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1087A -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1087A
CN112241087A CN202010682364.8A CN202010682364A CN112241087A CN 112241087 A CN112241087 A CN 112241087A CN 202010682364 A CN202010682364 A CN 202010682364A CN 112241087 A CN112241087 A CN 112241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member
light
light source
diffusion plat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23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41087B (zh
Inventor
小林智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na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n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na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na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41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1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41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1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6Fix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warping-twi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ecuring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光源、光扩散板和片状的光学部件。光扩散板与光源相对设置。光扩散板被配置为扩散来自光源的光。光学部件设置在光扩散板与光源之间。光学部件包括被配置为透射从光源发射的光的透射部以及被配置为反射从光源发射的光的反射部。光学部件由一体地设置在光扩散板上的支撑部支撑。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7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9-134023的优先权。日本专利申请No.2019-134023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显示装置(例如,参照国际公开第WO2017/038082号(专利文献1))。
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具备:光源;与光源相对设置的片状的光学部件,该片状的光学部件包括透射从光源发射的光的透射部和反射从光源发射的光的反射部;以及多个柱状的支撑部件。在专利文献1的显示装置中,为了抑制片状的光学部件的起伏,为每个光源设置多个柱状的支撑部件。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抑制片状的光学部件的起伏,为每个光源设置多个柱状的支撑部件,这需要大量的支撑部件来支撑光学部件。因此,存在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利用其可以在限制部件数量的增加的同时防止片状的光学部件的起伏。该目的通过所附保护范围的第一方面中限定的照明设备来实现。进一步的有利效果通过所附保护范围中限定的优选实施方式来获得。
[1]鉴于已知技术的状态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光扩散板和片状的光学部件。光扩散板与光源相对设置。光扩散板被配置为扩散来自光源的光。光学部件设置在光扩散板与光源之间,光学部件包括:配置成透射从光源发射的光的透射部和配置成反射从光源发射的光的反射部。光学部件由一体地设置在光扩散板上的支撑部支撑。
在根据本方面的第一方面的照明装置中,光学部件由如上所述一体地设置在光扩散板上的支撑部支撑。由此,能够通过一体地设置在光扩散板上的支撑部支撑片状的光学部件,同时避免光学部件的起伏,因此不需要设置大量的柱状的支撑部件来支撑片状的光学部件。其结果是,能够在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的同时抑制片状的光学部件的起伏。由此,能够使片状的光学部件的形状保持恒定,因此能够抑制照射光的强度基于位置的不均匀性的产生。另外,由于不需要设置大量的柱状的支撑部件,因此能够防止来自光源的光由于柱状的支撑部件而被阻挡。由此能够抑制照射光的强度基于位置的不均匀性的产生。
[2]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地,支撑部具有一体地设置到光扩散板并朝向光源突出的凸部,并且光学部件具有与凸部卡合的卡合部。在该结构中,能够通过将一体地设置到光扩散板的凸部与光学部件的卡合部卡合从而容易地支撑光学部件。
[3]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地,凸部具有轴部和扩径部,轴部朝向光源延伸,扩径部设置在轴部的端部且具有比轴部大的直径,光学部件的卡合部在配置在光扩散板的光扩散表面与凸部的扩径部之间的状态下,与凸部的轴部和扩径部卡合。在该结构中,轴部和扩径部使凸部与光学部件的卡合部牢固地卡合。
[4]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上述凸部具有轴部和扩径部的结构中,优选地,支撑部配置成通过对凸部的轴部的端部进行模锻而形成扩径部。在该结构中,与在使光学部件变形的同时使光学部件与凸部卡合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光学部件的变形,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光学部件的变形而产生的起伏。
[5]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地,光扩散板在光扩散板与光学部件之间设置有间隔部,使得光扩散板和光学部件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并隔开预定的间距。根据该结构,光扩散板与光学部件之间的距离能够保持恒定,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照射光的强度基于位置的不均匀性的产生。
[6]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地,间隔部与支撑部一体地设置。在该结构中,与分开设置支撑部和间隔部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设置有支撑部和间隔部的光扩散板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7]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地,在上述光扩散板中设置有间隔部的结构中,照明装置进一步包括反射片和保持部件。反射片相对于光学部件设置在光源侧。反射片被配置为反射从光源发射的光。保持部件设置在反射片与光学部件之间。保持部件在对应于间隔部的位置处支撑支撑部或光学部件。保持部件被配置为保持反射片和光学部件,使得反射片和光学部件被布置成彼此基本平行并隔开预定的间距。在该结构中,保持部件能够保持光源与光学部件之间的距离恒定,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照射光的强度根据位置的不均匀的产生。
[8]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优选地,光学部件设置有作为支撑部插入的卡合部的多个通孔,并且支撑部包括在第一通孔的径向方向以间隙插入到通孔的第一通孔中的第一支撑部以及插入到通孔的第二通孔中并与第二通孔的内表面接触的锥形的第二支撑部。在该结构中,锥形的第二支撑部能够将光学部件定位在光学部件的平面方向上,并且能够在第一支撑部与光学部件的通孔之间设置游隙。其结果是,即使当光学部件由于热或其他原因而膨胀时,光学部件也不会被过度约束,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光学部件产生起伏。
[9]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光学部件的透射部包括相对于光源布置的多个通孔。
[10]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光学部件的反射部包括除了通孔之外的光学部件的剩余部。
[11]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轴部和扩径部相对于彼此同轴地布置。
[12]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支撑部和间隔部相对于彼此同轴地布置。
[13]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支撑部和间隔部彼此间隔开地布置。
[14]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照明装置还包括相对于光学部件设置在光源侧的反射片,反射片被配置为反射从光源发射的光,支撑部与反射片相接触。
[15]鉴于已知的技术状态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显示面板后面的背光源。背光源被配置为向显示面板发射光。背光源包括上述照明装置的任一种。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能够防止片状的光学部件的起伏,同时限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构成本原始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
图1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电视设备的整体配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电视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光学部件的正视图。
图4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的光学部件的支撑位置的正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截面图。
图6是沿着图4的VI-VI线的截面图。
图7是沿着图4的VII-VII线的截面图。
图8是沿着图4的VIII-VIII线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光扩散板对光学部件进行支撑的侧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的光学部件的支撑位置的正视图。
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的截面图。
图12是沿着图10的XII-XII线的截面图。
图13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背光源的光学部件的支撑位置的正视图。
图14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通过光扩散板对光学部件进行支撑的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对所选择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公开内容显而易见的是,提供以下实施方式的描述仅用于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目的。
第一实施方式
(液晶电视设备的结构)
参照图1至8,对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电视设备100的结构进行说明。液晶电视设备100是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示例。
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设备100包括显示部101和壳体102。如图2所示,液晶电视设备100具备:前壳体1、显示面板2、中间框架3、背光源4和后壳体9。背光源4具备:光扩散板5、光学部件或光学片6,反射片7和基板8。基板8设置有多个光源81。背光源4是本公开的“照明装置”的示例。
前壳体1例如由树脂形成。前壳体1被配置为从前侧(Z1方向侧)支撑显示面板2。此外,在前壳体1的中心设置有矩形开口,以使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在前侧(Z1方向侧)露出。
显示面板2包括液晶单元。显示面板2包括多个像素,并且通过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通过改变从光源81发射的光的透射率来显示图像。显示面板2基于视频信号被驱动。
中间框架3被配置为从横向侧(X1方向侧和X2方向侧)和竖直方向(Y1方向侧和Y2方向侧)支撑显示面板2。
背光源4设置在显示面板2的背面或后面(Z2方向侧)。背光源4被配置为从显示面板2的背面朝向显示面板2发射光。
光扩散板5具有用于扩散来自光源81的光的预定的光学特性。光扩散板5被配置成大致矩形的板状。光扩散板5设置在显示面板2与光源81之间。光扩散板5与光源81相对设置。光扩散板5设置在显示面板2的Z2方向侧的位置,以在Z方向上面对显示面板2的背面。光扩散板5被布置为夹在后壳体9与支撑显示面板2的中间框架3之间。
光扩散板5由树脂形成。光扩散板5例如由聚碳酸酯形成。光扩散板5的厚度(Z方向长度)约为几毫米(在1mm和5mm之间,即1mm≤光扩散板5的厚度≤5mm)。光扩散板5具有比光学部件6大的厚度。这使得光扩散板5比光学部件6更不容易翘曲。
光学部件6设置在光扩散板5与光源81之间。如图3所示,光学部件6具有透射从光源81发出的光的多个透射部61和反射从光源81发出的光的反射部62。如图2所示,光学部件6形成为片状。光学部件6设置在光扩散板5的Z2方向侧的位置,以在Z方向上面对光扩散板5的背面。光学部件6被布置为夹在后壳体9与支撑显示面板2的中间框架3之间。
光扩散板5由树脂形成。光学部件6例如由微孔发泡塑料形成。光学部件6由微孔发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光学部件6具有0.8mm以下的厚度(Z方向长度)。光学部件6具有比光扩散板5小的厚度。
如图3和图5所示,光学部件6的透射部61各自包括在厚度方向(Z方向)上穿透光学部件6的多个通孔。设置多个透射部61,并且多个透射部61被布置成具有基于相对于光源81的位置关系的预定的图案。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每个透射部61被设置于相应的一个光源81。因此,每个透射部61的多个通孔相对于相应的一个光源81设置。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当在Z方向上观察时,多个通孔沿着与光源81中的相应一个光源同心的同心圆周向地布置。多个通孔还包括不同尺寸的通孔。光学部件6的反射部62是光学部件6的除了设置有通孔的部分之外的部分(例如,剩余部分)。反射部62被配置为反射大部分入射光。光学部件6被配置为通过调节由透射部61在每个位置处的光的透射来使向前(Z1方向)发射的光在平面方向(XY方向)上具有均匀的光强度。
另外,如图5所示,光学部件6布置成基本上平行于光扩散板5,并与光扩散板5隔开预定的间距D1。例如,光学部件6以0.2毫米以上2毫米以下的间距D1与光扩散板5隔开地设置。该间距D1使得在Z1方向侧由光学部件6透射或反射的光被扩散,并且光强度变得更加均匀。光学部件6设置成基本上平行于反射片7,并与反射片7隔开预定的间距D2。例如,光学部件6设置成与反射片7间隔开约几毫米的间距D2。
光学部件6还具有作为卡合部的多个通孔63(参见图6至8),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插入到卡合部。
如图2所示,反射片7设置在后壳体9的内表面上,并且被配置为将从光源81发射的光反射到前侧(Z1方向侧)。反射片7相对于光学部件6设置在光源81侧。如图5所示,反射片7包括多个光源开口部71。光源81布置成通过光源开口部71突出到反射片7的光学部件6侧(Z1方向侧)。
反射片7由树脂形成。反射片7例如由微孔发泡塑料形成。反射片7由微孔发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
多个光源81设置在基板8上。基板8设置在反射片7的背面(Z2方向侧)。光源81包括发光元件。光源81被配置成通过通电来发射光。光源81例如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光源81与基板8电耦合而通电。光源81经由基板8由后壳体9支撑。如图4所示,多个光源81例如在XY方向上布置成矩阵。如图4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源4包括二十四个光源81,在图4中由方块表示。
如图2所示,后壳体9被配置为从后侧(Z2方向侧)支撑显示面板2。后壳体9例如由金属形成,并形成为在后方向(Z2方向)上凹陷的凹形。后壳体9与前壳体1组装在一起。
在此,如图6至图8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6由一体地设置在光扩散板5上的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支撑。具体而言,如图6和图8所示,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包括一体地设置在光扩散板5上并朝向光源81(Z2方向侧)突出的凸部52。光学部件6包括与凸部52相卡合的卡合部(通孔6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在沿着支撑部的中心轴线的任意位置处具有圆形截面形状,该圆形截面形状是由垂直于支撑部的中心轴线的平面截取的。然而,支撑部能够被配置成具有除圆形横截面形状之外的不同横截面形状。
更具体而言,凸部52分别包括延伸至光源81侧(Z2方向侧)的轴部53和具有比轴部53大的直径并且设置在轴部53的端部的扩径部54。在光学部件6设置在光扩散板5的光扩散表面(例如,前表面或后表面)与凸部52的扩径部54之间的同时,光学部件6的卡合部(通孔63)与凸部52的轴部53和扩径部54卡合。
如图4所示,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设置在多个光源81之间并且沿着围绕光源81的边缘设置。在图4中由阴影三角形示出的两个第二支撑部51b被设置在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中心附近。两个第二支撑部51b在垂直方向(Y方向)上彼此间隔开预定的间距设置。在图4中用无阴影线的三角形表示的十六个第一支撑部51a设置于背光源4。具体而言,第一支撑部51a(十个第一支撑部51a)沿X和Y方向设置在外周部上。此外,第一支撑部51a(六个第一支撑部51a)设置在多个光源81之间。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以少于光源81的数量设置。即,为多个光源81布置一个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或第二支撑部51b)。具体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为二十四个光源81设置十八个支撑部(十六个第一支撑部51a和两个第二支撑部)。
另外,如图6至8所示,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通过模锻凸部52的轴部53的前端而形成扩径部54。例如,通过超声波模锻来模锻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以形成扩径部54。在此,模锻是指使凸部52的前端变形,使得凸部52和光学部件6彼此卡合。
换而言之,在将凸部52插入光学部件6的通孔63的状态下,前端部变形而形成扩径部54。这使得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与光学部件6卡合。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至8所示,在每个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中,轴部53和扩径部54相对于彼此同轴地布置。
如图6所示,在光扩散板5(例如,光扩散板5的后表面)与光学部件6(例如,光学部件6的前表面)之间,光扩散板5设置有多个间隔部或间隔55,使得光扩散板5和光学部件6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并隔开预定的间距D1。间隔部55具有比轴部53大的直径。间隔部55的直径大于光学部件6的通孔63的直径。间隔部55分别与第一支撑部51a一体地设置。因此,由图4可知,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十六个第一支撑部51a的位置处将十六个间隔部55设置到背光源4。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51a和间隔部55相对于彼此同轴地布置。由此,在光学部件6与光扩散板5之间形成具有光扩散效果的一定厚度的空气层,从而能够在保持光射出表面的亮度的均匀性的同时抑制厚度(Z方向长度)的增加。换而言之,光源81与光学部件6之间在XY方向上的位置偏移而导致的鲁棒性的灵敏度降低,因此能够确保设计的自由度。这使得即使当厚度减小时也能够确保亮度的均匀性。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间隔部55在沿着支撑部的中心轴线的任意位置处具有圆形截面形状,该圆形截面形状是由垂直于支撑部的中心轴线的平面截取的。然而,间隔部55可以被配置成具有除圆形截面形状之外的不同截面形状。
如图6所示,第一支撑部51a以在通孔63(例如,通孔63的第一通孔)的径向方向上具有间隙的方式插入光学部件6的通孔63(例如,通孔63的第一通孔)中。第一支撑部51a以例如0.1mm~0.5mm的间隙插入通孔63。
如图8所示,第二支撑部51b插入通孔63(例如,通孔63的第二通孔),与光学部件6的通孔63(例如,通孔63的第二通孔)的内表面接触。第二支撑部51b具有从Z1方向侧向Z2方向侧呈锥状变细的锥形部56。换而言之,锥形部56随着向后移动(Z2方向)逐渐变细。锥形部56具有直径比通孔63的直径小的Z2方向侧端部和直径比通孔63的直径大的Z1方向侧端部。换而言之,锥形部56在与通孔63具有相同直径的部分处与通孔63接触。这允许吸收部件之间的线性扩张差异,并且由此确保设计的鲁棒性。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部51b的锥形部主要位于光扩散板5的后表面与光学部件6之间。
如图7所示,多个保持部件或保持器10支撑第一支撑部51a。保持部件10将反射片7和光学部件6保持为基本上彼此平行并隔开预定的间距D2,并且设置在反射片7与光学部件6之间。保持部件10被布置成与设置有间隔部55的第一支撑部51a接触。
如图4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图4中用圆圈表示两个保持部件10,两个保持部件10位于垂直方向(Y方向)上的中心附近。具体而言,两个保持部件10相对于两个第一支撑部51a位于后方(Z2方向),以便在Z方向上观察时与两个第一支撑部对齐。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光学部件6由如上所述一体地设置到光扩散板5的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支撑。由此,能够通过一体地设置在光扩散板5上的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支撑片状的光学部件6,同时避免光学部件6的起伏,因此不需要设置大量的柱状的支撑部件来支撑片状的光学部件6。其结果是,能够在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的同时抑制片状的光学部件6的起伏。由此,能够使片状的光学部件6的形状保持恒定,从而能够抑制照射光的强度基于位置的不均匀性的产生。另外,由于不需要提供大量的柱状的支撑部件,因此可以防止来自光源81的光由于柱状的支撑部件而被遮挡。由此能够抑制照射光的强度基于位置的不均匀性的产生。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包括一体地设置在光扩散板5上并在光源81侧突出的凸部52,光学部件6包括与凸部52卡合的卡合部(通孔63)。在该结构中,通过将一体地设置在光扩散板5上的凸部52与光学部件6的卡合部(通孔63)卡合,能够容易地支撑光学部件6。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凸部52具有朝向光源81侧延伸的轴部53和设置在轴部53的端部且直径比轴部53大的扩径部54,在光学部件6设置在光扩散板5的光扩散表面与凸部52的扩径部之间的状态下,光学部件6的卡合部(通孔63)与凸部52的轴部53和扩径部54卡合。在该结构中,轴部53和扩径部54将凸部52与光学部件6牢固地卡合。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配置成通过模锻凸部52的轴部53的端部而形成扩径部54。在该结构中,与使光学部件6变形的同时使光学部件6与凸部卡合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光学部件6的变形,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光学部件6的变形而引起的起伏的产生。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光扩散板5在光扩散板5与光学部件6之间设置有间隔部55,使得光扩散板5和光学部件6以预定的间距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通过该结构,能够使光扩散板5与光学部件6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照射光的强度根据位置的不均匀性的产生。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间隔部55与第一支撑部51a一体地设置。在该结构中,与分开设置第一支撑部51a和间隔部55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设置有第一支撑部51a和间隔部55的光扩散板5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保持部件10被设置成支撑第一支撑部51a,保持反射片7和光学部件6,使得反射片7和光学部件6被布置成基本上彼此平行并隔开预定的间距,并且被设置在反射片7和光学部件6之间。在该结构中,保持部件10能够将光源81与光学部件6之间的距离保持为恒定,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照射光的强度根据位置而产生的不均匀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插入到光学部件6的通孔63中的第一支撑部51a在通孔63的径向方向上具有间隙,并且插入到通孔63中的锥形的第二支撑部51b与光学部件6的通孔63的内表面接触。在该结构中,锥形的第二支撑部51b能够在光学部件6的平面方向(XY方向)上定位光学部件6,并且能够在第一支撑部51a与光学部件6的通孔63之间设置游隙。其结果是,即使当光学部件6由于热或其他原因而膨胀时,光学部件6也不会被过度约束,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光学部件6中产生起伏。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参照图9,对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电视设备100的背光源4的结构进行说明。液晶电视设备100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示例,背光源4是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示例。
如图9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背光源4,多个保持部件10支撑在与多个间隔部55对应的位置处的光学部件6。具体而言,间隔部55与第一支撑部51a分开设置。因此,如图9所示,第一支撑部51a和间隔部55彼此间隔开地布置。间隔部55设置在第一支撑部51a附近。保持部件10通过光学部件6支撑间隔部55。即,光学部件6夹在保持部件10与间隔部55之间。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至12,对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电视设备100的背光源4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对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与反射片7接触而不具有保持部件10的结构的示例进行说明。液晶电视设备100是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示例,背光源4是本公开的“照明装置”的示例。鉴于第一与第二实施方式之间的相似性,第二实施方式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将被赋予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为了简洁起见,将省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相同或对应的部分的说明。
在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1和12所示,光学部件6由一体地设置在光扩散板5上的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支撑。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与反射片7接触,使得反射片7和光学部件6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并隔开预定的间距D4。换而言之,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与光学部件6卡合并且支撑光扩散板5。
如图10所示,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设置在多个光源81之间并且围绕光源81的边缘。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的布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布置相同。因此,在图10中由阴影三角形示出的两个第二支撑部51b设置在左右方向(X轴方向)上的中心附近。两个第二支撑部51b在垂直方向(Y方向)上彼此间隔开预定的间距设置。在图10中用无阴影线的三角形表示的十六个第一支撑部51a设置于背光源4。具体而言,第一支撑部51a(十个第一支撑部51a)沿X和Y方向设置在外周部上。此外,第一支撑部51a(六个第一支撑部51a)设置在多个光源81之间。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以少于光源81的数量设置。即,为多个光源81布置一个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或第二支撑部51b)。具体而言,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为二十四个光源81提供了十八个支撑部(十六个第一支撑部51a和两个第二支撑部)。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0至12所示,多个(在图10中为十七个)间隔部55,在图10中示出为凹多边形,与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分开设置。间隔部55设置在多个光源81之间并且围绕光源81的边缘。具体而言,七个间隔部55设置在多个光源81之间,十个间隔部55沿着围绕光源81的边缘设置。沿着围绕光源81的边缘设置的十个间隔部55也设置在沿X和Y方向设置在外周部上的十个第一支撑部51a的相邻对之间。间隔部55设置在光扩散板5与光学部件6之间,使得光扩散板5与光学部件6彼此大致平行地布置并隔开预定的间距D3。间隔部55与光扩散板5一体地设置。
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光学部件6由与光扩散板5一体地设置的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支撑。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抑制部件数量增加的同时抑制片状的光学部件6的起伏。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光扩散板5由一体地设置于光扩散板5的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支撑。这与通过支撑部件支撑光扩散板5的情况相比允许减少部件的数量。
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参考图13,对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液晶电视设备100的背光源4的结构进行说明。液晶电视设备100是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示例,背光源4是本公开的“照明装置”的示例。
如图13所示,对于图13中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背光源4,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设置在多个光源81之间并且沿着围绕光源81的边缘设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的布置与图10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布置相同。因此,在图13中由阴影三角形示出的两个第二支撑部51b设置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的中心附近。两个第二支撑部51b在垂直方向(Y方向)上彼此间隔开预定的间距设置。在图13中用无阴影线的三角形表示的十六个第一支撑部51a被设置于背光源4。具体而言,第一支撑部51a(十个第一支撑部51a)设置于X和Y方向上的外部。此外,第一支撑部51a(六个第一支撑部51a)设置在多个光源81之间。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以小于光源81的数量设置。即,为多个光源81布置一个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或第二支撑部51b)。
另外,多个(图13中为三十八个)间隔部55,在图13中示出为凹多边形,与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分开设置。间隔部55设置在多个光源81之间。具体而言,间隔部55在垂直方向(Y方向)设置在相邻的光源81之间。间隔部55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设置在相邻的光源81之间。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参照图14,对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液晶电视设备100的背光源4的结构进行说明。液晶电视设备100是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示例,背光源4是本公开的“照明装置”的示例。
如图14所示,对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背光源4,光扩散板5设置有柱部57,柱部57与支撑部(第一支撑部51a和第二支撑部51b)分开。柱部57与反射片7接触,使得反射片7和光学部件6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隔开预定的间距D6。即,柱部57支撑光扩散板5。
柱部57在光扩散板5与光学部件6之间具有锥形部57a,使得光扩散板5与光学部件6彼此大致平行地布置并隔开预定的间距D5。锥形部57a与光学部件6中的通孔64卡合。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变形例)
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是说明性的,而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由实施方式的以上说明来指示,包括在权利要求的等效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液晶电视设备的示例示出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液晶电视设备以外的显示装置。例如,例如用于个人计算机(PC)的显示装置的通用显示装置。
另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背光源的示例示出了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除了显示装置的背光源之外的照明装置。例如,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带有平面光发射的照明装置。
另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模锻形成支撑部的结构的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支撑部能够通过树脂模制或通过热变形形成。支撑部可以通过除超声模锻之外的模锻方法形成。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包括没有形成锥形部的第一支撑部以及形成有锥形部的第二支撑部的结构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能够仅包括一种类型的形成为没有锥形部的第一支撑部和形成有锥形部的第二支撑部,并且能够包括除了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外的支撑部。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后框架支撑光扩散板的结构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用于光扩散板的保持部件能够与后框架分离地设置,并且光扩散板能够由光扩散板的保持部件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后框架能够支撑用于光扩散板的保持部件。
另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XY方向上以矩阵形式布置多个光源的结构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例如,多个光源能够成排或交错布置。能够根据预定的规则来布置多个光源。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如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旨在为开放式术语,其指定所述特征,元件、组件、组、整数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述特征、元件、组件、组、整数和/或步骤的存在。上述内容还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例如术语“包含”、“具有”及其派生词。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部分”、“区间”、“部”、“部件”或“元件”当以单数使用时可具有单个部分或多个部分的双重含义。如本文中所用,如下方向术语“向前”、“向后”、“前”、“后”、“上”、“下”、“上面”、“下面”、“向上”、“向下”、“顶”、“底”、“侧”、“竖直”、“水平”、“垂直”和“横向”以及其它类似方向术语指的是处于竖直位置的液晶电视设备的这些方向。因此,这些方向术语应当相对于在水平表面上处于竖直位置的液晶电视设备来解释。
如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附接至”或“附接的”包括其中通过将元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元件而将元件直接固定至另一个元件的结构;通过将元件固定到中间部件(一个或多个)而将元件间接固定到另一个元件的结构,中间部件又固定到另一个元件;以及其中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成一体的结构,即一个元件基本上是另一个元件的一部分。这一定义也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例如,“联接”、“连接”、“耦合”、“安装”、“粘结”、“固定”及其派生词。最后,如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基本上”、“大约”和“近似”的程度术语表示修饰术语的偏差量,其使最终结果没有显著改变。虽然仅选择了选定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但是从本发明公开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例如,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各种部件的尺寸,形状,位置或取向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而改变,只要这些改变基本上不影响它们的预期功能。除非另外特别说明,所示的彼此直接连接或接触的部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部件,只要改变基本上不影响它们的预期功能。一个元件的功能可以由两个元件执行,反之亦然,除非另有特别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采用。不需要在特定实施方式中同时存在所有优点。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每个特征,单独或与其他特征组合,也应当被认为是申请人对进一步发明的单独描述,包括由这些特征体现的结构和/或功能概念。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上述描述仅仅是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发明。

Claims (15)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
光扩散板,所述光扩散板与所述光源相对布置,配置为扩散来所述自光源的光;以及
片状的光学部件,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在所述光扩散板与所述光源之间,包括透射部以及反射部,所述透射部配置为透射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所述反射部配置为反射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并且
所述光学部件由一体地设置在所述光扩散板上的支撑部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具有一体地设置于所述光扩散板并且朝向所述光源突出的凸部,并且
所述光学部件具有与所述凸部卡合的卡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具有轴部和扩径部,
所述轴部朝向所述光源延伸,并且
所述扩径部设置在所述轴部的端部并且具有比所述轴部大的直径,
在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在所述光扩散板的光扩散表面与所述凸部的所述扩径部之间的状态下,所述光学部件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凸部的所述轴部和所述扩径部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被配置成通过模锻所述凸部的所述轴部的端部而形成所述扩径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扩散板在所述光扩散板和所述光学部件之间设置有间隔部,使得所述光扩散板和所述光学部件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隔开预定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部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支撑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相对于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在光源侧,所述反射片被配置成反射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以及
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设置在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光学部件之间,所述保持部件在对应于所述间隔部的位置支撑所述支撑部或所述光学部件,所述保持部件被配置成保持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光学部件,以使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光学部件布置成基本上彼此平行并隔开预定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件设置有作为所述支撑部插入的卡合部的多个通孔,并且
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锥形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在第一通孔的径向方向以间隙插入到所述通孔的第一通孔中,所述锥形的第二支撑部插入到所述通孔的第二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件的所述透射部包括相对于所述光源布置的多个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件的所述反射部包括除了所述通孔之外的所述光学部件的剩余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和所述扩径部相对于彼此同轴地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间隔部相对于彼此同轴地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间隔部彼此间隔开地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相对于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在光源侧,所述反射片被配置成反射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
其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反射片接触。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面板;以及
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背面,所述背光源配置为向所述显示面板发射光,所述背光源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CN202010682364.8A 2019-07-19 2020-07-15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2410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4023A JP2021018927A (ja) 2019-07-19 2019-07-19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9-134023 2019-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1087A true CN112241087A (zh) 2021-01-19
CN112241087B CN112241087B (zh) 2023-08-11

Family

ID=71620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2364.8A Active CN112241087B (zh) 2019-07-19 2020-07-15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6513B2 (zh)
EP (1) EP3767383B1 (zh)
JP (1) JP2021018927A (zh)
CN (1) CN1122410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8002237B4 (de) 2017-04-26 2024-06-20 Nichia Corporation Hintergrundbeleuchtung
JP7358875B2 (ja) * 2019-09-20 2023-10-1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73110B (en) * 2002-08-01 2004-01-21 Au Optronics Corp Straight-down backlight module
TW200415406A (en) * 2003-02-10 2004-08-16 Au Optronics Corp Improved support for backlight module
CN1523425A (zh) * 2003-02-18 2004-08-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支撑的改良
CN1591126A (zh) * 2003-08-29 2005-03-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块
CN101044427A (zh) * 2004-08-18 2007-09-26 索尼株式会社 散热装置和显示单元
CN101105601A (zh) * 2006-07-11 2008-01-16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1138407Y (zh) * 2007-08-20 2008-10-22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型背光模块
WO2011108603A1 (ja) * 2010-03-03 2011-09-09 株式会社 東芝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CN202660409U (zh) * 2012-07-24 2013-0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712128A (zh) * 2013-12-23 201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4344291A (zh) * 2014-09-11 2015-02-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4456292A (zh) * 2014-09-11 2015-03-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防漏光设计的背光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42924A (zh) * 2016-03-29 2016-08-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6019710A (zh) * 2016-07-25 2016-10-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插座及背光模组
WO2017154050A1 (ja) * 2016-03-10 2017-09-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7678211A (zh) * 2017-11-14 2018-02-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背光模块的固定元件
WO2018147274A1 (ja) * 2017-02-09 2018-08-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WO2018199011A1 (ja) * 2017-04-26 2018-11-01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
US20190004371A1 (en) * 2017-06-29 2019-01-03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Light source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49216B2 (ja) * 2005-01-25 2011-03-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
JP2009244405A (ja) * 2008-03-28 2009-10-2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光拡散ユニッ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2004067A (ja) * 2010-06-21 2012-01-05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面照明装置
JPWO2017038082A1 (ja) 2015-09-01 2018-07-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JP6644510B2 (ja) * 2015-10-02 2020-0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10480752B2 (en) * 2016-02-27 2019-11-19 Svv Technology Innovations, Inc. Structurally reinforced illumination panels and a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6631318B2 (ja) * 2016-02-29 2020-01-15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を用いた面発光装置
JP2019153436A (ja) * 2018-03-01 2019-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73110B (en) * 2002-08-01 2004-01-21 Au Optronics Corp Straight-down backlight module
TW200415406A (en) * 2003-02-10 2004-08-16 Au Optronics Corp Improved support for backlight module
CN1523425A (zh) * 2003-02-18 2004-08-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支撑的改良
CN1591126A (zh) * 2003-08-29 2005-03-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块
CN101044427A (zh) * 2004-08-18 2007-09-26 索尼株式会社 散热装置和显示单元
CN101105601A (zh) * 2006-07-11 2008-01-16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1138407Y (zh) * 2007-08-20 2008-10-22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型背光模块
WO2011108603A1 (ja) * 2010-03-03 2011-09-09 株式会社 東芝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CN202660409U (zh) * 2012-07-24 2013-0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712128A (zh) * 2013-12-23 201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4344291A (zh) * 2014-09-11 2015-02-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4456292A (zh) * 2014-09-11 2015-03-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防漏光设计的背光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WO2017154050A1 (ja) * 2016-03-10 2017-09-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5842924A (zh) * 2016-03-29 2016-08-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6019710A (zh) * 2016-07-25 2016-10-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插座及背光模组
WO2018147274A1 (ja) * 2017-02-09 2018-08-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WO2018199011A1 (ja) * 2017-04-26 2018-11-01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
US20190004371A1 (en) * 2017-06-29 2019-01-03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Light source module
CN107678211A (zh) * 2017-11-14 2018-02-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背光模块的固定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18927A (ja) 2021-02-15
EP3767383B1 (en) 2022-06-22
US20210018798A1 (en) 2021-01-21
CN112241087B (zh) 2023-08-11
EP3767383A1 (en) 2021-01-20
US10996513B2 (en)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60406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光源モジュール
EP2439442A1 (en) Lens unit, light emitting module,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device
US2009020166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8911136B2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3011752A1 (ja)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TWI465806B (zh)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a display device
JP2013038136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2241087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JP4607225B2 (ja) 光源モジュール、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5386551B2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反射部材の設計方法
TWI475290B (zh)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a display device
US11143910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1004642A1 (ja) レンズ、発光素子パッケージ、発光モジュール、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受像装置
CN111665661B (zh) 背光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JP4708440B2 (ja) 面光源装置
JP2013037783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0632787A (zh) 面状照明装置
CN113759600B (zh)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13341612B (zh) 显示装置和面光源
CN109563981B (zh) 光反射元件和光源元件
US1031773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backlight unit
JP7267830B2 (ja) 表示装置
JP4517307B2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217213394U (zh) 支撑集成透镜单元
JP6751452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