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8816B - 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8816B
CN112218816B CN201980034449.0A CN201980034449A CN112218816B CN 112218816 B CN112218816 B CN 112218816B CN 201980034449 A CN201980034449 A CN 201980034449A CN 112218816 B CN112218816 B CN 1122188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assage
hydraulic
state
oi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44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8816A (zh
Inventor
川渊直人
和田久典
增田尚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dan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dan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dano Ltd filed Critical Tadan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18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8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B66C23/70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 B66C23/701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telescopic
    • B66C23/705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telescopic telescoped by hydraulic j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54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with pneumatic or hydraulic motors, e.g. for actuating jib-cranes on tra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3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mounted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Manually-movable jib-cranes for use in workshops; Floating cranes
    • B66C23/42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mounted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Manually-movable jib-cranes for use in workshops; Floating cranes with jibs of adjustable configuration, e.g. fold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Jib Cran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一种起重机,具备:能够伸缩的伸缩式臂;伸缩装置,使伸缩式臂伸缩;液压源,被设置于伸缩装置;油缸连结机构,与液压源连接,基于工作油的供排,切换与伸缩臂的连结状态和非连结状态;第一油路,将液压源与油缸连结机构连接;第一阀,被设置于第一油路,切换工作油对油缸连结机构的供排状态;以及第二油路,绕过第一阀,将液压源与油缸连结机构连接。

Description

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伸缩式臂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的起重机,具备多个臂要素以嵌套状(也称为伸缩状)重叠的伸缩式臂、以及使伸缩式臂伸长的液压式的伸缩油缸。
伸缩式臂具有将相邻而重叠的臂要素彼此连结的臂连结销。基于臂连结销的连结被解除的臂要素(以下称为能够位移的臂要素)能够相对于其他臂要素沿长度方向(也称为伸缩方向)位移。
伸缩油缸具有杆部件及油缸部件。这样的伸缩油缸经由油缸连结销将油缸部件连结至上述能够位移的臂要素。在该状态下,如果油缸部件沿伸缩方向位移,则上述能够位移的臂要素与该油缸部件一起位移而伸缩式臂伸缩。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 日本特开2012-969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如上所述的起重机具备使油缸连结销位移的液压式的促动器以及向该促动器供给压力油的液压回路。这样的液压回路具有切换工作油对促动器的供排的阀。如果这样的阀变得无法动作,则无法使上述促动器动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切换工作油对促动器的供排的阀变得无法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得使油缸连结销位移的促动器动作的起重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起重机具备:能够伸缩的伸缩式臂;伸缩装置,使伸缩式臂伸缩;液压源,被设置于伸缩装置;油缸连结机构,与液压源连接,基于工作油的供排,切换与伸缩臂的连结状态和非连结状态;第一油路,将液压源与油缸连结机构连接;第一阀,被设置于第一油路,切换工作油对油缸连结机构的供排状态;以及第二油路,绕过第一阀,将液压源与油缸连结机构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即使在阀变得无法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得使油缸连结销位移的促动器动作的起重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起重机的示意图。
图2A~图2E是用于说明伸缩式臂的构造及伸缩动作的示意图。
图3A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起重机中使臂连结机构转移至抽出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3B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起重机中使臂连结机构转移至插入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3C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起重机中使油缸连结机构转移至抽出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3D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起重机中使油缸连结机构转移至插入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3E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起重机中在紧急时使油缸连结机构转移至抽出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4A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起重机中使臂连结机构转移至抽出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4B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起重机中使臂连结机构转移至插入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4C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起重机中使油缸连结机构转移至抽出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4D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起重机中使油缸连结机构转移至插入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4E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起重机中在紧急时使油缸连结机构转移至抽出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5A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起重机中使臂连结机构转移至抽出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5B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起重机中使臂连结机构转移至插入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5C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起重机中使油缸连结机构转移至抽出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5D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起重机中使油缸连结机构转移至插入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图5E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起重机中在紧急时使油缸连结机构转移至抽出状态的情况下的液压回路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几例。此外,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起重机的一例,本发明不被各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式起重机1(在图示的情况下是复杂地形起重机)的示意图。
作为移动式起重机,例如可以举出全地形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或者装载形汽车起重机(也称为船货起重机)。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起重机不限定于移动式起重机,也能够适用于具备伸缩式的臂的其他起重机。
以下,首先关于移动式起重机1及移动式起重机1所具备的伸缩式臂14进行说明。其后,关于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式起重机1的特征的用于使油缸连结机构4及臂连结机构5动作的液压机构6(参照图3A)的具体性的构造及动作进行说明。
[移动式起重机]
图1所示的移动式起重机1具备行驶体10、外伸支腿11、回转台12、伸缩式臂14、促动器A(参照图2A)、起伏油缸15、钢缆16和钩17。
行驶体10具有多个车轮101。外伸支腿11被设置于行驶体10的四角。回转台12能够回转地被设置于行驶体10的上部。伸缩式臂14的基端部被固定于回转台12。促动器A使伸缩式臂14伸缩。起伏油缸15使伸缩式臂14起伏。钢缆16从伸缩式臂14的前端部垂下。钩17被设置于钢缆16的前端。
[伸缩式臂]
接下来,参照图1及图2A至图2E,关于伸缩式臂14进行说明。图2A至图2E是用于说明伸缩式臂14的构造及伸缩动作的示意图。
在图1中,表示了伸长状态的伸缩式臂14。另一方面,在图2A中,表示了收缩状态的伸缩式臂14。在图2E中,表示了仅后述的前端臂要素141伸长的伸缩式臂14。
伸缩式臂14包括多个(至少一对)臂要素。多个臂要素分别是筒状,以伸缩状被组合。具体而言,在收缩状态下,多个臂要素从内侧依次具有前端臂要素141、中间臂要素142和基端臂要素14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前端臂要素141及中间臂要素142是能够沿伸缩方向位移的臂要素。另一方面,基端臂要素143是向伸缩方向的位移被限制的臂要素。
伸缩式臂14通过从配置于内侧的臂要素(也就是说,前端臂要素141)依次伸长,从图2A所示的收缩状态转移至图1所示的伸长状态。
在伸长状态下,在最靠基端侧的基端臂要素143与最靠前端侧的前端臂要素141之间,配置有中间臂要素142。此外,中间臂要素也可以是多个。
伸缩式臂14与以往已知的伸缩臂大致同样,但为了方便进行与后述的促动器A相关的说明,以下关于前端臂要素141及中间臂要素142进行说明。
[前端臂要素]
前端臂要素141是筒状,具有能够收容促动器A的内部空间。前端臂要素141在基端部具有一对油缸销承受部141a和一对臂销承受部141b。
一对油缸销承受部141a以相互同轴的方式形成于前端臂要素141的基端部。一对油缸销承受部141a分别能够与被设置在伸缩油缸3的油缸部件32上的一对油缸连结销41卡脱(也就是说,成为卡合状态或者脱离状态中的某一方的状态)。一对油缸连结销41分别例如被弹簧(未图示)向与一对油缸销承受部141a卡合的方向施力。
一对油缸连结销41分别基于促动器A所具备的油缸连结机构4的动作,在自身的轴向上位移。在一对油缸连结销41与一对油缸销承受部141a已卡合的状态下,前端臂要素141能够与油缸部件32一起沿伸缩方向位移。
一对臂销承受部141b相互同轴地形成在前端臂要素141中比油缸销承受部141a更靠基端侧的位置。一对臂销承受部141b分别能够与一对臂连结销51a卡脱。
一对臂连结销51a分别将前端臂要素141与中间臂要素142连结。一对臂连结销51a分别基于促动器A所具备的臂连结机构5的动作,在自身的轴向上位移。
在前端臂要素141与中间臂要素142通过一对臂连结销51a被连结的状态下,在前端臂要素141的臂销承受部141b以及后述的中间臂要素142的第一臂销承受部142b或者第二臂销承受部142c中,臂连结销51a以架设的方式插通。一对臂连结销51a分别例如被弹簧(未图示)向与第一臂销承受部142b卡合的方向施力。
在前端臂要素141与中间臂要素142连结的状态(也称为连结状态)下,前端臂要素141不能相对于中间臂要素142沿伸缩方向位移。
另一方面,在前端臂要素141与中间臂要素142的连结被解除的状态(也称为非连结状态)下,前端臂要素141能够相对于中间臂要素142沿伸缩方向位移。
[中间臂要素]
中间臂要素142是如图2A至图2E所示的筒状,具有能够收容前端臂要素141的内部空间。中间臂要素142在基端部具有一对油缸销承受部142a、一对第一臂销承受部142b和一对第三臂销承受部142d。
一对油缸销承受部142a及一对第一臂销承受部142b分别与前端臂要素141所具有的一对油缸销承受部141a及一对臂销承受部141b大致同样。
一对第三臂销承受部142d相互同轴地形成在中间臂要素142中比一对第一臂销承受部142b更靠基端侧的位置。在一对第三臂销承受部142d中分别能够插通臂连结销51b。臂连结销51b将中间臂要素142与基端臂要素143连结。一对臂连结销51b分别例如被弹簧(未图示)向与第一臂销承受部142b卡合的方向施力。
另外,中间臂要素142在前端部具有一对第二臂销承受部142c。一对第二臂销承受部142c相互同轴地形成于中间臂要素142的前端部。在一对第二臂销承受部142c中分别能够插通一对臂连结销51a。
[促动器]
如上所述的促动器A使伸缩式臂14(参照图1、图2A至图2E)伸缩。促动器A例如具备:伸缩油缸3(也称为伸缩装置),使相邻且重叠的前端臂要素141(也称为内侧臂要素)及中间臂要素142(也称为外侧臂要素)之中的前端臂要素141沿伸缩方向位移;储压器602A(也称为液压源。参照图3A至图3E),被设置于伸缩油缸3;油缸连结机构4(参照图3A至图3E),基于工作油的供排使一对油缸连结销41位移,从而切换伸缩油缸3与前端臂要素141的连结状态和非连结状态;以及臂连结机构5(参照图3A至图3E),基于工作油的供排使一对臂连结销51a位移,从而切换前端臂要素141与中间臂要素142的连结状态和非连结状态。
[伸缩油缸]
伸缩油缸3具有杆部件31(也称为固定侧部件。参照图2A至图2E)、以及油缸部件32(也称为可动侧部件)。这样的伸缩油缸3使经由后述的油缸连结销41与油缸部件32连结的臂要素(例如前端臂要素141或者中间臂要素142)沿伸缩方向位移。
这样的伸缩油缸3如图3A所示,在油缸部件32的内部空间中具有收缩侧液压室33和伸长侧液压室34。收缩侧液压室33及伸长侧液压室34分别与基于发动机(未图示)的驱动力驱动的液压泵(未图示)连接。如果从液压泵向伸长侧液压室34供给工作油,则伸缩油缸3伸长。如果从液压泵向收缩侧液压室33供给工作油,则伸缩油缸3收缩。伸缩油缸3的构造与以往已知的伸缩油缸大致同样,因此省略更详细的说明。
[油缸连结机构]
油缸连结机构4基于工作油向液压室42(参照图3A)的供排,在扩张状态与缩小状态之间转移。具体而言,如果向液压室42供给工作油,则油缸连结机构4成为缩小状态。另一方面,如果从液压室42排出工作油,则油缸连结机构4成为扩张状态。
在油缸连结机构4的扩张状态下,一对油缸连结销41与臂要素(例如前端臂要素141)的一对油缸销承受部141a成为卡合状态(也称为油缸销的插入状态)。在该卡合状态下,臂要素与油缸部件32成为连结状态。
另一方面,在油缸连结机构4的缩小状态下,一对油缸连结销41与一对油缸销承受部141a(参照图2A至图2E)成为脱离状态(为图2E所示的状态,也称为油缸销的抽出状态)。在该脱离状态下,臂要素与油缸部件32成为非连结状态。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油缸连结机构4从扩张状态向缩小状态转移时的动作,称为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此外,油缸连结机构4在抽出动作中,抵抗于弹簧(未图示)的弹性力使一对油缸连结销41位移。另外,将油缸连结机构4从缩小状态向扩张状态转移时的动作,称为油缸连结机构4的插入动作。这样的油缸连结机构4的构造与以往已知的构造同样,因此省略更详细的说明。
[臂连结机构]
臂连结机构5基于工作油向液压室52(参照图3A)的供排,在扩张状态与缩小状态之间转移。具体而言,如果向液压室52供给工作油,则臂连结机构5成为缩小状态。另一方面,如果从液压室52排出工作油,则臂连结机构5成为扩张状态。
臂连结机构5在扩张状态下,成为对于臂连结销(例如一对臂连结销51a)的卡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中的某一方的状态。
臂连结机构5通过在与臂连结销卡合的状态下,从扩张状态转移至缩小状态,从而使臂连结销(例如一对臂连结销51a)从臂要素(例如中间臂要素142的第一臂销承受部142b)脱离(参照图2A至图2B)。
另外,臂连结机构5通过在与臂连结销卡合的状态下,从缩小状态转移至扩张状态,从而使臂连结销与臂要素卡合。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臂连结机构5从扩张状态向缩小状态转移时的动作,称为臂连结机构的抽出动作。此外,臂连结机构5在抽出动作中,抵抗于弹簧(未图示)的弹性力使一对臂连结销51a或者臂连结销51b位移。另外,将臂连结机构5从缩小状态向扩张状态转移时的动作,称为臂连结机构的插入动作。这样的臂连结机构5的构造与以往已知的构造同样,因此省略更详细的说明。
[液压机构]
接下来,参照图3A~图3E,关于用于驱动油缸连结机构4及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机构6进行说明。
液压机构6具有油缸侧液压源601、储压器602A、液压切换机构603、第一电磁阀604和第二电磁阀605。这样的液压机构6被设置于伸缩油缸3(具体而言是油缸部件32。此外,关于油缸部件32参照图2A至图2E)。因此,液压机构6能够与油缸部件32一起位移。
上述各结构经由后述的各油路被连接。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液压机构6具有作为通常时的工作油的油路的通常时用油路、以及作为紧急时的工作油的油路的紧急时用油路。通常时用油路是在后述的动作例1-1至动作例1-4的情况下供工作油流通的油路。另一方面,紧急时用油路是在后述的动作例1-5的情况下供工作油流通的油路。关于通常时用油路及紧急时用油路留待后述。
[油缸侧液压源]
油缸侧液压源601由伸缩油缸3的油缸部件32中的收缩侧液压室33构成。
[储压器]
储压器602A是液压源,对从油缸侧液压源601供给的工作油进行升压并积蓄。
油缸侧液压源601与储压器602A经由油路要素L2被连接。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上游侧,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意味着在工作油的油路中靠近液压源(油缸侧液压源601或者储压器602A)一侧。所谓下游侧,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意味着在工作油的油路中靠近油缸连结机构4或者臂连结机构5一侧。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可以将各油路要素的上游端置换为一端,将下游端置换为另一端。
油路要素L2具有比分支点X更靠上游侧(靠近油缸侧液压源601一侧)的上游侧油路要素L21及更靠下游侧(远离油缸侧液压源601一侧)的下游侧油路要素L22。下游侧油路要素L22的下游端与储压器602A的输入端口连接。在上游侧油路要素L21设置了止回阀606a。此外,油路要素L2的结构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
[液压切换机构]
液压切换机构603具有液压切换阀603a及先导电磁阀603b。液压切换机构603用于在紧急时将从液压源(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是储压器602A)供给的工作油向后述的油路要素L7(旁通油路)供给。
[液压切换阀]
液压切换阀603a是第二阀。在这样的液压切换阀603a的第一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3的下游端。油路要素L3的上游端与储压器602A的输出端口连接。液压切换阀603a经由油路要素L3与储压器602A连接。在油路要素L3设置了减压阀609a。此外,油路要素L3的结构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
在液压切换阀603a的第二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4的上游端。油路要素L4的下游端与第一电磁阀604连接。液压切换阀603a经由油路要素L4与第一电磁阀604连接。此外,油路要素L4的结构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
在液压切换阀603a的第三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5的上游端。油路要素L5的下游端与第一电磁阀604连接。液压切换阀603a经由油路要素L5与第一电磁阀604连接。此外,油路要素L5的结构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
在液压切换阀603a的第四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6的下游端。油路要素L6的上游端经由分支点X与上游侧油路要素L21连接。液压切换阀603a经由油路要素L6及上游侧油路要素L21与油缸侧液压源601连接。此外,油路要素L6的结构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
在油路要素L6设置了止回阀606b。止回阀606b允许工作油从下游侧向上游侧流通。另一方面,止回阀606b阻止工作油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通。此外,油路要素L6的结构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
在液压切换阀603a的第五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7的上游端。油路要素L7是绕过第一电磁阀604的旁通油路。油路要素L7的下游端与后述的油路要素L12连接。在油路要素L7设置了止回阀606d。止回阀606d允许工作油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动。另一方面,止回阀606d阻止工作油从下游侧向上游侧流动。此外,油路要素L7的结构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
在液压切换阀603a的第六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8的下游端。油路要素L8的上游端经由分支点X与上游侧油路要素L21连接。液压切换阀603a经由油路要素L8及上游侧油路要素L21与油缸侧液压源601连接。此外,油路要素L8的结构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
在液压切换阀603a的第七端口(先导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9的下游端。油路要素L9的上游端与先导电磁阀603b连接。液压切换阀603a经由油路要素L9与先导电磁阀603b连接。此外,油路要素L9的结构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
[先导电磁阀]
先导电磁阀603b(也称为第三阀)在通电状态下,将来自油缸侧液压源601的工作油作为先导压力向液压切换阀603a的第七端口(先导端口)供给。另一方面,先导电磁阀603b在非通电状态下,停止向液压切换阀603a供给工作油(先导压力)。
在这样的先导电磁阀603b的第一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10的下游端。油路要素L10的上游端与油路要素L8连接。此外,油路要素L10的结构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
在先导电磁阀603b的第二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11的下游端。油路要素L11的上游端与油路要素L6连接。从先导电磁阀603b的第二端口排出的工作油经由油路要素L11、油路要素L6及上游侧油路要素L21向油缸侧液压源601返回。
在先导电磁阀603b的第三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9的上游端。在通电状态下,先导电磁阀603b将从油缸侧液压源601供给的工作油经由油路要素L9向液压切换阀603a供给。
构成如上的液压切换机构603的液压切换阀603a在第一状态下,开放液压切换阀603a的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封闭第五端口。因此,液压切换阀603a在第一状态下,许可工作油在液压切换阀603a与第一电磁阀604之间流通。另外,液压切换阀603a在第一状态下,阻止工作油在液压切换阀603a与油路要素L7之间流通。
另一方面,液压切换阀603a在第二状态下,封闭液压切换阀603a的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开放第五端口。因此,液压切换阀603a在第二状态下,阻止工作油在液压切换阀603a与第一电磁阀604之间流通。另外,液压切换阀603a在第二状态下,许可工作油在油路要素L3与油路要素L7之间流通。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液压切换阀603a在先导电磁阀603b的通电状态下成为第一状态,在先导电磁阀603b的非通电状态下成为第二状态。
[第一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604与通电相应地,切换允许工作油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通的第一状态与允许工作油从下游侧朝向上游侧流通的第二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电磁阀604在通电状态下成为第一状态,在非通电状态下成为第二状态。
此外,第一电磁阀604在第一状态下,阻止工作油从下游侧朝向上游侧流通。另一方面,第一电磁阀604在第二状态下,阻止工作油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通。
具体而言,在第一电磁阀604的第一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4的下游端。第一电磁阀604经由油路要素L4与液压切换阀603a连接。
在第一电磁阀604的第二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12的上游端。油路要素L12的下游端与第二电磁阀605连接。第一电磁阀604经由油路要素L12与第二电磁阀605连接。此外,油路要素L12的结构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
在第一电磁阀604的第三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5的下游端。第一电磁阀604经由油路要素L5与液压切换阀603a连接。
这样的第一电磁阀604在第一状态(通电状态)下,许可工作油在油路要素L4与油路要素L12之间流通。另一方面,第一电磁阀604在第一状态下,阻止工作油在油路要素L5与油路要素L12之间流通。具体而言,第一电磁阀604在第一状态下,能够将从油路要素L4供给的工作油向油路要素L12供给。
另一方面,第一电磁阀604在第二状态下,许可工作油在油路要素L5与油路要素L12之间流通。第一电磁阀604在第二状态下,阻止工作油在油路要素L4与油路要素L12之间流通。具体而言,第一电磁阀604在第二状态下,能够将从油路要素L12供给的工作油经由油路要素L5向液压切换阀603a供给。
[第二电磁阀]
第二电磁阀605与通电相应地,切换将从上游侧供给的工作油向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供给的第一状态与将从上游侧供给的工作油向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供给的第二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二电磁阀605在通电状态下成为第一状态,在非通电状态下成为第二状态。
此外,第二电磁阀605在第一状态下,阻止从上游侧供给的工作油向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流入。另一方面,第二电磁阀605在第二状态下,阻止从上游侧供给的工作油向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流入。
具体而言,在第二电磁阀605的第一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12的下游端。
另外,在第二电磁阀605的第二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13的上游端。油路要素L13的下游端与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连接。第二电磁阀605经由油路要素L13与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连接。此外,油路要素L13的结构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
另外,在第二电磁阀605的第三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14的上游端。油路要素L14的下游端与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连接。第二电磁阀605经由油路要素L14与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连接。
这样的第二电磁阀605在第一状态(也就是说,通电状态)下,允许工作油在油路要素L12与油路要素L14之间流通。也就是说,第二电磁阀605在第一状态下,能够将从油路要素L12供给的工作油经由油路要素L14向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供给。
另一方面,第二电磁阀605在第二状态(也就是说,非通电状态)下,允许工作油在油路要素L12与油路要素L13之间流通。也就是说,第二电磁阀605在第二状态下,能够将从油路要素L12供给的工作油经由油路要素L13向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供给。
[液压机构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3A~图3E,关于液压机构6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A是用于关于进行臂连结机构5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3B是用于关于进行臂连结机构5的插入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3C是用于关于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3D是用于关于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插入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3E是用于关于在紧急时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为储压器602A积蓄了足够执行各动作的工作油。
[动作例1-1:臂连结机构的抽出动作]
首先,参照图3A,关于进行臂连结机构5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液压机构6中的各部件的结构由于如上所述,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例如,在前端臂要素141与中间臂要素142被连结的状态(参照图2A)下,如果工作人员指示臂连结机构5的抽出动作,则第一电磁阀604、先导电磁阀603b及第二电磁阀605成为通电状态。
结果,第一电磁阀604、液压切换阀603a及第二电磁阀605分别成为第一状态。于是,从储压器602A排出的工作油经过在图3A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向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供给。此外,在图3A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通常时用油路中的进给油路。进给油路意味着工作油从液压源(在本动作例的情况下是储压器602A)朝向油缸连结机构4或者臂连结机构5流通的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储压器602A → 油路要素L3 → 液压切换阀603a → 油路要素L4 → 第一电磁阀604 → 油路要素L12 → 第二电磁阀605 → 油路要素L14 → 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的顺序流通。
结果,臂连结机构5从扩张状态向缩小状态转移,臂连结销51a从中间臂要素142的第一臂销承受部142b或者第二臂销承受部142c被抽出。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臂连结销51a从图2A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B所示的状态。
[动作例1-2:臂连结机构的插入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3B,关于进行臂连结机构5的插入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在前端臂要素141与中间臂要素142未被连结的状态(参照图2B)下,如果工作人员指示臂连结机构5的插入动作,则第二电磁阀605及先导电磁阀603b成为通电状态,第一电磁阀604成为非通电状态。
结果,第二电磁阀605及液压切换阀603a成为第一状态,第一电磁阀604成为第二状态。于是,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内的工作油经过在图3B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向油缸侧液压源601返回。此外,在图3B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通常时用油路中的返回油路。返回油路意味着工作油从油缸连结机构4或者臂连结机构5朝向液压源(在本动作例的情况下是油缸侧液压源601)流通的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 → 油路要素L14 → 第二电磁阀605 → 油路要素L12 → 第一电磁阀604 → 油路要素L5 → 液压切换阀603a → 油路要素L6 → 上游侧油路要素L21 → 油缸侧液压源601的顺序流通。
结果,臂连结机构5从扩张状态向缩小状态转移,臂连结销51a在前端臂要素141的臂销承受部141b以及中间臂要素142的第一臂销承受部142b(或者第二臂销承受部142c)中以架设的方式插通。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臂连结销51a从图2B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A所示的状态。
[动作例1-3:油缸连结机构的抽出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3C,关于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在如图2D所示的前端臂要素141与油缸部件32的连结状态下,如果工作人员指示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则第一电磁阀604、先导电磁阀603b成为通电状态,第二电磁阀605成为非通电状态。
结果,第一电磁阀604及液压切换阀603a成为第一状态,第二电磁阀605成为第二状态。于是,从储压器602A排出的工作油经过在图3C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也称为第一油路)向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供给。此外,在图3C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通常时用油路中的进给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储压器602A → 油路要素L3 → 液压切换阀603a → 油路要素L4 → 第一电磁阀604 → 油路要素L12 → 第二电磁阀605 →油路要素L13 → 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的顺序流通。
结果,油缸连结机构4从扩张状态向缩小状态转移,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前端臂要素141的油缸销承受部141a被抽出。也就是说,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图2D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E所示的状态。
[动作例1-4:油缸连结机构的插入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3D,关于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插入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在如图2E所示的前端臂要素141与油缸部件32的非连结状态下,如果工作人员指示油缸连结机构4的插入动作,则先导电磁阀603b成为通电状态,第一电磁阀604及第二电磁阀605成为非通电状态。
结果,液压切换阀603a成为第一状态,第一电磁阀604及第二电磁阀605成为第二状态。于是,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内的工作油经过在图3D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向油缸侧液压源601返回。在图3D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通常时用油路中的返回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 → 油路要素L13 → 第二电磁阀605 → 油路要素L12 → 第一电磁阀604 → 油路要素L5 → 液压切换阀603a → 油路要素L6 → 上游侧油路要素L21 → 油缸侧液压源601的顺序流通。
结果,油缸连结机构4从缩小状态向扩张状态转移,一对油缸连结销41被插通至前端臂要素141的油缸销承受部141a。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图2E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D所示的状态。
[动作例1-5:紧急时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3E,关于在紧急时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紧急时,指的是无法向第一电磁阀604、先导电磁阀603b及第二电磁阀605通电且无法进行上述各阀的切换的状况。作为这样的紧急时发生的原因,可以举出第一电磁阀604、先导电磁阀603b或者第二电磁阀605的故障、或者向上述各阀供给电力的布线(卷线盘)的断线等。
例如,在如图2D所示的前端臂要素141与油缸部件32的连结状态下,变得无法向第一电磁阀604、先导电磁阀603b及第二电磁阀605通电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通过规定的操作(例如开关操作),指示紧急时的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
如果与上述指示相应地,伸缩油缸3(参照图3A)向收缩方向转移,则从油缸侧液压源601经由上游侧油路要素L21及油路要素L8向液压切换阀603a的第六端口供给工作油。然后,液压切换阀603a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移。在该状态下,液压切换阀603a许可工作油在油路要素L3与油路要素L7(旁通油路)之间流通。
结果,从储压器602A排出的工作油经过在图3E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也称为第二油路)向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供给。在图3E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紧急时用油路中的进给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储压器602A → 油路要素L3 → 液压切换阀603a → 油路要素L7(旁通油路) → 油路要素L12 → 第二电磁阀605 →油路要素L13→ 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的顺序流通。
结果,油缸连结机构4从扩张状态向缩小状态转移,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前端臂要素141的油缸销承受部141a被抽出。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图2D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E所示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无法向第一电磁阀604、先导电磁阀603b及第二电磁阀605通电且无法进行上述各阀的切换的紧急时,能够将油缸销(具体而言是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臂要素(例如前端臂要素141的油缸销承受部141a)抽出(参照图2E)。结果,在紧急时,能够使伸缩油缸3收缩。
<实施方式2>
参照图4A~图4E,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液压机构6B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不同。其他部分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以下,关于液压机构6B进行说明。
[液压机构]
液压机构6B具有油缸侧液压源601、储压器602A、第一电磁阀604B、第二电磁阀605及紧急时切换机构611。
油缸侧液压源601、储压器602A及第二电磁阀605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将伸长侧液压室34与基于发动机(未图示)的驱动力驱动的液压泵(未图示)连接的油路要素L1a中,设置了背压阀601a。背压阀601a防止伸缩油缸3的油缸部件32被从伸缩式臂14(参照图1、图2A至图2E)施加的荷重压回。
将收缩侧液压室33与液压泵连接的油路要素L1b的液压,经由油路要素L1c作为先导压力附加在这样的背压阀601a上。背压阀601a总是允许工作油从液压泵向伸长侧液压室34流动。
另外,背压阀601a基本上阻止从伸长侧液压室34排出的工作油经过。但是,仅限于在向收缩侧液压室33供给了工作油的情况下,背压阀601a允许从伸长侧液压室34排出的工作油经过。
另外,在油路要素L1c设置了旋塞612。这样的旋塞612通过手动或者自动而切换开闭状态。旋塞612在开放状态下,允许工作油从上游侧(油路要素L1b侧)向下游侧(油路要素L1a侧)流通。另外,旋塞612在封闭状态下,阻止工作油从上游侧(油路要素L1b侧)向下游侧(油路要素L1a侧)流通。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通常时旋塞612是开放状态。
[第一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604B与通电相应地,切换允许工作油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通的第一状态与允许工作油从下游侧向上游侧流通的第二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电磁阀604B在通电状态下成为第一状态,在非通电状态下成为第二状态。
此外,第一电磁阀604B在第一状态下,阻止工作油从下游侧向上游侧流通。另一方面,第一电磁阀604B在第二状态下,阻止工作油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通。
具体而言,在第一电磁阀604B的第一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3的下游端。油路要素L3的上游端与储压器602A的输出端口连接。另外,在油路要素L3设置了减压阀609a。第一电磁阀604B经由油路要素L3与储压器602A连接。
在第一电磁阀604B的第二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12的上游端。油路要素L12的下游端与第二电磁阀605连接。第一电磁阀604B经由油路要素L12与第二电磁阀605连接。
在第一电磁阀604B的第三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6的下游端。油路要素L6的上游端与分支点X连接。第一电磁阀604B经由油路要素L6及上游侧油路要素L21与油缸侧液压源601连接。
这样的第一电磁阀604B在第一状态下,能够将从油路要素L3供给的工作油经由油路要素L12向第二电磁阀605供给。
另一方面,第一电磁阀604B在第二状态下,能够将从油路要素L12供给的工作油经由油路要素L6及上游侧油路要素L21向油缸侧液压源601供给。
[紧急时切换机构]
紧急时切换机构611被设置于油路要素L17。油路要素L17的上游端与上游侧油路要素L21连接。也就是说,油路要素L17经由上游侧油路要素L21与油缸侧液压源601连接。油路要素L17的下游端与油路要素L12连接。
紧急时切换机构611从油路要素L17中的上游侧依次具有溢流阀610c及减压阀609b。此外,在油路要素L17中,比溢流阀610c更靠上游侧的油路是油路要素L171。在油路要素L17中,溢流阀610c与减压阀609b之间的油路是油路要素L172。进而,在油路要素L17中,比溢流阀610c更靠下游侧的油路是油路要素L173。
溢流阀610c在通常时是闭阀状态。这样的溢流阀610c在上游侧的油路中的液压成为规定的压力(开阀压力)以上的情况下,成为开阀状态。在开阀状态下,溢流阀610c允许工作油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通。
减压阀609b对从上游侧流入的工作油进行减压并向下游侧供给。液压机构6B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大致同样。
[液压机构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4A~图4E,关于液压机构6B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A是用于关于进行臂连结机构5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B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4B是用于关于进行臂连结机构5的插入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B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4C是用于关于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B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4D是用于关于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插入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B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4E是用于关于在紧急时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B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为储压器602A积蓄了足够执行各动作的工作油。
[动作例2-1:臂连结机构的抽出动作]
首先,参照图4A,关于进行臂连结机构5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B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液压机构6B中的各部件的结构由于如上所述,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例如,在前端臂要素141与中间臂要素142被连结的状态(参照图2A)下,如果工作人员指示臂连结机构5的抽出动作,则第一电磁阀604B及第二电磁阀605成为通电状态。
结果,第一电磁阀604B及第二电磁阀605成为第一状态。于是,从储压器602A排出的工作油经过在图4A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向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供给。此外,在图4A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通常时用油路中的进给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储压器602A → 油路要素L3 → 第一电磁阀604B → 油路要素L12 → 第二电磁阀605 → 油路要素L14 → 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的顺序流通。
结果,臂连结机构5从扩张状态向缩小状态转移,臂连结销51a从中间臂要素142的第一臂销承受部142b或者第二臂销承受部142c被抽出。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臂连结销51a从图2A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B及图2C所示的状态。
[动作例2-2:臂连结机构的插入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4B,关于进行臂连结机构5的插入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B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在前端臂要素141与中间臂要素142未连结的状态(参照图2B至图2C)下,如果工作人员指示臂连结机构5的插入动作,则第二电磁阀605成为通电状态,第一电磁阀604B成为非通电状态。
结果,第二电磁阀605成为第一状态,第一电磁阀604B成为第二状态。于是,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内的工作油经过在图4B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向油缸侧液压源601返回。此外,在图4B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通常时用油路中的返回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 → 油路要素L14 → 第二电磁阀605 → 油路要素L12 → 第一电磁阀604B → 油路要素L6 → 上游侧油路要素L21 → 油缸侧液压源601的顺序流通。
结果,臂连结机构5从缩小状态向扩张状态转移,臂连结销51a在前端臂要素141的臂销承受部141b和中间臂要素142的第一臂销承受部142b(或者第二臂销承受部142c)中以架设的方式插通。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臂连结销51a从图2B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A所示的状态。
[动作例2-3:油缸连结机构的抽出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4C,关于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B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在如图2D所示的前端臂要素141与油缸部件32的连结状态下,如果工作人员指示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则第一电磁阀604B成为通电状态,而第二电磁阀605成为非通电状态。
结果,第一电磁阀604B成为第一状态,第二电磁阀605成为第二状态。于是,从储压器602A排出的工作油经过在图4C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也称为第一油路)向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供给。此外,在图4C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通常时用油路中的进给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储压器602A → 油路要素L3 → 第一电磁阀604B →油路要素L12→ 第二电磁阀605 →油路要素L13→ 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的顺序流通。
结果,油缸连结机构4从扩张状态向缩小状态转移,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前端臂要素141的油缸销承受部141a被抽出。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图2D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E所示的状态。
[动作例2-4:油缸连结机构的插入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4D,关于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插入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B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在如图2E所示的前端臂要素141与油缸部件32的非连结状态下,如果工作人员指示油缸连结机构4的插入动作,则第一电磁阀604B及第二电磁阀605成为非通电状态。
结果,第一电磁阀604B及第二电磁阀605成为第二状态。于是,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内的工作油经过在图4D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向油缸侧液压源601返回。此外,在图4D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通常时用油路中的返回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 → 油路要素L13 → 第二电磁阀605 → 油路要素L12 → 第一电磁阀604B → 油路要素L6 → 上游侧油路要素L21 →油缸侧液压源601的顺序流通。
结果,油缸连结机构4从缩小状态向扩张状态转移,一对油缸连结销41被插通至前端臂要素141的油缸销承受部141a。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图2E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D所示的状态。
[动作例2-5:紧急时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4E,关于在紧急时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B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紧急时,指的是无法向第一电磁阀604B及第二电磁阀605通电且无法进行上述各阀的切换的状况。
例如,在如图2D所示的前端臂要素141与油缸部件32的连结状态下,变得无法向第一电磁阀604B及第二电磁阀605通电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关闭旋塞612(参照图4A)。于是,作用于背压阀601a的来自油路要素L1b的先导压力降低,背压阀601a阻止从伸缩油缸3的收缩侧液压室33排出的工作油经过。然后,工作人员通过规定的操作(例如开关操作),指示紧急时的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
如果与上述指示相应地,伸缩油缸3向收缩方向转移,则收缩侧液压室33的液压变高,从油缸侧液压源601(也称为液压源)向紧急时切换机构611供给工作油。这样的工作油的液压比溢流阀610c的开阀压力更高,因此工作油经过溢流阀610c。经过了溢流阀610c的工作油被减压阀609b减压,并向油路要素L12流入。
结果,从油缸侧液压源601排出的工作油经过在图4E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也称为第二油路)向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供给。在图4E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紧急时用油路中的进给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油缸侧液压源601 → 上游侧油路要素L21 → 油路要素L171 → 溢流阀610c → 油路要素L172 → 减压阀609b → 油路要素L173 → 油路要素L12 → 第二电磁阀605 →油路要素L13 → 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的顺序流通。
结果,油缸连结机构4从扩张状态向缩小状态转移,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前端臂要素141的油缸销承受部141a被抽出。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图2D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E所示的状态。其他结构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
<实施方式3>
参照图5A~图5E,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液压机构6C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不同。其他部分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以下,关于液压机构6C进行说明。
液压机构6C具有油缸侧液压源601、储压器602A、第一电磁阀604B、第二电磁阀605和紧急时切换阀613。
油缸侧液压源601、储压器602A及第二电磁阀605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另外,第一电磁阀604B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同样。
紧急时切换阀613是第二阀,被设置于油路要素L12。在油路要素L12中,比紧急时切换阀613更靠上游侧的油路是油路要素L121。另外,在油路要素L12中,比紧急时切换阀613更靠下游侧的油路是油路要素L122。
紧急时切换阀613通过工作人员的手工作业切换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此外,切换紧急时切换阀613的手段不限于工作人员的手工作业。例如,紧急时切换阀613也可以通过与工作人员所进行的规定的操作(例如开关操作)相应地驱动的装置而被机械性地切换。
在紧急时切换阀613的第一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121的下游端。油路要素L121的上游端与第一电磁阀604B的第二端口连接。紧急时切换阀613经由油路要素L121与第一电磁阀604B连接。
在紧急时切换阀613的第二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122的上游端。油路要素L122的下游端与第二电磁阀605连接。紧急时切换阀613经由油路要素L122与第二电磁阀605连接。
在紧急时切换阀613的第三端口上连接着油路要素L18的下游端。油路要素L18的上游端与油路要素L3连接。油路要素L18是绕过第一电磁阀604B的旁通油路。油路要素L18经由油路要素L3与储压器602A连接。
如上的紧急时切换阀613在第一状态下,许可工作油在油路要素L121与油路要素L122之间流通。换言之,紧急时切换阀613在第一状态下,许可工作油在第一电磁阀604B与第二电磁阀605之间流通。此外,紧急时切换阀613在第一状态下,阻止工作油在油路要素L18与油路要素L122之间流通。
另一方面,紧急时切换阀613在第二状态下,许可工作油在油路要素L18与油路要素L122之间流通。换言之,紧急时切换阀613在第二状态下,许可工作油在储压器602A与第二电磁阀605之间流通。此外,紧急时切换阀613在第二状态下,阻止工作油在油路要素L121与油路要素L122之间流通。
[液压机构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5A~图5E,关于液压机构6C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A是用于关于进行臂连结机构5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C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5B是用于关于进行臂连结机构5的插入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C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5C是用于关于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C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5D是用于关于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插入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C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5E是用于关于在紧急时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C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为储压器602A积蓄了足够执行各动作的工作油。
[动作例3-1:臂连结机构的抽出动作]
首先,参照图5A,关于进行臂连结机构5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C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液压机构6C中的各部件的结构由于如上所述,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例如,在前端臂要素141与中间臂要素142被连结的状态(参照图2A)下,如果工作人员指示臂连结机构5的抽出动作,则第一电磁阀604B及第二电磁阀605成为通电状态。
结果,第一电磁阀604B及第二电磁阀605成为第一状态。在该状态下,紧急时切换阀613是上述的第一状态。于是,从储压器602A排出的工作油经过在图5A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向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供给。此外,在图5A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通常时用油路中的进给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储压器602A → 油路要素L3 → 第一电磁阀604B → 油路要素L121 → 紧急时切换阀613 → 油路要素L122 → 第二电磁阀605 → 油路要素L14→ 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的顺序流通。
结果,臂连结机构5从扩张状态向缩小状态转移,臂连结销51a从中间臂要素142的第一臂销承受部142b(或者第二臂销承受部142c)抽出。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臂连结销51a从图2A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B所示的状态。
[动作例3-2:臂连结机构的插入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5B,关于进行臂连结机构5的插入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C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在前端臂要素141与中间臂要素142未被连结的状态(参照图2B)下,如果工作人员指示臂连结机构5的插入动作,则第二电磁阀605成为通电状态,第一电磁阀604B成为非通电状态。
结果,第二电磁阀605成为第一状态,第一电磁阀604B成为第二状态。于是,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内的工作油经过在图5B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向油缸侧液压源601返回。此外,在图5B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通常时用油路中的返回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臂连结机构5的液压室52 → 油路要素L14 → 第二电磁阀605 → 油路要素L122 → 紧急时切换阀613 → 油路要素L121 → 第一电磁阀604B →油路要素L6 → 上游侧油路要素L21 → 油缸侧液压源601的顺序流通。
结果,臂连结机构5从缩小状态向扩张状态转移,臂连结销51a在前端臂要素141的臂销承受部141b和中间臂要素142的第一臂销承受部142b或者第二臂销承受部142c中以架设的方式插通。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臂连结销51a从图2B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A所示的状态。
[动作例3-3:油缸连结机构的抽出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5C,关于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C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在如图2D所示的前端臂要素141与油缸部件32的连结状态下,如果工作人员指示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则第一电磁阀604B成为通电状态,而第二电磁阀605成为非通电状态。
结果,第一电磁阀604B成为第一状态,第二电磁阀605成为第二状态。于是,从储压器602A排出的工作油经过在图5C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也称为第一油路)向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供给。此外,在图5C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通常时用油路中的进给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储压器602A → 油路要素L3 → 第一电磁阀604B → 油路要素L121 → 紧急时切换阀613 → 油路要素L122 → 第二电磁阀605 → 油路要素L13→ 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的顺序流通。
结果,油缸连结机构4从扩张状态向缩小状态转移,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前端臂要素141的油缸销承受部141a被抽出。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图2D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E所示的状态。
[动作例3-4:油缸连结机构的插入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5D,关于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插入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C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在如图2E所示的前端臂要素141与油缸部件32的非连结状态下,如果工作人员指示油缸连结机构4的插入动作,则第一电磁阀604B及第二电磁阀605成为非通电状态。
结果,第一电磁阀604B及第二电磁阀605成为第二状态。于是,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内的工作油经过在图5D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向油缸侧液压源601返回。此外,在图5D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通常时用油路中的返回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 → 油路要素L13 → 第二电磁阀605 → 油路要素L122 → 紧急时切换阀613 → 油路要素L121 → 第一电磁阀604B →油路要素L6 → 上游侧油路要素L21 → 油缸侧液压源601的顺序流通。
结果,油缸连结机构4从缩小状态向扩张状态转移,一对油缸连结销41被插通至前端臂要素141的油缸销承受部141a。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图2E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D所示的状态。
[动作例3-5:紧急时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5E,关于在紧急时进行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时的液压机构6C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紧急时,指的是无法向第一电磁阀604B及第二电磁阀605通电且无法进行上述各阀的切换的状况。
例如,在如图2D所示的前端臂要素141与油缸部件32的连结状态下,变得无法向第一电磁阀604B及第二电磁阀605通电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将紧急时切换阀613切换为第二状态。此时,工作人员例如使伸缩油缸3收缩,使伸缩油缸3的油缸部件32移动到工作人员的手可及的位置。此时,前端臂要素141与伸缩油缸3一起移动。
然后,工作人员在将紧急时切换阀613切换为第二状态后,通过规定的操作(例如开关操作),指示紧急时的油缸连结机构4的抽出动作。于是,与上述指示相应地,伸缩油缸3向收缩方向转移。结果,从储压器602A排出的工作油经过在图5E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也称为第二油路)向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供给。在图5E中以粗实线表示的油路构成紧急时用油路中的进给油路。
具体而言,工作油按照储压器602A → 油路要素L3 → 油路要素L18 → 紧急时切换阀613 → 油路要素L122 → 第二电磁阀605 → 油路要素L13→ 油缸连结机构4的液压室42的顺序流通。
结果,油缸连结机构4从扩张状态向缩小状态转移,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前端臂要素141的油缸销承受部141a被抽出。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一对油缸连结销41从图2D所示的状态转移至图2E所示的状态。其他结构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
2018年5月31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105170的日本申请中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及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被引用在本申请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起重机不限于复杂地形起重机,例如也可以是全地形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或者装载形汽车起重机(也称为船货起重机)等各种移动式起重机。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起重机不限于移动式起重机,也可以是具备伸缩式的臂的其他起重机。
附图标记说明:
1 移动式起重机
10 行驶体
101 车轮
11 外伸支腿
12 回转台
14 伸缩式臂
141 前端臂要素
141a 油缸销承受部
141b 臂销承受部
142 中间臂要素
142a 油缸销承受部
142b 第一臂销承受部
142c 第二臂销承受部
142d 第三臂销承受部
143 基端臂要素
15 起伏油缸
16 钢缆
17 钩
3 伸缩油缸
31 杆部件
32 油缸部件
33 收缩侧液压室
34 伸长侧液压室
4 油缸连结机构
41 油缸连结销
42 液压室
5 臂连结机构
51a 臂连结销
51b 臂连结销
52 液压室
A 促动器
6、6B、6C 液压机构
601 油缸侧液压源
601a 背压阀
602A 储压器
603 液压切换机构
603a 液压切换阀
603b 先导电磁阀
604、604B 第一电磁阀
605 第二电磁阀
606a、606b、606d 止回阀
609a、609b 减压阀
610c 溢流阀
611 紧急时切换机构
612 旋塞
613 紧急时切换阀
L1a、L1b、L1c、L121、L122、L2~L14、L17、L18、L171~L173 油路要素
L21 上游侧油路要素
L22 下游侧油路要素
X 分支点。

Claims (7)

1.一种起重机,具备:
能够伸缩的伸缩式臂;
伸缩装置,使所述伸缩式臂伸缩;
液压源,被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
油缸连结机构,与所述液压源连接,基于工作油的供排,切换与所述伸缩式臂的连结状态和非连结状态;
第一油路,将所述液压源与所述油缸连结机构连接;
第一阀,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油路,切换工作油对所述油缸连结机构的供排状态;
第二油路,绕过所述第一阀,将所述液压源与所述油缸连结机构连接;以及
第二阀,能够在经由所述第一油路将所述液压源与所述油缸连结机构连通的状态、以及经由所述第二油路将所述液压源与所述油缸连结机构连通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是用于从所述液压源向所述油缸连结机构供给所述工作油的油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
所述液压源是构成所述伸缩装置的液压油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
所述液压源是被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的储压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
所述液压源包含构成所述伸缩装置的液压油缸、以及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的储压器,
所述第一油路将所述储压器与所述油缸连结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油路将所述液压油缸与所述油缸连结机构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还具有:
第三阀,能够与通电相应地,切换向所述第二阀供给先导压力的状态与不向所述第二阀供给所述先导压力的状态,
所述第三阀如果切换为不供给所述先导压力的状态,则所述第二阀成为经由所述第二油路将所述液压源与所述油缸连结机构连通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
所述第二油路具有溢流阀,该溢流阀在规定值以上的压力作用于该溢流阀的情况下将所述液压源与所述油缸连结机构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
所述第二油路具有手动切换阀,该手动切换阀通过手动在将所述液压源与所述油缸连结机构连通的状态、以及将所述液压源与所述油缸连结机构切断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CN201980034449.0A 2018-05-31 2019-05-27 起重机 Active CN1122188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5170A JP2019210071A (ja) 2018-05-31 2018-05-31 クレーン
JP2018-105170 2018-05-31
PCT/JP2019/020924 WO2019230656A1 (ja) 2018-05-31 2019-05-27 クレー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8816A CN112218816A (zh) 2021-01-12
CN112218816B true CN112218816B (zh) 2023-05-09

Family

ID=68698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4449.0A Active CN112218816B (zh) 2018-05-31 2019-05-27 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2680B2 (zh)
EP (1) EP3805143A4 (zh)
JP (1) JP2019210071A (zh)
CN (1) CN112218816B (zh)
WO (1) WO20192306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4018B (zh) * 2019-03-14 2024-03-08 株式会社多田野 伸缩装置及起重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3515A (en) * 1981-11-04 1984-02-28 Kidde, Inc. Remotely operable latch and locking pin for a multi-section boom including a manual fly section
ITRE20060073A1 (it) * 2006-06-14 2007-12-15 Tracmec S R L Sistema idraulico con blocco automatico per sfili
CN101723262B (zh) * 2008-10-15 2011-09-14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伸缩臂插销机构控制系统
CN201647855U (zh) * 2010-02-26 2010-11-24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起重机及其单缸插销式伸缩机构液控系统
JP5586573B2 (ja) 2011-12-12 2014-09-10 株式会社加藤製作所 クレーンのブーム伸縮装置
CN102979778A (zh) * 2012-12-07 2013-03-20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三位六通换向阀、液压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JP6223071B2 (ja) * 2013-08-30 2017-11-01 株式会社タダノ クレーン装置のブーム伸縮機構
CN103438034B (zh) * 2013-09-03 2016-04-27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单缸插销式伸缩臂的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起重机
JP5882977B2 (ja) * 2013-11-26 2016-03-09 株式会社タダノ クレーンのブーム伸縮装置
JP6266434B2 (ja) * 2014-05-19 2018-01-24 株式会社タダノ 作業機械のブーム自動伸縮装置
CN104591012B (zh) * 2014-12-29 2017-02-08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单缸插销式伸缩臂的液压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JP6476996B2 (ja) * 2015-02-24 2019-03-06 株式会社タダノ 伸縮ブームの伸縮装置
CN106365055B (zh) * 2016-12-02 2018-04-17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插销式伸缩系统及起重机械
JP6603202B2 (ja) 2016-12-26 2019-11-06 株式会社クボタ 火花点火式多気筒エンジ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05143A1 (en) 2021-04-14
WO2019230656A1 (ja) 2019-12-05
CN112218816A (zh) 2021-01-12
JP2019210071A (ja) 2019-12-12
US20210292137A1 (en) 2021-09-23
US11472680B2 (en) 2022-10-18
EP3805143A4 (en) 2022-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3639B (zh) 液压转向控制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起重机
US7703616B2 (en) Telescopable sliding beam
EP3061718B1 (en) Telescopic boom extension device
WO2017051824A1 (ja) 流体圧制御装置
CN112218816B (zh) 起重机
CN102807168A (zh) 起重机单缸伸缩机构的液压控制系统及起重机
CN109779987B (zh) 扫路车及其液压驱动系统
CN104591014B (zh) 伸缩缸、支腿控制系统和起重机
CN102434529B (zh) 液压缸伸缩控制回路以及工程机械设备
DE102005059238B4 (de) Steuerventilein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s Verbrauchers
US20060037470A1 (en) Fluid circurt and industrial truck having a fluid circuit
WO2012129042A1 (en) Regeneration circuit
JP2017154875A (ja) 伸縮機構
US9738498B2 (en) Telescopic boom extension device
US20210364015A1 (en) Fluid pressure circuit
CN111795022B (zh) 工业车辆的液压驱动装置
CN114517798A (zh) 液压驱动系统及作业机械
CN112797042A (zh) 集成主控阀、液压系统和起重机
JP6841012B2 (ja) 高所作業車用の増圧装置
CN113614018A (zh) 伸缩装置及起重机
DE102015116295A1 (de) Neigezylinderanordnung eines Hubmastes einer mobilen Arbeitsmaschine
JP2007137598A (ja) 荷役回生型荷役装置及び荷役回生用バルブ装置
JPS6334321B2 (zh)
CN102518607A (zh) 油路控制装置和工程机械
DE102012107699B3 (de) Massekörperantrieb mit hydraulischer Energierückgewinnungsschalt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