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2423A - 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电磁加热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电磁加热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2423A
CN112272423A CN202010983826.XA CN202010983826A CN112272423A CN 112272423 A CN112272423 A CN 112272423A CN 202010983826 A CN202010983826 A CN 202010983826A CN 112272423 A CN112272423 A CN 112272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electromagnetic
voltage
heating
voltag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38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2423B (zh
Inventor
余卫金
戚龙
刘飞
翟天康
唐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838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2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2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2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2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2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05B6/062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电磁加热装置和存储介质。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包括:在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第一功率的情况下,向该开关管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该第一驱动信号在该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小于在该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使得开关管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导通时间小于在第一电压信号的同周期的波谷的导通时间。通过减少开关管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位置的导通时间,保证了开关管在小于或等于其耐压值的电压下正常工作,同时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谷位置增加开关管的导通时间,LC并联谐振电路获得的能量升高,功率升高,即提高了电磁炉连续工作的最大功率。

Description

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电磁加热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并联谐振电路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磁加热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磁加热技术的发展,目前最常见的电磁加热设备为电磁炉和电磁饭锅,电磁炉最常见的三种类型就是单管电磁炉、半桥电磁炉和全桥电磁炉,其中最为常见的电磁炉为单管电磁炉,因为其价格便宜,且在2000W以内的功率是相对稳定的。单管电磁炉通常都用LC并联谐振作为主电路,如图1所示,一般连续工作的功率范围为1000W-2000W。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提高电磁炉连续工作的最大功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单管电磁炉连续工作的最大功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磁加热装置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用于对电磁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控制,该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整流电路、LC并联谐振电路及开关管,该LC并联谐振电路包括线盘,该整流电路用于将电源电压整流后输出第一电压信号至该LC并联谐振电路,该电磁感应加热方法包括:在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第一功率的情况下,向该开关管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该第一驱动信号在该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小于在该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该第一功率大于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的中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功率为该电磁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第二功率的情况下,向该开关管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该第二驱动信号在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大于在该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该第二功率小于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的中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功率为该电磁加热装置的最小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向该开关管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向该开关管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的步骤包括:通过查表法获得与当前该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第一或第二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向该开关管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向该开关管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该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电压值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信号是可编程脉冲发生器信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控制装置,用于对电磁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控制,该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整流电路、LC并联谐振电路及开关管,该LC并联谐振电路包括线盘,该整流电路用于将电源电压整流后输出第一电压信号至该LC并联谐振电路,该电磁感应加热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第一功率的情况下,向该开关管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该第一驱动信号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小于在该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该第一功率大于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的中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功率为该电磁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功率为该电磁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第二功率的情况下,向该开关管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该第二驱动信号在该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大于在该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该第二功率小于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的中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功率为该电磁加热装置的最小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脉冲宽度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查表法获得与当前的该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第一或第二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该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电压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信号是可编程脉冲发生器信号。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整流电路、LC并联谐振电路、开关管及控制系统,该LC并联谐振电路包括线盘,该整流电路用于将电源电压整流后输出第一电压至该LC并联谐振电路,该控制系统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电磁加热装置为单管电磁炉;该开关管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栅极受该第一驱动信号控制,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该LC并联谐振电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
上述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电磁加热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功率为第一功率(大功率)的情况下,向开关管输出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小于在第一电压信号的同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的第一驱动信号,使得开关管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导通时间小于在第一电压信号的同周期的波谷的导通时间。由于反峰电压最大值和第一电压信号及IGBT导通时间正相关,反峰电压峰值出现在第一电压信号峰值,因此本申请通过减少开关管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位置的导通时间,能够控制反峰电压峰值,因此可以在避免反峰电压峰值超过开关管的耐压值的前提下提高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即电磁加热装置连续工作的最大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磁加热装置的主电路图;
图2为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工作时的波形图;
图3为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打折电压波形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功率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电磁感应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参照图1,目前的单管电磁炉通常以LC并联谐振作为主电路,还包括整流电路和开关管。该LC并联谐振点包括线盘(已放锅具),线盘的等效电感为L,等效电阻为R,谐振电容为C。
结合图1,对主回路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主回路的工作过程可以分成五个阶段:
在主回路工作周期的第一阶段,驱动信号输出高电平,设驱动信号的宽度为t1,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导通,电源对线盘充电,线盘对锅具加热。电流I1流过L,由于线圈感抗不允许电流突变,所以在时间t1内电流I1逐渐上升,其充电方程为:
Figure BDA0002688426400000061
经过时间t1后,IGBT关闭,第一阶段结束。此时线盘电流为
Figure BDA0002688426400000062
Uc=U (3)
在主回路工作周期的第二阶段,IGBT关断,谐振电容C对线盘放电,通过线盘对锅具加热,其拓扑约束方程为
Figure BDA0002688426400000063
其解为
Figure BDA0002688426400000071
其中,Ud为整流后的电源电压。
经过时间t2,Uc=0,第二阶段结束,此时线盘电流达到最大值Imax
在主回路工作周期的第三阶段,线盘对谐振电容C反向充电,经过时间t3,充电结束,线盘电流为零,谐振电容电压达到最大值Umax,IGBT的集电极对地电压为U+Umax,将该第三阶段结束时IGBT的集电极对地电压记为反峰电压。
在主回路工作周期的第四阶段,谐振电容C对线盘放电,经过时间t4,放电结束,谐振电容C两端电压为零。
在主回路工作周期的第五阶段,线盘电感L对谐振电容C充电,使得IGBT的C极对地电压下降,在理想情况下,当线盘对谐振电容C充电结束时,IGBT开启,主回路进入第二个工作周期。
单管电磁炉电路指的是一个通过对IGBT的导通和关断时间的控制从而控制单管电磁炉加热功率的大小的电磁加热装置。若IGBT导通,则电源对线盘充电,若IGBT关断,则线圈电流向谐振电容充电产生一个很高的反电压。一般常用的IGBT的耐压为1350V,如果该反电压超过IGBT的耐压,IGBT就会瞬间击穿。所以IGBT的一般连续工作的最大功率为2000W。当单管电磁炉电路连续工作在功率较低的情况下,那么IGBT就在不断地进行着高频的通断动作,由于不停地通断,IGBT受到的冲击很大,IGBT的损耗也增加,造成IGBT严重发热、缩短IGBT寿命甚至造IGBT击穿。所以单管电磁炉能连续工作的最小加热功率一般都大于最大功率的50%,即若一台单管电磁炉最大连续工作的功率为2000W,则该台单管电磁炉的最小连续工作的功率为1000W,1000W以下单管电磁炉是通过断续加热的方式工作。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单管电磁炉的连续工作范围为1000W-2000W。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电磁炉连续工作的最大功率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用于对电磁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控制,该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整流电路、LC并联谐振电路及开关管,该LC并联谐振电路包括线盘,该整流电路用于将电源电压整流后输出第一电压信号至该LC并联谐振电路,该方法包括:
S202、在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第一功率的情况下,向开关管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第一驱动信号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小于在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第一功率大于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的中值。
具体的,电磁加热装置可以是单管电磁炉,开关管可以是IGBT。单管电磁炉的控制系统获取用户选择的加热档位,若为大功率档位(例如最大加热档位),则生成第一驱动信号驱动开关管。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信号是脉冲信号;参见图2,图2中A为电磁加热装置的电源电压波形图,B为整流电路将电源电压整流后得到的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形图,C为电磁加热装置的控制系统输出给开关管的驱动信号脉宽恒定时的波形图(该驱动信号作为对比例的驱动信号),D为采用C所示的驱动信号驱动开关管时,IGBT的集电极(C极)电压波形图,E为采用第一驱动信号驱动开关管时,IGBT的集电极电压波形图。从图2可以看出,在IGBT导通时间恒定(即开关管的驱动信号脉宽恒定)时,IGBT的集电极电压的包络和第一电压信号的包络形状趋于一致(图2中D和B)。并且由于反峰电压为U+Umax,结合公式(5),反峰电压最大值和第一电压信号U及IGBT导通时间正相关,因此在IGBT导通时间恒定时,反峰电压峰值出现在第一电压信号峰值(同时也是电源电压峰值)的时刻。故本申请通过降低第一电压信号峰值时刻的第一驱动信号脉宽(即第一驱动信号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小于在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可以减小反峰电压峰值,使得反峰电压峰值不超过IGBT的耐压值。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信号在第一电压信号峰顶的脉宽小于图2中C的驱动信号脉宽,在第一电压信号峰顶两侧的脉宽大于图2中C的驱动信号脉宽,可以使得整个反峰电压包络大致呈梯形(图2中E)。由于峰顶以外的脉宽增大,因此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提高;而由于峰顶的脉宽减小,有利于将反峰电压峰值控制在IGBT的耐压值内,因此可以在避免反峰电压峰值超过开关管的耐压值的前提下提高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即电磁加热装置连续工作的最大功率。
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驱动信号为可编程脉冲发生器(PPG)信号,其频率、宽度和幅度都可以根据需要调节。
可选地,第一功率可以为一个功率范围,或者一系列的离散值,也可以是一个值;或者第一功率的最小值可以为该加热装置的加热范围的中值,还可以为该中值与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的中值,总之,本实施例对第一功率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其大于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范围的中值即可。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功率为该电磁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
可选的,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用户所需的功率,该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灯板,用于进行电磁加热装置的功能显示及功能按键操作。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加热功率的获取方法,包括:接收灯板指令,该灯板指令为用户按压灯板后输出的指令信号,该指令信号包括用户所需的加热功率。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加热功率的获取方法,还包括:检测锅具的重量,根据锅具的重量,自动匹配合适的加热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电磁加热装置在第一功率的情况下,向开关管输出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小于在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的第一驱动信号,使得开关管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导通时间小于在第一电压信号的同周期的波谷的导通时间。通过减少开关管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位置的导通时间,保证了开关管在小于或等于其耐压值的电压下正常工作,同时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谷位置增加开关管的导通时间,LC并联谐振电路获得的能量升高,功率升高,即提高了电磁炉连续工作的最大功率。
如上述实施例所说,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为提高加热装置的连续工作的最大加热功率的控制方法,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对电磁炉的最小功率也有需求。那么下述实施例涉及的是降低电磁炉的最小加热功率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的过程。
在上述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还包括:
S302、在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第二功率的情况下,向开关管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大于在该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第二功率小于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的中值。
具体的,电磁加热装置可以是单管电磁炉,开关管可以是IGBT。单管电磁炉的控制系统获取用户选择的加热档位,若为小功率档位(例如最小加热档位),则生成第二驱动信号驱动开关管。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信号是脉冲信号。若电磁加热装置以小功率加热,IGBT开通时集电极电压不能降至零电压,即从示波器上看电压会有一个转折点,参见图3,转折处电压称为打折电压。根据上述主回路工作原理分析可知,IGBT开通时(即第五阶段结束时)的集电极电压与第一电压信号U正相关(如在第四阶段结束时,线盘电流为零,则集电极电压就是第一电压信号U),和第二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负相关(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第二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越大,则第四阶段结束时线盘电流越大,在第五阶段能使集电极电压下降越多)。因此在IGBT导通时间恒定时,打折电压峰值出现在第一电压信号峰值(同时也是电源电压峰值)的时刻,且第二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越小,打折电压越大,大的打折电压会增加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故本申请通过增加第一电压信号峰值时刻的第二驱动信号脉宽(即第二驱动信号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大于在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可以减小打折电压的峰值,并通过减少在第一电压信号峰顶以外的位置处的脉冲宽度,可以降低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图3中A示出了开关管的驱动信号脉宽恒定时打折电压的波形,图3中B示出了第二驱动信号对应的打折电压的波形。因此,通过第二驱动信号驱动开关管,能降低电磁加热装置连续工作的最小功率。
可选地,第二功率可以为一个功率范围,或者一系列的离散值,也可以是一个值;或者第二功率的最大值可以为该加热装置的加热范围的中值,还可以为该中值与加热装置的最小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的中值,总之,本实施例对第二功率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其小于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范围的中值即可。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功率为该电磁加热装置的最小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电磁加热装置在第二功率的情况下,向开关管输出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大于在第一电压信号的同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的第二驱动信号,使得开关管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导通时间大于在第一电压信号的同周期的波谷的导通时间。通过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位置增加导通时间,使得线盘获得的能量增加,在开关管导通前,C极电压下降得更多,降低了加热装置的功率;通过减少波谷处的导通时间,线盘功率减少,即进一步降低电磁加热装置的功率。所以降低了电磁炉连续工作的最小功率。
在第一电压信号不同,加热功率一样的情况下,脉冲驱动信号的宽度也不同,所以应该检测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值。请参照图4,该方法还包括:
S402、获取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电压值。
具体的,获取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形,对第一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电压值。本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电压值可以为电压有效值、电压最大值或电压平均值。本实施例对第一电压值的表现形式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能区分不同的电压波形即可。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对第一电压信号进行采样,并计算两相邻点的斜率,比较所得的所有斜率的大小,选取斜率最小的两电压值中较大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值。
S404、根据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通过查表法获得与当前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第一或第二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
具体的,加热装置内存储着与第一电压信号即第一电压值对应的第一或第二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的表格,根据获得的第一电压值,查找第一或第二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
该表格的获取方法,包括:
设定目标功率,输入电源电压,通过整流电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测量第一电压值,按照S202、S302的步骤改变驱动信号,使得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该目标功率,将目标功率、第一电压值和对应的驱动信号对应存储在加热装置内。
S406、输出该第一或第二驱动信号。
从上述实施例可知,该电磁加热装置的第一功率大于第二功率,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若加热功率为第一功率,则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若加热功率为第二功率,则输出第二驱动信号。因为用户除了对加热功率为第一功率或第二功率的功率有需求外,还会对既不属于第一功率也不属于第二功率的加热功率有需求,若加热功率既不是第一功率也不是第二功率,则加热装置通过改变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来改变其工作功率。
如上述实施例所说,通过查表法获得与当前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第一或第二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但是查表法除了要依据电压信号外,也需要依据所需加热功率。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在输出该第一或第二驱动信号之前,提供了一种功率判断方法,包括:
S502、接收灯板指令。
具体的,该灯板指令为用户按压灯板后输出的指令信号,该指令信号包括用户所需的加热功率。
S504、将加热功率与功率阈值比较,获得功率标志。
具体的,设置功率阈值,该功率阈值包括第一功率阈值和第二功率阈值,将加热功率与第一功率阈值和第二功率阈值进行比较,获得功率标志,该功率标志包括大功率标志和小功率标志。若加热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则加热功率为第一功率;若加热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则加热功率为第二功率。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将该加热功率与第一功率阈值比较,若加热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则置大功率标志,若加热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则将加热功率与第二功率阈值比较,若加热功率小于第二功率阈值,则置小功率标志,若加热功率大于第二功率阈值,则消除大小功率标志。
请参考图6,其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部分涉及的是电磁加热装置扩展了加热功率的范围。
S601、接收灯板指令。
S602、将加热功率与功率阈值比较,获得功率标志。若功率标志为大功率标志,则执行S604;若功率标志为小功率标志,则执行S605。
S603、获取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电压值。
S604、通过查表法获得与当前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第一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
S605、通过查表法获得与当前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第二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
S606、输出第一或第二驱动信号至开关管。
上述S601至S606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其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均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4-图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4-图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控制装置700,包括:控制模块702,用于在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第一功率的情况下,向该开关管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该第一驱动信号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小于在该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该第一功率大于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的中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功率为该电磁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功率为该电磁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控制模块702还用于在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第二功率的情况下,向该开关管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该第二驱动信号在该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大于在该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该第二功率小于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的中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二功率为该电磁加热装置的最小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脉冲宽度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查表法获得与当前的该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第一或第二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压获取模块,用于检测该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信号是可编程脉冲发生器信号。
关于电磁感应加热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电磁感应加热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存储器和控制系统,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控制系统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控制系统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用于对电磁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控制,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整流电路、LC并联谐振电路及开关管,所述LC并联谐振电路包括线盘,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将电源电压整流后输出第一电压信号至所述LC并联谐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第一功率的情况下,向所述开关管输出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在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小于在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所述第一功率大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的中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为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为第二功率的情况下,向所述开关管输出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在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波峰的脉冲宽度大于在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同一周期的波谷的脉冲宽度,所述第二功率小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的中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率为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最小加热档位对应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开关管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向所述开关管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的步骤包括:通过查表法获得与当前的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第一或第二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开关管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向所述开关管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电压值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是可编程脉冲发生器信号。
8.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整流电路、LC并联谐振电路、开关管及控制系统,所述LC并联谐振电路包括线盘,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将电源电压整流后输出第一电压信号至所述LC并联谐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是单管电磁炉;所述开关管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栅极受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LC并联谐振电路。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983826.XA 2020-09-18 2020-09-18 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电磁加热装置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72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3826.XA CN112272423B (zh) 2020-09-18 2020-09-18 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电磁加热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3826.XA CN112272423B (zh) 2020-09-18 2020-09-18 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电磁加热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2423A true CN112272423A (zh) 2021-01-26
CN112272423B CN112272423B (zh) 2023-02-21

Family

ID=74349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3826.XA Active CN112272423B (zh) 2020-09-18 2020-09-18 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电磁加热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24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5446A (zh) * 2021-11-23 2022-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设备的功率调节方法、装置及电磁加热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3803A (zh) * 2014-01-23 2014-04-3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谐振控制电路、电磁加热装置和晶体管的控制方法
CN104703312A (zh) * 2015-03-16 2015-06-10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电磁炉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及其电磁炉
CN106332341A (zh) * 2016-08-30 2017-01-11 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软件脉宽调制驱动igbt/mosfet器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49090A (zh) * 2017-09-11 2018-04-20 中山市科卓尔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跳频功率驱动电路及方法
US20180206294A1 (en) * 2016-02-02 2018-07-19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device and heating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and low power heating control method
US20200092955A1 (en) * 2016-11-03 2020-03-19 Deyong JIANG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3803A (zh) * 2014-01-23 2014-04-3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谐振控制电路、电磁加热装置和晶体管的控制方法
CN104703312A (zh) * 2015-03-16 2015-06-10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电磁炉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及其电磁炉
US20180206294A1 (en) * 2016-02-02 2018-07-19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device and heating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and low power heating control method
CN106332341A (zh) * 2016-08-30 2017-01-11 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软件脉宽调制驱动igbt/mosfet器件的方法及装置
US20200092955A1 (en) * 2016-11-03 2020-03-19 Deyong JIANG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949090A (zh) * 2017-09-11 2018-04-20 中山市科卓尔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跳频功率驱动电路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5446A (zh) * 2021-11-23 2022-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设备的功率调节方法、装置及电磁加热设备
CN114025446B (zh) * 2021-11-23 2022-09-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设备的功率调节方法、装置及电磁加热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2423B (zh) 202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17323B2 (en) High-frequency heating device
EP1893002B1 (en)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KR100517447B1 (ko) 유도 가열 장치
CN107155230B (zh) 电磁加热烹饪装置及其加热控制电路和低功率加热控制方法
JP2005322521A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CN112272423B (zh) 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电磁加热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7770891B (zh) 磁控管灯丝控制电路、磁控管供电电路
CN101877920B (zh) 半桥谐振电磁炉igbt的软启动方法及装置
WO2012098867A1 (ja) 非接触充電装置の給電装置
JP2008010165A (ja) 誘導加熱装置
US20200281048A1 (en) Induction cooking system
JP4142549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CN1799187B (zh) 高频加热装置的逆变电源控制电路
CN210807711U (zh) 一种驱动定频磁控管的变频电源电路以及微波炉
JP4893120B2 (ja) 誘導加熱装置
JP7344740B2 (ja) 電磁誘導加熱装置
JP4887681B2 (ja) 誘導加熱装置
JP2005293941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350772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CN114390737B (zh) 电磁加热装置的功率控制电路及功率控制方法
CN110393425B (zh) 电磁烹饪器具及其igbt管的驱动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JP4000992B2 (ja) 誘導加熱装置
JP4158753B2 (ja) 誘導加熱装置
CN112888100A (zh) 半桥电磁器具的电磁加热控制方法和半桥电磁器具
CN115278961A (zh) 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