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2756B -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2756B
CN112272756B CN201880094458.4A CN201880094458A CN112272756B CN 112272756 B CN112272756 B CN 112272756B CN 201880094458 A CN201880094458 A CN 201880094458A CN 112272756 B CN112272756 B CN 1122727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le
rectangle
display
angle range
sca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44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2756A (zh
Inventor
樋口博彦
小川健一
今村圭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272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2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2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2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characters or indicia using display control signals derived from coded signals representing the characters or indicia, e.g. with a character-code memory
    • G09G5/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characters or indicia using display control signals derived from coded signals representing the characters or indicia, e.g. with a character-code memory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lay posi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85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addressing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of the matrix, other than by driving respective rows and columns in combination
    • G09G3/2088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addressing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of the matrix, other than by driving respective rows and columns in combination with use of a plurality of processors, each processor controlling a number of individual elements of the matrix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7/00Indicating measured valu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92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s using a flat pane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20Function-generator circuits, e.g. circle generators line or curve smoothing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characters or indicia using display control signals derived from coded signals representing the characters or indicia, e.g. with a character-code memory
    • G09G5/30Control of display attribut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93Calibration of display syste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06Use of more than one graphics processor to process data before displaying to one or more scree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80/00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9G2380/06Remotely controlled electronic signs other than labels

Abstract

具备:设定成为刻度布置的基准的基准圆(100)的圆设定部(12);决定基准圆(100)上的刻度的位置的刻度位置决定部(13);设定与表示与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的位数对应的大小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矩形设定部(14);利用基于基准圆(100)的大小和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大小而设定的算式,根据刻度的位置来决定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布置位置的矩形位置决定部(15);以及在数字显示用矩形(200)内显示数字的数字显示部(16),算式是以如下方式确定的算式:在将通过基准圆(100)的中心的显示画面上的直线设为对称的轴的情况下,用于显示表示与布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在该对称的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处于相同的位置,并且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处于内接于基准圆(100)的布置位置。

Description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 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圆形的仪表的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显示圆形的针式仪表的显示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在指示车辆速度的速度计中,放大在指针的当前位置周围的区域显示的数值来进行强调显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105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的显示装置所代表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课题:显示装置所显示的数值的布置未成为考虑到画面中的整体布置的均衡的布置。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相对于显示圆形的仪表的显示装置均衡地显示在画面上显示的、表示与刻度对应的值的数字的显示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圆设定部,所述圆设定部设定成为刻度布置的基准的基准圆;刻度位置决定部,所述刻度位置决定部决定基准圆上的刻度的位置;矩形设定部,所述矩形设定部设定与指示数字的位数对应的大小的数字显示用矩形,所述指示数字表示与刻度对应的值;矩形位置决定部,所述矩形位置决定部利用基于基准圆的大小和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大小而设定的算式,根据刻度的位置来决定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以及数字显示部,所述数字显示部在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显示数字,算式是以如下方式确定的算式:在将通过基准圆的中心的显示画面上的直线设为对称的轴的情况下,用于显示表示与布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的数字显示用矩形在该对称的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处于相同的位置,并且各数字显示用矩形处于内接于基准圆的布置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相对于显示圆形的仪表的显示装置均衡地显示表示与刻度对应的值的数字。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数学式的导出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将图2上的上下方向设为垂直方向、将左右方向设为水平方向、将数字显示用矩形布置于在基准圆中在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上分别内接的位置的图像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数学式的导出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在数字显示用矩形的第一边上设定以该第一边的长度TW为直径的半圆,在第二边上设定以该第二边的长度TH为直径的半圆的图像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数学式的导出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第一半圆的弧上的任意的点(第一刻度显示点)的集合、以及第二半圆的弧上的任意的点(第二刻度显示点)的集合的图像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数学式的导出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使用以通过基准圆的中心的45°的线为基准的、直至从基准圆的中心连结至数字显示用矩形的中心的线为止的角度θ来表示第一半圆上的任意的刻度显示点的坐标的图像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数学式的导出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使用第一边与第一边的半径之间的角度2θ、以及第二边与第二边的半径之间的角度2θ的理由的图。
图7A、图7B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数学式的导出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使用第一边与第一边的半径之间的角度2θ、以及第二边与第二边的半径之间的角度2θ的理由的其他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数学式的导出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以第一半圆以及第二半圆的高度分别成为高度dH以及dW的方式将第一半圆以及第二半圆压扁后的图像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数学式的导出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第一半圆以及第二半圆被压扁后的、第一刻度显示点以及第二刻度显示点的集合的图像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数学式的导出方法的图,是用于说明将基准圆4等分而得到的区域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数学式的导出方法的图,是表示在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位于图10所示的区域1或区域3的基准圆的圆周上的情况下求出的、以该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为起点的数字显示用矩形的中心的坐标的一例的图像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数学式的导出方法的图,是表示在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位于图10所示的区域2或区域4的基准圆的圆周上的情况下求出的、以该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为起点的数字显示用矩形的中心的坐标的一例的图像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根据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变化而确定新的刻度显示点,数字显示用矩形的中心的坐标与该新确定的刻度显示点连动地变化的图像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在显示仪表的显示装置中显示的、表示与刻度对应的值的数字为相同高度的图像的图。
图15A、图15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显示控制装置使指示数字显示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显示控制装置决定多个刻度中的、显示指示数字的刻度并使指示数字显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中,在显示控制装置使对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动态地变化的情况下,根据该变化而动态地变化的仪表的显示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显示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中,显示装置所显示的仪表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2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中,如图21所示被显示的仪表的、一部分角度范围被扩大显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用户等进行变更角度范围的变更指示的动作的一例的图像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用户等进行变更角度范围的变更指示的动作的另一例的图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的显示控制装置是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圆形的仪表的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装置要显示的仪表不需要严格地为圆形,圆形包括大致圆形或大致扇形。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显示控制装置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圆形的仪表简称为“仪表”。
显示控制装置在显示画面上显示仪表时,首先显示仪表的刻度。接着,显示控制装置使表示与所显示的仪表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数字(以下称为“指示数字”)显示。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数字的大小根据显示画面的大小而预先设定。
作为显示控制装置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仪表,例如是搭载于移动体的仪表或设置于建筑物的仪表等具有圆形并表示由传感器等测出的所有值的仪表。需要说明的是,仪表不限于表示测出的值的仪表,例如包括表示时刻的时钟等由数字表示某些值的仪表。
图1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显示控制装置1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显示控制装置1具备基准信息取得部11、圆设定部12、刻度位置决定部13、矩形设定部14、矩形位置决定部15、数字显示部16、当前值取得部17以及指针显示部18。
基准信息取得部11具备角度取得部111、上限值取得部112以及下限值取得部113。
显示控制装置1与显示装置2连接,在显示装置2所具有的显示画面上显示仪表。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控制装置1也可以搭载于显示装置2。
基准信息取得部11取得成为显示控制装置1要显示的仪表的基准的信息。
基准信息取得部11的角度取得部111取得对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
基准信息取得部11的上限值取得部112取得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上限值。
基准信息取得部11的下限值取得部113取得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下限值。
例如,用户从输入装置(省略图示)输入上述角度范围、上限值以及下限值,角度取得部111、上限值取得部112以及下限值取得部113分别取得用户输入的角度范围、上限值或下限值。
基准信息取得部11将所取得的角度范围、上限值以及下限值输出到后述的刻度位置决定部13以及矩形设定部1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角度范围、上限值以及下限值并不限于用户进行指定的值,也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值。在该情况下,刻度位置决定部13以及矩形设定部14基于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上限值以及下限值进行后述的处理即可,显示控制装置1也可以采用不具备角度取得部111、上限值取得部112以及下限值取得部113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1中,角度范围是指,例如,从基准圆(后述)的中心观察,将任一个方向设为0°,以“○°~○°”这样的方式指定的范围。
圆设定部12设定成为刻度布置的基准的基准圆。具体而言,设定成为刻度布置的基准的基准圆的中心在显示画面上的坐标位置和基准圆的半径。显示控制装置1在圆设定部12设定的基准圆上显示仪表。
刻度位置决定部13决定圆设定部12设定的基准圆上的刻度的位置。
更详细地说,刻度位置决定部13针对角度取得部111取得的角度范围,决定基准圆上的多个刻度的位置。具体而言,刻度位置决定部13按照以从下限值取得部113取得的下限值到上限值取得部112取得的上限值为止的值的数量成为等间隔的方式,对角度取得部111取得的角度范围进行分割,并决定基准圆上的刻度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1中,基准圆上的刻度的位置例如与角度范围同样地,以从基准圆的中心观察将任一个方向设为0°的“○°~○°”那样的角度、或显示画面上的坐标位置来表示。
另外,刻度位置决定部13能够使多个刻度中的一个以上的刻度的位置动态地变化。具体而言,刻度位置决定部13能够根据角度范围变化来重新决定一个以上的刻度的位置。
刻度位置决定部13将所决定的刻度的位置输出到矩形设定部14以及矩形位置决定部15。
矩形设定部14设定与指示数字的位数对应的大小的矩形(以下称为“数字显示用矩形”)。
针对多个刻度中的哪个刻度使表示与该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显示是根据作为在仪表上显示的对象的值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对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来决定的。
矩形设定部14基于基准信息取得部11取得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角度范围,确定显示指示数字的刻度(以下称为“带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
在有多个带数字的刻度的情况下,矩形设定部14针对各带数字的刻度,设定数字显示用矩形。
另外,在刻度位置决定部13使刻度的位置变化的情况下,矩形设定部14根据刻度位置决定部13使刻度位置变化后的刻度的位置,确定带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
例如,在用户操作输入装置,输入变更角度范围的指示,使对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变化的情况下,刻度位置决定部13使角度范围变化前的刻度的位置根据角度范围的变化而变化,并重新决定刻度的位置。矩形设定部14根据刻度位置决定部13使刻度位置变化后的位置,确定带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
矩形设定部14将所设定的数字显示用矩形的信息输出到矩形位置决定部15。
矩形位置决定部15利用基于圆设定部12设定的基准圆的大小、以及矩形设定部14设定的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大小而设定的算式,根据刻度位置决定部13决定的、基准圆上的刻度的位置,决定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
在矩形位置决定部15决定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时利用的算式以如下方式被确定:在将通过基准圆的中心的显示画面上的直线设为对称的轴的情况下,用于显示表示与布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的数字显示用矩形在该对称的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处于相同的位置,并且各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处于内接于基准圆的布置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1中,在对称的轴向上观察时相同的位置并不限于严格意义上相同的位置,也包括大致相同的位置。另外,各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接于基准圆并不限于严格意义上相同的位置,包括大致内接。
在此,对矩形位置决定部15决定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时利用的算式进行详细说明。
算式通过逆运算地使用通过以下说明的(A)~(D)的步骤导出的式子而被导出。由该算式求出数字显示用矩形的中心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该算式预先存储在显示控制装置1的矩形位置决定部15能够参照的位置。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数字显示用矩形的两组相向的边的长度分别设为TH、TW。另外,将基准圆的半径设为r。
(A)将图2上的上下方向设为垂直方向,将左右方向设为水平方向,将数字显示用矩形布置于在基准圆中在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上分别内接的位置(参照图2)。
此时,将数字显示用矩形的、水平方向的边设为第一边,将垂直方向的边设为第二边,将第一边的长度设为TW,将第二边的长度设为TH。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数字显示用矩形用200表示,第一边用201表示,第二边用202表示,基准圆用100表示。
接着,求出基准圆100的半径r与垂直线的长度之差(dH),该垂直线是从基准圆100的中心o到布置于在基准圆100中在垂直方向上内接的位置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基准圆100的圆周侧的第一边201为止的垂直线。另外,求出基准圆的半径r与垂直线的长度之差(dW),该垂直线是从基准圆100的中心o到布置于在基准圆100中在水平方向上内接的位置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基准圆100的圆周侧的第二边202为止的垂直线。
dH和dW分别通过以下的式子(1)、(2)求出。
Figure GDA0003995225600000081
Figure GDA0003995225600000082
(B)接着,在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第一边201上,设定以该第一边201的长度TW为直径的半圆,在第二边202上,设定以该第二边202的长度TH为直径的半圆(参照图3)。
将以第一边201的长度TW为直径的半圆设为第一半圆(参照图3的301),将以第二边202的长度TH为直径的半圆设为第二半圆(参照图3的302)。
第一半圆301的弧上的任意的点以及第二半圆302的弧上的任意的点分别成为第一刻度显示点以及第二刻度显示点。即,第一半圆301的弧是第一刻度显示点的集合,第二半圆302的弧是第二刻度显示点的集合(参照图4)。
刻度显示点是通过逆运算地使用通过后述的(D)的步骤导出的式子,从而根据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被唯一确定的点,是以通过使该被确定的刻度显示点的位置与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一致来求出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的方式被设定的点。
(C)如图5所示,每隔45°划分基准圆100,在图5上,以将基准圆100的中心o作为原点的x轴为基准,画出与该x轴所成的角度为45°的、通过基准圆100的中心o的45°的线(参照图5的501)。而且,使用以通过该中心o的45°的线501为基准的、直至从基准圆100的中心o连结至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的线(图5的502)为止的角度θ,表示第一半圆301上的任意的刻度显示点的坐标。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作为一例,图示出进行使用角度θ表示第一半圆301上的任意的刻度显示点的坐标的处理的情况下的图像。同样的处理也对第二半圆302上的任意的刻度显示点进行。
在每隔45°划分基准圆100的情况下,第一半圆301上的任意的刻度显示点的坐标使用角度2θ来表示。
图6、图7是用于说明使用上述角度2θ的理由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省略了基准圆100的图示。
如图6所示,例如,考虑以基准圆100的中心o为原点的X轴以及Y轴。将连结基准圆100的中心o和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的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度设为α。
如图7A所示,画出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45°的直线501。在45°≤α≤135°的情况下,连结基准圆100的中心o和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的直线502与直线501所成的角度θ为0°≤θ≤90°。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用2θ表示第一半圆301上的刻度显示点的坐标,能够使位于角度α处于45°≤α≤135°的范围的任意位置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与第一半圆301的弧的图7A的701所示的范围的1点一一对应。
另外,如图7B所示,画出与X轴所成的角度为-45°的直线501'。在-45°≤α≤45°的情况下,连结基准圆100的中心o和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的直线502与直线501'所成的角度θ为0°≤θ≤90°。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用2θ表示第二半圆302上的刻度显示点的坐标,能够使位于角度α处于-45°≤α≤45°的范围的任意位置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与第二半圆302的弧的图7B的702所示的范围的1点一一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图7中,对-45°≤α≤13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135°≤α≤180°和-135°≤α≤-180°、以及-45°≤α≤-135°的情况下的想法也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每隔45°划分基准圆100,但该角度仅仅是一例。在将基准圆100按适当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情况下,也能够以同样的想法,使任意位置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与作为刻度显示点的集合的半圆上的1点一一对应。
若使用角度2θ,则用以下的式子表示以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为起点的第一刻度显示点的坐标(x1,y1)。
x1=(TW/2)×cos2θ
y1=(TW/2)×sin2θ+(TH/2)
另外,用以下的式子表示以中心o'为起点的第二刻度显示点的坐标(x2,y2)。
x2=(TH/2)×sin2θ+(TW/2)
y2=(TH/2)×cos2θ
(D)压扁第一半圆301和第二半圆302,以使第一半圆301和第二半圆302的高度分别成为高度dH和dW(参照图8)。
其结果是,用以下的式子表示压扁第一半圆301后的第一刻度显示点的坐标(x1',y1')的坐标。
x1'=(TW/2)×cos2θ
y1'=sin2θ×dH+(TH/2)
另外,用以下的式子表示压扁第二半圆302后的第二刻度显示点的坐标(x2',y2')的坐标。
x2'=sin2θ×dW+(TW/2)
y2'=(TW/2)×cos2θ
(E)对于在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4边设定的第一半圆301以及第二半圆302,若以与上述(D)相同的方式进行半圆的压扁,则在该4边设定的第一半圆301以及第二半圆302被压扁后的、第一刻度显示点以及第二刻度显示点的集合成为图9所示那样的形状。
(F)通过逆运算地使用通过上述(D)的步骤导出的式子,从而针对将基准圆100进行4等分而得到的每个区域(参照图10),导出用于求出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的算式。
在此,设为:
Angrate=180°/90°;
Figure GDA0003995225600000111
Figure GDA0003995225600000112
需要说明的是,Angrate=180°/90°表示在上述(C)中说明的、θ在90°的范围内变化的情况下,2θ在180°的范围内刻度显示点发生变化。
在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位于区域1或区域3的基准圆100的圆周上的情况下,求出以该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为起点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的坐标(x3,y3)的算式如下。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所使用的刻度显示点的集合是第一半圆301被压扁后的第一刻度显示点的集合。
x3=G×TW/2×cos(Angrate×θ1)
y3=F×sin(Angrate×θ1)×dH+G×TH/2
其中,在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位于区域1的基准圆100的圆周上的情况下,F=+1,G=+1。
在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位于区域3的基准圆100的圆周上的情况下,F=-1,G=-1。
另外,步骤(F)中的角度θ1被定义为连结基准圆100的中心o和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的直线与成为各区域的角度的基准的直线所成的角度(带数字的刻度角度)。在此,成为区域1的角度的基准的直线是与通过图10中的基准圆100的中心且在该图内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线(以下称为“水平直线”)所成的角度为45°的直线。同样地,成为区域2的角度的基准的直线是与水平直线所成的角度为135°的直线,成为区域3的角度的基准的直线是与水平直线所成的角度为-135°的直线,成为区域4的角度的基准的直线是与水平直线所成的角度为-45°的直线。
图11是表示在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位于图10所示的区域1或区域3的基准圆100的圆周上的情况下求出的、以该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为起点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的坐标(x3,y3)的一例的图像的图。
在图11中,在图上,在水平方向上取X轴,在垂直方向上取Y轴。如图11所示,X轴在图上,右方向为正方向,Y轴在图上,下方向为正方向。另外,如图11所示,原点位于基准圆100的外侧。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例如,若使用图11,则通过基准圆100的中心o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成为基准圆100的“对称的轴”。
根据取决于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而确定的带数字的刻度角度,针对该带数字的刻度的第二刻度显示点被唯一确定。如图11所示,以带数字的刻度与第一刻度显示点(在图11中用M1和M2表示)一致的方式布置,其结果是,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布置位置也被确定。
另外,在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位于图10所示的区域2或区域4的基准圆100的圆周上的情况下,求出以该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为起点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的坐标(x3,y3)的算式如下。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所使用的刻度显示点的集合是第二半圆302被压扁后的第二刻度显示点的集合。
x3=F×sin(Angrate×θ1)×dW+G×TW/2
y3=G×TH/2×cos(Angrate×θ1)
其中,在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位于区域2的基准圆100的圆周上的情况下,F=+1,G=+1。
在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位于区域4的基准圆100的圆周上的情况下,F=-1,G=-1。
图12是表示在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位于图10所示的区域2或区域4的基准圆100的圆周上的情况下求出的、以该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为起点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的坐标(x3,y3)的一例的图像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中,也表示与图11相同的X轴以及Y轴。
根据取决于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而确定的带数字的刻度角度,针对该带数字的刻度的第二刻度显示点被唯一确定。如图12所示,以带数字的刻度与第二刻度显示点(在图12中用M3和M4表示)一致的方式布置,其结果是,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布置位置也被确定。
即,如果决定了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则通过使用如上所述导出的算式,刻度显示点被唯一确定,并且,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的位置也被确定。
另外,通过使用如上所述导出的算式,如果带数字的刻度的位置改变,则与此相应地,新的刻度显示点被确定,与该新确定的刻度显示点连动地,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中心o'的坐标也改变(参照图13)。
根据该算式,如图14所示,在将通过基准圆100的中心o的直线(参照图14的1401)设为对称的轴的情况下,用于显示表示与布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的数字显示用矩形(在图14中用1402以及1403表示)在该对称的轴1401方向上观察时处于相同的位置,并且处于内接于基准圆100的布置位置。
即,在显示仪表的显示装置中,能够使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表示与刻度对应的值的数字显示于相同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1中,表示与刻度对应的值的数字为相同的高度,不限于严格意义上相同的高度,包括大致相同的高度。
返回到图1的说明。
矩形位置决定部15像这样利用由基准圆100的大小和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大小导出的算式,根据刻度位置决定部13决定的、基准圆100上的刻度的位置,决定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布置位置。具体而言,矩形位置决定部15利用上述步骤(F)所示的算式,根据刻度位置决定部13决定的、基准圆100上的刻度的位置,决定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布置位置。
数字显示部16在矩形位置决定部15决定的布置位置处,在数字显示用矩形200内显示数字。
当前值取得部17取得用仪表的指针显示的当前值。例如,当前值取得部17从对用仪表表示的值进行测量的速度传感器等测量设备取得当前值。当前值取得部17将所取得的当前值输出到指针显示部18。
指针显示部18显示与当前值取得部17取得的当前值对应的、指向基准圆100上的刻度的位置的指针。
图15A、图15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控制装置1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在实施方式1中,基准信息取得部11、圆设定部12、刻度位置决定部13、矩形设定部14、矩形位置决定部15、数字显示部16、当前值取得部17以及指针显示部18利用处理电路1501来实现。即,显示控制装置1具备处理电路1501,该处理电路1501用于进行使表示与基准圆100上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显示的控制。
处理电路1501既可以如图15A所示是专用的硬件,也可以如图15B所示是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506的程序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505。
在处理电路1501是专用的硬件的情况下,处理电路1501例如相当于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程序化的处理器、并行程序化的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将它们组合而成的电路。
在处理电路1501为CPU1505的情况下,基准信息取得部11、圆设定部12、刻度位置决定部13、矩形设定部14、矩形位置决定部15、数字显示部16、当前值取得部17以及指针显示部18的功能通过软件、固件、或软件与固件的组合来实现。即,基准信息取得部11、圆设定部12、刻度位置决定部13、矩形设定部14、矩形位置决定部15以及数字显示部16通过执行存储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1502、存储器1506等中的程序的CPU1505、系统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处理电路来实现。另外,存储在HDD1502、存储器1506等中的程序也可以说是使计算机执行基准信息取得部11、圆设定部12、刻度位置决定部13、矩形设定部14、矩形位置决定部15、数字显示部16、当前值取得部17以及指针显示部18的步骤或方法的程序。在此,存储器1506例如相当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磁盘、软盘、光盘、高密度磁盘、小型磁盘、DVD(Digital Versatile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基准信息取得部11、圆设定部12、刻度位置决定部13、矩形设定部14、矩形位置决定部15、数字显示部16、当前值取得部17以及指针显示部18的功能,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来实现一部分,通过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一部分。例如,关于基准信息取得部11和圆设定部12,通过作为专用的硬件的处理电路1501来实现其功能,关于刻度位置决定部13、矩形设定部14、矩形位置决定部15、数字显示部16、当前值取得部17以及指针显示部18,处理电路读出并执行存储器1506中存储的程序,从而能够实现其功能。
另外,显示控制装置1具有与用户操作的输入装置或显示装置2等装置进行通信的输入接口装置1503以及输出接口装置1504。
对实施方式1的显示控制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针对实施方式1的显示控制装置1,对在显示画面中显示指示数字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
图16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显示控制装置1使指示数字显示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圆设定部12设定成为刻度布置的基准的基准圆100(步骤ST1601)。
刻度位置决定部13决定在步骤ST1601中圆设定部12设定的基准圆100上的刻度的位置(步骤ST1602)。
刻度位置决定部13将所决定的刻度的位置输出到矩形设定部14以及矩形位置决定部15。
矩形设定部14设定与指示数字的位数对应的大小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步骤ST1603)。
矩形设定部14将所设定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信息输出到矩形位置决定部15。
矩形位置决定部15利用基于在步骤ST1601中圆设定部12设定的基准圆100的大小、以及在步骤ST1603中矩形设定部14设定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大小而设定的算式,根据在步骤ST1602中刻度位置决定部13决定的、基准圆100上的刻度的位置,决定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布置位置(步骤ST1604)。
数字显示部16在矩形位置决定部15在步骤ST1604中决定的布置位置处,在数字显示用矩形200内显示数字(步骤ST1605)。
显示控制装置1使指示数字显示的基本动作如使用图16的流程图说明的那样。
但是,通常对仪表分配多个刻度。与此相对,由于显示区域有限等,显示控制装置1并非针对与多个刻度对应的所有值使指示数字显示。显示控制装置1针对与基于对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以及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上限值及下限值而决定的刻度对应的值,使指示数字显示。
以下,对显示控制装置1使表示与多个刻度中的所决定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显示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7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显示控制装置1决定多个刻度中的、使指示数字显示的刻度并使指示数字显示的动作的流程图。
圆设定部12设定成为刻度布置的基准的基准圆100(步骤ST1701)。
基准信息取得部11取得成为显示控制装置1要显示的仪表的基准的信息(步骤ST1702)。
具体而言,角度取得部111取得对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上限值取得部112取得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上限值,下限值取得部113取得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下限值。
基准信息取得部11将所取得的角度范围、上限值以及下限值输出到刻度位置决定部13以及矩形设定部14。
刻度位置决定部13针对在步骤ST1702中角度取得部111取得的角度范围,决定多个刻度的位置(步骤ST1703)。
刻度位置决定部13将所决定的刻度的位置输出到矩形设定部14以及矩形位置决定部15。
矩形设定部14基于在步骤ST1702中基准信息取得部11取得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角度范围,确定显示指示数字的刻度(带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步骤ST1704)。
在有多个带数字的刻度的情况下,矩形设定部14针对各刻度设定数字显示用矩形200(步骤ST1705)。
矩形设定部14将所设定的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信息输出到矩形位置决定部15。
矩形位置决定部15利用基于在步骤ST1701中圆设定部12设定的基准圆100的大小、以及在步骤ST1704中矩形设定部14设定的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大小而设定的算式,根据在步骤ST1704中矩形设定部14确定的带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决定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布置位置(步骤ST1706)。
数字显示部16在矩形位置决定部15在步骤ST1706中决定的各布置位置处,在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内显示与各带数字的刻度对应的指示数字(步骤ST1707)。
另外,显示控制装置1在步骤ST1707中显示指示数字后,如果刻度的位置有变化,则与该变化相应地,使刻度的位置以及指示数字的显示位置动态地变化。
例如,假设用户对输入装置进行操作,输入变更角度范围的指示,使对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假设上限值和下限值不变。
角度取得部111取得变化后的角度范围,并输出到刻度位置决定部13。
在输出了变化后的角度范围的情况下,刻度位置决定部13针对该变化后的角度范围,决定多个刻度的位置(参照步骤ST1703)。
接着,重复步骤ST1704以后的处理。
在上述例子中,用户变更对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但这仅仅是一例。在显示控制装置1中,也能够自动变更角度范围。
这样,显示控制装置1能够使对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动态地变化,根据变化后的角度范围来决定刻度位置,并使要显示的指示数字的数量以及显示位置动态地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图16以及图17的动作说明中,为了简化说明而省略了说明,但在显示控制装置1中,当前值取得部17取得用仪表的指针显示的当前值,指针显示部18显示与当前值对应的、指向基准圆100上的刻度的位置的指针。在刻度位置决定部13决定刻度的位置(参照图16的步骤ST1602以及图17的步骤ST1703)之后,显示指针即可。
图18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中,在显示控制装置1使对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动态地变化的情况下,根据该变化而动态地变化的仪表的显示图像的一例的图。
在图18中,显示控制装置1在显示画面上显示仪表A~仪表C这三个仪表。
例如,假设显示控制装置1使仪表A从以图18所示那样的角度范围显示的状态向使角度范围变窄的方向变化,使仪表B从以图18所示那样的角度范围显示的状态向扩大角度范围的方向变化。
在该情况下,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仪表A~仪表C从(状态1)向(状态2)进而向(状态3)变化。
如图18所示,显示控制装置1根据仪表的角度范围的变化,决定对仪表分配的刻度的位置。另外,在各仪表A~仪表C中,不论是在仪表的角度范围变窄的情况下,还是在仪表的角度范围扩大的情况下,从通过显示画面上的基准圆的中心的对称的轴观察,显示控制装置1都始终以大致相同的高度显示指示数字。
实施方式1的显示控制装置1根据仪表的角度范围,动态且平滑地变更仪表的显示。其结果是,如图18所示,例如,即便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多个仪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该显示画面的有限的显示面积中,进行兼顾该多个仪表的一览性和该多个仪表中的特定的仪表的详细显示的仪表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8的例子中,示出仅角度范围变更了的情况下的、仪表的显示的变化,但这仅仅是一例。显示控制装置1在上限值或下限值变更了的情况下,也与该变更相应地重新决定刻度的数量以及刻度的位置并进行显示。而且,能够根据重新决定的刻度的数量以及刻度的位置,使指示数字的数量以及该指示数字的显示位置动态地变化。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显示控制装置1具备:圆设定部12,所述圆设定部12设定成为刻度布置的基准的基准圆100;刻度位置决定部13,所述刻度位置决定部13决定基准圆100上的刻度的位置;矩形设定部14,所述矩形设定部14设定与指示数字的位数对应的大小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所述指示数字表示与刻度对应的值;矩形位置决定部15,所述矩形位置决定部15利用基于基准圆100的大小和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大小而设定的算式,根据刻度的位置来决定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布置位置;以及数字显示部16,所述数字显示部16在数字显示用矩形200内显示数字,算式是以如下方式确定的算式:在将通过基准圆100的中心的显示画面上的直线设为对称的轴的情况下,用于显示表示与布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在该对称的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处于相同的位置,并且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处于内接于基准圆100的布置位置。因此,在对称的轴例如在显示画面上从用户观察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能够使与处于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指示数字的高度位置一致。另外,该指示数字布置在与基准圆大致内接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相对于显示圆形的仪表的显示装置均衡地显示表示与刻度对应的值的数字。
另外,在显示控制装置1中,刻度位置决定部13针对对圆形的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决定多个刻度的位置,矩形设定部14基于圆形的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角度范围,确定多个刻度中的、显示指示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因此,能够使仪表的显示面积平滑地可变,与此相应地,能够动态地变更用于显示指示数字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布置位置。其结果是,例如,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多个仪表的情况下,能够在该显示画面的有限的显示面积中,进行兼顾该多个仪表的一览性和该多个仪表中的特定的仪表的详细显示的仪表显示。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显示控制装置1例如也能够基于来自用户的指示,动态地变更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下限值到上限值的角度范围,并且动态地变更仪表的刻度的数量、刻度位置、指示数字的数量以及指示数字的布置位置。
在实施方式2中,对如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显示控制装置1动态地变更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下限值到上限值的角度范围中的一部分角度范围,并根据该变更来重新设定仪表的刻度的数量、刻度位置、指示数字的数量以及指示数字的布置位置。
图19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显示控制装置1a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在图19中,对于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图1说明的显示控制装置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显示控制装置1a与实施方式1的显示控制装置1的不同点在于,具备变更范围决定部19和变更指示受理部20。
变更范围决定部19在显示画面上显示了仪表的状态下,决定对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中的、变更对多个刻度进行分配的间隔的变更角度范围。
具体而言,变更范围决定部19以基准圆100上的多个刻度中的一个预先设定的刻度为基准刻度,以连结该基准刻度和基准圆100的中心o的基准直线成为将变更角度范围的中心角等分的线的方式决定变更角度范围。
变更范围决定部19可以自动决定变更角度范围,也可以根据来自用户等的指示来决定变更角度范围。详细内容在显示控制装置1a的动作说明中进行后述。在变更范围决定部19自动决定变更角度范围的情况下,变更范围决定部19决定的变更角度范围被预先设定。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变更角度范围被设定为如下范围:将该变更角度范围用基准直线进行分割而得到的单侧的角度的绝对值不超过将仪表的角度范围除以2所得的值。用户等通过预先指定将变更角度范围用基准直线进行分割而得到的单侧的角度,来设定该变更角度范围。
变更范围决定部19将所决定的变更角度范围的信息输出到刻度位置决定部13。
在变更角度范围内,将哪个值作为在该变更角度范围内被分配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是基于预先设定的变更角度范围、将该变更角度范围用基准直线进行分割而得到的单侧的角度、以及基准刻度来决定的。
在此,作为一例,变更范围决定部19将与基准刻度对应的值+10作为在变更角度范围内被分配的上限值,将与基准刻度对应的值-10作为在变更角度范围内被分配的下限值。
需要说明的是,变更角度范围也可以不预先设定为固定的范围。例如,也可以预先设定“将当前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仪表的角度范围的±○%作为变更角度范围”这样的条件,变更范围决定部19基于该预先设定的条件,根据当前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仪表的角度范围来决定变更角度范围。
在实施方式2中,刻度位置决定部13在变更角度范围内,针对该变更角度范围决定基准圆100上的多个刻度的位置。
刻度位置决定部13通过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刻度位置的决定方法同样的方法,针对变更角度范围决定基准圆100上的多个刻度的位置即可。具体而言,刻度位置决定部13按照以与从变更角度范围的下限值到上限值为止的值对应的刻度的数量成为等间隔的方式,对变更角度范围进行分割,决定变更角度范围内的刻度的位置。
接着,矩形设定部14在变更角度范围内设定数字显示用矩形200。
在变更角度范围内,针对哪个值显示指示数字,根据作为要显示在变更角度范围内的对象的值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变更角度范围来决定。矩形设定部14通过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数字显示用矩形的设定方法同样的方法,设定变更角度范围内的数字显示用矩形即可。
具体而言,矩形设定部14基于变更角度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变更角度范围,确定带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
在有多个带数字的刻度的情况下,矩形设定部14针对各刻度设定数字显示用矩形。
另外,在刻度位置决定部13使变更角度范围内的刻度的位置变化的情况下,矩形设定部14根据刻度位置决定部13使刻度位置变化后的刻度的位置,确定变更角度范围中的带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
矩形设定部14将所设定的数字显示用矩形的信息输出到矩形位置决定部15。
矩形位置决定部15在变更角度范围内,利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算式,根据刻度位置决定部13决定的、变更角度范围内的基准圆100上的刻度的位置,决定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
数字显示部16在变更角度范围内,在矩形位置决定部15决定的布置位置处在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显示数字。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控制装置1a针对变更角度范围外的角度范围,重新决定该角度范围的刻度的刻度位置以及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接着,显示控制装置1a在重新决定的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处显示指示数字。
具体而言,如下所述。
刻度位置决定部13针对基准圆100上的多个刻度中的、变更角度范围外的刻度,重新决定刻度位置。具体而言,刻度位置决定部13针对与变更角度范围的下限值以下的值对应的刻度,按照以与从该变更角度范围的下限值到仪表的角度范围的下限值为止的值对应的刻度的数量成为等间隔的方式,对角度范围进行分割,重新决定刻度的位置。另外,刻度位置决定部13针对与变更角度范围的上限值以上的值对应的刻度,按照以与从该变更角度范围的上限值到仪表的角度范围的上限值为止的值对应的刻度的数量成为等间隔的方式,对角度范围进行分割,重新决定刻度的位置。
矩形位置决定部15在变更角度范围外的角度范围内,利用算式,根据刻度位置决定部13重新决定的、变更角度范围外的基准圆100上的刻度的位置,重新决定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
变更指示受理部20受理后述的扩大指示点的信息。具体而言,例如,用户等操作鼠标等输入装置来输入扩大指示点。例如,在输入装置是触摸面板的情况下,用户等通过在显示画面上进行触摸,从而输入扩大指示点。变更指示受理部20受理与由用户等输入的扩大指示点相关的信息。变更指示受理部20将所受理的扩大指示点的信息输出到变更范围决定部19。
实施方式2的显示控制装置1a的硬件结构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图15A和图15B说明的显示控制装置1的硬件结构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变更范围决定部19以及变更指示受理部20与基准信息取得部11、圆设定部12、刻度位置决定部13、矩形设定部14、矩形位置决定部15以及数字显示部16同样,利用处理电路1501来实现。
对实施方式2的显示控制装置1a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显示控制装置1a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此,例如,在进入用图20的流程图说明的动作之前,进行在实施方式1中在图17中说明的动作,在显示装置2中显示图21所示那样的仪表。关于图17的流程图的动作,在实施方式1中已说明,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变更范围决定部19将基准圆100上的多个刻度中的一个刻度设定为基准刻度(步骤ST2001)。
需要说明的是,变更范围决定部19能够将任意的刻度设定为基准刻度。
在此,变更范围决定部19将基准圆100上的多个刻度中的、与仪表的“50”对应的刻度(参照图21的2101)设定为基准刻度。因此,在此,在变更角度范围内被分配的上限值为“60”,下限值为“40”,与仪表的刻度对应的“40~60”成为变更角度范围内的刻度的值。
变更范围决定部19以将在步骤ST2001中设定的基准刻度与基准圆100的中心o连结的基准直线成为将变更角度范围的中心角等分的线的方式决定变更角度范围(步骤ST2002)。
变更范围决定部19将所决定的变更角度范围的信息输出到刻度位置决定部13。
刻度位置决定部13针对角度范围决定多个刻度的位置(步骤ST2003)。
具体而言,刻度位置决定部13针对在步骤ST2002中变更范围决定部19决定的变更角度范围,决定多个刻度的位置。
另外,刻度位置决定部13针对基准圆100上的多个刻度中的、变更角度范围外的刻度,重新决定刻度的位置。
刻度位置决定部13将所决定的刻度的位置输出到矩形设定部14以及矩形位置决定部15。
矩形设定部14基于变更角度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变更角度范围,在变更角度范围内确定带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步骤ST2004)。
在有多个带数字的刻度的情况下,矩形设定部14针对各刻度设定数字显示用矩形(步骤ST2005)。
矩形设定部14将所设定的数字显示用矩形的信息输出到矩形位置决定部15。
矩形位置决定部15在变更角度范围内,利用算式,根据刻度位置决定部13决定的、变更角度范围内的基准圆上的刻度的位置,决定第二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步骤ST2006)。
矩形位置决定部15在变更角度范围外的角度范围内,利用算式,根据在步骤ST2003中刻度位置决定部13重新决定的、变更角度范围外的基准圆上的刻度的位置,重新决定第一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步骤ST2007)。
数字显示部16在矩形位置决定部15在步骤ST2006中决定的第二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以及矩形位置决定部15在步骤ST2007中重新决定的第一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处,在该第一数字显示用矩形以及第二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显示指示数字(步骤ST2008)。
其结果是,如图21所示那样显示的仪表如图22那样变更显示。
如图22所示,在仪表中,“40~60”的刻度的间隔被扩大,与此相应地,作为指示数字,新显示“45”以及“55”。
另外,在仪表中,对于“0~40”以及“60~140”的刻度,由于扩大了“40~60”的刻度的间隔,因此,使刻度的间隔变窄地显示。伴随于此,指示数字“0”、“40”、“60”、“80”、“100”、“120”、“140”的位置也被变更。
这样,显示控制装置1a能够将角度范围中的一部分范围设为变更角度范围,使变更角度范围内的刻度的间隔以及指示数字的布置位置变化。另外,伴随于此,显示控制装置1a能够在变更角度范围以外的角度范围的范围内进行刻度位置以及指示数字的布置位置的重新决定。
如图22所示,从显示仪表的状态起,用户等能够进一步进行变更角度范围的变更。但是,用户等能够进行变更的变更角度范围设为如下范围:对于变更后的变更角度范围,将该变更后的变更角度范围用基准直线进行分割而得到的单侧的角度的绝对值不超过将仪表的角度范围除以2所得的值。
以下,作为一例,用户等使变更角度范围进一步扩大,具体说明显示控制装置1a的动作。
用户等例如使触摸的手指向从仪表的中心(基准圆100的中心)观察与基准刻度(在此为“50”)相反的一侧滑动(参照图23)。
变更指示受理部20受理滑动后的触摸点作为扩大指示点,向变更范围决定部19输出该扩大指示点的信息(步骤ST2009的“是”的情况)。接着,向步骤ST2002返回。
若返回步骤ST2002,则变更范围决定部19根据扩大指示点与基准圆100的中心o之间的距离,设定中心角,决定变更角度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扩大指示点和基准圆100的中心o之间的距离与设定的中心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预先确定。
在此,变更范围决定部19使中心角扩大与扩大指示点和基准圆100的中心o之间的距离相应的量,使变更角度范围扩大。
接着,重复步骤ST2003以后的处理。由此,变更角度范围被扩大,根据扩大后的变更角度范围,仪表中的、各刻度的间隔、刻度位置、指示数字以及指示数字的显示位置发生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对用户等输入扩大变更角度范围的指示,与此相应地显示控制装置1a使变更角度范围扩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显示控制装置1a也能够缩窄变更角度范围。例如,假设如下情况:用户等使触摸的手指向从基准圆100的中心观察与基准刻度相反的一侧滑动而使变更角度范围扩大后,使该触摸的手指朝向基准圆100的中心滑动。在该情况下,扩大指示点与基准圆100的中心o之间的距离变短,根据该距离而变化的变更角度范围变窄。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一例,用户等使触摸的手指滑动而输入扩大指示点。并不限于此,例如,用户等也能够通过用手指长按显示画面上的一点来输入扩大指示点(参照图24)。
变更指示受理部20检测扩大指示点被按下的情况,受理该扩大指示点被按下的连续时间。接着,变更指示受理部20将所受理的连续时间的信息作为与扩大指示点相关的信息而输出到变更范围决定部19(步骤ST2009的“是”的情况)。接着,向步骤ST2002返回。
若返回步骤ST2002,则变更范围决定部19根据扩大指示点被按下的连续时间,设定中心角,决定变更角度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扩大指示点被按下的连续时间与设定的中心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预先确定。
用户等通过将长按的手指从显示画面放开,也能够缩窄扩大后的变更角度范围。
例如,当用户等将长按的手指从显示画面放开时,显示控制装置1a例如使变更角度范围返回到基于用户等的指示进行扩大之前的状态。另外,例如,显示控制装置1a也可以将变更角度范围设为0°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0中,按照步骤ST2004~步骤ST2007的顺序进行处理,但并不限于此,步骤ST2004~步骤ST2006的处理和步骤ST2007的处理也可以颠倒顺序。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用户等在设定了变更角度范围之后使该变更角度范围进一步扩大或缩小的情况,对显示控制装置1a的动作进行了说明。
但是,并不限于此,如图21所示,显示控制装置1a也能够在未设定变更角度范围的显示状态的仪表中,进行设定变更角度范围的指示。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变更角度范围而言,用户等能够在将该变更角度范围用基准直线进行分割而得到的单侧的角度的绝对值不超过将仪表的角度范围除以2所得的值的范围内,进行设定变更角度范围的指示。
在该情况下,例如,用户等首先输入扩大指示点,变更指示受理部20受理该扩大指示点。接着,变更指示受理部20将所受理的扩大指示点的信息输出到变更范围决定部19。
变更范围决定部19将通过扩大指示点和基准圆100的中心o的直线上的刻度且相对于中心o处于与扩大指示点相反的一侧的刻度设定为基准刻度(参照步骤ST2001)。以后的处理与上述步骤ST2002以后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这样,显示控制装置1a能够自动或基于来自用户等的指示来设定变更角度范围,并且能够使该变更角度范围动态地变化。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显示控制装置1a能够使对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动态地变化,根据变化后的角度范围来决定刻度位置,并使要显示的指示数字的数量以及显示位置动态地变化(参照图18)。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显示控制装置1a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对称的轴例如在显示画面上从用户观察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能够使与处于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指示数字的高度位置一致。另外,该指示数字布置在与基准圆大致内接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相对于显示圆形的仪表的显示装置均衡地显示表示与刻度对应的值的数字。
另外,能够使仪表的显示面积平滑地变化,与此相应地,能够动态地变更用于显示指示数字的数字显示用矩形200的布置位置。其结果是,例如,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多个仪表的情况下,能够在该显示画面的有限的显示面积中进行兼顾该多个仪表的一览性和该多个仪表中的特定的仪表的详细显示的仪表显示。
另外,显示控制装置1a构成为,具备变更范围决定部19,该变更范围决定部19决定角度范围中的、变更对基准圆100上的多个刻度进行分配的间隔的变更角度范围,刻度位置决定部13针对变更角度范围,决定基准圆100上的多个刻度位置,矩形设定部14基于在变更角度范围内圆形的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变更角度范围,确定多个刻度中的、显示指示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并设定数字显示用矩形,矩形位置决定部15在变更角度范围内,利用算式,根据变更角度范围内的刻度的位置来决定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数字显示部16在变更角度范围内在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显示数字。
由此,能够使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范围中的刻度的分配局部地变化。在该情况下,在对称的轴例如在显示画面上从用户观察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与处于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指示数字的高度位置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申请发明能够进行各实施方式的自由组合、或各实施方式的任意的结构部件的变形、或在各实施方式中省略任意的结构部件。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显示控制装置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显示大致圆形的仪表的显示装置均衡地显示在画面上显示的表示与刻度对应的值的数字,因此,能够应用于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圆形的仪表的显示控制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1a显示控制装置、2显示装置、11基准信息取得部、12圆设定部、13刻度位置决定部、14矩形设定部、15矩形位置决定部、16数字显示部、17当前值取得部、18指针显示部、19变更范围决定部、20变更指示受理部、100基准圆、111角度取得部、112上限值取得部、113下限值取得部、200数字显示用矩形、1501处理电路、1502HDD、1503输入接口装置、1504输出接口装置、1505CPU、1506存储器。

Claims (6)

1.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用于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圆形的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具备:
圆设定部,所述圆设定部设定成为刻度布置的基准的基准圆;
刻度位置决定部,所述刻度位置决定部决定所述基准圆上的刻度的位置;
矩形设定部,所述矩形设定部设定与指示数字的位数对应的大小的数字显示用矩形,所述指示数字表示与所述刻度对应的值;
矩形位置决定部,所述矩形位置决定部根据所述刻度的位置来决定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以及
数字显示部,所述数字显示部在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显示数字,
所述矩形位置决定部以在将通过所述基准圆的中心的所述显示画面上的直线设为对称的轴的情况下,用于显示表示与布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的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在该对称的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处于相同的位置并且各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接于所述基准圆的方式,决定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
所述刻度位置决定部针对对所述圆形的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决定所述基准圆上的多个刻度的位置,
所述矩形设定部基于所述圆形的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所述角度范围,确定所述基准圆上的所述多个刻度中的、显示所述指示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
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具备变更范围决定部,所述变更范围决定部决定所述角度范围中的、变更对所述基准圆上的所述多个刻度进行分配的间隔的变更角度范围,
所述刻度位置决定部针对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决定所述基准圆上的所述多个刻度的位置,
所述矩形设定部基于在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内所述圆形的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所述变更角度范围,确定所述多个刻度中的、显示所述指示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并设定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
所述矩形位置决定部在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内,以在将通过所述基准圆的中心的所述显示画面上的直线设为对称的轴的情况下,用于显示表示与布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的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在该对称的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处于相同的位置并且各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接于所述基准圆的方式,根据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内的刻度的位置来决定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
所述数字显示部在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内在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显示数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更范围决定部以所述基准圆上的所述多个刻度中的一个刻度为基准刻度,以连结该基准刻度和所述基准圆的中心的基准直线成为将所述变更角度范围的中心角等分的线的方式决定所述变更角度范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更范围决定部将从所述基准圆的中心延长所述基准直线而得到的直线上的、从该中心观察与所述基准刻度相反的一侧的一点作为扩大指示点,根据该扩大指示点与所述基准圆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决定所述变更角度范围的中心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更范围决定部将所述显示画面上的一点作为扩大指示点,根据该扩大指示点被按下的连续时间,决定所述变更角度范围的中心角。
5.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用于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圆形的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具备:
圆设定部设定成为刻度布置的基准的基准圆的步骤;
刻度位置决定部决定所述基准圆上的刻度的位置的步骤;
矩形设定部设定与指示数字的位数对应的大小的数字显示用矩形的步骤,所述指示数字表示与所述刻度对应的值;
矩形位置决定部根据所述刻度的位置来决定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的步骤;以及
数字显示部在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显示数字的步骤,
所述矩形位置决定部以在将通过所述基准圆的中心的所述显示画面上的直线设为对称的轴的情况下,用于显示表示与布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的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在该对称的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处于相同的位置并且各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接于所述基准圆的方式,决定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
所述刻度位置决定部针对对所述圆形的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决定所述基准圆上的多个刻度的位置,
所述矩形设定部基于所述圆形的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所述角度范围,确定所述基准圆上的所述多个刻度中的、显示所述指示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
具备变更范围决定部,所述变更范围决定部决定所述角度范围中的、变更对所述基准圆上的所述多个刻度进行分配的间隔的变更角度范围,
所述刻度位置决定部针对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决定所述基准圆上的所述多个刻度的位置,
所述矩形设定部基于在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内所述圆形的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所述变更角度范围,确定所述多个刻度中的、显示所述指示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并设定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
所述矩形位置决定部在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内,以在将通过所述基准圆的中心的所述显示画面上的直线设为对称的轴的情况下,用于显示表示与布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的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在该对称的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处于相同的位置并且各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接于所述基准圆的方式,根据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内的刻度的位置来决定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
所述数字显示部在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内在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显示数字。
6.一种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有显示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程序具备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圆形的仪表的功能,
使计算机作为圆设定部、刻度位置决定部、矩形设定部、矩形位置决定部以及数字显示部发挥功能,
所述圆设定部设定成为刻度布置的基准的基准圆,
所述刻度位置决定部决定所述基准圆上的刻度的位置,
所述矩形设定部设定与指示数字的位数对应的大小的数字显示用矩形,所述指示数字表示与所述刻度对应的值,
所述矩形位置决定部根据所述刻度的位置来决定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
所述数字显示部在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显示数字,
所述矩形位置决定部以在将通过所述基准圆的中心的所述显示画面上的直线设为对称的轴的情况下,用于显示表示与布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的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在该对称的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处于相同的位置并且各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接于所述基准圆的方式,决定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
所述刻度位置决定部针对对所述圆形的仪表分配刻度的角度范围,决定所述基准圆上的多个刻度的位置,
所述矩形设定部基于所述圆形的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所述角度范围,确定所述基准圆上的所述多个刻度中的、显示所述指示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
具备变更范围决定部,所述变更范围决定部决定所述角度范围中的、变更对所述基准圆上的所述多个刻度进行分配的间隔的变更角度范围,
所述刻度位置决定部针对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决定所述基准圆上的所述多个刻度的位置,
所述矩形设定部基于在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内所述圆形的仪表作为对象的值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及所述变更角度范围,确定所述多个刻度中的、显示所述指示数字的刻度的个数以及该刻度的位置,并设定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
所述矩形位置决定部在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内,以在将通过所述基准圆的中心的所述显示画面上的直线设为对称的轴的情况下,用于显示表示与布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的刻度对应的值的指示数字的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在该对称的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处于相同的位置并且各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接于所述基准圆的方式,根据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内的刻度的位置来决定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的布置位置,
所述数字显示部在所述变更角度范围内在所述数字显示用矩形内显示数字。
CN201880094458.4A 2018-06-13 2018-06-13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Active CN1122727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2603 WO2019239523A1 (ja) 2018-06-13 2018-06-13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2756A CN112272756A (zh) 2021-01-26
CN112272756B true CN112272756B (zh) 2023-03-28

Family

ID=68843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4458.4A Active CN112272756B (zh) 2018-06-13 2018-06-13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3383B2 (zh)
JP (1) JP6789447B2 (zh)
KR (1) KR20200142096A (zh)
CN (1) CN112272756B (zh)
TW (1) TW202001196A (zh)
WO (1) WO20192395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39523A1 (ja) * 2018-06-13 2019-1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3961128B (zh) * 2021-10-25 2023-08-1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带刻度滑条的移动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0068A (zh) * 2007-07-17 2009-01-21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CN102007466A (zh) * 2008-04-17 2011-04-06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1408A (ja) * 1992-10-19 1994-05-13 Hitachi Ltd 入力内容表示装置
DE19946012C2 (de) 1999-09-25 2003-05-1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Anzeigeeinrichtung
DE102004045094B4 (de) * 2004-09-17 2012-05-03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Generieren von grafisch dargestellten Anzeigeinstrumenten
JP2009074808A (ja) 2007-09-18 2009-04-09 Denso Corp 車両用メータユニット
JP4968017B2 (ja) 2007-11-27 2012-07-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メータユニット
JP4888502B2 (ja) 2009-03-06 2012-02-2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グラフ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36330B2 (ja) * 2009-11-20 2013-11-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8654148B2 (en) * 2010-12-23 2014-02-18 Sony Corporatio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for deciding a retrieval range for displaying stored pieces of information
JP2014002554A (ja) 2012-06-18 2014-01-09 Sharp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16084149A1 (ja) * 2014-11-26 2016-06-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運転支援装置および運転支援方法
US20190066368A1 (en) * 2017-08-30 2019-02-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hree-Dimensional Cluster Simulation on GPU-Less Systems
WO2019239523A1 (ja) * 2018-06-13 2019-1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0068A (zh) * 2007-07-17 2009-01-21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CN102007466A (zh) * 2008-04-17 2011-04-06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93383B2 (en) 2022-07-19
KR20200142096A (ko) 2020-12-21
JPWO2019239523A1 (ja) 2020-12-17
JP6789447B2 (ja) 2020-11-25
CN112272756A (zh) 2021-01-26
TW202001196A (zh) 2020-01-01
US20210065609A1 (en) 2021-03-04
WO2019239523A1 (ja) 2019-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4619B2 (en) Input apparatus, input method, and input program
JP5810923B2 (ja) 入力装置及びタッチ位置算出方法
US9323437B2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scale for enlargement and reduction oper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2272756B (zh)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JP2009176114A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
US2014018958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15018432A (ja) ジェスチャ入力装置
WO2019073546A1 (ja) 操作入力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操作判定方法
JP5477400B2 (ja) 入力装置
JPH04105005A (ja) 画像表示装置
KR20160015146A (ko)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의 동작 방법
US9947081B2 (en) Display control system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CN111183409B (zh)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记录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13218573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220333809A1 (en) Temperature setting device, temperature sett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6021049A1 (ja) データ入力システム、データ入力方法、データ入力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入力装置
JP6684776B2 (ja) 地図情報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及びサーバ装置
JP2015049837A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WO2019239450A1 (ja) 入力制御装置、操作装置および入力制御方法
US2024005388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touchscreen interface with spin wheel widget
JP2017194976A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45097B2 (ja) 表示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WO2012111289A1 (ja) 携帯端末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222760B2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表示制御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23141261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用シンボル及び名称タグ情報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