于上述血液流路中,并且通过上述检测部而求出膜间压力差;第2步骤,在该第2步骤中,在不进行上述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将患者的血液填充于上述血液流路中,并且通过上述检测部而求出膜间压力差,而且根据通过上述第1步骤而求出的膜间压力差和通过上述第2步骤而求出的膜间压力差,获得上述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
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依次进行预充步骤和治疗步骤,在该预充步骤中,将预充液填充于上述血液回路中,在该治疗步骤中,使患者的血液在上述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通过上述血液净化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并且在上述第1步骤中填充于上述血液回路中的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构成在上述预充步骤中使用的预充液,而且在上述第2步骤中填充于上述血液回路中的血液构成在上述治疗步骤中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
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停止上述血液回路和透析液流路的液体的流动,进行上述第1步骤和第2步骤。
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浓度检测部,该血液浓度检测部安装于血液回路中,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检测流过该血液回路的血液的血液浓度,根据通过上述血液浓度检测部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检测的血液浓度,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发明的效果
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明,由于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和由流过上述血液回路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浆总蛋白,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故通过根据在血液净化治疗时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检测血浆总蛋白,可以良好的精度而求出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发明,由于根据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求出补液供给部的补液速度,故可按照与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相对应的最佳的补液速度进行补液。
按照权利要求3、10所述的发明,由于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检测部、胶质浸透压获得部和血浆总蛋白获得部,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和通过血浆总蛋白获得部而求出的血浆总蛋白或该血浆总蛋白的相关值,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故可根据可利用血液净化器的血液净化膜而求出的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求出血浆总蛋白或该血浆总蛋白的相关值,可容易地求出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按照权利要求4、11所述的发明,由于可根据通过第1步骤而求出的膜间压力差和通过上述第2步骤而求出的膜间压力差,获得上述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故可利用血液净化器的血液净化膜,更加顺利地求出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可根据该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容易获得血浆的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按照权利要求5、12所述的发明,控制部依次进行预充步骤和治疗步骤,在该预充步骤中,将预充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在该治疗步骤中,使患者的血液在上述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通过血液净化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并且在第1步骤中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构成在预充步骤中使用的预充液,而且在上述第2步骤中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血液构成在治疗步骤中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故可有效灵活使用在预充步骤中采用的预充液,正确地求出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可根据该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容易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按照权利要求6、13所述的发明,由于控制部停止血液回路和浸透液流路的液体的流动,进行第1步骤和第2步骤,故可抑制在液体流动时产生的误差因素(压力损失等)。于是,可更加正确地求出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根据该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容易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按照权利要求7、14所述的发明,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浓度检测部,该血液浓度检测部安装于血液回路中,根据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检测流过该血液回路的血液的血液浓度,以血液浓度检测部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检测的血液浓度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故在血液净化治疗时检测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时所必须要求的血液浓度和血浆总蛋白的两者。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析装置(血液净化装置)的模式图;
图2为表示该透析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3为表示该透析装置的预充步骤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4为表示该透析装置的第1步骤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5为表示该透析装置的治疗步骤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6为表示该透析装置的第2步骤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7为表示该透析装置的另一方式的第2步骤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透析装置(血液净化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实施前补液的类型)的透析装置(血液净化装置)的模式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采用作为预充液的生理食盐液的类型)的透析装置(血液净化装置)的模式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还一实施方式(检测血浆总蛋白的类型)的透析装置(血液净化装置)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由用于进行透析治疗的透析装置构成,像图1所示的那样,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具有动脉侧血液回路1和静脉侧血液回路2;透析器3(血液净化器),该透析器3对在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进行净化;动脉侧空气捕获腔5,该动脉侧空气捕获腔5与动脉侧血液回路1连接;静脉侧空气捕获腔6,该静脉侧空气捕获腔6与静脉侧血液回路2连接;复式泵7;除水泵8(除水部);控制部10;胶质浸透压获得部11;血浆总蛋白获得部12;血浆流量获得部13;补液速度获得部14;显示部15;存储部16。
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的前端,经由连接器c而连接动脉侧穿刺针a,并且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的中途设置蠕动型的血液泵4和动脉侧空气捕获腔5。在静脉侧血液回路2的前端,经由连接器d而连接静脉侧穿刺针b,而且在静脉侧血液回路2的中途,连接静脉侧空气捕获腔6。还有,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的前端侧(连接器c附近)和静脉侧血液回路2的前端侧(连接器d附近),连接可分别任意地封闭或开放这些流路的电磁阀V1和电磁阀V2。
另外,在透析治疗时,如果在动脉侧穿刺针a和静脉侧穿刺针b穿刺于患者的状态使血液泵4驱动,则在患者的血液通过动脉侧血液回路1而到达透析器3后,通过该透析器3进行血液净化处理,通过静脉侧血液回路2而返回到患者的体内。即,通过下述的方式进行透析治疗(血液净化治疗),该方式为:一边将患者的血液从血液回路的动脉侧血液回路1的前端体外循环到静脉侧血液回路2的前端,一边通过透析器3而对其进行净化。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对血液进行脱血处理(采血处理)的穿刺针的侧称为“动脉侧”,将对血液进行返血处理的穿刺针的侧称为“静脉侧”,对于“动脉侧”和“静脉侧”,构成穿刺的对象的血管不是由动脉和静脉的某者而定义的。
按照下述的方式构成,该方式为:从动脉侧空气捕获腔5的上部延伸安装溢流管线La,溢流管线La的前端向大气开放,可将从该动脉侧空气捕获腔5中溢流出的液体(预充液)排到外部。在该溢流管线La上设置电磁阀V3,可在任意的时刻,封闭或开放该溢流管线La的流路。
在透析器3中,在其外壳体部中形成血液导入口3a(血液导入端口)、血液导出口3b(血液导出端口)、透析液导入口3c(透析液导入端口)和透析液导出口3d(透析液导出端口),在其中的血液导入口3a处连接动脉侧血液回路1的基端,并且在血液导出口3b处连接静脉侧血液回路2的基端。还有,透析液导入口3c和透析液导出口3d分别与从透析装置本体而延伸的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连接。
在透析器3的内部接纳有多个中空丝3e,该中空丝3e构成用于对血液进行净化的血液净化膜。但是,在透析器3的内部形成经由中空丝3e(血液净化膜),患者的血液流动的血液流路(血液导入口3a和血液导出口3b之间的流路)和透析液流过的透析液流路(透析液导入口3c和透析液导出口3d之间的流路)。还有,按照下述的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构成血液净化膜的中空丝3e中形成贯穿其外周面和内周面的多个微小孔,形成中空丝膜,经由该膜,血液中的杂质等会透过到透析液流路中的透析液的内部。
复式泵7于透析装置本体6中,跨过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而设置,在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中的绕过复式泵7的旁路管线L3上设置除水泵8(除水部),该除水泵8用于从在透析器3中流动的患者的血液中去除水分。由于该除水泵8可通过驱动,降低透析液流路相对透析器3的血液流路的压力(为负压),故可通过经由中空丝3e(血液净化膜),从血液流路的血液中过滤水分,将其从透析液流路中排出而进行除水。还有,在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中,形成绕过复式泵7和除水泵8的旁路管线L4。在该旁路管线L4上设置电磁阀V6,可在任意时刻而关闭或开放该旁路管线L4的流路。
透析液导入管线L1由用于将透析液导入透析器3中的流路构成,其一端与透析器3的透析液导入口3c连接,并且其另一端与调制规定浓度的透析液的透析液供给装置(在图中没有示出)连接。透析液排出管线L2由用于导出从透析器3中排出的排液的流路构成,其一端与透析器3的透析液导出口3d连接,其另一端与在图中没有示出的排液部连接。
由此,如果驱动复式泵7,从透析液供给装置而供给的透析液流过透析液导入管线L1,送给透析器3,并且流过透析液排出管线L2,送给排液部。还有,在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中的与透析器3的连接部附近,分别设置电磁阀V4和电磁阀V5,可在任意时刻关闭或打开该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的流路。
透析液供给管线Lb的一端与位于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复式泵7和透析器3之间的规定位置的连接部9连接,并且透析液供给管线Lb的另一端经过分路而延伸到预充液供给管线Lba和补液供给管线Lbb。还有,在透析液供给管线Lb中,设置蠕动型的补液泵F(补液供给部),通过驱动该补液泵F,可将该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透析液(预充液)供给到血液回路中。还有,作为补液供给部的补液泵F不限于蠕动型,还为可控制流量的另一方式的泵。
预充液供给管线Lba的一端与透析液供给管线Lb连通,该预充液供给管线Lba的另一端与动脉侧血液回路1中的血液泵4和电磁阀V1之间的规定位置连接。还有,在预充液供给管线Lba上设置能够将该流路进行任意关闭或开放的电磁阀V7,一边使该电磁阀V7处于打开状态,一边驱动补液泵F,可将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透析液(预充液)供给到动脉侧血液回路1。
补液供给管线Lbb的一端与透析液供给管线Lb连通,并且该补液供给管线Lbb的另一端与静脉侧空气捕获腔6连接。还有,在补液供给管线Lbb上设置任意地封闭或封闭其流路的电磁阀V8,一边使该电磁阀V8处于打开状态,一边驱动补液泵F,由此,可将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透析液(预充液)经由静脉侧空气捕获腔6供给到静脉侧血液回路2。
由此,在进行预充液时,通过使电磁阀V7处于打开状态、使电磁阀V8处于关闭状态,驱动补液泵F,经由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预充液供给管线Lba,作为预充液的透析液供给到动脉侧血液回路1,在进行治疗步骤时,通过使电磁阀V7处于关闭状态、使电磁阀V8处于打开状态,通过驱动补液泵F,经由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预充液供给管线Lba,作为补液的透析液供给到静脉侧血液回路2(候补液)。
即,通过在预充步骤中驱动补液泵F,经由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预充液供给管线Lba,可将作为预充液的透析液可供给到血液回路中,并且通过在治疗步骤中驱动补液泵F,经由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预充液供给管线Lba,可将作为补液的透析液供给到血液回路中。在补液泵F中,通过控制部10,驱动速度可任意地控制,可将与必要程度相对应的流量的透析液供给到血液回路。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回路中,安装血细胞比容传感器S(血液浓度检测部)。该血细胞比容传感器S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检测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的血液浓度,比如,由下述的传感器构成,该传感器可根据接收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所反射的光而获得的感光电压,测定血液浓度。可通过该血细胞比容传感器S逐次地监视在治疗中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的浓度,特别是作为血球的体积分率的血细胞比容值。
还有,在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动脉侧血液回路1的基端侧、静脉侧血液回路2的基端侧、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一端侧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的一端侧的透析器3的连接部附近,分别安装检测部(血液流路侧入口压检测部P1、血液流路侧出口压检测部P2、透析液流路侧入口压检测部P3和透析液侧出口压检测部P4),该检测部可检测通过血液流路的液体和透析液流路的液体之间的压差而在中空丝3e(血液净化膜)中产生的膜间压力差。
即,检测部包括血液流路侧入口压检测部P1,该血液流路侧入口压检测部P1检测血液的入口侧相对透析器3的血液流路的压力;血液流路侧出口压检测部P2,该血液流路侧出口压检测部P2检测血液的出口侧相对该血液流路的压力;透析液流路侧入口压检测部P3,该透析液流路侧入口压检测部P3检测透析液的入口侧相对透析器3的透析液流路的压力;透析液流路侧出口压检测部P4,该透析液流路侧出口压检测部P4检测透析液的出口侧相对透析器3的透析液流路的压力。
还有,如果血液流路侧入口压检测部P1的检测值由PBi表示,血液流路侧出口压检测部P2的检测值由PBo表示,透析液流路侧入口压检测部P3的检测值由PDi表示,透析液流路侧出口压检测部P4的检测值由PDo表示,则在中空丝3e(血液净化膜)中产生的膜间压力差(TMP)可通过下述的运算式1而求出。
(运算式1)
TMP=(PBi+PBo)/2-(PDi+PDo)/2
控制部10由设置于透析装置本体中的微型计算机等构成,用于进行电磁阀V1~V8的开闭控制、促动器类(血液泵4、复式泵7和除水泵8以及补液泵F等)的驱动控制。还有,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0可依次进行预充步骤(参照图3)、治疗步骤(参照图5)和返血步骤,在该预充步骤中,向血液回路填充预充液(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预充液供给管线Lba而供给的透析液),在该治疗步骤中,使患者的血液在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通过透析器3而进行透析治疗(血液净化治疗),在该返血步骤中,将透析治疗后的血液回路内部的血液返回到患者。
在这里,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0可进行第1步骤(参照图4),在该第1步骤中,在不进行除水泵8(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除水部8停止的状态),将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填充于血液回路中,并且通过检测部(P1~P4)求出膜间压力差(TMPa);第2步骤(参照图6),在该第2步骤中,在不进行除水泵8(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除水部8停止的状态),将患者的血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并且通过检测部(P1~P4)求出膜间压力差(TMPb)。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于第1步骤中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为在预充步骤中采用的预充液(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预充液供给管线Lba而供给的透析液),并且于第2步骤中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血液构成在治疗步骤中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还有,在治疗步骤之前,进行用于将透析液填充于透析器3的透析液流路中的气体吹扫步骤。
胶质浸透压获得部11根据在没有进行除水泵8(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在将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预充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场合产生的膜间压力差(TMPa),与在没有进行除水泵8的过滤的状态,在将患者的血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场合产生的膜间压力差(TMPb),获得在血液流路中流动的血液的胶质浸透压(CP),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计算TMPa和TMPb的差(TMPb-TMPa),获得胶质浸透压(CP)。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TMPa与TMPb的差,获得胶质浸透压,但是还可比如根据表示TMPa与TMPb与胶质浸透压(CP)的关系的表格,获得胶质浸透压(CP)。还有,胶质浸透压获得部11不限于获得胶质浸透压(CP)的场合,还可通过计算、表格参照等获得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比如,乘以TMPa与TMPb的比、规定的系数的值等)。
血浆总蛋白获得部12根据通过胶质浸透压获得部11而获得的胶质浸透压或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获得可把握血液中的白蛋白的蛋白质的量(g/dL)的血浆总蛋白(TP),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下述的关系式求解TP的方式计算。
CP(胶质浸透压)=2.1(TP)+0.16(TP)2+0.009(TP)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上述关系式计算TP,获得血浆总蛋白,但是,也可根据比如表示血浆总蛋白(TP)和胶质浸透压(CP)的关系的表格,获得血浆总蛋白(TP)。还有,血浆总蛋白获得部12不限于获得血浆总蛋白(TP)的场合,还可通过计算、表格参照等获得血浆总蛋白的相关值(比如,乘以规定的系数的值等)。
血浆流量获得部13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Ht)和由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浆总蛋白(TP),获得可从患者的血液中过滤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即,由于血浆流量(Qpw)可根据下述的运算式2而求出,故如果输入作为参数的血液浓度(Ht),将通过血浆总蛋白获得部12而获得的血浆总蛋白(TP)代入运算式2中,则可获得可从患者的血液中过滤的血浆流量(Qpw)。
(运算式2)
Qpw=Qb×(1-Ht)×(1-0.0107×TP)
其中,Qb表示血流量(mL/min),Ht表示血细胞比容(%),TP表示血浆蛋白(g/dL)。
上述参数中的血流量Qb可通过借助控制部10而控制的血液泵4的驱动速度而求出。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运算式2的参数之一的血液浓度(Ht),本血液净化装置的输入部中输入在预先进行的血液检查中获得的的值,但是,也可将通过血细胞比容传感器S(血液浓度检测部),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检测的血液浓度(Ht)代入运算式2中,获得可从患者的血液中过滤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上述运算式2计算血浆流量(Qpw),但是,比如也可根据表示血流量(Qb)、血液浓度(Ht)、血浆总蛋白(TP)的关系的表格获得血浆流量(Qpw)。还有,血浆流量获得部13不限于获得血浆流量(Qpw)的场合,还可通过计算、表格参照等,获得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比如,乘以规定的系数而得到的值等)。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补液速度获得部14,该补液速度获得部14根据通过血浆流量获得部13获得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求出补液泵F(补液供给部)的补液速度(Qs)。具体来说,由于在治疗中进行除水泵8(除水部)的除水(UF),故补液速度获得部14可通过下述的运算式3而求出补液速度(Qs)。
(运算式3)
Qs=Qpw×FF/100-Quf
其中,Qpw表示可过滤的血浆流量(mL/min),FF表示过滤率(%),Quf表示除水速度(Ml/min)。
显示部15由液晶监视器等的画面构成,按照可显示通过补液速度获得部14而获得的补液速度(Qs)等的方式构成。还有,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部15按照不仅可显示补液速度(Qs),而且可显示通过血浆流量获得部13而获得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的方式构成。由此,可借助通过显示部15而显示的补液速度(Qs)、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由医生等的医务人员把握与患者的血浆流量相对应的适合的补液速度(Qs)。
还有,既可在显示部15中仅仅显示补液速度(Qs),也可不仅显示补液速度(Qs),而且显示通过胶质浸透压获得部11而获得的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或通过血浆总蛋白获得部12而获得的血浆总蛋白(TP)或该血浆总蛋白(TP)的相关值。但是,通过由显示部15而显示的值,医生等的医务人员可推算患者的状态。
存储部16由存储媒体构成,按照可存储通过补液速度获得部14而获得的补液速度(Qs)、或通过血浆流量获得部13而获得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的方式构成。通过该存储部16而存储的补液速度(Qs)或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或血浆总蛋白或该血浆总蛋白的相关值最好按照与患者的其它的信息相关联的方式存储,还可按照相对本透析装置而发送或接收信息的服务器等的方式构成。
下面根据图2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0的控制内容进行说明。
首先,在治疗之前,进行预充步骤和气体吹扫步骤(S1)。该步骤S1以下述的方式进行,该方式为:像图3所示的那样,在将连接器c和连接器d连接,使流路相互连通之后,使电磁阀V4、V5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使电磁阀V1~V3、V6、V7、V8处于打开状态,而且处于驱动血液泵4和复式泵7,并且停止除水泵8的状态。
由此,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透析液(预充液)经由预充液供给管线Lba,流过血液回路而填充,并且经由溢流管线La流出到外部,由此进行预充步骤。接着,通过使电磁阀V6、V7、V8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使电磁阀V4、V5处于打开状态,透析液流过透析器3的透析液流路进行气体吹扫步骤。
接着,进行第1步骤S2,在该第1步骤S2中,在没有进行除水泵8(除水部)的过滤(除水)的状态,将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在S1的预充步骤中使用的预充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并且通过检测部(P1~P4)而求出膜间压力差(TMPa)。具体来说,在第1步骤S2中,像图4所示的那样,在使电磁阀V3、V6、V7、V8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使电磁阀V1、V2、V4、V5处于打开状态,而且驱动血液泵4和复式泵7,并且维持除水泵8的停止的状态,根据检测部(P1~P4)的检测值,计算膜间压力差(TMPa)。
然后,进行下述的治疗步骤S3,在该治疗步骤S3中,使患者的血液在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通过透析器3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该治疗步骤S3通过下述的方式进行,该方式为:像图5所示的那样,在解除连接器c和连接器d的连接,连接动脉侧穿刺针a和静脉侧穿刺针b之后,使电磁阀V3、V6、V7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使电磁阀V1、V2、V4、V5处于打开状态,而且驱动血液泵4和复式泵7以及除水泵8。
由此,患者的血液置换血液回路内的预充液(透析液),进行体外循环,并且在体外循环过程中,通过透析器3而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还有,由于可通过除水泵8的驱动,经由中空丝3e(血液净化膜),从血液回路的血液中过滤水分,将其从透析液流路中排出,故可进行除水。
接着,于步骤S4中,判断是否从治疗开始起经过规定时间,如果判定经过规定时间,则停止除水泵8,停止过滤(除水)(S5)。然后,进行下述的第2步骤S6,在该第2步骤S6中,在不进行除水泵8(除水部)的过滤(除水)的状态,将患者的血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并且通过检测部(P1~P4)求出膜间压力差(TMPb)。具体来说,于步骤S6中,像图6所示的那样,在使电磁阀V3、V6、V7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使电磁阀V1、V2、V4、V5、V8处于打开状态,而且一边维持血液泵4和复式泵7的驱动,一边停止除水泵8的状态,根据检测部(P1~P4)的检测值计算膜间压力差(TMPb)。
然后,通过胶质浸透压获得部11的计算,根据TMPa和TMPb获得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S7),然后,通过血浆总蛋白获得部12的计算,根据已获得的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获得血浆总蛋白(TP)或该血浆总蛋白(TP)的相关值(S8)。已获得的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与已获得的血浆总蛋白(TP)或该血浆总蛋白(TP)的相关值通过显示部15而显示,并且通过存储部16而存储(S9)。
还有,通过血浆流量获得部12的计算,获得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S10),接着,通过补液速度获得部14的计算,根据已获得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获得补液速度(Qs)(S11)。像这样而获得的补液速度(Qs)与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通过显示部15而显示,并且通过存储部16存储。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和由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浆总蛋白(TP)获得可从患者的血液而过滤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并且可根据该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求出补液速度(Qs),故可按照形成该补液速度(Qs)的方式控制补液泵F。该补液泵F的控制既可通过控制部10而自动地进行,也可按照形成通过显示部15而显示的补液速度(Qs)的方式通过手动而进行。
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0在第1步骤S2和第2步骤S6中,于驱动血液泵4和复式泵7的状态求出膜间压力差(TMPa,TMPb),然而还可在停止血液泵4和复式泵7的状态求出膜间压力差(TMPa,TMPb)。在此场合,比如,如果对第2步骤S6(第1步骤S2也相同)进行说明,则通过下述的方式进行,该方式为:像图7所示的那样,使电磁阀V3、V6、V7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使电磁阀V1、V2、V4、V5、V8处于打开状态,而且停止血液泵4和复式泵7和除水泵8。
由于可通过该控制停止血液回路和透析液流路中的液体的流动,进行第1步骤S2和第2步骤S6,故可抑制血液回路和透析液流路的液体的流动造成的压力损失、复式泵7的不均衡的驱动造成的过滤的发生的误差原因,可更加正确地求出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进而,血浆总蛋白或该血浆总蛋白的相关值,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和补液速度(Qs))。
还有,由于通过停止血液回路和透析液流路中的液体的流动,动脉侧血液回路1中的透析器3的上游侧(入口侧)和静脉侧血液回路2中的透析器3的下游侧(出口侧)与透析液导入管线L1中的透析器3的上游侧(入口侧)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中的透析器3的下游侧(出口侧)的液压基本相同,故可根据血液流路侧入口压检测部P1的检测值与血液流路侧出口压检测部P2的检测值中的任意一者、与透析液流路侧入口压检测部P3的检测值与透析液流路侧出口压检测部P4的检测值中的任意一者,求出TMPa或TMPb。
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根据从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Ht)和由在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浆总蛋白(TP),获得可从患者的血液中过滤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故可通过根据在血浆净化治疗时在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检测血浆总蛋白(TP),以良好的精度而求出可从患者的血液中过滤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
特别是,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根据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求出补液泵F(补液供给部)的补液速度(Qs),故可按照与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相对应的最佳的补液速度(Qs),进行补液。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补液速度获得部14求出补液速度(Qs),但是还可不设置该补液速度获得部14,医务人员根据通过血浆流量获得部13而获得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求出适合的补液速度(Qs)。
另外,由于设置检测部(P1~P4)、胶质浸透压获得部11与血浆总蛋白获得部12,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Ht)和通过血浆总蛋白获得部12而求出的血浆总蛋白(TP)或该血浆总蛋白(TP)的相关值,获得可从患者的血液中过滤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故可根据可利用透析器3(血液净化器)的中空丝3e(血液净化膜)求出的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求出血浆总蛋白(TP)或该血浆总蛋白(TP)的相关值,可容易地求出可从患者的血液中过滤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
还有,由于根据在第1步骤S2中求出的膜间压力差(TMPa)与在第2步骤S6中求出的膜间压力差(TMPb),获得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故可利用透析器3(血液净化器)的中空丝3e(血液净化膜),更加顺利地求出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可根据该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容易地获得可从患者的血液中过滤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
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0依次进行预充步骤和治疗步骤,在该预充步骤中,将预充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在该治疗步骤中,使患者的血液在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通过透析器3(血液净化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并且没有产生在第1步骤S2中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胶质浸透压(CP)的液体构成在预充步骤中采用的预充液,并且在第2步骤S6中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血液构成于治疗步骤中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可有效灵活使用在预充步骤中采用的预充液,正确地求出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可根据该胶质浸透压(CP)或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容易获得可从患者的血液中过滤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以及补液速度(Qpw))。
还有,具有血细胞比容传感器S(血液浓度检测部),该血细胞比容传感器S(血液浓度检测部)可安装于血液回路中,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检测流过该血液回路的血液的血液浓度(Ht),并且根据通过该血细胞比容传感器S,伴随时间的推移地检测的血液浓度(Ht),获得可从患者的血液中过滤的血浆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则可在血液净化治疗时检测在可从患者的血液中过滤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时必要的血液浓度(Ht)和血浆总蛋白(TP)的两者。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1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由用于进行透析治疗的透析装置构成,像图1所示的那样,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具有动脉侧血液回路1和静脉侧血液回路2;透析器3(血液净化器),该透析器3对在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进行净化;动脉侧空气捕获腔5,该动脉侧空气捕获腔5与动脉侧血液回路1连接;静脉侧空气捕获腔6,该静脉侧空气捕获腔6与静脉侧血液回路2连接;复式泵7;除水泵8(除水部);控制部10;胶质浸透压获得部11;血浆总蛋白获得部12;血浆流量获得部13;补液速度获得部14;显示部15;存储部16。另外,由于装置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故省略具体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血液回路按照固定于规定的位置的方式构成,检测部(P1~P4)设置于预定的规定位置。还有,可在没有进行除水泵8(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在将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作为预充液的透析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场合产生的膜间压力差(TMPa)作为理论值,存储于存储部16中,并且胶质浸透压获得部11可根据该理论值与在没有进行除水泵8(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在将患者的血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场合产生的膜间压力差(TMPb),获得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的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
下面根据图8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0的控制内容进行说明。
首先,在没有进行除水泵8的过滤的状态,在将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作为预充液的透析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场合产生的膜间压力差(TMPa)预先作为理论值存储于存储部16中。接着,在治疗之前,进行预充步骤和气体吹扫步骤(S1)。该步骤S1通过下述的方式进行,该方式为:像图3所示的那样,在连接连接器c和连接器d使流路相互连通之后,使电磁阀V4、V5、V8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处于使电磁阀V1~V3、V6、V7处于打开状态,而且处于驱动血液泵4和复式泵7,并且停止除水泵8的状态。
由此,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透析液(预充液)通过下述方式而进行预充步骤,该方式为:经由预充液供给管线Lba,流过血液回路而填充于该血液回路中,并且经由溢流管线La流出到外部。接着,通过一边使电磁阀V6、V7、V8处于关闭状态,一边使电磁阀V4、V5处于打开状态,使透析液流到透析器3的透析液流路中,进行气体吹扫步骤。
然后,进行治疗步骤S2,在该治疗步骤S2中,使患者的血液在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通过透析器3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该治疗步骤S2通过下述的方式进行,该方式为:像图5所示的那样,在解除连接器c和连接器d的连接,将动脉侧穿刺针a和静脉侧穿刺针b连接之后,使电磁阀V3、V6、V7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使电磁阀V1、V2、V4、V5、V8处于打开状态,而且驱动血液泵4、复式泵7和除水泵8。
由此,患者的血液置换血液回路内的预充液(透析液),进行体外循环,并且在体外循环过程中,通过透析器3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还有,由于通过除水泵8的驱动,经由中空丝3e(血液净化膜),从血液流路的血液中,对水分进行过滤,将其从透析液流路中排出,故可进行除水。
接着,在步骤S3中,判断是否从治疗开始起经过规定时间,如果判定经过规定时间,则停止除水泵8,停止过滤(除水)(S4)。然后,进行下述的第2步骤S5,在该第2步骤S5中,在没有进行除水泵8(除水部)的过滤(除水)的状态,将患者的血液填充于血液流路中,并且通过检测部(P1~P4)求出膜间压力差(TMPb)。具体来说,在第2步骤S5中,像图6所示的那样,在使电磁阀V3、V6、V7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使电磁阀V1、V2、V4、V5、V8处于打开状态,而且一边维持血液泵4和复式泵7的驱动,一边停止除水泵8的状态,根据检测部(P1~P4)的检测值计算膜间压力差(TMPb)。
然后,通过胶质浸透压获得部11的计算,根据作为已预先存储的理论值的TMPa和作为实测值的TMPb获得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S6),接着,通过血浆总蛋白获得部12的计算,根据已获得的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获得血浆总蛋白(TP)或该血浆总蛋白(TP)的相关值(S7)。已获得的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与已获得的血浆总蛋白(TP)或该血浆总蛋白(TP)的相关值通过显示部15而显示,并且通过存储部16而存储(S8)。
还有,通过血浆流量获得部12的计算,获得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接着,通过补液速度获得部14的计算,根据已获得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获得补液速度(Qs)(S10)。像这样而获得的补液速度(Qs)、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通过显示部15而显示,并且通过存储部16而存储。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和由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浆总蛋白(TP)获得可从患者的血液中过滤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并且根据该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求出补液速度(Qs),故可按照形成补液速度(Qs)的方式控制补液泵F。该补液泵F的控制既可通过控制部10而自动地进行,也可按照形成通过显示部15而显示的补液速度(Qs)的方式通过手动而进行。
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在检测部(P1~P4)设置于预先确定的规定位置,并且没有进行除水泵8(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在将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场合产生的膜间压力差(TMPa)作为理论值而存储,并且根据该理论值与在没有进行除水泵8(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在将患者的血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场合产生的膜间压力差(TMPb),获得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的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故将膜间压力差(TMPa)作为实测值而获得这一点是不需要的,可更加简单地求出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以及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补液速度(Qs)。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比如,还可像图9所示的那样,将补液供给管线Lbb的另一端与动脉侧空气捕获腔5连接,将作为补液的透析液供给到动脉侧血液回路1中(前补液)。在该场合,由于构成前补液,故血浆流量获得部13通过下述的运算式4求出血浆流量(Qpw),并且补液速度获得部14可通过下述的运算式5求出补液速度(Qs)。
(运算式4)
Qpw=(100-Ht)/100×(1-0.00107×TP)×Qb
(运算式5)
Qs=(Qpw×FF/100-Quf)/(1-FF/100)
其中,Qpw表示可过滤的血浆流量(mL/min),Qb表示血流量(mL/min),Ht表示血细胞比容(%),TP表示血浆总蛋白,FF表示过滤率(%),Quf表示除水速度(mL/min)。
还有,还可像图10所示的那样,适用于代替预充液供给管线Lba,形成与接纳生理食盐液的袋D(生理食盐袋)连接的预充液供给管线Lc,可将生理食盐液作为预充液而供给的场合。在该场合,最好,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采用作为预充液的生理食盐液。还有,作为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也可采用不同于透析液、生理食盐液的其它的液体。
另外,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的获得、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补液速度(Qs)不限于治疗初期的1次,也可在治疗中按照多次而进行第2步骤,每次,获得该胶质浸透压(CP)或该胶质浸透压(CP)的相关值,获得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补液速度(Qs)。
此外,还像图11所示的那样,形成下述的类型,在该类型中,于血液回路(在本图中,为动脉侧血液回路1)中,设置可伴随时间的推移地或间断地检测血浆总蛋白(TP)的传感器W。在此场合,传感器W最好为比如下述类型,在该类型中,可通过向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发出光或超声波等,接收由血液反射或在血液中透射的光或超声波等,检测血浆总蛋白(TP)。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为了求出血浆流量(Qpw)、补液速度(Qs),不必要求获得胶质浸透压(CP),故可更加顺利地获得可过滤的血浆流量(Qpw)或该血浆流量(Qpw)的相关值和补液速度(Qs)。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适用于用于透析治疗时的透析装置,但是还可适用于可一边使患者的血液体外循环,一边对其进行净化的其它的装置(比如,血液过滤透析法所采用的血液净化装置等)。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按照下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则还可适用于其它的方式和用途,在该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中,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和由流过上述血液回路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浆总蛋白,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标号的说明:
标号1表示动脉侧血液回路;
标号2表示静脉侧血液回路;
标号3表示透析器(血液净化器);
标号3a表示血液导入口;
标号3b表示血液导出口;
标号3c表示透析液导入口;
标号3d表示透析液导出口;
标号3e表示中空丝(血液净化膜);
标号4表示血液泵;
标号5表示动脉侧空气捕获腔;
标号6表示静脉侧空气捕获腔;
标号7表示复式泵;
标号8表示除水泵(除水部);
标号9表示连接部;
标号10表示控制部;
标号11表示胶质浸透压获得部;
标号12表示血浆总蛋白获得部;
标号13表示血浆流量获得部;
标号14表示补液速度获得部;
标号15表示显示部;
标号16表示存储部;
符号F表示补液泵(补液供给部);
符号S表示血细胞比容传感器(血液浓度检测部);
符号P1表示血液流路侧入口压检测部;
符号P2表示血液流路侧出口压检测部;
符号P3表示透析液流路侧入口压检测部;
符号P4表示透析液流路侧出口压检测部;
符号L1表示透析液导入管线;
符号L2表示透析液排出管线;
符号L3表示旁路管线;
符号L4表示旁路管线;
符号La表示溢流管线;
符号Lb表示透析液液供给管线;
符号Lba表示预充液供给管线;
符号Lbb表示补液供给管线;
符号W表示传感器(血浆总蛋白)。

Claims (5)

1.一种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
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具有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并且使患者的血液从该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体外循环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
血液净化器,该血液净化器夹设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之间,对流过上述血液回路的血液进行净化,并且形成经由对血液进行净化的血液净化膜而在上述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所流过的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所流过的透析液流路;
除水部,该除水部通过下述的方式进行除水,该方式为:经由上述血液净化膜,从上述血液流路的血液中对水分进行过滤,将其从上述透析液流路中排出;
补液供给部,该补液供给部向上述血液回路供给补液;
其特征在于,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浆流量获得部,该血浆流量获得部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和由流过上述血液回路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浆总蛋白,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
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因上述血液流路的液体和上述透析液流路的液体之间的压差而在上述血液净化膜中产生的膜间压力差;
胶质浸透压获得部,该胶质浸透压获得部基于:
在没有进行上述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在将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填充于上述血液回路中的场合产生的作为理论值而存储的膜间压力差A,与
在没有进行上述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在将患者的血液填充于上述血液回路中的场合产生的膜间压力差B,
采用上述理论值与上述膜间压力差B,获得在上述血液流路中流动的血液的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
血浆总蛋白获得部,该血浆总蛋白获得部根据通过上述胶质浸透压获得部而获得的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获得血浆总蛋白或该血浆总蛋白的相关值;
上述血浆流量获得部根据由患者的血液而检测的血液浓度和通过上述血浆总蛋白获得部而求出的血浆总蛋白或该血浆总蛋白的相关值,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根据通过上述血浆流量获得部而获得的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求出上述补液供给部的补液速度,
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控制部,该控制部进行:
第1步骤,在该第1步骤中,在不进行上述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将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填充于上述血液流路中,并且通过上述检测部而求出膜间压力差A;
第2步骤,在该第2步骤中,在不进行上述除水部的过滤的状态,将患者的血液填充于上述血液流路中,并且通过上述检测部而求出膜间压力差B;
而且上述胶质浸透压获得部根据通过上述第1步骤而求出的膜间压力差A和通过上述第2步骤而求出的膜间压力差B,获得上述胶质浸透压或该胶质浸透压的相关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依次进行预充步骤和治疗步骤,在该预充步骤中,将预充液填充于上述血液回路中,在该治疗步骤中,使患者的血液在上述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通过上述血液净化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并且在上述第1步骤中填充于上述血液回路中的没有产生胶质浸透压的液体构成在上述预充步骤中使用的预充液,而且在上述第2步骤中填充于上述血液回路中的血液构成在上述治疗步骤中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停止上述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流路的液体的流动,进行上述第1步骤和第2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停止上述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流路的液体的流动,进行上述第1步骤和第2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浓度检测部,该血液浓度检测部安装于血液回路中,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检测流过该血液回路的血液的血液浓度,根据通过上述血液浓度检测部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检测的血液浓度,上述血浆流量获得部获得血浆流量或该血浆流量的相关值。
CN201980040897.1A 2018-06-20 2019-06-19 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 Active CN1123129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6786 2018-06-20
JP2018116786A JP7098433B2 (ja) 2018-06-20 2018-06-20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血液浄化装置による血漿流量取得方法
PCT/JP2019/024333 WO2019244941A1 (ja) 2018-06-20 2019-06-19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血液浄化装置による血漿流量取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2940A CN112312940A (zh) 2021-02-02
CN112312940B true CN112312940B (zh) 2024-03-19

Family

ID=68982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0897.1A Active CN112312940B (zh) 2018-06-20 2019-06-19 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77703A1 (zh)
EP (1) EP3811986A4 (zh)
JP (1) JP7098433B2 (zh)
CN (1) CN112312940B (zh)
WO (1) WO2019244941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8047A (ja) * 1993-01-22 1994-08-09 Ryoetsu Abe 透析治療に於ける循環血液量の相対的変動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測定方法
JPH07265416A (ja) * 1994-03-31 1995-10-17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血液ポンプの制御装置
WO2001076661A1 (en) * 2000-04-07 2001-10-18 Hospal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usion of a liquid in an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
JP2002126075A (ja) * 2000-07-07 2002-05-08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血液浄化方法及び血液浄化装置
WO2012042323A2 (en) * 2010-09-27 2012-04-05 Gambro Lundia Ab Apparatus for extracorporeal treatment of blood
CN103619373A (zh) * 2011-04-15 2014-03-05 贝朗爱敦股份公司 通过调节补液流适配中分子的净化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17623A1 (en) * 2016-07-18 2018-01-25 Nxstage Medical, Inc. Flow balancing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2312942A (zh) * 2018-06-20 2021-02-02 日机装株式会社 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净化装置的患者的营养状态的推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3036B1 (en) * 1998-07-31 2001-10-16 Nephro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hemodiafiltration
US6406631B1 (en) * 1999-07-30 2002-06-18 Nephros, Inc. Two stage diafilt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074332B2 (en) * 2000-12-20 2006-07-11 Nephros, Inc. Multistage hemodiafiltration/hemofilt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5254043B2 (ja) * 2006-02-22 2013-08-07 ヘンリー フォード ヘルス システム 体外血液回路への局所クエン酸塩抗凝血剤送達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S2402306T3 (es) * 2007-04-12 2013-04-30 Gambro Lundia Ab Método y aparato para cebar un circuito de sangre extracorporal
US8545426B2 (en) * 2008-02-27 2013-10-01 Fenw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atient fluid balance and/or flow rate for a 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 procedure
JP5399218B2 (ja) 2009-11-24 2014-01-29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装置
JP5548001B2 (ja) * 2010-03-25 2014-07-16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8047A (ja) * 1993-01-22 1994-08-09 Ryoetsu Abe 透析治療に於ける循環血液量の相対的変動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測定方法
JPH07265416A (ja) * 1994-03-31 1995-10-17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血液ポンプの制御装置
WO2001076661A1 (en) * 2000-04-07 2001-10-18 Hospal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usion of a liquid in an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
JP2002126075A (ja) * 2000-07-07 2002-05-08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血液浄化方法及び血液浄化装置
WO2012042323A2 (en) * 2010-09-27 2012-04-05 Gambro Lundia Ab Apparatus for extracorporeal treatment of blood
CN103619373A (zh) * 2011-04-15 2014-03-05 贝朗爱敦股份公司 通过调节补液流适配中分子的净化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17623A1 (en) * 2016-07-18 2018-01-25 Nxstage Medical, Inc. Flow balancing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2312942A (zh) * 2018-06-20 2021-02-02 日机装株式会社 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净化装置的患者的营养状态的推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98433B2 (ja) 2022-07-11
US20210077703A1 (en) 2021-03-18
EP3811986A4 (en) 2022-04-20
CN112312940A (zh) 2021-02-02
JP2019217008A (ja) 2019-12-26
EP3811986A1 (en) 2021-04-28
WO2019244941A1 (ja)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52832B1 (en) Blood purifying apparatus for examining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puncture needles
EP0951303B1 (en) Device for preparation of substitution solution
US69164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hemodiafiltration delivery module
US20130150768A1 (en)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Liquid Leakage Thereof
US10751459B2 (en)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EP2191856A1 (en) Blood purifier
US10610634B2 (en)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WO2006054367A1 (ja) 自動返血装置
US20120302934A1 (en) Dialysis Apparatus
JP2012192100A (ja) 血液浄化装置
US20190201609A1 (en)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US2006006402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blood flow in a blood-conducting tube
JP5217355B2 (ja) 血液浄化制御装置
WO2017131040A1 (ja) 血液浄化装置
JP2009268762A (ja)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その血液浄化手段の判別方法
US20210077704A1 (en)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Patient's State of Nutrition On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CN112312940B (zh) 血液净化装置和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浆流量获得方法
JP5276909B2 (ja) 血液浄化装置
JP2009297340A (ja) 血液浄化装置
JP6488048B2 (ja) 血液浄化装置
JP2021073030A (ja) 血液浄化装置
JP2017205418A (ja) 血液浄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