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9950B -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9950B
CN112289950B CN202011168371.2A CN202011168371A CN112289950B CN 112289950 B CN112289950 B CN 112289950B CN 202011168371 A CN202011168371 A CN 202011168371A CN 112289950 B CN112289950 B CN 1122899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adhesive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edge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83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89950A (zh
Inventor
蔡振飞
何瑞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83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99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9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9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89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9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2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bending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26Investigating twisting or coiling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通过第一透明胶粘贴第一保护层,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通过第二透明胶粘贴第二保护层;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边缘,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伸出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并且伸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彼此直接粘接。上述设计可以使所述显示面板整体包裹于上下两层透明胶内;所述显示装置进行卷曲测试时,通过边缘区域带动显示装置整体收卷在卷轴上,消除了显示装置的层间受力,有效防止测试过程中的层间开裂。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柔性显示装置已经出现在部分显示产品中,柔性显示技术以其独特的性能和外观优势必将成为显示装置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具有对比度高、可视化角度广、响应速度快和柔性显示等优点,是目前柔性显示技术的最佳选择,有望取代液晶显示装置而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流。
为了监测柔性显示装置的弯曲性能,会对柔性显示装置进行一项卷曲测试。测试方法是:将柔性显示装置逐步收卷在一个卷轴上,并在卷轴收卷过程中监测柔性显示装置的性能变化。但是,目前柔性显示装置在进行卷曲测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层间分离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显示装置的阵列层与发光层之间、或发光层与盖板层之间的脱粘分离;分析原因是:柔性显示装置的层间结合力不足以抵抗卷曲测试过程中施加于显示装置上的侧向拉伸力,进而导致层间开裂。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通过将设置于显示面板两侧表面的透明胶层延伸出显示面板边缘,在进行卷曲测试时,利用该延伸部分的透明胶层带动显示装置收卷在卷轴上,消除了显示装置的层间受力,有效防止测试过程中的层间开裂。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相对分布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通过第一透明胶粘贴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表面通过第二透明胶粘贴第二保护层;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边缘,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伸出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并且伸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彼此直接粘接;
定义:所述显示装置中,伸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所在的区域为边缘区域,所述显示面板所在的区域为面板区域。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所述边缘区域内,所述第一透明胶的背离所述第二透明胶的表面粘贴所述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透明胶的背离所述第一透明胶的表面粘贴所述第二保护层。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所述面板区域内,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设置有偏光片层,所述偏光片层通过光学透明胶粘贴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上。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所述边缘区域内,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设置有所述偏光片层,所述偏光片层通过光学透明胶粘贴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上。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所述面板区域内,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还设置有触控功能层。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上的发光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上的薄膜封装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相对分布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通过第一透明胶粘贴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表面通过第二透明胶粘贴第二保护层,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边缘,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伸出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并且伸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彼此直接粘接;
将伸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的边缘固定于一卷轴上;
所述卷轴转动,带动所述显示装置整体卷绕在所述卷轴上。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卷轴上设置有卡槽,伸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的边缘固定于所述卡槽内。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卷轴的旋转半径为R,伸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的长度为2πR。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胶与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的偏光片层和触控功能层;伸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的外表面分别粘贴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两侧的第一透明胶和第二透明胶,通过将第一透明胶和第二透明胶伸出显示面板的边缘,并在边缘区域形成上下两层透明胶的直接粘接,使所述显示面板整体包裹于上下两层透明胶内;所述显示装置进行卷曲测试时,通过边缘区域带动显示装置整体收卷在卷轴上,消除了显示装置的层间受力,有效防止测试过程中的层间开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卷曲测试的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两侧的透明胶层,通过将透明胶层延伸出显示面板的边缘,并在边缘区域形成上下两层透明胶层的直接粘接,使所述显示面板整体包裹于上下两层透明胶层内;所述显示装置进行卷曲测试时,通过边缘区域的透明胶层带动显示装置整体收卷在卷轴上,消除了显示装置的层间受力,有效防止测试过程中的层间开裂。
如图1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0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装置01包括显示面板10,所述显示面板10具有相对分布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可选地,所述第一表面101是所述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所述第二表面102是所述显示面板10的背面;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是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所述第一表面101通过第一透明胶20粘贴第一保护层30,所述第二表面102通过第二透明胶40粘贴第二保护层50。所述第一透明胶20和所述第二透明胶40可以是光学透明胶,且所述第一透明胶20和所述第二透明胶40均为双面胶结构。所述第一保护层30和所述第二保护层50可以是柔性无机保护层或柔性有机保护层,且至少所述第一保护层30为可透光结构;所述第一保护层30和所述第二保护层50用于保护所述显示面板10免受外界水气的侵蚀和外力损伤。
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至少一侧边缘,所述第一透明胶20和所述第二透明胶40伸出所述显示面板10的边缘,并且伸出所述显示面板10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20和所述第二透明胶40彼此直接粘接。在此基础上定义:所述显示装置01中,伸出所述显示面板10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20和所述第二透明胶40所在的区域为边缘区域NA,所述显示面板10所在的区域为面板区域AA。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面板区域AA是所述显示装置01的显示区域,所述边缘区域NA是非显示区域,设置于显示区域的外侧。位于所述边缘区域NA内的所述第一透明胶20和所述第二透明胶40彼此粘接,从而将所述显示面板10的边缘封闭在两层透明胶层之间,形成对所述显示面板10的包裹状态,增大了所述显示面板10的层间聚合力。
可选地,在所述面板区域AA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边缘区域NA,即所述第一透明胶20和所述第二透明胶40沿相对的两个方向伸出所述显示面板10的边缘,并在边缘区域NA内彼此直接粘接,进一步将所述显示面板10包裹在两层透明胶层之间。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面板区域AA的四周均设置有所述边缘区域NA,即所述第一透明胶20和所述第二透明胶40沿四个方向伸出所述显示面板10的边缘,并在边缘区域NA内彼此直接粘接,形成对所述显示面板10全面包裹,使显示面板10的层间聚合力达到最大。
可选地,在所述边缘区域NA内,所述第一透明胶20的背离所述第二透明胶40的表面粘贴所述第一保护层30,所述第二透明胶40的背离所述第一透明胶20的表面粘贴所述第二保护层50。可选地,所述边缘区域NA内的所述第一保护层30与所述面板区域AA内的所述第一保护层3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边缘区域NA内的所述第二保护层50与所述面板区域AA内的所述第二保护层50为一体化结构。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透明胶20和所述第一保护层30之间还设置有功能层60和第三透明胶70,所述功能层60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胶20和所述第三透明胶70之间,所述第一保护层30设置于所述第三透明胶70上。可选地,所述功能层60可以是偏光片层或触控功能层或其它结构层的一种或多种,用于实现所述显示装置01的特定功能,如偏光功能、触控功能等。可选地,所述功能层60的内部多层结构之间也可以通过光学透明胶粘贴。
可选地,所述功能层60和所述第三透明胶70可以仅存在于所述面板区域AA内,也可以同时存在于所述边缘NA内。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功能层60和所述第三透明胶70同时存在于所述面板区域AA内和所述边缘区域NA内时,可以保证所述功能层60所述第三透明胶70在整个显示装置01中的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在进行显示装置的卷曲测试时,降低所述功能层60层间开裂或所述功能层60与所述第三透明胶70之间层间开裂的风险。
定义:位于所述边缘区域NA内的所述第一透明胶20和所述第二透明胶40的长度均为L;所述显示装置01进行卷曲测试时,用于卷绕所述显示装置01的卷轴的旋转半径为R;则可选地,L与R之间的关系为:L=2πR。需要说明的是,当存在L=2πR时,所述显示装置01在所述卷轴上卷绕的第一圈均处在所述边缘区域NA内,进一步避免卷绕过程中显示面板10出现层间开裂。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基板11、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11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12、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12上的发光层13、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层13上的薄膜封装层14。所述衬底基板11为聚酰亚胺柔性基板;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12包括多条数据线、扫描线和多个薄膜晶体管,用于向所述发光层13提供控制信号;所述发光层13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薄膜封装层14可以是无机层与有机层的组合结构,用于封闭和保护所述发光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显示装置01设置有边缘区域NA,所述显示装置01进行卷曲测试时,通过所述边缘区域NA带动显示装置01逐步进行卷绕,卷绕过程中对显示装置01的侧向作用力不会直接作用于显示面板10的层状结构之间,从而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显示面板的层间侧向力,避免了显示面板的层间开裂。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两侧的透明胶层,通过将透明胶层延伸出显示面板的边缘,并在边缘区域形成上下两层透明胶层的直接粘接,使所述显示面板整体包裹于上下两层透明胶层内;所述显示装置进行卷曲测试时,通过边缘区域的透明胶层带动显示装置整体收卷在卷轴上,消除了显示装置的层间侧向受力,有效防止测试过程中的层间开裂。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参考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3是显示装置01进行卷曲测试的时的示意图。所述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01。其中所述显示装置01的结构特征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提供一卷轴02,将伸出所述显示面板10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20和所述第二透明胶40的边缘固定于所述卷轴02上。可选地,所述卷轴02上设置有卡槽P,伸出所述显示面板10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20和所述第二透明胶40的边缘固定于所述卡槽内。可选地,在所述边缘区域NA内,所述第一透明胶20的外侧设置有所述第一保护层30,所述第二透明胶40的外侧设置有所述第二保护层50。可选地,在所述边缘区域NA内,所述第一透明胶20与所述第一保护层30之间还设置有功能层60和第三透明胶70。可选地,在所述边缘区域NA内,所述第一透明胶20、所述功能层60、所述第三透明胶70、所述第一保护层30、所述第二透明胶40和所述第二保护层50的整体厚度与所述卡槽P的高度相等;所述卷轴02的旋转半径为R,所述边缘区域NA的长度L为2πR;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所述显示装置01在所述卷轴02上卷绕的第一圈均处在所述边缘区域NA内,且所述边缘区域NA填充因设置所述卡槽P而形成的不平整表面,有利于避免卷绕过程中显示面板10出现层间开裂。
所述卷轴02转动,带动所述显示装置01整体卷绕在所述卷轴02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轴02通过所述边缘区域NA带动显示装置01逐步进行卷绕,卷绕过程中对显示装置01的侧向作用力不会直接作用于显示面板10的层状结构之间,从而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显示面板的层间侧向力,避免了显示面板的层间开裂。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通过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带动显示装置逐步卷绕于卷轴上,卷绕过程中对显示装置的侧向作用力不会直接作用于显示面板的层状结构之间,避免了显示面板的层间开裂。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3)

1.一种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相对分布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通过第一透明胶粘贴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表面通过第二透明胶粘贴第二保护层,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边缘,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伸出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并且伸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彼此直接粘接;
将伸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的边缘固定于一卷轴上;
所述卷轴转动,带动所述显示装置整体卷绕在所述卷轴上;
其中所述卷轴的旋转半径为R,伸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的长度L为2π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上设置有卡槽,伸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的边缘固定于所述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胶与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的偏光片层和触控功能层;伸出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和所述第二透明胶的外表面分别粘贴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
CN202011168371.2A 2020-10-28 2020-10-28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 Active CN112289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8371.2A CN112289950B (zh) 2020-10-28 2020-10-28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8371.2A CN112289950B (zh) 2020-10-28 2020-10-28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9950A CN112289950A (zh) 2021-01-29
CN112289950B true CN112289950B (zh) 2022-09-27

Family

ID=74373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8371.2A Active CN112289950B (zh) 2020-10-28 2020-10-28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995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9152B2 (ja) * 2006-02-02 2013-07-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5167632B2 (ja) * 2006-02-02 2013-03-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FR2953990B1 (fr) * 2009-12-14 2013-01-11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Dispositif d'encapsulation a etancheite amelioree
JPWO2015186487A1 (ja) * 2014-06-06 2017-04-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面状発光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448465A (zh) * 2016-10-11 2017-02-2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175144B (zh) * 2020-01-22 2023-02-1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卷曲测试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9950A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1823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2519817B1 (ko) 표시 장치
CN108110030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49577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824256B2 (en) Flexible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369943B1 (ko)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US20210328202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JP5265000B2 (ja) 表示装置
US20170338437A1 (en)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60025912A1 (en) Multifunction packing film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2008527460A (ja) 事前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を備える光学サブ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光学ディスプレイ
JP5902433B2 (ja) 光学接着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平板表示装置
CN110993568B (zh) 一种显示器件制造方法及显示器件
US20190393434A1 (en) Flexible display motherboard and flexible display panel
KR101890774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CN112599538A (zh) 柔性显示屏、其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装置
KR20170023231A (ko) 폴더블 표시장치용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표시장치
JP2018010283A (ja) 表示装置
KR20220032831A (ko) 표시 장치
JP2003337550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69326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2289950B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卷曲测试方法
JP2003337543A (ja) 表示装置
JP2017102333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220105218A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