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3703B -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3703B
CN112303703B CN201910703633.1A CN201910703633A CN112303703B CN 112303703 B CN112303703 B CN 112303703B CN 201910703633 A CN201910703633 A CN 201910703633A CN 112303703 B CN112303703 B CN 1123037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flector
mode
current position
starting
determ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36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03703A (zh
Inventor
邹丁山
叶永信
罗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36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3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3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3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03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3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8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air 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9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导风板的当前位置,确定本次待启动的模式以及所述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当确定出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不一致时,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并基于接收的开机指令进入所述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暖风机的加热出风口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出风口方向基本不变,另一种是通过同步电机或者步进电机控制导风条扫风,并且是通过同步电机或者步进电机控制导风板来控制出热方向,以顶部加热和底部加热这两种加热方式往一个区域加热,两种加热方式都需要导风板定位之后才能开启发热体,否则会影响加热效果;如果导热方向不对,还容易导致机构体变形。
另外,现有暖风机在判断导风板定位之后才开启发热体,以及在暖风机上电后还需等待用户手动开机,如果暖风机按照这种正常的顺序控制逻辑,首次上电开机要20秒才出热风,关机再开机也需要20秒出热风,导致暖风机存在加热速度变慢、出热速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导风板的当前位置;
确定本次待启动的模式以及所述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
确定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不一致时,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
确定接收到开机指令时,基于所述开机指令,进入所述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至少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调整模块和工作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导风板的当前位置;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本次待启动的模式以及所述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不一致时,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
所述工作模块,用于确定接收到开机指令时,基于所述开机指令,进入所述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所述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通信总线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控制程序;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控制程序,以实现如上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以及确定本次待启动的模式以及所述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当确定出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不一致时,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并基于接收的开机指令进入所述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以此实现家电设备在上电后和开机前的时间内能确定出本次开机预启动的模式以及该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从而在接收到开机指令时能够直接进入该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避免上电后等待用户开机时的时间耗费,有效提高了家电设备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导风板的当前位置的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家电设备控制自身持续处于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的实现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另一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暖风机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导风板A/B键位置检测电路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家电设备,所述家电设备可以是暖风机、空调、电暖器或者电热风扇等等,此处不做限定。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导风板的当前位置。
这里,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可以基于导风板上设置的同步电机或者步进电机确定,选择同步电机确定导风板的当前位置,是考虑到同步电机具有转速恒定、稳定性好的优点,这样确定出的导风板的当前位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能够得到保障。由于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电机,可以根据步进驱动器接收到的脉冲信号驱动步进电机按照设定方向转动一个固定角度,即步进电机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因此利用步进电机确定导风板位置时,可以将步进电机设置在导风板上,基于步进电机旋转的角度也能够准确、快速地确定导风板的当前位置。
步骤S102:确定本次待启动的模式以及所述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
这里,在所述家电设备中预先存储有N个模式以及每个模式对应的导风板位置,N为大于0的整数,比如N可以为4,这时N个模式可以为受热模式、暖脚模式、沐浴模式以及烘干模式;所述导风板位置可以为导风板的上风口或者导风板的下风口,所述导风板的上风口可以对应设置B个模式,所述导风板的下风口可以对应设置C个模式,B+C=N,B、C分别为大于0的整数;比如,当N为4时,所述导风板的上风口对应两个模式,比如受热模式和暖脚模式,所述导风板的下风口对应两个模式,比如沐浴模式和烘干模式。
并且,所述待启动的模式和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都是在家电设备上电之后、开机之前的时间段内确定的,所述待启动的模式可以是事先设定的一个默认模式,也可以是基于用户需要从N个模式中选择的一个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是所述待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导风板位置,比如,所述待启动的模式为烘干模式时,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为导风板的下风口;其中,所述默认模式可以是N个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模式,比如可以选择受热模式为默认模式,此处不做限定。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执行步骤S101和步骤S102没有先后顺序,步骤S102既可以在步骤S101之前执行,步骤S101和步骤S102也可以同时执行。
步骤S103:确定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不一致时,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
这里,当确定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不一致时,说明导风板的当前位置并不是所述待启动的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因此,需要调整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并且在调整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时,可以基于导风板的预设路径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其中,所述预设路径是基于导风板的移动方式确定的,比如导风板的移动方式是上下移动,那么所述预设路径是导风板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移动的路径;相应地,如果导风板的移动方式是左右移动,那么所述预设方式是导风板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移动的路径,以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从而便于后续步骤能够快速进入所述待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
步骤S104:确定接收到开机指令时,基于所述开机指令,进入所述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
这里,在家电设备确定出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为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或者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时,可以基于接收的开机指令直接进入所述待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避免在家电设备上电后等待用户开机时的时间耗费,有效提高了暖风机的出热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类似于暖风机的家电设备上电后等待开机的时间段内将导风板的当前位置确定为本次待启动的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以此实现家电设备一接收到开机指令,就能够直接进入所述待启动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避免了传统家电设备上电后等待用户开机时的时间耗费,有效提高了家电设备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101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1011:确定接收到上电操作时,控制所述导风板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移动。
这里,所述上电操作可以认为是家电设备第一次被插上电源,也可以认为是家电设备被插上电源且使用至少一次被拔掉电源后再次被插上电源。
所述预设路径是基于导风板的移动方式确定的,比如导风板的移动方式是上下移动,那么所述预设路径是导风板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移动的路径;相应地,如果导风板的移动方式是左右移动,那么所述预设路径是导风板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移动的路径。
步骤S1012:判断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是否触发位置检测信号。
这里,如果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触发位置检测信号,说明家电设备检测到了导风板对应的至少一个位置信息,此时进入步骤S1013;反之,如果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没触发位置检测信号,说明家电设备没有检测到导风板对应的一个位置信息,此时进入步骤S1011。
并且,只要家电设备被插上电源,家电设备就会自动控制自身导风板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移动,以进行导风板的当前位置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导风板上设置同步电机的方式来确定导风板的当前位置,由于同步电机不会记忆自己的移动位移,因此需要在家电设备的上风口和下风口设置预设位置按键,或者在家电设备的左风口和右风口设置预设位置按键,以使得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能够按压到预设位置按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预设位置按键对应至少一个模式,比如当预设位置按键有两个且分别为按键A和按键B时,可以设置按键A在导风板的上风口且对应受热模式和暖脚模式,可以设置按键B在导风板的下风口且对应沐浴模式和烘干模式;或者,也可以设置按键A在导风板的左风口且对应受热模式和暖脚模式,可以设置按键B在导风板的右风口且对应沐浴模式和烘干模式,此处不做限定。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触发位置检测信号也可以通过在导风板或家电设备上设置传感器来实现,比如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S1013:基于所述位置检测信号判断所述导风板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的移动是否达到移动停止条件。
这里,如果是通过在导风板上设置同步电机的方式来触发位置检测信号,那么,基于所述位置检测信号判断所述导风板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的移动是否达到移动停止条件可以认为是判断是否已按压到导风板上设置的所有预设位置按键,如果已按压到导风板上设置的所有预设位置按键,则说明所述导风板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的移动达到了移动停止条件,此时进入步骤S1014;反之,如果没有按压到导风板上设置的所有预设位置按键中的至少一个,则说明所述导风板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的移动没有达到移动停止条件,此时进入步骤S1011。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当设定预设位置按键包按键A和按键B时,如果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按压到了按键A和按键B,则说明所述导风板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的移动达到了移动停止条件;反之,如果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一个按键也没按压到,或者只是按压到了按键A或者按键B,则说明所述导风板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的移动没有达到移动停止条件,就只能进入步骤S1011继续控制所述导风板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移动,直到达到移动停止条件。
步骤S1014:基于所述位置检测信号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
这里,如果是通过在导风板上设置同步电机的方式来触发位置检测信号,那么当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按压到预设位置按键且所按压到的预设位置按键为导风板上设置的所有预设位置按键时,则可以基于导风板的移动停止时对应预设位置按键的对应位置信息确定导风板的当前位置;比如,预设位置按键包按键A和按键B,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按压到按键A和按键B时由于满足移动停止条件则导风板停止了移动,如果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先按压按键A、后按压按键B后停止了移动,那么将按键B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为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信息;其中,按键B对应的位置信息可以是导风板的下风口或者导风板的右风口。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判断导风板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的移动是否达到移动停止条件是家电设备上电时自动启动控制程序执行的,并不受用户人为控制;并且,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按压到所有预设位置按键时才能确定导风板的移动达到了移动停止条件,其目的是既可以确定出各个预设位置按键对应的位置信息,以快速确定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也可以基于按压到每一个预设位置按键时反馈的对应信息确定每个预设位置按键对应的模式的功能正常,从而基于所述预设位置按键的位置信息确定出的导风板的当前位置才能准确可靠。
本实施例中针对家电设备上电时通过执行步骤S1011至步骤S1014实现使用同步电机时通过在导风板上设备预设位置按键的方式来准确、可靠地确定出导风板的当前位置的目的,以此也能够实现在家电设备上电的前提下再次开机时快速确定出导风板的当前位置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了家电设备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102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判断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是否一致。
这里,判断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是否一致可以是判断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是否相同,如果确定出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不相同,则说明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是不一致的,此时进入步骤S103;反之,如果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相同,则说明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是相同的,此时进入步骤S104。
在确定出本次待启动的模式以及该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时,通过执行步骤S21可以保证家电设备在上电时且未开机前基于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的判断来快速选取将导风板的当前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的确定方式,以使家电设备接收到开机指令时能够快速进入本次待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有效提高了家电设备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4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31:确定接收到关机指令时,获取下次开机的预启动模式以及所述预启动模式对应的第二导风板位置。
这里,获取所述预启动模式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位置的过程可以认为是在本次进入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中确定的,之所以在本次进入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中确定出下次开机的预启动模式,是为了避免家电设备再次开机时去选择模式以及调整导风板位置的时间耗费,不需要等到再次开机时再去选择预启动模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家电设备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
步骤S32: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二导风板位置,并执行所述关机指令。
这里,当确定出所述预启动模式时,在本次关机前可以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预启动模式对应的第二导风板位置,以便于下次开机后可以直接进行所述预启动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
在家电设备上电且开机的前提下接收到关机指令时通过执行步骤S31和步骤S32能够实现在本次关机前确定出下次开机的预启动模式以及该预启动模式对应的第二导风板位置,并将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第二导风板位置,以此实现在家电设备上电的前提下非第一次开机时都能够快速进入预启动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避免每次开机后调整导风板位置的时间耗费,从而也能够有效提高家电设备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1中的所述预启动模式以及所述预启动模式对应的第二导风板位置,其确定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311:获取预设时长内各个模式的使用次数。
这里,预设时长内各个模式的使用次数可以认为是在本次开机的过程中获取的,如果本次开机是家电设备上电后执行的第m次开机,m为大于1的整数,那么,可以先获取在预设时长内各个模式的使用次数;其中,所述预设时长可以为家电设备上电后第一次开机至本次开机这一时间段,比如在预设时长内获取受热模式的使用次数、烘干模式的使用次数、沐浴模式的使用次数以及暖脚模式的使用次数。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如果本次开机是家电设备上电后执行的首次开机,家电设备断电前所存储的下次开机的预启动模式则不会被保留,那么所述预启动模式可以为默认模式,比如选择受热模式为默认模式。
步骤S312:基于各个模式的使用次数,确定下次开机的预启动模式以及所述预启动模式对应的第二导风板位置。
这里,基于获取的各个模式的使用次数,确定出预设时长内使用次数最多的模式,并将使用次数最多的模式确定为所述预启动模式,将所述预启动模式对应的导风板位置确定为第二导风板位置;比如,家电设备中预先存储的模式包括受热模式、暖脚模式、沐浴模式以及烘干模式,并且在本次开机的过程中获取到预设时长内受热模式使用了两次,烘干模式使用了一次,暖脚模式使用了一次,沐浴模式使用了三次,那么可以确定沐浴模式为所述预启动模式。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也可以基于用户选择确定所述预启动模式,比如可以在下次开机前设置的待机时长内基于用户选择确定所述预启动模式;也可以是基于用户习惯选择所述预启动模式,比如本次开机使用的是暖脚模式时,可以将暖脚模式作为所述预启动模式,此处不做限定;因此,所述预启动模式与本次开机启动的模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所述第二导风板位置与本次开机启动的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在家电设备上电且本次开机的前提下通过执行步骤S311和步骤S312确定出下次开机的预启动模式以及所述预启动模式对应的第二导风板位置,并在本次关机前将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二导风板位置,以此实现下次开机是能够快速进入所述预启动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有效提高了家电设备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家电设备进入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时由于导风板可能会受到外力干涉(比如人为扳动导风板或导风板与其他物体碰触等)而导致其当前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该模式对应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如图3所示,当家电设备进入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时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41:家电设备确定自身处于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时,实时检测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是否一致。
这里,在家电设备处于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时判断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是否一致可以是判断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是否相同,如果确定出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不相同,说明家电设备处于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时导风板的当前位置偏离了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此时进入步骤S42;反之,如果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相同,则说明家电设备处于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时导风板的当前位置没有偏离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此时进入步骤S43。
步骤S42: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进入步骤S43。
这里,当家电设备处于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时检测出导风板受到了外力干涉,为了避免其工作状态受到影响,家电设备自动控制其导风板进行位置调整,直至将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以确保所述本次启动的模式不会发生变化;其中,调整的方式也是将导风板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移动,或者将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移动。
步骤S43:家电设备控制自身继续处于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
这里,当家电设备将受到外力干涉的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或者家电设备并未检测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发生变化时,可控制自身继续处于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
当家电设备进入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时通过执行步骤S41至步骤S43实时检测导风板的当前位置是否偏离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并在确定出导风板的位置发生偏离时及时调整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以此确保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也能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在家电设备的导风板上设置同步电机来确定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之外,还可以通过在导风板上设置步进电机来确定导风板的当前位置,因此,当导风板上设置有步进电机时,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51:确定接收到上电操作时,获取所述导风板的当前步进信息;其中,所述上电操作可以认为是家电设备第一次被插上电源,也可以认为是家电设备被插上电源且使用至少一次被拔掉电源后再次被插上电源。
这里,所述当前步进信息可以认为是导风板当前所在位置的移动路径或移动步数;由于步进电机可以记忆移动路径或移动步数,并且可以根据移动路径或移动步数确定当前位置,因此可以将步进电机安装于导风板上时,也可以通过获取导风板的当前移动路径或当前移动步数,以确定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不需要再通过触发位置检测信号确定。
步骤S52:基于预先存储的步进信息与导风板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步进信息对应的导风板的当前位置。
这里,基于步进电机可以记忆移动路径或移动步数的优点而将步进电机安装于导风板上时,可以确定出移动路径或移动步数与导风板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那么,当获取所述导风板的当前移动路径或移动步数时,自然可以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快速确定出所述挡风板的当前位置。
当在导风板上设置步进电机时通过执行步骤S51和步骤S52来快速确定出导风板的当前位置,基于步进电机确定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不仅能够提高确定导风板的当前位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能够提高确定导风板的当前位置的快速性,从而也能够有效提高家电设备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
本实施例再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暖风机中,由于现有暖风机在上电后需要等待用户开机后才能进行模式选择以及导风板位置确定,且等待用户开机的时间通常为5秒至10秒,使得首次上电开机要20秒才出热风,关机再开机也需要20秒出热风,这样显然降低了暖风机的出热速度;如果在暖风机上电后且未接收到开机指令的时间段内确定好本次开机预启动的模式以及该模式对应的导风板位置,则能够提高暖风机的出热速度。
因此,本实施例再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再一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确定暖风机上电。
这里,所述上电是指暖风机被插上电源,并且暖风机被插上电源可以认为是暖风机第一次被插上电源,也可以认为是暖风机被插上电源且使用至少一次被拔掉电源后再次被插上电源;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确定暖风机上电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确定自身上电对应,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上电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接收到上电操作对应。
步骤S602:对暖风机中的导风板进行复位操作。
这里,所述复位操作是控制导风板执行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的移动;如图5所示的暖风机的控制电路示意图,由图5可以看出,导风板501的预设路径是从上往下移动或者从下往上移动的,并且,在导风板的上风口设置A键,在导风板的下风口设置B键,可以设置A键对应两个模式,设置B键对应个种模式,比如设置A键对应沐浴模式和烘干模式,设置B键对应受热模式和暖脚模式;其中,本实施例中的A键对应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按键A,本实施例中的B键对应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按键B;在导风板501的定位位置确定且所述定位位置与设定模式对应的位置相同时,暖风机一旦接收到开机指令,图5中的发热体502就开始加热。
而对于A键和B键的位置检测过程,可以参照图6所示的导风板A/B键位置检测电路图;从图6中可以看出,CN2表征接收两个按键信号的接口,包括接口1和接口2,并且接口1对应A键,接口2对应B键;当KEY6线路接通发动机MOTOR1时,输出的按键信号KEY6_1传输至接口CN2中的接口1中,此时将所述按键信号KEY6_1反馈至单片机上以表明检测出了A键的位置以及A键对应的两个模式功能正常;相应地,当KEY7线路接通发动机MOTOR2时,输出的按键信号KEY6_2传输至接口CN2中的接口2中,此时将所述按键信号KEY6_2反馈至单片机上以表明检测出了B键的位置以及B键对应的两个模式功能正常。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暖风机上电时需要对暖风机进行复位操作,而在上电的前提下再次开机时则不需要进行复位操作;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对暖风机中的导风板进行复位操作的过程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控制所述导风板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移动的过程是对应的。
步骤S603:判断所述导风板的复位操作是否完成。
这里,判断所述导风板的复位操作是否完成可以认为是判断导风板在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的移动过程中是否按压到A键和B键,如果判断导风板在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的移动过程中按压到A键和B键,说明导风板的复位操作完成,进入步骤S604;相反,如果判断导风板在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的移动过程中没有按压到A键和B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导风板的复位操作没有完成,进入步骤S602。
其中,本实施例中判断所述导风板的复位操作是否完成的过程,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判断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是否触发位置检测信号的过程以及所述判断所述导风板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的移动是否达到移动停止条件的过程是对应的。
步骤S604:确定复位操作完成时所述导风板的定位位置,并判断所述导风板的定位位置与设定模式的对应位置是否相同。
这里,所述导风板的定位位置可以认为是基于导风板的复位操作完成时基于A键或B键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出来的,并且所述导风板的定位位置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对应。
所述设定模式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本次待启动的模式对应,所述设定模式的对应位置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是对应的;所述确定复位操作完成时所述导风板的定位位置的过程,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基于所述位置检测信号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的过程是对应的。
如果判断所述导风板的定位位置与设定模式的对应位置相同,进入步骤S605;如果判断所述导风板的定位位置与设定模式的对应位置不相同,进入步骤S606;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导风板的定位位置与设定模式对应位置是否相同的过程,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是否一致的过程是对应的。
步骤S605:确定所述导风板的定位完成,并在接收到暖风机的开机指令时控制暖风机的发热体进行加热,进入步骤S607。
这里,所述确定所述导风板的定位完成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是对应的;所述接收到暖风机的开机指令时控制暖风机的发热体进行加热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基于所述开机指令,进入所述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是对应的。
另外,获取导风板的定位位置的过程既可以根据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1至步骤S1014确定,也可以根据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51和步骤S52确定,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606:家电设备控制导风板继续定位。
这里,所述控制导风板继续定位可以认为是控制调整所述导风板的定位位置,并重新判断调整后的导风板的定位位置与设定模式的对应位置相同时,进入步骤S604。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调整所述导风板的定位位置的过程,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的过程是对应的。
当家电设备进入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时由于导风板可能会受到外力干涉(比如人为扳动导风板或导风板与其他物体碰触等)而导致其当前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该模式对应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当家电设备进入本次启动的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时还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1至步骤S43的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607:结束流程。
这里,在家电设备上电且开机的前提下接收到关机指令时通过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1和步骤S32以及步骤S311和步骤S312实现在本次关机前确定出下次开机的预启动模式以及该预启动模式对应的第二导风板位置,避免每次开机后调整导风板位置的时间耗费,从而也能够有效提高家电设备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
通过执行步骤S601至步骤S607,能够实现在暖风机上电开机时出热风只需12秒,关机再开机则1秒就能出热风的技术效果,相比于现有暖风机首次上电开机20秒才出热风且关机再开机20秒出热风,本实施例可使暖风机的出热速度提高19秒,有效避免每次开机后调整导风板位置的时间耗费,从而也能够有效提高家电设备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
基于前述实施例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再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装置700至少包括:获取模块701、确定模块702、调整模块703和工作模块704,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导风板的当前位置。
确定模块702,用于确定本次待启动的模式以及所述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
所述调整模块703,用于确定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不一致时,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
所述工作模块704,用于确定接收到开机指令时,基于所述开机指令,进入所述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700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接收到上电操作时时,控制所述导风板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700还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触发的位置检测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702,还用于基于所述位置检测信号确定移动停止条件到达时,基于所述位置检测信号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701,还用于确定接收到关机指令时,获取下次开机的预启动模式以及所述预启动模式对应的第二导风板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模块703,还用于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二导风板位置,并执行所述关机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701,还用于获取在预设时长内各个模式的使用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702,还用于基于各个模式的使用次数,确定下次开机的预启动模式以及所述预启动模式对应的第二导风板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模块703,还用于确定自身处于工作状态,且检测到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不一致时,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701,还用于确定接收到上电操作时,获取所述导风板的当前步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702,还用于基于预先存储的步进信息与导风板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步进信息对应的导风板的当前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获取模块701、确定模块702、调整模块703和工作模块704可由位于控制装置上的处理器实现,具体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实现。
基于前述实施例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如图8所示,控制设备800至少包括:存储器801、通信总线802及处理器803,其中:
存储器801,用于存储控制程序。
通信总线802,用于实现处理器803和存储器801之间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803,用于执行存储器801中存储的控制程序,以实现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对应地,本实施例再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导风板的当前位置;
确定本次待启动的模式以及所述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
确定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不一致时,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
确定接收到开机指令时,基于所述开机指令,进入所述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
确定接收到关机指令时,获取在预设时长内各个模式的使用次数;
基于所述各个模式的使用次数,确定下次开机的预启动模式以及所述预启动模式对应的第二导风板位置;
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二导风板位置,并执行所述关机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接收到上电操作时,控制所述导风板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移动;
接收所述导风板在移动过程中触发的位置检测信号;
基于所述位置检测信号确定移动停止条件到达时,基于所述位置检测信号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自身处于工作状态,且检测到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不一致时,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接收到上电操作时,获取所述导风板的当前步进信息;
基于预先存储的步进信息与导风板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步进信息对应的导风板的当前位置。
5.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调整模块和工作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导风板的当前位置;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本次待启动的模式以及所述模式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位置;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不一致时,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位置;
所述工作模块,用于确定接收到开机指令时,基于所述开机指令,进入所述模式对应的工作状态;还用于确定接收到关机指令时,获取在预设时长内各个模式的使用次数;基于所述各个模式的使用次数,确定下次开机的预启动模式以及所述预启动模式对应的第二导风板位置;将所述导风板的当前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二导风板位置,并执行所述关机指令。
6.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通信总线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控制程序;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控制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703633.1A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03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3633.1A CN112303703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3633.1A CN112303703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3703A CN112303703A (zh) 2021-02-02
CN112303703B true CN112303703B (zh) 2022-05-27

Family

ID=74485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3633.1A Active CN112303703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370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03451A1 (en) * 2002-06-26 2004-01-08 Giordano Riello International Group S.P.A. Heat convector with an electrically adjustable deflector element
CN104964391A (zh) * 2015-06-29 2015-10-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摆叶控制方法和空调
CN106196426A (zh) * 2016-06-29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269025A (zh) * 2018-09-14 2019-01-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97096A (zh) * 2018-09-18 2019-02-01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751736A (zh) * 2018-12-29 2019-05-1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风管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风管式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03451A1 (en) * 2002-06-26 2004-01-08 Giordano Riello International Group S.P.A. Heat convector with an electrically adjustable deflector element
CN104964391A (zh) * 2015-06-29 2015-10-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摆叶控制方法和空调
CN106196426A (zh) * 2016-06-29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269025A (zh) * 2018-09-14 2019-01-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97096A (zh) * 2018-09-18 2019-02-01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751736A (zh) * 2018-12-29 2019-05-1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风管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风管式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3703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3520640A (ja) スチームアイロン
CN109539337B (zh) 转盘的控制方法和烹饪电器
CN107198433B (zh) 一种功能菜单显示方法、装置及电烹饪器
CA2633121A1 (en) Simplified user interface and graduated response in a programmable baseboard thermostat incorporating an occupancy sensor
CN106050710B (zh) 摇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风扇及暖风机
US6331699B1 (en)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reduced power in a standby state
CN112413719B (zh) 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03703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JPH05280490A (ja) 扇風機
JP2005034179A (ja) 機器の制御システム
CN111432695B (zh) 饮料供给装置
CN210769429U (zh) 手持风扇
JPH07293905A (ja) 暖房装置
CN113576140A (zh) 控制方法及设备、美发设备
CN113576139A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美发设备
CN210292208U (zh) 扫风面板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KR100666130B1 (ko) 순간온수형 온수공급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CN112066559A (zh) 一种电热水器节能控制方法
KR20160057863A (ko) 농산물 건조기용 제어장치
CN113124568A (zh) 水温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热水器
JPH0799157B2 (ja) ポンプの制御装置
JP3589261B2 (ja) 便器用付属装置
CN112303759B (zh) 一种电器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13153796B (zh) 控制方法
KR200273183Y1 (ko) 디지털 타이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