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5335A - 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05335A CN112305335A CN202010749850.7A CN202010749850A CN112305335A CN 112305335 A CN112305335 A CN 112305335A CN 202010749850 A CN202010749850 A CN 202010749850A CN 112305335 A CN112305335 A CN 1123053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opening
- output
- determination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100208381 Caenorhabditis elegans tth-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74085 Scophthalmus aquos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5—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 G01R31/006—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on road vehicles, e.g. automobiles or truck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 E05F15/7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responsive to movement or presence of persons or objects
- E05F15/7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responsive to movement or presence of persons or objects responsive to the weight or other physical contact of a person or objec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80—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85—User input means
- E05Y2400/856—Actuation thereof
- E05Y2400/858—Actuation thereof by body parts, e.g. by feet
- E05Y2400/86—Actuation thereof by body parts, e.g. by feet by ha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控制电路在判定为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依次输出了接近信号(S300:是),并且判定为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依次输出了分离信号的情况下(S301:是),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S30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检测利用者的操作以使车门等开闭体进行开闭工作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该文献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具备:多个传感器电极,静电电容根据与检测对象的间隔而变化;和控制电路,基于静电电容驱动致动器以使车门进行开闭工作。多个传感器电极在车门的开闭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而且,控制电路在检测到多个传感器电极中示出静电电容变化的传感器电极按车门的打开方向依次变化的打开操作的情况下,使该车门进行打开工作。另一方面,控制电路在检测到多个传感器电极中示出静电电容变化的传感器电极按车门的关闭方向依次变化的关闭操作的情况下,使该车门进行关闭工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71246号公报
然而,在检测车辆的利用者所进行的上述开闭操作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中,静电电容在利用者倚靠车门的情况下、或者由于降雨而雨水等附着于车门的外表面的情况下等也可能变化。因此,上述那样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有误检测开闭操作的可能性,有即使在不是应该使车门进行开闭工作的状况时也使车门进行开闭工作的担心,所以在这一点还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
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具备:多个传感器电极,以成列的方式设置,与检测对象的间隔越短则静电电容越大;控制部,控制致动器使车辆的开闭体进行开闭工作;输出部,输出接近信号和分离信号,其中上述接近信号是根据上述静电电容的变化而变化的信号,该接近信号表示上述检测对象接近了上述传感器电极,上述分离信号是根据上述静电电容的变化而变化的信号,该分离信号表示上述检测对象远离了上述传感器电极;以及判定部,进行开闭操作判定,该开闭操作判定是指:在多个上述传感器电极的排列方向上,当上述开闭体的位置为全闭位置时,将位于上述开闭体的打开方向上的端部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最终电极,并将位于与上述打开方向上的上述端部相反的端部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开始电极,当上述开闭体的位置为全开位置时,将位于上述开闭体的关闭方向上的端部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最终电极,并将位于与上述关闭方向上的上述端部相反的端部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开始电极,此时在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依次输出了多个上述传感器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并且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依次输出了多个上述传感器电极的上述分离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在判定为进行了上述开闭操作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开闭体向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的方向工作。
根据上述构成,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在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的情况下使开闭体进行开闭工作。这里,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多个传感器电极的检测信号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依次变化。因此,在上述构成中,在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依次输出了多个传感器电极的接近信号,并且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依次输出了多个传感器电极的分离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因此,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在上述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中,优选在上述开闭操作判定的执行中,在输出了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之后,且输出位于上述开始电极的旁边的上述传感器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之前,当再次输出了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情况下或者输出了上述最终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判定部中止上述开闭操作判定。
如上述那样,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多个传感器电极的检测信号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依次变化。因此,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在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之后,且输出位于开始电极的旁边的传感器电极的接近信号之前,当再次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的可能性较低。另外,在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之后,且输出位于开始电极的旁边的传感器电极的接近信号之前,输出配设在距开始电极最远的位置的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的可能性也较低。因此,在输出这样的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误检测开闭操作。
因此,在上述构成中,在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之后,到输出位于开始电极的旁边的传感器电极的接近信号为止的期间,当再次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的情况下或者输出了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的情况下,中止开闭操作判定。因此,通过该构成,也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在上述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中,优选在上述开闭操作判定的执行中,在输出了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之后,且输出上述最终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之前,当再次输出了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判定部中止上述开闭操作判定。
如上述那样,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多个传感器电极的检测信号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依次变化。因此,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在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之后,且输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之前,再次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在输出这样的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误检测开闭操作。
因此,在上述构成中,在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之后,到输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为止的期间,当再次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的情况下,中止开闭操作判定。因此,通过该构成,也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在上述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中,优选上述传感器电极设置有三个以上,在将位于上述开始电极与上述最终电极之间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中间电极时,在上述开闭操作判定的执行中,当上述中间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输出时间为规定的判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上述判定部中止上述开闭操作判定。
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检测对象迅速通过上述中间电极,所以该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的输出时间较短。另一方面,在由于降雨、洗车等而水滴附着于中间电极的情况下,容易连续地引起这样的水滴的附着,所以成为容易持续地输出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的状态,而有上述输出时间延长的趋势。另外,附着的水滴从中间电极流下花费一定程度的时间,所以在该情况下,中间电极检测到水滴的时间变长,而有上述输出时间延长的趋势。
因此,在上述构成中,在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的输出时间为规定的判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中止开闭操作判定。因此,通过该构成,也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在上述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中,优选上述传感器电极设置有三个以上,在将位于上述开始电极与上述最终电极之间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中间电极时,在上述开闭操作判定的执行中,当从输出了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分离信号并且输出了上述中间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时刻到经过规定的判定时间为止的期间未输出上述最终电极的上述分离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判定部中止上述开闭操作判定。
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检测对象在从上述开始电极到上述最终电极为止之间以比较快的速度移动,所以从检测对象与开始电极分离并接近中间电极的时刻到与最终电极分离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以下,称为电极通过时间)的经过时间较短。另一方面,在由于降雨、洗车等而水滴附着于传感器电极的情况下,容易连续地引起这样的水滴的附着。另外,附着的水滴从传感器电极流下花费一定程度的时间,所以传感器电极检测到水滴的时间变长。因此,在水滴附着于传感器电极的情况下,有上述电极通过时间延长的趋势。因此,在从检测对象与开始电极分离并接近中间电极的时刻到经过规定的判定时间为止的期间,未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水滴于附着于最终电极而误检测开闭操作。
因此,在上述构成中,在从输出了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并且输出了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的时刻到经过规定的判定时间为止的期间未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的情况下,中止开闭操作判定。因此,通过该构成,也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在上述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中,优选在上述开闭操作判定的执行中,当输出上述最终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定时未输出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分离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判定部中止上述开闭操作判定。
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在输出了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的定时输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的可能性较高。另一方面,在由于降雨、洗车等而水滴附着于开始电极的情况下,附着的水滴从开始电极流下花费一定程度的时间,所以在输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的定时未输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输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的定时未输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水滴附着于开始电极而误检测开闭操作。
因此,在上述构成中,在输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的定时未输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的情况下,中止开闭操作判定。因此,通过该构成,也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在上述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中,优选在上述开闭操作判定的执行中,当输出上述最终电极的上述分离信号的定时输出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判定部中止上述开闭操作判定。
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在进行了上述的认证判定之后,检测对象迅速远离上述开始电极,所以在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的定时不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的可能性较高。另一方面,在由于降雨、洗车等而水滴附着于开始电极的情况下,附着的水滴从开始电极流下花费一定程度的时间,所以在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的定时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的定时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水滴附着于开始电极而误检测开闭操作。
因此,在上述构成中,在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的定时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的情况下,中止开闭操作判定。因此,通过该构成,也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在上述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中,优选将多个上述传感器电极中的一个以上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认证传感器电极,上述判定部进行上述开闭操作判定和认证操作判定,该认证操作判定是在以预先决定的方式输出了上述认证传感器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了认证操作的判定,在判定为进行了上述认证操作和上述开闭操作这两个操作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开闭体向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的方向进行工作。
根据上述构成,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在判定为与认证操作一起进行了开闭操作的情况下使开闭体进行开闭工作。换句话说,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即使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在未能够判定为进行了认证操作的情况下,也不使开闭体进行开闭工作。因此,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能够抑制由利用者的操作的误检测引起的开闭体的开闭工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车门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传感器电极的静电电容的变化、静电电容的时间微分值的变化、接近信号的变化、以及分离信号的变化的时序图。
图5是说明为了使车门进行开闭工作而由控制电路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为了判定是否进行了对开始电极的认证操作而由控制电路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为了判定是否进行了开闭操作而由控制电路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为了中止开闭操作判定而由控制电路执行的第一判定中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为了中止开闭操作判定而由控制电路执行的第二判定中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为了中止开闭操作判定而由控制电路执行的第三判定中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为了中止开闭操作判定而由控制电路执行的第四判定中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为了中止开闭操作判定而由控制电路执行的第五判定中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为了中止开闭操作判定而由控制电路执行的第六判定中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利用者对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的分离信号以及接近信号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15是表示水溅到窗玻璃的情况下的分离信号以及接近信号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16(A)是表示利用者对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的分离信号以及接近信号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图16(B)是表示水溅到窗玻璃的情况下的分离信号以及接近信号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17(A)是表示利用者对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的分离信号以及接近信号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图17(B)是表示水溅到窗玻璃的情况下的分离信号以及接近信号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18是表示利用者对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的分离信号以及接近信号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19是表示水溅到窗玻璃的情况下的分离信号以及接近信号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20是表示利用者对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的分离信号以及接近信号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21是表示水溅到窗玻璃的情况下的分离信号以及接近信号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2…车身,2a…开口,3…车门,4…门主体,5…窗玻璃,6…门锁,10…门ECU,11…门驱动单元,12…门锁驱动单元,21…门外板,22…门内板,23…门内饰板,30…检测装置,31…第一传感器电极,32…第二传感器电极,33…第三传感器电极,35…检测电路,36…控制电路,37…基板,38…壳体,41…输出部,42…判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以下,也称为“检测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汽车等车辆1的车身2的侧部形成有开口2a。另外,作为开闭体的一个例子,在车身2的侧部安装有随着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对开口2a进行开闭的滑动式的车门3。车门3具备构成其下部的大致袋状的门主体4、和从该门主体4向上下方向进退的窗玻璃5。在门主体4设置有对处于关闭状态的车门3进行上锁解锁的门锁6。
在车门3设置有门驱动单元11。门驱动单元11例如以电动马达等驱动源为主体构成,经由未图示的门驱动机构使车门3进行开闭工作。在本实施方式中,门驱动单元11相当于使车门3进行开闭工作的致动器的一个例子。
另外,在车门3例如与门锁6相邻地设置有门锁驱动单元12。该门锁驱动单元12例如以电动马达等驱动源为主体构成,经由适当的锁驱动机构对门锁6进行上锁解锁。
门驱动单元11以及门锁驱动单元12分别与由微机等构成的门ECU10电连接,通过该门ECU10分别独立地控制其工作。门ECU10在从利用者所携带的便携设备亦即电子钥匙以及后述的检测装置30输入了打开工作指令信号的情况下,驱动门驱动单元11,使车门3进行打开工作。另一方面,门ECU10在从电子钥匙以及检测装置30输入了关闭工作指令信号的情况下,驱动门驱动单元11,使车门3进行关闭工作。
如图2所示,门主体4通过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大致盘状的门外板21以及门内板22的开口端彼此嵌合而形成为大致袋状。在门内板22安装有形成车辆1的车厢内的设计的门内饰板23。在门内饰板23的上部配置有检测利用者从车辆外侧的操作的检测装置30。
接下来,对检测装置30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3所示,检测装置30具备在车门3的开闭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第一传感器电极31、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检测装置30具备与第一传感器电极31、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连接的检测电路35、和向门ECU10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36。并且,检测装置30具备安装第一传感器电极31、第二传感器电极32、第三传感器电极33、检测电路35以及控制电路36的基板37、和收容检测装置30的构成部件的壳体38。
壳体38形成为长条状。壳体38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比车门3的窗玻璃5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短。
如图3所示,第一传感器电极31、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大致呈矩形板状。第一传感器电极31、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与接近各个传感器电极31、32、33的检测对象一起形成伪电容器。因此,对于第一传感器电极31、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来说,检测对象越接近各个传感器电极31、32、33,由与检测对象的关系决定的静电电容越高。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由这样的传感器电极与检测对象的关系求出的静电电容仅称为“传感器电极中的静电电容”。另外,在对各个传感器电极31、32、33中的任意的传感器电极进行说明的情况下省略附图标记。
第一传感器电极31、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配置为检测对象的检测范围扩展到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另外,在多个传感器电极中,第一传感器电极31最靠近车辆前方,第三传感器电极33最靠近车辆后方,第二传感器电极32位于第一传感器电极31与第三传感器电极3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车门3的打开方向D1为车辆后方向,车门3的关闭方向D2为车辆前方向。
检测电路35通过对第一传感器电极31、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输出振荡信号,来使与第一传感器电极31、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中的静电电容对应的信号输出。而且,检测电路35将对从第一传感器电极31、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输出的信号分别进行A/D(模拟/数字)转换后的信号、或者后述的接近信号及后述的分离信号输出至控制电路36。该检测电路35构成输出接近信号以及分离信号的输出部41。
控制电路36基于从检测电路35输出的信号执行各种运算处理,并将与其结果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至门ECU10。详细而言,控制电路36基于第一传感器电极31、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中的静电电容将用于使车门3进行打开动作的打开动作指令信号输出至门ECU10,或者将用于使车门3进行关闭动作的关闭动作指令信号输出至门ECU10。由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36相当于“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有用于判定检测对象接近了各个传感器电极31、32、33的“判定值Cth”。即,在传感器电极中的静电电容为判定值Cth以上的情况下,设为检测对象接近该传感器电极,并从检测电路35输出表示这样的接近的接近信号NF。另一方面,若传感器电极中的静电电容小于判定值Cth,则设为检测对象未接近该传感器电极,而不输出接近信号NF。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ON”表示输出接近信号NF的状态,并以“OFF”表示未输出接近信号NF的状态。另外,优选通过预先的实验等对判定值Cth求出最佳值。
另外,检测对象在传感器电极上向打开方向D1以及关闭方向D2等规定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随着检测对象接近传感器电极的中心部而静电电容增大,随着检测对象远离传感器电极的中心部而静电电容减少。因此,在传感器电极中,在静电电容的时间微分值为正值的情况下,可以说是检测对象向接近传感器电极的中心部的方向移动的状态,在静电电容的时间微分值为负值的情况下,可以说是检测对象向远离传感器电极的中心部的方向移动的状态。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有用于判定检测对象从各个传感器电极31、32、33分离的“微分判定值Dth”。即,在静电电容的时间微分值小于微分判定值Dth的情况下,设为该传感器电极与检测对象分离,而从检测电路35输出表示这样的分离的分离信号DF。另一方面,若静电电容的时间微分值为微分判定值Dth以上,则设为检测对象未从该传感器电极分离,不输出分离信号DF。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ON”表示输出分离信号DF的状态,并以“OFF”表示未输出分离信号DF的状态。
此外,在检测对象在传感器电极上停止的情况下,静电电容的时间微分值为“0”。由此,为了区分检测对象在传感器电极上停止的情况和检测对象远离传感器电极的情况,优选微分判定值Dth设定为小于“0”的值。并且,在由于在检测电路35以及控制电路36等电路产生的噪声而传感器电极中的静电电容变动的情况下,也有由于该噪声而静电电容的时间微分值小于“0”的可能性。因此,优选微分判定值Dth设定为比由于在电路产生的噪声而可能变动的静电电容的时间微分值小的值。换句话说,优选将微分判定值Dth设定为不会由于在电路产生的噪声而静电电容的时间微分值小于微分判定值Dth。
以下,对控制电路36对门ECU10输出打开工作指令信号、关闭工作指令信号的条件进行说明。
作为利用者的操作,本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30在车门3为全闭状态的情况下,假定在将成为检测对象的手放在作为认证传感器电极的第一传感器电极31上进行了认证操作之后,通过使该检测对象沿着打开方向D1移动来进行打开操作。另外,作为利用者的操作,检测装置30在车门3为全开状态的情况下,假定在将成为检测对象的手放在作为认证传感器电极的第三传感器电极33上进行认证操作之后,通过使该检测对象向关闭方向D2移动来进行关闭操作。此外,以下,将上述打开操作、上述关闭操作称为开闭操作。另外,上述认证操作是在一段时间维持利用者使手等接近认证传感器电极的状态的操作。另外,利用者也可以为了使车门3进行开闭工作,而使除了手之外的身体的一部分接近传感器电极,或者使手持物接近传感器电极。
而且,控制电路36在判定为除了认证之外还进行了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向门ECU10输出打开工作指令信号或者关闭工作指令信号等工作指令信号。详细而言,控制电路36在检测到认证操作之后检测到打开操作的情况下输出打开工作指令信号,在检测到认证操作之后检测到关闭操作的情况下输出关闭工作指令信号。此外,判定认证操作以及开闭操作的控制电路36构成判定部42。
接下来,参照图5,对为了使车门3进行开闭工作而由控制电路36执行的基本处理的顺序进行说明。此外,该处理由控制电路36反复执行。另外,以下,由在前端附加了“S”的数字表现步骤编号。
如图5所示,控制电路36执行上述认证操作判定(S100)。后述该认证操作判定的详细。接下来,控制电路36通过认证操作判定来判定是否进行了认证操作(S101),在未进行认证操作的情况下(S101:否),暂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进行了认证操作的情况下(步骤101:是),控制电路36执行开闭操作判定(S102)。后述该开闭操作判定的详细。接下来,控制电路36通过开闭操作判定来判定是否进行了开闭操作(S103),在未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S103:否),暂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进行了开闭操作的情况下(步骤103:是),控制电路36朝向门ECU10输出工作指令信号(S104)。这里,在通过开闭操作判定而判定为进行了打开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电路36朝向门ECU10输出打开工作指令信号。另外,在通过开闭操作判定而判定为进行了关闭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电路36朝向门ECU10输出关闭工作指令信号。这样若输出工作指令信号,则车门3向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的方向进行工作。然后,暂时结束本处理。
接下来,对上述认证操作判定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在多个传感器电极的排列方向上,当车门3的位置为全闭位置时将位于该车门3的打开方向D1上的端部的第三传感器电极33称为最终电极,将位于与该打开方向D1上的上述端部相反的端部的第一传感器电极31称为开始电极。另一方面,当车门3的位置为全开位置时将位于该车门3的关闭方向D2上的端部的第一传感器电极31称为最终电极,并将位于与该关闭方向D2上的上述端部相反的端部的第三传感器电极33称为开始电极。另外,将位于开始电极与最终电极之间的第二传感器电极32称为中间电极。
图6示出认证操作判定处理的顺序。
控制电路36若开始本处理,则判定是否是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S200)。这里,在车门3的位置为全闭位置的情况下,控制电路36将第一传感器电极31识别为开始电极,并将第三传感器电极33识别为最终电极。另一方面,在车门3的位置为全开位置的情况下,控制电路36将第三传感器电极33识别为开始电极,并将第一传感器电极31识别为最终电极。另外,该开始电极相当于上述认证传感器电极。
而且,在判定为不是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的情况下(S200:否),控制电路36不判定为进行了认证操作,并结束这次的定时的认证操作的判定。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是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的情况下(S200:是),控制电路36获取第一经过时间Te1(S202)。该第一经过时间Te1是从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从OFF切换为ON到当前为止的经过时间,由控制电路36进行测量。此外,若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从ON切换为OFF,则第一经过时间Te1被重置为“0”。
接下来,控制电路36判定第一经过时间Te1是否为第一判定时间Tth1以上(S202)。对该第一判定时间Tth1设定适合判定在一段时间维持利用者使手等接近开始电极的状态的值。而且,在第一经过时间Te1小于第一判定时间Tth1的情况下(S202:否),控制电路36反复进行S201以及S202的各处理。
另一方面,在第一经过时间Te1为第一判定时间Tth1以上的情况下(S202:是),控制电路36判定为进行了对开始电极的认证操作(S203),并结束这次的定时的认证操作的判定。
通过这样的图6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进行认证操作的判定。
接下来,对上述开闭操作判定进行说明。
图7示出开闭操作判定处理的顺序。
控制电路36若开始本处理,则判定是否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依次输出了接近信号NF(S300)。在该S300中,若在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之后,输出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其后输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则控制电路36做出肯定判定。而且,在未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依次输出接近信号NF的情况下(S300:否),控制电路36不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并结束这次的定时的开闭操作的判定。
另一方面,在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依次输出了接近信号NF的情况下(S300:是),控制电路36判定是否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依次输出了分离信号DF(S301)。在该S301中,若在输出了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之后,输出中间电极的分离信号DFc,其后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则控制电路36做出肯定判定。而且,在未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依次输出分离信号DF的情况下(S301:否),控制电路36不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并结束这次的定时的开闭操作的判定。
另一方面,在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依次输出了分离信号DF的情况下(S302:是),控制电路36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S302)。在车门3为全闭状态时,在S302中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电路36判定为进行了打开操作。另外,在车门3为全开状态时,在S302中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电路36判定为进行了关闭操作。
这样,在判定为对车门3为全闭状态时的开始电极亦即第一传感器电极31进行了上述认证操作之后,判定为进行了打开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在上述图5所示的S104的处理中输出打开工作指令信号,车门3向打开方向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对车门3为全开状态时的开始电极亦即第三传感器电极33进行了上述认证操作之后,判定为进行了关闭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在上述图5所示的S104的处理中输出关闭工作指令信号,车门3向关闭方向进行工作。
控制电路36执行在上述开闭操作判定处理的执行中规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中止该开闭操作判定处理的执行的判定中止处理。作为该判定中止处理,控制电路36执行参照图8~图13进行说明的以下的第一判定中止处理、第二判定中止处理、第三判定中止处理、第四判定中止处理、第五判定中止处理、以及第六判定中止处理。若开始上述开闭操作判定处理则执行这些第一判定中止处理到第六判定中止处理的各处理。此外,在由于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而判定为进行了上述认证操作之后执行上述开闭操作判定处理。因此,第一判定中止处理到第六判定中止处理的各处理成为在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之后执行的处理。
图8示出第一判定中止处理的顺序。若开始该处理,则控制电路36判定中间电极即位于开始电极的旁边的第二传感器电极32的接近信号NFc是否为OFF,换句话说判断是否是在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之后,还未输出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的状态(S400)。而且,在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不为OFF的情况下(S400:否),控制电路36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为OFF的情况下(S400:是),控制电路36判定是否是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S401)。而且,在是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的情况下(S401:是),控制电路36中止当前执行的这次的开闭操作判定处理(S403),并结束本处理。若像这样中止开闭操作判定处理,则在上述图5所示的S103的处理中,判定为未进行开闭操作(S103:否),所以不执行S104的处理不输出工作指令信号。因此,车门3不工作。
另一方面,在S401中,判定为不是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的情况下(S401:否),控制电路36判定是否是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S402)。而且,在判定为不是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的情况下(S402:否),控制电路36反复进行S401以及S402的各处理。
另一方面,在S402中,判定为是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的情况下(S402:是),控制电路36通过执行上述S403的处理,中止当前执行的这次的开闭操作判定处理,并结束本处理。
图9示出第二判定中止处理的顺序。若开始该处理,则控制电路36判定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是否为OFF,换句话说判定是否是在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之后,还未输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的状态(S500)。而且,在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不为OFF的情况下(S500:否),控制电路36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为OFF的情况下(S500:是),控制电路36判定是否是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S501)。而且,在不是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的情况下(S501:否),控制电路36反复进行S501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S501中判定为是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的情况下(S501:是),与上述S403的处理相同地,控制电路36中止当前执行的这次的开闭操作判定处理(S502),并结束本处理。
图10示出第三判定中止处理的顺序。若开始该处理,则控制电路36判定是否是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S600)。而且,在判定为不是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的情况下(S600:否),控制电路36反复进行S600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是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的情况下(S600:是),控制电路36获取输出时间Te2(S601)。该输出时间Te2是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成为ON的时间,由控制电路36进行测量。此外,输出时间Te2的测量在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从ON切换为OFF的定时停止。另外,若后述的S603的判定处理结束则输出时间Te2重置为“0”。
接下来,控制电路36判定是否是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从ON切换为OFF的定时(S602)。而且,在判定为不是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从ON切换为OFF的定时的情况下(S602:否),控制电路36反复进行S601以及S60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是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从ON切换为OFF的定时的情况下(S602:是),控制电路36判定输出时间Te2是否是第二判定时间Tth2以上(S603)。对该第二判定时间Tth2设定利用者的开闭操作时的上述接近信号NFc的输出时间的最大时间的适合值。
而且,在判定为输出时间Te2小于第二判定时间Tth2的情况下(S603:否),控制电路36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输出时间Te2为第二判定时间Tth2以上的情况下(S603:是),与上述S403的处理相同地,控制电路36中止当前执行的这次的开闭操作判定处理(S604),并结束本处理。
图11示出第四判定中止处理的顺序。若开始该处理,则控制电路36判定是否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以及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均成为ON(S700)。而且,控制电路36反复进行S700的处理,直至在S700中做出肯定判定为止。
在S700中判定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以及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均成为ON的情况下(S700:是),控制电路36获取第三经过时间Te3(S701)。该第三经过时间Te3是从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以及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均成为ON的定时到当前为止的经过时间,由控制电路36进行测量。此外,若在后述的S703的判定处理中做出肯定判定则第三经过时间Te3重置为“0”。
接下来,控制电路36判定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是否为ON(S702)。而且,在判定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为ON的情况下(S702:是),控制电路36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S702中判定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不为ON的情况下(S702:否),控制电路36判定第三经过时间Te3是否为第三判定时间Tth3以上(S703)。对该第三判定时间Tth3设定从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以及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均成为ON到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成为ON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即利用者的开闭操作时的最大时间的适合值。
而且,在判定为第三经过时间Te3小于第三判定时间Tth3的情况下(S703:否),控制电路36反复进行S701以及S702以及S703的各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第三经过时间Te3为第三判定时间Tth3以上的情况下(S703:是),与上述S403的处理相同地,控制电路36中止当前执行的这次的开闭操作判定处理(S704),并结束本处理。
图12示出第五判定中止处理的顺序。若开始该处理,则控制电路36判定是否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S800)。而且,控制电路36反复进行S800的处理,直至在S800做出肯定判定为止。
在S800中判定为是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的情况下(S800:是),控制电路36判定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是否为ON(S801)。而且,在判定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为ON的情况下(S801:是),控制电路36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S801中判定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不为ON的情况下(S801:否),与上述S403的处理相同地,控制电路36中止当前执行的这次的开闭操作判定处理(S802),并结束本处理。
图13示出第六判定中止处理的顺序。若开始该处理,则控制电路36判定是否是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S900)。而且,控制电路36反复进行S900的处理,直至在S900做出肯定判定为止。
在S900中判定为是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从OFF切换为ON的定时的情况下(S900:是),控制电路36判定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是否为ON(S901)。而且,在判定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不为ON的情况下(S901:否),控制电路36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S901中判定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为ON的情况下(S901:是),与上述S403的处理相同地,控制电路36中止当前执行的这次的开闭操作判定处理(S902),并结束本处理。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1)如图5所示,具备控制电路36的检测装置30在S101中判定为进行了认证操作,并且在S103中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在S104中输出工作指令信号。换句话说,在判定为进行了认证操作以及开闭操作的情况下使车门3进行开闭工作。换句话说,检测装置30即使判定为进行了第一操作或者第二操作,在未能够判定为进行了认证操作的情况下也不使开闭体进行开闭工作。因此,检测装置30能够抑制由利用者的操作的误检测引起的车门3的开闭工作。
这里,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多个传感器电极的检测信号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依次变化。因此,在利用者进行了开闭操作的情况下,接近信号NF以及分离信号DF如图14所示那样变化。
如图14所示,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首先在时刻t11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而且,其后在时刻t12输出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而且,其后在时刻t14输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另外,在时刻t13输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而且,其后在时刻t15输出中间电极的分离信号DFc。而且,其后在时刻t16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
另一方面,图15示出由于降雨、洗车等而水溅到窗玻璃5,而多个传感器电极检测到水滴的情况下的接近信号NF以及分离信号DF的变化的一个例子。
如图15所示,在多个传感器电极检测到水滴的情况下,在时刻t21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而且,其后在时刻t22输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而且,其后在时刻t24输出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另外,在时刻t23输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而且,其后在时刻t25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而且,其后在时刻t26输出中间电极的分离信号DFc。
这样在多个传感器电极检测到水滴的情况下,多个传感器电极的检测信号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依次变化的情况很少,不规则地变化的情况较多。
因此,如图7所示,控制电路36在S300中判定为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依次输出接近信号NF,并且在S301中判定为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依次输出分离信号DF的情况下,在S302中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因此,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2)如上述那样,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多个传感器电极的检测信号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依次变化。因此,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在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之后,且输出位于开始电极的旁边的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之前,再次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的可能性较低。另外,在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之后,且输出位于开始电极的旁边的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之前,输出配设在距开始电极最远的位置的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的可能性也较低。因此,在输出了这样的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误检测开闭操作。
因此,如上述那样,控制电路36在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之后执行的第一判定中止处理(在图8进行图示)中,在判定为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为OFF未输出该接近信号NFc的情况下(S400:是),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的情况下(S401:是)或者输出了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的情况下(S402:是),中止开闭操作判定(S403)。因此,在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之后到输出位于开始电极的旁边的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为止的期间,再次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的情况下或者输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的情况下,中止开闭操作判定。因此,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3)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多个传感器电极的检测信号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依次变化。因此,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在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之后且输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之前再次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在输出这样的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误检测开闭操作。
因此,如上述那样,控制电路36在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之后执行的第二判定中止处理(在图9中图示)中,在判定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为OFF未输出该接近信号NFe的情况下(S500:是),输出了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的情况下(S501:是),中止开闭操作判定(S502)。因此,在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之后,到输出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为止的期间,再次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的情况下中止开闭操作判定。因此,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4)如图16(A)所示,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检测对象迅速通过上述中间电极,所以该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的输出时间Te2较短。另一方面,如图16(B)所示,在由于降雨、洗车等而水滴附着于中间电极的情况下,由于容易连续地引起这样的水滴的附着,所以成为容易持续输出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的状态,而有输出时间Te2延长的趋势。另外,附着的水滴从中间电极流下花费一定程度的时间,所以在该情况下,中间电极检测到水滴的时间较长,而有输出时间Te2延长的趋势。
因此,控制电路36在图10所示的上述第三中止判定处理中,在判定为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的输出时间Te2为第二判定时间Tth2以上的情况下(S603:是),由于有中间电极检测到水滴的可能性,所以中止开闭操作判定(S604)。因此,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5)如图17(A)所示,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检测对象在从开始电极到最终电极之间以比较快的速度移动。因此,从检测对象与开始电极分离并接近中间电极的时刻到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为止所需要的电极通过时间PT(时刻t31~时刻t32的时间)较短。另一方面,如图17(B)所示,在由于降雨、洗车等而水滴附着于传感器电极的情况下,容易连续地引起这样的水滴的附着。另外,附着的水滴从传感器电极流下花费一定程度的时间,所以传感器电极检测到水滴的时间较长。因此,在水滴附着于传感器电极的情况下,有上述电极通过时间PT(时刻t41~时刻t42的时间)延长的趋势。因此,在从检测对象与开始电极分离并接近中间电极的时刻到经过规定的判定时间为止的期间,未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在最终电极附着水滴而误检测开闭操作。
因此,控制电路36在图11所示的上述第四中止判定处理中,在判定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以及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均为ON的情况下(S700:是),开始上述第三经过时间Te3的测量。而且,若在判定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不为ON的状况下(S702:否),换句话说在未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的状况下,判定为第三经过时间Te3为第三判定时间Tth3以上(S703:是),则控制电路36在S704中止开闭操作判定。因此,在从输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并且输出中间电极的接近信号NFc的时刻到经过第三判定时间Tth3为止的期间未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的情况下,中止开闭操作判定。因此,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6)如图18所示,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在输出了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的定时(时刻t51),输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的可能性较高。另一方面,如图19所示,在由于降雨、洗车等而水滴附着于开始电极的情况下,附着的水滴从开始电极流下花费一定程度的时间。因此,在输出了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的定时(时刻t61),未输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输出了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的定时未输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水滴附着于开始电极而误检测开闭操作。
因此,控制电路36在图12所示的上述第五判定中止处理中,在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为ON的定时(S800:是),判定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不为ON的情况下(S801:否),中止开闭操作判定(S802)。因此,在输出了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e的定时未输出开始电极的分离信号DFs的情况下,中止开闭操作判定。因此,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7)如图20所示,在利用者进行开闭操作的情况下,在进行了上述的认证判定之后,检测对象迅速远离上述开始电极,所以在输出了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的定时(时刻t71),未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的可能性较高。另一方面,如图21所示,在由于降雨、洗车等而水滴附着于开始电极的情况下,附着的水滴从开始电极流下花费一定程度的时间。因此,在输出了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的定时(时刻t81),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输出了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的定时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水滴附着于开始电极而误检测开闭操作。
因此,控制电路36在图13所示的上述第六判定中止处理中,在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为ON的定时(S900:是),判定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为ON的情况下(S901:否),中止开闭操作判定(S902)。因此,在输出了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的定时输出开始电极的接近信号NFs的情况下中止开闭操作判定。因此能够抑制开闭操作的误检测。
本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变更来实施。本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实施。
·也可以省略从上述第一判定中止处理到上述第六判定中止处理为止的全部的处理的执行。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上述(1)所记载的作用效果。
·也可以执行从上述第一判定中止处理到上述第六判定中止处理为止的各处理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执行的判定中止处理对应的作用效果。
·作为上述第四判定中止处理的变更例,例如也可以执行在从输出了中间电极的分离信号DFc并且输出了最终电极的接近信号NFs的时刻到经过规定的判定时间为止的期间未输出最终电极的分离信号DFe的情况下中止开闭操作判定的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利用者的操作,也可以在车门3为全闭状态的情况下,例如假定将手放在第一传感器电极31以及第二传感器电极32双方上之后沿着打开方向D1进行打开操作。此外,在该情况下,第一传感器电极31以及第二传感器电极32相当于认证传感器电极。另外,在车门3为全开状态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手放在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双方上之后沿着关闭方向D2进行关闭操作。此外,该情况下,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相当于认证传感器电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表示检测对象接近了传感器电极而使接近信号NF为ON,但也可以以其它的方式输出表示检测对象接近了传感器电极的接近信号。例如也可以在传感器电极中的静电电容为上述判定值Cth以上的情况下,视为输出接近信号而执行上述的各种处理。同样地,虽然为了表示检测对象远离传感器电极而使分离信号DF为ON,但也可以以其它的方式输出表示检测对象远离传感器电极的信号。例如也可以在传感器电极中的静电电容的时间微分值小于上述微分判定值Dth的情况下,视为输出分离信号而执行上述的各种处理。
·也可以省略上述认证操作判定。而且,在执行上述开闭操作判定并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的情况下,使车门3向从开始电极朝向最终电极的方向工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30具备第一传感器电极31、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具备以成列的方式设置的至少两个传感器电极,则能够适当地变更传感器电极的数目以及配置。此外,在传感器电极的数目为两个的情况下,由于在开始电极与最终电极之间不存在中间电极,所以省略上述第三判定中止处理以及上述第四判定中止处理的执行,其它的各处理只要使其与传感器电极的数目为两个的情况对应地适当地变更即可。另外,在传感器电极的数目为四个的情况下,例如只要将配置在开始电极与最终电极之间的多个传感器电极的任意一个作为中间电极,或者将与开始电极相邻的传感器电极作为中间电极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30的设置位置能够适当地变更,例如也可以设置于车身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车门3作为开闭体的一个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平开门、后门、或者通过致动器的驱动进行开闭工作的窗玻璃5作为开闭体。此外,该情况下,优选第一传感器电极31、第二传感器电极32、以及第三传感器电极33配置为在开闭体的开闭方向上排列。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36能够构成为根据计算机程序(软件)动作的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各种处理中的至少一部分处理的专用的硬件(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一个以上的专用的硬件电路或者包含它们的组合的电路。处理器包含CPU、及RAM以及ROM等存储器,存储器储存构成为使CPU执行处理的程序代码或者指令。存储器,即存储介质包含能够由通用或者专用的计算机访问的所有的能够利用的介质。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具备:
多个传感器电极,以成列的方式设置,与检测对象的间隔越短则静电电容越大;
控制部,控制致动器使车辆的开闭体进行开闭工作;
输出部,输出接近信号和分离信号,其中,上述接近信号是根据上述静电电容的变化而变化的信号,该接近信号表示上述检测对象接近了上述传感器电极,上述分离信号是根据上述静电电容的变化而变化的信号,该分离信号表示上述检测对象远离了上述传感器电极;以及
判定部,进行开闭操作判定,该开闭操作判定是指:在多个上述传感器电极的排列方向上,当上述开闭体的位置为全闭位置时,将位于上述开闭体的打开方向上的端部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最终电极,并将位于与上述打开方向上的上述端部相反的端部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开始电极,当上述开闭体的位置为全开位置时,将位于上述开闭体的关闭方向上的端部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最终电极,并将位于与上述关闭方向上的上述端部相反的端部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开始电极,此时在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依次输出了多个上述传感器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并且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依次输出了多个上述传感器电极的上述分离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了开闭操作,
在判定为进行了上述开闭操作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开闭体向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的方向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其中,
在上述开闭操作判定的执行中,在输出了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之后,且输出位于上述开始电极的旁边的上述传感器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之前,当再次输出了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情况下或者输出了上述最终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判定部中止上述开闭操作判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其中,
在上述开闭操作判定的执行中,在输出了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之后,且输出上述最终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之前,当再次输出了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判定部中止上述开闭操作判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其中,
上述传感器电极设置有三个以上,在将位于上述开始电极与上述最终电极之间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中间电极时,
在上述开闭操作判定的执行中,当上述中间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输出时间为规定的判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上述判定部中止上述开闭操作判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其中,
上述传感器电极设置有三个以上,在将位于上述开始电极与上述最终电极之间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中间电极时,
在上述开闭操作判定的执行中,当从输出了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分离信号并且输出了上述中间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时刻到经过规定的判定时间为止的期间未输出上述最终电极的上述分离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判定部中止上述开闭操作判定。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其中,
在上述开闭操作判定的执行中,当输出上述最终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定时未输出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分离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判定部中止上述开闭操作判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其中,
在上述开闭操作判定的执行中,当输出上述最终电极的上述分离信号的定时输出上述开始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判定部中止上述开闭操作判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其中,
将多个上述传感器电极中的一个以上的上述传感器电极作为认证传感器电极,
上述判定部进行上述开闭操作判定和认证操作判定,该认证操作判定是在以预先决定的方式输出了上述认证传感器电极的上述接近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了认证操作的判定,
在判定为进行了上述认证操作和上述开闭操作两个操作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开闭体向从上述开始电极朝向上述最终电极的方向工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40751 | 2019-07-31 | ||
JP2019140751A JP7293951B2 (ja) | 2019-07-31 | 2019-07-31 | 車両用操作検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05335A true CN112305335A (zh) | 2021-02-02 |
CN112305335B CN112305335B (zh) | 2024-06-21 |
Family
ID=74483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49850.7A Active CN112305335B (zh) | 2019-07-31 | 2020-07-30 | 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293951B2 (zh) |
CN (1) | CN1123053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68354A (zh) | 2021-02-22 | 2023-10-10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发光装置以及使用该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4893A (zh) * | 2011-12-14 | 2013-06-19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盖锁闭控制装置 |
JP2015021237A (ja) * | 2013-07-17 | 2015-02-02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ドア開閉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CN105604435A (zh) * | 2014-11-19 | 2016-05-25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车辆用开闭体的操作检测装置 |
CN107124174A (zh) * | 2016-02-24 | 2017-09-01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车辆操作检测装置 |
JP2017160761A (ja) * | 2016-03-11 | 2017-09-14 |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車両制御装置 |
JP2019023026A (ja) * | 2017-07-24 | 2019-02-14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操作検出装置及び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
JP2019071246A (ja) * | 2017-10-11 | 2019-05-09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操作検出装置 |
-
2019
- 2019-07-31 JP JP2019140751A patent/JP7293951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7-30 CN CN202010749850.7A patent/CN1123053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4893A (zh) * | 2011-12-14 | 2013-06-19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盖锁闭控制装置 |
JP2015021237A (ja) * | 2013-07-17 | 2015-02-02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ドア開閉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CN105604435A (zh) * | 2014-11-19 | 2016-05-25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车辆用开闭体的操作检测装置 |
CN107124174A (zh) * | 2016-02-24 | 2017-09-01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车辆操作检测装置 |
JP2017160761A (ja) * | 2016-03-11 | 2017-09-14 |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車両制御装置 |
JP2019023026A (ja) * | 2017-07-24 | 2019-02-14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操作検出装置及び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
JP2019071246A (ja) * | 2017-10-11 | 2019-05-09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操作検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293951B2 (ja) | 2023-06-20 |
JP2021026804A (ja) | 2021-02-22 |
CN112305335B (zh) | 2024-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50789B2 (en) | Vehicle operation detecting device | |
US9605471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rear door | |
CN110206444B (zh) | 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 | |
JP4371129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 |
CN112305335B (zh) | 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 | |
JP6905887B2 (ja) | 車両用操作検出装置及び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 |
JP7043779B2 (ja) | 車両用操作検出装置 | |
US11967475B2 (en) | Switch device | |
CN110319859B (zh) | 车辆操纵检测装置 | |
CN110029906B (zh) | 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 | |
JP5161562B2 (ja) | 車両開閉体の駆動制御装置 | |
JP6828534B2 (ja) | 車両用操作検出装置 | |
JP7394042B2 (ja) | 車両用操作検出装置 | |
CN115247519A (zh) | 基于内部传感器的车辆举升式车门致动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2302438B (zh) | 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 | |
CN112302439B (zh) | 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 | |
CN112298099B (zh) | 车辆用操作检测装置、以及开闭体控制装置 | |
KR102717524B1 (ko) | 도어 개폐 장치, 그를 가지는 차량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JP2017193896A (ja) | 車両用リアゲート開閉装置 | |
CN116427797A (zh) | 用于解锁车门的系统及方法、车门把手 | |
JP2015089729A (ja) | 車両用エンジン始動装置、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始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KR20180069366A (ko) | 도어 개폐 장치, 그를 가지는 차량 및 그 제어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AISIN Co.,Ltd.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