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1669B - 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1669B
CN112281669B CN202011168659.XA CN202011168659A CN112281669B CN 112281669 B CN112281669 B CN 112281669B CN 202011168659 A CN202011168659 A CN 202011168659A CN 112281669 B CN112281669 B CN 1122816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mold
connecting block
die
dwa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86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81669A (zh
Inventor
艾立
商和胜
范彬
吴秀梅
韩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at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atong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atong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atong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86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16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1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1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81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1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涉及路桥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半模、第二半模与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连接块与钢索,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半模上,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块上,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半模上,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也转动连接在连接块上,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在第一半模上,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在第二半模上,钢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本申请能够在操作人员不进入内模的情况下将锁定机构打开,之后将第一半模、第二半模从空心板梁中抽出,进而便于拆除内模。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路桥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
背景技术
桥梁上部结构主要有板梁和箱梁和T型梁,指的是桥梁主梁断面形式,梁式桥梁横断面形式一般有:板梁(分空心板和实心板)、T梁、箱梁(分预制和现浇、小箱梁和箱梁)等,其中根据形态包括工字形板梁,空心板梁等。
目前,公告日为2020年07月14日,公告号为CN21099927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空心板梁螺旋撑杆收缩式内模,其包括支撑调节部件和对称设置的两侧模,侧模的中部活动连接,侧模包括上角模和与上角模铰接的下角模。上角模通过合页与下角模连接,且合页位于上角模和下角模的内侧。支撑调节部件包括第一螺旋横杆与第二螺旋横杆,第一螺旋横杆连接两个侧模,第二螺旋横杆连接同一个侧模上的上角模与下角膜,第一螺旋横杆与第二螺旋横杆共同支撑内模。
空心板梁形成一定强度后便可以拆除内模,在拆除内模时,转动第一螺旋横杆与第二螺旋横杆,使两个侧模不再与空心板梁的内壁抵紧,此时便可以将内模从空心板梁中抽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拆除内模时,操作人员必须钻进内模内,将第一螺旋横杆与第二螺旋横杆拆下,而内模内的空间相当狭小,因此在拆卸内模时极其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拆除内模,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包括第一半模、第二半模与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半模与所述第二半模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连接块与钢索,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半模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半模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也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半模上,且所述第一转动杆可与第一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半模上,且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钢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在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时,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一半模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一侧的夹角为锐角,在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时,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第二半模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块一侧的夹角为锐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拼接内模时,第一转动杆转动至与第一限位块抵接,第二转动杆转动至与第二限位块抵接,并使钢索远离连接块的一端伸出内模,由于第一转动杆与第一半模之间且靠近第一限位块一侧的夹角为锐角,第二转动杆与第二半模之间且靠近第二限位块一侧的夹角为锐角,之后在内模的周围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的压力下,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具有互相靠近的趋势,使第一转动杆抵紧在第一限位块上,第二转动杆抵紧在第二限位块上;在拆除内模时,通过拉动钢索拉动连接块,使第一转动杆朝远离第一限位块的一端转动,第二转动杆朝远离第二限位块的一端转动,如此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便可以互相靠近,进而使第一半模、第二半模不再支撑空心板梁,此时便可以将内模从空心板梁中抽出;在拉动钢索时操作人员不必进入内模内,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操作人员钻入内模进行操作时,极易与内模发生磕碰,同时由于内模内空气流通不畅,操作人员容易在内模内窒息,因此使用钢索拆除内模还能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U型导向槽,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半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二半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与所述第二铰接杆均穿设在所述U型导向槽中,且所述第一铰接杆与所述第二铰接杆还沿所述U型导向槽与所述连接块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拼接内模时,第一转动杆与第一限位块抵接,第二转动杆与第二限位块抵接,第一铰接杆位于U型导向槽的一端,第二铰接杆位于U型导向槽的另一端,并使U型导向槽的两端部均平行于内模的长度方向,之后便可以在内模外浇筑混凝土;在拆模时沿内模的长度方向拉动连接块,使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均滑移至U型导向槽的中部,如此便于释放混凝土对第一半模、第二半模的压力,进而便于转动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
可选的,所述第一半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二半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半模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轴套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半模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轴套中同轴穿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远离第一轴套的一端还同轴穿设在所述第二轴套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拼接内模时,定位杆同时同轴穿设在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中,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向内模施加压力,此时在定位杆的作用下,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不易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发生相对滑移,进而降低了导向块扭动的概率,提高了内模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导向杆、压缩弹簧与推板,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连接块滑移连接,且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U型导向槽的两端平行,所述推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杆靠近所述U型导向槽端部的一端,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且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推板抵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拼接内模时,第一铰接杆位于U型导向槽的一端,第二铰接杆位于U型导向槽的另一端,此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 推杆施加给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继续向对应的端部移动的推力,使得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不易滑移至U型导向槽的中部,提高了内模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上还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爪、第二夹持爪、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夹持爪与第二夹持爪均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第一夹持爪包括第一驱动部与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爪包括第二驱动部与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铰接杆可与所述第一驱动部抵接,所述第二铰接杆可与所述第二驱动部抵接,所述第一凸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爪连接,所述第一凸轮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凸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爪连接,所述第二凸轮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
在拼接内模时,需要在空心板梁的长度方向上使用多个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因此在整个内模上具有多个锁定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模拼接完毕后,后一个锁定机构上的第一夹持爪、第二夹持爪夹持上一个锁定机构上的钢索;在进行拆模时,先拆掉最靠近空心板梁端部的一节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并将该第一半模、第二半模从空心板梁中抽出,此时前一个锁定机构上的连接块便会拉动后一个锁定机构上的连接块,进而自动解除后一个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上的锁定机构,便于操作人员将后一个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从空心板梁内抽出。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均设置为半球壳型,所述钢索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球,所述夹持球卡接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均为半球壳型,夹持球夹持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时不易脱落,提高了使用钢索接触下一个锁定机构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第一驱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夹持部远离第二驱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夹持球靠近所述钢索的一端开设有圆锥型的卡槽,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均卡接在所述卡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持球被夹持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时,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便会卡接在第一卡槽中,在前一个钢索施加给后一个连接块拉力时,夹持球不仅施加给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拉力,同时夹持球使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互相靠近,进一步降低了夹持球从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中脱落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夹持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拼接内模时,可以通过掰动第一把手与第二扳手克服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的阻力,进而便于将卡接球卡接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锁定机构的设置,既便于操作人员拼接内模,而且可以在操作人员不进入内模的情况下拆除内模,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2.通过U型导向槽的设置,使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可以滑移至U型导向槽的中部,如此便于释放混凝土对第一半模、第二半模的压力,进而便于转动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
3.通过联动组件的设置,在进行拆模时,先拆掉最靠近空心板梁端部的一节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并将该第一半模、第二半模从空心板梁中抽出,此时前一个锁定机构上的连接块便会拉动后一个锁定机构上的连接块,进而自动解除后一个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上的锁定机构,便于操作人员将后一个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从空心板梁内抽出。
4.通过第一卡块、第二卡块与卡槽的设置,夹持球不仅施加给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拉力,同时夹持球使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互相靠近,进一步降低了夹持球从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中脱落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其中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视角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第一转动杆与第一限位块抵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转动杆与第二限位块抵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连接块处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9是连接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内模段;110、第一半模;120、第二半模;200、锁定机构;210、第一转动杆;211、第一铰接杆;220、第二转动杆;221、第二铰接杆;230、第一限位块;240、第二限位块;250、连接块;251、U型导向槽;252、凸轮槽;260、钢索;270、连接杆;280、夹持球;281、卡槽;310、第一轴套;320、第二轴套;330、定位杆;400、防脱组件;410、导向杆;420、压缩弹簧;430、推板;500、联动组件;510、第一夹持爪;511、第一驱动部;512、第一夹持部;513、第一卡块;520、第二夹持爪;521、第二驱动部;522、第二夹持部;523、第二卡块;530、第一凸轮;540、第二凸轮;550、钢索槽;610、第一把手;620、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参照图1及图2,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包括多个独立的内模段100,每个独立的内模段100又包括第一半模110、第二半模120与用于连接第一半模110与第二半模120的锁定机构200。第一半模110与第二半模120呈镜像设置,且第一半模110与第二半模120的截面均呈C型。在使用独立的内模段100拼接为内模时,相邻的两个内模段100上的第一半模110在长度方向上依次抵接,相邻的两个内模段100上的第二半模120也在长度方向上依次抵接。
参照图1及图3,锁定机构200包括第一转动杆210与第二转动杆220,第一转动杆21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半模110的内周面上,第二转动杆22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半模120的内周面上,且第一转动杆210与第二转动杆220呈对称设置。
参照图4及图5,锁定机构200还包括用于限制第一转动杆210转动的第一限位块230与用于限制第二转动杆220转动的第二限位块240。第一限位块230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半模110的内周面上,第二限位块240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半模120的内周面上,且第一限位块230与第二限位块240也呈对称设置。
参照图6及图7,第一转动杆210在与第一半模110转动时可与第一限位块230抵接,当第一转动杆210与第一限位块230抵接时,第一转动杆210与第一半模110内周面之间且夹设有第一限位块230的夹角α呈锐角。第二转动杆220在与第二半模120转动时可与第二限位块240抵接,当第二转动杆220与第二限位块240抵接时,第二转动杆220与第二半模120内周面之间且夹设有第二限位块240的夹角β呈锐角。
参照图3及图4,第一转动杆210远离第一限位块230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铰接杆211,第一铰接杆211与第一转动杆210和第一半模110之间的转动轴平行。
参照图3及图5,第二转动杆220远离第二限位块240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铰接杆221,第二铰接杆221与第二转动杆220和第二半模120之间的转动轴平行。
参照图3及图8,锁定机构200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转动杆210与第二转动杆220的连接块250,连接块250上开设有U型导向槽251,U型导向槽251的两端均与第一半模110、第二半模120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铰接杆211与第二铰接杆221均穿设在U型导向槽251中,且第一铰接杆211、第二铰接杆221均可沿U型导向槽251与连接块250发生相对滑移。
参照图3及图8,锁定机构200还包括用于拉动连接块250的钢索260,钢索260的一端焊接或者卡接在连接块250上。
在拼接一个独立的内模段100时,第一转动杆210转动至与第一限位块230抵接,第二转动杆220转动至与第二限位块240抵接,第一铰接杆211滑移至U型导向槽251的一端,第二铰接杆221滑移至U型导向槽251远离第一铰接杆211的一端。之后将钢索260远离连接块250的一端朝U型导向槽251开口朝向的一侧伸出第一半模110与第二半模120,如此便可以完成一个独立内模段100的拼接。
在向内模外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会施加给第一半模110、第二半模120互相靠近的力,由于α与β均呈锐角,此时由于第一限位块230与第二限位块240的限制,第一转动杆210与第二转动杆220无法继续转动,而第一铰接杆211、第二铰接杆221也无法在U型导向槽251中滑移。在拆除内模时,拉动钢索260使第一铰接杆211、第二铰接杆221均朝U型导向槽251的中部滑动,之后继续拉动钢索260,使第一转动杆210朝远离第一限位块230的一侧转动,第二转动杆220朝远离第二限位块240的一侧转动,如此第一半模110与第二半模120便可以互相靠近,进而将第一半模110、第二半模120从空心板梁中抽出。
参照图1及图2,为了降低第一半模110、第二半模120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发生滑移,在第一半模110上还焊接有第一轴套310,第二半模120上焊接有第二轴套320。第一轴套310与第二轴套320同轴,且均垂直于第一半模110、第二半模120的长度方向。第一轴套310中同轴穿设有定位杆330,定位杆330还同轴穿设在第二轴套320中,如此第一半模110与第二半模120便只能互相靠近或远离,无法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发生相对滑动,进而降低了连接块250扭动的概率,提高了内模的稳定性。
参照图3及图8,在调整第一铰接杆211、第二铰接杆221在U型导向槽251中的位置时,第一铰接杆211与第二铰接杆221极易在U型导向槽251中自行滑动。因此在连接块250上设置有阻止第一铰接杆211、第二铰接杆221在U型导向槽251中自行滑动的防脱组件400。
参照图3及图8,防脱组件400包括导向杆410、压缩弹簧420与推板430。其中导向杆410的轴向与第一半模110、第二半模120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导向杆410还沿自身的轴心与连接块250滑移连接。推板430焊接在导向杆410靠近U型导向槽251端部的一端。压缩弹簧420套设在导向杆410上,且压缩弹簧420的一端与连接块250抵接,压缩弹簧420的另一端与推板430抵接,推板430既与第一铰接杆211的外周面抵接又与第二铰接杆221的外周面抵接。
在第一铰接杆211被滑移至U型导向槽251的一端、第二铰接杆221被滑移至U型导向槽251远离第一铰接杆211的一端时,推板430施加给第一铰接杆211、第二铰接杆221远离U型导向槽251中部的力,如此在安装内模段100时,第一铰接杆211、第二铰接杆221便不易滑动至U型导向槽251的中部。
参照图1及图2,为了使第一半模110、第二半模120连接的更加稳定,在第一半模110、第二半模120的长度方向上,锁定机构200可以设置有多个。同一内模段100内的连接块250可通过连接杆270互相固定(如图3所示),即连接杆270的一端焊接在其中一个连接块250上,连接杆270的另一端焊接在另一个连接块250上。如此拉动其中一个连接块250,同一内模段100中的所有连接块250便可以同时移动。
参照图8及图9,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拆除靠近空心板梁中部的内模段100,在连接块250上还设置有联动组件500。联动组件500包括第一夹持爪510与第二夹持爪520。第一夹持爪510的中部转动连接在连接块250上,第二夹持爪520的中部也转动连接在连接块250上。第一夹持爪510伸出连接块250的一端为第一夹持部512,第一夹持爪510远离第一夹持部512的一端为第一驱动部511。第二夹持爪520伸出连接块250的一端为第二夹持部522,第二夹持爪520远离第二夹持部522的一端为第二驱动部521。第一驱动部511与第二驱动部521均伸入U型导向槽251中,且第一铰接杆211可与第一驱动部511抵接,第二铰接杆221可与第二驱动部521抵接。
参照图8及图9,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均设置呈半球壳型,钢索260远离对应的连接块250上焊接有夹持球280,夹持球280与第一夹持部512、第二夹持部522的形状适配,在拼接独立的内模段100时,第一夹持部512、第二夹持部522将夹持球280夹持在中间。第一夹持部512远离第一驱动部511的一端开设有缺口,第二夹持部522远离第二驱动部521的一端也开设有缺口,在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互相靠近后,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上的缺口形成供钢索260穿过的钢索槽550。
参照图8及图9,夹持球280靠近钢索260的一端开设有圆锥型的卡槽281,第一夹持部512远离第一驱动部511的一端(即对应的缺口处)一体成型有第一卡块513,第二夹持部522远离第二驱动部521的一端(即对应的缺口处)一体成型有第二卡块523,第一卡块513、第二卡块523均与卡槽281的形状适配。在第一夹持部512、第二夹持部522夹持住夹持球280时,第一卡块513、第二卡块523均卡接在卡槽281中。
参照图8及图9,如此在夹持球280拉动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时,夹持球280不仅施加给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拉力,同时夹持球280使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互相靠近,进一步降低了夹持球280从第一夹持部512、第二夹持部522中脱落的概率。
参照图8及图9,连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凸轮530与第二凸轮540,第一凸轮530一体成型在第一夹持爪510上,且第一凸轮530的转动轴与第一夹持爪510和连接块250之间的转动轴同轴。第二凸轮540一体成型在第二夹持爪520上,且第二凸轮540的转动轴与第二夹持爪520和连接块250之间的转动轴同轴,第一凸轮530与第二凸轮540呈相背设置。连接块250上开设有供第一凸轮530、第二凸轮540穿过的凸轮槽252,第一凸轮530、第二凸轮540均设置在凸轮槽252中,且第一凸轮530最远离自身转动轴的部位与凸轮槽252的内壁呈过盈配合连接,第二凸轮540最远离自身转动轴的部位也与凸轮槽252的内壁呈过盈配合连接。
参照图8及图9,第一夹持部512上焊接有第一把手610,第二夹持部522上焊接有第二把手620。在使用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夹持夹持球280时,可以通过掰动第一把手610与第二把手620将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张开,进而将夹持球280放入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之间。
在内模被完全拼接完毕时,夹持球280被夹持在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之间。在拆除内模时,从空心板梁端部的内模端至空心板梁中部的内模端依次拆除。在将前一个内模段100抽出内模时,前一个内模段100上的钢索260便会拉动后一个内模段100上的连接块250。此时后一个内模段100上的第一铰接杆211压迫对应的第一驱动部511,后一个内模段100上的第二铰接杆221压迫对应的第二驱动部521,使得后一个内模段100上的第一夹持部512、第二夹持部522打开。之后便可依次抽出内模段100,并且在抽出内模段100之前不必再单独拉动连接块250,提高了效率。
由于第一凸轮530与第二凸轮540的设置,在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将夹持球280夹持在中间后,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不易被因震动或者晃动而打开,进而提高了联动组件500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的实施原理为:
在拼接内模时,先将其中一个内模段100拼接完毕,在拼接内模段100时,先将第一转动杆210转动至与第一限位块230抵接,将第二转动杆220转动至与第二限位块240抵接,并且移动第一铰接杆211与第二铰接杆221,使第一铰接杆211滑动至U型导向槽251的一端,使第二铰接杆221滑动至U型导向槽251远离第一铰接杆211的一端,如此一个内模段100便拼接完成;之后再在内模段100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放置多个内模段100。在放置多个内模段100时,使相邻的两个内模段100上的第一半模110在长度方向上依次抵接,相邻的两个内模段100上的第二半模120也在长度方向上依次抵接,并且将上一个内模段100上的夹持球280夹持在下一个内模段100上的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之间。在拆除内模时,先拆除空心板梁端部的内模段100,在拆除内模段100时,先拉动钢索260,使连接块250与第一铰接杆211、第二铰接杆221发生相对滑动,进而使第一转动杆210朝远离第一限位块230的一侧滑移,第二转动杆220朝远离第二限位块240的一侧滑移,如此该内模段100的第一半模110与第二半模120便可以相互靠近,进而可以将该内模段100从空心板梁中抽出。在抽出上一个内模段100时,该内模段100上的钢索260和夹持球280便会拉动下一个内模段100上的连接块250,进而使下一个内模段100上的第一转动杆210朝远离相对的第一限位块230的一侧滑移,第二转动杆220朝远离相对的第二限位块240的一侧滑移,如此下一个第一半模110与第二半模120便可以相对滑移,同时第一铰接杆211推动对应的第一驱动部511、第二铰接杆221推动对应的第二驱动部521,使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张开,如此相邻的两个内模段100便不再连接在一起,降低了钢索260被拉断的概率,同时便于操作人员将内模段100依次从空心板梁内抽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模(110)、第二半模(120)与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半模(110)与所述第二半模(120)的锁定机构(200),所述锁定机构(200)包括第一转动杆(210)、第二转动杆(220)、第一限位块(230)、第二限位块(240)、连接块(250)与钢索(260),所述第一转动杆(21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半模(110)上,所述第一转动杆(2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块(250)上,所述第二转动杆(22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半模(120)上,所述第二转动杆(220)的另一端也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块(250)上,所述第一限位块(23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半模(110)上,且所述第一转动杆(210)可与第一限位块(230)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24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半模(120)上,且所述第二转动杆(220)与所述第二限位块(240)抵接,所述钢索(26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块(250)上,在所述第一转动杆(210)与所述第一限位块(230)抵接时,所述第一转动杆(210)与所述第一半模(110)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230)一侧的夹角为锐角,在所述第二转动杆(220)与所述第二限位块(240)抵接时,所述第二转动杆(220)与所述第二半模(120)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块(240)一侧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连接块(250)上开设有U型导向槽(251),所述第一转动杆(210)远离所述第一半模(1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杆(211),所述第二转动杆(220)远离所述第二半模(1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杆(221),所述第一铰接杆(211)与所述第二铰接杆(221)均穿设在所述U型导向槽(251)中,且所述第一铰接杆(211)与所述第二铰接杆(221)还沿所述U型导向槽(251)与所述连接块(250)滑移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模(1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轴套(310),所述第二半模(12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套(320),所述第一轴套(310)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半模(11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轴套(320)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半模(12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轴套(310)中同轴穿设有定位杆(330),所述定位杆(330)远离第一轴套(310)的一端还同轴穿设在所述第二轴套(32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50)上设置有防脱组件(400),所述防脱组件(400)包括导向杆(410)、压缩弹簧(420)与推板(430),所述导向杆(410)与所述连接块(250)滑移连接,且所述导向杆(41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U型导向槽(251)的两端平行,所述推板(430)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杆(410)靠近所述U型导向槽(251)端部的一端,所述压缩弹簧(420)套设在所述导向杆(410)上,且所述压缩弹簧(420)的一端与所述推板(430)抵接,所述压缩弹簧(42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250)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50)上还设置有联动组件(500),所述联动组件(500)包括第一夹持爪(510)、第二夹持爪(520)、第一凸轮(530)与第二凸轮(540),所述第一夹持爪(510)与第二夹持爪(520)均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块(250)上,所述第一夹持爪(510)包括第一驱动部(511)与第一夹持部(512),所述第二夹持爪(520)包括第二驱动部(521)与第二夹持部(522),所述第一铰接杆(211)可与所述第一驱动部(511)抵接,所述第二铰接杆(221)可与所述第二驱动部(521)抵接,所述第一凸轮(5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爪(510)连接,所述第一凸轮(53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250)连接,所述第二凸轮(54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爪(520)连接,所述第二凸轮(54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25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512)与第二夹持部(522)均设置为半球壳型,所述钢索(260)远离连接块(25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球(280),所述夹持球(280)卡接在所述第一夹持部(512)与所述第二夹持部(5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512)远离第一驱动部(5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513),所述第二夹持部(522)远离第二驱动部(5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523),所述夹持球(280)靠近所述钢索(260)的一端开设有圆锥型的卡槽(281),所述第一卡块(513)与所述第二卡块(523)均卡接在所述卡槽(281)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5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610),所述第二夹持部(52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620)。
CN202011168659.XA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 Active CN112281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8659.XA CN112281669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8659.XA CN112281669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1669A CN112281669A (zh) 2021-01-29
CN112281669B true CN112281669B (zh) 2022-02-22

Family

ID=74373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8659.XA Active CN112281669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16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2961B (zh) * 2021-02-05 2022-05-27 绍兴市城投建筑工业化制造有限公司 空心立柱用内模板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08887A (en) * 1955-08-18 1959-02-11 Federico Antonell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mould for casting concrete articles
SU1079453A1 (ru) * 1982-02-22 1984-03-15 Matskevich Aleksandr S Пустото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SU1744223A1 (ru) * 1989-10-24 1992-06-30 В.В.Дихтенко, М.В.Бел ев и С.И.Л#венцев Опалубка дл формовани внутренних полостей реконструируемых перекрытий
CN205704627U (zh) * 2016-06-30 2016-11-23 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滑槽的预制空心板芯模
CN206436349U (zh) * 2016-10-17 2017-08-25 魏张木 一种预制排气道的模具
CN207793891U (zh) * 2017-12-21 2018-08-31 武汉鸿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液压箱梁内模
CN108748631A (zh) * 2018-08-24 2018-11-06 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可伸缩预制空心箱梁内模板
CN208456126U (zh) * 2018-05-18 2019-02-01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预制空心板梁的整体式抽拉钢芯模
CN110978232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快拆式混凝土箱梁内模及其拆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08887A (en) * 1955-08-18 1959-02-11 Federico Antonell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mould for casting concrete articles
SU1079453A1 (ru) * 1982-02-22 1984-03-15 Matskevich Aleksandr S Пустото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SU1744223A1 (ru) * 1989-10-24 1992-06-30 В.В.Дихтенко, М.В.Бел ев и С.И.Л#венцев Опалубка дл формовани внутренних полостей реконструируемых перекрытий
CN205704627U (zh) * 2016-06-30 2016-11-23 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滑槽的预制空心板芯模
CN206436349U (zh) * 2016-10-17 2017-08-25 魏张木 一种预制排气道的模具
CN207793891U (zh) * 2017-12-21 2018-08-31 武汉鸿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液压箱梁内模
CN208456126U (zh) * 2018-05-18 2019-02-01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预制空心板梁的整体式抽拉钢芯模
CN108748631A (zh) * 2018-08-24 2018-11-06 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可伸缩预制空心箱梁内模板
CN110978232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快拆式混凝土箱梁内模及其拆装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公路桥预制空心板梁活络式抽芯内模技术;刘彦生;《施工技术》;20091218(第12期);第87-8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1669A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2004010310T2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leichteren handhabung von rohren
CN112281669B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空心板梁内模
DE602004005574T2 (de) Verfahren zum schneiden und entfernen von unterwasserrohrleitunge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JPS6144541A (ja) 管状部材を回転しないように確保するバックアップ・トング・確保方法、および動力トング
ITTO20080787A1 (it) Trivella semovente per carotaggi
CA2298845C (en) Drill rod loader
GB2118656A (en) Connection of underwater lines
JPS6298082A (ja) 遠隔制御により細長い要素の端部を接続位置に移動し、コネクタに接続する装置と方法
DE60224443T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hinderung des rutschens von rohren
US4382717A (en) Connection of underwater lines
DE2952525C2 (zh)
CN217515387U (zh) 一种飞机牵引杆的整体式夹紧机构
CN216267520U (zh) 一种管材牵引装置
US7775289B2 (en) Equipment for installing a spoolable connector in coiled tubing
CN214423106U (zh) 道路施工中拉杆的精确定位安装装置
US4721171A (en) Opening device for drill rods for an extension rod drilling equipment
WO1983003443A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asing stabbing tools
WO2008089312A2 (en) Vise for a directional drilling machine
JP2001352626A (ja) 電線把持具
CN219825857U (zh) 一种便于快速捆扎铁丝的钢筋连接件
DE202019001567U1 (de) Fernbedienung
CN112832097B (zh) 素混凝土道路面层中拉杆精确定位安装装置
CN219909986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快速拆模的设备
CN219888917U (zh) 一种建筑楼板内给排水管道加固装置
CN220007635U (zh) 一种拔取联轴器高度可调节的简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02, Building 8, Tangye Academician Valley, No. 9099, Century Avenue, Tangye Street, Jinan District,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Dat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1, attached building, office building, No.57 Huayuan Road, Liche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Datong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