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4123A - 端盖、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端盖、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4123A
CN112304123A CN201910708129.0A CN201910708129A CN112304123A CN 112304123 A CN112304123 A CN 112304123A CN 201910708129 A CN201910708129 A CN 201910708129A CN 112304123 A CN112304123 A CN 112304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groove
plate
header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81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伟
董军启
史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81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412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4196 priority patent/WO2020244555A1/zh
Priority to US17/606,741 priority patent/US20220214113A1/en
Priority to EP20817984.6A priority patent/EP3978855B1/en
Publication of CN112304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41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28F9/020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28F9/021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having only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2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heat-exchange media into successive compartments, e.g. arrangements of guide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盖、集流管及热交换器。端盖包括本体和形成于本体的第一开口,本体包括第二腔和第一槽,第一槽包括靠近第一开口的第一底壁,第一底壁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连通第一开口与第二腔,第一槽的过流面积大于第三开口的过流面积。上述端盖通过设置第一槽的过流面积大于第三开口的过流面积,使冷媒在从第一开口经过第三开口进入第一槽后,能够降低冷媒的瞬间压力,这样,可以降低进入到集流管内的冷媒对集流管造成的冲击,从而降低了集流管的耐压需求。

Description

端盖、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盖、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也称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换热系统(比如空调系统)。热交换器包括换热管和集流管,冷媒进入到集流管,再从集流管流入到换热管与外界进行换热。
集流管包括端盖,采用CO2等作为冷媒的热交换器,由于系统压力高,冷媒从端盖进入到集流管时产生的压力大,因此对集流管的耐压性能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压性能较好的端盖、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为达此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端盖,包括本体和形成于所述本体的第一开口;
所述本体包括第二腔和第一槽;
所述第一槽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腔;
所述第一槽的过流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开口的过流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一槽在沿着所述第一底壁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开口在沿着所述第一底壁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为所述第三开口沿所述第二腔向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一槽之间,所述第一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一槽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在沿着所述第一底壁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槽在沿着所述第一底壁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本体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二槽;
所述第二槽包括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包括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腔;
所述第二槽的过流面积大于所述第四开口的过流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二槽在沿着所述第二底壁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开口在沿着所述第二底壁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为所述第四开口沿所述第二腔向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二槽之间,且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二槽连通;
所述第二通道在沿着所述第二底壁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槽在沿着所述第二底壁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
一种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形成第一腔;所述第一板和/或所述第二板设置有第一筋;所述第一腔包括至少两个腔室,所述第一筋设置于相邻的腔室之间;
所述集流管还包括本申请提供的端盖,所述端盖封堵于所述第一腔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开口经过所述第一槽与一个所述腔室相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板和/或所述第二板包括第二筋,所述腔室包括两个以上子腔室,所述第二筋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腔室之间;
所述第一槽在沿着所述第一底壁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槽正对的所述第二筋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筋朝向所述端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槽。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管、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或所述第二集流管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集流管;所述热交换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流管,所述热交换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所述热交换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内腔。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端盖、集流管及热交换器中,端盖包括本体和形成于本体的第一开口。本体包括第二腔和第一槽,第一槽包括靠近第一开口的第一底壁,第一底壁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连通第一开口与第二腔,第一槽的过流面积大于第三开口的过流面积。上述端盖通过设置第一槽的过流面积大于第三开口的过流面积,使冷媒在从第一开口经过第三开口进入第一槽后,能够降低冷媒的瞬间压力,这样,可以降低进入到集流管内的冷媒对集流管造成的冲击,从而降低了集流管的耐压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热交换器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热交换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集流管中第二板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集流管中第一板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集流管中第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集流管中第一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流管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流管中端盖的主视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流管中端盖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集流管半剖开后与热交换管配合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局部示意图;
图16为图14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集流管与热交换管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流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五种集流管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五种集流管中第一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五种集流管中第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六种集流管中第一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六种集流管中第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六种集流管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七种集流管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热交换器;1-集流管;11-第一板;111-第二筋;111b-第三槽;112-第三筋;113-第一筋;113a-连通槽;113b-第一通孔;114-第一弯曲段;12-第二板;121-第二弯曲段;122-第一平直段;122a-第一配合面;122b-第二通孔;123-第二平直段;123a-第二配合面;123b-配合孔;124-隔板槽;125-堵盖槽;126-容置槽;13-第一腔;131-腔室;131a-子腔室;131b-子腔室;131c-子腔室;131d-子腔室;14-端盖;141-本体;141a-第三弯曲段;141b-第三平直段;141c-第四弯曲段;141d-上部本体;141e-下部本体;142-第一开口;143-第二腔;144-第一槽;145-第一底壁;145a-第三开口;145b-第一通道;146-第二开口;147-第二槽;148-第二底壁;148a-第四开口;148b-第二通道;15-隔板;16-堵盖;17-第一固定件;2-第一集流管;3-第二集流管;4-热交换管;41-前排管;42-后排管;43-缩口部;5-翅片;6-盖板。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热交换器的工作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热交换器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器100包括热交换管4、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3。可选的,热交换管4可以设置为两排(前排和后排),热交换管4一端连接第一集流管2,热交换管4另一端连接第二集流管3,热交换管4的内腔连通第一集流管2的内腔和第二集流管3的内腔。
可选的,该热交换器100还包括翅片5和盖板6。上述翅片5至少部分贴合于热交换管4,盖板6设置于最外侧的翅片5外。翅片5与热交换管4的贴合能够提高热交换的效率,盖板6能够对翅片4和热交换管4起到保护作用。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盖板6可以为铝板,也可以为热交换管4,但作为盖板6的热交换管不参与换热,仅起保护翅片5和热交换管4的作用。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集流管1,上述的第一集流管2和/或第二集流管3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流管1的结构。
该集流管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可以通过钎焊的方式固定连接,形成大致呈8字型的集流管1。当然,二者也可以铆接、胶粘或其他工艺连接。
第一板11包括第一筋113和至少两个第一弯曲段114,第一筋113的一端连接相邻两个第一弯曲段114,第一筋113的另一端贴合于第二板12,第二板1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弯曲段121,第二弯曲段121与至少一个第一弯曲段114对应设置。
上述集流管通过设置第一筋113提高了集流管的强度,通过设置第一筋113与第二板12的贴合增加了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焊接面积,设置第一弯曲段114和第二弯曲段121提升了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强度,从而使集流管1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强。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12包括第一平直段122,第一平直段122与第二弯曲段121连接,第二弯曲段121与第一弯曲段114对应设置,至少部分第一平直段122贴合于第一筋113。通过设置至少部分第一平直段122与第一筋113贴合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焊接面积,提高了集流管1的强度。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集流管中第二板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集流管中第一板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11包括第一筋113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一弯曲段114,第二板12包括第一平直段122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二弯曲段121,第一平直段122连接相邻两个第二弯曲段121,第二弯曲段121与第一弯曲段114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平直段122贴合于第一筋113。通过设置第二弯曲段121与第一弯曲段114一一对应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了集流管的强度,提高了集流管1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第一平直段122可以包括第一配合面122a,第一筋113的端面与第一配合面122a贴合。参照图1,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之间形成第一腔13,第一腔13包括至少两个腔室131,第一筋113位于相邻的两个腔室13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筋113可以是条形筋,具有平坦的端面,第一配合面122a为平坦表面,第一筋113上该平坦的表面与第一配合面122a的平坦表面贴合后,增大了焊接面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板12还包括第二平直段123,第二平直段123与第二弯曲段121或第一平直段122相连,第二平直段123包括第二配合面123a。第一板11还包括第二筋111,可选的,第二筋111也可以是条形筋,其端面也可以是平坦的端面,第二筋111的一端连接相邻两个第一弯曲段114,另一端的端面与第二配合面123a贴合。
腔室131包括两个及以上的子腔室,第二筋111位于相邻的两个子腔室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筋111位于腔室131中,可选的,第二筋111可以设有连通槽113a或连通孔,相邻的两个子腔室相连通;第二筋111可以部分设有连通槽或连通孔,配合分隔结构,使相邻的两个子腔室部分区域连通部分区域相互独立,可以形成不同的流程。
上述第二筋111的设置能够起到进一步增强集流管1的强度的作用,以便承受冷媒的压力。可选的,第二筋111可以以第一筋113为中心轴对称设置。每个第二筋111将上述腔室131分为两个子腔室。当然,第二筋111也可以相对于第一筋113为非对称设置,均可达到进一步增强集流管1强度的作用。下文将会以四流程和三流程为例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第一筋113和/或第二筋111设置有第三筋112。这里需要理解的是,第三筋112为第一筋113和/或第二筋111朝远离自身的方向延伸形成,例如第一筋113设于第一板11,第三筋112为第一筋113远离第一板11的端部朝第二板12的方向延伸形成。
可选的,第三筋112可以是条形筋,也可以是三角形筋或其他形态结构;第三筋112可以设置于第一筋113的端部的任意位置,和/或设置于第二筋111的端部的任意位置。第一平直段122和/或第二平直段123设置配合孔123b(参照图6),第三筋112与配合孔123b固定。第三筋112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集流管1的强度。可选的,第三筋112在与配合孔123b配合后,第三筋112穿过配合孔123b的部分可以进一步扭转固定,提升了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以第三筋112设置于第二筋111为例,如图5和图7所示,第二筋111上设置有一定厚度和高度的第三筋112,第三筋112的厚度W1可以是第二筋111厚度W2的1/4-1/2,这样,在第三筋112与配合孔123b配合后,第二筋111的宽度足够大,能够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以保证第三筋112与配合孔123b的连接可靠。第三筋112的高度H可以是2-9mm,这样,当第三筋112从配合孔123b穿出后,露出的长度更能方便使用工具来夹持以进行扭转,扭转后的第三筋112进一步加强了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连接强度。
通过第三筋112与第二板12的配合孔123b紧密连接,起到固定及定位且连接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作用,提高了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连接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筋112可以只设置在第一筋113,此时第一平直段122对应设置有配合孔123b;也可以只设置在第二筋111,此时第二平直段123对应设置有配合孔123b;也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筋113和第二筋111,此时第一平直段122和第二平直段123各自对应设置有配合孔,只要能提升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连接可靠性即可,本申请不予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15,沿第一筋113或第二筋111的长度方向,第三筋112可以在第一筋113和/或第二筋111上连续分布,也可以在第一筋113和/或第二筋111上隔开一定的尺寸间隔分布;第三筋112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第三筋112可以较为密集的分布,也可以较为稀疏的分布;第三筋112可以在第一筋113和第二筋111上分布方式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只要能提升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连接可靠性即可,本申请不予限制。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集流管中第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集流管中第一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图10所示,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板12设置有隔板槽124,集流管1还包括隔板15(参照图3、图15),隔板15固定于隔板槽124。参照图10,第一板11的第一筋113设置有连通槽113a,连通槽113a在隔板15的一侧,腔室131在连通槽113a处连通,在隔板15的另一侧,腔室131相互隔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以通过设置连通孔将腔室131连通,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连通槽113a。
隔板15可以有多组,通过多组隔板15与隔板槽124的配合,可以将上述腔室131分为多个子腔室,多个子腔室131能够实现冷媒的多流程运行。隔板15也可以是一体式的结构,整体与隔板槽124配合,整体式的隔板15也能将腔室131分为多个子腔室,多个子腔室131能够实现冷媒的多流程运行,下文将会具体描述多流程运行的过程。
如图9所示,在第一板11或第二板12上还可以设置有容置槽126,可选的,该容置槽126可以通过冲床冲压获得,也可以通过铸造等方式一体成型。容置槽126的形状和大小和热交换管4的缩口部43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具体而言,容置槽126可以是例如具有矩形形状的开口,也可以是腰形形状的开口,热交换管4通常为扁管,可参照图13和图14,扁管状的热交换管4具有缩口部43,缩口部43伸入至上述容置槽126内。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26设置于第二板12,对应地,第一板11上的第二筋111可以开设用于避让热交换管4端部的缺口,该缺口的宽度与热交换管4的缩口部43的厚度匹配,使缩口部43的至少部分能够容置于缺口。当热交换管4的缩口部43的至少部分伸入至缺口中时,伸入的深度需满足缩口部43的端部不会抵碰到缺口的内壁,不影响冷媒流动即可。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第二板12设置容置槽,在第二板12设置第二筋111和缺口,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缺口容纳一个热交换管4的端部,当然,也可以一个缺口容纳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热交换管4的端部,此时缺口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热交换管4之间的间距及全部热交换管4的厚度之和,只要满足所有热交换管4缩口部43的端部不会抵碰到缺口的内壁,不影响冷媒流动即可。
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热交换管4伸入容置槽126后,再与第二板12通过钎焊固定。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流管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流管中端盖的主视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流管中端盖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参照图3、图11至图1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流管1还包括堵盖16和端盖14,堵盖16至少封堵第一腔13的一端,端盖14设置于第一腔13未设置堵盖16的另一端。端盖14具有进口和/或出口,进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一腔13连通。进口用于冷媒的流入,出口用于冷媒的流出。
可以理解的是,进口和出口可以同时设置于同一个端盖上,也可以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于两个端盖上,不影响冷媒的进出流动即可,本申请不予限制。
参照图9,在第二板12上可以设置堵盖槽125,堵盖16与堵盖槽125配合,起到密封集流管1一侧端部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热交换器100的第一集流管2,一端设置堵盖16,另一端设置端盖14。热交换器100的第二集流管3,两端可均设置堵盖16。当然,堵盖16和端盖14的设置形式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流程设计来进行匹配,在此不作进一步限定。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集流管半剖开后与热交换管配合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局部示意图,图16为图14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集流管与热交换管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以四流程为例,结合图1、图2、图9、图10和图17,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热交换器100的第一集流管2包括第一端A1和第二端A2,第二集流管3包括第三端A3和第四端A4,第一端A1和第三端A3位于同一侧,第二端A2与第四端A4位于同一侧,本实施例中进口和出口均位于第一端A1,第二端A2、第三端A3、第四端A4均设有堵盖,第一集流管2设有隔板15,第一集流管2位于隔板15与第二端A2之间的部分第一筋113上设有连通槽113a,位于隔板15与第二端A2之间的部分第一筋不设有连通槽,第二集流管3的第一筋不设有连通槽,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热交换器100作为蒸发器时的四流程运行原理如下:
首先,冷媒通过进口进入到第一集流管2的位于隔板15与第一端A1之间的子腔室131c和子腔室131d(如图17),此时,冷媒进入第一流程,冷媒沿着与隔板15与第一端A1之间的子腔室131c和子腔室131d连通的后排管42向下流动,流至第二集流管3位于隔板15与第三端A3之间的的子腔室131c和子腔室131d,空气与冷媒进行换热,冷媒蒸发吸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集流管3未设置隔板15,隔板15与第三端A3之间指的是,隔板15在第三集流管3上的投影与第三端A3之间。
然后冷媒进入第二集流管3位于隔板15与第四端A4之间的子腔室131c和子腔室131d,并进入第二流程;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集流管3未设置隔板15,隔板15与第三端A3之间指的是,隔板15在第三集流管3上的投影与第三端A3之间。冷媒沿着与隔板15与第四端A4之间的子腔室131c和子腔室131d连通的后排管42向上流动并继续蒸发吸热;
接下来,冷媒流至第一集流管2位于第二端A2和隔板15之间的子腔室131c和子腔室131d;由于连通槽113a的存在,冷媒从第一集流管2位于第二端A2和隔板15之间的子腔室131c和子腔室131d流入到第一集流管2位于第二端A2和隔板15之间的子腔室131a和子腔室131b,然后进入第三流程,冷媒沿着与第二端A2和隔板15之间的子腔室131a和子腔室131b连通的前排管41向下流动,流至位于第二集流管3中与第四端A4和隔板15之间的子腔室131a和子腔室131b;
随后,冷媒流入到第二集流管3位于第三端A3和隔板15之间的子腔室131a和子腔室131b,进入第四流程,冷媒沿着与第二集流管3中与第三端A3和隔板15之间的子腔室131a和子腔室131b连通的前排管41向上流动,并从与第一集流管2位于第一端A1和隔板15之间的子腔室131a和子腔室131b连通的出口流出。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热交换器100作为冷凝器时的四流程运行原理如下:
首先,冷媒通过进口进入第一集流管2的位于第一端A1和隔板15之间的子腔室131a和子腔室131b,进入第一流程,冷媒沿着与隔板15与第一端A1之间的子腔室131a和子腔室131b相通的前排管41向下流动,流至第二集流管3位于隔板15与第三端A3之间的子腔室131a和子腔室131b,冷媒降温液化;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集流管3未设置隔板15,隔板15与第三端A3之间指的是,隔板15在第三集流管3上的投影与第三端A3之间。
然后冷媒流至第二集流管3位于隔板15与第四端A4之间的子腔室131a和子腔室131b,并进入第二流程;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集流管3未设置隔板15,隔板15与第四端A4之间指的是,隔板15在第三集流管3上的投影与第四端A4之间。冷媒沿着与隔板15与第四端A4之间的子腔室131a和子腔室131b相通的前排管41向上流动,流动至第一集流管2与隔板15与第二端A2之间的子腔室131a和子腔室131b。由于连通槽113a的存在,冷媒由第一集流管2与隔板15与第二端A2之间的子腔室131a和子腔室131b流入到第一集流管2与隔板15与第二端A2之间的子腔室131c和子腔室131d;
接下来,进入第三流程,冷媒沿着与第一集流管2与隔板15与第二端A2之间的子腔室131c和子腔室131d相通的后排管42向下流动,并降温液化;
最后,冷媒流到位于第二集流管3中第四端A4与隔板15之间的子腔室131c和子腔室131d,进入第四流程,冷媒沿着与第四端A4与隔板15之间的子腔室131c和子腔室131d相通的后排管42向上流动,从第一集流管位于第一端A1和隔板15之间的子腔室131c和子腔室131d连通的出口流出。
本实施例中,如图11至图13所示,端盖14包括本体141和形成于本体141的第一开口142。
第一开口142可以是圆形开口,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直接形成于本体141,也可以在本体141上连接管体,管体的通道即能形成该第一开口142。
本体141还包括第二腔143和第一槽144,第一槽144包括靠近第一开口142的第一底壁145,第一底壁145包括第三开口145a,第三开口145a连通第一开口142与第二腔143,第一槽144的过流面积大于第三开口145a的过流面积。这里的过流面积,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流断面的流体体积。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一槽144的过流面积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第一槽144的横断面的流体体积。
第一开口142可以作为端盖14的冷媒进口,也可以作为冷媒出口,在此不作限定。当第一开口142作为进口时,冷媒从第一开口142经过第三开口145a进入到第一槽144时,由于第一槽144的过流面积大于第三开口145a的过流面积,这样在冷媒进入的过程中,可以降低进入到集流管1的第一腔13内的冷媒对集流管1造成的冲击,可以降低集流管1的耐压需求。
当第一开口142作为出口时,冷媒从第一槽144进入到第四开口145a时,也能使冷媒的流量更加均匀。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槽144在沿着第一底壁145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第三开口145a在沿着第一底壁145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槽144可以是腰形槽,第三开口145a可以是圆孔,腰形槽的长轴尺寸大于圆孔的孔径,可选的,腰形槽的短轴尺寸可以等于圆孔的孔径,当然,腰形槽的短轴尺寸也可以大于或者小于圆孔的孔径,只要不影响第三开口145a连通第一开口142和第二腔143的作用即可。可选的,第三开口145a的中心与第一槽144的中心重合,冷媒从第三开口145a中流出时,能够均匀的向两侧分流,从而达到均匀分流的效果。当然,第一槽144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矩形、圆形等,第三开口145a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孔,例如异形孔或椭圆形孔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体141还包括第一通道145b,第一通道145b为第三开口145a沿第二腔143向第一开口142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通道145b位于第一开口142和第一槽144之间,第一通道145b分别与第一开口142和第一槽144连通,第一通道145b在沿着第一底壁145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小于第一槽144在沿着第一底壁145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
以第一开口为圆形,第一通道为圆形通道,外部管路为圆管为例,该第一通道145b的内径可以与第三开口145a的孔径大小相同,外部用于输入冷媒的管路插入至第一开口142,外部管路的内径与该第一通道145b的内径相等,冷媒进入后,经过第一通道145b先形成流量较小的状态,再经过第三开口145a进入到第一槽144,形成分流,进一步降低了冷媒对集流管1的冲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体141形成有第二开口146,第二开口146可以是圆形开口,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直接形成于本体141,也可以在本体141上连接管体,管体的通道即能形成该第二开口146。
本体141还包括第二槽147,第二槽147包括靠近第二开口146的第二底壁148,第二底壁148包括第四开口148a,第四开口148a连通第二开口146与第二腔143,第二槽147的过流面积大于第四开口148a的过流面积。这里的过流面积,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流断面的流体体积。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二槽147的过流面积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第二槽147的横断面的流体体积。
该第二开口146可以作为端盖14的冷媒进口,也可以作为冷媒出口,在此不作限定。当第二开口146作为进口时,冷媒从第二开口146经过第四开口148a进入到第二槽147时,由于第二槽147的过流面积大于第四开口148a的过流面积,这样在冷媒进入的过程中,能够降低冷媒的瞬间压力,这样,可以降低进入到集流管1的第一腔13内的冷媒对集流管1造成的冲击。
当第二开口146作为出口时,冷媒从第二槽147进入到第四开口148a时,也能使冷媒的流量更加均匀。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槽147在沿着第二底壁148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第四开口148a在沿着第二底壁148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本实施例中,第二槽147可以是腰形槽,第四开口148a可以是圆孔,腰形槽的长轴尺寸大于圆孔的孔径,可选的,腰形槽的短轴尺寸可以等于圆孔的孔径,当然,腰形槽的短轴尺寸也可以大于或者小于圆孔的孔径,只要不影响第三开口连通第一开口和第二腔的作用即可。可选的,第三开口的中心与第一槽的中心重合,冷媒从第四开口148a中流出至第二槽147时,能够均匀地向两侧分流,从而达到均匀分流的效果。当然,第二槽147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矩形、圆形等,第四开口148a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孔,例如异形孔或椭圆形孔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体141还包括第二通道148b,第二通道148b为第四开口148a沿第二腔143向第二开口146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通道148b位于第二开口146和第二槽147之间,且第二通道148b分别与第二开口146和第二槽147连通,第二通道148b在沿着第二底壁148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小于第二槽147在沿着第二底壁148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
以第二开口为圆形,第二通道为圆形通道,外部管路为圆管为例,该第二通道148b的内径可以与第四开口148a的孔径大小相同,当第二通道148b用作输入通道时,外部用于输入冷媒的管路插入至第二开口146,外部管路的内径与该第二通道148b的内径相等,冷媒进入后,经过第二通道148b先形成流量较小的状态,再经过第四开口148a进入到第二槽147,形成分流,进一步降低了冷媒对集流管1的冲击。
当第二通道148b用作输出通道时,冷媒从第二槽147进入到第二通道148b,也能使冷媒的流量更加均匀。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的第一槽144与第二槽147可以是以端盖14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这样能够使冷媒的分布更加均匀。同样地,第一通道145b与第二通道148b,第三开口145a与第四开口148a也以端盖14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以使冷媒的分布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中,集流管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之间形成第一腔13。第一板11和/或第二板12设置有第一筋113;第一腔13包括至少两个腔室131,第一筋113设置于相邻的腔室131之间。
该集流管1还包括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端盖14,端盖14封堵于第一腔13的一端,且第一开口142经过第一槽144与一个腔室131相通。
可以理解的是,集流管1可以包括一个仅具有第一开口142的端盖14,也可以包括同时具有第一开口142和第二开口146的端盖。当端盖同时具有第一开口142和第二开口146时,第一筋113抵接于本体141,第一筋113位于第一开口142和第二开口146之间,也位于第一槽144和第二槽147之间,防止第一开口142和第二开口146在端盖处连通。由于上述端盖14中,第一槽144的过流面积大于第三开口145a的过流面积,这样使冷媒在流入集流管1的腔室131的过程能进一步减缓冲击力。
如图10和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板15到端盖14的距离小于第一筋113未开设连通槽113a部分的长度,以此提高隔板15处的密封性能。当然,这两部分的长度也可以相等,在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筋113未开设连通槽113a部分的长度尺寸可以大于第一筋113上开设连通槽113a部分的长度尺寸,当然,第一筋113未开设连通槽113a部分的长度尺寸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一筋113上开设连通槽113a部分的长度尺寸,在此不作限定。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流管的局部示意图,参照图16和图18所示,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板11和/或第二板12包括第二筋111,腔室131包括两个以上子腔室,第二筋111位于相邻的两个子腔室之间。
第一槽144的宽度大于第一槽144正对的第二筋111的宽度,冷媒从第一槽144流出后,大部分冷媒不会垂直撞击到第二筋111,而是能够从第二筋111的两侧流入腔室131,从而降低对第二筋111的撞击力。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筋111朝向集流管1的端盖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槽111b,冷媒从第一槽144流出后,第三槽111b能够起到避让的作用,进一步避免冷媒会直接冲击第二筋111的问题。
同样地,冷媒从腔室131流出时,由于第三槽111b的设置,冷媒不会受到过大的阻力,也能顺利地流入到第二腔143,再从出口流出。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槽111b可以如图18所示为方形槽,当然,也可以为U形槽或V形槽,也可以为其它异形槽,只要能起到避让的作用,避免冷媒会直接冲击第二筋111即可,本申请不予限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6至图8、图11至图13,第一板11包括两个及以上的第一弯曲段114,第二板12包括第一平直段122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二弯曲段121,第一平直段122连接相邻两个第二弯曲段121,第二弯曲段121与第一弯曲段114对应设置,即,第二弯曲段121与第一弯曲段114能够相互配合,并与第一筋113或第二筋111共同围成上述子腔室。
本体141包括上部本体141d和下部本体141e;上部本体141d包括与第一弯曲段114对应设置的第三弯曲段141a;下部本体141e包括与第一平直段122和第二平直段123对应设置的第三平直段141b和与第二弯曲段121对应设置的第四弯曲段141c,第三平直段141b连接相邻两个第四弯曲段141c;第四弯曲段141c与第三弯曲段141a对应设置。
于本实施例中,端盖14与第一板11、第二板12配合时,上述端盖14的第三平直段141b能够与第一平直段122和第二平直段123贴合,而第三弯曲段141a能够与第一弯曲段114贴合,第四弯曲段141c能够与第二弯曲段121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流管1及热交换器100能够提高集流管1的整体强度,并能缓解冷媒对集流管1的冲击力。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五种集流管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五种集流管中第一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五种集流管中第二板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19至图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流管,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通过第一固定件17连接。
可选的,第一筋113设置有第一通孔113b,第一平直段122设置有第二通孔122b;集流管包括第一固定件17,第一固定件17固定穿设于第一通孔113b和第二通孔122b。可选的,第一固定件17可以是铆钉,也可以是其他紧固件。
本实施例中,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其余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流管及热交换器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将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连接,提高了集流管的强度。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六种集流管中第一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六种集流管中第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六种集流管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参考图22至图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流管,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通过第一固定件17连接。具体而言,第二筋111设置有第一通孔113b,第二平直段123设置有第二通孔122b。
集流管1包括第一固定件17,第一固定件17可以是铆钉,也可以是其他紧固件。第一固定件17固定穿设于第一通孔113b和第二通孔122b。
本实施例中,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其余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流管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17将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连接,提高了集流管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筋113和第二筋111设置有第一通孔113b,第一平直段122和第二平直段123设置有第二通孔122b,第一固定件17固定穿设于第一通孔113b和第二通孔122b。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流管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固定件17将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连接,可进一步提高了集流管的强度。
参照图15所示,第一通孔113b可以是如图14所示的第二筋111上连续分布,也可以如第一筋113上隔开一定的尺寸间隔分布,在此不作进一步限定。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七种集流管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在上述结构中,可以在第一筋111上设置第一通孔113b,在第二筋111上设置第三筋112,以起到加强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在第一筋111上设置第三筋112,在第二筋111上设置第一通孔113b。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集流管。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端盖(14),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41)和形成于所述本体(141)的第一开口(142);
所述本体(141)包括第二腔(143)和第一槽(144);
所述第一槽(144)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42)的第一底壁(145),所述第一底壁(145)设有第三开口(145a),所述第三开口(145a)连通所述第一开口(142)与所述第二腔(143);
所述第一槽(144)的过流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开口(145a)的过流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144)在沿着所述第一底壁(145)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开口(145a)在沿着所述第一底壁(145)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41)还包括第一通道(145b),所述第一通道(145b)为所述第三开口(145a)沿所述第二腔(143)向所述第一开口(142)的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第一通道(145b)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42)和所述第一槽(144)之间,所述第一通道(145b)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142)和所述第一槽(144)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145b)在沿着所述第一底壁(145)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槽(144)在沿着所述第一底壁(145)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41)形成有第二开口(146),所述本体(141)还包括第二槽(147);
所述第二槽(147)包括靠近所述第二开口(146)的第二底壁(148),所述第二底壁(148)包括第四开口(148a),所述第四开口(148a)连通所述第二开口(146)与所述第二腔(143);
所述第二槽(147)的过流面积大于所述第四开口(148a)的过流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147)在沿着所述第二底壁(148)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开口(148a)在沿着所述第二底壁(148)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41)还包括第二通道(148b),所述第二通道(148b)为所述第四开口(148a)沿所述第二腔(143)向所述第二开口(146)的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第二通道(148b)位于所述第二开口(146)和所述第二槽(147)之间,且所述第二通道(148b)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口(146)和所述第二槽(147)连通;
所述第二通道(148b)在沿着所述第二底壁(148)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槽(147)在沿着所述第二底壁(148)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
7.一种集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所述第一板(11)和所述第二板(12)之间形成第一腔(13);所述第一板(11)和/或所述第二板(12)设置有第一筋(113);所述第一腔(13)包括至少两个腔室(131),所述第一筋(113)设置于相邻的腔室(131)之间;
所述集流管(1)还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端盖(14),所述端盖(14)封堵于所述第一腔(13)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开口(142)经过所述第一槽(144)与一个所述腔室(131)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和/或所述第二板(12)包括第二筋(111),所述腔室(131)包括两个以上子腔室,所述第二筋(111)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腔室之间;
所述第一槽(144)在沿着所述第一底壁(145)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槽(144)正对的所述第二筋(111)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筋(111)朝向所述端盖(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槽(111b)。
10.一种热交换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管(4)、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3);所述第一集流管(2)和/或所述第二集流管(3)为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集流管(1);所述热交换管(4)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流管(2),所述热交换管(4)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3),所述热交换管(4)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2)的内腔和所述第二集流管(3)的内腔。
CN201910708129.0A 2019-06-03 2019-08-01 端盖、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Pending CN1123041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8129.0A CN112304123A (zh) 2019-08-01 2019-08-01 端盖、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PCT/CN2020/094196 WO2020244555A1 (zh) 2019-06-03 2020-06-03 热交换器
US17/606,741 US20220214113A1 (en) 2019-06-03 2020-06-03 Heat exchanger
EP20817984.6A EP3978855B1 (en) 2019-06-03 2020-06-03 Heat exchang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8129.0A CN112304123A (zh) 2019-08-01 2019-08-01 端盖、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4123A true CN112304123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6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8129.0A Pending CN112304123A (zh) 2019-06-03 2019-08-01 端盖、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41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3442A (zh) * 2021-12-14 2022-04-22 浙江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及机动车空调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5230A (zh) * 2007-05-29 2008-12-03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RU2469252C1 (ru) * 2008-10-15 2012-12-10 Альфа Лаваль Корпорейт Аб Пластинчат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CN103162090A (zh) * 2013-02-01 2013-06-19 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管道
CN103423525A (zh) * 2013-08-28 2013-12-04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渐缩管、有该渐缩管的制冷系统和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冰箱
KR101438310B1 (ko) * 2013-03-07 2014-09-04 (주)에스지엔지 자동차 히터 코어용 앤드캡의 제조장치
CN208595829U (zh) * 2018-05-17 2019-03-1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5230A (zh) * 2007-05-29 2008-12-03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RU2469252C1 (ru) * 2008-10-15 2012-12-10 Альфа Лаваль Корпорейт Аб Пластинчат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CN103162090A (zh) * 2013-02-01 2013-06-19 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管道
KR101438310B1 (ko) * 2013-03-07 2014-09-04 (주)에스지엔지 자동차 히터 코어용 앤드캡의 제조장치
CN103423525A (zh) * 2013-08-28 2013-12-04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渐缩管、有该渐缩管的制冷系统和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冰箱
CN208595829U (zh) * 2018-05-17 2019-03-1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田继兰等: "《化工过程原理及其处理方法探究》", 31 July 2019,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西北工业大学等: "《工程热力学》", 31 January 1982, 国防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3442A (zh) * 2021-12-14 2022-04-22 浙江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及机动车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9492B2 (en) Heat exchanger having additional refrigerant channel
US7367203B2 (en) Refrigerant evaporator
US20100083694A1 (en) Evaporator
US7896066B2 (en) Heat exchanger
WO2008041698A1 (fr) Échangeur de chaleur
EP1239252B1 (en) Stacked-Type, Multi-Flow Heat Exchangers
WO2017097133A1 (zh) 一种换热器
CN112304123A (zh) 端盖、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EP3653950A1 (en) Heat exchanger
CN112304124A (zh) 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EP3889537B1 (en) Heat exchange device
CN112880436A (zh) 换热器
EP3978855B1 (en) Heat exchanger
JP4430482B2 (ja) 熱交換器
CN111559218B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112146475A (zh) 集流管及换热器
CN112432537B (zh) 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JP3021205B2 (ja) 熱交換器用ヘッダ
CN218270294U (zh) 热交换器和汽车空调系统
CN212390890U (zh) 换热扁管、换热器以及空调器
CN217275793U (zh) 热交换器水室结构及热交换器和汽车
KR200250337Y1 (ko) 자동차 공기조화기용 일체형 열교환기
CN116638913A (zh) 一种一体式的水箱冷凝器
CN111561795A (zh) 一种热交换器
KR20230095820A (ko) 열교환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