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1218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1218A
CN112241218A CN202010528005.7A CN202010528005A CN112241218A CN 112241218 A CN112241218 A CN 112241218A CN 202010528005 A CN202010528005 A CN 202010528005A CN 112241218 A CN112241218 A CN 112241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
bridge
signal lin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80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亨埈
安俊勇
严努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41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1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具有主区域、辅助区域和位于主区域与辅助区域之间的弯曲区域的基础衬底;在基础衬底上位于主区域处的第一触摸电极至第四触摸电极;与第一触摸电极至第四触摸电极连接的第一触摸信号线至第四触摸信号线;使第一触摸信号线与第二触摸信号线连接的第一桥接电极;使第三触摸信号线与第四触摸信号线连接的第二桥接电极;以及第三桥接电极,该第三桥接电极使连接至第一桥接电极的第一触摸连接电极与连接至第二桥接电极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连接。辅助区域包括第一桥接部和第二桥接部。第一桥接电极和第二桥接电极中的每个位于第一桥接部处,并且第三桥接电极位于第二桥接部处。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7月1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9-008716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各方面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向用户提供图像的诸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数码相机、膝上型计算机、导航装置和智能电视的电子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这种显示装置包括用于生成和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用于接收输入的各种输入装置。
近来,在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和/或类似装置的显示装置中采用了能够检测触摸输入的触摸构件。这种触摸构件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上,以简化显示装置的制造工艺并且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相应地,为了减少用于形成触摸构件的触摸电极的掩模的数量,正在进行研究。
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是用于增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用于形成触摸构件的触摸电极的掩模的数量,正在进行使用单个导电层形成触摸电极的研究。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减少了触摸构件的焊盘的数量的显示装置。
根据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具有主区域、辅助区域和位于主区域与辅助区域之间的弯曲区域的基础衬底;在基础衬底上位于主区域处的第一触摸电极、第二触摸电极、第三触摸电极和第四触摸电极;与基础衬底上的第一触摸电极、第二触摸电极、第三触摸电极和第四触摸电极连接的第一触摸信号线、第二触摸信号线、第三触摸信号线和第四触摸信号线;使第一触摸信号线与第二触摸信号线电连接的第一桥接电极;使第三触摸信号线与第四触摸信号线电连接的第二桥接电极;电连接到第一桥接电极的第一触摸连接电极;电连接到第二桥接电极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以及使第一触摸连接电极与第二触摸连接电极连接的第三桥接电极。辅助区域包括第一桥接部、以及在第一方向上比第一桥接部定位成更远离主区域的第二桥接部。第一桥接电极和第二桥接电极中的每个位于第一桥接部处,并且第三桥接电极位于第二桥接部处。
在实施方式中,辅助区域还可包括包含焊盘的焊盘部,焊盘部可在第一方向上定位成比第二桥接部更远离主区域,并且第三触摸连接电极可连接至第三桥接电极并连接至焊盘。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摸信号线可包括位于主区域处的第一触摸连接电极、位于弯曲区域和第一桥接部处的源极连接电极、以及位于第二桥接部处并且位于与第一触摸连接电极相同的层上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第一触摸连接电极和第二触摸连接电极可位于与源极连接电极不同的层处。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摸连接电极可通过第一接触孔连接到源极连接电极,第二触摸连接电极可通过第二接触孔连接到源极连接电极,并且第一接触孔可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比第二接触孔更靠近主区域。
在实施方式中,源极连接电极可通过第一桥接部处的第三接触孔连接到第一桥接电极,并且第三接触孔可在第一方向上比第一接触孔更远离主区域,并且可在第二方向上比第二接触孔更靠近主区域。
在实施方式中,第二触摸连接电极可通过第二桥接部处的第四接触孔连接到第三桥接电极,并且第四接触孔可在第一方向上比第二接触孔更远离主区域。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摸电极至第四触摸电极可为驱动电极,并且第一触摸信号线至第四触摸信号线可为配置成将驱动信号提供给驱动电极的触摸驱动信号线。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摸电极至第四触摸电极可为感测电极,并且第一触摸信号线至第四触摸信号线可为配置成传输来自感测电极的感测信号的触摸感测信号线。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桥接电极和第二桥接电极可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第一桥接电极和第二桥接电极可布置在彼此不同的层处。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在基础衬底上位于辅助区域处的驱动集成电路、以及连接到驱动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线。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桥接部可包括第一子桥接部、以及与第一子桥接部间隔开的第二子桥接部,其中电源电压线位于第一子桥接部与第二子桥接部之间。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摸信号线和第二触摸信号线可位于第一子桥接部处,第三触摸信号线和第四触摸信号线可位于第二子桥接部处,并且第二触摸连接电极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厚度方向上可与电源电压线重叠。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第五触摸电极、第六触摸电极、连接到第五触摸电极的第五触摸信号线、以及连接到第六触摸电极的第六触摸信号线。第一触摸信号线至第四触摸信号线可位于第一子桥接部处,第五触摸信号线和第六触摸信号线可位于第二子桥接部处,并且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在第二子桥接部处使第五触摸信号线与第六触摸信号线电连接的第四桥接电极。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可包括连接到第四桥接电极的第三触摸连接电极,并且第三触摸连接电极可在第二桥接部处直接连接到第二触摸连接电极。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第七触摸电极、第八触摸电极、电连接到第七触摸电极的第七触摸信号线、以及电连接到第八触摸电极的第八触摸信号线。第七触摸信号线和第八触摸信号线可位于第二子桥接部处,并且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在第二子桥接部处使第七触摸信号线与第八触摸信号线电连接的第五桥接电极。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电连接到第四桥接电极的第三触摸连接电极、电连接到第五桥接电极的第四触摸连接电极、以及电连接到第六桥接电极的第五触摸连接电极。第三触摸连接电极和第四触摸连接电极可在第二桥接部处通过第六桥接电极彼此电连接,并且第五触摸连接电极和第三触摸连接电极可通过第七桥接电极彼此电连接。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桥接部还可包括第三子桥接部,其中电源电压线可位于第三子桥接部与第一子桥接部和第二子桥接部中的一个之间。
根据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具有主区域、辅助区域和位于主区域与辅助区域之间的弯曲区域的基础衬底;位于基础衬底上的第一导电层;位于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二导电层;位于第二导电层上的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三导电层;位于第三导电层上的第三绝缘层;位于第三绝缘层上第四导电层;电连接到第一桥接电极的第一触摸连接电极;以及电连接到第二桥接电极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其中,第四导电层包括位于主区域处的第一触摸电极、第二触摸电极、第三触摸电极和第四触摸电极;以及与第一触摸电极、第二触摸电极、第三触摸电极和第四触摸电极电连接的第一触摸信号线、第二触摸信号线、第三触摸信号线和第四触摸信号线。第一导电层或第二导电层包括使第一触摸信号线与第二触摸信号线电连接的第一桥接电极、使第三触摸信号线与第四触摸信号线电连接的第二桥接电极、以及使第一触摸连接电极与第二触摸连接电极电连接的第三桥接电极。
在实施方式中,辅助区域可包括第一桥接部和第二桥接部,第二桥接部在第一方向上比第一桥接部更远离主区域,第一桥接电极和第二桥接电极可位于第一桥接部处,并且第三桥接电极可位于第二桥接部处。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摸信号线可包括位于主区域处的第一触摸连接电极、位于弯曲区域和第一桥接部中的每个处的源极连接电极、以及位于第二桥接部处并且位于与第一触摸连接电极相同的层处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并且第一触摸连接电极和第二触摸连接电极可位于与源极连接电极不同的层处。
在实施方式中,第四导电层还可包括第一触摸连接电极和第二触摸连接电极,并且第三导电层还可包括源极连接电极。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可包括位于第三导电层与第三绝缘层之间的封装层,并且第三绝缘层可直接位于封装层上。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桥接电极和第二桥接电极可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第一桥接电极和第二桥接电极可位于彼此不同的层处。
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多个触摸信号线和多个触摸电极,该多个触摸信号线和多个触摸电极通过在与触摸信号线延伸到焊盘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排列(例如,或者延伸)的桥接电极而彼此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相应地,可减少触摸焊盘的数量。其结果,可提供将驱动集成电路安装在显示面板上的足够的区域。另外,可减少触摸焊盘单元中的死区。
然而,应注意,本公开的各方面和特征不限于以上描述的效果,并且通过以下描述,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方面和特征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布局的平面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于弯曲状态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区域的剖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构件和触摸构件的布局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感测电极和驱动电极的放大平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布置在主区域、弯曲区域和辅助区域处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
图8是图7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沿图8的线IX-IX'截取的剖面图。
图10是沿图8的线X-X'截取的剖面图。
图11是沿图8的线XI-XI'截取的剖面图。
图12是沿图8的线XII-XII'截取的剖面图。
图13至图1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7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布置在主区域、弯曲区域和辅助区域处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
图18是图17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9是沿图18的线XIX-XIX'截取的剖面图。
图20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布置在主区域、弯曲区域和辅助区域处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布置在主区域、弯曲区域和辅助区域中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
图22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布置在主区域、弯曲区域和辅助区域中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
图23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布置在辅助区域中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
图24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布置在辅助区域中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仅受限于本文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反,这些实施方式被提供为示例,以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且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发明的方面和特征。相应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方面和特征而言并不是必要的工艺、元件和技术可不被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整个所附的附图和书面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并因此其描述可不被重复。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元件、层和区域的相对尺寸可被放大和/或简化。空间相对措辞诸如“下面(beneath)”、“下方(below)”、“下(lower)”、“下方(under)”、“上方(above)”、“上(upper)”、“顶部(top)”和类似措辞可在本文中出于解释的便利而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与其它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应理解,除了附图中所示的取向之外,空间相对措辞旨在还包括装置在使用或在操作中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below)”、“下面(beneath)”或者“下方(under)”的元件将随后被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above)”。因此,示例性措辞“下方(below)”和“下方(under)”可包含上方和下方的取向两者。装置可以其它方式取向(例如,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它取向),并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应被相应地解释。
在本文中参照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对应的各种剖面图来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由此,将预期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而导致图中所示的形状中的变化。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受限于图中所示的元件、层和区域的特定形状,而应包括例如因制造工艺引起的形状中的变化和偏差。例如,示出或描述为平坦的区域通常可能具有粗糙和/或非线性特征。此外,图中所示的锐角可以是圆形的。因此,图中所示的元件、层和区域本质上为示意性的,并且附图并不旨在示出元件、层和区域的精确形状,由此它们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应理解,尽管措辞“第一”、“第二”、“第三”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措辞限制。这些措辞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者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下面所描述的第一元件、第一部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者第一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第二部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者第二部分。
应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有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层。此外,还应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两个元件或层“之间”时,该元件或层可为两个元件或层之间的唯一元件或层,或者也可存在有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层。另一方面,应理解,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联接到”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应当以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方式来解释描述元件或层之间的关系的其它表述,诸如“直接在...之间”、“相邻于”或“直接相邻于”。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旨在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上下文中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a)”和“一(an)”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理解,当措辞“包括(comprise)”、“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e)”和“包括(including)”、“具有(has)”、“具有(have)”和“具有(having)”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示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者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集群的存在或者添加。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措辞“或”指示“和/或”,并且措辞“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在一列元件之后的表述如“…中的至少一个”修饰整列元件,而不是修饰该列中的个别元素。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措辞“基本上(substantially)”、“约(about)”、“大致(approximately)”和类似措辞用作近似的措辞而不是程度的措辞,并且旨在考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或计算值的固有偏差。例如,考虑到有关测量和与特定数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例如,测量系统的限制),本文中所使用的措辞“约(about)”、“大约(approximately)”和类似措辞包括所述值并且指示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约(about)”可指示在一个或者多个标准偏差内,或者在所述值的±30%、±20%、±10%或±5%之内。此外,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时,“可(may)”的使用是指“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措辞“使用(use)”、“使用(using)”和“使用(used)”可被考虑为分别与措辞“利用(utilize)”、“利用(utilizing)”和“利用(utilized)”同义。此外,措辞“示例性(exemplary)”旨在指示示例或者说明。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技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和/或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布局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于弯曲状态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如图1中所示,第一方向DR1可与第二方向DR2相交。为了示出的便利,在图1的平面图(例如,从与显示装置的表面垂直或基本上垂直的平面(或从法线方向)的视图)中,第一方向DR1示出为垂直方向,并且第二方向DR2示出为水平方向。相应地,为了示出的便利,在下面的描述中,当从俯视平面图(例如,从与显示装置的顶表面平行或基本上平行的平面(或从法线方向)的视图)观察时,在第一方向DR1上指向上方的向上箭头指示上侧,在第一方向DR1上指向下方的向下箭头指示下侧,在第二方向DR2上指向右方的向右箭头指示右侧,并且在第二方向DR2上指向左方的向左箭头指示左侧。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图中所示的方向,并且应理解,相对于示例性实施方式所指的方向为相对方向,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本文中所描述的方向。
参照图1至图3,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显示装置1可为用于提供显示屏幕的任何适当的电子装置的显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1可包括在用于提供显示屏幕的任何适当的便携式或非便携式电子装置中,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电子手表、智能手表、手表电话、移动通信终端、电子笔记本、电子书、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装置、游戏机、数码相机、电视、膝上型计算机、监视器、电子广告牌、物联网(IoT)装置和/或类似物。
显示装置1包括有源区域AAR和非有源区域NAR。显示装置1的显示区域可限定为显示图像的区域,并且显示装置1的非显示区域可限定为不显示图像的区域。另外,显示装置1的触摸区域可限定为感测到触摸输入的区域。相应地,有源区域AAR可包括显示区域和触摸区域。显示区域和触摸区域可在有源区域AAR处(例如,有源区域AAR中或有源区域AAR上)彼此重叠。其结果,可在有源区域AAR处显示图像,并且可在有源区域AAR处感测触摸输入。
有源区域AAR可具有与带成角度的角落的矩形或带圆角的角落的矩形对应的形状。例如,在图1中有源区域AAR示出为具有与带圆角的角落的矩形对应的形状,该形状具有比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侧面长的、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侧面。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例如,有源区域AAR可具有各种适当的形状,诸如具有比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侧面长的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侧面的带成角度的角落的矩形形状、具有比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侧面长的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侧面的(例如,具有成角度的角落或圆角的角落的)矩形形状、正方形、其它适当的多边形、圆形、椭圆形和/或类似形状。
非有源区域NAR布置在有源区域AAR周围。非有源区域NAR可限定(例如,可为)边框区域。非有源区域NAR可围绕有源区域AAR的所有侧面(例如,图1中的四个侧面)。例如,非有源区域NAR可围绕有源区域AAR的周边。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非有源区域NAR可不布置成与有源区域AAR的上侧相邻,或者可不布置成与有源区域AAR的左侧和/或右侧相邻。换言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非有源区域NAR可部分地围绕有源区域AAR的周边。
显示装置1的用于将信号施加到有源区域AAR(例如,显示区域和/或触摸区域)的信号线和/或驱动电路可布置在非有源区域NAR处(例如,非有源区域NAR中或非有源区域NAR上)。非有源区域NAR可不包括显示区域。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非有源区域NAR可不包括触摸区域。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非有源区域NAR可包括触摸区域的一部分(或部分),并且例如,诸如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构件可布置在触摸区域的包括在非有源区域NAR中的一部分中。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有源区域AAR可对应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例如,可与显示区域一致或基本上相同),并且非有源区域NAR可对应于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例如,可与非显示区域一致或基本上相同)。换言之,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有源区域AAR可限定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并且非有源区域NAR可限定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
显示装置1包括用于提供显示屏幕的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的示例可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微型LED显示面板、纳米LED显示面板、量子点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场发射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和/或类似物。在下文中,为了描述的便利,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提供为显示面板10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任何其它适当的显示面板可提供为显示面板10。
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用于感测触摸输入的触摸构件。触摸构件可提供为与显示面板10分离的面板或分离的膜,并且可连接到(例如,附接到)显示面板10,或者触摸构件可在显示面板10中(例如,显示面板10内或显示面板10内部)提供为触摸层的形式。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描述的方便,触摸构件被描述为布置在显示面板10中(例如,显示面板10内或显示面板10内部)以作为显示面板10的一部分(例如,包括在显示面板10中),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例如,显示面板10可包括柔性衬底,而柔性衬底包含诸如聚酰亚胺的柔性聚合物材料。相应地,显示面板10可为弯折的、弯曲的、折叠的和/或卷曲的。
显示面板10可包括弯曲区域BR。显示面板10可划分成位于弯曲区域BR的一侧上的主区域MR和位于弯曲区域BR的另一侧上的辅助区域SR。换言之,主区域MR可限定在显示面板10的相对于弯曲区域BR的一端处,并且辅助区域SR可限定在显示面板10的相对于弯曲区域BR的另一端处。
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位于主区域MR处(例如,主区域MR中或主区域MR上)。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像素。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主区域MR处(例如,主区域MR中或主区域MR上)的显示区域的边缘部分、弯曲区域BR的整体和辅助区域SR的整体可限定(例如,可为)非显示区域。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弯曲区域BR和/或辅助区域SR也可包括显示区域(或显示区域的一部分)。
当从俯视平面图(例如,从与显示装置1的顶表面平行或基本上平行的(或在法线方向上的)平面的视图)观察时,主区域MR可具有与显示装置1的外观相同或基本上相同(例如,或大体上相似)的形状。主区域MR可为位于一个平面中的平坦区域。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除了与弯曲区域BR连接的边缘(例如,侧面)以外,主区域MR的边缘(例如,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可被弯曲以形成弯曲表面或者可弯曲成直角。
当主区域MR的边缘中的至少一个弯折或弯曲时(例如,除了与弯曲区域BR连接的边缘(侧面)以外),显示区域(例如,显示区域的一部分)可布置在边缘中的至少一个处。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弯折或弯曲的边缘可在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处,或者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可布置在一起。
弯曲区域BR在第一方向DR1上连接到主区域MR的一侧。例如,弯曲区域BR可连接到主区域MR的下侧(例如,下部较短侧面)。弯曲区域BR的宽度可小于主区域MR的宽度(例如,下部较短侧面的宽度)。主区域MR与弯曲区域BR连接(或相交)的部分可切割成L形以限定凹入部分。
显示面板10可在弯曲区域BR处(例如,弯曲区域BR中或弯曲区域BR上)在厚度方向上(例如,在背离显示表面的方向上)以曲率向下弯曲。尽管图2示出了显示面板10可在弯曲区域BR处具有恒定的曲率半径,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显示面板10可对于不同的部分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随着显示面板10在弯曲区域BR处弯曲,显示面板10的表面可被反转。例如,显示面板10的面向上的表面可被弯曲以使得该表面在弯曲区域BR处面向外(例如,朝向一侧),且然后(例如,在辅助区域SR处)面向下。
辅助区域SR从弯曲区域BR的一侧延伸。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辅助区域SR可从弯曲区域BR的与主区域MR的相反的一侧延伸。在显示装置1被弯曲之后,辅助区域SR可在与主区域MR的表面平行或基本上平行的方向上延伸。辅助区域SR可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与主区域MR重叠。辅助区域SR的宽度(例如,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可等于或基本上等于弯曲区域BR的宽度,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如图1的平面图中所示,辅助区域SR可包括第一焊盘区域PA1以及定位成比第一焊盘区域PA1更远离弯曲区域BR的第二焊盘区域PA2。例如,第一焊盘区域PA1可布置在弯曲区域BR与第二焊盘区域PA2之间,以使得第一焊盘区域PA1比第二焊盘区域PA2更靠近弯曲区域BR。驱动芯片70可布置在辅助区域SR的第一焊盘区域PA1处(例如,第一焊盘区域PA1中或第一焊盘区域PA1上)。驱动芯片70可包括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的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可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集成电路和/或用于触摸单元(例如,触摸传感器)的集成电路。用于显示图像的集成电路和用于触摸单元的集成电路可提供为单独的芯片,或者可集成为单个芯片。
多个显示信号线焊盘和多个触摸信号线焊盘可布置在显示面板10的辅助区域SR的第二焊盘区域PA2处(例如,第二焊盘区域PA2中或第二焊盘区域PA2上)。驱动板90可连接到显示面板10的辅助区域SR的第二焊盘区域PA2。驱动板90可为柔性印刷电路板或膜(例如,柔性膜)。
参照图3,显示面板10可包括显示构件20、触摸构件30、偏振构件40和弯曲保护层(BPL)50。显示构件20可布置在主区域MR、弯曲区域BR和辅助区域SR中的每个处(例如,横跨它们)。例如,显示构件20可与主区域MR、弯曲区域BR和辅助区域SR中的每个重叠。如图3的放大剖面图中所示,显示构件20包括衬底单元(例如,衬底)101、布置在衬底单元101上的电路层(例如,薄膜晶体管)TR、布置在电路层TR上的发射层(例如,发光层)122、以及布置在发射层122上的封装层(或封装层)117(例如,参见图4)。显示构件20还可包括布置在发射层122下方的第一电极121和布置在发射层122上的第二电极123(例如,参见图4)。第一电极121、发射层122和第二电极123可形成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可布置在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处(例如,每个像素中或每个像素上)。
当如上所述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显示构件20的形状可与显示面板10的形状相同或基本上相同(例如,一致或基本上一致)。换言之,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显示构件20可具有与主区域MR、弯曲区域BR和辅助区域SR的形状(例如,集体形态)相同或基本上相同(例如,基本上一致)的形状。
触摸构件30可布置在显示构件20上。触摸构件30可布置在主区域MR、弯曲区域BR和辅助区域SR中的每个处(例如,横跨它们)。触摸构件30可形成在显示构件20上(例如,直接在显示构件20上)。触摸构件30可包括触摸绝缘层和布置在触摸绝缘层上的触摸导电层。
偏振构件40可布置在触摸构件30的主区域MR上,并且弯曲保护层50可布置在触摸构件30的弯曲区域BR上。
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触摸构件30的形状可与显示构件20的形状相同或基本上相同(例如,一致或基本上一致)。换言之,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触摸构件30可具有与主区域MR、弯曲区域BR和辅助区域SR的形状(例如,集体形态)相同或基本上相同(例如,基本上一致)的形状。
如图3中所示,偏振构件40通常可在厚度方向上与主区域MR重叠,并且可不与弯曲区域BR重叠(例如,可不布置在弯曲区域BR中)。弯曲保护层50可与弯曲区域BR重叠(例如,与弯曲区域BR完全重叠),并且可具有与相邻于弯曲区域BR的主区域MR和辅助区域SR中的每个的一部分(或部分)重叠(例如,可扩展到其)的部分。偏振构件40的侧表面可与弯曲保护层50的侧表面接触。换言之,在偏振构件40的侧表面与弯曲保护层50的侧表面之间可不存在间隔(或没有间隙)。弯曲保护层50的侧表面与偏振构件40的侧表面之间的边界可定位在主区域MR处(例如,主区域MR中或主区域MR上)。
再次参照图1,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如上所述,偏振构件40的形状可与触摸构件30的与主区域MR重叠的部分的形状相同或基本上相同(例如,一致或基本上一致)。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偏振构件40可小于触摸构件30,以使得触摸构件30的与主区域MR重叠的部分的边缘的一部分(或部分)可被暴露。
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如上所述,弯曲保护层50的形状可与触摸构件30的与弯曲区域BR重叠的部分的形状相同或基本上相同(例如,一致或基本上一致)。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弯曲保护层50的形状可为矩形或基本上为矩形。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弯曲保护层50可小于触摸构件30。例如,弯曲保护层50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可小于触摸构件30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区域的剖面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构件和触摸构件的布局的平面图。图6是感测电极和驱动电极的放大平面图。
参照图4至图6,衬底单元101可包括第一支承衬底102、布置在第一支承衬底102上的第二支承衬底103、以及布置在第一支承衬底102与第二支承衬底103之间的阻挡层104。第一支承衬底102和第二支承衬底103中的每个可为如上所述的柔性衬底。例如,第一支承衬底102和第二支承衬底103中的每个可为包括(例如,包含)聚合物有机材料的膜衬底或塑料衬底。例如,第一支承衬底102和第二支承衬底103可包括(例如,或可由以下材料形成)选自由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砜、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苯硫醚、聚芳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三乙酸纤维素和乙酸丙酸纤维素构成的集群中的材料。另外,衬底单元101可包括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
阻挡层104可布置在第一支承衬底102与第二支承衬底103之间,并且可将第一支承衬底102连接到第二支承衬底103。阻挡层104可为包括有机材料的第一支承衬底102和第二支承衬底103提供平坦的表面(例如,或者可使第一支承衬底102和第二支承衬底103中的每个的表面平坦或平坦化)。阻挡层104可包括无机材料(或可由无机材料制成)。
缓冲层111布置在衬底单元101上。例如,缓冲层111可布置在第二支承衬底103上。缓冲层111可为衬底单元101提供平滑的表面(例如,或者可使其表面平滑),并且可防止或基本上防止湿气和/或外部空气的渗透。缓冲层111可包括(例如,或可为)无机层。缓冲层111可包括(或可配置成)单层或多层。
薄膜晶体管(例如,或电路层)TR布置在缓冲层111上。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TR可布置在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处(例如,每个像素中或每个像素上)。薄膜晶体管TR可为驱动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例如,薄膜晶体管中的每个)TR可包括半导体层CH、栅电极G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
更详细地,半导体层CH布置在缓冲层111上。半导体层CH可包括非晶硅、多晶硅和/或有机半导体。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半导体层CH可包括(例如,可为)氧化物半导体。半导体层CH可包括沟道区、源区和漏区。源区和漏区可掺杂有杂质,并且可分别布置在沟道区的侧面(例如,相对两侧)处(例如,侧面上)。
栅极绝缘层112布置在半导体层CH上。栅极绝缘层112可包括(或可为)无机层。栅极绝缘层112可包括(或可配置成)单层或多层。
第一导电层DCL1可布置在栅极绝缘层112上。第一导电层DCL1可包括栅电极GE和存储电容器的第一电极CE1。第一导电层DCL1还可包括多个扫描线。栅电极GE可连接到多个扫描线中的一个。
第一导电层DCL1可包括导电金属材料(或者可由其制成)。例如,第一导电层DCL1可包括钼(Mo)、铝(Al)、铜(Cu)、钛(Ti)和/或类似物。第一导电层DCL1可包括(或可配置成)单层或多层。
第一层间介电层113布置在第一导电层DCL1上。第一层间介电层113可包括(或可为)无机层。第一层间介电层113可包括(或可配置成)单层或多层。
第二导电层DCL2可布置在第一层间介电层113上。第二导电层DCL2可包括存储电容器的第二电极CE2。第二电极CE2和第一导电层DCL1的第一电极CE1可形成电容器(例如,存储电容器),其中第一层间介电层113用作电介质材料。第二导电层DCL2可包括导电金属材料(或可由其制成)。例如,第二导电层DCL2可包括钼(Mo)、铝(Al)、铜(Cu)、钛(Ti)和/或类似物。第二导电层DCL2可包括(或可配置成)单层或多层。
第二层间介电层114可布置在第二导电层DCL2上。第二层间介电层114可包括(或可为)无机层。第二层间介电层114可包括(或可配置成)单层或多层。
第三导电层DCL3可布置在第二层间介电层114上。第三导电层DCL3可包括源电极SE、漏电极DE和源极连接电极SCE。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导电层DCL3还可包括高电平电压线、低电平电压线和多个数据线,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通过穿过第一层间介电层113、第二层间介电层114和栅极绝缘层112中的每个形成的接触孔分别电连接到半导体层CH的源区和漏区。
源极连接电极SCE可电连接到每个像素的薄膜晶体管TR。源极连接电极SCE可通过接触孔电连接到触摸构件30。
第三导电层DCL3包括导电金属材料(或由其制成)。例如,第三导电层DCL3可包括铝(Al)、铜(Cu)、钛(Ti)、钼(Mo)和/或类似物。
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位于衬底单元101上的存储电容器和开关薄膜晶体管。
保护层115布置在第三导电层DCL3和第二层间介电层114上。保护层115布置成覆盖包括薄膜晶体管TR的像素电路。保护层115可包括(或可为)平坦化层。例如,平坦化层可包括适当的材料,诸如丙烯酸和/或聚酰亚胺。
多个第一电极121可布置在保护层115上。第一电极121可为各自布置在像素中的相应像素中的像素电极。另外,第一电极121中的每个可为对应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
第一电极121可通过延伸过(例如,经过)保护层115的通孔电连接到布置在衬底单元101上的漏电极DE或源电极SE。
第一电极121可包括具有高功函数的适当的材料。例如,第一电极121可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氧化铟(In2O3)和/或类似物。上述导电材料中的每个具有相对高的功函数,并且为透明的或基本上透明的。当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是顶部发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时,除了(或代替)上面列出的导电材料以外,第一电极121还可包括例如反射材料,诸如银(Ag)、镁(Mg)、铝(Al)、铂(Pt)、铅(Pb)、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锂(Li)、钙(Ca)或其组合物。相应地,第一电极121可具有包括(例如,来自上述导电材料和反射材料中的)适当的导电材料和适当的反射材料的单层结构,或者可具有多个单层彼此堆叠的多层结构。
堤层116布置在第一电极121上(例如,上方)。堤层116包括多个开口,开口中的每个暴露第一电极121中相应的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或部分)。堤层116可包括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堤层116可包括适当的材料,诸如光致抗蚀剂、聚酰亚胺树脂、丙烯酸树脂、硅化合物、聚丙烯酸树脂和/或类似物。
发射层(例如,有机发射层)122布置在由堤层116的开口暴露的第一电极121上。有机发射层122可包括(或可为)用于发射适当的颜色(例如,特定或期望的颜色)的光的颜色发射层。例如,有机发射层122可包括用于发射红色光的红色发射层122_1、用于发射绿色光的绿色发射层122_2和用于发射蓝色光的蓝色发射层122_3。颜色发射层可分别布置在像素处(例如,像素中或像素上)。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图4中所示的有机发射层不同,有机发射层122可形成为单个单元(例如,单一层)。换言之,像素可共享单个有机发射层122。有机发射层122可包括用于发射具有适当颜色的光的颜色发射层(或由其制成)。例如,有机发射层122可包括(或可为)用于发射蓝色光的蓝色发射层。在这种情况下,波长转换图案还可布置在有机发射层122上(例如,上方)以用于转换从有机发射层122发射的光的颜色。
第二电极123布置在有机发射层122上。第二电极123可为横跨像素中的每个(例如,所有)延伸的公共电极。另外,第二电极123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
第二电极123可包括具有低功函数的适当材料(或可由其制成)。例如,第二电极123可包括Li、Ca、LiF/Ca、LiF/Al、Al、Mg、Ag、Pt、Pd、Ni、Au、Nd、Ir、Cr、BaF2、Ba、或它们的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例如,Ag和Mg的混合物)。第二电极123还可包括辅助电极。例如,辅助电极可包括通过沉积适当的材料并且在层上沉积适当的透明金属氧化物,诸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氧化铟锡锌(ITZO)和/或类似物而形成的层。
当显示装置1是顶部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时,例如,具有小的功函数的薄导电层可形成为第二电极123,并且其上可形成有适当的透明导电层,诸如氧化铟锡(ITO)层、氧化铟锌(IZO)层、氧化锌(ZnO)层、氧化铟(In2O3)层和/或类似物。
如上所述,第一电极121、有机发射层122和第二电极123可形成发光元件。
在第一电极121与有机发射层122之间可布置空穴注入层和/或空穴传输层,并且在有机发射层122与第二电极123之间可布置电子传输层和/或电子注入层。
封装层117布置在第二电极123上。封装层117包括至少一个无机层和至少一个有机层。至少一个无机层和至少一个有机层可彼此堆叠。例如,如图4中所示,封装层117可包括(或可配置成)包含彼此堆叠(例如,按照以下顺序被顺序地彼此堆叠)的第一无机封装层117a、有机封装层117b和第二无机封装层117c的多层。第一无机封装层117a和第二无机封装层117c可包括选自由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和氧氮化硅(SiONx)构成的集群中的一个或多个。有机封装层117b可包括选自由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构成的集群中的一种。
触摸构件30布置在封装层117上。触摸构件30可与封装层117的第二无机封装层117c的上表面接触(例如,直接接触)。
触摸构件30可包括触摸绝缘层310和布置在触摸绝缘层310上的触摸导电层TCL。
触摸绝缘层310可布置在第二无机封装层117c上。例如,触摸绝缘层310可以直接布置在第二无机封装层117c上。触摸绝缘层310可将触摸导电层TCL与显示构件20的其它多个导电层绝缘。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摸绝缘层310可包括无机绝缘材料。例如,无机绝缘材料可包括选自由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和氧氮化硅(SiONx)构成的集群中的至少一种。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摸绝缘层310可包括有机材料。例如,有机材料可包括选自由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异戊二烯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硅氧烷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苝树脂构成的集群中的至少一种。
触摸导电层TCL可布置在触摸绝缘层310上。触摸导电层TCL可包括多个驱动电极TE和多个感测电极RE。此外,触摸导电层TCL可包括电连接到多个驱动电极TE的触摸驱动信号线SLn2和电连接到多个感测电极RE的触摸感测信号线SLn1。
驱动电极TE可通过触摸驱动信号线SLn2从触摸驱动电路接收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可与相邻的感测电极RE形成互电容。感测电极RE布置成与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TE相邻,并且可通过触摸感测信号线SLn1将与互电容对应(例如,反映互电容)的电容值传输到触摸驱动电路。触摸驱动信号可包括多个脉冲。触摸驱动电路可实现为布置在图1中所示的驱动板90上的驱动芯片,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触摸驱动电路可基于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TE与布置成与驱动电极TE相邻的感测电极RE之间的电容值,来确定触摸是否被输入,并且可计算输入的触摸的坐标。
触摸构件30可包括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和非传感器区域NSA,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中布置有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触摸驱动信号线SLn2和触摸感测信号线SLn1,并且非传感器区域NSA布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周围(例如,以围绕其周边)。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可位于显示装置1的主区域MR的中心区域(例如,中心)处或者基本上位于中心区域处,并且非传感器区域NSA可位于主区域MR的边缘(例如,边框)和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下端(例如,下侧)处。非传感器区域NSA可位于显示装置1的弯曲区域BR和辅助区域SR中的每个处(例如,弯曲区域BR和辅助区域SR中的每个中或弯曲区域BR和辅助区域SR中的每个上)。非传感器区域NSA的位于辅助区域SR处(例如,位于辅助区域SR中或位于辅助区域SR上)的部分还包括辅助区。例如,如图5中所示,非传感器区域NSA的位于辅助区域SR处的部分还可包括多个桥接部MBP1至MBP4和多个焊盘部TPP1和TPP2。从触摸传感器区域TSA或主区域MR延伸到辅助区域SR的多个触摸驱动信号线SLn2和多个触摸感测信号线SLn1通过位于桥接部MBP1至MBP4处(例如,桥接部MBP1至MBP4中或桥接部MBP1至MBP4上)的桥接电极彼此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彼此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的触摸驱动信号线SLn2和触摸感测信号线SLn1连接到布置在焊盘部TPP1和TPP2处(例如,焊盘部TPP1和TPP2中或焊盘部TPP1和TPP2上)的多个焊盘。
更详细地,驱动芯片70可布置在辅助区域SR的中心区域(例如,中心)处。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辅助区域SR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可相对于驱动芯片70来限定。第一桥接部MBP1、第三桥接部MBP3和第一焊盘部TPP1中的每个可位于辅助区域SR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第一侧上。第二桥接部MBP2、第四桥接部MBP4和第二焊盘部TPP2中的每个可位于辅助区域SR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第二侧上。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和第二桥接部MBP2可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第三桥接部MBP3和第四桥接部MBP4可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并且第一焊盘部TPP1和第二焊盘部TPP2可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
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布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处(例如,触摸传感器区域TSA中或触摸传感器区域TSA上)。多个驱动电极TE可与单个感测电极RE相关联。例如,多个驱动电极TE可与单个感测电极RE形成电容值(例如,互电容)。不同的触摸驱动信号可施加到与单个感测电极RE相关联的多个驱动电极TE,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如图5中所示,单个感测电极RE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可大于与单个感测电极RE相关联的驱动电极TE中的每个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与单个感测电极RE相关联的驱动电极TE可位于感测电极RE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侧面上(例如,一侧上)。驱动电极TE可沿着第一方向DR1排列,并且可沿着第一方向DR1彼此间隔开。
单个感测电极RE和与单个感测电极RE相关联的多个驱动电极TE可形成触摸单元。触摸传感器区域TSA中可以行和列的矩阵排列有多个触摸单元。
如上所述,触摸感测信号线SLn1和触摸驱动信号线SLn2连接到形成触摸单元的感测电极RE和驱动电极TE。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因为触摸感测信号线SLn1和触摸驱动信号线SLn2在触摸构件30处(例如,触摸构件30中或触摸构件30上)布置在触摸导电层(例如,单个触摸导电层)TCL上,所以如果触摸焊盘延伸到第一焊盘部TPP1和第二焊盘部TPP2,则可能存在连接到与感测电极RE和驱动电极TE连接的触摸感测信号线SLn1和触摸驱动信号线SLn2的大量的触摸焊盘。随着布置在第一焊盘部TPP1和第二焊盘部TPP2处(例如,第一焊盘部TPP1和第二焊盘部TPP2中或第一焊盘部TPP1和第二焊盘部TPP2上)的触摸焊盘的数量增加,例如,辅助区域SR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增大。其结果,可能没有足够的空间将其它元件(例如,手写笔座)布置在由弯曲区域BR的切割成L形的部分(例如,主区域MR与弯曲区域BR连接或相交的部分)限定的凹入部分处(例如,凹入部分中或凹入部分上)。因此,边框宽度可能增加,并且辅助区域SR处(例如,辅助区域SR中或辅助区域SR上)布置有驱动芯片70的空间可能不足。
参照图6,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中的每个可具有网状结构以透射从显示构件20的有源区域AAR输出的光。例如,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中的每个可包括多个网格孔EA,并且触摸绝缘层310的一部分(或部分)可经由网格孔EA暴露。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的网格孔EA可在限定厚度方向的第三方向DR3上与显示构件20的发射区重叠。此外,网格孔EA的面积可大于显示构件20的发射区的面积。这样,即使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位于显示构件20的有源区域AAR上,从显示构件20的有源区域AAR输出的光也可经由网格孔EA透射过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
另外,如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那样,分别与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连接的触摸驱动信号线SLn2和触摸感测信号线SLn1也可包括网格孔EA。
图7是示出布置在主区域、弯曲区域和辅助区域处(例如,其中或其上)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图8是图7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9是沿图8的线IX-IX'截取的剖面图。图10是沿图8的线X-X'截取的剖面图。图11是沿图8的线XI-XI'截取的剖面图。图12是沿图8的线XII-XII'截取的剖面图。然而,图7和图8中所示的多个信号线和触摸电极的布局仅为示例性的,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根据一个或多个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使用多个信号线和多个触摸电极的各种适当的布局。例如,如下所述,布置在第一桥接部MBP1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中或第一桥接部MBP1上)的触摸信号线也可(例如,或可替代)布置在第二桥接部MBP2处(例如,第二桥接部MBP2中或第二桥接部MBP2上)。
参照图7至图12,感测电极RE可包括第一感测电极RE1至第六感测电极RE6。驱动电极TE可包括与第一感测电极RE1相关联的多个第一驱动电极(例如,TE11至TE13)TE1、与第二感测电极RE2相关联的多个第二驱动电极(例如,TE21至TE23)TE2、与第三感测电极RE3相关联的多个第三驱动电极(例如,TE31至TE33)TE3、与第四感测电极RE4相关联的多个第四驱动电极(例如,TE41至TE43)TE4、与第五感测电极RE5相关联的多个第五驱动电极(例如,TE51至TE53)TE5、以及与第六感测电极RE6相关联的多个第六驱动电极(例如,TE61至TE63)TE6。多个第一驱动电极TE1可包括第一-第一驱动电极TE11、第一-第二驱动电极TE12和第一-第三驱动电极TE13。多个第二驱动电极TE2可包括第二-第一驱动电极TE21、第二-第二驱动电极TE22和第二-第三驱动电极TE23。多个第三驱动电极TE3可包括第三-第一驱动电极TE31、第三-第二驱动电极TE32和第三-第三驱动电极TE33。多个第四驱动电极TE4可包括第四-第一驱动电极TE41、第四-第二驱动电极TE42和第四-第三驱动电极TE43。多个第五驱动电极TE5可包括第五-第一驱动电极TE51、第五-第二驱动电极TE52和第五-第三驱动电极TE53。多个第六驱动电极TE6可包括第六-第一驱动电极TE61、第六-第二驱动电极TE62和第六-第三驱动电极TE63。
触摸感测信号线SLn1可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RE1至第六感测电极RE6,并且触摸驱动信号线SLn2可连接到第一-第一驱动电极TE11至第六-第三驱动电极TE63。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可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RE1,第二触摸感测信号线SL21可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RE2,第三触摸感测信号线SL31可连接到第三感测电极RE3,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可连接到第四感测电极RE4,以及诸如此类。第二-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22可连接到第二-第三驱动电极TE23,第三-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32可连接到第三-第一驱动电极TE31,第五-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52可连接到第五-第一驱动电极TE51,第六-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62可连接到第六-第一驱动电极TE61,以及诸如此类。
另外,触摸构件30还可包括布置在非传感器区域NSA处(例如,非传感器区域NSA中或非传感器区域NSA上)的多个接地线GRL1至GRL4。第一接地线GRL1可布置于在第二方向DR2上与触摸构件30的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相邻(例如,在其一侧处)的非传感器区域NSA处(例如,非传感器区域NSA中或非传感器区域NSA上)。第二接地线GRL2可布置在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与第五-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52之间。第二接地线GRL2可位于驱动芯片70的在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一侧处(例如,一侧上)。第三接地线GRL3可布置于在第二方向DR2上与触摸构件30的第六-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62相邻(例如,在其一侧处)的非传感器区域NSA处(例如,非传感器区域NSA中或非传感器区域NSA上)。第四接地线GRL4可布置在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与第五-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52之间。第四接地线GRL4可位于驱动芯片70的在第二方向DR2上与布置第二接地线GRL2的一侧的相对侧处(例如,相对侧上)。
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第二触摸感测信号线SL21、第三触摸感测信号线SL31、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第二-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22和第三-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32中的每个可延伸过(例如,经过)辅助区域SR的第一桥接部MBP1和第三桥接部MBP3。
第五-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52和第六-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62中的每个可延伸过(例如,经过)第二桥接部MBP2。此外,第一接地线GRL1和第二接地线GRL2中的每个可延伸过(例如,经过)第一桥接部MBP1和第三桥接部MBP3,并且第三接地线GRL3和第四接地线GRL4中的每个可延伸过(例如,经过)第二桥接部MBP2和第四桥接部MBP4。
另一方面,在驱动芯片70与主区域MR之间在辅助区域SR上还可布置有电源电压线SL_VDD。电源电压线SL_VDD可从驱动板90接收电源电压以将电源电压供给到有源区域AAR处(例如,有源区域AAR中或有源区域AAR上)的多个像素。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电源电压线SL_VDD可布置在第一桥接部MBP1与第二桥接部MBP2之间、第一桥接部MBP1与第三桥接部MBP3之间、以及第二桥接部MBP2与第四桥接部MBP4之间。电源电压线SL_VDD可布置在上面参照图4描述的第三导电层DCL3上。
第一接地线GRL1和第二接地线GRL2中的每个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一接地线GRL1和第二接地线GRL2可延伸过(例如,经过)弯曲区域BR到达第一桥接部MBP1。第一接地线GRL1和第二接地线GRL2可通过在第一桥接部MBP1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中或第一桥接部MBP1上)的第一桥接电极BE1彼此电连接(电合并或电链接)。第一桥接电极BE1可布置在上面参照图4描述的第一导电层DCL1上。连接到第一桥接电极BE1的第一连接线CL1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以经过第三桥接部MBP3,并且可连接到第一触摸焊盘TP1。第一连接线CL1可电连接到第一接地线GRL1和第二接地线GRL2中的每个。第一连接线CL1可相对于第一接地线GRL1和第二接地线GRL2位于第一桥接电极BE1的相对侧处(例如,相对侧上),其中第一桥接电极BE1插置于第一接地线GRL1与第二接地线GRL2之间。
第三接地线GRL3和第四接地线GRL4中的每个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三接地线GRL3和第四接地线GRL4可延伸过(例如,经过)弯曲区域BR到达第二桥接部MBP2。第三接地线GRL3和第四接地线GRL4可通过第二桥接部MBP2处(例如,第二桥接部MBP2中或第二桥接部MBP2上)的第二桥接电极BE2彼此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第二桥接电极BE2可布置在上面参照图4描述的第一导电层DCL1上。连接到第二桥接电极BE2的第二连接线CL2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以经过第四桥接部MBP4,并且可连接到第二触摸焊盘TP2。第二连接线CL2可电连接到第三接地线GRL3和第四接地线GRL4中的每个。第二连接线CL2可相对于第三接地线GRL3和第四接地线GRL4位于第二桥接电极BE2的相对侧处(例如,相对侧上),其中第二桥接电极BE2插置于第三接地线GRL3与第四接地线GRL4。
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和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中的每个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和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可延伸过(例如,经过)弯曲区域BR到达第一桥接部MBP1。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和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可通过第一桥接部MBP1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中或第一桥接部MBP1上)的第三桥接电极BE3彼此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第三桥接电极BE3可布置在上面参照图4描述的第一导电层DCL1上。连接到第三桥接电极BE3的第三连接线CL3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到第三桥接部MBP3。第三连接线CL3可电连接到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和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中的每个。第三连接线CL3可相对于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和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位于第三桥接电极BE3的相对侧处(例如,相对侧上),其中第三桥接电极BE3插置于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与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之间。
第二触摸感测信号线SL21和第三触摸感测信号线SL31中的每个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二触摸感测信号线SL21和第三触摸感测信号线SL31可延伸过(例如,经过)弯曲区域BR到达第一桥接部MBP1。第二触摸感测信号线SL21和第三触摸感测信号线SL31可通过第一桥接部MBP1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中或第一桥接部MBP1上)的第四桥接电极BE4彼此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第四桥接电极BE4可布置在上面参照图4描述的第一导电层DCL1上。连接到第四桥接电极BE4的第四连接线CL4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到第三桥接部MBP3。第四连接线CL4可电连接到第二触摸感测信号线SL21和第三触摸感测信号线SL31中的每个。第四连接线CL4可相对于第二触摸感测信号线SL21和第三触摸感测信号线SL31位于第四桥接电极BE4的相对侧处(例如,相对侧上),其中第四桥接电极BE4插置于第二触摸感测信号线SL21与第三触摸感测信号线SL31之间。
第三连接线CL3和第四连接线CL4可通过第三桥接部MBP3处(例如,第三桥接部MBP3中或第三桥接部MBP3上)的第七桥接电极BE7彼此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第七桥接电极BE7可布置在上面参照图4描述的第一导电层DCL1上。电连接到第七桥接电极BE7的第七连接线CL7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到第一焊盘部TPP1。第七连接线CL7可连接到第一焊盘部TPP1处(例如,第一焊盘部TPP1中或第一焊盘部TPP1上)的第三触摸焊盘TP3。第七连接线CL7可电连接到第三连接线CL3和第四连接线CL4中的每个。第七连接线CL7可相对于第三连接线CL3和第四连接线CL4位于第七桥接电极BE7的相对侧处(例如,相对侧上),其中第七桥接电极BE7插置于第三连接线CL3与第四连接线CL4之间。
第二-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22和第三-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32中的每个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二-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22和第三-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32可延伸过(例如,经过)弯曲区域BR到达第一桥接部MBP1。第二-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22和第三-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32可通过第一桥接部MBP1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中或第一桥接部MBP1上)的第六桥接电极BE6彼此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第六桥接电极BE6可布置在上面参照图4描述的第一导电层DCL1上。连接到第六桥接电极BE6的第五连接线CL5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到第三桥接部MBP3。第五连接线CL5可电连接到第二-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22和第三-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32中的每个。第五连接线CL5可相对于第二-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22和第三-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32位于第六桥接电极BE6的相对侧处(例如,相对侧上),其中第六桥接电极BE6插置于第二-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22与第三-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32之间。
第五-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52和第六-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62中的每个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五-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52和第六-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62可延伸过(例如,经过)弯曲区域BR到达第二桥接部MBP2。第五-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52和第六-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62可通过第二桥接部MBP2处(例如,第二桥接部MBP2中或第二桥接部MBP2上)的第五桥接电极BE5彼此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第五桥接电极BE5可布置在上面参照图4描述的第一导电层DCL1上。连接到第五桥接电极BE5的第六连接线CL6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可在第二桥接部MBP2与第四桥接部MBP4之间在第二方向DR2上弯曲以延伸到第三桥接部MBP3。第六连接线CL6可电连接到第五-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52和第六-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62中的每个。第六连接线CL6可相对于第五-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52和第六-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62位于第五桥接电极BE5的相对侧处(例如,相对侧上),其中第五桥接电极BE5插置于第五-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52与第六-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62之间。
第五连接线CL5和第六连接线CL6可通过第三桥接部MBP3处(例如,第三桥接部MBP3中或第三桥接部MBP3上)的第八桥接电极BE8彼此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第八桥接电极BE8可布置在上面参照图4描述的第一导电层DCL1上。电连接到第八桥接电极BE8的第五十六连接线CL56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到第一焊盘部TPP1。第五十六连接线CL56可连接到第一焊盘部TPP1处(例如,第一焊盘部TPP1中或第一焊盘部TPP1上)的第四触摸焊盘TP4。第五十六连接线CL56可电连接到第五连接线CL5和第六连接线CL6中的每个。第五十六连接线CL56可相对于第五连接线CL5和第六连接线CL6位于第八桥接电极BE8的相对侧处(例如,相对侧上),其中第八桥接电极BE8插置于第五连接线CL5与第六连接线CL6之间。
参照图8至图12,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第二触摸感测信号线SL21、第三触摸感测信号线SL31、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第二-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22、第三-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32、第五-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52、第六-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62、第一接地线GRL1和第二接地线GRL2中的每个可包括布置在主区域MR处(例如,主区域MR中或主区域MR上)的第一触摸连接电极TCE1、以及通过第一接触孔CNT1与第一触摸连接电极TCE1连接(例如,与其接触)的源极连接电极SCE。第一触摸连接电极TCE1可布置在触摸导电层TCL上,并且源极连接电极SCE可布置在第三导电层DCL3上。第一接触孔CNT1可延伸(例如,穿透)过触摸绝缘层310、封装层117、堤层116和保护层115中的每个。
第一触摸连接电极TCE1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第一触摸连接电极TCE1可在第一方向DR1上从主区域MR延伸到第一接触孔CNT1,并且可通过与弯曲区域BR相邻的主区域MR处(例如,主区域MR中或主区域MR上)的第一接触孔CNT1电连接到源极连接电极SCE。源极连接电极SCE可布置在弯曲区域BR和辅助区域SR的每个上。源极连接电极SCE可布置成延伸到辅助区域SR的第一桥接部MBP1和/或第二桥接部MBP2。
在弯曲区域BR处(例如,弯曲区域BR中或弯曲区域BR上),通孔层VIA0可布置在衬底单元101上,并且源极连接电极SCE可布置在通孔层VIA0上。换言之,通孔层VIA0可布置在源极连接电极SCE与衬底单元101之间。在弯曲区域BR处(例如,弯曲区域BR中或弯曲区域BR上),可去除上面参照图4描述的无机层(例如,无机层的一部分),并且可布置通孔层VIA0,以使得弯曲应力可减少。
第一接地线GRL1和第二接地线GRL2中的每个的源极连接电极SCE可通过第二十一接触孔CNT21和第二十二接触孔CNT22电连接到在第一桥接部MBP1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中或第一桥接部MBP1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第一桥接电极BE1。第一接地线GRL1和第二接地线GRL2中的每个的源极连接电极SCE可通过上述第一连接线CL1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例如,可连接到第一连接线CL1)。第二十一接触孔CNT21和第二十二接触孔CNT22中的每个可延伸(例如,穿透)过第一层间介电层113和第二层间介电层114中的每个。
第三接地线GRL3和第四接地线GRL4中的每个的源极连接电极SCE可通过第六十一接触孔CNT61和第六十二接触孔CNT62电连接到在第二桥接部MBP2处(例如,第二桥接部MBP2中或第二桥接部MBP2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第二桥接电极BE2。第三接地线GRL3和第四接地线GRL4中的每个的源极连接电极SCE可通过上述第二连接线CL2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例如,可连接到第二连接线CL2)。第六十一接触孔CNT61和第六十二接触孔CNT62中的每个可延伸(例如,穿透)过第一层间介电层113和第二层间介电层114中的每个。
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和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中的每个的源极连接电极SCE可通过第三十一接触孔CNT31和第三十二接触孔CNT32电连接到在第一桥接部MBP1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中或第一桥接部MBP1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第三桥接电极BE3。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和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中的每个的源极连接电极SCE可通过上述第三连接线CL3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例如,可连接到第三连接线CL3)。第三十一接触孔CNT31和第三十二接触孔CNT32中的每个可延伸(例如,穿透)过第一层间介电层113和第二层间介电层114中的每个。
第二触摸感测信号线SL21和第三触摸感测信号线SL31中的每个的源极连接电极SCE可通过第四十一接触孔CNT41和第四十二接触孔CNT42电连接到在第一桥接部MBP1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中或第一桥接部MBP1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第四桥接电极BE4。第二触摸感测信号线SL21和第三触摸感测信号线SL31中的每个的源极连接电极SCE可通过上述第四连接线CL4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例如,可连接到第四连接线CL4)。第四十一接触孔CNT41和第四十二接触孔CNT42中的每个可延伸(例如,穿透)过第一层间介电层113和第二层间介电层114中的每个。
第二-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22和第三-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32中的每个的源极连接电极SCE可通过第五十一接触孔CNT51和第五十二接触孔CNT52电连接到在第一桥接部MBP1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中或第一桥接部MBP1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第六桥接电极BE6。第二-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22和第三-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32中的每个的源极连接电极SCE可通过上述第五连接线CL5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例如,可连接到第五连接线CL5)。第五十一接触孔CNT51和第五十二接触孔CNT52中的每个可延伸(例如,穿透)过第一层间介电层113和第二层间介电层114中的每个。
第五-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52和第六-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62中的每个的源极连接电极SCE可通过第七十一接触孔CNT71和第七十二接触孔CNT72电连接到在第二桥接部MBP2处(例如,第二桥接部MBP2中或第二桥接部MBP2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第五桥接电极BE5。第五-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52和第六-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62中的每个的源极连接电极SCE可通过上述第六连接线CL6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例如,可连接到第六连接线CL6)。第七十一接触孔CNT71和第七十二接触孔CNT72中的每个可延伸(例如,穿透)过第一层间介电层113和第二层间介电层114中的每个。
第一连接线CL1至第六连接线CL6中的每个的源极连接电极SCE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到第一桥接部MBP1和第二桥接部MBP2中相应的一个的端部,并且可通过第八接触孔CNT8电连接到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第八接触孔CNT8可布置在辅助区域SR处(例如,辅助区域SR中或辅助区域SR上),并且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第八接触孔CNT8可布置在第一桥接部MBP1和第二桥接部MBP2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和第二桥接部MBP2中或其上)。像第一接触孔CNT1那样,第八接触孔CNT8可延伸(例如,穿透)过触摸绝缘层310、封装层117、堤层116和保护层115中的每个。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可布置在触摸导电层TCL上,并且可布置在与第一触摸连接电极TCE1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层处(例如,其上)。
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可延伸到第一桥接部MBP1和第二桥接部MBP2以及第三桥接部MBP3和第四桥接部MBP4。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可进一步延伸到第一焊盘部TPP1和第二焊盘部TPP2以连接到多个触摸焊盘。
第三连接线CL3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和第四连接线CL4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中的每个可通过第九十一接触孔CNT91和第九十二接触孔CNT92电连接到在第三桥接部MBP3处(例如,第三桥接部MBP3中或第三桥接部MBP3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第七桥接电极BE7。第三连接线CL3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和第四连接线CL4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中的每个可通过上述第七连接线CL7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例如,可连接到第七连接线CL7)。第九十一接触孔CNT91和第九十二接触孔CNT92中的每个可延伸(例如,穿透)过第一层间介电层113和第二层间介电层114、触摸绝缘层310、封装层117、堤层116和保护层115。
第五连接线CL5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和第六连接线CL6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中的每个可通过第一百零一接触孔CNT101和第一百零二接触孔CNT102电连接到在第三桥接部MBP3处(例如,第三桥接部MBP3中或第三桥接部MBP3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第八桥接电极BE8。第五连接线CL5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和第六连接线CL6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中的每个可通过上述第五十六连接线CL56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通过(例如,可连接到第五十六连接线CL56)。第一百零一接触孔CNT101和第一百零二接触孔CNT102可延伸(例如,穿透)过第一层间介电层113和第二层间介电层114、触摸绝缘层310、封装层117、堤层116和保护层115中的每个。
第一连接线CL1至第六连接线CL6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中的每个可在厚度方向上与电源电压线SL_VDD重叠。然而,因为如上所述,电源电压线SL_VDD布置在第三导电层DCL3上,同时如上所述第一连接线CL1至第六连接线CL6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布置在作为与第三导电层DCL3不同的层的触摸导电层TCL上,所以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与电源电压线SL_VDD之间没有产生短路。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因为触摸感测信号线SLn1和触摸驱动信号线SLn2在触摸构件30处(例如,触摸构件30中或触摸构件30上)布置在单个触摸导电层TCL上,所以如果触摸焊盘延伸到第一焊盘部TPP1和第二焊盘部TPP2,则可能存在连接到与感测电极RE和驱动电极TE连接的触摸感测信号线SLn1和触摸驱动信号线SLn2的大量的触摸焊盘。随着布置在第一焊盘部TPP1和第二焊盘部TPP2处(例如,第一焊盘部TPP1和第二焊盘部TPP2中或其上)的触摸焊盘的数量增加,例如,辅助区域SR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增大。其结果,可能没有足够的空间将其它元件(例如,手写笔座)布置在弯曲区域BR处(例如,弯曲区域BR中或弯曲区域BR上)切割成L形的凹入部分处(例如,凹入部分中或凹入部分上)。这样,边框的宽度可能增加,并且可能没有足够的空间将驱动芯片70布置在辅助区域SR处(例如,辅助区域SR中或辅助区域SR上)。在这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与多个触摸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摸信号线可通过在与触摸信号线延伸到焊盘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排列的桥接电极彼此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相应地,可减少触摸焊盘的数量。另外,如上所述,在其处(例如,其中或其上)布置有桥接电极的桥接部也可包括例如触摸信号线首先彼此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诸如在第一桥接部和第二桥接部处的部分、以及例如经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触摸信号线再次彼此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诸如在第三桥接部和第四桥接部处的部分。相应地,可进一步减少(例如,显著减少)触摸焊盘的数量。
另外,位于驱动芯片70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一侧上的第一桥接部MBP1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中或第一桥接部MBP1上)彼此或与其它信号线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触摸信号线、以及位于驱动芯片70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相对侧上的第二桥接部MBP2处(例如,第二桥接部MBP2中或第二桥接部MBP2上)彼此或与其它信号线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触摸信号线可延伸到第三桥接部MBP3以彼此连接(合并或链接)。相应地,可进一步减少触摸焊盘的数量。其结果,可提供将驱动芯片70安装在显示面板10上的足够的区域。另外,可在触摸焊盘单元中减少死区。
在下文中,将对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进行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或基本上相同(例如,相似)的元件将由相同或基本上相同(例如,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因此,对其的冗余描述可不重复或可简短地描述。
图13至图1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根据图13至图15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与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桥接电极布置在第二导电层DCL2上。
更详细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在触摸构件处(例如,触摸构件中),桥接电极可布置在第二导电层DCL2上。例如,如图13至图15中所示,第三桥接电极BE3_1和第七桥接电极BE7_1可布置在第二导电层DCL2上。尽管描述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三桥接电极BE3_1和第七桥接电极BE7_1布置在第二导电层DCL2上,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以上描述的其它桥接电极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在触摸构件30处(例如,触摸构件30中)布置在第二导电层DCL2上。此外,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摸构件中的桥接电极中的一些可布置在第一导电层DCL1上,而触摸构件中的一些其它桥接电极可布置在第二导电层DCL2上。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根据图16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与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线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通过布置在第三导电层DCL3上的桥接电极电连接。
更详细地,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中,连接线的第二触摸连接电极TCE2可通过布置在第三导电层DCL3上的桥接电极彼此电连接。例如,第七桥接电极BE7_2可布置在第三导电层DCL3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八桥接电极也可布置在第三导电层DCL3上。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摸构件的桥接电极中的一些可布置在第一导电层DCL1和/或第二导电层DCL2上,而一些其它桥接电极可布置在第三导电层DCL3上。
图17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布置在主区域、弯曲区域和辅助区域中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图18是图17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19是沿图18的线XIX-XIX'截取的剖面图。
根据图17至图19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与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桥接电极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
更详细地,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中,桥接电极可布置为使得它们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例如,如图17中所示,第三桥接电极BE3和第四桥接电极BE4_1可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桥接电极BE3和第四桥接电极BE4_1可布置在彼此不同的层上,以使得第三桥接电极BE3和第四桥接电极BE4_1彼此重叠。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桥接电极BE3可布置在第一导电层DCL1上,并且第四桥接电极BE4_1可布置在第二导电层DCL2上,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第三桥接电极BE3和第四桥接电极BE4_1可布置在导电层中彼此不同的任何适当的导电层上。由于第三桥接电极BE3布置在与其上布置有第四桥接电极BE4_1的层(例如,第二导电层DCL2)不同的层(例如,第一导电层DCL1)上,所以即使第三桥接电极BE3和第四桥接电极BE4_1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在它们之间也不可能产生短路。另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桥接电极BE3可布置在第二导电层DCL2上,并且第四桥接电极BE4_1可布置在第一导电层DCL1上。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可通过将桥接电极布置在不同的层上以使得它们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来减少从俯视平面图观察时由桥接电极占据的面积。
尽管根据图17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三桥接电极BE3和第四桥接电极BE4_1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布置在不同的层上,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这种重叠结构可以以各种桥接电极的各种适当的组合来实现。例如,如上面参照图16描述的,布置在第三桥接部MBP3和第四桥接部MBP4处(例如,第三桥接部MBP3和第四桥接部MBP4中或第三桥接部MBP3和第四桥接部MBP4上)的桥接电极可布置在第一导电层DCL1、第二导电层DCL2和/或第三导电层DCL3上。相应地,布置在第三桥接部MBP3和第四桥接部MBP4处(例如,第三桥接部MBP3和第四桥接部MBP4中或第三桥接部MBP3和第四桥接部MBP4上)并且布置在第一导电层DCL1至第三导电层DCL3之中的不同的层上的桥接电极中的一些可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
图20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布置在主区域、弯曲区域和辅助区域中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
根据图20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与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多个信号线在第一桥接部MBP1和第二桥接部MBP2中的每个处(例如,每个中或每个上)彼此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在第二桥接部MBP2处(例如,第二桥接部MBP2中或第二桥接部MBP2上)彼此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信号线连接到在第一桥接部MBP1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中或第一桥接部MBP1上)彼此连接(例如,合并)的信号线,并且信号线可在第三桥接部MBP3处(例如,第三桥接部MBP3中或第三桥接部MBP3上)再次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到其它线。
更详细地,感测电极RE还可包括第七感测电极RE7和第八感测电极RE8,并且驱动电极TE还可包括与第七感测电极RE7相关联的第七-第一驱动电极TE71至第七-第三驱动电极TE73、以及与第八感测电极RE8相关联的第八-第一驱动电极TE81至第八-第三驱动电极TE83。第七-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72可连接到第七-第一驱动电极TE71,并且第八-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82可连接到第八-第一驱动电极TE81。
第七-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72和第八-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82中的每个可在辅助区域SR处(例如,辅助区域SR中或辅助区域SR上)延伸过(例如,经过)第一桥接部MBP1和第三桥接部MBP3。
第七-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72和第八-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82中的每个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七-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72和第八-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82中的每个可延伸过(例如,经过)弯曲区域BR到达第一桥接部MBP1。第七-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72和第八-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82可通过第一桥接部MBP1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中或第一桥接部MBP1上)的第八桥接电极BE8彼此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第八桥接电极BE8可布置在上面参照图4描述的第一导电层DCL1上。连接到第八桥接电极BE8的第七十八连接线CL78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七十八连接线CL78可电连接到第七-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72和第八-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82中的每个。第七十八连接线CL78可相对于第七-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72和第八-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82位于第五桥接电极BE5的相对侧处(例如,相对侧上),其中第八桥接电极BE8插置于第七-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72与第八-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线SL82之间。
第六连接线CL6可电连接到第五连接线CL5。第六连接线CL6可在没有任何桥接电极的情况下直接连接到第五连接线CL5。通过使第五连接线CL5和第六连接线CL6连接(例如,合并)而形成的第五十六连接线CL56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可通过第三桥接部MBP3处的第九桥接电极BE9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到第七十八连接线CL78。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其处(例如,其中或其上)布置有桥接电极的桥接部也可包括例如触摸信号线首先彼此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诸如第一桥接部和/或第二桥接部处的部分、以及例如经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触摸信号线再次彼此或与其它信号线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诸如第三桥接部和/或第四桥接部处的部分。相应地,可减少(例如,显著减少)触摸焊盘的数量。
另外,位于驱动芯片70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一侧上的第一桥接部MBP1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中或第一桥接部MBP1上)彼此或与其它信号线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触摸信号线、以及位于驱动芯片70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相对侧上的第二桥接部MBP2处(例如,第二桥接部MBP2中或第二桥接部MBP2上)彼此或与其它信号线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触摸信号线可延伸到第三桥接部MBP3以彼此连接(合并或链接)。相应地,可进一步减少触摸焊盘的数量。其结果,可提供将驱动芯片70安装在显示面板10上的足够的区域。另外,可减少触摸焊盘单元中的死区。
图21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布置在主区域、弯曲区域和辅助区域中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
根据图21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与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桥接部MBP1和第三桥接部MBP3中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信号线和在第二桥接部MBP2和第四桥接部MBP4中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信号线可在第三桥接部MBP3处(例如,第三桥接部MBP3中或第三桥接部MBP3上)再次彼此或与其它信号线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
更详细地,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中,在第一桥接部MBP1和第三桥接部MBP3处(例如,第一桥接部MBP1和第三桥接部MBP3中或其上)彼此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信号线和在第二桥接部MBP2和第四桥接部MBP4处(例如,第二桥接部MBP2和第四桥接部MBP4中或其上)彼此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信号线可在第三桥接部MBP3处(例如,第三桥接部MBP3中或第三桥接部MBP3上)再次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例如,感测电极RE还可包括第九感测电极RE9和第十感测电极RE10,并且驱动电极TE还可包括与第九感测电极RE9相关联的第九-第一驱动电极TE91至第九-第三驱动电极TE93、以及与第十感测电极RE10相关联的第十-第一驱动电极TE101至第十-第三驱动电极TE103。第九-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92可连接到第九-第一驱动电极TE91,并且第十-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102可连接到第十-第三驱动电极TE103。
第九-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92和第十-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102中的每个可在辅助区域SR中延伸过(例如,经过)第二桥接部MBP2和第四桥接部MBP4。
第九-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92和第十-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102可通过第二桥接部MBP2处(例如,第二桥接部MBP2中或第二桥接部MBP2上)的第十桥接电极BE10彼此电连接(例如,电合并或电链接)。电连接到第十桥接电极BE10的第九百二十一连接线CL921可电连接到第九-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92和第十-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102中的每个。第九百二十一连接线CL921可通过第四桥接部MBP4处(例如,第四桥接部MBP4中或第四桥接部MBP4上)的第十一桥接电极BE11电连接到上述第六连接线CL6(例如,与其合并或链接)。电连接到第十一桥接电极BE11的第九十二十一连接线CL9211可延伸到第三桥接部MBP3,并且可通过第十二桥接电极BE12电连接到上述第七连接线CL7(例如,与其合并或链接)。电连接到第十二桥接电极BE12的第九百二十一十一连接线CL92111可连接到布置在第一焊盘部TPP1处(例如,第一焊盘部TPP1中或第一焊盘部TPP1上)的第五触摸焊盘TP5。
图22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布置在主区域、弯曲区域和辅助区域中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
根据图22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与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源电压线SL_VDD与延伸过(例如,经过)主区域MR的连接部之间还布置有第五桥接部MBP5。
第五桥接部MBP5可执行与上述第一桥接部MBP1或第二桥接部MBP2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其它元件与上面描述的元件相同或基本上相同,并因此,其冗余描述可不被重复。
图23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布置在辅助区域中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
根据图23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与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桥接部MBP1可由电源电压线SL_VDD_1划分。
更详细地,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构件中,第一桥接部MBP1可由电源电压线SL_VDD_1划分。
第一桥接部MBP1可由电源电压线SL_VDD_1划分为第一子桥接部MBP11和第二子桥接部MBP12,并且第二桥接部MBP2可由电源电压线SL_VDD_1划分为第三子桥接部MBP21和第四子桥接部MBP22。第二子桥接部MBP12可布置在第一子桥接部MBP11与第三子桥接部MBP21之间,并且第三子桥接部MBP21可布置在第二子桥接部MBP12与第四子桥接部MBP22之间。
根据图23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和第二触摸感测信号线SL21可通过第一子桥接部MBP11处(例如,第一子桥接部MBP11中或第一子桥接部MBP11上)的第十三桥接电极BE13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第三触摸感测信号线SL31和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可通过第二子桥接部MBP12处(例如,第二子桥接部MBP12中或第二子桥接部MBP12上)的第十四桥接电极BE14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通过第十三桥接电极BE13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第一触摸感测信号线SL11和第二触摸感测信号线SL21中的每个可电连接到第八连接线CL8。通过第十四桥接电极BE14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第三触摸感测信号线SL31和第四触摸感测信号线SL41中的每个可电连接到第九连接线CL9。
第八连接线CL8和第九连接线CL9可通过第三桥接部MBP3处(例如,第三桥接部MBP3中或第三桥接部MBP3上)的第十五桥接电极BE15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通过第十五桥接电极BE15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第八连接线CL8和第九连接线CL9中的每个可(例如,经由第十连接线CL10)连接到第六触摸焊盘TP6。
另外,第一-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12和第三-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32可分别在第一子桥接部MBP11和第二子桥接部MBP12中延伸(例如,横跨它们延伸),并且第一-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12和第三-第二触摸驱动信号线SL32可通过第三桥接部MBP3与第一子桥接部MBP11和第二子桥接部MBP12之间的第十六桥接电极BE16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
另外,第三-第三触摸驱动信号线SL33和第四-第三触摸驱动信号线SL43可分别在第二子桥接部MBP12和第三子桥接部MBP21中延伸(例如,横跨它们延伸),并且第三-第三触摸驱动信号线SL33和第四-第三触摸驱动信号线SL43可通过第四桥接部MBP4与第二子桥接部MBP12和第三子桥接部MBP21之间的第十七桥接电极BE17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
图24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布置在辅助区域中的信号线的布局的视图。
参照图24,第五触摸感测信号线SL51和第六触摸感测信号线SL61可通过第三子桥接部MBP21处(例如,第三子桥接部MBP21中或第三子桥接部MBP21上)的第十六桥接电极BE16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第七触摸感测信号线SL71和第八触摸感测信号线SL81可通过第四子桥接部MBP22处(例如,第四子桥接部MBP22中或第四子桥接部MBP22上)的第十七桥接电极BE17彼此电连接(或合并或链接)。通过第十六桥接电极BE16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第五触摸感测信号线SL51和第六触摸感测信号线SL61中的每个可电连接到第十一连接线CL11。通过第十七桥接电极BE17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第七触摸感测信号线SL71和第八触摸感测信号线SL81中的每个可电连接到第十二连接线CL12。
第十一连接线CL11和第十二连接线CL12可通过第四桥接部MBP4处(例如,第四桥接部MBP4中或第四桥接部MBP4上)的第十八桥接电极BE18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另外,通过第十八桥接电极BE18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第十一连接线CL11和第十二连接线CL12以及通过第十五桥接电极BE15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第八连接线CL8和第九连接线CL9可通过第十九桥接电极BE19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
通过第十八桥接电极BE18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并且与第十九桥接电极BE19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第十一连接线CL11和第十二连接线CL12中的每个、以及通过第十五桥接电极BE15彼此电连接(例如,合并或链接)的第八连接线CL8和第九连接线CL9中的每个可连接到第七触摸焊盘TP7。
虽然已出于示意性目的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本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或替换。

Claims (22)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基础衬底,具有主区域、辅助区域和位于所述主区域与所述辅助区域之间的弯曲区域;
第一触摸电极、第二触摸电极、第三触摸电极和第四触摸电极,所述第一触摸电极、所述第二触摸电极、所述第三触摸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摸电极在所述基础衬底上位于所述主区域处;
第一触摸信号线、第二触摸信号线、第三触摸信号线和第四触摸信号线,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线、所述第二触摸信号线、所述第三触摸信号线和所述第四触摸信号线连接至所述基础衬底上的所述第一触摸电极、所述第二触摸电极、所述第三触摸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摸电极;
第一桥接电极,使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触摸信号线电连接;
第二桥接电极,使所述第三触摸信号线与所述第四触摸信号线电连接;
第一触摸连接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桥接电极;
第二触摸连接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桥接电极;以及
第三桥接电极,使所述第一触摸连接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摸连接电极连接,
其中,所述辅助区域包括第一桥接部和第二桥接部,所述第二桥接部在第一方向上定位成比所述第一桥接部更远离所述主区域,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桥接电极和所述第二桥接电极中的每个位于所述第一桥接部处,并且所述第三桥接电极位于所述第二桥接部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辅助区域还包括焊盘部,所述焊盘部包括焊盘,
其中,所述焊盘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定位成比所述第二桥接部更远离所述主区域,以及
其中,第三触摸连接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桥接电极并连接至所述焊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线包括:
所述第一触摸连接电极,位于所述主区域处;
源极连接电极,位于所述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一桥接部处;以及
所述第二触摸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第二桥接部处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一触摸连接电极的层相同的层上,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连接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摸连接电极位于与所述源极连接电极的层不同的层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触摸连接电极通过第一接触孔连接到所述源极连接电极,
其中,所述第二触摸连接电极通过第二接触孔连接到所述源极连接电极,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接触孔更靠近所述主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源极连接电极通过所述第一桥接部处的第三接触孔连接到所述第一桥接电极,以及
其中,所述第三接触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第一接触孔更远离所述主区域,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接触孔更靠近所述主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触摸连接电极通过所述第二桥接部处的第四接触孔连接到所述第三桥接电极,以及
其中,所述第四接触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接触孔更远离所述主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至所述第四触摸电极为驱动电极,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线至所述第四触摸信号线为配置成向所述驱动电极提供驱动信号的触摸驱动信号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至所述第四触摸电极为感测电极,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线至所述第四触摸信号线为配置成传输来自所述感测电极的感测信号的触摸感测信号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桥接电极和所述第二桥接电极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所述第一桥接电极和所述第二桥接电极布置在彼此不同的层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驱动集成电路,在所述基础衬底上位于所述辅助区域处;以及
电源电压线,连接到所述驱动集成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桥接部包括:
第一子桥接部;以及
第二子桥接部,所述第二子桥接部与所述第一子桥接部间隔开,其中所述电源电压线位于所述第一子桥接部与所述第二子桥接部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线和所述第二触摸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子桥接部处,
其中,所述第三触摸信号线和所述第四触摸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子桥接部处,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触摸连接电极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电源电压线重叠。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五触摸电极;
第六触摸电极;
第五触摸信号线,连接到所述第五触摸电极;以及
第六触摸信号线,连接到所述第六触摸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线至所述第四触摸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子桥接部处,
其中,所述第五触摸信号线和所述第六触摸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子桥接部处,以及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四桥接电极,所述第四桥接电极在所述第二子桥接部处使所述第五触摸信号线与所述第六触摸信号线电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四桥接电极的第三触摸连接电极,
其中,所述第三触摸连接电极在所述第二桥接部处直接连接到所述第二触摸连接电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七触摸电极;
第八触摸电极;
第七触摸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七触摸电极;以及
第八触摸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第八触摸电极,
其中,所述第七触摸信号线和所述第八触摸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子桥接部处,以及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五桥接电极,所述第五桥接电极在所述第二子桥接部处使所述第七触摸信号线与所述第八触摸信号线电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三触摸连接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四桥接电极;
第四触摸连接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五桥接电极;以及
第五触摸连接电极,电连接到第六桥接电极,
其中,所述第三触摸连接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摸连接电极在所述第二桥接部处通过所述第六桥接电极彼此电连接,以及
其中,所述第五触摸连接电极和所述第三触摸连接电极通过第七桥接电极彼此电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桥接部还包括第三子桥接部,其中所述电源电压线位于所述第三子桥接部与所述第一子桥接部和所述第二子桥接部中的一个之间。
1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基础衬底,具有主区域、辅助区域和位于所述主区域与所述辅助区域之间的弯曲区域;
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基础衬底上;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
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
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
第三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
第三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上;
第四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上,所述第四导电层包括:
第一触摸电极、第二触摸电极、第三触摸电极和第四触摸电极,所述第一触摸电极、所述第二触摸电极、所述第三触摸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摸电极位于所述主区域处;以及
第一触摸信号线、第二触摸信号线、第三触摸信号线和第四触摸信号线,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线、所述第二触摸信号线、所述第三触摸信号线和所述第四触摸信号线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所述第二触摸电极、所述第三触摸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摸电极电连接;
第一触摸连接电极,电连接到第一桥接电极;以及
第二触摸连接电极,电连接到第二桥接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或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
所述第一桥接电极,使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触摸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二桥接电极,使所述第三触摸信号线与所述第四触摸信号线电连接;以及
第三桥接电极,使所述第一触摸连接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摸连接电极电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辅助区域包括第一桥接部和第二桥接部,所述第二桥接部在第一方向上比所述第一桥接部更远离所述主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桥接电极和所述第二桥接电极位于所述第一桥接部处,以及
其中,所述第三桥接电极位于所述第二桥接部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线包括:
所述第一触摸连接电极,位于所述主区域处;
源极连接电极,位于所述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一桥接部中的每个处;以及
所述第二触摸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第二桥接部处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一触摸连接电极的层相同的层处,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连接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摸连接电极位于与所述源极连接电极的层不同的层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四导电层还包括所述第一触摸连接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摸连接电极,以及
其中,所述第三导电层还包括所述源极连接电极。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与所述第三绝缘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绝缘层直接位于所述封装层上。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桥接电极和所述第二桥接电极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所述第一桥接电极和所述第二桥接电极位于彼此不同的层处。
CN202010528005.7A 2019-07-18 2020-06-11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2412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87160 2019-07-18
KR1020190087160A KR20210010733A (ko) 2019-07-18 2019-07-18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1218A true CN112241218A (zh) 2021-01-19

Family

ID=71266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8005.7A Pending CN112241218A (zh) 2019-07-18 2020-06-1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8096B2 (zh)
EP (1) EP3767443A1 (zh)
KR (1) KR20210010733A (zh)
CN (1) CN1122412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077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8800B (zh) * 2019-09-25 2024-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KR20220010622A (ko) * 2020-07-16 2022-01-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030367A (ko) * 2020-08-28 2022-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30017378A (ko) * 2021-07-27 2023-0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40001734A (ko) * 2022-06-24 2024-01-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24036636A1 (zh) * 2022-08-19 2024-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和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38529B2 (ja) * 2008-10-03 2013-02-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タッチパネル
US20100214247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Acrosense Technology Co., Lt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JP5396333B2 (ja) 2010-05-17 2014-01-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US8711570B2 (en) * 2011-06-21 2014-04-29 Apple Inc. Flexible circuit routing
KR101993220B1 (ko) 2012-10-29 2019-06-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TW201616323A (zh) 2014-10-17 2016-05-01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互電容觸控面板及其佈局
KR102349436B1 (ko) 2015-01-06 2022-0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296147B2 (en) 2015-02-02 2019-05-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381121B1 (ko) 2015-02-02 2022-04-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TWI740908B (zh) * 2016-03-11 2021-10-01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顯示設備
CN105975129B (zh) 2016-05-04 2018-08-2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测试方法、使用方法
TWI584177B (zh) 2016-05-25 2017-05-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觸摸面板及具有該觸摸面板之顯示裝置
KR101913394B1 (ko) * 2016-07-29 2018-10-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68386B1 (ko) 2016-09-30 2023-08-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615687B1 (ko) * 2016-11-15 2023-1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41411B1 (ko) 2017-03-31 2021-12-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그의 구동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KR102311316B1 (ko) * 2017-04-24 2021-10-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367724B1 (ko) 2017-06-21 2022-03-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102369337B1 (ko) 2017-07-11 2022-03-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102432386B1 (ko) 2017-07-12 2022-08-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27667B1 (ko) * 2017-09-26 2022-08-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34428B1 (ko) 2017-11-29 2023-05-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077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68096B2 (en) 2021-07-20
KR20210010733A (ko) 2021-01-28
EP3767443A1 (en) 2021-01-20
US20210019007A1 (en) 202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67443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256357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644932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sensing structure including guard line
US11355561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reduced thicknes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display device
US11592950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02367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inpu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11803266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00125203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10026497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1799298A (zh) 显示装置
CN113010048A (zh) 显示设备
CN112783357A (zh) 感测单元和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US1155213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413479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sens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11822744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01526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sens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11917875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231090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3035195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ile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30068500A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