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5193A - 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5193A
CN112305193A CN202010949049.7A CN202010949049A CN112305193A CN 112305193 A CN112305193 A CN 112305193A CN 202010949049 A CN202010949049 A CN 202010949049A CN 112305193 A CN112305193 A CN 112305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leaning
crucible
clamping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90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05193B (zh
Inventor
初奎明
王建
殷志源
孙天宇
竺浩炜
黄通荣
孙明圭
金陈巍
安珊
张晓丹
周宇川
刘月
檀康
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ehua Energy Te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ehua Energy Te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ehua Energy Te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ehua Energy Te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90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51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5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5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05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5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2Fuels, explosives
    • G01N33/222Solid fuels, e.g. co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其包括分析炉体、多个坩埚、输送装置以及上下料装置;所述分析炉体具有陶瓷转盘,所述陶瓷转盘具有供所述坩埚放置的放置通孔;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座以及驱动所述输送座移动的输送台,所述输送座具有水平布置的输送转盘,所述输送转盘具有供所述坩埚放置且与所述放置通孔一一对应的输送通孔,所述输送座经所述输送台输送后具有靠近所述分析炉体的上料工位和远离所述分析炉体的称料工位;当所述输送台处于所述上料工位时,所述上下料装置能够将所述坩埚在所述放置通孔和所述输送通孔之间转移。本申请具有方便检测人员对煤样进行工业分析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煤质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
背景技术
煤质工业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定煤样空气干燥基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仪器,根据国家标准GB/T2001的要求进行标准化检测。
授权公告号为CN20435980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煤质专用自动化工业分析仪,包括高温炉和多个坩埚;所述高温炉内水平旋转安装有陶瓷转盘,陶瓷转盘具有供坩埚放置的放置孔;所述高温炉内还设置有称量陶瓷转盘上坩埚质量的陶瓷秤杆和内置天平模块。
上述煤质专用自动化工业分析仪的检测步骤如下所示:1、通过内置天平模块称量陶瓷转盘中多个坩埚的质量并记录到系统中;2、检测人员将坩埚从陶瓷转盘中取下,并放置于精密质量检测仪中,并称取1±0.1g的煤样,再将坩埚放回陶瓷转盘中,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坩埚内都称取有1±0.1g的煤样;3、高温炉升温,使得保持在105℃~110℃内持续1小时,再次称量坩埚和煤样的总质量;4、高温炉继续升温,保持在815℃持续1小时,使得煤样充分燃烧,待冷却后,再次称量坩埚和灰分的总质量。采用上述检测步骤,即可获取煤样中水分的质量以及煤样燃烧后产生的灰分的质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一次煤样工业分析中,检测人员需要将多份1±0.1g煤样放入坩埚中,使得检测人员需要往复于高温炉和精密称重仪器之间进行坩埚的取放,造成煤样工业分析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了检测人员对煤样进行工业分析,本申请提供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包括分析炉体、多个坩埚、输送装置以及上下料装置;所述分析炉体具有陶瓷转盘,所述陶瓷转盘具有供所述坩埚放置的放置通孔;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座以及驱动所述输送座移动的输送台,所述输送座具有水平布置的输送转盘,所述输送转盘具有供所述坩埚放置且与所述放置通孔一一对应的输送通孔,所述输送座经所述输送台输送后具有靠近所述分析炉体的上料工位和远离所述分析炉体的称料工位;当所述输送台处于所述上料工位时,所述上下料装置能够将所述坩埚在所述放置通孔和所述输送通孔之间转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煤质工业分析仪主要用于检测煤样中含水量和灰分量,且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示:1、煤质工业分析仪先通过内置天平模块称量陶瓷转盘中多个坩埚的质量并记录到系统中;2、上下料装置将位于陶瓷转盘上的坩埚逐一取下,并放置于输送转盘中对应的放置通孔处;3、输送装置将输送座从上料工位输送至称料工位上;4、测试人员将输送转盘上的坩埚逐一取下并称取1±0.1g煤样,并放回至输送转盘中对应的输送通孔上;5、输送装置将输送座从称料工位输送至上料工位处;6、上下料装置将输送转盘上的坩埚逐一转移至陶瓷转盘中对应的放置通孔处;7、分析炉体关闭,并开始升温,使得保持在105℃~110℃内持续1小时,通过内置天平模块称量坩埚和煤样的总质量;8、分析炉体继续升温,保持在815℃持续1小时,使得煤样充分燃烧,待冷却后,再次称量坩埚和灰分的总质量。
上述煤质工业分析仪通过设定上下料装置和输送装置,解决了检测人员往复于分析炉体和精密质量检测仪之间,使得检测人员能够在精密质量检测仪的一侧,即可完成将称量好煤样的坩埚放置到分析炉体的陶瓷转盘上,从而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方便了检测人员对煤样进行工业分析。
可选的,所述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盘、驱动所述上料盘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夹持所述坩埚的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上料盘底面且与所述放置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夹持座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座外且呈圆环形的第一弹性气囊;所述煤质工业分析仪还设有控制第一弹性气囊膨胀和收缩的充放气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下料装置将坩埚从陶瓷转盘上转移至输送转盘的转运步骤如下所示:1、上料盘经驱动机构作用,上料盘处于陶瓷转盘的正上方,第一弹性气囊处于未充气状态且伸入至坩埚的上端开口内;2、充放气组件对第一弹性气囊充气,使得第一弹性气囊膨胀并抵接在坩埚的内壁上,实现第一弹性气囊与坩埚的锁定;3、上料盘经驱动机构作用,上料盘从陶瓷转盘的上方移动至输送转盘的上方,并将坩埚放入输送转盘中对应的输送通孔内;4、充放气组件对第一弹性气囊放气,由于第一弹性气囊具有弹性,回复至未充气前的状态,此时完成第一弹性气囊和坩埚的解锁;5、上料盘经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上升,使第一弹性气囊从坩埚中取出。
上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座、第一弹性气囊和充放气组件,由于坩埚是由陶瓷类材料制成的,采用第一弹性气囊夹持坩埚,对坩埚的损伤较小。
其中,采用上下料装置将置于输送转盘中具有煤样的坩埚输送至陶瓷转盘上的步骤和上述转运步骤相似。上述上下料装置在转移具有煤样的坩埚时,由于需要将坩埚从输送转盘移动至陶瓷转盘中,移动的路线较为复杂,由于第一弹性气囊将坩埚的上端开口盖合,能够保持坩埚内的煤样和空气较为稳定,降低了煤样受空气扰动而发生质量变化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移平台、驱动所述滑移平台水平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安装于所述滑移平台且驱动所述上料盘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当所述输送台处于所述上料工位时,所述滑移平台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后具有位于所述陶瓷转盘上方的第一工位和位于所述输送转盘上方的第二工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滑移平台进行水平移动,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上料盘座升降移动,从而实现了与第一夹持机构配合后将坩埚在陶瓷转盘的放置通孔和输送转盘的输送通孔之间进行转移。
可选的,所述煤质工业分析仪还包括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旋转平台和驱动所述旋转平台旋转的旋转电机;所述滑移平台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后还具有位于所述旋转平台正上方的第三工位;所述旋转平台具有夹持面且在所述夹持面设置有用于夹持上料盘输送的坩埚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旋转平台经所述旋转电机驱动后具有夹持面处于顶面的承料状态和夹持面处于底面的清理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煤样充分燃烧且至坩埚冷却后,坩埚内的煤样转化成灰分,在分析炉体内置天平模块称量坩埚和灰分的总质量后,上下料装置将陶瓷转盘上的坩埚转移至清理装置的旋转平台上,旋转平台上的第二夹持机构将坩埚进行夹持,并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从承料状态转化成清理状态,坩埚上的灰分由于重力作用被倒出坩埚;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平台恢复至承料状态,上下料装置再将坩埚转移至陶瓷转盘中。
上述清理装置的设定,减少了检测人员倾倒试验后坩埚内的灰分的操作,从而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有助于方便检测人员进行煤样的工业分析。
可选的,所述烧杯的底部具有卡接槽;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一夹持座一一对应的第二夹持座和套设于所述第二夹持座且呈圆环形的第二弹性气囊;所述第二弹性气囊与所述充放气组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一夹持机构的结构近似,且通过第二弹性气囊的膨胀和恢复实现对坩埚的夹持锁定和防松,对坩埚的损伤较小,且夹持效果较为理想。
可选的,所述清理装置还包括清理箱,所述清理箱具有上端开口的清理腔室,所述旋转平台旋转安装于所述清理箱且位于所述清理腔室的上端开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箱的设定有助于承接从坩埚内倾倒出来的灰分,有助于灰分的收集和后期处理,且减少了灰分在空气中的弥漫量,有助于提高试验室的环境。
可选的,所述旋转平台的侧壁周向设有与所述清理腔室内壁密封配合的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件能够提高旋转平台和清理箱侧壁的密封效果,有助于降低在灰分倾倒过程中灰分泄漏致试验室的大气,有助于提高试验室的环境。
可选的,所述清理装置还包括吹风机构,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吹风支架以及安装于吹风支架上的多个吹风头以及为所述吹风头供气的供气组件;当所述旋转平台处于清理状态时,所述吹风头与夹持于所述旋转平台上的所述坩埚一一正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坩埚内的灰分倾倒之后,且旋转平台还处于清理状态时,供气组件为吹风支架中的吹风头供气,使得吹风头吹出的气流直接吹在坩埚内,有助于清理坩埚内残留的灰分,有助于提高坩埚的清理效果,降低坩埚内存在灰分残留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清理箱在其侧壁还开设有供所述吹风支架和所述吹风头容置的吹风腔室,所述清理箱还设有供驱动所述吹风支架水平滑移的驱动气缸;所述吹风支架经所述驱动气缸驱动后具有位于所述吹风腔室内的待命工位以及位于所述清理腔室内的清理工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风支架经驱动气缸驱动后能够收回至吹风腔室内,使得在坩埚倾倒灰分时,灰分不会直接倾倒在吹风支架上,有助于使得灰分能够直接被收集于清理箱的底部,减少了吹风支架上灰分堆积量。
可选的,所述清理箱在其底部侧壁还设有抽屉口且在抽屉口处设置有清理抽屉,所述清理抽屉具有上端开口的清理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屉口和清理抽屉的设定有助于方便对清理箱内的灰分进行收集处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通过设置输送装置和上下料装置,解决了检测人员往复于分析炉体和精密质量检测仪之间,使得检测人员能够在精密质量检测仪的一侧,即可完成将称量好煤样的坩埚放置到分析炉体的陶瓷转盘上,从而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方便了检测人员对煤样进行工业分析;
2.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盘、驱动机构和第一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通过第一弹性气囊夹持坩埚,对坩埚的损伤较小,且能够降低坩埚内的煤样受空气扰动而发生质量变化的概率;
3.通过设定清理装置,减少了检测人员倾倒试验后坩埚内的灰分的操作,从而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有助于方便检测人员进行煤样的工业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煤质工业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分析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坩埚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清理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滑移平台、升降气缸和上料盘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上料盘、第一夹持座和第一弹性气囊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分析炉体;11、高温炉体;111、高温腔室;112、容置腔室;113、隔离板;1131、称量通孔;12、陶瓷转盘;121、支撑孔;122、放置通孔;13、第一电机;14、内置天平模块;141、陶瓷称量杆;142、称量座;15、炉盖;16、启闭气缸;17、旋转支撑座;171、支撑盘;1711、支撑杆;172、支撑轴;2、坩埚;21、容置槽;22、卡接槽;23、卡接凸环;3、输送装置;31、输送座;311、输送支架;312、输送转盘;3121、输送通孔;313、第二电机;32、输送台;321、滑移板;4、上下料装置;41、支架;42、上料盘;431、滑移平台;4321、驱动丝杠;4322、丝杠螺母;4323、驱动滑轨;4324、驱动滑块;4325、驱动电机;433、升降气缸;44、第一夹持座;441、第一环槽;442、第一通道;45、第一弹性气囊;451、第一充气头;5、清理装置;51、清理箱;511、清理腔室;512、导向斜面;513、供气缺口;514、吹风腔室;515、抽屉口;516、清理抽屉;5161、清理槽;52、旋转平台;521、密封件;522、夹持面;523、背向面;53、旋转电机;54、吹风机构;541、吹风支架;5411、进风接头;5412、出风接头;5413、送风通道;542、吹风头;543、驱动气缸;55、第二夹持座;551、第二环槽;552、第二通道;56、第二弹性气囊;561、第二充气头;57、环形软管;6、精密质量检测仪;72、第二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参照图1,煤质工业分析仪包括分析炉体1、输送装置3、上下料装置4以及清理装置5。
参照图2,分析炉体1包括高温炉体11、设置于高温炉体11内的陶瓷转盘12、驱动陶瓷转盘12旋转的第一电机13以及用于检测陶瓷转盘12中坩埚2重量的内置天平模块14。
高温炉体11具有上端开口的高温腔室111、位于高温腔室111下方且用于容置内置天平模块14的容置腔室112以及将高温腔室111和容置腔室112隔离的隔离板113。
参阅图1和图2,高温炉体11还设置有将高温腔室111上端开口盖合且水平布置的炉盖15以及驱动该炉盖15水平滑移的启闭气缸16。炉盖15经启闭气缸16驱动后具有将高温腔室111上端开口盖合的闭合工位以及与高温腔室111上端开口错位的开启工位。
参阅图2,高温炉体11在高温腔室111的底面处预埋有电加热炉丝,炉盖15的底面也预埋有电加热炉丝,用于提升高温炉体11的高温腔室111内的温度。
参阅图2,隔离板113的中心处旋转安装有旋转支撑座17。旋转支撑座17由陶瓷材料制成。旋转支撑座17包括水平布置且位于高温腔室111内的支撑盘171以及连接于支撑盘171底部且竖直贯穿隔离板113的支撑轴172。第一电机13置于容置腔室112内,且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与支撑轴172连接以驱动旋转支撑座17进行水平旋转。
支撑盘171在其顶面中部设置有两根周向对称的支撑杆1711。陶瓷转盘12放置于支撑盘171的顶面,且具有供支撑杆1711插入的支撑孔121。当旋转支撑座17旋转时,陶瓷转盘12同步转动。
参阅图2和图3,陶瓷转盘12的顶面还周向间隔布置有放置通孔122且在每个放置通孔122内均设置有坩埚2。在本实施例中,陶瓷转盘12具有十六个放置通孔122。
参阅图2,坩埚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盛放煤样的容置槽21。坩埚2的底部具有卡接槽22。坩埚2的外侧壁中部周向布置有卡接凸环23。
当坩埚2放置于陶瓷转盘12的放置通孔122时,坩埚2的卡接凸环23抵接于陶瓷转盘12的顶面,且坩埚2的底部从放置通孔122的下端伸出。
参阅图2和图3,隔离板113具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称量通孔1131。内置天平模块14具有一根通过称量通孔1131从下至上贯穿隔离板113且与一个放置通孔122正对的陶瓷称量杆141。陶瓷称量杆141的顶部具有插入坩埚2的卡接槽22底部的称量座142。内置天平模块14驱动陶瓷承料杆上升,且抵接于置于陶瓷转盘12的坩埚2的卡接槽22内,坩埚2被顶起后,内置天平模块14能够获取坩埚2的质量数据。
参阅图4,输送装置3包括输送座31和驱动输送座31移动的输送台32。其中,输送台32为直线丝杠滑台,输送台32的滑移板321设于直线丝杠滑台的顶面且水平布置,以使得滑移平台431能够进行水平移动。
输送座31安装于滑移板321的顶面,且包括输送支架311、旋转安装于输送支架311顶面的输送转盘312以及驱动输送转盘312旋转的第二电机313。第二电机313为伺服电机,从而能够小角度调节输送转盘312的旋转角度。
参阅图1、图2和图4输送转盘312顶面周向均匀且间隔布置有十六个输送通孔3121,且输送通孔3121与放置通孔122一一对应。此处的一一对应的是指,放置通孔122上的坩埚2经上下料装置4的转移后会被置于对应的输送通孔3121,且输送通孔3121内的坩埚2经上下料装置4的转移后会被置于对应的放置通孔122。
输送座31经输送台32的驱动后具有靠近分析炉体1的上料工位和远离分析炉体1的称料工位。在进行试验室内仪器的放置时,可以在称料工位一侧的检测平台上放置精密质量检测仪6,方便检测人员能够从称料工位中取下空坩埚2,并在坩埚2上称量1±0.1g的煤样后将坩埚2放置于输送装置3的输送转盘312上。
参阅图5和图6,清理装置5包括清理箱51、用于承接坩埚2(参阅图3)的旋转平台52、驱动旋转平台52旋转的旋转电机53以及设置于清理箱51内的吹风机构54。
参阅图5、图6和图7,清理箱51为中空的长方体箱体,且具有上端开口且呈长方体状的清理腔室511。其中,清理腔室511的顶部边沿内壁设有导向斜面512。
旋转平台52呈长方形板状平台,且旋转安装于清理箱51的顶部。旋转平台52的旋转轴线为水平布置。旋转平台52的侧壁周向设置有密封件521,密封件521为铺设于旋转平台52侧壁且与清理箱51内壁密封贴合的橡胶密封垫。
旋转平台52具有夹持面522以及与夹持面522相对的背向面523。旋转平台52经旋转电机53驱动后具有夹持面522处于顶面的承料状态和夹持面522处于底面的清理状态。
参阅图2、图3和图8,旋转平台52在夹持面522上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包括与放置通孔122一一对应的第二夹持座55和套设于第二夹持座55外且呈圆环状的第二弹性气囊56。此处的第二夹持座55与放置通孔122一一对应,指的是放置通孔122上的坩埚2经上下料装置4的转移后会被置于对应的第二夹持座55上,且第二夹持座55上的坩埚2经上下料装置4的转移后会被置于对应的放置通孔122。其中,第二弹性气囊56能够伸入坩埚2底部的卡接槽22内,并通过膨胀后与坩埚2进行锁定。
参阅图8,第二夹持座55的外壁设置有供第二弹性气囊56卡接的第二环槽551,且第二弹性气囊56的内环面与第二环槽551通过胶水粘结固定。其中,第二夹持座55具有连通第二环槽551内壁和背向面523的第二通道552,第二弹性气囊56的第二充气头561通过第二通道552延伸至旋转平台52的背向面523。其中,所有第二弹性气囊56的第二充气头561连接于一个环形软管57。
参阅图5和图8,煤质工业分析仪还设置有控制第二弹性气囊56膨胀和收缩的充放气组件。充放气组件包括第二气阀、储气罐和连接第二气阀的输出端和第二弹性气囊56的环形软管57的第二气管72。其中,第二气阀为二位三通气阀,且具有第二充气状态和第二放气状态。当第二气阀处于第二充气状态时,第二弹性气囊56与储气罐连通,第二弹性气囊56膨胀直至其内气压与储气罐的输出压力保持一致;当第二气阀处于第二放气状态时,第二弹性气囊56与大气连通,第二弹性气囊56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收缩并恢复至常态。其中,清理箱51的上端开设有供第二气管72伸出的供气缺口513。
参阅图6,清理箱51在旋转平台52下方的侧壁处开设有供吹风机构54容置的吹风腔室514。
参阅图6和图9,吹风机构54包括吹风支架541、安装于吹风支架541上的多个吹风头542、为送风头供气的供气组件以及连接于吹风支架541且驱动吹风支架541水平移动的驱动气缸543。其中,吹风头542与旋转平台52的第二夹持座55一一对应布置。
吹风支架541为中空的金属圆环,且具有进风接头5411、供吹风头542安装的出风接头5412以及连通进风接头5411和出风接头5412之间的送风通道5413。供气组件为供气罐、供气管道和安装于供气管道上的供气阀门,通过供气阀门的启闭能够控制吹风头542是否吹风。
参阅图5至图9,吹风支架541经驱动气缸543驱动后具有位于吹风腔室514内的待命工位和位于清理腔室511内的清理工位。当旋转平台52上的第二夹持机构夹持坩埚2后,并在旋转电机53的作用下从承料状态切换至清理状态时,坩埚2内的灰分会倾倒至清理空腔内,此时吹风支架541处于待命工位内,避免了灰分直接倾倒在吹风支架541上;在灰分倾倒完成后,吹风支架541经驱动气缸543驱动后从待命工位移动至清理工位,吹风头542出风,对正对的坩埚2进行清理,降低了坩埚2内灰分残留的可能性;之后,吹风支架541经驱动气缸543驱动后从清理工位退回至待命工位内;然后,旋转平台52经旋转电机53驱动后从清理状态恢复至承料状态。
参阅图6,清理箱51的侧壁底部还开设有抽屉口515且在抽屉口515处设置有清理抽屉516。清理抽屉516具有上端开口且用于承接从坩埚2内倒入的灰分的清理槽5161。
参阅图1和图10,上下料装置4包括支架41、上料盘42、驱动上料盘42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安装于上料盘42且用于夹持坩埚2的第一夹持机构。
参阅图10,驱动机构包括滑移安装于支架41的滑移平台431、驱动滑移平台431水平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安装于滑移平台431且驱动上料盘42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
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旋转安装于支架41且水平布置的驱动丝杠4321、安装于滑移平台431顶部且与驱动丝杠4321配合的丝杠螺母4322、平行于驱动丝杠4321且安装于支架41的驱动滑轨4323以及安装于滑移平台431、与驱动滑轨4323配合的驱动滑块4324以及驱使驱动丝杠4321旋转的驱动电机43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两根驱动滑轨4323,且两根驱动滑轨4323分别位于驱动丝杠4321的两侧。
参阅图11,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气缸433,升降气缸433固定于滑移平台431的底部且竖直布置,升降气缸433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伸出。上料盘42水平固定于升降气缸433的活塞杆的端部。
参阅图2、图11和图12,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固定于上料盘42底面且与放置通孔122一一对应的第一夹持座44和套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座44外且呈圆环形的第一弹性气囊45。第一夹持座44的外壁设置有供第一弹性气囊45卡接的第一环槽441,且第一弹性气囊45的内环面与第一环槽441通过胶水粘结固定。其中,第一夹持座44具有连通第一环槽441内壁和背向面523的第一通道442,第一弹性气囊45的第一充气头451通过第一通道442延伸至上料盘42的背面。
充放气组件还包括连接第一充气头451和储气罐的第一气管和安装于第一气管上的第一气阀。第一气阀为二位三通阀,且具有第一充气状态和第一放弃状态。当第一气阀处于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弹性气囊45与储气罐连通,第一弹性气囊45膨胀至其内气压与储气罐的输出压力保持一致;当第一气阀处于第一放气状态时,第一弹性气囊45与大气连通,第一弹性气囊45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收缩并恢复至常态。
结合图1至图12,滑移平台431经驱动机构驱动后具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
当滑移平台431处于第一工位时,滑移平台431位于陶瓷转盘12的上方,上料盘42上的第一夹持座44与陶瓷转盘12上的放置通孔122一一正对,以使得第一夹持机构能够完成对陶瓷转盘12上坩埚2的取放。
当滑移平台431处于第二工位时,若此时输送台32处于上料工位时,滑移平台431与输送台32正对,上料盘42上的第一夹持座44与输送转盘312上的输送通孔3121一一正对,以使得第一夹持机构能够完成对输送转盘312上坩埚2的取放。
当滑移平台431处于第三工位时,滑移平台431与旋转平台52正对,上料盘42上的第一夹持座44与旋转平台52上的第二夹持座55一一正对,以使得第一夹持机构能够将坩埚2放置于第二夹持机构上或第一夹持机构能够将第二夹持机构上的坩埚2夹取。
结合图1至图12,上述煤质工业分析仪的工作步骤如下所示:
1、煤质工业分析仪先通过内置天平模块14称量陶瓷转盘12中多个坩埚2的质量并记录到系统中;
2、上下料装置4将位于陶瓷转盘12上的坩埚2逐一取下,并放置于输送转盘312中对应的放置通孔122处;
3、输送装置3将输送座31从上料工位输送至称料工位上;
4、测试人员将输送转盘312上的坩埚2逐一取下并称取1±0.1g煤样,并放回至输送转盘312中对应的输送通孔3121上;
5、输送装置3将输送座31从称料工位输送至上料工位处;
6、上下料装置4将输送转盘312上的坩埚2逐一转移至陶瓷转盘12中对应的放置通孔122处;
7、分析炉体1关闭,并开始升温,使得保持在105℃~110℃内持续1小时,通过内置天平模块14称量坩埚2和煤样的总质量;
8、分析炉体1继续升温,保持在815℃持续1小时,使得煤样充分燃烧,待冷却后,再次称量坩埚2和灰分的总质量;
9、上下料装置4将陶瓷转盘12上的坩埚2取下,并放置于清理装置5的旋转平台52上,并进行清理;
10、待清理装置5完成对坩埚2的清理后,上下料装置4再将清理完成的坩埚2放回陶瓷转盘12上。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析炉体(1)、多个坩埚(2)、输送装置(3)以及上下料装置(4);所述分析炉体(1)具有陶瓷转盘(12),所述陶瓷转盘(12)具有供所述坩埚(2)放置的放置通孔(122);所述输送装置(3)包括输送座(31)以及驱动所述输送座(31)移动的输送台(32),所述输送座(31)具有水平布置的输送转盘(312),所述输送转盘(312)具有供所述坩埚(2)放置且与所述放置通孔(122)一一对应的输送通孔(3121),所述输送座(31)经所述输送台(32)输送后具有靠近所述分析炉体(1)的上料工位和远离所述分析炉体(1)的称料工位;当所述输送台(32)处于所述上料工位时,所述上下料装置(4)能够将所述坩埚(2)在所述放置通孔(122)和所述输送通孔(3121)之间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装置(4)包括上料盘(42)、驱动所述上料盘(42)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夹持所述坩埚(2)的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上料盘(42)底面且与所述放置通孔(122)一一对应的第一夹持座(44)和套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座(44)外且呈圆环形的第一弹性气囊(45);所述煤质工业分析仪还设有控制第一弹性气囊(45)膨胀和收缩的充放气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移平台(431)、驱动所述滑移平台(431)水平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安装于所述滑移平台(431)且驱动所述上料盘(42)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当所述输送台(32)处于所述上料工位时,所述滑移平台(431)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后具有位于所述陶瓷转盘(12)上方的第一工位和位于所述输送转盘(312)上方的第二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煤质工业分析仪还包括清理装置(5);所述清理装置(5)包括旋转平台(52)和驱动所述旋转平台(52)旋转的旋转电机(53);所述滑移平台(431)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后还具有位于所述旋转平台(52)正上方的第三工位;所述旋转平台(52)具有夹持面(522)且在所述夹持面(522)设置有用于夹持上料盘(42)输送的坩埚(2)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旋转平台(52)经所述旋转电机(53)驱动后具有夹持面(522)处于顶面的承料状态和夹持面(522)处于底面的清理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杯的底部具有卡接槽(22);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一夹持座(44)一一对应的第二夹持座(55)和套设于所述第二夹持座(55)且呈圆环形的第二弹性气囊(56);所述第二弹性气囊(56)与所述充放气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5)还包括清理箱(51),所述清理箱(51)具有上端开口的清理腔室(511),所述旋转平台(52)旋转安装于所述清理箱(51)且位于所述清理腔室(511)的上端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52)的侧壁周向设有与所述清理腔室(511)内壁密封配合的密封件(5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5)还包括吹风机构(54),所述吹风机构(54)包括吹风支架(541)以及安装于吹风支架(541)上的多个吹风头(542)以及为所述吹风头(542)供气的供气组件;当所述旋转平台(52)处于清理状态时,所述吹风头(542)与夹持于所述旋转平台(52)上的所述坩埚(2)一一正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箱(51)在其侧壁还开设有供所述吹风支架(541)和所述吹风头(542)容置的吹风腔室(514),所述清理箱(51)还设有供驱动所述吹风支架(541)水平滑移的驱动气缸(543);所述吹风支架(541)经所述驱动气缸(543)驱动后具有位于所述吹风腔室(514)内的待命工位以及位于所述清理腔室(511)内的清理工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箱(51)在其底部侧壁还设有抽屉口(515)且在抽屉口(515)处设置有清理抽屉(516),所述清理抽屉(516)具有上端开口的清理槽(5161)。
CN202010949049.7A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 Active CN112305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9049.7A CN112305193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9049.7A CN112305193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5193A true CN112305193A (zh) 2021-02-02
CN112305193B CN112305193B (zh) 2023-06-09

Family

ID=74483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9049.7A Active CN112305193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51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4936A (zh) * 2021-09-15 2021-11-09 黑龙江省鸡西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一种水质分析仪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70405U (zh) * 2009-06-29 2010-05-19 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工业分析仪的坩埚
CN105115853A (zh) * 2015-09-30 2015-12-02 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水分测试仪
CN204866770U (zh) * 2015-07-07 2015-12-16 广州达琪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瓶坯翻转除异物系统
CN108326777A (zh) * 2018-03-07 2018-07-27 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气囊的内撑式夹具
CN108593946A (zh) * 2018-04-27 2018-09-28 长沙远光瑞翔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化验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70405U (zh) * 2009-06-29 2010-05-19 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工业分析仪的坩埚
CN204866770U (zh) * 2015-07-07 2015-12-16 广州达琪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瓶坯翻转除异物系统
CN105115853A (zh) * 2015-09-30 2015-12-02 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水分测试仪
CN108326777A (zh) * 2018-03-07 2018-07-27 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气囊的内撑式夹具
CN108593946A (zh) * 2018-04-27 2018-09-28 长沙远光瑞翔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化验室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4936A (zh) * 2021-09-15 2021-11-09 黑龙江省鸡西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一种水质分析仪
CN113624936B (zh) * 2021-09-15 2024-04-09 黑龙江省鸡西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一种水质分析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5193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3946B (zh) 在线化验室
CN110371596B (zh) 转盘式芯片上料装置及芯片上料方法
CN107688098B (zh) 生物样本自动存取设备
JP2004029015A (ja) 自動体液分析装置における試料管ホルダ、試料管破断検出器、グリッパ装置および物体昇降装置
CN110631879B (zh) 一种液基细胞自动制片及染色用医疗设备
CN111842210A (zh) 一种纽扣型锂离子电池电芯全自动精确检漏生产线
CN112305193A (zh) 一种煤质工业分析仪
CN113302500A (zh) 用于处理生物材料的包括多个统一设计的存储模块的系统
KR20150089036A (ko) 전기화학 전지를 제조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22228278A1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机及其检测方法
CN109490560A (zh) 一种煤样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0887708A (zh) 一种自动换膜的转盘式颗粒物采样器
CN109454017A (zh) 一种轴承沟道自动化检测装置
CN113132720B (zh) 手机摄像头支架视觉检测设备
CN110736850A (zh) 一种尿液检测仪器
CN113302278A (zh) 实验室器具和用于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处理实验室器具的处理系统
CN211217570U (zh) 一种活塞检测机
CN208366445U (zh) 一种自动称量系统
CN110967374A (zh) 全自动测试量热仪及测试方法
CN112024428B (zh) Ocv测试机及电池
CN208459413U (zh) 在线化验室
CN110542473A (zh) 一种自动称量方法及系统
CN214358858U (zh) 自动上料系统
CN210449906U (zh) 转盘式芯片上料装置
JP2012154755A (ja) 反応容器閉栓装置,自動分析装置,反応容器閉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