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1390B - 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装配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装配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1390B
CN112291390B CN202011173212.1A CN202011173212A CN112291390B CN 112291390 B CN112291390 B CN 112291390B CN 202011173212 A CN202011173212 A CN 202011173212A CN 112291390 B CN112291390 B CN 112291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middle frame
display
assembl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32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1390A (zh
Inventor
李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732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1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1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1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1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1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装配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中框,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显示装置装配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生成三维模型;通过所述三维模型预测显示装置装配过程中所述显示屏和/或所述中框的运动轨迹;根据所述运动轨迹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生成显示屏和中框装配过程中的三维模型,预测显示屏和中框装配过程的运动轨迹,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可以使显示屏完整且准确的装配至中框内,减少由于显示屏边缘和中框边缘磕碰导致的显示屏裂痕的现象,从而保证装配良品率。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装配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装配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其显示屏显示画面。为了更好的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显示屏的尺寸越来越大,但是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超过一定尺寸后很难握持,因此提高显示屏的屏占比越来越重要。
相关技术中,为了增大显示装置的屏占比,显示装置往往为OLED显示屏,而OLED显示屏一般通过特殊的封装方式对显示屏进行封装,例如采用双面玻璃盖板对显示面板进行封装,或采用柔性盖板加玻璃盖板对显示面板进行封装,由于玻璃材料的特性,玻璃盖板始终无法切割出均匀光滑的边缘,将显示屏装配至中框时,容易由于不光滑的边缘与中框边缘接触产生受力点,使得显示屏应力集中于某一位置,导致显示屏产生裂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装配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可以保证显示装置装配的良品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中框,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显示装置装配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生成三维模型;
通过所述三维模型预测显示装置装配过程中所述显示屏和/或所述中框的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运动轨迹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装配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中框,所述装配装置包括:
图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装配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图像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生成三维模型;
预测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三维模型预测显示装置装配过程中所述显示屏和/或所述中框的运动轨迹;
干涉区域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轨迹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生成显示屏和中框装配过程中的三维模型,预测显示屏和中框装配过程的运动轨迹,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可以使显示屏完整且准确的装配至中框内,减少由于显示屏边缘和中框边缘磕碰导致的显示屏裂痕的现象,从而保证装配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装配场景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亮度检测方法、亮度检测装置及存储介质,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屏11和中框12,显示屏11可以显示画面。显示屏11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11(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11的显示面可以具有较大的显示区域和较窄的非显示区域,或者说显示屏11具有较窄的黑边。当然,显示屏11的显示面也可以均为显示区域,而不设置非显示区域,即显示屏11可以为全面屏。显示屏11可包括显示面板,可使用覆盖层诸如透明玻璃层、透光塑料、蓝宝石、或其他透明电介质层来对显示面板进行封装,以形成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显示屏11。
其中,显示屏11可以呈规则形状,如矩形、圆角矩形或圆形。当然,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显示屏11也可以呈非规则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显示屏11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240和第二显示区220,第一显示区240和第二显示区220均可以显示画面,第一显示区240和第二显示区220可以显示相同的画面,也可以显示不同的画面。
第一显示区240和第二显示区220可以相互邻接,比如第一显示区240的周缘被第二显示区220围绕。再比如第一显示区240的一部分被第二显示区220围绕,即第一显示区240位于显示屏11的端面位置或端面连接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屏11的端面连接位置是显示屏11两个端面相互连接的位置,其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端面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区24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第一显示区240为多个时,多个第一显示区240可以位于显示屏11的同一个端面,也可以位于显示屏11的多个端面,还可以位于显示屏11的多个端面连接位置。或者多个第一显示区240中的一部分位于显示屏11的端面连接位置、一部分位于显示屏11的端面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二显示区220的显示区域面积设置大于第一显示区240的显示区域面积,第二显示区220可以作为显示屏11的主要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240可以作为显示屏11的辅助显示区域,或者说是功能显示区域。诸如可以将第一显示区240的透光率设置大于第二显示区220的透光率。从而在第一显示区240的非显示状态下可以大大提高第一显示区240的透光率,可以将功能器件诸如摄像头60、传感器等器件设置在第一显示区240位置,以提高摄像头60、传感器等器件透过第一显示区240实现信号传输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显示区240的显示区域面积和第二显示区220的显示区域面积设置相同,还可以将第一显示区240的显示区域面积设置大于第二显示区220的显示区域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第一显示区240位置诸如第一显示区240的下方设置摄像头60、传感器等器件,第一显示区240在非显示状态下摄像头60、传感器等器件可以第一显示区240进行信号传输诸如采集图像。同时,第一显示区240还可以根据需求显示画面,以实现显示屏11的完整性以及显示区域的完整性。不仅实现摄像头60、传感器等器件的隐藏式设计,而且还可以提高显示屏11的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器件诸如摄像头60、传感器设置的位置并不限于第一显示区240的下方,还可以将其设置远离第一显示区240,可以在功能器件诸如摄像头60、传感器与第一显示区240之间设置导光柱,以实现信号的传输。其中,该导光柱可以将摄像头60、传感器等功能器件发出的光信号传输到第一显示区240、并透过第一显示区240传输到外界。导光柱还可以将透光第一显示区240的外界光信号传输到摄像头60、传感器等功能器件。该导光柱可以为圆柱体结构,也可以为多段式结构。当导光柱为多段式结构时,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导光面,以实现光信号的反射。
为了将第一显示区240的透光率设置大于第二显示区220的透光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显示屏11中驱动第一显示区240的驱动单元诸如薄膜晶体管(TFT)设置在第一显示区240外。比如设置在显示屏11中驱动第二显示区220的驱动层结构中,还比如设置在显示屏11的侧边或者说是周缘,还比如设置在显示屏11的非显示区。再比如在显示屏11中设置双层驱动层结构,采用过孔的方式将驱动第一显示区240的驱动单元诸如TFT设置在与第二显示区220对应的驱动层结构中。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11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特殊结构,需要通过特殊的封装方式进行封装,例如采用柔性盖板加玻璃盖板对显示面板进行封装,这样的封装方式会造成显示屏上下盖板的硬度不一致,进而增加了玻璃盖板和柔性盖板外形的加工难度,由于玻璃材料的特性,玻璃盖板始终无法切割出均匀光滑的边缘,将显示屏装配至中框时,容易由于不光滑的边缘与中框边缘接触产生受力点,使得显示屏应力集中于某一位置,导致显示屏产生裂痕。
基于此,为了提高显示装置装配的良品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
101,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中框,在显示装置装配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显示屏和中框的图像信息。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中框,显示装置可以是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在将显示屏装配至中框的过程中,通过一个或多个图像采集单元实时获取显示屏和中框的图像信息,图像信息可以包括显示屏的图像信息和中框的图像信息,其中,图像采集单元可以为固定设置于至少三个方位的摄像机,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图像采集单元可以对显示屏和中框实时成像。
102,根据图像信息生成三维模型。
通过实时获取中框和显示屏在至少三个方位的图像信息,对图像信息建立模型,得到显示屏和中框的三维模型,具体的,可以采集图像信息中显示屏和中框的特征信息,对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分解和组合,可以得到显示屏和中框的实时三维模型。
103,通过三维模型预测显示装置装配过程中显示屏和/或中框的运动轨迹。
由于三维模型是根据中框以及显示屏的实时图像信息生成的,因此可以通过比较预设时间段内三维模型的变化来预测中框以及显示屏的运动轨迹。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基于平台大数据的预测模型,将中框以及显示屏的三维模型的数据输入至预测模型中,预测模型根据三维模型的具体数据预测中框和显示屏的运动轨迹,其中,具体数据可以是中框的坐标位置,与显示屏的距离、中框轮廓以及相对显示屏的角度信息等,还可以是显示屏的坐标位置、与中框的距离、显示屏的轮廓以及相对于中框的角度信息等,通过大数据平台的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得到显示装置装配过程中显示屏和/或中框的运动轨迹。
104,根据运动轨迹得到显示屏和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
其中,干涉区域为将显示屏装配至中框后会产生干涉碰撞的区域,例如,由于显示屏边缘不光滑,有一些突出于边缘的突起,在将显示屏装配至中框时,该突起会和边框的边缘产生运动干涉,使得应力集中在显示屏边缘的突起处,导致显示屏产生裂痕,在装配的过程中,根据三维模型预测得到的显示屏和中框的运动轨迹,可以预测到显示屏和中框装配后可能会出现的干涉区域,以根据干涉区域调整显示屏和/或中框的移动方向或移动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生成显示屏和中框装配过程中的三维模型,预测显示屏和中框装配过程的运动轨迹,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可以使显示屏完整且准确的装配至中框内,减少由于显示屏边缘和中框边缘磕碰导致的显示屏裂痕的现象,从而保证装配良品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装配时的良品率,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
201,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中框,在显示装置装配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显示屏和中框的图像信息。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中框,显示装置可以是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在将显示屏装配至中框的过程中,通过一个或多个图像采集单元实时获取显示屏和中框的图像信息,图像信息可以包括显示屏的图像信息和中框的图像信息,其中,图像采集单元可以为固定设置于至少三个方位的摄像机,例如,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个方位的每一方位上设置一摄像机,分别生成中框和显示屏的边缘特征数据,其中,摄像机可以为光学成像摄像机、红外成像摄像机或超声成像摄像机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图像采集单元可以对显示屏和中框实时成像。
202,根据图像信息分别生成显示屏和中框的三维模型。
通过实时获取中框和显示屏在至少三个方位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提取显示屏和中框的边缘特征信息,对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分解和组合,分别建立中框和显示屏的三维模型,将中框三维模型和显示屏的三维模型合成至一空间坐标系中,得到中框和显示屏的组合三维模型。
203,根据显示屏和中框三维模型的位置变化预测中框和/或显示屏的运动轨迹。
在显示屏和中框装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装配台上,固定中框的位置,移动显示屏,将显示屏装配至中框,或者通过固定显示屏的位置,移动中框,将中框装配至显示屏,又或者同时移动中框和显示屏的位置,将显示屏和中框装配至一起,即在装配过程中,可以获取显示屏三维模型的位置变化,获取中框三维模型的位置变化,进而预测中框和/或显示屏的运动轨迹,示例性的,若将中框固定,将显示屏朝向中框运动时,通过检测显示屏的三维模型的位置变化可以预测显示屏的运动轨迹,其中,运动轨迹可以为根据显示屏上一时刻内的位置变化预测生成的下一时刻内的位置变化,运动轨迹用于预测显示屏装配至中框时显示屏边缘和中框边缘是否会存在干涉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基于平台大数据的预测模型,将中框以及显示屏的三维模型的数据输入至预测模型中,预测模型根据三维模型的具体数据预测中框和显示屏的运动轨迹,其中,具体数据可以是中框的坐标位置,与显示屏的距离、中框轮廓以及相对显示屏的角度信息等,还可以是显示屏的坐标位置、与中框的距离、显示屏的轮廓以及相对于中框的角度信息等,通过大数据平台的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得到显示装置装配过程中显示屏和/或中框的运动轨迹。
204,根据显示屏的三维模型获取所述显示屏边缘轮廓。
205,根据中框的三维模型获取中框的边缘轮廓。
206,标记显示屏边缘轮廓和中框的边缘轮廓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区域。
关于步骤204~206:
根据显示屏的三维模型提取显示屏的边缘轮廓特征,以及根据中框的三维模型提取中框的边缘轮廓特征,其中,显示屏的边缘轮廓特征可以为显示屏基底需要与中框接触的边缘位置特征,中框的边缘轮廓特征可以为中框需要与显示屏边缘接触的边缘位置特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显示屏的特殊封装方式,例如,采用柔性盖板加玻璃盖板对显示面板进行封装,这样的封装方式会造成显示屏上下盖板的硬度不一致,进而增加了玻璃盖板和柔性盖板外形的加工难度,由于玻璃材料的特性,玻璃盖板始终无法切割出均匀光滑的边缘,显示屏基底边缘会存在突出的部位,例如玻璃边缘的毛边,将显示屏装配至中框时,容易由于突出的部位与中框边缘接触产生受力点,使得显示屏应力集中于某一位置,导致显示屏产生裂痕。因此需要识别出突出的部位,在装配的过程中,避开突出的部位,减少突出的部位和中框之间的碰撞,可以通过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对显示屏的边缘轮廓进行检测,判断显示屏边缘轮廓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其中,预设条件为判断显示屏边缘轮廓是否存在突出的部位,若存在,将显示屏基底突出的部位的位置标记出来,得到目标区域。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工艺手段的限制,中框的边缘同样可能存在不光滑的突起的部位,可以通过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对中框的边缘进行检测,判断中框边缘轮廓是否存在突出的部位,若存在,将显示屏基底突出的部位的位置标记出来,得到目标区域。目标区域为中框和显示屏的边缘轮廓存在装配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显示屏裂痕的突起部位的区域。
207,根据显示屏和中框的三维模型的位置变化和目标区域得到显示屏和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
其中,干涉区域为将显示屏装配至中框后会产生干涉碰撞的区域,例如,由于显示屏边缘不光滑,有一些突出于边缘的突起,在将显示屏装配至中框时,该突起会和边框的边缘产生运动干涉,使得应力集中在显示屏边缘的突起处,导致显示屏产生裂痕,在装配的过程中,根据三维模型预测得到的显示屏和中框的运动轨迹,再根据标记出来会导致显示屏裂痕的突起部位的区域预测到显示屏和中框装配后可能会出现的干涉区域,以根据干涉区域调整显示屏和/或中框的移动方向或移动位置。
208,判断目标区域是否在干涉区域内。
209,若目标区域在所述干涉区域内,则生成提示信息。
关于步骤208~209:
对干涉区域进行检测,判断干涉区域内是否存在会导致显示屏裂痕的目标区域,若存在目标区域,则说明若按照该运动轨迹对显示装置进行装配时,显示屏有一定几率会出现裂痕,则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可以为预警信息,如发出警报声、点亮警报灯或生成警报画面和字体等,用于告知装配人员,便于装配人员调整装配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形状以及尺寸生成用于调整所述中框和/或所述显示屏移动轨迹的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提示信息还可以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形状以及尺寸生成用于调整中框和/或所述显示屏移动轨迹的提示信息。例如,显示目标区域的位置、形状以及尺寸,用于提示装配人员应该需要注意的区域,系统还可以根据目标区域的位置、形状以及尺寸生成用于指导装配工人的装配信息,例如提示装配人员将显示屏转动10度并向下移动2厘米等用于辅助安装的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运动轨迹得到显示屏和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之后,还包括:
根据干涉区域将显示屏装配至中框;
在显示屏和所述中框之间填充连接胶,以使显示屏和所述中框固定连接。
例如,装配人员可以根据干涉区域将显示屏装配至中框中,为了提高显示屏和中框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在显示屏和中框之间填充连接胶,例如胶水、固化胶等,从而实现显示屏与中框的固定连接,提高装配良品率。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生成显示屏和中框装配过程中的三维模型,得到显示屏和中框中存在可能会导致显示屏裂痕的目标区域,预测显示屏和中框装配过程的运动轨迹,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判断干涉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区域,若存在目标区域,生成提示信息,装配人员可以根据提示信息使显示屏完整且准确的装配至中框内,减少由于显示屏边缘和中框边缘磕碰导致的显示屏裂痕的现象,从而保证装配良品率。
为了详细说明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装配场景图。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11和中框12,在装配平台的的至少三个方位上分别设置有摄像机13,摄像机13可以为光学成像摄像机、红外成像摄像机或超声成像摄像机中的一种或多种,摄像机13可以生成中框和显示屏的三维模型,并识别出装配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显示屏裂痕的目标区域,例如,显示屏边缘的不光滑的毛边突起,中框边缘不平整的部位等,将三维模型和目标区域显示至处理器屏幕14上,当装配人员移动显示屏11和/或中框12时,根据显示屏11和中框12三维模型的位置变化,预测出中框12和显示屏11装配的运动轨迹,根据运动轨迹预测出装配后显示屏11和中框12的干涉区域,干涉区域可以为将显示屏11和中框12装配后可能会接触的位置,可以将预测的运动轨迹和干涉区域显示至处理器屏幕14上,若目标区域在干涉区域内时,产生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可以为发出警报声、点亮警报灯或生成警报画面和字体等,用于告知装配人员,便于装配人员调整装配位置。提示信息还可以为根据目标区域的位置、形状以及尺寸生成用于指导装配工人的装配信息,例如提示装配人员将显示屏11转动10度并向下移动2厘米等用于辅助安装的提示信息。装配人员可以根据提示信息将显示屏11装配至中框12中,为了提高显示屏11和中框1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在显示屏11和中框12之间填充连接胶,例如胶水、固化胶等,从而实现显示屏11与中框12的固定连接,提高装配良品率。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中框,装配装置4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401、生成模块402、预测模块403以及第二获取模404。
第一获取模块401,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装配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图像信息;
生成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生成三维模型;
预测模块403,用于通过所述三维模型预测显示装置装配过程中所述显示屏和/或所述中框的运动轨迹;
第二获取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运动轨迹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生成三维模型时,生成模块402,还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分别生成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三维模型;
在所述通过所述三维模型预测显示装置装配过程中所述显示屏和/或所述中框的运动轨迹时,预测模块403还用于:
根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三维模型的位置变化预测所述中框和/或所述显示屏的运动轨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运动轨迹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位置时,第二获取模块404还用于:
根据所述显示屏的三维模型获取所述显示屏边缘轮廓;
根据所述中框的三维模型获取所述中框的边缘轮廓;
标记所述显示屏边缘轮廓和所述中框的边缘轮廓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区域;
根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三维模型的位置变化和所述目标区域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和信息生成模块,在根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三维模型的位置变化和所述目标区域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之后: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区域是否在所述干涉区域内;
信息生成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区域在所述干涉区域内,则生成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生成提示信息时,信息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形状以及尺寸生成用于调整所述中框和/或所述显示屏移动轨迹的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实时获取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图像信息时,第一获取模块401,还用于通过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图像采集单元获取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图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装置还包括装配模块和填充模块,在根据所述运动轨迹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之后:
装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干涉区域将所述显示屏装配至所述中框;
填充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之间填充连接胶,以使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固定连接。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装配装置与上文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在装配装置上可以实现装配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亮度检测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中的步骤。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者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为计算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监视器、平板电脑、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或其他手持式或便携式电子设备、较小的设备(诸如腕表设备、挂式设备、耳机或听筒设备、被嵌入在眼镜中的设备或者佩戴在用户的头部上的其他设备,或其他可佩戴式或微型设备)、电视机、不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显示器、游戏设备、导航设备、嵌入式系统(诸如其中具有显示器的电子设备被安装在信息亭或汽车中的系统)、实现这些设备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设备的功能的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测试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并被该电子设备内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记忆体等。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装配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该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装配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中框,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显示装置装配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分别生成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三维模型的位置变化预测所述中框和/或所述显示屏的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显示屏的三维模型获取所述显示屏边缘轮廓;
根据所述中框的三维模型获取所述中框的边缘轮廓;
标记所述显示屏边缘轮廓和所述中框的边缘轮廓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区域,其中,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区域为:所述显示屏边缘轮廓和/或所述中框的边缘轮廓存在突出的部位,将突出的部位的位置标记为所述目标区域;
根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三维模型的运动轨迹和所述目标区域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以根据所述干涉区域调整所述显示屏和/或所述中框的移动方向或移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三维模型的位置变化和所述目标区域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区域是否在所述干涉区域内;
若所述目标区域在所述干涉区域内,则生成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提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形状以及尺寸生成用于调整所述中框和/或所述显示屏移动轨迹的提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获取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图像信息包括:
通过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图像采集单元获取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图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运动轨迹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干涉区域将所述显示屏装配至所述中框;
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之间填充连接胶,以使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固定连接。
6.一种显示装置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中框,所述装配装置包括:
图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装配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图像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分别生成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三维模型;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三维模型的位置变化预测所述中框和/或所述显示屏的运动轨迹;
干涉区域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屏的三维模型获取所述显示屏边缘轮廓;根据所述中框的三维模型获取所述中框的边缘轮廓;标记所述显示屏边缘轮廓和所述中框的边缘轮廓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区域,其中,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区域为:所述显示屏边缘轮廓和/或所述中框的边缘轮廓存在突出的部位,将突出的部位的位置标记为所述目标区域;根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的三维模型的运动轨迹和所述目标区域得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装配后的干涉区域,以根据所述干涉区域调整所述显示屏和/或所述中框的移动方向或移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还包括:
装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干涉区域将所述显示屏装配至所述中框;
填充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之间填充连接胶,以使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中框固定连接。
8.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上的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
CN202011173212.1A 2020-10-28 2020-10-28 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装配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91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3212.1A CN112291390B (zh) 2020-10-28 2020-10-28 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装配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3212.1A CN112291390B (zh) 2020-10-28 2020-10-28 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装配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1390A CN112291390A (zh) 2021-01-29
CN112291390B true CN112291390B (zh) 2022-05-06

Family

ID=74372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3212.1A Active CN112291390B (zh) 2020-10-28 2020-10-28 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装配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13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3422B (zh) * 2022-12-27 2023-12-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边缘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9196A1 (en) * 2016-09-09 2018-03-15 GYS Tech, LLC d/b/a Cardan Robotic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play of patient data in computer-assisted surgery
CN110340630A (zh) * 2019-07-17 2019-10-18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机器人自动化装配方法及装置
CN110561430A (zh) * 2019-08-30 2019-1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用于离线示例学习的机器人装配轨迹优化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56059B2 (ja) * 2010-08-25 2015-01-21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実装精度検査方法及びその検査方法を用いる検査装置
EP2827303B1 (en) * 2013-07-18 2017-11-15 Dassault Systèmes A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ne exploded path of an exploded view of an assembly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ed objects.
US9272417B2 (en) * 2014-07-16 2016-03-01 Google Inc. Real-time determination of object metrics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CN104690551B (zh) * 2015-03-18 2017-03-0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系统
CN105354367A (zh) * 2015-10-12 2016-02-2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碰撞检测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08492882B (zh) * 2018-03-06 2021-08-31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碰撞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789412A (zh) * 2018-06-28 2018-11-13 广州神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系统、方法及装置
JP6816070B2 (ja) * 2018-08-24 2021-01-20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干渉回避装置および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CN109297431B (zh) * 2018-09-10 2021-04-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组装电子设备的中框和显示组件的方法、电子设备
CN209151206U (zh) * 2019-01-28 2019-07-2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中框
CN110587600B (zh) * 2019-08-20 2022-04-19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点云的带电作业机器人自主路径规划方法
CN111618833A (zh) * 2020-04-27 2020-09-0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部件的组装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1832170A (zh) * 2020-07-13 2020-10-27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webGL三维模型装配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1818264B (zh) * 2020-07-15 2021-10-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9196A1 (en) * 2016-09-09 2018-03-15 GYS Tech, LLC d/b/a Cardan Robotic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play of patient data in computer-assisted surgery
CN110340630A (zh) * 2019-07-17 2019-10-18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机器人自动化装配方法及装置
CN110561430A (zh) * 2019-08-30 2019-1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用于离线示例学习的机器人装配轨迹优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1390A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117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waterproof structure
US2020038091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display
US1060705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biometric sensor
KR102462246B1 (ko) 표시장치와 이 표시장치를 포함한 모바일 정보 단말기
US20220268567A1 (en) Scre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4246503A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display
EP353595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405688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Molded Display Mounting Structures
CN112909049A (zh) 电子装置
CN111246073B (zh) 成像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91390B (zh) 显示装置的装配方法、装配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8388339B (zh) 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406707B (zh) 车辆预警方法、车辆、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US11829009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10367191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0233914A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47877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1223311B (zh) 车流控制方法、装置、系统、控制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600517A (zh) 一种切换屏幕状态的方法及终端
US1125610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102655B1 (ko) 생체 인증 장치
WO2020062108A1 (zh) 设备
CN112164663B (zh) 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241662B (zh) 一种检测可行驶区域的方法及装置
CN213028136U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