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5942B - 新型称重货叉及其称重方法及具有其的叉车 - Google Patents

新型称重货叉及其称重方法及具有其的叉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5942B
CN112265942B CN202011239228.8A CN202011239228A CN112265942B CN 112265942 B CN112265942 B CN 112265942B CN 202011239228 A CN202011239228 A CN 202011239228A CN 112265942 B CN112265942 B CN 1122659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weighing
arm
novel
out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92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65942A (zh
Inventor
刘元伟
朱福明
连国庆
李久坤
於建东
黄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p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p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p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p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392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59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5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5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65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5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12Platforms; Forks; Other load supporting or gripp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07504Accessories, e.g. for towing, charging, loc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52Weighing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e.g. furni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称重货叉及其称重方法及具有其的叉车,其中,新型称重货叉包括货叉本体,所述货叉本体包括竖直称重臂和水平叉臂,所述竖直称重臂包括称重传感器、内臂和扣合在所述内臂外部的外盖,所述称重传感器一端设置于所述内臂上的第一安置槽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外盖上的第二安置槽内,所述内臂与所述外盖通过滑动连接组件相连接。通过将称重传感器安装在货叉的竖直叉臂内,简化叉车秤的结构和安装方式,提高叉车秤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能够适用不同的叉车称重场景。

Description

新型称重货叉及其称重方法及具有其的叉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领域内的货物称重技术及称重装置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称重货叉及其称重方法及具有其的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货场、车间、仓储等领域的搬运工具,为了提高货物在装卸与周转过程中的周转量,为叉车配备秤重系统,实现搬运和称重同时进行,极大降低物流搬运成本。现有叉车秤由挂板组件、称重仪表、信号线等组成,其中挂板组件上安装秤体、角度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等辅助安装和称重的结构,这种叉车秤结构复杂,安装秤体之前要先拆下货叉以及其他叉车属具,安装过程中还要对秤体进行准确限位和固定,操作复杂,称重过程中,货叉叉齿的布置也非常容易影响到称重效果,尤其禁止单齿挑取货物,使用灵活性非常低,使用不方便,不利于提高货物搬运效率,也不能够灵活适用不同称重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称重货叉及其称重方法及具有其的叉车,通过将称重传感器安装在货叉的竖直叉臂内,简化叉车秤的结构和安装方式,提高叉车秤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能够适用不同的叉车称重场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称重货叉,其包括货叉本体,所述货叉本体包括竖直称重臂和水平叉臂,所述竖直称重臂包括称重传感器、内臂和扣合在所述内臂外部的外盖,所述称重传感器一端设置于所述内臂上的第一安置槽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外盖上的第二安置槽内,所述内臂与所述外盖通过滑动连接组件相连接。
优选的,
所述外盖上远离所述内臂的一侧面的上下两端相对设置有上挂钩和下挂钩,通过所述上挂钩和所述下挂钩将所述货叉本体安装至货叉架上。
优选的,
所述第一安置槽包括凸起形成于所述内臂上靠近所述外盖一侧面的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二安置槽包括凸起形成于所述外盖上靠近所述内臂一侧面的第二承重板,所述称重传感器两端分别抵持所述第一承重板和所述第二称重板。
优选的,
所述第一承重板和所述第二称重板两者相对的一面上分别设置凹槽,所述称重传感器两端分别设置凹孔,所述凹槽与所述凹孔之间放置钢球,通过所述钢球将所述称重传感器限定于所述第一安置槽和所述第二安置槽之间。
优选的,
所述第二安置槽为所述外盖中心处的一个镂空结构,所述外盖上远离所述内臂的一侧面上可拆卸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扣合在所述第二安置槽上使所述第二安置槽内部形成密封空间。
优选的,
所述外盖上远离所述水平叉臂的顶部固定有防尘顶盖。
优选的,
所述上挂钩为“『”型结构,所述下挂钩为“﹄”型结构。
优选的,
所述上挂钩远离所述下挂钩的顶部设置有定位销孔。
第二方面,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货叉称重方法,该方法利用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新型称重货叉进行称重,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竖直称重臂上的外盖将至少一个所述新型称重货叉安装在货叉架上;
将产品放置在水平叉臂上;
使所述水平叉臂离开地面,通过读取称重传感器的数据得到所述产品的重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叉车,所述叉车的货叉架上安装至少一个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新型称重货叉的货叉本体。
本发明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新型称重货叉通过将货叉臂设置成内臂与外盖相扣合的结构,从而将称重传感器安装在货叉的竖直叉臂内,在保证货叉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将货叉与秤体设计为一体,使称重货叉结构更加紧凑合理,缩小叉车货叉架正面至货叉前轴之间的距离,缩小前悬距,简化称重货叉结构,降低称重货叉自身重量,可以有效防止称重时货叉载重量大造成的叉车前倾问题。
本发明的新型称重货叉通过将称重传感器两端采用钢球嵌入式设置在竖直叉臂内部,可以实现对称重传感器的保护,通过钢球限定传感器,可以有效缓冲侧向撞击力,防止传感器因受到撞击损坏或影响传感器的称重精度。
本发明的货叉称重方法,在安装称重货叉时不需要额外借助承载装置,直接将货叉挂接在叉车货叉架上即可;同时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单齿称重模式,可根据实际称重场景自主增减称重货叉数量,安装过程灵活,称重过程操作简单,提高叉车搬运称重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说明书各实施例中涉及的技术方案对应附图加以简单说明,显而易见的,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可以依据以下附图获得与本发明技术方案相同或相似的其他附图。
附图1是本发明的新型称重货叉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新型称重货叉在一实施例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新型称重货叉在第一安置槽设称重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2中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5是本发明的新型称重货叉外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的新型称重货叉竖直称重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安装有新型称重货叉的叉车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称重货叉称重过程中受力分析示意图。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货叉本体,11.竖直称重臂,111.称重传感器,112.内臂,1121.第一安置槽,1122.第一承重板,113.外盖,1131.第二安置槽,1132.第二承重板,1133.上挂钩,1134.下挂钩,1135.定位销孔,12.水平叉臂,13.滑动连接组件,14.凹槽,15.凹孔,16.钢球,17.盖板,18.防尘顶盖,8.叉车,81.货叉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可行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没有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得到的其他实施例,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描述目的,不应当理解为其指示或隐含指示所限定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本说明书各实施例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表明包括至少一个该被限定的技术特征。
本发明的新型称重货叉主要是指具有单独一个叉齿的货叉,但不排除多个货叉通过简易连接结合使用的货叉。本发明货叉可以适用任何类型的叉车,安装时只需要将挂钩固定卡接或者挂接在叉车货叉架上即可,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货叉架上挂接结构对本发明的挂钩进行尺寸和材质的改进,都应当视为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进行的常规性调整。本发明的称重方法是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称重货叉而实现的,其安装过程中对货叉安装位置和称重过程中对货叉数量的变换或选择,是为了适应不同使用场景而进行的变通,也应当视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请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示出的本发明新型称重货叉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新型称重货叉为一个“L”型的货叉本体1,所述货叉本体1包括竖直称重臂11和水平叉臂12,为了保证称重过程的稳定性,防止水平叉臂12受力过重向下倾斜使货物滑落或影响称重精确度,优选的,竖直称重臂11和水平叉臂12一体成型且之间呈小于等于90°的夹角。所述竖直称重臂11包括称重传感器111、内臂112和扣合在所述内臂112外部的外盖113,其中称重传感器111同时嵌入所述内臂112和所述外盖113内部,优选的,为了防止扣合结构内部进入杂质影响称重精度,所述内臂112与所述外盖113紧密贴合,将称重传感器111限定在互相扣合的第一安置槽1121和第二安置槽1131之间。具体的参照附图2,第一安置槽1121和第二安置槽1131交叉扣合,使得所述称重传感器111一端设置于所述内臂112上的第一安置槽1121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外盖113上的第二安置槽1131内,且所述称重传感器111中轴线限定在竖直方向上,防止称重传感器111受到水平方向上的应力,造成称重误差。所述内臂112两侧面设有滑动连接组件13,通过所述滑动连接组件13使所述外盖113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货叉本体1上,即所述内臂112与所述外盖113之间仅仅通过滑动连接组件13相连接,这样在称重过程中,货物重量完全转化为所述内臂112与所述外盖113之间的在竖直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力,进而再转化为对所述称重传感器111的挤压力,最后通过所述称重传感器111得到货物的重量。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在货叉原有的结构上进行改进,使货叉在搬运货物时可以直接称重,而不需要借助复杂的称重挂板组件,简化称重货叉的安装结构使其结构紧凑合理,降低货叉重量,缩小叉车前悬距,提高称重精确度。
参考附图2-5,所述第一安置槽1121是在内臂112中间开设的与称重传感器111形状相适应的凹槽,该凹槽的深度不超过该内臂112的厚度。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当称重传感器111整体呈柱型时,该凹槽底面开设为弧形面,当称重传感器111整体呈立方体型时,该凹槽底面开设为方形面,如附图2-4示出的实施例中,称重传感器111选用S型压力传感器,其外部轮廓呈立方体型,第一安置槽1121为内臂112内凹的一个立方槽,为了避免传感器受到凹槽内壁碰撞影响称重,安置槽空间相对传感器的体积会略大一些,四个角处相应设置为切角。优选的,为了使内臂112与外盖113之间实现更好的贴合,参照附图6所示出的本发明的竖直称重臂11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安置槽1121包括凸起形成于所述内臂112上靠近所述外盖113一侧面的第一承重板1122,所述第二安置槽1131包括凸起形成于所述外盖113上靠近所述内臂112一侧面的第二承重板1132,当所述内臂112和所述外盖113扣合以后,第一承重板1122嵌入到第二安置槽1131内,同时第二承重板1132嵌入到第一安置槽1121内,所述称重传感器111两端分别抵持所述第一承重板1122和所述第二承重板1132,同时称重传感器111的其他部分不与安置槽内壁接触,并保留一定的间隙,防止称重传感器111受到碰撞造成称重误差。
请参照附图4-6,本发明的称重传感器111两端通过钢球16被限定在所述内臂112和外盖113扣合后内部的安置槽中。具体的,内臂112上的所述第一承重板1122和外盖113上的所述第二承重板1132两者相对的一面上分别设置凹槽14,所述称重传感器111两端分别设置凹孔15,所述凹槽14与所述凹孔15之间放置钢球16,通过所述钢球16将所述称重传感器111限定于所述第一安置槽1121和所述第二安置槽1131之间。称重过程中,内臂112因货物重力作用相对外盖113向下移动,称重传感器111在内臂112和外盖113的共同作用下受到挤压测得称重数据。
具体参照附图5所示的外盖113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安置槽1131为所述外盖113中心处的一个镂空结构,所述外盖113上远离所述内臂112的一侧面上可拆卸固定有盖板17,所述盖板17扣合在所述第二安置槽1131上使所述第二安置槽1131内部形成密封空间。通过在外盖113上设置盖板17扣在第二安置槽1131上,方便对传感器的检修、清洁和更换。
参看附图1和附图2,本发明新型称重货叉的所述外盖113上远离所述内臂112的一侧面的上下两端相对设置有上挂钩1133和下挂钩1134,通过所述上挂钩1133和所述下挂钩1134将所述货叉本体1安装至货叉架81上。具体的,所述上挂钩1133为“『”型结构,所述下挂钩1134为“﹄”型结构,可以根据货叉架81的结构进行挂接或卡接。
为了保证货叉与货叉架之间安装的稳定性,在外盖113的所述上挂钩1133远离所述下挂钩1134的顶部设置有定位销孔1135,当货叉安装在叉车前端的货叉架上以后,利用销轴或其他固定件插入定位销孔1135内的方式对货叉进行限位固定,可以避免称重时,竖直称重臂11因货物的重力向前倾斜,有效加强货叉的稳定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新型称重货叉的所述外盖113上远离所述水平叉臂12的顶部固定有防尘顶盖18。由于外盖113与内臂112扣合后,两者贴合面之间存在间隙会进入灰尘杂质,长期累积会在外盖113与内臂112之间产生摩擦力,造成称重误差,因此需要在顶部加设防尘顶盖18,防止灰尘进入竖直称重臂11内在内臂112与外盖113相对滑动时增加摩擦力而造成称重误差。
下面将结合附图7和附图8以及本发明提供的货叉称重方法,对本发明的新型称重货叉的使用过程及使用原理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货叉称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竖直称重臂11上的外盖113将至少一个所述新型称重货叉本体1安装在叉车8前方的货叉架81上。实际中货叉架81是叉车8前端的一个门架或者承载板,安装时通过外盖113上下两端的上挂钩1133和下挂钩1134卡接在货叉架81上,再通过上挂钩1133上的定位销孔1135进行加强固定,防止货叉本体1在货叉架上来回移动,同时也可以分担称重时产生的弯矩,提高称重稳定性。本发明的称重货叉可以满足单齿称重,对于小件货物搬运和称重时,可以将一个称重货叉本体1安装在货叉架81的中间位置,只要使用合适宽度的水平叉臂12保证货物稳定在叉齿上,即可以对货物进行搬运称重,这样可以减少叉齿数量,降低不必要的叉齿对叉车8前端产生的多余重量。当称量大型货物时,可以适当增加货叉数量,能够保证稳定搬运货物的同时又能正常称重,大大提高货叉使用的灵活性。
步骤二,将产品放置在水平叉臂12上,这里的产品可以是需要搬运的货物,也可以是仅需要称重的一般物品。由于本发明的新型称重货叉本体1结构小,不需要借助额外的称重组件,可以直接安装到叉车门架上,因此,实际称重时,可以先将货物直接运放在水平叉臂12上,然后控制叉车8与称重货叉本体1之间实现挂接,再挑起货物进行搬运和称重;还可以先将货叉本体1安装在叉车上以后,通过控制水平叉臂12叉起货物进行称重。
步骤三,使所述水平叉臂12离开地面,通过读取称重传感器111的数据得到所述产品的重量。具体参照附图8所示出的称重过程中货叉受力分析示意图,货物对水平叉臂12产生一个竖直向下的重力,该重力作用下货叉内臂112相对外盖113向下运动,在滑动连接组件13的作用下,使内臂112对称重传感器111产生向下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与重货的重力在水平方向上达到平衡,即F3=g,同时,外盖113上下两端的上挂钩1133和下挂钩1134与货叉架81连接处分别构成两个衔接受力点,使货叉本体1与货叉架81之间的水平受力平衡,即F1=F2,此时称重传感器111感测到的压力即为货物的重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称重货叉,包括货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本体(1)包括竖直称重臂(11)和水平叉臂(12),所述竖直称重臂(11)包括称重传感器(111)、内臂(112)和扣合在所述内臂(112)外部的外盖(113),所述称重传感器(111)一端通过一个钢球(16)被限定在所述内臂(112)上的第一安置槽(1121)内,另一端通过又一个所述钢球(16)被限定在所述外盖(113)上的第二安置槽(1131)内,所述内臂(112)与所述外盖(113)通过滑动连接组件(1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称重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113)上远离所述内臂(112)的一侧面的上下两端相对设置有上挂钩(1133)和下挂钩(1134),通过所述上挂钩(1133)和所述下挂钩(1134)将所述货叉本体(1)安装至货叉架(8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称重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置槽(1121)包括凸起形成于所述内臂(112)上靠近所述外盖(113)一侧面的第一承重板(1122),所述第二安置槽(1131)包括凸起形成于所述外盖(113)上靠近所述内臂(112)一侧面的第二承重板(1132),所述称重传感器(111)两端分别抵持所述第一承重板(1122)和所述第二承重板(1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称重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板(1122)和所述第二承重板(1132)两者相对的一面上分别设置凹槽(14),所述称重传感器(111)两端分别设置凹孔(15),所述凹槽(14)与所述凹孔(15)之间放置所述钢球(16),通过所述钢球(16)将所述称重传感器(111)限定于所述第一安置槽(1121)和所述第二安置槽(113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新型称重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置槽(1131)为所述外盖(113)中心处的一个镂空结构,所述外盖(113)上远离所述内臂(112)的一侧面上可拆卸固定有盖板(17),所述盖板(17)扣合在所述第二安置槽(1131)上使所述第二安置槽(1131)内部形成密封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称重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113)上远离所述水平叉臂(12)的顶部固定有防尘顶盖(1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称重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挂钩(1133)为“『”型结构,所述下挂钩(1134)为“﹄”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称重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挂钩(1133)远离所述下挂钩(1134)的顶部设置有定位销孔(1135)。
9.一种货叉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称重货叉进行称重,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竖直称重臂上的外盖将至少一个所述新型称重货叉安装在货叉架上;
将产品放置在水平叉臂上;
使所述水平叉臂离开地面,通过读取称重传感器的数据得到所述产品的重量。
10.一种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8)的货叉架(81)上安装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新型称重货叉的货叉本体(1)。
CN202011239228.8A 2020-11-09 2020-11-09 新型称重货叉及其称重方法及具有其的叉车 Active CN1122659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9228.8A CN112265942B (zh) 2020-11-09 2020-11-09 新型称重货叉及其称重方法及具有其的叉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9228.8A CN112265942B (zh) 2020-11-09 2020-11-09 新型称重货叉及其称重方法及具有其的叉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5942A CN112265942A (zh) 2021-01-26
CN112265942B true CN112265942B (zh) 2023-12-22

Family

ID=74339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9228.8A Active CN112265942B (zh) 2020-11-09 2020-11-09 新型称重货叉及其称重方法及具有其的叉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594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6951A (en) * 1989-06-26 1990-05-22 Ssi Medical Services, Inc. Weigh bed
CN201092525Y (zh) * 2007-08-14 2008-07-30 王赟 叉车称重系统
JP2009012942A (ja) * 2007-07-05 2009-01-22 Daitoku:Kk フォークリフト用秤
CN201508223U (zh) * 2009-09-30 2010-06-16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挂板式叉车秤
CN201686446U (zh) * 2010-03-18 2010-12-29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过载保护叉车称重装置
CN104229679A (zh) * 2014-09-16 2014-12-24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叉车秤称重模块及具有其的叉车
CN211198483U (zh) * 2019-09-30 2020-08-07 无锡意佳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堆垛式全向移动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6951A (en) * 1989-06-26 1990-05-22 Ssi Medical Services, Inc. Weigh bed
JP2009012942A (ja) * 2007-07-05 2009-01-22 Daitoku:Kk フォークリフト用秤
CN201092525Y (zh) * 2007-08-14 2008-07-30 王赟 叉车称重系统
CN201508223U (zh) * 2009-09-30 2010-06-16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挂板式叉车秤
CN201686446U (zh) * 2010-03-18 2010-12-29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过载保护叉车称重装置
CN104229679A (zh) * 2014-09-16 2014-12-24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叉车秤称重模块及具有其的叉车
CN211198483U (zh) * 2019-09-30 2020-08-07 无锡意佳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堆垛式全向移动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5942A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9152B (zh) 用于叉车的秤
US20110318153A1 (en) Reduced load offset loss integrated lift truck attachment
CN101003353A (zh) 叉车
CN112265942B (zh) 新型称重货叉及其称重方法及具有其的叉车
CN215364735U (zh) 一种机器人
CN213771225U (zh) 新型称重货叉
US11365104B2 (en) Attachments for industrial material handling equipment
JPH05170303A (ja) 棚荷役装置
US20220315403A1 (en) Attachments for industrial material handling equipment
CN206914220U (zh) 一种电动货车载重安全检测装置
CN201002953Y (zh) 多功能叉车
CN214748380U (zh) 一种工业车辆移动称重系统
CN213865250U (zh) 货叉称重模块及具有其的称重货叉
CN212503842U (zh) 动力叉车专用称重计量叉车秤的秤体结构
CN105115583B (zh) 一种汽车衡称体连接装置
CN210242938U (zh) 一种电子汽车衡
JP2023518636A (ja) 産業用資材取扱設備の為のアタッチメント
CN209427284U (zh) 一种适用于白车身顶盖的上料机构
CN113336140B (zh) 一种工业车辆移动称重系统
JP2001335300A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用計量器
CN210313351U (zh) 货叉及其具有所述货叉的叉车
CN218579573U (zh) 显示重量的电动搬运车
CN214604407U (zh) 一种自动喷洒机器人的置物结构
CN217083934U (zh) 一种无人车
CN217930497U (zh) 一种重型地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