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3830A - 一种具有排污系统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排污系统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3830A
CN112233830A CN202011511547.XA CN202011511547A CN112233830A CN 112233830 A CN112233830 A CN 112233830A CN 202011511547 A CN202011511547 A CN 202011511547A CN 112233830 A CN112233830 A CN 112233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ove box
box body
gas
negative pressure
materia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15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3830B (zh
Inventor
来建良
田利刚
金琦鹏
田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115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3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3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3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3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3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7/00Shielded cells or rooms
    • G21F7/04Shielded glove-boxes
    • G21F7/041Glove-box atmosphere,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control device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0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2Treating ga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排污系统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涉及核工业技术领域。其中,一种处理来自放射性物料的有害气体的排污系统,排污系统设置于对放射性物料进行密闭处理的密闭处理系统处,密闭处理系统包括手套箱体以及物料通道,手套箱体和物料通道均为负压状态。排污系统包括:气体处理装置,设置于手套箱体的外部,气体处理装置与手套箱体管路连通。采用在手套箱体上设置有气体处理装置,以实现对放射性物料所产生有害气体的进一步处理,避免气体排出至外界环境中,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由于手套箱体和物料通道均为负压状态,即使密封性较差造成泄露也是外界气体进入手套箱体内,阻止了α气溶胶外泄。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排污系统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排污系统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核工业、化工工业生产制造过程中,核工业放射性物料会存放于手套箱内。核工业放射性物料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为α气溶胶,该气溶胶具有辐射性。核工业放射性物料所产生的α气溶胶能够随外界气体一起排至手套箱内,最后α气溶胶从手套箱的排气口排出的,此过程可以将手套箱内的α气溶胶排出室外或通过缝隙扩散到手套箱外部,这种生产、实验过程中产生的α气溶胶会危害实验室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上述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排污系统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其解决了生产、实验过程中产生的α气溶胶排出至手套箱外部对周围环境以及人体造成危害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来自放射性物料的有害气体的排污系统,排污系统设置于对放射性物料进行密闭处理的密闭处理系统处,密闭处理系统包括手套箱体以及与手套箱体连通的物料通道,手套箱体和物料通道均为负压状态;
排污系统包括:
气体处理装置,设置于手套箱体的外部,气体处理装置与手套箱体管路连通,用于处理来自手套箱体内部,放射性物料所产生的有害气体;
控制装置,设置于手套箱体的外部,其与气体处理装置通信连接;
还包括补气装置,补气装置的一端与手套箱体相连,补气装置的另一端与气体处理装置相连,用于保持手套箱体内部的负压状态。
可选地,手套箱体包括:第一手套箱、嵌套在第一手套箱内部的第二手套箱;
第二手套箱上设置有排气口,且手套箱通过管路与气体处理装置相连。
可选地,气体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负压风机和至少一个气体过滤器;
负压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手套箱相连通;
气体过滤器通过管路与负压风机的出气口相连通,用于吸附有害气体。
可选地,气体过滤器为吸附罐。
可选地,气体处理装置具有单向阀,设置在气体过滤器的内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设置有排污系统;
密闭处理系统包括手套箱体以及与手套箱体连通的物料通道,手套箱体和物料通道均为负压状态;
手套箱体包括:第一手套箱、嵌套在第一手套箱内部的第二手套箱、以及设置在第一手套箱和第二手套箱之间设有带密封盖的站口,且密封盖与站口可分离地连接,密封盖用于隔离第二手套箱及第一手套箱,以使第一手套箱和第二手套箱均为密封结构。
密封盖的顶部吸附连接有吸盘组件,吸盘组件通过与密封盖吸附连接,以使密封盖与站口打开或者关闭。
可选地,第一手套箱为干净区,第二手套箱与物料通道相连通,其为放射性物料所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的污染区。
可选地,还包括气体检测装置和电动调压阀,气体检测装置和电动调压阀与均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电动调压阀分别位于第一手套箱、第二手套箱和物料通道上,用于调节第一手套箱、第二手套箱和物料通道的内部内压强;
气体检测装置分别位于第一手套箱、第二手套箱和物料通道的内部,用于检测第一手套箱、第二手套箱和物料通道的负压状态,且将负压状态反馈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调节阀调节第一手套箱、第二手套箱和物料通道的内部压强,使其维持在一个负压状态。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排污系统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采用在手套箱体上设置有气体处理装置,以实现对放射性物料所产生有害气体的进一步处理,避免气体排出至外界环境中,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将排污系统设置于对放射性物料进行密闭处理的密闭处理系统处,密闭处理系统包括手套箱体以及与手套箱体连通的物料通道,手套箱体和物料通道均维持微负压状态,即使密封性较差造成泄露也是外界气体进入手套箱体内,阻止了α气溶胶外泄。其中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中的α气溶胶,防止其通过排气口排出室外。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可以确保物料通道以及手套箱体内自始至终为负压状态,在有害气体的排出时通过气体处理装置对有害气体进行进一步地过滤,达到了满足外界排放需求的气体排出至外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处理来自放射性物料的有害气体的排污系统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处理来自放射性物料的有害气体的排污系统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手套箱;
200:第二手套箱;
300:物料通道;
400:进料口;
500:电动电动调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处理来自放射性物料的有害气体的排污系统,排污系统设置于对放射性物料进行密闭处理的密闭处理系统处。密闭处理系统包括手套箱体以及与手套箱体连通的物料通道300。其中,手套箱体用于存放具有放射性的物料,该物料由物料通道300运送至手套箱体内。其中,手套箱体和物料通道300均为负压状态。
参见图1-图2所示,排污系统包括:
气体处理装置,设置于手套箱体的外部,气体处理装置与手套箱体管路连通,用于处理来自手套箱体内部,放射性物料所产生的有害气体。
若干气体检测装置,设置于密闭系统内部,用于获取针对有害气体的检测数据。
其中具有放射性分散相的分散体系,称为放射性气溶胶。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以大气为载体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有害气体为α气溶胶。
控制装置,设置于手套箱体的外部,其与气体处理装置、气体检测装置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手套箱体包括:第一手套箱100、嵌套在第一手套箱100内部的第二手套箱200。
具体地,第一手套箱100为“L”型结构体,第二手套箱200为矩形结构体。
第二手套箱200上设置有排气口,且第二手套箱200通过管路与气体处理装置相连。手套箱体内部的放射性物料所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排气口再经过管路进入气体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气体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负压风机和至少一个气体过滤器。
具体地,负压风机用于抽取第二手套箱200中的气体,以使第二手套箱200中的气体始终保持在负压状态,负压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第二手套箱200相连通。
气体过滤器通过管路与负压风机的出气口相连通,用于吸附第二手套箱200内的有害气体。
进一步地,气体过滤器为吸附罐,吸附罐通过管路连接负压风机,以对第二手套箱体200内从排出口排出的气体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使得第二手套箱200排出的气体为安全的、无污染的气体。
进一步地,物料通道300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物料转运装置,物料转运装置通过进料口400将物料运动至第二手套箱200。
进一步地,气体处理装置具有单向阀,设置在气体过滤器的内部。目的是防止经气体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气体回流至第二手套箱200内,降低气体处理效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补气装置,补气装置的一端与手套箱体相连,补气装置的另一端与气体处理装置相连,用于保持手套箱体内部的负压状态。
由于手套箱体为负压状态/微负压的状态,为防止气体外泄,其手套箱体内部有害气体α气溶胶由负压风机抽取到手套箱体的外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手套箱体内部压力状态值,以使补气装置压缩空气对手套箱体内补气,以实现手套箱体内部的负压平衡。
当手套箱内压力过低时,还可使负压风机所在管路的补气阀门打开,将外界气体补入手套箱体;当手套箱体内压力过高时,通过紧急排气管路排气和箱体内排气管路三自动排气,以实现手套箱体内部的负压平衡。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设置有排污系统;
密闭处理系统包括手套箱体以及与手套箱体连通的物料通道300,手套箱体和物料通道300均为负压状态;
手套箱体包括:第一手套箱100、嵌套在第一手套箱100内部的第二手套箱200、以及包括设置在第一手套箱100和第二手套箱200之间设有带密封盖的站口,且密封盖与站口可分离地连接,密封盖用于隔离第二手套箱200及第一手套箱100,以使第一手套箱100和第二手套箱200均为密封结构。
密封盖的顶部吸附连接有吸盘组件,吸盘组件通过与密封盖吸附连接,以使密封盖与站口打开或者关闭。
进一步地,第一手套箱100为干净区,第二手套箱200与物料通道300相连通,其为放射性物料所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的污染区。
当密封盖需要打开时,控制装置控制吸盘组件能够吸附密封盖,将密封盖打开。此时站口为开启状态。其中,吸盘组件与密封盖的顶端连接处形成有密闭空间,当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压力为负压状态时,吸盘组件与密封盖吸附连接。密封盖用于第一手套箱100与第二手套箱200之间的站口密封连接,以防止处于污染区的第二手套箱200的有害气体进入干净区的第一手套箱100内。
具体地,处于第二手套箱200的放射性物料需要在其外进行套袋,然而套袋是在第一手套箱100内完成。因此,在套袋前,先将袋子通过机械手移动至站口正下方,此时,启动控制装置控制吸盘组件对盖子进行吸附,同时袋子与站口是密封连接,不会存在第二手套箱200的气体进入第一手套箱100。
进一步地,还包括气体检测装置和电动调压阀500,气体检测装置和电动调压阀500与均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电动调压阀500分别位于第一手套箱100、第二手套箱200和物料通道300上,用于调节第一手套箱100、第二手套箱200和物料通道300的内部内压强。
气体检测装置分别位于第一手套箱100、第二手套箱200和物料通道300的内部,用于检测第一手套箱100、第二手套箱200和物料通道300的负压状态,且将负压状态反馈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调节阀调节第一手套箱100、第二手套箱200和物料通道300的内部压强,使其维持在一个负压状态。
应当说明的是,吸盘组件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吸盘组件的位置状态,并向控制装置发送吸盘组件的位置状态。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控制装置为现有技术,只要能实现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功能即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处理来自放射性物料的有害气体的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系统设置于对放射性物料进行密闭处理的密闭处理系统处,所述密闭处理系统包括手套箱体以及与所述手套箱体连通的物料通道(300);其中,所述手套箱体和所述物料通道(300)均为负压状态;
所述排污系统包括:
气体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体的外部,所述气体处理装置与手套箱体管路连通,用于处理来自所述手套箱体内部,放射性物料所产生的有害气体;
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体的外部,其与所述气体处理装置通信连接;
还包括补气装置,所述补气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手套箱体相连,所述补气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处理装置相连,用于保持所述手套箱体内部的负压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自放射性物料的有害气体的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箱体上设置有排气口,且所述手套箱体通过管路与所述气体处理装置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自放射性物料的有害气体的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负压风机和至少一个气体过滤器;
所述负压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手套箱相连通;
所述气体过滤器通过管路与所述负压风机的出气口相连通,用于吸附有害气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来自放射性物料的有害气体的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过滤器为吸附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自放射性物料的有害气体的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具有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气体过滤器的内部。
6.一种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排污系统;
所述密闭处理系统包括手套箱体以及与所述手套箱体连通的物料通道(300),所述手套箱体和所述物料通道(300)均为负压状态;
所述手套箱体包括:第一手套箱(100)、嵌套在所述第一手套箱(100)内部的第二手套箱(20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手套箱(100)和所述第二手套箱(200)之间设有带密封盖的站口,且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站口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密封盖用于隔离所述第二手套箱(200)及所述第一手套箱(100),以使所述第一手套箱(100)和所述第二手套箱(200)均为密封结构。
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吸附连接有吸盘组件,所述吸盘组件通过与所述密封盖吸附连接,以使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站口打开或者关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套箱(100)为干净区,所述第二手套箱(200)与所述物料通道(300)相连通,其为放射性物料所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的污染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检测装置和电动调压阀(500),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和所述电动调压阀(500)与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电动调压阀(50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手套箱(100)、所述第二手套箱(200)和所述物料通道(300)上,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手套箱(100)、所述第二手套箱(200)和所述物料通道(300)的内部内压强;
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手套箱(100)、所述第二手套箱(200)和所述物料通道(300)的内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手套箱(100)、所述第二手套箱(200)和所述物料通道(300)的负压状态,且将所述负压状态反馈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调节阀调节所述第一手套箱(100)、所述第二手套箱(200)和所述物料通道(300)的内部压强,使其维持在一个负压状态。
CN202011511547.XA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具有排污系统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 Active CN112233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1547.XA CN112233830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具有排污系统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1547.XA CN112233830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具有排污系统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3830A true CN112233830A (zh) 2021-01-15
CN112233830B CN112233830B (zh) 2021-04-02

Family

ID=74124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1547.XA Active CN112233830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具有排污系统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38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2762A (zh) * 2022-08-26 2022-11-18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钼舟暂存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57471U (zh) * 2013-07-05 2013-12-25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干法后处理的手套箱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57471U (zh) * 2013-07-05 2013-12-25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干法后处理的手套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2762A (zh) * 2022-08-26 2022-11-18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钼舟暂存装置
CN115352762B (zh) * 2022-08-26 2024-03-08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钼舟暂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3830B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6514B (zh) 一种实验动物饲养负压隔离器
CN100427580C (zh) 收集并分离环境空气中出现的颗粒和微生物的设备
CN112233830B (zh) 一种具有排污系统的放射性物料密闭处理系统
US614969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disposable filter modules for filtering air containing hazardous substances
CN211255540U (zh) 一种印刷生产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9588728U (zh) 一种加臭剂泄漏处理装置
KR20180076711A (ko) 방사성 기체 및 먼지제거가 가능한 친환경 환기장치
CN209771748U (zh) 废气净化箱
CN212275374U (zh) 一种大气治理用取样装置
CN106000052B (zh) 一种集装箱熏蒸气体无害化处理装置
CN115253592A (zh) 一种过滤装置
CN211753185U (zh) 一种放射性粉尘处理装置
KR101019353B1 (ko) 드라이어 흡착재 교체 장치
CN109893927A (zh) 一种粉尘空气处理器
CN207838537U (zh) 一种粉尘空气处理器
US6824596B2 (en) Gas scrubbing device for odorizing equipment operation, service and emergency
CN209596858U (zh) 一种污水池废气处理装置
CN220640690U (zh) 供应气体医疗转运箱
CN206087388U (zh) 一种粉剂自动包装机除尘装置
CN217817237U (zh) 一种密封方舱超压自动调节装置
CN215262680U (zh) 一种自动恶臭气体监测留样仪
CN214472108U (zh) 一种负压采样装置
CN212819091U (zh) 一种具有异味处理的废气排放装置
CN212681042U (zh) 一种易挥发有毒有害试剂移取装置
CN216171305U (zh) 一种采用双重脱硫的新型脱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