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0959A - 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0959A
CN112240959A CN201910638732.6A CN201910638732A CN112240959A CN 112240959 A CN112240959 A CN 112240959A CN 201910638732 A CN201910638732 A CN 201910638732A CN 112240959 A CN112240959 A CN 112240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ode
terminal
power device
accumulate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87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龙
卢志诚
张书哲
许世勋
丁嘉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 Mao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Chroma ATE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 Mao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 Mao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 Mao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387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09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0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09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28Provision in measuring instruments for reference values, e.g. standard voltage, standard wavefor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M个电源设备,每一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i个电源设备的第一端连接第i‑1个电源设备的第二端,所述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由M个电源设备中的每一个电源设备执行检查程序,检查程序用以辨识第一端与第二端是否被连接。当检查程序辨识第一端被连接且第二端未被连接时,设定第一连接状态代码。当检查程序辨识第一端与第二端均被连接时,设定第二连接状态代码。当检查程序辨识第二端被连接且第一端未被连接时,设定第三连接状态代码。

Description

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有关于一种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以依据实体位置进行设定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的电性测试时,会使用电源供应器检测电子产品的电压与电流等特性。一般来说,使用一台电源供应器可以负担小型电子产品的电性测试。但是对一些大型电子产品或是电池设备,由于需要提供的电流可能较大,单一台电源供应器能供应的电流有限,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台电源供应器测试一个电池。换句话说,如果要批次进行大型电子产品或是电池设备的电性测试,需要提供非常大量的电源供应器才能完成。实务上,这些电源供应器会分成几组且每一组会被堆栈在一起,或是每一组装设在一个机柜中。
实际遇到的问题是,电源供应器不一定具有控制面板,当其中一组电源供应器发生故障时,工程师往往无法直接目视判断是哪一台电源供应器损坏,需要手动地逐一检视或测试。另一方面,电源供应器往往被大量堆栈,最上层的电源供应器可能位于很高的位置,在工程师检视或测试时也会造成困扰或是产生危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知道同一组电源设备的数量,且可以依据电源设备的实体位置进行多种设定。从而,当其中一组电源设备发生故障时,工程师可以快速知道是哪一台电源设备损坏。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M个电源设备,每一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i个电源设备的第一端连接第i-1个电源设备的第二端,所述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由M个电源设备中的每一个电源设备执行检查程序,检查程序用以辨识第一端与第二端是否被连接。当检查程序辨识第一端被连接且第二端未被连接时,设定第一连接状态代码。当检查程序辨识第一端与第二端均被连接时,设定第二连接状态代码。当检查程序辨识第二端被连接且第一端未被连接时,设定第三连接状态代码。其中M为大于2的自然数,i为不小于2且不大于M的自然数。
于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骤。设定M个电源设备其中之一为主控电源设备。判断主控电源设备具有第一连接状态代码、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或第三连接状态代码。当主控电源设备具有第一连接状态代码时,仅由主控电源设备的第一端传送第一寻址指令与第一累计值。当主控电源设备具有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时,由主控电源设备的第一端传送第一寻址指令与第一累计值,并由主控电源设备的第二端传送第二寻址指令与第二累计值。当主控电源设备具有第三连接状态代码时,仅由主控电源设备的第二端传送第二寻址指令与第二累计值。此外,当第j个电源设备的第二端收到第一寻址指令与第一累计值时,判断第j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或第三连接状态代码。当第j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三连接状态代码时,更新第一累计值,并由第j个电源设备的第二端传送第一完成指令与更新后的第一累计值,其中j为不大于M的自然数。
于一些实施例中,当第k个电源设备的第一端收到第二寻址指令与第二累计值时,判断第k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一连接状态代码或第二连接状态代码。当第k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时,更新第二累计值,并由第k个电源设备的第二端传该第二寻址指令与更新后的第二累计值。当第k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一连接状态代码时,更新第二累计值,并由第k个电源设备的第一端传送第二完成指令与更新后的第二累计值,其中k为不大于M的自然数。[註解]
于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骤。至少依据主控电源设备的第一端接收到的第一累计值,或主控电源设备的第二端接收到的第二累计值,计算M个电源设备的数量。至少依据第一累计值或第二累计值,设定主控电源设备的主控位置码。当主控电源设备具有第一连接状态代码时,仅由主控电源设备的第一端传送第一设定指令与第一位置码。当主控电源设备具有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时,由主控电源设备的第一端传送第一设定指令与第一位置码,并由主控电源设备的第二端传送第二设定指令与第二位置码。当主控电源设备具有第三连接状态代码时,仅由主控电源设备的第二端传送第二设定指令与第二位置码。其中第一位置码与第二位置码关联于主控位置码。
于一些实施例中,当第j个电源设备的第二端收到第一设定指令与第一位置码时,判断第j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或第三连接状态代码。当第j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时,将第一位置码减去默认值后,储存并更新为新的第一位置码,再由第j个电源设备的第一端传送第一设定指令与更新后的第一位置码。当第j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三连接状态代码时,将第一位置码减去默认值后,储存并更新为新的第一位置码,并由第j个电源设备的第二端传送第三完成指令与更新后的第一位置码。
于一些实施例中,当第k个电源设备的第一端收到第二设定指令与第二位置码时,判断第k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一连接状态代码或第二连接状态代码。当第k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时,将第二位置码加上默认值后,储存并更新为新的第二位置码,再由第k个电源设备的第二端传送第二设定指令与更新后的第二位置码。当第k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一连接状态代码时,将第二位置码加上默认值后,储存并更新为新的第二位置码,再由第k个电源设备的第一端传送第四完成指令与更新后的第二位置码。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知道同一组电源设备的数量,且可以依据电源设备的实体位置进行多种设定。从而,当其中一组电源设备发生故障时,工程师可以快速知道是哪一台电源设备损坏。
有关本申请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依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源设备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符号说明
1电源设备系统 10a~10g电源设备
100a~100g第一端 102a~102g第二端
S20~S26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申请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图1是绘示依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源设备系统的架构示意图。电源设备系统1可以应用本申请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电源设备系统1可以具有多个电源设备10a~10g,每一个电源设备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且前一个电源设备的第一端连接下一个电源设备的第二端。实务上,前一个电源设备的第一端与下一个电源设备的第二端之间,可以经过通信线材进行连接。因为多个电源设备10a~10g例如是堆栈在一起的,只要可以双向通信即可。举例来说,所述通信线材可以例如是1米左右的HDMI线。此外,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多个电源设备10a~10g只能通过所述通信线材进行通讯,实务上每个电源设备也有其他的端口(port)连接到共同的总线(bus)。
由图1可知,多个电源设备10a~10g彼此串联在一起成为一个串行,本实施例设定第一个电源设备为电源设备10a时,最后一个电源设备可以为电源设备10g,其他的电源设备为串行中间的电源设备。在此,电源设备10a由于已经是第一个电源设备,因此可以看出电源设备10a的第一端100a没有连接到其他的电源设备,只有第二端102a连接到电源设备10b的第一端100b。相对地,电源设备10g由于已经是最后一个电源设备,因此可以看出电源设备10g的第二端102g也没有连接到其他的电源设备,只有第一端100g连接到电源设备10f的第二端102f。串行中间的电源设备以电源设备10c为例,电源设备10c的第一端100c可以利用通信线材连接电源设备10b的第二端102b,电源设备10c的第二端102c也可以利用通信线材连接电源设备10d的第一端100d。因此,形成了前一个电源设备的第一端与下一个电源设备的第二端相互连接的配置方式。
虽然本实施例图1绘示了7个电源设备,但并非用以限制电源设备的数量,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当然可以增加或减少电源设备。实务上,电源设备10a~10g可以先排好之后,再利用通信线材彼此连接,从而实体位置可以对应电源设备10a~10g的顺序。在电源设备10a~10g完成接线之后,可以通过外部的计算机下达执行检查程序的指令给电源设备10a~10g,例如计算机可以通过电源设备10a~10g共同连接的总线下达执行检查程序的指令。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例如也可以经由个别按压电源设备10a~10g上的按钮启动检查程序。另外,于所述检查程序中,每个电源设备会检查本身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是否被正确连接。
举例来说,经过检查程序,电源设备10a可以知道第一端100a没有被连接,只有第二端102a被连接。此时,电源设备10a可以储存检查结果为连接状态代码,例如可以记录为01(第三连接状态代码)。同样地,电源设备10g可以知道第二端102g没有被连接,只有第一端100g被连接。此时,电源设备10g可以储存检查结果为连接状态代码,例如可以记录为10(第一连接状态代码)。另一方面,串行中间的电源设备以电源设备10c为例,第一端100c和第二端102c都被连接。此时,电源设备10c可以储存检查结果为连接状态代码,例如可以记录为11(第二连接状态代码)。
接着,可以通过外部的计算机设定电源设备10a~10g其中之一为主控电源设备。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例如也可以经由按压电源设备10a~10g其中之一上的按钮,因此将按钮被按下的电源设备设定为主控电源设备。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在此将电源设备10c设定为主控电源设备。在电源设备10c被设定为主控电源设备后,电源设备10c可以自动地计算同一组内有多少电源设备。在此,因为电源设备10c的连接状态代码是11(第二连接状态代码),代表第一端100c和第二端102c都被连接,表示电源设备10c至少有前一个和后一个的电源设备。电源设备10c为了计算排列在前的电源设备有多少个,可以从第一端100c传送出第一寻址指令与第一累计值。此外,电源设备10c为了计算排列在后的电源设备有多少个,同样可以从第二端102c传送出第二寻址指令与第二累计值。在此,第一寻址指令与第二寻址指令的差异,在于传送方向的不同,第一寻址指令是向前传送的指令,而第二寻址指令是向后传送的指令。第一累计值与第二累计值分别用来计算排列在前或后的电源设备有多少,意义上可以是单纯的数值。
另外一提的是,如果举电源设备10a被设定为主控电源设备为例,则因为电源设备10a的连接状态代码是01(第三连接状态代码),代表只有第二端102a被连接,表示电源设备10a只需要计算排列在后的电源设备有多少个。在此,电源设备10a被设定为主控电源设备时,可以只从第二端102a传送出第二寻址指令与第二累计值。相反地,如果举电源设备10g被设定为主控电源设备为例,则因为电源设备10g的连接状态代码是10(第一连接状态代码),代表只有第一端100g被连接,表示电源设备10g只需要计算排列在前的电源设备有多少个。在此,电源设备10g被设定为主控电源设备时,可以只从第一端100g传送出第一寻址指令与第一累计值。
回到将电源设备10c设定为主控电源设备的例子。当排列在主控电源设备之前的电源设备10b从第二端102b收到第一寻址指令与第一累计值时,因为电源设备10b已知连接状态代码是11(第二连接状态代码),表示仍有电源设备排列在电源设备10b之前。此时,电源设备10b可以在更新第一累计值之后,将更新后的第一累计值和第一寻址指令继续从第一端100b传送出去。以实际的例子来说,电源设备10c传送出的第一累计值可以是0,而电源设备10b更新第一累计值之后,更新后的第一累计值可以是1,从而第一累计值可以用来标示排列在前的电源设备数量。接着,当排列在电源设备10b之前的电源设备10a从第二端102a收到第一寻址指令与第一累计值时,因为电源设备10a已知连接状态代码是01(第三连接状态代码),表示已经没有电源设备排列在电源设备10a之前。此时,电源设备10a可以在更新第一累计值之后,将更新后的第一累计值和第一完成指令沿着原来路径从第二端102a传送回去。以实际的例子来说,电源设备10a传送出的第一累计值可以是2。
换句话说,电源设备可以由连接状态代码判断接下来应该做甚么动作,例如将更新后的第一累计值和第一寻址指令继续向前传送,或者向后返回更新后的第一累计值和第一完成指令。当电源设备10b的第一端100b收到第一完成指令后,即不会改变电源设备10a回传的第一累计值,继续将第一完成指令和电源设备10a回传的第一累计值从第二端102b送出。实务上,第一寻址指令可以看成是将收到的第一累计值加上1之后,再将更新后的第一累计值从第一端传出的指令。另一方面,第一完成指令可以看成是维持收到的第一累计值,并且从第二端直接传出的指令。因此,电源设备10c的第一端100c收到第一完成指令和回传的第一累计值后,可以由第一累计值知道排列在电源设备10c之前的电源设备的数量,例如是2。
相似地,当排列在主控电源设备之后的电源设备10d从第一端100d收到第二寻址指令与第二累计值时,因为电源设备10d已知连接状态代码是11(第二连接状态代码),表示仍有电源设备排列在电源设备10d之后。此时,电源设备10d可以在更新第二累计值之后,将更新后的第二累计值和第二寻址指令继续从第二端102d传送出去。以实际的例子来说,电源设备10c传送出的第二累计值可以是0,而电源设备10d更新第二累计值之后,更新后的第二累计值可以是1,从而第二累计值可以用来标示排列在后的电源设备数量。如此一来,可以轻易推论出,电源设备10f更新第二累计值之后,更新后的第二累计值可以是3。
接着,当排列在电源设备10f之后的电源设备10g从第一端100g收到第二寻址指令与第二累计值时,因为电源设备10g已知连接状态代码是10(第一连接状态代码),表示已经没有电源设备排列在电源设备10g之后。此时,电源设备10g可以在更新第二累计值之后,将更新后的第二累计值和第二完成指令沿着原来路径从第一端100g传送回去。以实际的例子来说,电源设备10g传送出的第二累计值可以是4。
当电源设备10f的第二端102f收到第二完成指令后,即不会改变电源设备10g回传的第二累计值,继续将第二完成指令和电源设备10g回传的第二累计值从第一端100f送出。实务上,第二寻址指令可以看成是将收到的第二累计值加上1之后,再将更新后的第二累计值从第二端传出的指令。另一方面,第二完成指令可以看成是维持收到的第二累计值,并且从第一端直接传出的指令。因此,电源设备10c的第二端102c收到第二完成指令和回传的第二累计值后,可以由第二累计值知道排列在电源设备10c之后的电源设备的数量,例如是4。
当电源设备10c收到第一累计值和第二累计值之后,可以知道排列在电源设备10c前后的电源设备的数量,从而可以计算出整个串行的电源设备总数。举例来说,排列在电源设备10c之前的电源设备的数量是2,排列在电源设备10c之后的电源设备的数量是4,再加上电源设备10c本身的数量1之后,整个串行的电源设备总数是7。
此外,主控电源设备(电源设备10c)也可以设定串行中每个电源设备的位置码。首先,电源设备10c可以设定自己的主控位置码,主控位置码可以由第一累计值和第二累计值推算出来。举例来说,由于电源设备10c已知排列在电源设备10c之前的电源设备的数量是2,电源设备10c便可以设定自己的主控位置码为3。此时,电源设备10c不需要预先给定串行中每个电源设备的位置码。以实际的例子来说,由于电源设备10c具有第二连接状态11,表示电源设备10c之前有电源设备需要设定位置码,且电源设备10c之后也有电源设备需要设定位置码。此时,电源设备10c可以从第一端100c传送第一设定指令与第一位置码,并且电源设备10c可以从第二端102c传送第二设定指令与第二位置码。于一个例子中,第一位置码与第二位置码也可以是不相同的数值,本实施例在此也不加以限制,第一位置码与第二位置码可以是相同的数值,例如电源设备10c可以从第一端100c和第二端102c均发送同样的主控位置码即可。
以电源设备10c可以从第一端100c和第二端102c发送同样的主控位置码为例,当排列在主控电源设备之前的电源设备10b从第二端102b收到第一设定指令与第一位置码时,因为电源设备10b已知连接状态代码是11(第二连接状态代码),表示仍有电源设备排列在电源设备10b之前。此时,电源设备10b可以在更新第一位置码之后,储存更新后的第一位置码,再将更新后的第一位置码和第一设定指令继续从第一端100b传送出去。以实际的例子来说,电源设备10c传送出的第一位置码可以是3,而电源设备10b更新第一位置码之后,更新后的第一位置码可以是2,从而第一位置码可以用来指示电源设备10b本身的实体位置。接着,当排列在电源设备10b之前的电源设备10a从第二端102a收到第一设定指令与第一位置码时,因为电源设备10a已知连接状态代码是01(第三连接状态代码),表示已经没有电源设备排列在电源设备10a之前。此时,电源设备10a可以将第一位置码更新为1,在更新第一位置码之后,将更新后的第一位置码和第三完成指令沿着原来路径从第二端102a传送回去。换句话说,电源设备10a储存以及传送出的第一位置码可以是1。实务上,第一设定指令可以看成是将收到的第一位置码减去1之后,再将更新后的第一位置码从第一端传出(对应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或从第二端回传(对应第三连接状态代码)的指令。另一方面,第三完成指令可以看成是维持收到的第二位置码,并且从第一端直接传出的指令。
相似地,当排列在主控电源设备之后的电源设备10d从第一端100d收到第二设定指令与第二位置码时,因为电源设备10d已知连接状态代码是11(第二连接状态代码),表示仍有电源设备排列在电源设备10d之后。此时,电源设备10d可以在更新第二位置码之后,储存更新后的第二位置码,再将更新后的第二位置码和第二设定指令继续从第二端102d传送出去。以实际的例子来说,电源设备10c传送出的第二位置码可以是3,而电源设备10d更新第二位置码之后,更新后的第二位置码可以是4,从而第二位置码可以用来指示电源设备10d本身的实体位置。如此一来,可以轻易推论出,电源设备10f更新第二位置码之后,更新后的第二位置码可以是6。
接着,当排列在电源设备10f之后的电源设备10g从第一端100g收到第二设定指令与第二位置码时,因为电源设备10g已知连接状态代码是10(第一连接状态代码),表示已经没有电源设备排列在电源设备10g之后。此时,电源设备10g可以在更新第二位置码之后,储存更新后的第二位置码,再将更新后的第二位置码和第四完成指令沿着原来路径从第一端100g传送回去。以实际的例子来说,电源设备10g储存以及传送出的第二位置码可以是7。当电源设备10f的第二端102f收到第四完成指令后,即不会改变电源设备10g回传的第二位置码,继续将第四完成指令和电源设备10g回传的第二位置码从第一端100f送出。实务上,第二设定指令可以看成是将收到的第二位置码加上1之后,再将更新后的第二位置码从第二端传出的指令。另一方面,第四完成指令可以看成是维持收到的第二位置码,并且从第一端直接传出的指令。
当电源设备10c收到回传的第三完成指令与第四完成指令,代表所有的电源设备皆已经储存了自己的位置码,例如位置码1~7可以分别对应到电源设备10a~10g。此外,电源设备10c收到第一位置码和第二位置码之后,也可以通过第一位置码和第二位置码的总和检验整个串行的电源设备总数是否正确。
于其他的实施例中,主控电源设备可以测试整个串行的电源设备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以电源设备10c为主控电源设备当例子,电源设备10c可以从第一端100c和第二端102c发送同样的测试指令(例如特定数值对应多个位数),当排列在主控电源设备之前的电源设备10b从第二端102b收到测试指令时,不会变动测试指令的内容,直接将测试指令继续从第一端100b传送出去。当排列在电源设备10b之前的电源设备10a从第二端102a收到测试指令时,因为电源设备10a已知连接状态代码是01(第三连接状态代码),表示已经没有电源设备排列在电源设备10a之前。此时,电源设备10a可以直接将测试指令沿着原来路径从第二端102a传送回去。以实际的例子来说,电源设备10c传送出的测试指令可以是00100100,如果电源设备10c接收到回传的测试指令是00101000,可以得知有两个位受到干扰。
因此,主控电源设备可以知道环境干扰的严重程度,如果环境干扰过于严重,为了提高整个串行的电源设备之间的抗噪声能力,主控电源设备可以将所有传送出去的指令和数值都加上多个位数的检验码,以消除环境干扰造成的影响。实务上,为了更准确地判断环境干扰的严重程度,电源设备10c可以重复地从第一端100c和第二端102c发送同样的测试指令,多次计算测试指令中有多少个位受到干扰。
另外,于其他的实施例中,主控电源设备也可以计算整个串行的电源设备之间的平均输出电压或电流。于一个例子中,以电源设备10c为主控电源设备当例子,如果要测量整个串行的电源设备输出的平均电流时,电源设备10c可以从第一端100c发送第一电流计算指令与第一电流累计值,以及从第二端102c发送第二电流计算指令与第二电流累计值。当排列在主控电源设备之前的电源设备10b从第二端102b收到第一电流计算指令时,会将电源设备10b目前(或已记录)的电流值累加在第一电流累计值上,再将第一电流计算指令与更新后的第一电流累计值继续从第一端100b传送出去。当排列在电源设备10b之前的电源设备10a从第二端102a收到第一电流计算指令时,因为电源设备10a已知连接状态代码是01(第三连接状态代码),表示已经没有电源设备排列在电源设备10a之前。此时,电源设备10a可以目前(或已记录)的电流值继续累加在第一电流累计值上,并且沿着原来路径从第二端102a回传第一计算完成指令以及更新后的第一电流累计值。
当电源设备10b的第一端100b收到第一计算完成指令后,即不会改变电源设备10a回传的第一电流累计值,继续将第一计算完成指令和电源设备10a回传的第一电流累计值从第二端102b送出。因此,电源设备10c(主控电源设备)可以得知排列在前的电源设备的输出电流总量。同样地,电源设备10c可以从第二端102c接收到回传的第二电流累计值,得知排列在后的电源设备的输出电流总量。至于第二电流累计值的计算方式与第一电流累计值的计算方式相似,在此不予赘述。如此一来,电源设备10c在得知排列在前与在后的电源设备的输出电流总量后,加上本身的输出电流,可以得到整个串行的电源设备的总输出电流,再除上整个串行的电源设备的总数量,便可以得到整个串行的电源设备的平均输出电流值。当然,本实施例不限制只能计算平均输出电流,实务上也可以计算平均电压、平均功率、平均工作时间或其他电源设备已知的参数等。
以上利用电源设备系统1说明与解释本申请提供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为了让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更确定本申请提供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已经被前述说明书内容公开,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图2是绘示依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所示,于步骤S20中,在电源设备10a~10g完成接线之后,可以执行检查程序的指令,于所述检查程序中,每个电源设备会检查本身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是否被正确连接。于步骤S22中,电源设备10g可以知道第二端102g没有被连接,只有第一端100g被连接。此时,电源设备10g可以储存检查结果为连接状态代码,例如可以记录为10(第一连接状态代码)。于步骤S24中,串行中间的电源设备以电源设备10c为例,第一端100c和第二端102c都被连接。此时,电源设备10c可以储存检查结果为连接状态代码,例如可以记录为11(第二连接状态代码)。于步骤S26中,电源设备10a可以知道第一端100a没有被连接,只有第二端102a被连接。此时,电源设备10a可以储存检查结果为连接状态代码,例如可以记录为01(第三连接状态代码)。至于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其他步骤,均已于前述实施例充分说明,在此不予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知道同一组电源设备的数量,且可以依据电源设备的实体位置进行多种设定。从而,当其中一组电源设备发生故障时,工程师可以快速知道是哪一台电源设备损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仅是用以说明实现本申请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并非对本申请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内容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范围,当可作些许的更动或修改为其它等效的实施例,但仍应视为与本申请实质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

Claims (22)

1.一种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M个电源设备,每一该电源设备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i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连接第i-1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含:
由该M个电源设备中的每一该电源设备执行一检查程序,该检查程序用以辨识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是否被连接;
当该检查程序辨识该第一端被连接且该第二端未被连接时,设定一第一连接状态代码;
当该检查程序辨识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均被连接时,设定一第二连接状态代码;以及
当该检查程序辨识该第二端被连接且该第一端未被连接时,设定一第三连接状态代码;
其中M为大于2的自然数,i为不小于2且不大于M的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设定该M个电源设备其中之一为一主控电源设备;
判断该主控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一连接状态代码、该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或该第三连接状态代码;
当该主控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一连接状态代码时,仅由该主控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传送一第一寻址指令与一第一累计值;
当该主控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时,由该主控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传送该第一寻址指令与该第一累计值,并由该主控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传送一第二寻址指令与一第二累计值;以及
当该主控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三连接状态代码时,仅由该主控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传送该第二寻址指令与该第二累计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j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收到该第一寻址指令与该第一累计值时,判断第j个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或该第三连接状态代码,其中j为不大于M的自然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j个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时,更新该第一累计值,并由第j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传送该第一寻址指令与更新后的该第一累计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j个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三连接状态代码时,更新该第一累计值,并由第j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传送一第一完成指令与更新后的该第一累计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j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收到该第一完成指令与该第一累计值时,维持该第一累计值,并由第j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传送该第一完成指令与该第一累计值。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k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收到该第二寻址指令与该第二累计值时,判断第k个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一连接状态代码或该第二连接状态代码,其中k为不大于M的自然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k个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时,更新该第二累计值,并由第k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传送该第二寻址指令与更新后的该第二累计值。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k个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一连接状态代码时,更新该第二累计值,并由第k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传送一第二完成指令与更新后的该第二累计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k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收到该第二完成指令与该第二累计值时,维持该第二累计值,并由第k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传送该第二完成指令与该第二累计值。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至少依据该主控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接收到的该第一累计值,或该主控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接收到的该第二累计值,计算该M个电源设备的数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至少依据该第一累计值或该第二累计值,设定该主控电源设备的一主控位置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当该主控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一连接状态代码时,仅由该主控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传送一第一设定指令与一第一位置码;
当该主控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时,由该主控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传送该第一设定指令与该第一位置码,并由该主控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传送一第二设定指令与一第二位置码;以及
当该主控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三连接状态代码时,仅由该主控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传送该第二设定指令与该第二位置码;
其中该第一位置码与该第二位置码关联于该主控位置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j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收到该第一设定指令与一第一位置码时,判断第j个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或该第三连接状态代码,其中j为不大于M的自然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j个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时,将该第一位置码减去一默认值后,储存并更新为新的该第一位置码,再由第j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传送该第一设定指令与更新后的该第一位置码。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j个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三连接状态代码时,将该第一位置码减去一默认值后,储存并更新为新的该第一位置码,并由第j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传送一第三完成指令与更新后的该第一位置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j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收到该第三完成指令与该第一位置码,维持该第一位置码,并由第j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传送该第三完成指令与该第一位置码。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k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收到该第二设定指令与该第二位置码时,判断第k个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一连接状态代码或该第二连接状态代码,其中k为不大于M的自然数。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k个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二连接状态代码时,将该第二位置码加上一默认值后,储存并更新为新的该第二位置码,再由第k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传送该第二设定指令与更新后的该第二位置码。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k个电源设备具有该第一连接状态代码时,将该第二位置码加上一默认值后,储存并更新为新的该第二位置码,再由第k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传送一第四完成指令与更新后的该第二位置码。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k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收到该第四完成指令与该第二位置码时,维持该第二位置码,并由第k个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传送该第四完成指令与该第二位置码。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至少依据该主控电源设备的该第一端接收到的该第一位置码,或该主控电源设备的该第二端接收到的该第二位置码,计算该M个电源设备的数量。
CN201910638732.6A 2019-07-16 2019-07-16 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2409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8732.6A CN112240959A (zh) 2019-07-16 2019-07-16 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8732.6A CN112240959A (zh) 2019-07-16 2019-07-16 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0959A true CN112240959A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66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8732.6A Pending CN112240959A (zh) 2019-07-16 2019-07-16 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40959A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208355A1 (ru) * В. Ф. Ланденок, О. А. Тельных , А. Д. Цагарел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ТЫСКАНИЯ НЕИСПРАВНОСТЕЙ
GB848891A (en) * 1956-01-25 1960-09-21 Electronique & Automatisme Sa Improvements in electrical digital computers
US5371487A (en) * 1992-09-16 1994-12-06 Caterpilla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a changed condition
US20080256264A1 (en) * 2005-03-30 2008-10-16 Junichi Muto Data processing system,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DE102012002864A1 (de) * 2012-02-11 2012-07-12 Daimler Ag Diagnose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WO2012117113A1 (fr) * 2011-03-02 2012-09-07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Dispositif de stockage et generation d'energie modulaire
US20130175860A1 (en) * 2010-07-05 2013-07-11 Eun-Ey Jung Battery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ower of the same
JP2013145281A (ja) * 2012-01-13 2013-07-25 Fujifilm Corp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積層体、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及び永久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CN104539049A (zh) * 2014-12-26 2015-04-22 广州大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远供电源系统及电缆短路故障的定位方法
US20150303434A1 (en) * 2013-09-13 2015-10-22 Tanktwo Oy Batteries and battery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al energy
US20160179180A1 (en) * 2014-12-22 2016-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hermal mitigation in devices with multiple processing units
CN106093632A (zh) * 2016-06-03 2016-11-09 温州大学 基于扫描被测电子设备位置的ip地址设定方法及系统
CN206211824U (zh) * 2016-09-13 2017-05-31 致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供应器
US20170220501A1 (en) * 2016-01-30 2017-08-03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Chongqing)Co. Ltd Coup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TW201735491A (zh) * 2016-03-31 2017-10-01 Zippy Tech Corp 冗餘式電源供應系統的損壞確認方法
CN107390056A (zh) * 2017-07-20 2017-11-24 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 检测充电桩的方法及系统
CN108414861A (zh) * 2018-03-07 2018-08-17 宁波弘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热故障自检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208355A1 (ru) * В. Ф. Ланденок, О. А. Тельных , А. Д. Цагарел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ТЫСКАНИЯ НЕИСПРАВНОСТЕЙ
GB848891A (en) * 1956-01-25 1960-09-21 Electronique & Automatisme Sa Improvements in electrical digital computers
US5371487A (en) * 1992-09-16 1994-12-06 Caterpilla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a changed condition
US20080256264A1 (en) * 2005-03-30 2008-10-16 Junichi Muto Data processing system,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30175860A1 (en) * 2010-07-05 2013-07-11 Eun-Ey Jung Battery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ower of the same
WO2012117113A1 (fr) * 2011-03-02 2012-09-07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Dispositif de stockage et generation d'energie modulaire
JP2013145281A (ja) * 2012-01-13 2013-07-25 Fujifilm Corp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積層体、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及び永久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DE102012002864A1 (de) * 2012-02-11 2012-07-12 Daimler Ag Diagnose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20150303434A1 (en) * 2013-09-13 2015-10-22 Tanktwo Oy Batteries and battery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al energy
US20160179180A1 (en) * 2014-12-22 2016-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hermal mitigation in devices with multiple processing units
CN104539049A (zh) * 2014-12-26 2015-04-22 广州大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远供电源系统及电缆短路故障的定位方法
US20170220501A1 (en) * 2016-01-30 2017-08-03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Chongqing)Co. Ltd Coup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TW201735491A (zh) * 2016-03-31 2017-10-01 Zippy Tech Corp 冗餘式電源供應系統的損壞確認方法
CN106093632A (zh) * 2016-06-03 2016-11-09 温州大学 基于扫描被测电子设备位置的ip地址设定方法及系统
CN206211824U (zh) * 2016-09-13 2017-05-31 致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供应器
CN107390056A (zh) * 2017-07-20 2017-11-24 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 检测充电桩的方法及系统
CN108414861A (zh) * 2018-03-07 2018-08-17 宁波弘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热故障自检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045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and design data wire testing
EP1710642B1 (en) Distributed control apparatus
US9558134B2 (en) In-vehicle sensor, in-vehicle sensor system, and method of setting identifiers of in-vehicle sensors in in-vehicle sensor system
US93549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solating a fault in a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N107463516A (zh) 控制装置
CN104950213A (zh) 用于利用dc偏置电流的连接故障自监测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3109500B (zh) 检查部件的安装位置的方法和自动化部件
CN114613303A (zh) 显示屏控制系统故障预测方法及装置
US8041993B2 (en)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US20210018571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ies
CN112240959A (zh) 电源设备的控制方法
KR101542802B1 (ko) 보드기반시스템테스트장치
US10481627B2 (en) Connection check in field maintenance tool
JP2007295774A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システム電源
CN117251401A (zh) 串口信息输出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US20180110108A1 (en) Control system with error detection
WO2020091705A2 (en) Automatic multi-channel electronic test and measurement device
JP2017017856A (ja) 鉄道車両用配電盤の監視装置
CN113890603B (zh) 一种自动定位故障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US732446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onnectable interface device
US20180059179A1 (e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nd automatic instrument search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12269699B (zh) 老化测试方法及装置、EtherCAT主站及系统、存储介质
JP2007263404A (ja) 電気機器および電気機器における通信機能正常判定方法
CN110542825A (zh) 一种产品布线完好性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KR20210100474A (ko) 차량용 전자 제어기의 테스트 장치 및 그 테스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