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0304B - 柔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0304B
CN112310304B CN202010692491.6A CN202010692491A CN112310304B CN 112310304 B CN112310304 B CN 112310304B CN 202010692491 A CN202010692491 A CN 202010692491A CN 112310304 B CN112310304 B CN 112310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display
display device
hard coating
thicknes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24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0304A (zh
Inventor
朴暎姝
张世镇
郭泰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10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0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0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0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epoxy resin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04Polysiloxa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2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该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盖窗结构,所述盖窗结构包括柔性膜和所述柔性膜上的第一硬涂层。所述第一硬涂层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7月26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091241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结合在此,如同在此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提高的表面硬度、柔性和凹痕恢复能力的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的显示器、TV、移动电话等使用的显示装置包括自身发光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和需要单独光源的液晶显示器(LCD)。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示例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装置、无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micro LED显示装置、mini LED显示装置等。
这些显示装置发现越来越多的应用,包括电脑显示器和电视以及个人便携式装置。因此,正在进行研究以开发体积和重量减小的具有更大显示面积的显示装置。
近来,柔性显示装置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引起关注,柔性显示装置通过在柔性基板上形成显示区域、布线等而能够按照需要折叠和展开。
发明内容
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程度可定义为阈值曲率半径(RTH)。阈值曲率半径是指允许柔性显示装置在不破裂的情况下弯折的最小半径。材料的阈值曲率半径越小,材料的柔性越大。相反,随着阈值曲率半径增加,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降低。柔性显示装置的阈值曲率半径可确定为出厂默认值或者可基于第三方实验结果来确定。
本申请的发明人认识到,柔性显示装置需要优异的表面硬度、优异的柔性和优异的凹痕恢复能力,以进行商业化竞争。对于被设计成弯折、卷曲或折叠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大规模生产来说,必不可少需要上述特性。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已进行了研究并且开发了能够具有提高的表面硬度、柔性和凹痕恢复能力的柔性显示装置。
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了柔性显示装置的盖窗(cover window)结构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有机结合关系来提高表面硬度、柔性和凹痕恢复能力。盖窗结构可指配置成保护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的元件。柔性显示面板可指其中形成有包括发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的柔性面板。
首先,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了通过提高盖窗结构的表面硬度来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抗划痕特性。
本申请的发明人使用能够提高盖窗结构的表面硬度的高硬度涂层材料进行了各种研究来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抗划痕特性。
然而,由于高硬度涂层材料的易碎特性,柔性显示装置的阈值曲率半径会增加。若阈值曲率半径增加,则柔性降低,因而柔性显示装置的应用会受到限制。
换句话说,本申请的发明人认识到,随着盖窗结构的高硬度涂层材料的厚度增加,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会降低。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对具有提高的表面硬度以及柔性的柔性显示装置进行了研究。
如上所述,当高硬度涂层材料较厚时,在显示装置弯折时盖窗结构的高硬度涂层材料会破裂。因而,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了高硬度涂层材料的厚度与阈值曲率半径之间的相关性,并发现了这样的事实:即使减小高硬度涂层材料的厚度,盖窗结构的表面硬度也不会实质上降低。更具体地说,作为试图减小厚度的结果,本申请的发明人已发现盖窗结构可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表面硬度以及柔性。
可惜的是,本申请的发明人认识到,具有薄盖窗结构的上述柔性显示装置具有其中柔性显示装置会易受划痕影响的问题。具体地说,诸如笔和指甲之类的尖锐物体可对柔性显示装置造成诸如凹痕和压痕之类的永久变形。此外,本申请的发明人认识到在柔性显示面板中会存在诸如有缺陷的像素、信号布线的断开之类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研究来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表面硬度,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并且还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凹痕恢复能力。
为了改善柔性显示装置上的凹痕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认识到必须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凹痕恢复能力。
更具体地说,随着柔性显示装置的凹痕恢复能力降低,凹痕会永久保留。若对薄盖窗结构施加外力并对其按压,则冲击传递至柔性显示面板。结果,柔性显示面板可变形。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柔性显示装置的凹痕恢复能力可根据盖窗结构和柔性显示面板的材料以及堆叠结构而变化。
此外,与划痕不同,仅通过提高盖窗结构的表面硬度并不能解决凹痕问题。
就是说,即使没有对柔性显示装置的表面造成划痕,也会永久地产生凹痕缺陷。
鉴于上述问题,需要一种具有优异的表面硬度、优异的柔性和优异的凹痕恢复能力的柔性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下面的描述将清楚理解到上面未提到的其他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该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盖窗结构,所述盖窗结构包括柔性膜和所述柔性膜上的第一硬涂层。所述第一硬涂层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
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可以是30μm至80μm,并且根据ASTM D3363,在750g的垂直载荷下测试时,所述第一硬涂层可具有4H或更大的铅笔划痕硬度。
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可等于或大于所述柔性膜的厚度。
所述柔性膜的厚度可以是30μm至80μm。
所述盖窗结构可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柔性膜的背侧上的第二硬涂层。
所述第二硬涂层可由与所述第一硬涂层相同的材料制成。
所述第二硬涂层可由与所述第一硬涂层不同的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可等于所述第二硬涂层的厚度。
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可与所述第二硬涂层的厚度不同。
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盖窗结构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粘合构件,所述粘合构件的模量可以是103Pa至106Pa。
所述盖窗结构的厚度可以是150μm至240μm。
详细描述和附图中包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其他细节。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柔性显示装置可具有优异的表面硬度、优异的柔性和优异的凹痕恢复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上面举例说明的内容,本申请中包括更多各种效果。
附图说明
被包括用来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理解且被并入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截取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盖窗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及实现这些优点和特点的方法通过参照下面与附图一起详细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更加清楚。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在此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将以各种形式实现。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提供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及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为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在附图中示出的形状、尺寸、比例、角度、数量等仅仅是示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整个说明书中相似的参考标记一般表示相似的元件。此外,在本发明下面的描述中,可省略已知相关技术的详细解释,以避免不必要地使本发明的主题模糊不清。在此使用的诸如“包括”、“具有”和“由……构成”之类的术语一般旨在允许添加其他部件,除非这些术语使用了术语“仅”。任何单数形式的指代可包括复数形式,除非另有明确说明。
即使没有明确说明,部件仍被解释为包含通常的误差范围。
当使用诸如“在……上”、“在……上方”、“在……下方”和“邻近……”之类的术语描述两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可在这两个部分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部分,除非这些术语使用了术语“紧接”或“直接”。
当一元件或层设置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该一元件或层可直接设置在该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在它们之间可插置其他元件。
尽管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各种部件,但这些部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是用于区分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因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内,下面提到的第一部件可以是第二部件。
在整个说明书中相似的参考标记一般表示相似的元件。
为了便于描述而显示出图中所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厚度,本发明不限于图中示出的部件的尺寸和厚度。
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特征可彼此部分或整体地组合或结合并且可在技术上以各种方式相互联系和操作,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可彼此独立实施,或者彼此结合地实施。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截取的剖面图。
下文中,将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100。
参照图1,柔性显示装置100可分为显示区域AA和非显示区域NA。
在显示区域AA中,显示图像并且可设置有用于显示图像的多个像素PXL。
设置在显示区域AA中的每个像素PXL可包括显示元件和用于驱动显示元件的薄膜晶体管。
例如,当柔性显示装置100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时,每个像素PXL的显示元件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显示元件可实现为无机发光显示装置、量子点发光显示装置、micro LED显示装置或mini LED显示装置等。在下面的描述中,显示元件例如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NA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显示区域AA中的显示元件的电路、布线和元件。诸如栅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之类的各种驱动电路可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A中。例如,驱动电路可通过GIP(Gate In Panel,面板内栅极)技术、TCP(Tape CarrierPackage,载带封装)技术、COF(Chip On Film,膜上芯片)技术等实现在非显示区域NA中。非显示区域NA可围绕显示区域AA,如图1中所示。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非显示区域NA可定义为显示区域AA的外围区域,或者可定义为未设置有像素的区域。由于在非显示区域NA中不设置像素,因此非显示区域NA可进一步包括实质上阻挡非显示区域的可见光的黑矩阵或装饰膜。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
返回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100可至少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10、粘合构件150和盖窗结构160。粘合构件150可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10上,从而将盖窗结构160固定至柔性显示面板110。
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100中,考虑到表面硬度、柔性和凹痕恢复能力,柔性显示面板110、粘合构件150和盖窗结构160被有机地结合。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3更详细地描述柔性显示面板110。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多个像素PXL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AA中。每个像素PXL可包括发光元件EL和晶体管TFT。
柔性显示面板110可包括柔性基板112、晶体管TFT、栅极绝缘层114、平坦化层116、发光元件EL和封装单元130。
柔性基板112是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10中包括的元件的基础构件并且可由绝缘材料制成。柔性基板112可由具有柔性的材料,例如,诸如聚酰亚胺之类的塑性材料制成。
晶体管TFT设置在柔性基板112上。晶体管TFT可包括栅极电极GE、有源层ACT、源极电极SE和漏极电极DE。尽管图3中示出了其中晶体管TFT的栅极电极GE设置在有源层ACT下方的底栅晶体管TFT,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晶体管TFT的栅极电极GE设置在柔性基板112上。栅极电极GE由导电材料,例如铜(Cu)、铝(Al)、钼(Mo)、钛(Ti)或它们的合金制成,但不限于此。
栅极绝缘层114设置在栅极电极GE上。栅极绝缘层114是用于将栅极电极GE与有源层ACT绝缘的层,并且可由绝缘材料制成。例如,栅极绝缘层114可由氧化硅(SiOx)或氮化硅(SiNx)的单层或多层构成,但不限于此。
有源层ACT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14上。有源层ACT可由氧化物半导体、有机半导体、非晶硅或多晶硅制成。
彼此分隔开的源极电极SE和漏极电极DE设置在有源层ACT上。源极电极SE和漏极电极DE可电连接至有源层ACT。源极电极SE和漏极电极DE可由导电材料,例如铜(Cu)、铝(Al)、钼(Mo)、钛(Ti)或它们的合金制成,但不限于此。
尽管图中未示出,但可在柔性基板112与晶体管TFT之间设置缓冲层。缓冲层可防止水分或杂质通过柔性基板112渗透。然而,应当注意,缓冲层不是必要元件,可根据柔性基板112的类型或晶体管TFT的类型选择性地设置。
平坦化层116在晶体管TFT上方提供平坦表面。平坦化层116可由单层或多层构成并且可由有机材料制成。例如,平坦化层116可由丙烯酸基有机材料(acryl based organicmaterial)制成。平坦化层116包括用于将晶体管TFT与发光元件EL电连接的接触孔。
发光元件EL设置在平坦化层116上。发光元件EL是自身发光的自发光元件并且可被设置在每个像素PXL中的晶体管TFT驱动。发光元件EL可包括阳极AN、发光层EM和阴极CA。
阳极AN针对每个像素PXL单独设置在平坦化层116上。阳极AN可通过形成在平坦化层116中的接触孔电连接至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DE。阳极AN由能够给发光层EM提供空穴的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阳极可形成为反射层,该反射层由诸如氧化锡(TO)、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和氧化铟锡锌(ITZO)之类的透明导电材料以及诸如银(Ag)和银合金(Ag合金)之类的具有优异反射率的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尽管图3示出了阳极AN电连接至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DE,但根据晶体管TFT的类型,阳极AN可电连接至晶体管TFT的源极电极SE。
堤部120设置在阳极AN和平坦化层116上。堤部120是用于在彼此相邻的像素PXL的发光区域之间进行分离的绝缘层。堤部120可设置成开放阳极AN的一部分。堤部120可由设置成覆盖阳极AN的边缘的有机绝缘材料制成。
发光层EM设置在阳极AN上。发光层EM可由单个发光层或发射不同颜色光的多层的堆叠体构成。发光层EM可进一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尽管图3示出了设置在每个像素PXL中的发光层EM与设置在另一像素中的发光层EM分离,但全部或一部分的发光层EM可形成为横跨多个像素PXL的单个层。
阴极CA设置在发光层EM上。阴极CA由可给发光层EM提供电子的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阴极CA可由诸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和氧化铟锡锌(ITZO)、氧化锌(ZnO)和氧化锡(ITO)之类的透明导电材料;或者镁(Mg);银-镁(Ag:Mg);镱(Yb)合金;氧化镱(YbO)等制成,但不限于此。尽管图3示出了设置在像素PXL中的阴极CA连接至设置在另一像素PXL中的阴极CA,但阴极CA也可像阳极AN一样单独设置在每个像素PXL中。
封装单元130设置在发光元件EL上。封装单元130是保护发光元件EL免受外部水分、空气、冲击等影响的密封构件。可通过堆叠第一无机层131、有机层132和第二无机层133形成封装单元130。例如,第一无机层131或第二无机层133可由诸如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xNx)和氧化铝(AlOx)之类的无机材料制成。有机层132可由环氧基或丙烯酸基聚合物(acryl-based polymer)制成,但不限于此。
图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盖窗结构的剖面图。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盖窗结构160可包括第一硬涂层161、第二硬涂层162和柔性膜164。
第一硬涂层161形成在柔性膜164上。第一硬涂层161形成在柔性膜164上以保护柔性显示装置100免于划痕。
具体地,第一硬涂层161可包括作为基材的硅氧烷树脂与作为链接剂(linker)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
本申请的发明人认识到,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硬涂层材料可在显著降低易碎特性的同时提供优异的表面硬度。
通过将诸如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之类的链接剂与硅氧烷树脂的骨架结合,然后将其涂覆在柔性膜164上来形成第一硬涂层161。可经由固化工艺形成第一硬涂层161。例如,可经由热固化、光固化或化学固化工艺将第一硬涂层161固化。第一硬涂层161可进一步包括引起光反应或化学反应的引发剂或添加剂。
下文中,将描述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划痕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具有预定的表面硬度。
可基于各种测试标准测量柔性显示装置100的表面硬度。例如,根据国际标准之一的ASTM D3363,可在特定的垂直载荷下使用铅笔划痕硬度来测量柔性显示装置100的表面硬度。垂直载荷例如可以是1Kg、750g、500g或250g。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更具体地,铅笔划痕硬度可分级为9H、8H、7H、6H、5H、4H、3H、2H、H、F、B、2B、3B、4B、5B、6B、7B、8B和9B。9H表示最高硬度,而9B表示最低硬度。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具有第一厚度Tc1。应当注意,第一硬涂层161的铅笔划痕硬度和第一厚度Tc1彼此可不具有实质相关性。因此,无论第一厚度Tc1如何,第一硬涂层161的铅笔划痕硬度都可保持大致相同。
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的铅笔划痕硬度在750g的垂直载荷下测试时可以是4H。第一硬涂层161的铅笔划痕硬度在500g的垂直载荷下测试时可以是6H。第一硬涂层161的铅笔划痕硬度在250g的垂直载荷下测试时可以是8H。
更具体地,如果在750g的垂直载荷下测试时第一硬涂层161的铅笔划痕硬度为4H或更高,则该铅笔硬度适合于商业用途。因此,具有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的柔性显示装置100可表现出优异的抗划痕特性。
下文中,将描述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凹痕恢复能力。
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可以是30μm至80μm。优选地,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可以是35μm至75μm。更优选地,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可以是40μm至70μm。最优选地,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可等于60μm。
如果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小于30μm,则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凹痕恢复能力可显著劣化。如果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大于80μm,则柔性显示装置100的柔性可显著劣化,使得当第一硬涂层161弯折时可在第一硬涂层161中产生裂纹。
柔性显示装置100例如可以以适合于可折叠显示器等的4mm(4R)曲率半径进行弯折。
如果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为30μm至80μm,则可实现良好的凹痕恢复能力。例如,如果第一厚度Tc1为30μm至80μm,则柔性显示装置100的阈值曲率半径可以是4mm(4R)或更小。因此,显示装置可以以大于该阈值曲率半径的半径弯折,使得在第一硬涂层161中不会产生裂纹。此外,柔性显示装置100的铅笔划痕硬度在750g的垂直载荷下测试时可以是4H或更大,还可提高凹痕恢复能力。
就是说,当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硬涂层材料制成的第一硬涂层具有30μm至80μm的第一厚度Tc1时,在盖窗结构160弯折时可显著降低易碎特性,可实现优异的表面硬度并且可提高凹痕恢复能力。
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硬涂层162形成在柔性膜164的背表面上,因此诸如笔和铅笔之类的尖锐物体不会与第二硬涂层162接触。因此,主要考虑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凹痕恢复能力来设计第二硬涂层162。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的第二硬涂层162具有第二厚度Tc2。
通过将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结合,然后将其施加至柔性膜164的背表面来形成第二硬涂层162。可经由固化工艺形成第二硬涂层162。
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的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可以是30μm至80μm。优选地,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的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可以是35μm至75μm。更优选地,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的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可以是40μm至70μm。最优选地,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的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可等于60μm。
如果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小于30μm,则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凹痕恢复能力可显著劣化。如果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大于80μm,则柔性显示装置100的柔性可显著劣化,使得当第二硬涂层162弯折时可在第二硬涂层162中产生裂纹。
根据上述构造,第二硬涂层162可形成在柔性膜164的背表面上,因而可抑制由于外力导致的第一硬涂层161和柔性膜164的变形。因此,第二硬涂层162可提高盖窗结构160的凹痕恢复能力,相应地可提高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凹痕恢复能力。
就是说,第二硬涂层162可配置成提供优异的凹痕恢复能力。如果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为30μm至80μm,则可实现良好的凹痕恢复能力。例如,如果第二厚度Tc2为30μm至80μm,则柔性显示装置100的阈值曲率半径可以是4mm(4R)或更小。因此,显示装置可以以大于该阈值曲率半径的半径弯折,使得在第二硬涂层162中不会产生裂纹。
第一硬涂层161的厚度大致等于第二硬涂层162的厚度。当第一硬涂层161的厚度等于第二硬涂层162的厚度时,具有可抑制盖窗结构160卷曲的效果。
第一硬涂层161的厚度可与第二硬涂层162的厚度不同。如果第一硬涂层161和第二硬涂层162中的一个具有大于另一的厚度,则具有可进一步提高凹痕恢复能力的效果。
柔性膜164配置成支撑第一硬涂层161和第二硬涂层162。柔性膜164配置成提供优异的柔性。柔性膜164可由透明聚酰亚胺、三醋酸纤维素(TAC)、丙烯酸(acryl)、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柔性膜164的厚度Tf可以是30μm至80μm。优选地,柔性膜164的厚度可以是50μm。
当柔性膜164的厚度Tf小于30μm时,在形成第一硬涂层161和第二硬涂层162的工艺过程中平坦度会劣化。此外,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柔性膜164与第一硬涂层161或第二硬涂层162之间的变形量可存在差异,因而盖窗结构160会卷曲。如果柔性膜164的厚度大于80μm,则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柔性膜164与第一硬涂层161或第二硬涂层162之间的变形量可存在差异,因而盖窗结构160会卷曲。就是说,可确定柔性膜164、第一硬涂层161和第二硬涂层162的厚度之间的比率,使得减小盖窗结构160的变形量。
盖窗结构160配置成包括第一硬涂层161、第二硬涂层162和柔性膜164,并且盖窗结构160的厚度可以是150μm至240μm。盖窗结构160的厚度可等于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和柔性膜164的厚度Tf之和。
如果盖窗结构160的厚度小于150μm,则可劣化凹痕恢复能力。如果盖窗结构160的厚度大于240μm,则不会实现4mm(4R)的阈值曲率半径。
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盖窗结构160可通过调节第一硬涂层161、第二硬涂层162和柔性膜164的厚度提供优异的柔性、表面硬度和凹痕恢复能力。
粘合构件150配置成将盖窗结构160固定至柔性显示面板110。粘合构件150可由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压敏粘合剂(PSA)等制成,但不限于此。例如,当粘合构件150由OCA制成时,可通过向OCA添加添加剂来控制粘合力。例如,可在粘合构件150中混合引起热反应、UV反应、光反应、化学反应等的添加剂。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
粘合构件150的模量在较宽温度范围可以是103Pa至106Pa。优选地,粘合构件150的模量在较宽温度范围可以是104Pa至105Pa。较宽温度范围是指低温、室温和高温。
根据上述构造,具有通过粘合构件150的模量特性可提高可靠性的效果。此外,具有可提高柔性显示装置100的柔性的效果。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在第一硬涂层161上进一步形成抗反射层和/或抗静电层的附加层。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在盖窗结构160下方设置偏振层。偏振层可减少外部光的反射。因此,可提高柔性显示装置100的户外可视性。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在柔性显示面板110上进一步设置触摸面板。触摸面板是检测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屏幕上的诸如触摸或手势之类的用户触摸输入的元件,并且可通过电容感测等驱动。
尽管已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因此,提供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仅是为了举例说明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不限于此。因此,应当理解,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是举例说明性的,并不限制本发明。应当基于随后的权利要求解释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都应解释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和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盖窗结构,所述盖窗结构包括柔性膜和所述柔性膜上的第一硬涂层,
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包括由硅氧烷树脂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型链接剂、丙烯酸型链接剂或环氧型链接剂的组合制成的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为30μm至80μm,并且其中根据ASTM D3363,在750g的垂直载荷下测试时,所述第一硬涂层具有4H或更大的铅笔划痕硬度;
所述柔性膜的厚度为30μm至80μm;
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柔性膜的厚度;
所述盖窗结构的厚度为150μm至24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为35μm至75μm,并且
其中根据ASTM D3363,在750g的垂直载荷下测试时,所述第一硬涂层具有4H或更大的铅笔划痕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为40μm至70μm,并且
其中根据ASTM D3363,在750g的垂直载荷下测试时,所述第一硬涂层具有4H或更大的铅笔划痕硬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为60μm,并且
其中根据ASTM D3363,在750g的垂直载荷下测试时,所述第一硬涂层具有4H或更大的铅笔划痕硬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盖窗结构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柔性膜的背侧上的第二硬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硬涂层由与所述第一硬涂层相同的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硬涂层由与所述第一硬涂层不同的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硬涂层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二硬涂层的厚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盖窗结构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粘合构件,其中所述粘合构件的模量为103Pa至106Pa。
CN202010692491.6A 2019-07-26 2020-07-17 柔性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3103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91241A KR20210012830A (ko) 2019-07-26 2019-07-26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10-2019-0091241 2019-07-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0304A CN112310304A (zh) 2021-02-02
CN112310304B true CN112310304B (zh) 2024-03-15

Family

ID=74098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2491.6A Active CN112310304B (zh) 2019-07-26 2020-07-17 柔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476444B2 (zh)
KR (1) KR20210012830A (zh)
CN (1) CN112310304B (zh)
DE (1) DE1020201196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83883A (ko) * 2019-12-27 2021-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CN114774019A (zh) * 2022-04-24 2022-07-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盖板及显示装置
WO2024071314A1 (ja) * 2022-09-29 2024-04-04 株式会社カネカ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3789A (zh) * 2014-11-27 201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装置
CN107797165A (zh) * 2016-09-05 2018-03-13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硬涂膜及具有该硬涂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7976724A (zh) * 2016-10-21 2018-05-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透明堆叠膜和用于显示装置的窗以及显示装置
KR101965682B1 (ko) * 2018-06-12 2019-04-03 (주)켐텍인터내셔날 유기 금속을 가지는 실록산 올리고머, 실록산 올리고머의 제조 방법, 실록산 올리고머를 포함하는 하드 코팅 조성물, 하드 코팅 필름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01690B1 (ko) * 2017-01-18 2017-11-27 (주)이녹스첨단소재 Oled 패널 하부 보호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oled 패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3789A (zh) * 2014-11-27 201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装置
CN107797165A (zh) * 2016-09-05 2018-03-13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硬涂膜及具有该硬涂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7976724A (zh) * 2016-10-21 2018-05-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透明堆叠膜和用于显示装置的窗以及显示装置
KR101965682B1 (ko) * 2018-06-12 2019-04-03 (주)켐텍인터내셔날 유기 금속을 가지는 실록산 올리고머, 실록산 올리고머의 제조 방법, 실록산 올리고머를 포함하는 하드 코팅 조성물, 하드 코팅 필름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9240408A1 (ko) * 2018-06-12 2019-12-19 ㈜켐텍인터내셔날 유기 금속을 가지는 실록산 올리고머, 실록산 올리고머의 제조 방법, 실록산 올리고머를 포함하는 하드 코팅 조성물, 하드 코팅 필름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19614A1 (de) 2021-01-28
KR20210012830A (ko) 2021-02-03
CN112310304A (zh) 2021-02-02
US20230006179A1 (en) 2023-01-05
US11476444B2 (en) 2022-10-18
US20210028397A1 (en) 202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294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444265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multi-thickness function layer
CN107768539B (zh) 柔性显示装置
US10481726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screen panel
CN112310304B (zh) 柔性显示装置
KR102654593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CN113053240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9584720B (zh) 偏振板和包括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US8436819B2 (en) Flexible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TW202036111A (zh) 顯示裝置
TW202036114A (zh) 顯示裝置
US10535837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510889B (zh) 显示设备
US20150220120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touch panel
CN107425037A (zh) 显示装置
KR20170064161A (ko) 폴더블 표시장치용 광학접착층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표시장치
US20160205764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11469393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33671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24016165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7917718A (zh) 显示装置
CN116645878A (zh) 保护面板以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KR20200120784A (ko)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