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3719B - 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3719B
CN112413719B CN202011363368.6A CN202011363368A CN112413719B CN 112413719 B CN112413719 B CN 112413719B CN 202011363368 A CN202011363368 A CN 202011363368A CN 112413719 B CN112413719 B CN 112413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ambient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threshold
heat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33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13719A (zh
Inventor
廖泓斌
安继东
陈佳兵
文彬
李忠正
陈倩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3633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3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3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3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13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3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先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将两个温度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用户对当前环境升温需求不大,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可以满足用户较低的取暖需求;当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用户对当前环境升温需求较大,需要尽快升温,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满足用户较高的取暖需求。可见,上述整个取暖器控制过程可以根据环境温度针对性调整取暖器的运行方式,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温度的取暖需求,实现良好的取暖效果。

Description

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以取暖器为例,在寒冷的冬天里,取暖器可以作为稳定的热源给室内升温,让人感觉到温暖和舒适。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类型和款式的取暖器,踢脚线取暖器以其加热效果快、使用方便,占地空间小的诸多优点,逐渐成为取暖设备的主导产品。踢脚线取暖器的大致结构包括前后壳体,在前后壳上方设计有出气口,下方有进气口,通电后其内部电热管周围的空气被加热上升,从出气口流出,而周围的冷空气从进气口进入补充,如此反复循环,使室内温度得以提高。
虽然踢脚线取暖器具备上述优点,但是一般而言,取暖器都存在体型和取暖效果矛盾的问题,即为了实现快速升温、取暖器的体型相对就较大,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例如踢脚线取暖器,虽然产品高度不高,但其长度较长,对用户的使用场地、环境等,仍有较大的空间限制要求。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取暖器控制方案可以优化取暖器体型与取暖效果之间矛盾的问题,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有效的取暖器控制方案,以提升取暖器的取暖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升取暖效果的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取暖器控制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比较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之后,还包括:
确定取暖器初始工作模式为模式一,模式一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模式二下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之后,还包括:
停止监测环境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之后,还包括:
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一,模式一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一之后,还包括:
当再次监测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模式二下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停止监测环境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环境温度包括:
获取分布式设置的传感器反馈的环境温度;
计算传感器反馈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得到环境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预设温度阈值包括:
响应用户开机操作,获取历史记录中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
推送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至用户;
当在预设时间内未侦测到用户调整温度时,将历史记录中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作为预设温度阈值;
当在预设时间内侦测到用户调整温度时,响应用户操作,获取用户设置的预设温度阈值。
一种取暖器控制装置,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温度比较模块,用于比较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比较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比较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上述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先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将两个温度值进行比较,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用户对当前环境升温需求不大,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可以满足用户较低的取暖需求;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用户对当前环境升温需求较大,需要尽快升温,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满足用户较高的取暖需求。可见,上述整个取暖器控制过程可以根据环境温度针对性调整取暖器的运行方式,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温度的取暖需求,实现良好的取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取暖器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取暖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取暖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应用实例中模式一和模式二的运行曲线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取暖器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取暖器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取暖器控制器102与取暖器104通信,取暖器控制器102发送控制指令至取暖器104,以控制取暖器104。取暖器控制器102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比较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104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104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在实际应用中,取暖器控制器102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来发送控制指令至取暖器104,取暖器控制器102还可以直接内置于取暖器104,即直接将取暖器控制器和取暖器本体直接集成,形成为新款取暖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取暖器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取暖器控制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0: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环境温度是指当前时刻的环境温度,一般来说,是指取暖器开机上电时刻对应的环境温度,即在一般的应用场景中,用户有取暖的需求,用户启动取暖器,此时,取暖器控制器获取当前时刻的环境温度。预设温度阈值是一个预先限定的温度阈值,其可以是预先初始化到取暖器控制器中的,还可以是响应用户预先设置操作,写入到取暖器控制器中的。一般来说,由于用户只有在环境温度低于室温(20摄氏度)条件下才有取暖需求,因此预设温度阈值一般是比较低的温度值。
S400:比较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比较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具体来说,比较两个温度值具体可以直接通过数据比较功能来实现,这里可以只做定性分析,即只区分两个温度的大小,并不明确两个温度之间具体的差值。
S600: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用户当前虽然有取暖需求,但是其取暖需求并不高,用户一般只需要维系较低的取暖需求,此时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的运行参数可以是基于取暖器出厂设定的参数或同样可以由取暖器控制器发送功率占空比调节参数来说控制取暖器具体的运行工况参数。进一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温度可能逐渐降低,例如日落或其他取暖设备关闭(如地暖),环境温度可能逐渐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此时,可以控制取暖器切换成以全功率模式运行,以满足用户取暖需求。
S800: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用户当前有较高的取暖需求,其需要环境快速升温,因此,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型运行下,环境温度得到显著的提升。进一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温度可能在取暖器持续释放热能下已经逐渐升高,且已经升高超过了预设温度阈值,此时可以继续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采取这样的方式是由于环境温度在之前已经低于了预设温度阈值,其表明“真实”环境温度是低于用户需求的温度的,即用户有持续且较强的取暖需求,为了避免环境温度在预设温度阈值来回跳动,或者是减小跳动的幅度需要选择较好取暖效果的功能,即控制取暖器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另外,还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温度即使在取暖器全功率运行释放仍能下还是无法达到预设温度阈值,则控制取暖器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最大显著的满足用户取暖需求;非必要的,取暖器还可以推送提示建议给用户,建议用户改变环境条件(例如注意关门窗)或者建议用户启用其他取暖设备(例如开启地暖)。
上述取暖器控制方法,先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将两个温度值进行比较,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用户对当前环境升温需求不大,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可以满足用户较低的取暖需求;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用户对当前环境升温需求较大,需要尽快升温,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满足用户较高的取暖需求。可见,上述整个取暖器控制过程可以根据环境温度针对性调整取暖器的运行方式,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温度的取暖需求,实现良好的取暖效果。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S600之后,还包括:
S720:确定取暖器初始工作模式为模式一,模式一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S740: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模式二下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满足预设模式切换触发条件,可以按照正常由模式一切换至模式二的方式控制取暖器。具体来说,模式一为针对取暖器预先设置的工作模式,在模式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在这里,恒以是指恒定且持续,即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取暖器会恒定且持续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以满足用户较低的取暖需求。随着时间推移,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检测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取暖器释放的热能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取暖需求,调整取暖器工作为模式二,在模式二下取暖器由功率占空比运行调整为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即取暖器会保持全功率释放热能,以给环境升温,满足用户的取暖需求。非必要的,当取暖器由模式一切换到模式二之后,停止监测环境温度,保持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即控制取暖器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当取暖器由模式一切换到模式二时,在当前环境下用户有较高的取暖需求,为了避免环境温度频繁在预设温度阈值附近跳动或跳动幅度过大,选择一种取暖效果较好的运行方式,即控制取暖器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S800之后,还包括:
S900: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一,模式一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环境温度不符合预设模式切换触发条件,即不符合预设先由模式一运行,再切换到模式二运行的预设触发条件,此时采用非触发条件判定。先直接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即取暖器在开机上电的第一时间,即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另外取暖器控制器还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当大于时,则表明取暖器全功率运行可以满足用户的取暖需求,确定此时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一,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进一步的,若在后续过程中再次出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直接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在模式二下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同时停止监测环境温度,保持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不再调整。同上,当取暖器由模式一切换到模式二时,在当前环境下用户有较高的取暖需求,为了避免环境温度频繁在预设温度阈值附近跳动或跳动幅度过大,选择一种取暖效果较好的运行方式,即控制取暖器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为了详细描述上述实施例中本申请取暖器控制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下面将采用具体应用实例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1、获取环境温度为5摄氏度,在用户操作下,设置预设温度阈值为10摄氏度;
2、比较环境温度5摄氏度与预设温度阈值10摄氏度的大小,判定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用户有较高的取暖需求,取暖器在开机上电时,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条件下,不满足预设模式切换触发条件,取暖器先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3、持续监测环境温度,若监测到环境温度上升至大于10摄氏度时,控制取暖器以模式一运行,即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此时满足预设模式切换触发条件,可以通过模式切换的方式控制取暖器;
4、继续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再次下降到小于10摄氏度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在模式二下取暖器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同时停止监控环境温度,控制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直至取暖器在用户操作下关机。
实施例二
1、获取当前在房内地暖开启的情况环境温度有12摄氏度,在用户操作下,设置预设温度阈值为10摄氏度;
2、比较环境温度12摄氏度与预设温度阈值10摄氏度的大小,判定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用户有较低的取暖需求,满足预设模式切换触发条件,可以通过正常的模式切换方式来控制取暖器,取暖器可以按照正常开机方式先以模式一运行,即取暖器在开机上电时,控制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运行;
3、持续监测环境温度,若检测到环境温度下降至小于10摄氏度时,判定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用户有较高的取暖需求,需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切换取暖器至模式二运行,即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同时停止监控环境温度,保持全功率模式运行直至在用户操作下关机。
预设模式切换触发条件是指开机时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若满足该条件,则取暖器可以通过模式切换的方式来控制,即初始是采用模式一(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运行),待后续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切换至模式二(取暖器由功率占空比运行调整为恒以全功率运行)。模式一是指恒以功率占空比运行;模式二是指由功率占空比运行调整恒以全功率运行;在满足预设模式切换触发条件下,当环境温度由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变化为小于预设温度阈值;切换至模式二。模式一和模式二对应的具体运行曲线如图4所示,在图4中可以看到在模式一,采取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当处于模式二时,由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切换至全功率模式运行,并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环境温度包括:获取分布式设置的传感器反馈的环境温度;计算传感器反馈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得到环境温度。
由于单个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温度数据可能不准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来获取环境温度。进一步的,这些传感器分布式设置于环境中,其具体可以分布式设置于取暖器的不同位置,或者甚至可以分布式设置于取暖器的四周或取暖器所处空间内。通过计算不同传感器反馈的环境温度平均值可以更加准确得到环境温度,以便后续实现准确的取暖器控制,给用户带来便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预设温度阈值包括:响应用户开机操作,获取历史记录中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推送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至用户;当在预设时间内未侦测到用户调整温度时,将历史记录中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作为预设温度阈值;当在预设时间内侦测到用户调整温度时,响应用户操作,获取用户设置的预设温度阈值。
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基于历史操作得到或者由本次开机上电时用户的设置得到。具体来说,响应用户的开机操作,查找在历史记录中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查找到今天早上9点取暖器在开机设置的预设温度阈值为12摄氏度,则直接通过显示或语音推送的方式将12摄氏度的信息推送给到用户,等待一定的时间(例如10秒),若在该一定时间内没有感应到用户进一步调整温度的操作,则默认用户认同本次取暖器开机的预设温度阈值同样为12摄氏度,则将12摄氏度作为预设温度阈值;若在该一定时间内感应到用户进一步调整温度的操作,则表明用户需要设置新的预设温度阈值,响应用户操作,获取用户设置的预设温度阈值例如14摄氏度。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如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取暖器控制装置,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200,用于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温度比较模块400,用于比较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第一处理模块600,用于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第二处理模块800,用于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上述取暖器控制装置,先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将两个温度值进行比较,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用户对当前环境升温需求不大,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可以满足用户较低的取暖需求;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用户对当前环境升温需求较大,需要尽快升温,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满足用户较高的取暖需求。可见,上述整个取暖器控制过程可以根据环境温度针对性调整取暖器的运行方式,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温度的取暖需求,实现良好的取暖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600还用于确定取暖器初始工作模式为模式一,模式一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模式二下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600还用于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之后,停止监测环境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模块800还用于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一,模式一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模块800还用于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再次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模式二下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停止监测环境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获取模块200还用于获取分布式设置的传感器反馈的环境温度;计算传感器反馈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得到环境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获取模块200还用于响应用户开机操作,获取历史记录中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推送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至用户;当在预设时间内未侦测到用户调整温度时,将历史记录中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作为预设温度阈值;当在预设时间内侦测到用户调整温度时,响应用户操作,获取用户设置的预设温度阈值。
关于取暖器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取暖器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取暖器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预设温度阈值以及取暖器历史运行工况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取暖器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比较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取暖器初始工作模式为模式一,模式一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模式二下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停止监测环境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一,模式一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再次监测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模式二下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停止监测环境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分布式设置的传感器反馈的环境温度;计算传感器反馈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得到环境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响应用户开机操作,获取历史记录中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推送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至用户;当在预设时间内未侦测到用户调整温度时,将历史记录中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作为预设温度阈值;当在预设时间内侦测到用户调整温度时,响应用户操作,获取用户设置的预设温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比较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
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当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取暖器初始工作模式为模式一,模式一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模式二下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停止监测环境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一,模式一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再次监测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模式二下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停止监测环境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分布式设置的传感器反馈的环境温度;计算传感器反馈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得到环境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响应用户开机操作,获取历史记录中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推送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至用户;当在预设时间内未侦测到用户调整温度时,将历史记录中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作为预设温度阈值;当在预设时间内侦测到用户调整温度时,响应用户操作,获取用户设置的预设温度阈值。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取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环境温度是指当前时刻的环境温度;
比较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预设温度阈值;
当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当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所述当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之后,还包括:
确定取暖器初始工作模式为模式一,所述模式一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所述模式二下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保持全功率模式运行直至在用户操作下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之后,还包括:
停止监测环境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之后,还包括:
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一,所述模式一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一之后,还包括:
当再次监测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
停止监测环境温度,保持全功率模式运行直至在用户操作下关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环境温度包括:
获取分布式设置的传感器反馈的环境温度;
计算所述传感器反馈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得到环境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预设温度阈值包括:
响应用户开机操作,获取历史记录中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
推送所述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至用户;
当在预设时间内未侦测到用户调整温度时,将所述历史记录中最近一次设置的温度阈值作为预设温度阈值;
当在预设时间内侦测到用户调整温度时,响应用户操作,获取用户设置的预设温度阈值。
7.一种取暖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环境温度以及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环境温度是指当前时刻的环境温度;
温度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预设温度阈值;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取暖器以全功率模式运行;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取暖器初始工作模式为模式一,模式一下取暖器恒以功率占空比模式运行;持续监测环境温度,当监测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模式二下取暖器运行模式由功率占空比模式切换至全功率模式,且恒以全功率模式运行,保持全功率模式运行直至在用户操作下关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调整取暖器工作模式为模式二之后,停止监测环境温度。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63368.6A 2020-11-27 2020-11-27 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13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3368.6A CN112413719B (zh) 2020-11-27 2020-11-27 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3368.6A CN112413719B (zh) 2020-11-27 2020-11-27 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3719A CN112413719A (zh) 2021-02-26
CN112413719B true CN112413719B (zh) 2022-03-01

Family

ID=74843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3368.6A Active CN112413719B (zh) 2020-11-27 2020-11-27 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37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3166B (zh) * 2021-12-07 2024-05-24 石家庄格力电器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热器的智能控制方法
CN114234274A (zh) * 2021-12-28 2022-03-25 苏州康碳地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发热脚垫板
CN117213658B (zh) * 2023-11-08 2024-02-13 深圳市千岩科技有限公司 取暖器及其温度测量方法和相应的装置、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4136A (ja) * 1982-07-29 1984-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ヒ−トポンプ温水装置
JPH1078234A (ja) * 1996-09-04 1998-03-24 Daikin Ind Ltd 床暖房装置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空調制御装置
CN2523345Y (zh) * 2001-12-31 2002-12-04 梁克葸 具快速升温效果的三温暖器
CN102679505B (zh) * 2012-06-13 2014-04-23 重庆大学 房间温度控制方法
CN103107757B (zh) * 2013-01-24 2015-05-13 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全功率变流器对风力发电机加热的方法
CN104075371B (zh) * 2013-03-26 2016-06-0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暖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25843B (zh) * 2013-05-20 2015-04-22 陈孟春 远红外智能取暖器及其控制电路
CN105611041A (zh) * 2015-09-28 2016-05-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闹钟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6322683B (zh) * 2016-09-13 2018-10-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7238125A (zh) * 2017-06-28 2017-10-10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暖器及其控制方法、系统
KR102445206B1 (ko) * 2017-09-12 2022-09-20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계절 판단에 따라 자동 보호기능이 설정되는 보일러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7906592A (zh) * 2017-10-19 2018-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暖器及其调温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暖器
CN108151134A (zh) * 2017-12-14 2018-06-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采暖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采暖设备
CN109927653A (zh) * 2017-12-15 2019-06-25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车内环境舒适控制方法和系统及车辆、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CN108253597A (zh) * 2018-01-11 2018-07-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8954482A (zh) * 2018-05-29 2018-12-07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32600B (zh) * 2019-03-15 2021-06-08 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房屋建筑的智能供暖方法及其系统
CN110345544B (zh) * 2019-06-11 2024-01-19 宁波先锋中央电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暖器的控制方法
CN111947225A (zh) * 2020-07-27 2020-11-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多功能取暖器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3719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13719B (zh) 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883539B (zh) 空调控制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9114759B (zh) 控制终端、一拖多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0830471B2 (en) Heating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er
CN107003013B (zh) 水暖垫的加热器控制方法以及适用其加热器控制方法的水暖垫
CN112944572A (zh) 用于空调除湿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14963466B (zh) 空调器睡眠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0470059B (zh) 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CN113531798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室温调节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947225A (zh) 多功能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多功能取暖器和存储介质
CN109827303A (zh) 一种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443948A (zh) 多联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83650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2984752A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25937A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11256312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服务器
CN109708269B (zh) 空调及其电加热器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230123181A1 (en) Indoor-temperature estimation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indoor-temperature estimation method
CN114060892A (zh) 一种恒温浴霸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07390740A (zh) 加热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963543A (zh)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061049B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CN112944691B (zh) 基于燃气热水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燃气热水器
CN112344429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06804B (zh) 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热水器、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