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24336A - 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24336A
CN112224336A CN202011127645.3A CN202011127645A CN112224336A CN 112224336 A CN112224336 A CN 112224336A CN 202011127645 A CN202011127645 A CN 202011127645A CN 112224336 A CN112224336 A CN 112224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affle
motor
wal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76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x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x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x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x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276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243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24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2433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9/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ports, doors, windows, port-holes, or other openings or covers
    • B63B19/12Hatches; Hatchways
    • B63B19/14Hatch covers
    • B63B19/19Hatch covers foldabl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用设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舱口,所述舱口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舱口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舱口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两组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与转动轴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该船用折叠式舱口盖,通过设置固定装置,进而在开启马达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回缩后,固定装置能够将第三挡板夹持固定在当前位置,阻挡了第三挡板的移动,防止了因第三挡板在收起后的受到晃动而移动,因此所导致回收失败的情况,从而保障了该装置的正常使用,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
背景技术
船或船舶,指的是:举凡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如蒸汽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动力机组)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手段,另外,民用船通常称为船(古称舳舻)、船舶、轮机、舫,军用船称为舰(古称艨艟)、舰艇,小型船称为艇、舢舨、筏或舟,其总称为舰艇或船舶,船舶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开发的,不论是战时或是平时,都有船舶的出现,世界上有数百万的渔民用渔船捕鱼,战时的海战及海上军事补给都和船有关,2007年的商船约有35,000艘,货物约有740万吨,2011年时,世界上已约104,304艘有船已取得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出的IMO编别号码,在历史上,船舶对于地理探索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重要的角色,像中国明朝的郑和将指南针及火药传播到其他地区,船舶有用像殖民及奴隶贸易等用途,也有用在科学、文化及人道主义上,美洲及欧洲之间的哥伦布大交换是当时世界人口成长的主因之一,航运也使世界的经济成为能源密集的形式,轮船(ship)和小艇(boat)的区别通常在于尺寸和航行时间,一个经验法则是,如果一艘船舶能携带另一艘,那么较大的那个就是轮船,不过也有例外:像帆船游艇上面会载一个长2至6米的小艇,两种都不算是轮船,在大航海时代,轮船定义为具至少有三个横帆桅杆和一个完整船首斜桅的帆船,也会用桅杆来定义其他种类的船,像三桅帆船、前桅横帆双桅船等,有不少大型船舶通常被叫做“艇”,潜水艇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通常的航海传统里,船通常都有自己的名字,现代船只可能还有船级(通常以该级的第一艘船的船名命名),英语中,船通常被称为“她(she或her)”,即使船名是男士名字,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写作指南里也用“它(it)”来指船,船在水中航行时,其前缘会受到水的阻力,阻力可以分为许多成分,主要的是水作用在船壳的阻力及波阻力,若降低了阻力,速度自然会提升,需要降低湿润表面,没水部分船体也要改用产生水波振幅较小的外形,为了达到此一目的,高速的船舶一般会较细长,其附属物较小或是较少,若定期的清理船壳上寄生的生物及藻类,也可以减少船的阻力,防污油漆也可以减少船壳上的生物,像球状船首等较先进的设计也可以减少波浪的阻力,考虑波阻力的一个简单方法是看船壳和其产生船波的关系,若船的速度比船波传播的速度慢,船波会快速的在船的两侧消散,不过若船的速度和船波传播的速度相等,船波能量增加的速度会比能量消散的速度快,因此船波振幅会增加,船必须从船波中穿过或是越过船波,其阻力会随速度,以指数形式上升,浮着的船会排开和本身重量相同的流体,船本身结构的密度可以比水重,只要船的结构中有够大的空心部分即可,若船浮着,整艘船(包括货物)的质量除以其在吃水线下的体积,结果会等于水的密度(1kg/l),若船上的重量再加重,吃水线下的体积要增加才能使重力和浮力平衡,因此船会再下沈一点点,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时速约为8公里/小时;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问世,主机功率为58.8千瓦,这种推进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被迅速推广,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1894年,英国的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安装在快艇“透平尼亚”号上,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超过了60公里,早期汽轮机船的汽轮机与螺旋桨是同转速的,后约在1910年,出现了齿轮减速、电力传动减速和液力传动减速装置,目前海运用的散货船,其舱口盖基本上是通过链轮机构来实现开启和闭合的,这种结构安装及使用比较复杂,使用的零部件多,且运行一段时间后很容易生锈损坏,目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具备便于开启闭合且零件并不复杂等优点,解决了通过链轮机构来实现开启和闭合,这种结构安装及使用比较复杂,使用的零部件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开启闭合且零件并不复杂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舱口,所述舱口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舱口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舱口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两组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与转动轴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两组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动轴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后侧套接在中心轴的外侧,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套接有第二挡板,两组所述移动装置之间套接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第二挡板滑动连接在活动腔内,所述第三挡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组圆盘,所述圆盘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空腔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左侧与连接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左端与空腔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夹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顶端贯穿安装块并与夹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舱口的顶部,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杆,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连接在滑动腔内,所述滑轮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三挡板内,且活动管的一端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管另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在移动槽内。
优选的,所述活动腔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均开设有平衡槽,所述第二挡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滑动连接在平衡槽内,所述平衡块的厚度与平衡槽内壁的厚度相适配,所述平衡块的长度小于第二挡板的长度,所述平衡槽内壁的长度小于活动腔内壁的长度,两组所述圆盘分别位于两组平衡槽的后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大于空腔内壁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前端与轴承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前侧固定连接在放置槽前侧内壁,所述夹块为凹字形,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第三挡板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平衡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的厚度与平衡槽内壁的厚度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活动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防脱块,两组所述防脱块分别位于滑轮的前后两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位于活动管的上方。
优选的,检测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马达的是否需要更换,其检测过程如下: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获取马达所需油量:
Figure BDA0002734137860000051
其中,Q代表马达所需油量,M代表马达的扭矩,Δp代表马达的内部压力差,ηm代表马达机械效率,G代表第一挡板的重力,π代表自然常数,d代表转动轴直径,ηv代表马达容积效率;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信息获取模块,的结果,并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马达的输出功率:
Figure BDA0002734137860000052
其中,P代表马达的输出功率;
信息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结果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第二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结果小于预设值时,确认所述马达不安全;
预警模块,与所述信息对比模块连接,当信息对比模块确认所述马达不安全时,则发出报警提示提示用户对所述马达进行更换或维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船用折叠式舱口盖,通过设置固定装置,进而在开启马达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回缩后,固定装置能够将第三挡板夹持固定在当前位置,阻挡了第三挡板的移动,防止了因第三挡板在收起后的受到晃动而移动,因此所导致回收失败的情况,从而保障了该装置的正常使用,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2、该船用折叠式舱口盖,通过设置移动装置,进而移动装置能够使第三挡板在移动时更加的顺畅,防止了移动装置在移动中出现失衡的情况,并且第三挡板在移动时移动装置能够防止第三挡板出现错位的情况,保障了第三挡板的正常移动,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3、该船用折叠式舱口盖,通过设置弹簧,进而在开启旋转电机后,转盘的转动将会拽动连接绳,从而即可使连接绳拉伸夹块向下移动,同时弹簧受到夹块的挤压,而在关闭旋转电机后,弹簧就会将夹块向上弹出,由此使夹块卡住第三挡板,防止了第三挡板的移动所导致收缩失败的情况。
4、该船用折叠式舱口盖,通过设置平衡块滑动连接在平衡槽内,进而一方面平衡块保持了第二挡板在移动中的平衡,防止了第二挡板在移动中出现失衡的情况,另外平衡块在被阻挡块所挡时,平衡块将使第二挡板无法移动,从而防止了第二挡板脱离活动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舱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固定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第三挡板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固定柱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2、舱口;3、移动装置;301、固定块;302、移动槽;303、滑动腔;304、支撑杆;305、卡块;306、活动管;307、移动块;308、防脱块;309、滑轮;4、固定装置;401、安装块;402、连接柱;403、放置槽;404、转盘;405、转动杆;406、旋转电机;407、连接绳;408、夹块;409、弹簧;410、卡槽;411、轴承;5、第一挡板;6、中心轴;7、第二挡板;8、第三挡板;9、转动轴;10、固定柱;11、空腔;12、活动腔;13、平衡槽;14、阻挡块;15、平衡块;16、圆盘;17、马达;1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包括船体1,船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舱口2,舱口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1,舱口2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3,设置移动装置3,进而移动装置3能够使第三挡板8在移动时更加的顺畅,防止了移动装置3在移动中出现失衡的情况,并且第三挡板8在移动时移动装置3能够防止第三挡板8出现错位的情况,保障了第三挡板8的正常移动,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舱口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柱10,固定柱10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8,凹槽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17,两组凹槽18的内部分别与转动轴9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两组马达17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动轴9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转动轴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5,第一挡板5的后侧套接在中心轴6的外侧,中心轴6的外侧套接有第二挡板7,两组移动装置3之间套接有第三挡板8,第三挡板8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12,第二挡板7滑动连接在活动腔12内,第三挡板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组圆盘16,圆盘16与移动装置3固定连接,空腔1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4,通过设置固定装置4,进而在开启马达17使第二挡板7和第三挡板8回缩后,固定装置4能够将第三挡板8夹持固定在当前位置,阻挡了第三挡板8的移动,防止了因第三挡板8在收起后的受到晃动而移动,因此所导致回收失败的情况,从而保障了该装置的正常使用,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开启该装置时,开启旋转电机406,从而使旋转电机406的输出端转动,旋转电机输出端转动时将会带动其顶部固定连接的转盘404转动,在转盘404转动时将会拽动其内部固定连接的连接绳407,在连接绳407被拽动时其顶端将会拉伸夹块408向下移动,从而使夹块408进入空腔11内,然后开始两组马达17,从而使两组马达17的输出端转动,马达17输出端转动时将会带动转动轴9转动,而转动轴9的转动将会带动第一挡板5的前侧抬起,第一挡板5的前侧抬高时其后侧通过中心轴6拉伸第二挡板7,在第二挡板7被拉伸时平衡块15在平衡槽13内滑动,而在平衡块15碰触阻挡块14且第二挡板7接触活动腔12内壁时,第三挡板8将会随着第二挡板7移动,从而使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7和第三挡板8形成折叠状态,空腔11露出,且在第三挡板8移动时,滑轮309将会在滑动腔303内滑动,同时移动块307在移动槽302内滑动,进而防止了第三挡板8在移动中出现失衡或是错位的情况,使第三挡板8的移动顺畅,在第三挡板8的底部位于夹块408的上方后,关闭旋转电机406使弹簧409不再受到挤压,从而使弹簧409带动夹块408弹出,从而使夹块408夹持第三挡板8的底部,第三挡板8的底部将只能在卡槽410内活动,防止了因晃动所导致第三挡板8过度的移动所造成收缩失败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为了固定收缩后的第三挡板8,设置了固定装置4,固定装置4包括安装块401,安装块401的左侧与连接柱402的右端固定连接,连接柱402的左端与空腔1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安装块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弹簧409,通过设置弹簧409,进而在开启旋转电机406后,转盘404的转动将会拽动连接绳407,从而即可使连接绳407拉伸夹块408向下移动,同时弹簧409受到夹块408的挤压,而在关闭旋转电机406后,弹簧409就会将夹块408向上弹出,由此使夹块408卡住第三挡板8,弹簧409的顶端与夹块408的底部固定连接,安装块40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403,放置槽403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406,旋转电机406的输出端与转动杆405的后端固定连接,转动杆4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盘404,转盘4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407,连接绳407的顶端贯穿安装块401并与夹块408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夹持第三挡板8前,开启旋转电机406使其输出端转动,从而使旋转电机406带动转盘404转动,转盘404的转动将会拉伸连接绳407,从而使连接绳407拉动夹块408向下移动,同时弹簧409受到挤压,然后即可开始收缩第三挡板8,在第三挡板8的底部位于夹块408的上方后,关闭旋转电机406使弹簧409不再受到挤压,从而使弹簧409带动夹块408弹出,从而使夹块408夹持第三挡板8的底部,第三挡板8的底部将只能在卡槽410内活动,防止了因晃动所导致第三挡板8过度的移动所造成收缩失败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为了使第三挡板8的移动顺畅,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设置了移动装置3,移动装置3包括固定块301,固定块301固定连接在舱口2的顶部,固定块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杆304,固定块301的内部开设有滑动腔303,滑动腔30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309,滑轮309滑动连接在滑动腔303内,滑轮309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活动管306,活动管30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三挡板8内,且活动管306的一端与圆盘16固定连接,活动管306另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307,固定块301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302,移动块307滑动连接在移动槽302内,第三挡板8在移动时滑轮309将会在滑动腔303内滑动,同时移动块307在移动槽302内滑动,进而防止了第三挡板8在移动中出现失衡或是错位的情况,使第三挡板8的移动顺畅。
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第二挡板7在活动腔12内错位,在活动腔12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均开设有平衡槽13,第二挡板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平衡块15,平衡块15滑动连接在平衡槽13内,平衡块15的厚度与平衡槽13内壁的厚度相适配,平衡块15的长度小于第二挡板7的长度,平衡槽13内壁的长度小于活动腔12内壁的长度,两组圆盘16分别位于两组平衡槽13的后侧,由此平衡块15滑动连接在平衡槽13内可防止第二挡板7在活动腔12内错位。
在本发明中,为了使空腔11被完整的遮挡,设置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7和第三挡板8的宽度相同,第一挡板5的宽度大于空腔11内壁的宽度,由此即可使空腔11被完整的遮挡。
在本发明中,为了稳定转动杆405的前端,设置转动杆405的前端与轴承411的中部固定连接,轴承411的前侧固定连接在放置槽403前侧内壁,由此即可稳定转动杆405的前端。
在本发明中,为了使夹块408稳定的夹持第三挡板8,设置夹块408为凹字形,卡槽410的宽度大于第三挡板8的宽度,由此即可使夹块408稳定的夹持第三挡板8。
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第二挡板7脱离活动腔12,设置平衡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挡块14,阻挡块14的厚度与平衡槽13内壁的厚度相适配,由此通过设置平衡块15滑动连接在平衡槽13内,进而一方面平衡块15保持了第二挡板7在移动中的平衡,防止了第二挡板7在移动中出现失衡的情况,另外平衡块15在被阻挡块14所挡时,平衡块15将使第二挡板7无法移动,从而防止了第二挡板7脱离活动腔12内。
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滑轮309脱落,设置支撑杆304的顶部与卡块305的底部固定连接,卡块305位于活动管306的上方,由此即可使卡块305来防止滑轮309脱落。
在使用时,开启旋转电机406,从而使旋转电机406的输出端转动,旋转电机输出端转动时将会带动其顶部固定连接的转盘404转动,在转盘404转动时将会拽动其内部固定连接的连接绳407,在连接绳407被拽动时其顶端将会拉伸夹块408向下移动,从而使夹块408进入空腔11内,然后开始两组马达17,从而使两组马达17的输出端转动,马达17输出端转动时将会带动转动轴9转动,而转动轴9的转动将会带动第一挡板5的前侧抬起,第一挡板5的前侧抬高时其后侧通过中心轴6拉伸第二挡板7,在第二挡板7被拉伸时平衡块15在平衡槽13内滑动,而在平衡块15碰触阻挡块14且第二挡板7接触活动腔12内壁时,第三挡板8将会随着第二挡板7移动,从而使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7和第三挡板8形成折叠状态,空腔11露出,且在第三挡板8移动时,滑轮309将会在滑动腔303内滑动,同时移动块307在移动槽302内滑动,进而防止了第三挡板8在移动中出现失衡或是错位的情况,使第三挡板8的移动顺畅,在第三挡板8的底部位于夹块408的上方后,关闭旋转电机406使弹簧409不再受到挤压,从而使弹簧409带动夹块408弹出,从而使夹块408夹持第三挡板8的底部,第三挡板8的底部将只能在卡槽410内活动,防止了因晃动所导致第三挡板8过度的移动所造成收缩失败的情况。
综上所述,该船用折叠式舱口盖,通过设置固定装置4,进而在开启马达17使第二挡板7和第三挡板8回缩后,固定装置4能够将第三挡板8夹持固定在当前位置,阻挡了第三挡板8的移动,防止了因第三挡板8在收起后的受到晃动而移动,因此所导致回收失败的情况,从而保障了该装置的正常使用,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该船用折叠式舱口盖,通过设置移动装置3,进而移动装置3能够使第三挡板8在移动时更加的顺畅,防止了移动装置3在移动中出现失衡的情况,并且第三挡板8在移动时移动装置3能够防止第三挡板8出现错位的情况,保障了第三挡板8的正常移动,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该船用折叠式舱口盖,通过设置弹簧409,进而在开启旋转电机406后,转盘404的转动将会拽动连接绳407,从而即可使连接绳407拉伸夹块408向下移动,同时弹簧409受到夹块408的挤压,而在关闭旋转电机406后,弹簧409就会将夹块408向上弹出,由此使夹块408卡住第三挡板8,防止了第三挡板8的移动所导致收缩失败的情况。
该船用折叠式舱口盖,通过设置平衡块15滑动连接在平衡槽13内,进而一方面平衡块15保持了第二挡板7在移动中的平衡,防止了第二挡板7在移动中出现失衡的情况,另外平衡块15在被阻挡块14所挡时,平衡块15将使第二挡板7无法移动,从而防止了第二挡板7脱离活动腔12内。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还包括:检测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马达17的是否需要更换,其检测过程如下: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获取马达17所需油量:
Figure BDA0002734137860000121
其中,Q代表马达17所需油量,M代表马达的扭矩,Δp代表马达17的内部压力差,ηm代表马达17的机械效率,G代表第一挡板的重力,π代表自然常数,d代表转动轴直径,ηv代表马达17容积效率;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信息获取模块,的结果,并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马达17的输出功率:
Figure BDA0002734137860000122
其中,P代表马达17的输出功率;
信息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结果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第二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结果小于预设值时,确认所述马达17不安全;
预警模块,与信息对比模块连接,当信息对比模块确认所述马达17不安全时,则发出报警提示提示用户对所述马达17进行更换或维修。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马达17的是否需要更换,基于所述检测装置,根据马达17的所需油量、马达17机械效率、第一挡板5的重力的内径及转动轴9直径等因素计算马达17所需油量,其次,根据马达17所需油量计算出马达17的输出功率,最后,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判别马达17的输出功率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是,则发出报警提示提示用户对所述马达17进行更换或维修,以上算法考虑了多方面因素,从而使得计算结果更为准确,从而使得对马达17是否更换的判别失误率大大降低,使马达17的可以更好的对使第二挡板7和第三挡板8回缩后,从而保障了该装置的正常使用,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且在本发明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舱口(2),所述舱口(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1),所述舱口(2)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3),所述舱口(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17),两组所述凹槽(18)的内部分别与转动轴(9)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两组所述马达(17)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动轴(9)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5)的后侧套接在中心轴(6)的外侧,所述中心轴(6)的外侧套接有第二挡板(7),两组所述移动装置(3)之间套接有第三挡板(8),所述第三挡板(8)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12),所述第二挡板(7)滑动连接在活动腔(12)内,所述第三挡板(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组圆盘(16),所述圆盘(16)与移动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空腔(1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安装块(401),所述安装块(401)的左侧与连接柱(402)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402)的左端与空腔(1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弹簧(409),所述弹簧(409)的顶端与夹块(40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40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403),所述放置槽(403)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406),所述旋转电机(406)的输出端与转动杆(405)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4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盘(404),所述转盘(4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407),所述连接绳(407)的顶端贯穿安装块(401)并与夹块(408)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3)包括固定块(301),所述固定块(301)固定连接在舱口(2)的顶部,所述固定块(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杆(304),所述固定块(301)的内部开设有滑动腔(303),所述滑动腔(30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309),所述滑轮(309)滑动连接在滑动腔(303)内,所述滑轮(309)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活动管(306),所述活动管(30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三挡板(8)内,且活动管(306)的一端与圆盘(16)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管(306)另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307),所述固定块(301)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302),所述移动块(307)滑动连接在移动槽(30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12)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均开设有平衡槽(13),所述第二挡板(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平衡块(15),所述平衡块(15)滑动连接在平衡槽(13)内,所述平衡块(15)的厚度与平衡槽(13)内壁的厚度相适配,所述平衡块(15)的长度小于第二挡板(7)的长度,所述平衡槽(13)内壁的长度小于活动腔(12)内壁的长度,两组所述圆盘(16)分别位于两组平衡槽(13)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7)和第三挡板(8)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挡板(5)的宽度大于空腔(11)内壁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05)的前端与轴承(41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411)的前侧固定连接在放置槽(403)前侧内壁,所述夹块(408)为凹字形,所述卡槽(410)的宽度大于第三挡板(8)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挡块(14),所述阻挡块(14)的厚度与平衡槽(13)内壁的厚度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30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防脱块(308),两组所述防脱块(308)分别位于滑轮(309)的前后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04)的顶部与卡块(30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块(305)位于活动管(306)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张船用折叠式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马达(17)的是否需要更换,其检测过程如下: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获取马达(17)所需油量:
Figure FDA0002734137850000031
其中,Q代表马达(17)所需油量,M代表马达的扭矩,Δp代表马达(17)的内部压力差,ηm代表马达(17)机械效率,G代表第一挡板的重力,π代表自然常数,d代表转动轴直径,ηv代表马达(17)容积效率;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信息获取模块,的结果,并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马达(17)的输出功率:
Figure FDA0002734137850000032
其中,P代表马达(17)的输出功率;
信息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结果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第二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结果小于预设值时,确认所述马达(17)不安全;
预警模块,与所述信息对比模块连接,当信息对比模块确认所述马达(17)不安全时,则发出报警提示提示用户对所述马达(17)进行更换或维修。
CN202011127645.3A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 Withdrawn CN112224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7645.3A CN112224336A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7645.3A CN112224336A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24336A true CN112224336A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18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7645.3A Withdrawn CN112224336A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243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4484A (zh) * 2023-06-12 2023-07-14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船用三浦折叠式舱口盖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16087A (en) * 1958-12-11 1962-01-09 Pneumo Dynamics Corp Hatch cover
NL6601451A (zh) * 1965-02-09 1966-08-10
CN1847086A (zh) * 2005-04-13 2006-10-18 辻产业株式会社 舱口盖装置
CN202593802U (zh) * 2012-03-22 2012-12-12 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货舱折叠式舱口盖
CN203032878U (zh) * 2012-12-31 2013-07-03 上海科得威船舶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舱口盖端部限位装置
CN107554699A (zh) * 2017-08-22 2018-01-09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舱盖
CN109436202A (zh) * 2018-10-27 2019-03-08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船用三块式背载侧移货舱盖
CN209667314U (zh) * 2019-02-09 2019-11-22 舟山市原野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一种船舱盖板结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16087A (en) * 1958-12-11 1962-01-09 Pneumo Dynamics Corp Hatch cover
NL6601451A (zh) * 1965-02-09 1966-08-10
CN1847086A (zh) * 2005-04-13 2006-10-18 辻产业株式会社 舱口盖装置
CN100439199C (zh) * 2005-04-13 2008-12-03 辻产业株式会社 舱口盖装置
CN202593802U (zh) * 2012-03-22 2012-12-12 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货舱折叠式舱口盖
CN203032878U (zh) * 2012-12-31 2013-07-03 上海科得威船舶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舱口盖端部限位装置
CN107554699A (zh) * 2017-08-22 2018-01-09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舱盖
CN109436202A (zh) * 2018-10-27 2019-03-08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船用三块式背载侧移货舱盖
CN209667314U (zh) * 2019-02-09 2019-11-22 舟山市原野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一种船舱盖板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4484A (zh) * 2023-06-12 2023-07-14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船用三浦折叠式舱口盖及控制方法
CN116424484B (zh) * 2023-06-12 2023-08-22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船用三浦折叠式舱口盖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735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 fill wake system
CN111572701B (zh) 双体型船舶
JP2013006578A (ja) 船舶の減揺と浮上装置
US4054104A (en) Submarine well drilling an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station
Mot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dder: a technological tale
CN112224336A (zh) 一种船用折叠式舱口盖
JP2010195382A (ja) 上下可動式推進装置を備えた船舶
RU2364544C2 (ru) Способ движения на воде и скоростное судно для движения на воде на векторах упоров водных движителей (варианты)
CN204726635U (zh) 一种t型转子翼低速减摇装置
CN208915355U (zh) 一种帆船
CN1990342A (zh) 大吨位海河直达运输船舶
CN207173894U (zh) 一种海上船舶系泊装置
CN112224371A (zh) 一种船用多档位挂桨机
CN114013581A (zh) 面向减阻与避碰的可变结构型风光波浪能混合驱动无人艇
CN107444581A (zh) 一种无人测量船防撞减震船体
Tunaley Smuggler and pirate go-fast boats
CN112282560A (zh) 一种船用舱口盖制动系统
CN207141340U (zh) 一种无人测量船防撞减震船体
CN104890832A (zh) 一种t型转子翼低速减摇装置
CN1096386C (zh) 上下双体船
NO345559B1 (no) System for offshore kraftgenerering
CN213705411U (zh) 一种设有阻气帘的高速半气垫船
CN215707008U (zh) 一种船舶平衡装置
AU2011200714A1 (en) Unsinkable rolling ships
RU2089433C1 (ru) Волнохо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