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2562B - 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2562B
CN112292562B CN201980041407.XA CN201980041407A CN112292562B CN 112292562 B CN112292562 B CN 112292562B CN 201980041407 A CN201980041407 A CN 201980041407A CN 112292562 B CN112292562 B CN 112292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rojection lens
separator
front surface
distribution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14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2562A (zh
Inventor
树下佳百合
小西定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92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2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2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2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5Projection lenses
    • F21S41/255Lenses with a front view of circular or truncated circular out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6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5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arranged in one or more l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9Attachment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4Light gu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5Projection len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9Attachment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4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screens, non-reflecting members, light-shielding members or fixed sh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6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 F21S41/65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light sources
    • F21S41/663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light sources by switching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43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parallel to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40Cooling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47Passive cooling, e.g. using fins, thermal conductive elements or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F21W2102/10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 F21W2102/13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high-beam region or low-beam reg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如下的车辆用灯具:能够抑制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相对变高,并且,能够形成铅垂方向的厚度关于水平方向均匀的近光用配光图案。车辆用灯具具有:投影透镜;分隔件,其配置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方;以及近光用光源,其配置于所述分隔件的后方,发出依次透过所述分隔件和所述投影透镜照射到前方而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包含:上分隔件主体,其包含前表面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以及第1导光部,其从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下部朝向所述近光用光源延伸,在末端具有与所述近光用光源相对的第1入光面,所述投影透镜包含前表面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包含与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相对的上入光面,所述近光用光源、所述第1导光部、所述上分隔件主体和所述上入光面分别配置于比穿过所述投影透镜的焦点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基准轴靠上的位置,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的下部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上入光面的下部面接触,在比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的下部靠上的部分与比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上入光面的下部靠上的部分之间形成有空间。

Description

车辆用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灯具,特别涉及能够抑制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相对地变高的情况,且能够形成铅垂方向的厚度关于水平方向变得均匀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一种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具有:投影透镜,其由第1透镜和第2透镜构成;导光透镜,其配置于投影透镜的后方;以及近光用光源,其配置于导光透镜的后方,发出依次透过导光透镜和投影透镜而照射到前方并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1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96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本发明人进行研究后判明,在上述现有技术的车辆用灯具中,虽然满足近光用配光图案所要求的法规,但是,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相对变高,例如产生光度不均(亮度不均),此外,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中央部的厚度比左右两侧的厚度薄,其结果,配光感低下。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车辆用灯具:能够抑制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相对地变高的情况,并且能够形成铅垂方向的厚度关于水平方向变得均匀(即能够抑制配光感降低)的近光用配光图案。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是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有:投影透镜;分隔件,其配置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方;以及近光用光源,其配置于所述分隔件的后方,发出依次透过所述分隔件和所述投影透镜照射到前方而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光,所述分隔件包含:上分隔件主体,其包含前表面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以及第1导光部,其从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下部朝向所述近光用光源延伸,在末端具有与所述近光用光源相对的第1入光面,所述投影透镜包含前表面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包含与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相对的上入光面,所述近光用光源、所述第1导光部、所述上分隔件主体和所述上入光面分别配置于比基准轴靠上的位置,所述基准轴穿过所述投影透镜的焦点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的下部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上入光面的下部面接触,在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的比下部靠上的部分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上入光面的比下部靠上的部分之间形成有空间,来自所述近光用光源的光从所述第1入光面入射到所述第1导光部,一部分从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直接出射,并且,另一部分在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与后表面之间反复进行全反射,并且在所述上分隔件主体内被引导而从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出射,进而,从所述投影透镜的上入光面入射到所述投影透镜,由所述投影透镜进行投影,由此用于形成所述近光用配光图案。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上入光面之间的间隔随着朝向上方而变宽。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上入光面的面形状被调整为,所述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光度分布满足法规,并且所述近光用配光图案的铅垂方向的厚度关于水平方向均匀。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灯具还具有ADB用光源,所述ADB用光源发出依次透过所述分隔件和所述投影透镜照射到前方而形成ADB用配光图案的光,所述分隔件包含:下分隔件主体,其包含前表面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以及第2导光部,其从所述下分隔件主体的上部朝向所述ADB用光源延伸,在末端具有与所述ADB用光源相对的第2入光面,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还包含与所述下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相对的下入光面,所述ADB用光源、所述第2导光部、所述下分隔件主体和所述下入光面分别配置于比所述基准轴靠下的位置,所述下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下入光面面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用灯具10的立体图。
图2的(a)是车辆用灯具10的俯视图,(b)是正视图,(c)是侧视图。
图3是沿着包含基准轴AX的水平面(包含X轴和Y轴的平面)切断图1所示的车辆用灯具10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包含基准轴AX的铅垂面(包含X轴和Z轴的平面)切断图1所示的车辆用灯具10的剖视图。
图5是车辆用灯具10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组合了散热器20、光源模块30、保持架40和分隔件50的构造体的立体图。
图7是分隔件50的立体图。
图8的(a)是上分隔件主体52的一部分正视图,(b)是下分隔件主体53的一部分正视图,(c)是透视了分隔件50的多个近光用光源32a和多个ADB用光源32b的正视图(透视图)。
图9的(a)是近光用配光图案PLo的一例,(b)是ADB用配光图案PADB的一例,(c)是包含近光用配光图案PLo和ADB用配光图案PADB的合成配光图案的一例,(d)是示出构成ADB用配光图案的多个区域(例如单独点亮熄灭的多个区域A1~A4)为圆形且相互重叠的状况的图。
图10是省略上分隔件主体52而使用仅第1导光部52d的分隔件(与上述现有技术的导光透镜相同的结构)的例子。
图11是省略上分隔件主体52而使用仅第1导光部52d的分隔件的情况下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o的一例。
图12是沿着包含基准轴AX的铅垂面(包含X轴和Z轴的平面)切断车辆用灯具10A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车辆用灯具10A的A-A剖视图。
图14是分隔件50A的立体图。
图15的(a)是分隔件50A的俯视图,(b)是后视图,(c)是仰视图,(d)侧视图。
图16是分隔件50A和主透镜60A的保持构造的一例。
图17是用于说明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的光路的图。
图18是由车辆用灯具10A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o的一例。
图19的(a)是使用图10所示的分隔件(与上述现有技术相同的导光透镜)的情况下形成的ADB用配光图案和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例,(b)是使用图20所示的分隔件(与上述现有技术相同的导光透镜)的情况下形成的ADB用配光图案和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例。
图20是用于说明主透镜60A的上入光面60Ab1及下入光面60Ab2与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的关系的图。
图21是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的变形例。
图22的(a)是用于说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光出射的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之间的间隙S13的图,(b)是产生了间隙S13的情况下形成的、包含近光用配光图案和ADB用配光图案的合成配光图案的一例。
图23是分隔件50B的一部分纵剖视图。
图24的(a)是上分隔件主体52B的立体图,(b)是下分隔件主体53B的立体图。
图25是由车辆用灯具10B形成的包含近光用配光图案PLo和ADB用配光图案PADB的合成配光图案的一例。
图26是分隔件50B(变形例)的一部分纵剖视图。
图27是示出在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后表面52Ab之间反复进行全反射且在上分隔件主体52A内被引导而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出射的光的光度分布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进行说明。对各图中对应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是车辆用灯具10的立体图。图2的(a)是车辆用灯具10的俯视图,图2的(b)是正视图,图2的(c)是侧视图。
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用灯具10是能够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PLo(参照图9的(a))或包含近光用配光图案PLo和ADB(Adaptive Driving Beam,自适应远光灯)用配光图案PADB的合成配光图案(参照图9的(c))的车辆用前照灯,搭载于车辆(未图示)的前端部的左侧和右侧。近光用配光图案PLo、ADB用配光图案PADB形成于正对着车辆前表面的假想铅垂屏幕(配置于离车辆前表面大约25m的前方)上。另外,下面,为了便于说明而定义XYZ轴。X轴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Y轴沿车宽方向延伸,Z轴沿铅垂方向延伸。
图3是沿着包含基准轴AX的水平面(包含X轴和Y轴的平面)切断图1所示的车辆用灯具10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包含基准轴AX的铅垂面(包含X轴和Z轴的平面)切断图1所示的车辆用灯具10的剖视图。图5是车辆用灯具1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具有散热器20、光源模块30、保持架40、分隔件50、主透镜60、保持器(Retainer)70和副透镜80等。虽然没有图示,但是,车辆用灯具10配置于由外透镜和壳体构成的灯室内,安装于壳体等上。
如图5所示,散热器20为铝压铸制成,包含基座22,该基座22包含前表面22a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22b。
前表面22a包含光源模块安装面22a1和包围该光源模块安装面22a1的周围面22a2。
光源模块安装面22a1和周围面22a2例如是与包含Y轴和Z轴的平面平行的平面。
在光源模块安装面22a1设置有螺纹孔22a5(图5中为3个部位),以对光源模块30进行螺纹固定。此外,在光源模块安装面22a1设置有定位销22a6(图5中为2个部位),以对光源模块30进行定位。
周围面22a2包含供保持架40抵接的保持架抵接面22a3和供保持器70抵接的保持器抵接面22a4。
保持器抵接面22a4分别设置于周围面22a2的左右两侧。
保持器抵接面22a4与后表面22b之间的厚度(X轴方向的厚度)比保持架抵接面22a3与后表面22b之间的厚度(X轴方向的厚度)厚,构成阶梯部。
在基座22设置有供螺丝N1插入的螺纹孔22c(图3中为2个部位)。螺纹孔22c贯穿保持器抵接面22a4和后表面22b。
在基座2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从该基座22的左右两侧朝向后方(X轴方向)延伸的第1延长部24。在第1延长部24的末端部设置有朝向侧方(Y轴方向)延伸的第2延长部26。
在基座22的后表面22b设置有散热片(fin)28。
光源模块30包含多个近光用光源32a和多个ADB用光源32b、以及安装有多个近光用光源32a、多个ADB用光源32b和连接器34c的基板34。
图8的(c)是透视了分隔件50的多个近光用光源32a和多个ADB用光源32b的正视图(透视图)。
如图8的(c)所示,多个近光用光源32a以配置于上段且Y轴方向的形式安装于基板34。多个ADB用光源32b以配置于下段且Y轴方向的形式安装于基板34。
各个光源32a、32b例如是具有矩形(例如1mm见方)的发光面的LED或LD等半导体发光元件,以使各自的发光面朝向前方(正面)的状态安装于基板34。图8的(c)中的多个矩形表示各个光源32a、32b的发光面。
在基板34设置有供散热器20的定位销22a6插入的贯通孔34a(图5中为2个部位)、以及供螺丝N2插入的缺口部S1(图5中为3个部位)。
在散热器20的定位销22a6被插入到基板34的贯通孔34a中的状态下,使插入到缺口部S1中的螺丝N2与散热器20的螺纹孔22a5螺合,由此,将上述结构的光源模块30固定于散热器20(光源模块安装面22a1)。
如图3~图5所示,保持架40为丙烯或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制成,包含前方侧开口且后方侧封闭的杯子状的保持架主体42。
保持架主体42的前表面42a构成为使分隔件50的后表面(上分隔件主体52的后表面52b和下分隔件主体53的后表面53b)反转后的形状的面(朝向后方凹陷的球状面),使得保持架主体42的前表面42a与该分隔件50的后表面面接触。
在保持架主体42设置有供分隔件50的第1导光部52d和第2导光部53d插入的贯通孔42c。
在保持架主体42设置有从该保持架主体42的外周部朝向后方(X轴方向)延伸的筒状部44。而且,在筒状部44的末端部设置有与散热器20的保持架抵接面22a3抵接的凸缘部46。
另外,在保持架主体42(和筒状部44)设置有缺口部S4。
在保持架40的前方侧开口端面40a设置有凸部48和凸部49。
图6是组合了散热器20、光源模块30、保持架40和分隔件50的构造体的立体图。
图7是分隔件50的立体图。
如图7所示,分隔件50为硅树脂制成,是前方侧开口且后方侧封闭的杯子状的部件。分隔件50包含上分隔件主体52和下分隔件主体53。
如图4所示,上分隔件主体52配置于比基准轴AX靠上的位置,下分隔件主体53配置于比基准轴AX靠下的位置。基准轴AX沿X轴方向延伸。
上分隔件主体52的前表面52a构成为使主透镜60的后表面60b(朝向后方凸出的球状面)的比基准轴AX靠上的上半部分反转后的形状的面(朝向后方凹陷的球状面),使得上分隔件主体52的前表面52a与该主透镜60的后表面60b的上半部分面接触。
上分隔件主体52的后表面52b(参照图3和图4)构成为使保持架40(保持架主体42)的前表面42a的上半部分反转后的形状的面(朝向后方凸出的球状面),以使该保持架40(保持架主体42)的前表面42a(朝向前方凹陷的球状面)的比基准轴AX靠上的上半部分面接触。
如图8的(a)所示,上分隔件主体52的前表面52a的下端缘包含与截止线CLLo(CL1~CL3)对应的形状的带阶梯边缘部52a1、以及配置于带阶梯边缘部52a1的两侧的延长边缘部52a2、52a3。另外,延长边缘部也可以仅设置于单侧。
带阶梯边缘部52a1包含与左水平截止线CL1对应的边e1、与右水平截止线CL2对应的边e2、以及与连接左水平截止线CL1和右水平截止线CL2的斜截止线CL3对应的边e3。
延长边缘部52a2关于Z轴方向配置于与边e1相同的位置。延长边缘部52a3关于Z轴方向配置于与边e2相同的位置。
上分隔件主体52的下端面52c(参照图4)是从上分隔件主体52的前表面52a的下端缘朝向上分隔件主体52的后表面52b沿水平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面。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分隔件主体52的后表面52b设置有第1导光部52d,以引导来自光源模块30(多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第1导光部52d的基端部设置于上分隔件主体52的后表面52b中的包含带阶梯边缘部52a1的一部分区域,并且朝向光源模块30(多个近光用光源32a)延伸。另外,包含带阶梯边缘部52a1的一部分区域是上分隔件主体52的后表面52b中的与光源模块30(多个近光用光源32a的发光面)相对的区域。第1导光部52d被插入到保持架40的贯通孔42c中。
在第1导光部52d的末端部设置有第1入光面52e。第1入光面52e例如是与包含Y轴和Z轴的平面平行的平面。
第1入光面52e配置于在第1导光部52d被插入到保持架40的贯通孔42c中的状态下与光源模块30(多个近光用光源32a的发光面)相对的位置(参照图4)。第1入光面52e与光源模块30(多个近光用光源32a的发光面)的间隔例如为0.2mm。
如图5、图7所示,在上分隔件主体52的前方侧开口端面设置有凸缘部52f。在凸缘部52f设置有供保持架40的凸部48插入的贯通孔52f1(图5、图7中为1个部位)、以及供保持架40的凸部49插入的贯通孔52f2(图5、图7中为2个部位)。
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构成为使主透镜60的后表面60b(朝向后方凸出的球状面)的比基准轴AX靠下的下半部分反转后的形状的面(朝向后方凹陷的球状面),使得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与该主透镜60的后表面60b的下半部分面接触。
下分隔件主体53的后表面53b(参照图3和图4)构成为使保持架40(保持架主体42)的前表面42a(朝向前方凹陷的球状面)的比基准轴AX靠下的下半部分反转后的形状的面(朝向后方凸出的球状面),使得下分隔件主体53的后表面53b与该保持架40(保持架主体42)的前表面42a的下半部分面接触。
如图8的(b)所示,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的上端缘包含使带阶梯边缘部52a1反转后的形状的带阶梯边缘部53a1(边e1′~e3′)、以及配置于带阶梯边缘部53a1的两侧的延长边缘部53a2、53a3。另外,延长边缘部也可以仅设置于单侧。
延长边缘部53a2关于Z轴方向配置于与边e1′相同的位置。延长边缘部53a3关于Z轴方向配置于与边e2′相同的位置。
下分隔件主体53的上端面53c(参照图4)是从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的上端缘朝向下分隔件主体53的后表面53b沿水平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面。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下分隔件主体53的后表面53b设置有第2导光部53d,以引导来自光源模块30(多个ADB用光源32b)的光。第2导光部53d的基端部设置于下分隔件主体53的后表面53b中的包含带阶梯边缘部53a1的一部分区域,并且朝向光源模块30(多个ADB用光源32b)延伸。另外,包含带阶梯边缘部53a1的一部分区域是下分隔件主体53的后表面53b中的与光源模块30(多个ADB用光源32b的发光面)相对的区域。第2导光部53d被插入到保持架40的贯通孔42c中。
在第2导光部53d的末端部设置有第2入光面53e。第2入光面53e是被调整为如下的面:防止构成ADB用配光图案的多个区域(例如单独地点亮熄灭的多个区域A1~A4)如图9的(d)所示成为圆形且相互重叠,而是如图9的(b)所示以被纵边缘进行分割后的状态形成。另外,图9的(b)、图9的(d)示出多个ADB用光源32b为4个的情况下形成的ADB用配光图案。图9的(b)、图9的(d)中的阴影区域表示与该区域对应的ADB用光源32b熄灭。
第2入光面53e配置于在第2导光部53d被插入到保持架40的贯通孔42c中的状态下与光源模块30(多个ADB用光源32b的发光面)相对的位置(参照图4)。第2入光面53e与光源模块30(多个ADB用光源32b的发光面)的间隔例如为0.2mm。
如图5、图7所示,在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方侧开口端面设置有凸缘部53f。在凸缘部53f设置有供保持架40的凸部48插入的贯通孔53f1(图5、图7中为2个部位)。
另外,在下分隔件主体53设置有缺口部S5,以使光源模块30的连接器34c不会与该下分隔件主体53抵接(干扰)。
如图8的(c)所示,在上分隔件主体52的前表面52a的下端缘与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的上端缘线接触、且上分隔件主体52的下端面52c与下分隔件主体53的上端面53c面接触的状态下,将上分隔件主体52与下分隔件主体53组合而构成分隔件50。
上述结构的分隔件50以如下状态进行配置:上分隔件主体52的第1导光部52d和下分隔件主体53的第2导光部53d被插入(例如压入或嵌合)到保持架40的贯通孔42c中,上分隔件主体52(第1导光部52d)的第1入光面52e和光源模块30(多个近光用光源32a的发光面)相对设置,下分隔件主体53(第2导光部53d)的第2入光面53e和光源模块30(多个ADB用光源32b的发光面)相对设置(参照图3和图4),并且分隔件50的后表面(上分隔件主体52的后表面52b以及下分隔件主体53的后表面53b)与保持架40(保持架主体42)的前表面42a面接触(参照图3和图4)。
此时,将保持架40的凸部48插入到上分隔件主体52的贯通孔52f1和下分隔件主体53的贯通孔53f1中(参照图6)。进而,将保持架40的凸部49插入到上分隔件主体52的贯通孔52f2中(参照图6)。
如图5所示,主透镜60是包含前表面60a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60b的球状透镜。前表面60a是朝向前方凸出的球状面,后表面60b是朝向后方凸出的球状面。在主透镜60设置有凸缘部62。凸缘部62在前表面60a与后表面60b之间以包围基准轴AX的方式延伸。
如图5所示,保持器70为丙烯或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制成,包含随着从前方侧开口端面朝向后方侧开口端面而呈锥体状变宽的筒体即保持器主体72。
如图5所示,副透镜80为丙烯或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制成,包含透镜主体82。
透镜主体82包含前表面82a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82b(参照图3和图4)。前表面82a是与包含Y轴和Z轴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后表面82b是朝向后方凸出的球状面。
在透镜主体82的外周部设置有从该透镜主体82的外周部朝向后方(X轴方向)延伸的筒状部84。
主透镜60和副透镜80构成投影透镜,其中该投影透镜的焦点F(参照图8的(c))位于上分隔件主体52的前表面52a的下端缘(带阶梯边缘部52a1)和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的上端缘(带阶梯边缘部53a1)附近。该投影透镜的像面弯曲(后方焦点面)与上分隔件主体52的前表面52a的下端缘(带阶梯边缘部52a1)及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的上端缘(带阶梯边缘部53a1)大致一致。
作为构成该投影透镜的主透镜60和副透镜80,例如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15-79660号公报所记载的球状透镜和平凸透镜。
上述结构的副透镜80以如下状态进行配置:透镜主体82配置于主透镜60的前方,并且,按压部兼螺丝承受部86与保持器70的凸缘部76抵接(参照图3和图4)。
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10中,当点亮多个近光用光源32a时,来自该多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从上分隔件主体52的第1导光部52d的第1入光面52e入射,在第1导光部52d内被引导,从上分隔件主体52的前表面52a出射。由此,在上分隔件主体52的前表面52a形成有与近光用配光图案对应的光度分布。该光度分布包含与截止线CLLo(CL1~CL3)对应的边e1~e3(参照图8的(a))。由主透镜60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将该光度分布向前方进行反转投影。由此,如图9的(a)所示,在上端缘形成有包含截止线CL(CL1~CL3)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o
当点亮多个ADB用光源32b时,来自多个ADB用光源32b的光从下分隔件主体53的第2导光部53d的第2入光面53e入射,在第2导光部53d内被引导,从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出射。由此,在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形成有与ADB用配光图案对应的光度分布。该光度分布包含与截止线CLADB(CL1′~CL3′)对应的边e1′~e3′(参照图8的(b))。由主透镜60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将该光度分布向前方进行反转投影。由此,如图9的(b)所示,在下端缘形成有包含截止线CLADB(CL1′~CL3′)的ADB用配光图案PADB。另外,图9的(b)示出多个ADB用光源32b为4个的情况下形成的ADB用配光图案PADB。图9的(b)中的阴影区域表示与该区域对应的ADB用光源32b熄灭。
当点亮多个近光用光源32a和多个ADB用光源32b时,如图9的(c)所示,形成有包含近光用配光图案PLo和ADB用配光图案PADB的合成配光图案。
本发明人进行研究后判明,在具有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的现有的车辆用灯具中,虽然满足近光用配光图案所要求的法规,但是,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相对地变高,例如产生光度不均(亮度不均),其结果,配光感低下。
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变高的理由是,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中的、光度相对较强的光(例如相对于近光用光源32a的光轴AX32a(参照图4)为窄角方向的光)是基于通过由主透镜60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而投影(或投射)到近光用配光图案PLo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
图10是省略上分隔件主体52而使用仅第1导光部52d的分隔件(与上述现有技术的导光透镜相同的结构)的例子。
如图10所示,作为分隔件50,在省略上分隔件主体52而使用仅第1导光部52d的分隔件的情况下,近光用配光图案PLo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相对地变高,进而,如图11所示,近光用配光图案PLo的中央部的厚度TC比左右两侧的厚度TL、TR薄,其结果,判明配光感降低。图11是省略上分隔件主体52而使用仅第1导光部52d的分隔件的情况下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o的一例。
近光用配光图案PLo的中央部的厚度TC比左右两侧的厚度TL、TR薄的详细理由不明,但是,能够如下考虑。
即,考虑基于如下原因:第1,上分隔件主体52的沿着基准轴AX的厚度关于水平方向、随着远离基准轴AX而变厚(参照图3中的厚度T1、T2),第2,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透过上分隔件主体52中的厚度越厚的部分的光,在上分隔件主体52内的光路长度越长,因此,在铅垂方向上大幅扩散而从上分隔件主体52的前表面52a出射。
例如,上分隔件主体52中的远离基准轴AX的部分(例如参照图3中的厚度T2的部分)比接近基准轴AX的部分(例如参照图3中的厚度T1的部分)厚。因此,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透过上分隔件主体52中的远离基准轴AX的部分(例如参照图3中的厚度T2的部分)的光与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透过接近基准轴AX的部分(例如参照图3中的厚度T1的部分)的光相比,在上分隔件主体52内的光路长度较长,因此,在铅垂方向上大幅扩散而从上分隔件主体52的前表面52a出射。其结果,认为近光用配光图案PLo的中央部的厚度TC比左右两侧的厚度TL、TR薄。
此外,本发明人进行研究后判明,与ADB用配光图案相比,近光用配光图案要求铅垂方向长度较长、密度较低(明亮范围较窄)、并且最大光度较低,与此相对,如图10所示,在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和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出射的分隔件50的前表面52a(和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从分隔件50的前表面52a出射的光所入射的主透镜60的后表面60b)分别为球面(曲率固定的球面)且一致(面接触)、并且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和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光出射的分隔件50的前表面53a(和来自ADB用光源32b的、从分隔件50的前表面53a出射的光所入射的主透镜60的后表面60b)分别为球面(曲率固定的球面)且一致(面接触)的情况下,如图19的(a)所示,近光用配光图案PLo和ADB用配光图案PADB成为上下对称的形状和光度分布,无法形成上述要求的近光用配光图案。此外,还判明ADB用配光图案的轮廓鲜明,配光感降低。图19的(a)是使用图10所示的分隔件(与上述现有技术相同的导光透镜)的情况下形成的ADB用配光图案和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例。
接着,作为第2实施方式,对能够抑制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相对地变高、并且能够形成铅垂方向的厚度关于水平方向均匀(即能够抑制配光感降低)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车辆用灯具10A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均匀”不限于严格意义上的均匀。即,只要能够在视觉上评价为均匀或大致均匀,则是“均匀”的。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A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代替分隔件50而使用分隔件50A,并且代替主透镜60而使用主透镜60A。除此以外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下面,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图12是沿着包含基准轴AX的铅垂面(包含X轴和Z轴的平面)切断车辆用灯具10A的剖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车辆用灯具10A的A-A剖视图。另外,在图12、图13中省略散热器20、保持架40、保持器70等。
如图12、图13所示,车辆用灯具10A具有:副透镜80;主透镜60A,其配置于副透镜80的后方;分隔件50A,其配置于主透镜60A的后方;多个近光用光源32a(以下简称为近光用光源32a),它们配置于分隔件50A的后方,发出依次透过分隔件50A、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照射到前方而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光;以及多个ADB用光源32b(以下简称为ADB用光源32b),它们发出依次透过分隔件50A、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照射到前方而形成ADB用配光图案的光。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近光用光源32a、ADB用光源32b、分隔件50A、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由散热器20、保持架40、保持器70等保持,由此确保图12所示的位置关系。
副透镜80(前表面82a和后表面82b)和主透镜60A(前表面60a)构成投影透镜90。具体而言,投影透镜90由1枚或多枚透镜(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中的配置于最后方的透镜的后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以外的光学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主透镜60A的前表面60a、副透镜80的前表面82a和后表面82b)构成。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例如是曲率固定的球面(参照图20)。
如图12所示,投影透镜90的焦点F在铅垂方向上位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的下端缘与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的上端缘之间。此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投影透镜90的焦点F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的下端缘(和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的上端缘)的中央。基准轴AX穿过焦点F,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X方向)上延伸。
图14是分隔件50A的立体图,图15的(a)是分隔件50A的俯视图,图15的(b)是后视图,图15的(c)是仰视图,图15的(d)是侧视图。
分隔件50A为硅树脂制成,如图14等所示,是前方侧开口且后方侧封闭的杯子状的部件。
如图12所示,分隔件50A包含上分隔件主体52A、第1导光部52d、第1延长部54、第2延长部55、下分隔件主体53、第2导光部53d和凸缘部56,它们构成为一体成型的一个部件。
上分隔件主体52A配置于比基准轴AX靠上的位置,下分隔件主体53配置于比基准轴AX靠下的位置。
上分隔件主体52A是包含前表面52Aa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52Ab的薄板状的导光部。具体而言,上分隔件主体52A是在水平截面中沿着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上入光面60Ab1)弯曲(参照图13)、且在铅垂截面中朝向上方延伸的(参照图12)薄板状的导光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的下端缘包含与截止线CLLo(CL1~CL3)对应的形状的带阶梯边缘部52a1(图12中省略图示)。
如图12等所示,上分隔件主体52A以前表面52Aa与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上入光面60Ab1)相对的状态进行配置。
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的下部与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上入光面60Ab1)的下部面接触。此外,在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的比下部靠上的部分与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上入光面60Ab1)的比下部靠上的部分之间形成有空间S。
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上入光面60Ab1)之间的间隔(空间S)随着朝向上方而变宽。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投影透镜90的后方焦点面FP(像面弯曲。参照图12)的关系也同样。
另外,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第1导光部52d(前表面52Aa)出射的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成为扩散光,因此,到达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上入光面60Ab1)的光随着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上入光面60Ab1)之间的间隔(空间S)变宽(即随着从基准轴AX朝向上方)而减弱。其结果,近光用配光图案成为随着从上端缘朝向下方呈渐变状降低的理想的光度分布。
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的下部和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b(上入光面60Ab1)的下部面接触的部分(面接触部)的铅垂方向的长度H1(参照图12)例如为0.7mm。通过设置该面接触部,能够在近光用配光图案的截止线附近形成光度相对地较高的高光度带。此外,通过调整长度H1,能够调整高光度带的铅垂方向长度。
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例如构成为朝向前方稍微凸出的曲面,使得在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后表面52Ab之间反复进行全反射并且在上分隔件主体52A内被引导的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出射(参照图17)。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后表面52Ab也同样构成为朝向前方稍微凸出的曲面。
考虑到成型性等,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厚度T(参照图12)例如为2mm。此外,考虑到近光用配光图案的铅垂方向长度(厚度),上分隔件主体52A的铅垂方向长度H2(参照图12)例如为7mm。通过调整长度H2,能够调整近光用配光图案的铅垂方向长度。
如图12所示,第1导光部52d是包含上表面52d1及其相反侧的下表面52d2的薄板状的导光部。第1导光部52d从上分隔件主体52A(后表面52Ab)的下部朝向近光用光源32a延伸,在末端具有与近光用光源32a相对的第1入光面52e。第1入光面52e是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入射到分隔件50A(第1导光部52d)的面,例如是与包含Y轴和Z轴的平面平行的平面。
第1延长部54和第2延长部55是没有光学功能的所谓的连接部分。第1延长部54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上端部朝向前方延伸。第2延长部55从第1延长部54的前端部沿着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延伸。
下分隔件主体53是包含前表面53a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53b的薄板状的导光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的上端缘包含使带阶梯边缘部52a1反转后的形状的带阶梯边缘部53a1(图12中省略图示)。
第2导光部53d从下分隔件主体53(后表面53b)的上部朝向ADB用光源32b延伸,在末端具有与ADB用光源32b相对的第2入光面53e。第2入光面53e是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光入射到分隔件50A(第2导光部53d)的面,例如是与包含Y轴和Z轴的平面平行的平面。
图16是分隔件50A和主透镜60A的保持构造的一例。
如图16所示,上述结构的分隔件50A与主透镜60A一起被夹持在保持架40与保持器70之间。具体而言,在第1导光部52d和第2导光部53d被插入到保持架40的贯通孔42c中、第1入光面52e和近光用光源32a(发光面)相对、第2入光面53e和ADB用光源32b(发光面)相对、并且分隔件50A的后表面(后表面52Ab、53b等)与保持架40(保持架主体42)的前表面42a面接触的状态下,分隔件50A与主透镜60A一起被夹持在保持架40与保持器70之间。
主透镜60A为丙烯或聚碳酸酯等透明树脂制成,如图12所示,是包含前表面60a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60Ab的球状透镜。前表面60a是朝向前方凸出的球状面,后表面60Ab是朝向后方凸出的球状面。在主透镜60A设置有凸缘部62。凸缘部62在前表面60a与后表面60Ab之间以包围基准轴AX的方式延伸。
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包含配置于比基准轴AX靠上的位置的上入光面60Ab1、以及配置于比基准轴AX靠下的位置的下入光面60Ab2。
上入光面60Ab1是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出射的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入射到主透镜60A的面。上入光面60Ab1设置于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中的、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相对的区域。
上入光面60Ab1的下部与投影透镜90的后方焦点面FP一致。另一方面,上入光面60Ab1的比下部靠上的部分不与投影透镜90的后方焦点面FP一致,相对于后方焦点面FP向前方倾斜。
上入光面60Ab1的面形状被调整为,满足近光用配光图案所要求的法规,能够抑制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相对地变高,并且铅垂方向的厚度关于水平方向均匀(即能够抑制配光感降低)。例如,上入光面60Ab1的面形状被调整为,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光度分布随着从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上端缘朝向下方呈渐变状降低。另外,有时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的面形状也同样被调整。
这样调整后的上入光面60Ab1的面形状成为复杂的自由曲面,因此,很难利用具体的数值等表示该上入光面60Ab1的面形状。
但是,例如使用规定的模拟软件对上入光面60Ab1的面形状进行调整,每当进行调整时确认近光用配光图案(光度分布等),由此,能够发现如下的上入光面60Ab1的面形状:满足近光用配光图案所要求的法规,能够抑制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相对地变高,并且,形成铅垂方向的厚度关于水平方向均匀(即能够抑制配光感降低)的近光用配光图案。
下入光面60Ab2是来自ADB用光源32b的、从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出射的光入射到主透镜60A的面。下入光面60Ab2设置于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中的、与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相对的区域。下入光面60Ab2与投影透镜90的后方焦点面FP一致。
如图16所示,上述结构的主透镜60A与分隔件50A一起被夹持在保持架40与保持器70之间。具体而言,在凸缘部62与分隔件50A的凸缘部56抵接、后表面60Ab的一部分与分隔件50A的第2延长部55面接触、后表面60Ab(上入光面60Ab1)的下部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的下部面接触、后表面60Ab(下入光面60Ab2)与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面接触、并且在上分隔件主体52的前表面52Aa与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上入光面60Ab1)之间形成有空间S的状态下,主透镜60A与分隔件50A一起被夹持在保持架40与保持器70之间。
图20是用于说明主透镜60A的上入光面60Ab1和下入光面60Ab2与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的关系的图。
如图20所示,在将主透镜60A的上入光面60Ab1的下部和主透镜60A的下入光面60Ab2的上部设为第1区域B1、将主透镜60A的上入光面60Ab1的比下部靠上的部分设为第2区域B2、将主透镜60A的下入光面60Ab2的比上部靠下的部分设为第3区域B3的情况下,第1区域B1与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一致,第2区域B2相对于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配置于前方(或后方),第3区域B3相对于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配置于后方(或前方)。
第2区域B2与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之间的间隔随着从基准轴AX朝向上方而变宽。另一方面,第3区域B3与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之间的间隔随着从基准轴AX朝向下方而变宽。
另外,通过调整第1区域B1,能够调整近光用配光图案的截止线附近的光度相对较高的高光度带和ADB用配光图案的下端缘附近的光度相对较高的高光度带的铅垂方向长度。此外,通过调整第2区域B2,能够调整近光用配光图案的铅垂方向长度。此外,通过调整第3区域B3,能够调整ADB用配光图案的铅垂方向长度。
副透镜80为丙烯或聚碳酸酯等透明树脂制成,是包含前表面82a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82b的平凸透镜。前表面82a是与包含Y轴和Z轴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后表面82b是朝向后方凸出的球状面。
图17是用于说明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的光路的图。
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10A中,当点亮近光用光源32a时,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从第1入光面52e入射到分隔件50A(第1导光部52d)。
如图17所示,入射到分隔件50A(第1导光部52d)的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中的一部分光、例如光度相对较强的光Ray1(例如相对于近光用光源32a的光轴AX32a为窄角方向的光)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的下部直接出射,进而,从主透镜60A的上入光面60Ab1入射到主透镜60A,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进行投影,由此用于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
此外,入射到分隔件50A(第1导光部52d)的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中的另一部分光、例如光度相对较弱的光Ray2(例如相对于近光用光源32a的光轴AX32a为广角方向的光)在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后表面52Ab之间反复进行全反射,并且在上分隔件主体52A内被引导而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出射,进而,从主透镜60A的上入光面60Ab1入射到主透镜60A,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进行投影,由此用于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图27是示出在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后表面52Ab之间反复进行全反射且在上分隔件主体52A内被引导而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出射的光的光度分布的图表。
本发明人确认了,如图18所示,如上所述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满足近光用配光图案所要求的法规,能够抑制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H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相对地变高,并且,铅垂方向的厚度关于水平方向均匀(即厚度TC、TL、TR均匀,能够抑制配光感降低)。图18是由车辆用灯具10A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o的一例。
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不变高的详细理由不明,但是,能够如下考虑。
即,在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上入光面60Ab1)之间形成有空间S,因此,入射到分隔件50A(第1导光部52d)的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中的光度相对较强的光Ray1在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出射时和从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上入光面60Ab1)入射到主透镜60A时,分别进行折射(扩散),进而进行菲涅耳反射。其结果,认为是因为朝向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减少。
铅垂方向的厚度关于水平方向均匀的详细理由不明,但是,能够如下考虑。
即,认为这是因为,在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上入光面60Ab1)之间形成有空间S,因此,入射到分隔件50A(第1导光部52d)的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中的光度相对较强的光Ray1在从主透镜60A的后表面60Ab(上入光面60Ab1)入射到主透镜60A时,进行折射(扩散),其一部分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投影到近光用配光图案中的光度相对较低的区域(主要是中央部的下部区域)。
此外,认为这是因为,在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后表面52Ab之间反复进行全反射且在上分隔件主体52A内被引导而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出射的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投影到近光用配光图案中的光度相对较低的区域(主要是中央部的下部区域)。
此外,本发明人确认了,如图19的(b)所示,与ADB用配光图案PADB相比,如上所述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铅垂方向长度较长(图19的(b)中T3<T4),密度较低(明亮范围较窄),并且最大光度较低。图19的(b)是使用图20所示的分隔件50A的情况下形成的ADB用配光图案和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例。
认为与ADB用配光图案相比,近光用配光图案的铅垂方向长度较长的理由是,第2区域B2相对于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配置于前方(或后方),因此,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出射、进而从主透镜60A的上入光面60Ab1入射到主透镜60A的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在模糊的状态下被投影。
此外,认为与ADB用配光图案相比,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密度较低(明亮范围较窄)、且最大光度较低的理由与上述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不高的理由相同。
另外,在图19的(b)中,近光用配光图案PLo的宽度W2比ADB用配光图案PADB的宽度W1宽是因为,如图15的(b)所示,引导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的第1导光部52d的宽度W4比引导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光的第2导光部53d的宽度W3宽。
另外,当点亮ADB用光源32b时,形成ADB用配光图案PADB,当点亮近光用光源32a和ADB用光源32b时,形成包含近光用配光图案PLo和ADB用配光图案PADB的合成配光图案。这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本发明人确认了,如上所述形成的ADB用配光图案的轮廓成为适当地模糊的状态。
认为ADB用配光图案的轮廓成为适当地模糊的状态的理由是,第3区域B3相对于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配置于后方(或前方),因此,从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出射、进而从主透镜60A的下入光面60Ab2入射到主透镜60A的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光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在模糊的状态下被投影。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如下的车辆用灯具10A:能够抑制近光用配光图案的一部分(例如水平线以下4度附近)的光度相对地变高,并且,能够形成铅垂方向的厚度关于水平方向均匀(即能够抑制配光感降低)的近光用配光图案。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如下的车辆用灯具10A:能够形成与ADB用配光图案相比铅垂方向长度较长、密度较低(明亮范围较窄)、且最大光度较低的近光用配光图案和轮廓适当地模糊的ADB用配光图案。
本发明人进行研究后判明,在具有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的现有的车辆用灯具中,由于分隔件50A的成型偏差或温度变化等,如图22的(a)所示,有时在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出射的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光出射的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之间产生间隙S13,在产生了间隙S13的情况下,如图22的(b)所示,在近光用配光图案PLo与ADB用配光图案PADB之间(参照图22的(a)中的标号S14所示的间隙),光度急剧降低,配光感降低。图22的(a)是用于说明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光出射的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之间的间隙S13的图,图22的(b)是产生了间隙S13的情况下形成的包含近光用配光图案和ADB用配光图案的合成配光图案的一例。
接着,作为第3实施方式,对如下的车辆用灯具10B进行说明:在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出射的上分隔件主体52A的前表面52Aa与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光出射的下分隔件主体53的前表面53a之间产生了间隙S13的情况下,近光用配光图案PLo与ADB用配光图案PADB之间的光度变化也变得平稳,能够抑制配光感降低。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B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A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代替分隔件50A而使用分隔件50B。除此以外是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下面,以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图23是分隔件50B的一部分纵剖视图。图24的(a)是上分隔件主体52B的立体图,图24的(b)是下分隔件主体53B的立体图。
通过组合图24所示的上分隔件主体52B和下分隔件主体53B,构成图23所示的分隔件50B。
分隔件50B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分隔件50A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3、图24的(b)所示,分隔件50B包含下分隔件主体53B的前端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的重叠部57。除此以外是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分隔件50A相同的结构。下面,以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分隔件50A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如图23所示,重叠部57是薄膜状的导光部,包含与主透镜60A的上入光面60Ab1(图23中省略图示)相对的前表面57a、以及后表面57b,该后表面57b与上分隔件主体52B(前表面52Aa)的下部与下分隔件主体53B(前表面53a)的上部之间的间隙S13以及上分隔件主体52B的前表面52Aa相对。
重叠部57的厚度T3例如为0.2mm。另外,为了抑制从上分隔件主体52B的前表面52Aa出射的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的透过率降低的情况,优选重叠部57的厚度T3尽可能薄。
重叠部57以在重叠部57的后表面57b与上分隔件主体52B的前表面52Aa之间形成有间隙S15的状态进行配置,使得在重叠部57的前表面57a与后表面57b之间反复进行全反射且在重叠部57内被引导的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光Ray3从重叠部57的前表面57a出射。间隙S15例如为0.02mm。
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10B中,当同时点亮近光用光源32a和ADB用光源32b时,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从第1入光面52e入射到分隔件50B(第1导光部52d)。
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入射到分隔件50B(第1导光部52d)的光中的一部分光、例如光度相对较强的光Ray1(例如参照图17)从上分隔件主体52B的前表面52Aa的下部直接出射,透过重叠部57,进而从主透镜60A的上入光面60Ab1入射到主透镜60A,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进行投影,由此用于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
此外,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入射到分隔件50B(第1导光部52d)的光中的另一部分光、例如光度相对较弱的光Ray2(例如参照图17)在上分隔件主体52B的前表面52Aa与后表面52Ab之间反复进行全反射,并且在上分隔件主体52B内被引导而从上分隔件主体52B的前表面52Aa出射,透过重叠部57,进而从主透镜60A的上入光面60Ab1入射到主透镜60A,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进行投影,由此用于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
另一方面,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光从第2入光面53e入射到分隔件50B(第2导光部53d)。
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入射到分隔件50B(第2导光部53d)的光中的一部分从下分隔件主体53B的前表面53a的上部直接出射,进而从主透镜60A的下入光面60Ab2入射到主透镜60A,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进行投影,由此用于形成ADB用配光图案。
此外,如图23所示,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入射到分隔件50B(第2导光部53d)的光中的另一部分(参照图23中标号Ray3所示的光线)在重叠部57的前表面57a与后表面57b之间反复进行全反射,并且在重叠部57内被引导而从重叠部57的前表面57a出射,进而,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投影到近光用配光图案(下部)与ADB用配光图案(上部)之间。
本发明人确认了,关于如上所述形成的包含近光用配光图案和ADB用配光图案的合成配光图案,如图25所示,近光用配光图案PLo与ADB用配光图案PADB之间的光度变化变得平稳,能够抑制配光感降低。图25是由车辆用灯具10B形成的包含近光用配光图案PLo和ADB用配光图案PADB的合成配光图案的一例。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如下的车辆用灯具10B:在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出射的上分隔件主体52B的前表面52Aa与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光出射的下分隔件主体53B的前表面53a之间产生了间隙S13的情况下,近光用配光图案PLo与ADB用配光图案PADB之间的光度变化也变得平稳,能够抑制配光感降低。
接着,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26是分隔件50B(变形例)的一部分纵剖视图。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重叠部,说明了使用下分隔件主体53B的前端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的重叠部57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如图26所示,作为重叠部,也可以使用上分隔件主体52B的前端部的下部向下方延伸的重叠部58。
重叠部58是薄膜状的导光部,包含与主透镜60A的下入光面60Ab2(图26中省略图示)相对的前表面58a、以及后表面58b,所述后表面58b与上分隔件主体52B(前表面52Aa)的下部与下分隔件主体53B(前表面53a)的上部之间的间隙S13以及下分隔件主体53B的前表面53a相对。
重叠部58的厚度T4例如为0.2mm。另外,为了抑制从下分隔件主体53B的前表面53a出射的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光的透过率降低的情况,优选重叠部58的厚度T4尽可能薄。
重叠部58以在重叠部58的后表面58b与下分隔件主体53B的前表面53a之间形成有间隙S16的状态进行配置,使得在重叠部58的前表面58a与后表面58b之间反复进行全反射且在重叠部58内被引导的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从重叠部58的前表面58a出射。间隙S16例如为0.02mm。
在本变形例中,当同时点亮近光用光源32a和ADB用光源32b时,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光从第1入光面52e入射到分隔件50B(第1导光部52d)。
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入射到分隔件50B(第1导光部52d)的光中的光度相对较强的光Ray1(例如参照图17)从上分隔件主体52B的前表面52Aa的下部直接出射,透过重叠部58,进而从主透镜60A的上入光面60Ab1入射到主透镜60A,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进行投影,由此用于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
此外,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入射到分隔件50B(第1导光部52d)的光中的光度相对较弱的光Ray2(例如参照图17)在上分隔件主体52B的前表面52Aa与后表面52Ab之间反复进行全反射,并且在上分隔件主体52B内被引导而从上分隔件主体52B的前表面52Aa出射,进而从主透镜60A的上入光面60Ab1入射到主透镜60A,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进行投影,由此用于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
进而,来自近光用光源32a的、入射到分隔件50B(第1导光部52d)的光中的另一部分(参照图26中标号Ray4所示的光线)在重叠部58的前表面58a与后表面58b之间反复进行全反射,并且在重叠部58内被引导而从重叠部58的前表面58a出射,进而,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投影到近光用配光图案(下部)与ADB用配光图案(上部)之间。
另一方面,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光从第2入光面53e入射到分隔件50B(第2导光部53d)。
来自ADB用光源32b的、入射到分隔件50B(第2导光部53d)的光中的一部分从下分隔件主体53B的前表面53a的上部直接出射,进而从主透镜60A的下入光面60Ab2入射到主透镜60A,通过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构成的投影透镜90进行投影,由此用于形成ADB用配光图案。
本发明人确认了,关于如上所述形成的包含近光用配光图案和ADB用配光图案的合成配光图案,如图25所示,近光用配光图案PLo与ADB用配光图案PADB之间的光度变化变得平稳,能够抑制配光感降低。
此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重叠部57应用于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A的分隔件50A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重叠部57应用于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A的分隔件50、其他分隔件。重叠部58也同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投影透镜,说明了使用由主透镜60A和副透镜80这两枚透镜构成的投影透镜90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作为投影透镜,虽然没有图示,但是,也可以使用由一枚透镜构成的投影透镜,还可以使用由三枚以上的透镜构成的投影透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分隔件,说明了使用包含上分隔件主体52A、第1导光部52d、下分隔件主体53和第2导光部53d的分隔件50A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与上述现有技术同样,作为分隔件,也可以使用包含上分隔件主体52A和第1导光部52d而不包含下分隔件主体53和第2导光部53d的分隔件。即,下分隔件主体53和第2导光部53d也可以省略。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说明了使用曲率固定的球面(参照图20)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如图21所示,作为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也可以使用曲率不均匀地变化的球面。图21是投影透镜90的焦点面FP的变形例。
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各数值全部是例示,当然能够使用与其不同的适当的数值。
上述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只不过是简单的例示。并不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记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性解释。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各种形式实施。
标号说明
10:车辆用灯具;20:散热器;22:基座;22a:前表面;22a1:光源模块安装面;22a2:周围面;22a3:保持架抵接面;22a4:保持器抵接面;22a5:螺纹孔;22a6:定位销;22b:后表面;22c:螺纹孔;24:第1延长部;26:第2延长部;28:散热翅片;30:光源模块;32a:近光用光源;32b:ADB用光源;34:基板;34a:贯通孔;34c:连接器;40:保持架;40a:前方侧开口端面;42:保持架主体;42a:前表面;42c:贯通孔;44:筒状部;46:凸缘部;48:凸部;49:凸部;50、50A:分隔件;52、52A:上分隔件主体;52a、52Aa:前表面;52a1:带阶梯边缘部;52a2:延长边缘部;52a3:延长边缘部;52b、52Ab:后表面;52c:下端面;52d:第1导光部;52e:第1入光面;52f:凸缘部;52f1:贯通孔;52f2:贯通孔;52g:导光部;52h:入光面;53:下分隔件主体;53a:前表面;53a1:带阶梯边缘部;53a2:延长边缘部;53a3:延长边缘部;53b:后表面;53c:上端面;53d:第2导光部;53e:第2入光面;53f:凸缘部;53f1:贯通孔;53g:导光部;53h:入光面;60;60A:主透镜;60a:前表面;60b、60Ab:后表面;60Ab1:上入光面;60Ab2:下入光面;62:凸缘部;70:保持器;72:保持器主体;76:凸缘部;80:副透镜;82:透镜主体;82a:前表面;82b:后表面;84:筒状部;86:按压部兼螺丝承受部;88:定位销;AX:基准轴;CL:截止线;CL1:左水平截止线;CL2:右水平截止线;CL3:截止线;CLADB:截止线;CLLo:截止线;F:焦点;N1;N2:螺丝;PADB:ADB用配光图案;PLo:近光用配光图案。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有:投影透镜;分隔件,其配置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方;以及近光用光源,其配置于所述分隔件的后方,发出依次透过所述分隔件和所述投影透镜照射到前方而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光,其中,
所述分隔件包含:上分隔件主体,其包含前表面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以及第1导光部,其从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下部朝向所述近光用光源延伸,在末端具有与所述近光用光源相对的第1入光面,
所述投影透镜包含前表面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
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形状为朝向后方凸出的球状面,并且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包含与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相对的上入光面,
所述近光用光源、所述第1导光部、所述上分隔件主体和所述上入光面分别配置于比基准轴靠上的位置,所述基准轴穿过所述投影透镜的焦点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的下部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上入光面的下部面接触,
在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的比下部靠上的部分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上入光面的比下部靠上的部分之间形成有空间,
来自所述近光用光源的光从所述第1入光面入射到所述第1导光部,一部分从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直接出射,并且,另一部分在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与后表面之间反复进行全反射,并且在所述上分隔件主体内被引导而从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出射,进而,从所述投影透镜的上入光面入射到所述投影透镜,由所述投影透镜进行投影,由此用于形成所述近光用配光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上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上入光面之间的间隔随着朝向上方而变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上入光面的面形状被调整为,所述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光度分布满足法规,并且所述近光用配光图案的铅垂方向的厚度关于水平方向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车辆用灯具还具有ADB用光源,所述ADB用光源发出依次透过所述分隔件和所述投影透镜照射到前方而形成ADB用配光图案的光,
所述分隔件包含:下分隔件主体,其包含前表面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以及第2导光部,其从所述下分隔件主体的上部朝向所述ADB用光源延伸,在末端具有与所述ADB用光源相对的第2入光面,
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还包含与所述下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相对的下入光面,
所述ADB用光源、所述第2导光部、所述下分隔件主体和所述下入光面分别配置于比所述基准轴靠下的位置,
所述下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下入光面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车辆用灯具还具有ADB用光源,所述ADB用光源发出依次透过所述分隔件和所述投影透镜照射到前方而形成ADB用配光图案的光,
所述分隔件包含:下分隔件主体,其包含前表面及其相反侧的后表面;以及第2导光部,其从所述下分隔件主体的上部朝向所述ADB用光源延伸,在末端具有与所述ADB用光源相对的第2入光面,
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还包含与所述下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相对的下入光面,
所述ADB用光源、所述第2导光部、所述下分隔件主体和所述下入光面分别配置于比所述基准轴靠下的位置,
所述下分隔件主体的前表面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表面的下入光面面接触。
CN201980041407.XA 2018-06-21 2019-05-15 车辆用灯具 Active CN1122925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8349 2018-06-21
JP2018118349A JP7051607B2 (ja) 2018-06-21 2018-06-21 車両用灯具
PCT/JP2019/019271 WO2019244519A1 (ja) 2018-06-21 2019-05-15 車両用灯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2562A CN112292562A (zh) 2021-01-29
CN112292562B true CN112292562B (zh) 2023-04-25

Family

ID=68983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1407.XA Active CN112292562B (zh) 2018-06-21 2019-05-15 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3617B2 (zh)
EP (1) EP3812651B1 (zh)
JP (1) JP7051607B2 (zh)
CN (1) CN112292562B (zh)
WO (1) WO20192445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1607B2 (ja) 2018-06-21 2022-04-1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7221319B2 (ja) * 2021-03-03 2023-02-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ヘッドライト制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22557B2 (ja) * 2013-10-17 2017-11-0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CN110094693B (zh) * 2014-07-08 2022-03-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前照灯模块
JP2018083533A (ja) * 2016-11-24 2018-05-3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2018106837A (ja) * 2016-12-22 2018-07-0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JP2018106889A (ja) * 2016-12-26 2018-07-0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KR101907372B1 (ko) * 2017-04-26 2018-10-1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헤드램프 장치
US10648633B2 (en) * 2017-11-29 2020-05-12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Lamp assemblies with multiple lighting functions sharing a cover lens
JP7051607B2 (ja) 2018-06-21 2022-04-1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12651B1 (en) 2023-09-06
EP3812651A4 (en) 2022-03-09
CN112292562A (zh) 2021-01-29
US11293617B2 (en) 2022-04-05
EP3812651A1 (en) 2021-04-28
WO2019244519A1 (ja) 2019-12-26
US20210270440A1 (en) 2021-09-02
JP7051607B2 (ja) 2022-04-11
JP2019220402A (ja)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22068B2 (ja) 車両用灯具
CN108351080B (zh) 车辆用灯具
US8123388B2 (en) Vehicle headlamp
KR100517420B1 (ko) 광원 유닛
JP6146040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CN110121616B (zh) 透镜保持构造以及车辆用灯具
CN112292562B (zh) 车辆用灯具
CN110630974B (zh) 车辆用灯具
CN110388616B (zh) 车辆用灯具
CN108224352B (zh) 灯具
WO2018117230A1 (ja) 車両用灯具
WO2018123850A1 (ja) 車両用灯具
JP7046730B2 (ja) 車両用灯具
JP7215656B2 (ja) 導光レンズ保持構造及び車両用灯具
JP2022053628A (ja) 照明装置
CN109708068B (zh) 车辆用灯具单元和车辆用灯具
WO2021070789A1 (ja) レンズ部品および光源モジュール
KR20110112620A (ko) 차량용 전조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