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1811B - 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1811B
CN112301811B CN202011162641.9A CN202011162641A CN112301811B CN 112301811 B CN112301811 B CN 112301811B CN 202011162641 A CN202011162641 A CN 202011162641A CN 112301811 B CN112301811 B CN 1123018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ecent
rail
sleepe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26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01811A (zh
Inventor
王猛
王树国
葛晶
司道林
杨东升
赵振华
王璞
杨亮
易强
许良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Priority to CN2020111626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1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1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1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01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1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9/00Laying, rebuilding, or taking-up tracks; Tools or machine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9/00Laying, rebuilding, or taking-up tracks; Tools or machines therefor
    • E01B29/06Transporting, laying, removing or renewing sleep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9/00Laying, rebuilding, or taking-up tracks; Tools or machines therefor
    • E01B29/16Transporting, laying, removing, or replacing rails; Moving rails placed on sleepers in the tr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施工规划设计轨道整体规划,并根据轨道整体规划的通车情况分别标记近期施工区域、远期预留区域和连接区域;S2、铺设近期施工区域的钢轨;S3、在连接区域位置铺设近期模块;S4、在已铺设的钢轨上进行通车;S5、根据轨道整体规划确定远期预留区域通车,铺设远期预留区域轨道;S6、使用远期模块替换近期模块。采用模块化轨道结构代替道岔区转辙器、导曲线和辙叉的轨道结构,可以在道岔区使用普通钢轨实现列车直向通行的要求。优点在于在远期预留的道岔内,避免使用尖轨、翼轨、心轨等在运营过程中的磨耗速率高于普通钢轨的部件,降低养护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期预留施工方式。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日益完善,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规划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其运营组织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其中,考虑轨道交通预留远期拆分条件是目前轨道交通发展中需考虑的一个问题。
预留线路远期拆分条件需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线路走向、周边环境及敷设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无砟轨道铁路建设时,部分道岔为远期预留岔位,一般情况下5-10年及以上道岔仅开通直向,侧向没有行车条件。
在远期预留的道岔内,使用尖轨、翼轨、心轨等薄弱部件,这些部件在运营过程中的磨耗速率高于普通钢轨,极大的提高了养护维修成本。增加了道岔初期购置成本,同时提高了远期预留道岔的养护难度。
现需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远期预留的道岔内,使用尖轨、翼轨、心轨等薄弱部件,这些部件在运营过程中的磨耗速率高于普通钢轨,极大的提高了养护维修成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通过在需要开通侧股线路时,利用岔枕中的预埋套管换铺模块化的道岔,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施工规划设计轨道整体规划,并根据轨道整体规划的通车情况分别标记近期施工区域、远期预留区域和连接区域;
S2、铺设近期施工区域的钢轨;
S3、在连接区域位置铺设近期模块,近期模块为直轨模块,与近期施工区域钢轨连通;
S4、在已铺设的钢轨上进行通车;
S5、根据轨道整体规划确定远期预留区域通车,铺设远期预留区域轨道;
S6、用远期模块替换近期模块。
远期模块为道岔模块,远期模块纵向连接近期施工区域钢轨,远期模块岔道连接远期预留区域钢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步骤S6具体包括:
S61、拆除第一近期模块、第二近期模块、第三近期模块和第五近期模块;
S62、在第一近期模块原位置安装道岔转辙器区模块,在第二近期模块原位置安装道岔导曲线区模块,在第三近期模块原位置安装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在第四近期模块原位置安装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近期模块包括一对第一近期模块、一对第二近期模块、第三近期模块和第四近期模块,两第一近期模块基本轨方向平行相对设置,第二近期模块的基本轨一端连接第一近期模块基本轨一端,两第二近期模块设置于两第一近期模块连线同一侧,两第二近期模块基本轨自由端分别连接第三近期模块一端和第五近期模块基本轨一端,两第一近期模块自由端分别连接两近期施工区域钢轨,第三近期模块和第四近期模块自由端分别连接两条近期施工区域钢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远期模块包括一对道岔转辙器区模块、一对道岔导曲线区模块、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和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道岔转辙器区模块包括第五基本轨和尖轨,第五基本轨和尖轨并列设置,第五基本轨一端连接近期施工区域钢轨,两道岔转辙器区模块的尖轨均设置于第五基本轨同侧,道岔导曲线区模块包括竖向基本轨和侧向基本轨,竖向基本轨连接第五基本轨一端,侧向基本轨一端连接尖轨自由端,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包括直向翼轨,直向翼轨与竖向基本轨共线设置,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包括直向基本轨,直向基本轨一端连接竖向基本轨自由端,另一端连接近期施工区域钢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近期模块包括第一基本轨和若干第一轨枕组件,各第一轨枕组件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的纵向设置,第一基本轨设置于第一轨枕组件上表面且垂直第一轨枕组件。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二近期模块包括第二基本轨和若干第二轨枕组件,各第二轨枕组件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的纵向设置,第二基本轨设置于第二轨枕组件上表面且垂直第二轨枕组件。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三近期模块包括第三基本轨和若干第三轨枕组件,各第三轨枕组件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的纵向设置,第三基本轨设置于第三轨枕组件上表面且垂直第三轨枕组件;
第四近期模块包括第四基本轨和若干第四轨枕组件,各第四轨枕组件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的纵向设置,第四基本轨设置于第四轨枕组件上表面且垂直第四轨枕组件。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道岔转辙区模块还包括若干第五轨枕组件,各第五轨枕组件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纵向设置,第五基本轨设置于第五轨枕组件上表面且垂直第五轨枕组件,尖轨活动设置于第五轨枕组件上表面。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道岔导曲线区模块还包括若干第六轨枕组件,各第六轨枕组件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纵向设置,竖向基本轨设置于第六轨枕组件上表面且垂直第六轨枕组件,侧向基本轨设置于第六轨枕组件上表面,侧向基本轨为导曲线型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还包括侧向翼轨、心轨和若干第七轨枕组件,各第七轨枕组件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纵向设置,侧向翼轨设置于第七轨枕组件上表面,直线翼轨与侧向翼轨相对设置,心轨活动设置于侧向翼轨和直线翼轨之间的第七轨枕组件上表面,心轨活动范围为侧向翼轨与直线翼轨之间;
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包括护轨和若干第八轨枕组件,各第八轨枕组件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纵向设置,直向基本轨设置于第八轨枕组件上表面,护轨平行直向基本轨设置于第八轨枕组件上表面。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模块化轨道结构代替道岔区转辙器、导曲线和辙叉的轨道结构,可以在道岔区使用普通钢轨实现列车直向通行的要求。该类型轨道结构的优点在于在远期预留的道岔内,避免使用尖轨、翼轨、心轨等薄弱部件,这些部件在运营过程中的磨耗速率高于普通钢轨,降低养护维修成本。同时可以减少道岔初期购置成本。在需要开通侧股线路时,利用岔枕中的预埋套管换铺整组道岔。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流程图;
图2为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步骤S6具体流程图;
图3是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近期模块示意图;
图4是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远期模块示意图;
图5是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第一近期模块示意图;
图6是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第二近期模块示意图;
图7是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第三近期模块示意图;
图8是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第四近期模块示意图;
图9是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道岔转辙器区模块示意图;
图10是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道岔导曲线区模块示意图;
图11是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示意图;
图12是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近期模块;11、第一近期模块;111、第一基本轨;112、第一轨枕组件;12、第二近期模块;121、第二基本轨;122、第二轨枕组件;13、第三近期模块;131、第三基本轨;132、第三轨枕组件;14、第四近期模块;141、第四基本轨;142、第四轨枕组件;2、远期模块;21、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1、第五基本轨;212、尖轨;213、第五轨枕组件;22、道岔导曲线区模块;221、竖向基本轨;222、侧向基本轨;223、第六轨枕组件;23、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231、直向翼轨;232、侧向翼轨;233、心轨;234、第七轨枕组件;24、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241、直向基本轨;242、护轨;243、第八轨枕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施工规划设计轨道整体规划,并根据轨道整体规划的通车情况分别标记近期施工区域、远期预留区域和连接区域;
S2、铺设近期施工区域的钢轨;
S3、在连接区域位置铺设近期模块1,近期模块1为直轨模块且与所述近期施工区域钢轨连通;
S4、在已铺设的钢轨上进行通车;
S5、根据轨道整体规划确定远期预留区域通车,铺设远期预留区域轨道;
S6、使用远期模块2替换近期模块1。
如图2所示,步骤S6具体包括:
S61、拆除第一近期模块11、第二近期模块12、第三近期模块13和第四近期模块14;
S62、在第一近期模块11原位置安装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在第二近期模块12原位置安装道岔导曲线区模块22,在第三近期模块13原位置安装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23,在第四近期模块14原位置安装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24。
如图3所示,近期模块1包括一对第一近期模块11、一对第二近期模块12、第三近期模块13和第四近期模块14,两第一近期模块11基本轨方向平行相对设置,第二近期模块12的基本轨一端连接第一近期模块11基本轨一端,两第二近期模块12设置于两第一近期模块11连线同一侧,两第二近期模块12基本轨自由端分别连接第三近期模块13一端和第四近期模块14基本轨一端,两第一近期模块11自由端分别连接两近期施工区域钢轨,第三近期模块13和第四近期模块14自由端分别连接两条近期施工区域钢轨。
如图4所示,远期模块2包括一对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一对道岔导曲线区模块22、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23和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24,两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基本轨方向平行相对设置,道岔导曲线区模块22的基本轨一端连接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基本轨一端,两道岔导曲线区模块22设置于两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连线同一侧,两道岔导曲线区模块22基本轨自由端分别连接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23一端和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24基本轨一端,两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自由端分别连接两近期施工区域钢轨,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23和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24自由端分别连接两条近期施工区域钢轨。
如图5所示,第一近期模块11包括第一基本轨111和若干第一轨枕组件112,各第一轨枕组件112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的纵向设置,第一基本轨111设置于第一轨枕组件112上表面且垂直第一轨枕组件112。
如图6所示,第二近期模块12包括第二基本轨121和若干第二轨枕组件122,各第二轨枕组件122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的纵向设置,第二基本轨121设置于第二轨枕组件122上表面且垂直第二轨枕组件122。
如图7所示,第三近期模块13包括第三基本轨131和若干第三轨枕组件132,各第三轨枕组件132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的纵向设置,第三基本轨131设置于第三轨枕组件132上表面且垂直第三轨枕组件132。
如图8所示,第四近期模块14包括第四基本轨141和若干第四轨枕组件142,各第四轨枕组件142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的纵向设置,第四基本轨141设置于第四轨枕组件142上表面且垂直第四轨枕组件142。
如图9所示,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包括第五基本轨211、尖轨212、若干第五轨枕组件213,第五基本轨211和尖轨212并列设置,第五基本轨211一端连接近期施工区域钢轨,两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的尖轨212均设置于第五基本轨211同侧,各第五轨枕组件213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纵向设置,第五基本轨211设置于第五轨枕组件213上表面且垂直第五轨枕组件213,尖轨212活动设置于第五轨枕组件213上表面。
如图10碎石,道岔导曲线区模块22还包括竖向基本轨221、侧向基本轨222和若干第六轨枕组件223,竖向基本轨221连接第五基本轨211一端,侧向基本轨222一端连接尖轨212自由端,各第六轨枕组件223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纵向设置,竖向基本轨221设置于第六轨枕组件223上表面且垂直第六轨枕组件223,侧向基本轨222设置于第六轨枕组件223上表面,侧向基本轨222为导曲线型轨。
如图11所示,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23还包括直向翼轨231、侧向翼轨232、心轨233和若干第七轨枕组件234,直向翼轨231与竖向基本轨221共线设置,各第七轨枕组件234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纵向设置,侧向翼轨232设置于第七轨枕组件234上表面,直线翼轨与侧向翼轨232相对设置,心轨233活动设置于侧向翼轨232和直线翼轨之间的第七轨枕组件234上表面,心轨233活动范围为侧向翼轨232与直线翼轨之间;
如图12所示,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24包括直向基本轨241、护轨242和若干第八轨枕组件243,直向基本轨241一端连接竖向基本轨221自由端,另一端连接近期施工区域钢轨,各第八轨枕组件243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纵向设置,直向基本轨241设置于第八轨枕组件243上表面,护轨242平行直向基本轨241设置于第八轨枕组件243上表面。
本实施例主要适用于设计速度较高的无砟轨道道岔,利用无砟轨道系统中的预埋套管等设施,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轨道结构,可满足直向开通,同时节省道岔的初期购置成本,在运营期间还可以避免道岔区尖轨、心轨等薄弱部件的伤损,降低养护维修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施工规划设计轨道整体规划,并根据所述轨道整体规划的通车情况分别标记近期施工区域、远期预留区域和连接区域;
S2、铺设所述近期施工区域的钢轨;
S3、在所述连接区域位置铺设近期模块(1),所述近期模块(1)为直轨模块且与所述近期施工区域钢轨连通;
S4、在已铺设的钢轨上进行通车;
S5、根据所述轨道整体规划确定远期预留区域通车,铺设远期预留区域轨道;
S6、使用远期模块(2)替换所述近期模块(1);
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
S61、拆除第一近期模块(11)、第二近期模块(12)、第三近期模块(13)和第四近期模块(14);
S62、在所述第一近期模块(11)原位置安装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在所述第二近期模块(12)原位置安装道岔导曲线区模块(22),在所述第三近期模块(13)原位置安装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23),在所述第四近期模块(14)原位置安装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近期模块(1)包括一对第一近期模块(11)、一对第二近期模块(12)、第三近期模块(13)和第四近期模块(14),两所述第一近期模块(11)基本轨方向平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近期模块(12)的基本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近期模块(11)基本轨一端,两所述第二近期模块(12)设置于两所述第一近期模块(11)连线同一侧,两所述第二近期模块(12)基本轨自由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近期模块(13)一端和所述第四近期模块(14)基本轨一端,两所述第一近期模块(11)自由端分别连接两所述近期施工区域钢轨,所述第三近期模块(13)和所述第四近期模块(14)自由端分别连接两条所述近期施工区域钢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远期模块(2)包括一对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一对道岔导曲线区模块(22)、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23)和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24),所述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包括第五基本轨(211)和尖轨(212),所述第五基本轨(211)和所述尖轨(212)并列设置,所述第五基本轨(211)一端连接所述近期施工区域钢轨,两所述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的所述尖轨(212)均设置于所述第五基本轨(211)同侧,所述道岔导曲线区模块(22)包括竖向基本轨(221)和侧向基本轨(222),所述竖向基本轨(221)连接所述第五基本轨(211)一端,所述侧向基本轨(222)一端连接所述尖轨(212)自由端,所述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23)包括直向翼轨(231),所述直向翼轨(231)与所述竖向基本轨(221)共线设置,所述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24)包括直向基本轨(241),所述直向基本轨(241)一端连接所述竖向基本轨(221)自由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近期施工区域钢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近期模块(11)包括第一基本轨(111)和若干第一轨枕组件(112),各所述第一轨枕组件(112)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的纵向设置,所述第一基本轨(111)设置于所述第一轨枕组件(112)上表面且垂直所述第一轨枕组件(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近期模块(12)包括第二基本轨(121)和若干第二轨枕组件(122),各所述第二轨枕组件(122)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的纵向设置,所述第二基本轨(121)设置于所述第二轨枕组件(122)上表面且垂直所述第二轨枕组件(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近期模块(13)包括第三基本轨(131)和若干第三轨枕组件(132),各所述第三轨枕组件(132)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的纵向设置,所述第三基本轨(131)设置于所述第三轨枕组件(132)上表面且垂直所述第三轨枕组件(132);
所述第四近期模块(14)包括第四基本轨(141)和若干第四轨枕组件(142),各所述第四轨枕组件(142)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的纵向设置,所述第四基本轨(141)设置于所述第四轨枕组件(142)上表面且垂直所述第四轨枕组件(14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转辙器区模块(21)还包括若干第五轨枕组件(213),各所述第五轨枕组件(213)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纵向设置,所述第五基本轨(211)设置于所述第五轨枕组件(213)上表面且垂直所述第五轨枕组件(213),所述尖轨(212)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五轨枕组件(213)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导曲线区模块(22)还包括若干第六轨枕组件(223),各所述第六轨枕组件(223)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纵向设置,所述竖向基本轨(221)设置于所述第六轨枕组件(223)上表面且垂直所述第六轨枕组件(223),所述侧向基本轨(222)设置于所述第六轨枕组件(223)上表面,所述侧向基本轨(222)为导曲线型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岔辙叉区模块(23)还包括侧向翼轨(232)、心轨(233)和若干第七轨枕组件(234),各所述第七轨枕组件(234)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纵向设置,所述侧向翼轨(232)设置于所述第七轨枕组件(234)上表面,直线翼轨与所述侧向翼轨(232)相对设置,所述心轨(233)活动设置于所述侧向翼轨(232)和所述直线翼轨之间的所述第七轨枕组件(234)上表面,所述心轨(233)活动范围为所述侧向翼轨(232)与所述直线翼轨之间;
所述第二道岔辙叉区模块(24)包括护轨(242)和若干第八轨枕组件(243),各所述第八轨枕组件(243)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纵向设置,所述直向基本轨(241)设置于所述第八轨枕组件(243)上表面,所述护轨(242)平行所述直向基本轨(241)设置于所述第八轨枕组件(243)上表面。
CN202011162641.9A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 Active CN112301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2641.9A CN112301811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2641.9A CN112301811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1811A CN112301811A (zh) 2021-02-02
CN112301811B true CN112301811B (zh) 2022-06-21

Family

ID=7433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2641.9A Active CN112301811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18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8121A (zh) * 2021-02-04 2021-06-01 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电容或电气枕一次性铺设方法
CN117721675A (zh) * 2023-12-19 2024-03-19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桥上护轨同基本轨换铺入槽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54662A (en) * 1929-01-29 1930-04-15 Woodbury Ra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rails from railroad tracks
US4249467A (en) * 1978-11-16 1981-02-10 Franz Plasser Bahnbaumaschinen-Industriegesellschaft M.B.H. Mobile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nd laying as assembled track switch or crossing section
CN202913317U (zh) * 2012-11-07 2013-05-01 耒阳迅通道岔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钢轨转辙器
CN106351093A (zh) * 2015-07-13 2017-01-25 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线路区间整体插铺1/42道岔的施工方法
CN109853307A (zh) * 2019-03-12 2019-06-07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不同轨距共用区段的轨道布置及其接驳方法
CN110886160A (zh) * 2019-12-16 2020-03-17 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和悬挂式空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54662A (en) * 1929-01-29 1930-04-15 Woodbury Ra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rails from railroad tracks
US4249467A (en) * 1978-11-16 1981-02-10 Franz Plasser Bahnbaumaschinen-Industriegesellschaft M.B.H. Mobile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nd laying as assembled track switch or crossing section
CN202913317U (zh) * 2012-11-07 2013-05-01 耒阳迅通道岔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钢轨转辙器
CN106351093A (zh) * 2015-07-13 2017-01-25 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线路区间整体插铺1/42道岔的施工方法
CN109853307A (zh) * 2019-03-12 2019-06-07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不同轨距共用区段的轨道布置及其接驳方法
CN110886160A (zh) * 2019-12-16 2020-03-17 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和悬挂式空铁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广佛线二期轨道工程拆解方案研究;刘文武;《铁道勘察》;20161215(第6期);正文"1 工程相关特点"、"2 轨道工程拆解实施方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1811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01811B (zh) 一种基于预留道岔的施工方式
Wang Design of high-speed railway turnout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US20130264394A1 (en) Pre-stressed concrete track slab of slab-type ballast-less track
CN108891423B (zh) 一种预留支线条件的轨道线路结构
CN108486965A (zh) 轨道线路道岔区辙叉结构
CN215329055U (zh) 一种替换式预留道岔
EP1552063B1 (en) Turnout/crossover section for railway track
CN217324965U (zh) 一种永临结合的铺轨基地桥梁
Delgado et al. Resilience of rail infrastructure in the US Northeast corridor
CN101880994B (zh) 三渡三交道岔更换工艺
CN203700880U (zh) 一种浮置式道床道岔
CN213507844U (zh) 一种用于高架段套轨新型减振轨道结构
CN204530333U (zh) 桥上无砟轨道护轨构造
CN209323269U (zh) 一种适用于有轨电车槽型轨的无砟轨道长轨枕
CN207933821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叠放式复合型无砟轨道系统
KR200354598Y1 (ko) 시저스 분기기
CN109944116A (zh) 轨道线路道岔区转辙器结构
KR102335922B1 (ko) 직선 기본레일을 임시 지지하는 모듈형 패널을 이용한 급속 갱환 레일 분기기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0130164A (zh) 一种两组长枕埋入式渡线道岔道床浇筑方法
CN208701418U (zh) 一种高速铁路的25号道岔板
CN109183524A (zh) 一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无砟轨道长轨枕
KR100599524B1 (ko) 시저스 분기기
CN109024238A (zh) 框架桥
CN220789399U (zh) 一种拼装道岔梁
CN220813239U (zh) 交通运输用交叉渡线岔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