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7374A - 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57374A
CN112257374A CN202010954772.4A CN202010954772A CN112257374A CN 112257374 A CN112257374 A CN 112257374A CN 202010954772 A CN202010954772 A CN 202010954772A CN 112257374 A CN112257374 A CN 112257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hase
phase sequence
branches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47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硕
陈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Bitmai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9547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573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57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737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0074 priority patent/WO202205308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G06F30/392Floor-planning or layout, e.g. partitioning or placemen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涉及一种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包括根据多相交错电源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相序间隔;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的任意一相供电支路为第一相序;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根据所述相序间隔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设计简单快捷,且空间适应能力强,可以根据相序间隔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降低多相交错电源输出的AC电流平面的失衡影响,从而可以减轻电磁干扰。

Description

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服务器等主板上给CPU/GPU/ASIC(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高性能半导体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器件供电的POL(point of load,负载点电源)基本都是采用多相交错式降压电源电路,随着IC电流等级以及对多相电源的动态响应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电源相数越来越多,功率电感值越来越小。这导致了各相支路的功率电感流出的电流中的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部分占比也随之变大。尤其是在临界工作模式时,相支路输出的电流只有AC电流。
目前较为流行的多相交错式降压电源中,布局方案通常是在IC器件的单侧一字排开放置,且多相支路的相序按照顺序排列,但是,按照顺序排列的相序配置会导致整个电源平面上出现AC电流的严重失衡现象,尤其是AC电流大比例占据电源输出电流的情况、及连续模式的轻载情况、临界模式、断续模式等情况下,会导致电流平面的严重失衡,在局部区域的电源输出电流过小的时候,在此区域内的IC器件的电源管脚只能通过储能电容放电去弥补,从而增加了电容数量,设计成本增加。同时在高频开关多相电源中,电源输出的AC电流平面大幅度的失衡变动,也会使电磁干扰变得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可以降低多相交错电源输出的AC电流平面的失衡影响,减轻电磁干扰,从而减少电容数量,降低成本。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发明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根据多相交错电源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相序间隔;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的任意一相供电支路为第一相序;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根据所述相序间隔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通过根据多相交错电源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相序间隔,并且根据相序间隔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相较于将多相交错电源供电支路的相序进行顺次设置,可以降低多相交错电源输出的AC电流平面的失衡影响,从而可以减轻电磁干扰,也可以不必要局部区域的电源输出电流过小的时候增加电容数量,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相交错电源包括N相供电支路,其中,N>3,根据多相交错电源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相序间隔,包括:小于(N-1)的质数数列中出现第一个不能被N整除的质数,将所述第一个不能被N整除的质数赋予m,并确定相序间隔为m-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相交错电源包括N相供电支路,其中,N>3,根据多相交错电源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相序间隔,包括:小于(N-1)的质数数列中不存在不能被N整除的质数,则赋值m=2,并确定相序间隔为m-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根据所述相序间隔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包括: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配置顺序的相序,其中,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根据所述相序间隔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包括: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配置顺序的相序,其中,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根据所述相序间隔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还包括: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供电支路的相序未完成相序配置,当需要配置相序的供电支路已经配置过相序时,则沿逆时针方向顺延一个供电支路;以沿逆时针顺延一个供电支路后所在位置的供电支路为新起始点,继续配置剩余未配置相序的供电支路的相序,其中,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直至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供电支路的相序全部配置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根据所述相序间隔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还包括: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供电支路的相序未完成相序配置,当需要配置相序的供电支路已经配置过相序时,则沿顺时针方向顺延一个供电支路;以沿顺时针顺延一个供电支路后所在位置的供电支路为新起始点,继续配置剩余未配置相序的供电支路的相序,其中,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直至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所有供电支路的相序全部配置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N=8,或者,所述N=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所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运行,发送可被运行的指令给处理器101,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1执行时实现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从而优化AC电流平面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电源负载动态响应的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任一项所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运行,发送可被运行的指令给处理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从而优化AC电流平面的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主板和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IC器件;多相交错电源,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用于为所述IC器件供电;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任一项所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时序的方法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中每相供电支路的相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多相交错电源中的多相供电支路按照第1相、第2相、第3相、第4相、第5相、第6相、第7相、第8相等顺次进行交流供电的过程中,可以使这些相位的AC电流瞬时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存,可大幅优化AC电流平面的稳定性,能够降低电磁干扰,进一步提升电源负载动态响应的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相交错电源包括N相供电支路;N相供电支路设置在所述IC器件的一侧且一字排开设置;或者,所述N相供电支路平均设置在所述IC器件的两侧,且在所述IC器件每侧的供电支路一字排开设置;或者,所述N相供电支路围绕所述IC器件的四周或圆周设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一种顺时针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中八相供电支路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一种逆时针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中六相供电支路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多相交错式降压电源中八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一种八相供电支路中的各相供电支路的输出的交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相交错电源中八相供电支路的布局的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中六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一种六相供电支路中的各相供电支路的输出的交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相交错电源中六相供电支路的布局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13是一种多相交错电源在IC器件的单侧一字排开放置的示意图;
图14是一种多相交错电源在以IC器件为中心的环形放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子设备10、电子设备20、IC器件100、多相交错电源200、控制器300、主板400、交错电源200a、交错电源200b、交错电源200c、交错电源200d、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八相供电之路(供电支路301、供电支路302、供电支路303、供电支路304、供电支路305、供电支路306、供电支路307、供电支路3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处,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功能的元件,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图1是现有技术中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的示意图。
多相交错电源可以包括N相供电支路,其中,可以设置N>3,例如,N的值可以为6或8或12等。如图2所示,在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过程,可以将多相交错电源等效为在IC器件周围存在有围成一周的环形,可以将环形对应N相供电支路的相数分成N个空位。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将供电支路的第1相、第2相、第3相、第N-2相、第N-1相、第N相等,然后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次序依次对应放置在N个空位中。直接将N相供电支路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次序依次设置在IC器件周围环形的N个空位中,在给IC器件供电的过程中,这种设置方法容易导致整个电源平面上出现AC电流的严重失衡现象,且电磁干扰比较严重。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如图1所示,可以至少包括步骤S101-S103。
S101,根据多相交错电源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相序间隔。例如,在实施例中,可以对应N相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对应的相序间隔,例如,可以将八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间隔设置为2,或者可以将六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间隔设置为1。
S102,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的任意一相供电支路为第一相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过程,也可以将多相交错电源等效为在IC器件周围存在有围成一周的环形,可以将环形对应N相供电支路的相数分成N个空位。例如以八相供电支路为例,可以将IC器件周围围成一周的环形分成8个空位。
在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的过程中,可以选取N相供电支路中的任意一相供电支路,并可以将选取的一相供电支路定义为第一相序。以八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间隔设置为2为例,可以任意选择八相供电支路中的任意一相作为第一相,可以将第一相配置到IC器件周围围成一周的8个空位中的任意一个空位中。
S103,从配置为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根据相序间隔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以八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间隔设置为2为例,将第一相配置到IC器件周围围成一周的8个空位中的任意一个空位中后,可以再将八相供电支路中的其他相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顺序,相隔对应的间隔设置到其他空位中,例如,相序间隔设置为2时,可以将第二相与第一相相隔两个空位设置,第三相与第二相相隔两个空位设置,第三相与第四相相隔两个空位设置,第四相与第五相相隔两个空位设置,第五相与第六相相隔两个空位设置,第六相与第七相相隔两个空位设置,第七相与第八相相隔两个空位设置,直至多相交错电源的所有供电支路的相序全部配置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对比现有技术中将各相供电支路相序顺次设置,将多相交错电源的相序进行交叉设置,可以使这些相位的AC电流瞬时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存,可大幅优化AC电流平面的稳定性,能够降低电磁干扰,进一步提升电源负载动态响应的能力。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相交错电源可以包括N相供电支路,其中,可以设置N>3,例如,N的值可以为6或8或12等,并且可以根据多相交错电源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相序间隔,如果小于(N-1)的质数数列中出现第一个不能被N整除的质数,则可以将第一个不能被N整除的质数赋予m,并确定相序间隔为m-1,其中,质数数列为公认的数组,例如质数数列可以为2、3、5、7、11、13、17、19等,质数的个数可以有无限多个。例如,在N相供电支路中,N的值为8则可以计算出(N-1)的值为7,则小于7的质数数列可以为2、3、5。选择数列2、3、5中出现第一个不能被8整除的质数,可以从数列最小的质数来进行由小到大依次判断该质数是否可以被8整除,如果能被8整除,则进行下一个质数能否被8整除的判断,直至出现第一个不能被8整除的质数,则该质数赋予m,例如质数2可以被8整除,质数3不能被8整除,并且确定质数3为质数数列中出现的第一个不能被8整除的质数,则确定m=3,由此可以计算出m-1=2,可以最终确定相序间隔为2。
再例如,在N相供电支路中,N的值为12,则可以计算出(N-1)的值为11,则小于11的质数数列可以为2、3、5、7。选择数列2、3、5、7中出现第一个不能被12整除的质数,可以从数列最小的质数来进行由小到大依次判断该质数是否可以被8整除,如果能被12整除,则进行下一个质数能否被12整除的判断,直至出现第一个不能被12整除的质数,则该质数赋予m,例如质数2可以被12整除,质数3可以被12整除,质数5不可以被12整除,并且质数5为质数数列中出现的第一个不能被12整除的质数,则确定m=5,由此可以计算出m-1=4,可以最终确定相序间隔为4。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再确定相序间隔的过程中,从(N-1)的质数数列最小的质数来进行由小到大依次判断该质数是否可以被N整除,如果小于(N-1)的质数数列中不存在不能被N整除的质数,则赋值m=2,并确定相序间隔为m-1。例如,在N相供电支路中,N的值为6,则可以计算出(N-1)的值5,则小于5的质数数列可以为2、3。需要选择数列2、3中出现第一个不能被6整除的质数,从数列最小的质数来进行由小到大依次判断该质数是否可以被6整除,例如质数2可以被6整除,质数3也能被6整除,则不存在小于6且能被6整除的质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m赋值为2,由此可以计算出m-1=1,也可以最终确定相序间隔为1。
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通过选取质数数列,并且判断是否存在第一个不能被多相供电支路中的相数数值整除的质数,如果存在,则可以通过以上的方法选确定相序间隔,如果不存在,则可以确定相序间隔为1。通过确定相序间隔可以使排序过程中隔开现有技术中原相邻设置的各个相,且至少可以相隔一个间隔,不会存在相邻的现象,可以适应多相交错电源相序布局需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先配置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再根据已经确定好的相序间隔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在配置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顺时针方向依次配置顺序的相序,并且可以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果采用顺时针方向依次配置顺序的相序,并且可以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在多相交错电源还存在其它供电支路的相序未完成相序配置时,并且存在需要配置相序的供电支路已经配置过相序时,则可以沿顺时针方向顺延一个供电支路,可以以沿顺时针顺延一个供电支路后所在位置的供电支路为新起始点,继续配置剩余未配置相序的供电支路的相序,其中,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直至多相交错电源的所有供电支路的相序全部配置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先配置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再根据已经确定好的相序间隔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在配置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逆时针方向依次配置顺序的相序,并且可以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果采用逆时针方向依次配置顺序的相序,并且可以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在多相交错电源还存在其它供电支路的相序未完成相序配置时,并且存在需要配置相序的供电支路已经配置过相序时,则可以沿逆时针方向顺延一个供电支路,可以以沿逆时针顺延一个供电支路后所在位置的供电支路为新起始点,继续配置剩余未配置相序的供电支路的相序,其中,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直至多相交错电源的所有供电支路的相序全部配置完。
图3是一种顺时针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中八相供电支路的方法的示意图。例如,如图3所示,以顺时针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中八相供电支路为例,在设置相序的过程,多相交错电源200可以等效成IC器件100周围存在的有围成一周的环形结构,并且可以在多相交错电源200设置有对应八相供电支路的相数的8个空位,从上述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多相交错电源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相序间隔,可以得到当供电支路为八相供电支路时,相序间隔为2。可以在8个空位中任意选一个空位,并且可以设位号为1,同时设置为第一相,然后可以沿顺时针方向,间隔2个位号后,第2相,再继续间隔2个空号后,放置第3相,再继续间隔2个空号后,放置第4相,再继续间隔2个空号后,放置第5相,再继续间隔2个空号后,放置第6相,再继续间隔2个空号后,放置第7相,再继续间隔2个空号后,放置第8相,直至8个空位填满为止。
图4是一种顺时针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中六相供电支路的方法的示意图。例如,如图4所示,以顺时针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中六相供电支路为例,在设置相序的过程,多相交错电源200可以等效成IC器件100周围存在的有围成一周的环形结构,并且可以在多相交错电源200设置有对应六相供电支路的相数的6个空位,从上述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多相交错电源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相序间隔,可以得到当供电支路为六相供电支路时,相序间隔为1。可以6个空位中任意选一个空位,并且可以设位号为1,同时设置为第一相,然后可以沿顺时针方向,间隔1个位号后,第2相,再继续间隔1个空号后,放置第3相,再继续间隔1个空号后,放置第4相,此时当需要放置相序值的空位上已经放置过相序值时,例如,在即将放置第4相的空位上已经放置第1相。则可以沿顺时针方向顺延1位放置,可以将第4相按照顺时针方向放置到第1相的下一个空位中,与第3相间隔两个空位,再放置第5相的过程中,可以以第4相为开始相,再继续间隔1个空号后,放置第5相,再继续间隔1个空号后,放置第6相,直至6个空位填满为止。
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可以按照多相交错电源相序中N相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相序间隔,并且按照相序间隔确定对应的空位,将原来相邻的相序间隔确定的空位进行排列,可以将原来相邻的两个相序分隔开,排序方法可以按照顺时针排列,也可以按照逆时针排列,排序方法简单快捷且具有灵活性,在采用多相交错电源方案时,能快速进行相序配置,可以有效的将现有技术中相邻的相序间隔排列。
图5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多相交错电源中八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5所示,以八相供电支路为例,多相交错电源200可以等效成IC器件100周围存在的有围成一周的环形,并且可以在多相交错电源200设置有对应八相供电支路的相数的8个空位,例如八个空位可以靠环形左侧相邻设置,并将八相供电支路分别定义为供电支路301、供电支路302、供电支路303、供电支路304、供电支路305、供电支路306、供电支路307和供电支路308,还可以将供电支路301定义为第1相,供电支路302定义为第2相,供电支路303定义为第3相,供电支路304定义为第4相,供电支路305定义为第5相,供电支路306定义为第6相,供电支路307定义为第7相,供电支路308定义为第8相,将八相供电支路按照第1相、第2相、第3相、第4相、第5相、第6相、第7相、第8相的顺序排列,并且依次顺时针设置到八个空位中。还可以定义供电支路301、供电支路302、供电支路303、供电支路304组合成A区,定义供电支路305、供电支路306、供电支路307、供电支路308组合成B区。
图6是一种八相供电支路中的各相供电支路的输出的交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在多相交错电源给IC器件供电的过程中,多相交错电源中的多相供电支路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只有一个相供电支路处于电感充电状态,其他相供电支路都处于电感放电状态,并且可以控制各相供电支路依次交替完成电感充电状态和电感放电状态。如图6所示,以八相交错电源为例,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第1相至第8相的供电支路的AC电流波形会呈交错状态。
对于图5所示的八相供电支路的配置方式,其中,可以将八相供电支路也分为两个区,分别为A区与B区。参照图6所示,在周期开始时,即t0时刻,第1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0、第2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1、第3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2、第4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3。第5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4、第6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5、第7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6、第8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7。A区的总的电流值为第1相至第4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总和,B区的总的电流值为第5相至第8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总和,则在t0时刻,A区的总的电流值为6,B区的总的电流值为22,A区与B区电流的相差12。可以得到在周期开始时,A区与B区电流之比为6:22。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即t4时刻,第1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7、第2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6、第3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5、第4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4。第5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3、第6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2、第7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1、第8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0。则在t4时刻,A区的总的电流值为22,B区的总的电流值为6,A区与B区电流的相差12。可以得到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时,A区与B区电流之比为22:6。在一个周期结束时刻即下一个周期的开始时刻,即下一个t0时刻,A区的总的电流值为6,B区的总的电流值为22,A区与B区电流之比为6:22,A区与B区电流的相差12。
由图6可知,在周期开始时,A区的电流可以达到最小而B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大。而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A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大,B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小。而在周期结束时,A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小,B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大,周而复始。在每一个工作周期,A区与B区电流极值的差值最大为12,且A区与B区电流极值之比,都出现一次由6:22变成了22:6再变成了6:22的变化。在现有技术中,如图5所示,按照顺序排列的相序配置会导致整个电源平面上可能会出现A区与B区等的局部区域的AC电流的严重失衡现象,在AC电流大比例占据电源输出电流的情况下及连续模式的轻载情况、临界模式、断续模式下,会导致电流平面的严重失衡。在局部区域的电源输出电流过小的情况下,在此区域内的IC器件的电源管脚只能通过储能电容放电去补充电流,但是会增加电容数量,同时设计成本增加。在高频开关多相交错电源中,电源输出的AC电流平面大幅度的失衡变动,也会使电磁干扰变得严重。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相交错电源中八相充电支路的布局的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相交错电源可以包括N相充电支路,其中N可以为8,以八相充电支路为例,如图7所示,可以将多相交错电源围绕IC器件100圆周设置,将八相充电支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设置相序后可以得到由第1相作为开端,顺时针排序结果为第1相、第4相、第7相、第2相、第5相、第8相、第3相、第6相。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六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如图7所示,也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八相充电支路的排序结果划分为两个区,第一区可以包括任意相邻的四相充电支路,第二区可以包括除第一区中的四相充电支路外的其余四相充电支路,例如,第一区包括的相邻的四相充电支路可以包括第1相、第4相、第7相和第2相,或者可以包括第4相、第7相、第2相和第5相,或者可以包括第7相、第2相、第5相和第8相,或者可以包括第2相、第5相、第8相和第3相。则第二区包括的相邻的四相充电支路可以对应第一区包括第5相、第8相、第3相和第6相,或者可以包括第8相、第3相、第6相和第1相,或者可以包括第3相、第6相、第1相和第4相,或者可以包括第6相、第1相、第4相和第7相。
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区包括的相邻的四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1相、第4相、第7相、第2相,则第二区包括的相邻的四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5相、第8相、第3相、第6相。如图6所示,在周期开始时,即t0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第1相、第4相、第7相和第2相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0、3、6和1,第二区包括的第5相、第8相、第3相和第6相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4、7、2和5。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第一区所包括的第1相、第4相、第7相和第2相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的总和,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第二区所包括的第5相、第8相、第3相和第6相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的总和,则在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0,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8,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8。可以得到在周期开始时,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之比为10:18。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即t4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第1相、第4相、第7相和第2相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4、7、2和5,第二区包括的第5相、第8相、第3相和第6相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0、3、6和1。则在t4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8,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0,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8。可以得到在t4时刻,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之比为18:10。在一个周期结束时刻,即下一个周期的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0,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8,则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的极值之比为10:18,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8。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图6可知,在周期开始时,第一区的电流可以达到最小而第二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大。而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第一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大,第二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小。而在周期结束时,第一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小,第二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大,周而复始。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极值的差值最大为8,较于如图5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八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方法中A区与B区电流极值差值最大12来说,极值的的变化幅度均减小三分之一,象征离散型的标准偏差也减少了三分之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区包括的相邻的四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4相、第7相、第2相和第5相,则第二区包括的相邻的四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8相、第3相、第6相和第1相。由图6可知,在周期开始时,即t0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3、6、1和4,第二区包括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7、2、5和0。则在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4,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4。在t4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7、2、5和0,第二区包括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3、6、1和4。则在t4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4,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4,在一个周期结束时刻,即下一个周期的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4,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4,可以得到在整个电流周期中,第一区与第二区的电流的值始终相等并可以保持不变,均为14,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之比始终为14:14。
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区包括的相邻的四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7相、第2相、第5相和第8相,则第二区包括的相邻的四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3相、第6相、第1相和第4相。由图6可知,在周期开始时,即t0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6、1、4和7,第二区包括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2、5、0和3。则在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8,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0,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8。可以得到在周期开始时,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之比为18:10。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即t4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2、5、0和3,第二区包括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6、1、4和7。则在t4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0,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8,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8。可以得到在t4时刻,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之比为10:18。在一个周期结束时刻,即下一个周期的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8,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0,则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的极值之比为18:10,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8。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图6可知,在周期开始时,第一区的电流可以达到最大而第二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小。而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第一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小,第二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大。而在周期结束时,第一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大,第二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小,周而复始。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极值的差值最大为8,较于如图5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八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方法中A区与B区电流极值差值最大12来说,极值的的变化幅度均减小三分之一,象征离散型的标准偏差也减少了三分之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区包括的相邻的四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2相、第5相、第8相和第3相,则第二区包括的相邻的四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6相、第1相、第4相和第7相。由图6可知,在周期开始时,即t0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5、0、3和6,第二区包括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1、4、7和2。则在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4,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4。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即t4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4、7、2和5,第二区包括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0、3、6和1。则在t4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4,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4,在一个周期结束时刻,即下一个周期的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4,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4,可以得到在整个电流周期中,第一区与第二区的电流的值始终相等并可以保持不变,均为14,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之比始终为14:14。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相供电支路的排序方法的不同,任意相邻两相之间的动态电流在整个周期浮动范围也不尽相同,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较于如图5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八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方法中A区与B区电流极值差值最大12来说,极值的的变化幅度最少可以减小三分之一,则象征离散型的标准偏差也可以最少减少三分之一。在AC电流大比例占据电源输出电流的情况下及在对电源负载动态响应要求高的场景下,可大幅优化AC电流平面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电源负载动态响应的能力,降低电磁干扰,在局部区域的电源输出电流过小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增加电容数量,降低设计成本。
图8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多相交错式降压电源中六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多相交错电源200可以等效成IC器件100周围存在的有围成一周的环形,并且可以在多相交错电源200设置有对应六相供电支路的相数的六个空位,例如六个空位可以靠环形左侧相邻设置,并将六相供电支路分别定义为供电支路301、供电支路302、供电支路303、供电支路304、供电支路305、和供电支路306,还可以将供电支路301定义为第1相,供电支路302定义为第2相,供电支路303定义为第3相,供电支路304定义为第4相,供电支路305定义为第5相,供电支路306定义为第6相,将六相供电支路按照第1相、第2相、第3相、第4相、第5相、第6相的顺序排列,并且依次顺时针设置到六个空位中。还可以定义供电支路301、供电支路302、供电支路303组合成A’区,定义供电支路304、供电支路305、供电支路306组合成B’区。
图9是一种六相供电支路中的各相供电支路的输出的交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在多相交错电源给IC器件供电的过程中,多相交错电源中的多相供电支路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只有一个相供电支路处于电感充电状态,其他相供电支路都处于电感放电状态,并且可以控制各相供电支路依次交替完成电感充电状态和电感放电状态。如图9所示,以六相交错电源为例,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第1相至第6相的供电支路的AC电流波形会呈交错状态。
对于图8所示的六相支路的配置方式,其中,可以将六相供电支路也分为两个区,分别为A’区与B’区。参照图9所示,在周期开始时,即t0时刻,第1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0、第2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1、第3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2、第4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3。第5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4、第6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5。例如,A’的总的电流值为第1相至第3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总和,B’的总的电流值为第4相至第6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总和,则在t0时刻,A’区的总的电流值为3,B’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2,A’区与B’区电流的相差9。可以得到在周期开始时,A’区与B’区电流之比为3:12。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即t4时刻,第1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4、第2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5、第3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6、第4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7。第5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0、第6相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为1。则在t4时刻,A’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5,B’区的总的电流值为8,A’区与B’区电流的相差7。可以得到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时,A’区与B’区电流之比为15:8。在一个周期结束时刻即下一个周期的开始时刻,即下一个t0时刻,A’区的总的电流值为3,B’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2,A’区与B’区电流之比为3:12,A’区与B’区电流的相差9。
由图9可知,在周期开始时,A’区的电流可以达到最小而B’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大。而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A’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大,B’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小。而在周期结束时,A’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小,B’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大,周而复始。在每一个工作周期,A’区与B’区电流极值的差值最大为9,且A’区与B’区电流极值之比,都出现一次由3:12变成了15:8再变成了3:12的变化。在现有技术中,如图8所示,按照顺序排列的相序配置会导致整个电源平面上可能会出现A’区与B’区等的局部区域的AC电流的严重失衡现象,在AC电流大比例占据电源输出电流的情况下及连续模式的轻载情况、临界模式、断续模式下,会导致电流平面的严重失衡。在局部区域的电源输出电流过小的情况下,在此区域内的IC器件的电源管脚只能通过储能电容放电去补充电流,但是会增加电容数量,同时设计成本增加。在高频开关多相交错电源中,电源输出的AC电流平面大幅度的失衡变动,也会使电磁干扰变得严重。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相交错电源中六相供电支路的布局的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相交错电源可以包括N相充电支路,其中N可以为6,以六相充电支路为例,可以将多相交错电源围绕IC器件100圆周设置,将六相充电支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设置相序后可以得到由第1相作为开端,顺时针排序结果为第1相、第4相、第2相、第6相、第3相和第5相。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六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如图10所示,也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六相充电支路的排序结果划分为两个区,第一区可以包括任意相邻的三相充电支路,第二区可以包括除第一区中的三相充电支路外的其余三相充电支路,例如,第一区包括的相邻的三相充电支路可以包括第1相、第4相和第2相,或者可以包括第4相第2相和第6相,或者可以包括第2相、第6相和第3相。则第二区包括的相邻的三相充电支路可以对应第一区包括第5相、第3相和第6相,或者可以包括第1相、第5相和第3相,或者可以包括第5相、第1相和第4相。
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区包括的相邻的三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1相、第4相和第2相,则第二区包括的相邻的三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5相、第3相和第6相。如图9所示,在周期开始时,即t0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第1相、第4相和第2相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0、3和1,第二区包括的第5相、第3相和第6相的三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4、2和5。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第一区所包括的第1相、第4相和第2相三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的总和,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第二区所包括的第5相、第3相和第6相三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的总和,则在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4,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1,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7。可以得到在周期开始时,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之比为4:11。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即t4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第1相、第4相和第2相的四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4、7和5,第二区包括的第5相、第3相和第6相的三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0、6和1。则在t4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6,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7,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9。可以得到在t4时刻,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之比为16:7。在一个周期结束时刻,即下一个周期的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4,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1,则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的极值之比为4:11,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7。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图9可知,在周期开始时,第一区的电流可以达到最小而第二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大。而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第一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大,第二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小。而在周期结束时,第一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小,第二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大,周而复始。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极值的差值最大为9。较于如图8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六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方法中A’区与B’区电流极值差值最大9来说,极值的的变化幅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区包括的相邻的三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4相、第2相和第6相,则第二区包括的相邻的三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1相、第5相和第3相。由图9可知,在周期开始时,即t0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三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3、1和5,第二区包括的三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0、4和2。则在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9,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6,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之比为9:6,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3。在t4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三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7、5和1,第二区包括的三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4、0和6。则在t4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3,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0,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之比为13:10,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3。在一个周期结束时刻,即下一个周期的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9,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6,则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的极值之比为9:6,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3。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图9可知,在周期开始时,第一区的电流可以达到最大而第二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小。而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第一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小,第二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大。而在周期结束时,第一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大,第二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小,周而复始。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极值的差值最大为3,较于如图8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六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方法中A’区与B’区电流极值差值最大9来说,极值的的变化幅度均减小,象征离散型的标准偏差也减少。
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区包括的相邻的三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2相、第6相和第3相,则第二区包括的相邻的三相充电支路可以为第5相、第1相和第4相。由图9可知,在周期开始时,即t0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三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1、5和2,第二区包括的三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4、0和3。则在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8,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7,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之比为8:7,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1。在t4时刻,第一区所包括的三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5、1和6,第二区包括的三个供电支路所输出的AC电流值分别为0、4和7。则在t4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2,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11,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之比为12:11,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1。在一个周期结束时刻,即下一个周期的t0时刻,第一区的总的电流值为8,第二区的总的电流值为7,则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的极值之比为8:7,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的值相差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图9可知,在周期开始时,第一区的电流可以达到最大而第二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小。而在周期开始后的中间时刻,第一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小,第二区的电流达到了最大。而在周期结束时,第一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大,第二区的电流再次达到了最小,周而复始。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第一区与其二区电流极值的差值最大为1,较于如图8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六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方法中A’区与B’区电流极值差值最大9来说,极值的的变化幅度均减小,象征离散型的标准偏差也减少。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相供电支路的排序方法的不同,任意相邻两相之间的动态电流在整个周期浮动范围也不尽相同,如图10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六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方法中第一区与第二区电流极值差值均小于或等于,如图8中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六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方法中A’区与B’区电流极值差值最大值9。象征离散型的标准偏差也可以小于或等于现有技术中的六相供电支路的相序配置方法中的电流值的离散型的标准偏差。在AC电流大比例占据电源输出电流的情况下及在对电源负载动态响应要求高的场景下,可大幅优化AC电流平面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电源负载动态响应的能力,降低电磁干扰,在局部区域的电源输出电流过小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增加电容数量,降低设计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指令由处理器101执行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101执行时,使得系统能够执行一种基于配置多项交错电源的相序的方法,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内部存储了主程序,通过程序运行可以发出可被处理器101执行的指令,对于IC器件以及为IC器件供电的多项交错电源的等信息有记忆性,反应迅速,能有效缩短反应时间,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1执行时实现任一项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保障多相交错电源中的多相供电支路的智能性排序。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如图11所示,至少可以包括处理器101和存储器102,其中,可以至少存在一个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2通信连接,存储器102中可以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运行可以通过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01执行,并且可以实现任一项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用于计算机、大型服务器或者专用集成电路中,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运行,发送可被运行的指令给处理器101,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1执行时实现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从而优化AC电流平面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电源负载动态响应的能力。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如图12所示,可以至少主板400、IC器件100、多相交错电源200和控制器300,其中,可以将IC器件100设置在主板400上,多相交错电源200可以为IC器件100供电。控制器300可以用于以上配置多相交错电源时序的方法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中每相供电支路的相序,在多相交错电源200中,交流电流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只有一个相支路处于电感充电状态,其他支路都处于电感放电状态,控制器300还可以控制各相支路依次交替完成电感充电状态和电感放电状态,例如,如图7所示,以八相供电支路为例,控制器300可以按照上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时序的方法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中每相供电支路的相序,并且可以控制第1相、第2相、第3相、第4相、第5相、第6相、第7相、第8相供电支路依次完成完成电感充电状态和电感放电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多相交错电源中的多相供电支路按照第1相、第2相、第3相、第4相、第5相、第6相、第7相、第8相等顺次进行交流供电的过程中,可以使这些相位的AC电流瞬时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存,可大幅优化AC电流平面的稳定性,能够降低电磁干扰,进一步提升电源负载动态响应的能力。
图13是一种多相交错电源在IC器件的单侧一字排开放置的示意图;
图14是一种多相交错电源的以IC器件为中心的环形放置的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相交错电源可以包括N相供电支路,可以将N相供电支路设置在IC器件100的一侧,并且一字排开设置,例如,如图13所示,交错电源200a或交错电源200b或交错电源200c或交错电源200d的可以单独设置在IC器件100的单侧。或者也可以将N相供电支路平均设置在IC器件100的两侧,并且可以在IC器件100的每侧一字排开设置。或者,如图13所示,可以将交错电源200a和交错电源200c,或者交错电源200b和交错电源200d可以分别设置在IC器件100的对侧,形成一字对排的布局。再或者,可以将N相供电支路围绕IC器件100的四周设置。再或者,如图13所示,可以将交错电源200a、交错电源200c、交错电源200b和交错电源200d、分别设置在IC器件100的四周,形成一字对排的布局。再例如,可以将N相供电支路围绕IC器件100的圆周设置,例如,如图14所示,可以将交错电源200a、交错电源200c、交错电源200b和交错电源200d以IC器件100为中心呈环形排布。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时序的方法,使得电子设备中的多相交错电源在实际布局情况下可以任意采用在IC器件100单侧一字排开或者IC器件100两侧一字排开或者围绕IC器件100的四周或圆周设置,如果将多相交错电源围绕IC器件100圆周设置,则可以将N相供电支路围绕IC器件100旋转任意角度,方便PCB板的布局和布线。如果在实际布局情况下采用在IC器件100单侧一字排开或者IC器件100两侧一字排开或者围绕IC器件100的四周设置,则可以将已经设置好的环形相序,从任意两个相邻的相位之间断开,即可以成为一字排开的布局。例如,以八相供电之路为例,如图7所示,将顺时针排序的第1相、第4相、第7相、第2相、第5相、第8相、第3相、第6相,如果从第7相和第2相之间断开,则可以得到一种第2相、第5相、第8相、第3相、第6相、第1相、第4相、第7相的在IC器件100单侧一字排开布局方式。或者,如果在第5相和第8相之间断开,则可以得到一种第8相、第3相、第6相、第1相、第4相、第7相、第2相、第5相的在IC器件100单侧一字排开布局方式。例如,从如果从第7相和第2相之间断开以及从第3相和第6相之间断开,则可以得到以第2相、第5相、第8相、第3相、第3相为一排可以设置在IC器件100的一侧,以第6相、第1相、第4相、第7相为一排可以设置在IC器件100的另一侧,即形成在IC器件100两侧一字排开的布局。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时序的方法设计简单快捷,且空间适应能力强。
总的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时序的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设计简单快捷,且空间适应能力强。在实际布局中无论采用一字排开式还是圆周排布式,都可以降低多相交错电源输出的AC电流平面的失衡影响,降低电磁干扰,也可以不必要局部区域的电源输出电流过小的时候增加电容数量,降低成本。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多相交错电源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相序间隔;
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的任意一相供电支路为第一相序;
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根据所述相序间隔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交错电源包括N相供电支路,其中,N>3,根据多相交错电源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相序间隔,包括:
小于(N-1)的质数数列中出现第一个不能被N整除的质数,将所述第一个不能被N整除的质数赋予m,并确定相序间隔为m-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交错电源包括N相供电支路,其中,N>3,根据多相交错电源供电支路的相数确定相序间隔,包括:
小于(N-1)的质数数列中不存在不能被N整除的质数,则赋值m=2,并确定相序间隔为m-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根据所述相序间隔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包括:
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配置顺序的相序,其中,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根据所述相序间隔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包括:
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配置顺序的相序,其中,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根据所述相序间隔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还包括:
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供电支路的相序未完成相序配置,当需要配置相序的供电支路已经配置过相序时,则沿逆时针方向顺延一个供电支路;
以沿逆时针顺延一个供电支路后所在位置的供电支路为新起始点,继续配置剩余未配置相序的供电支路的相序,其中,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
直至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供电支路的相序全部配置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配置为所述第一相序的供电支路开始,根据所述相序间隔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相供电支路的相序,还包括:
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其它供电支路的相序未完成相序配置,当需要配置相序的供电支路已经配置过相序时,则沿顺时针方向顺延一个供电支路;
以沿顺时针顺延一个供电支路后所在位置的供电支路为新起始点,继续配置剩余未配置相序的供电支路的相序,其中,每相隔m-1个供电支路配置为一个相序;
直至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的所有供电支路的相序全部配置完。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8,或者,所述N=6。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的方法。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板和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IC器件;
多相交错电源,所述多相交错电源用于为所述IC器件供电;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配置多相交错电源时序的方法配置所述多相交错电源中每相供电支路的相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相交错电源包括N相供电支路;
N相供电支路设置在所述IC器件的一侧且一字排开设置;
或者,所述N相供电支路平均设置在所述IC器件的两侧,且在所述IC器件每侧的供电支路一字排开设置;
或者,所述N相供电支路围绕所述IC器件的四周或圆周设置。
CN202010954772.4A 2020-09-11 2020-09-11 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2573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4772.4A CN112257374A (zh) 2020-09-11 2020-09-11 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CT/CN2021/130074 WO2022053084A1 (zh) 2020-09-11 2021-11-11 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4772.4A CN112257374A (zh) 2020-09-11 2020-09-11 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7374A true CN112257374A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32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4772.4A Pending CN112257374A (zh) 2020-09-11 2020-09-11 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57374A (zh)
WO (1) WO202205308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3084A1 (zh) * 2020-09-11 2022-03-17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29322A1 (en) * 2012-07-26 2014-01-30 Robert Gregory Wagoner Electric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03676815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相电源供应器
CN107872093A (zh) * 2016-09-26 2018-04-03 晓星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多相交错法通过太阳能提供混合动力的设备
US20180175843A1 (en) * 2016-12-19 2018-06-21 SK Hynix Inc. Asynchronous clock signal generator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for correcting multi-phase signals using asynchronous clock signal
US10068042B1 (en) * 2015-12-31 2018-09-04 Alter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gulating the supply voltage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CN110795906A (zh) * 2018-07-16 2020-02-14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产生布局图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7886B (zh) * 2013-05-10 2015-08-21 Univ Nat Taiwan 用於多相交錯直流電源轉換器的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947504B2 (ja) * 2016-12-27 2021-10-13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9713868B (zh) * 2019-03-04 2021-01-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轴向并列型多相永磁容错电机
CN112257374A (zh) * 2020-09-11 2021-01-22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29322A1 (en) * 2012-07-26 2014-01-30 Robert Gregory Wagoner Electric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03676815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相电源供应器
US10068042B1 (en) * 2015-12-31 2018-09-04 Alter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gulating the supply voltage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CN107872093A (zh) * 2016-09-26 2018-04-03 晓星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多相交错法通过太阳能提供混合动力的设备
US20180175843A1 (en) * 2016-12-19 2018-06-21 SK Hynix Inc. Asynchronous clock signal generator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for correcting multi-phase signals using asynchronous clock signal
CN110795906A (zh) * 2018-07-16 2020-02-14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产生布局图的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玉岗,江威,苗闯,张书淇: "《交错并联双向直流变换器的一种新型相频控制策略》", 《电源学报》, no. 2018, pages 25 - 30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3084A1 (zh) * 2020-09-11 2022-03-17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53084A1 (zh) 2022-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48990B2 (ja) 送電装置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5535312B2 (ja) 電気機械のためのブラシ配置
CN102185495B (zh) 三相48脉波整流变压器
CN112257374A (zh) 配置多相交错电源相序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8810349B2 (en) Power input device with current pulse multiplier transformer to reduce harmonic currents in converter/inverter circuits and devic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10536079B2 (en) DC-to-DC converters capable of 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2012151937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イッチング電源システム
CN1980016A (zh) 具有共用绕组的2/6极单相感应电动机
CN114257011A (zh) 电机的定子
CN101060269B (zh) 具有减小的齿槽效应的电机
CN214380689U (zh) 直流交流电源供应器多台并联的台与台同步及错相系统
JP6243448B2 (ja) 電動機駆動装置
AU2018392788B2 (en) Three-phase AC/AC converter with quasi-sine wave HF series resonant link
US20220385128A1 (en) Hairpin winding of a stator of an electric motor
CN103684430B (zh) 电压产生器和产生电压的方法
US8164295B2 (en) Stepping motor controlling device,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05020022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Electric Motors
CN113014018A (zh) 用于电机的带偏置插针的定子
CN112148081B (zh) 多相交错降压电源和电子设备
JP7283185B2 (ja) 電子制御装置
JP2010257922A (ja) 誘導加熱方法
CN103026434B (zh) 多相变压器整流器单元
US7368691B2 (en)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US20220344995A1 (en) Stator with pins and an internal connection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WO201721652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 m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