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7756B - 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7756B
CN112217756B CN201910631343.0A CN201910631343A CN112217756B CN 112217756 B CN112217756 B CN 112217756B CN 201910631343 A CN201910631343 A CN 201910631343A CN 112217756 B CN112217756 B CN 1122177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offset
mobile terminals
mobile terminal
base station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13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7756A (zh
Inventor
代西桃
胥恒
王维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313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775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1291 priority patent/WO202100845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7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7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7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7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及通信装置,包括:基站对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进行多普勒频偏测量,得到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基站根据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对该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移动终端;基站为多组移动终端中的每组移动终端确定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该基站根据每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确定每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可见,基站基于相对较为准确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为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所确定的频偏估计值,比直接基于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而确定出的频偏估计值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当移动台(如高铁、汽车上的移动终端等)在移动中与基站进行通信时,基站所接收到的信号会存在多普勒频偏,具体是基站接收的信号会因为移动台的移动而产生相位和频率的变化。基于此,基站通常可以对接收到的移动台的信号进行频偏估计,并利用该频偏的估计值对基站所接收信号进行频偏纠正,以便于基站后续对该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否则,基站若以未纠正的频率来解调该信号,可能会导致解调性能显著下降,甚至是导致基站无法与移动台进行通信。
而实际应用中,基站为部分接入的移动终端计算出的频偏估计值并不准确,使得该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与基站接收到的该移动终端的信号的真实频偏值差距较大,从而导致基站可能无法成功对该移动终端的信号进行解调,进而导致基站与该移动终端之间无法正常完成通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及通信装置,以提高基站为部分移动终端计算出的频偏估计值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基站对该移动终端的信号解调成功的可能性,进而使得基站与该移动终端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包括:基站对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进行多普勒频偏测量,得到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该基站根据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对该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移动终端;该基站为所述多组移动终端中的每组移动终端确定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该基站根据每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确定每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在该实施方式中,基站可以从每组移动终端中确定出部分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并基于这部分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或者频偏区间,为该组移动终端确定出相对较为准确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从而基于该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为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所确定的频偏估计值,比直接基于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而确定出的频偏估计值更加准确,提高了基站为移动终端计算出的频偏估计值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基站为该移动终端的信号成功解调信号的可能性。而且,基站可以利用该移动终端所在分组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即可得到该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估计值,而无需为每个移动终端均执行复杂的计算过程,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基站在为多个移动终端进行频偏估计时计算量,降低基站计算资源的消耗。
可选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站获取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预设参数的参数值,该预设参数包括移动终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或定时提前量TA;则,该基站根据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包括:该基站根据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和该预设参数的参数值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在该实施方式中,基站可以获取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或定时提前量TA,从而基于该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以及相应的RSRP和/或TA来将接入基站的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
可选的,每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满足该组对应的频偏区间,每组移动终端的预设参数的参数值满足该组对应的预设参数区间。在该实施方式中,基站在根据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以及预设参数的参数值进行分组时,具体可以是将频偏测量值处于同一频偏区间,并且,预设参数的参数值处于对应的同一预设参数区间的移动终端划分为一组,从而使得同一组内的移动终端,其频偏测量值满足相同的频偏区间,并且,其预设参数的参数值满足相同的预设参数区间。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该基站获取最大理论频偏估计值和最大理论频偏测量值,并根据该最大理论频偏估计值和最大理论频偏测量值确定分组数目;该基站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包括:该基站根据该分组数目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在该实施方式中,基站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的数目,可以是根据最大理论频偏估计值以及最大理论频偏测量值进行确定,比如,在一种示例中,可以是计算最大理论频偏估计值与最大理论频偏测量值之间的比值,并将该比值确定为移动终端的分组数目。
可选的,基站为多组移动终端中的每组移动终端确定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该基站确定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其中,第一组移动终端为多组移动终端中的任一组移动终端,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阈值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为参考移动终端;该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并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估计值确定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其中,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为所述参考频偏估计值。在该实施方式中,针对于每一组移动终端,可以从该组移动终端中确定出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也即为信号质量大于或者等于阈值的移动终端,并根据这些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来得到该组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估计值。
可选的,上述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的均值。在该实施方式中,基站在确定每组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时,可以将这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进行求均值运算,从而可以将这些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的均值作为该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
可选的,基站为多组移动终端中的每组移动终端确定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包括:该基站确定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其中,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为多组移动终端中的任一组移动终端,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阈值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为参考移动终端;该基站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并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确定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该基站根据每组移动终端分别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确定每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包括:该基站根据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和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在该实施方式中,针对于每一组移动终端,可以从该组移动终端中确定出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也即为信号质量大于或者等于阈值的移动终端,并根据这些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来得到该组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区间。
可选的,上述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为一个或者多个参考移动终端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频偏区间中,相同且数目最多的频偏区间。在该实施方式中,针对魅族移动终端,基站可以确定出这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频偏区间,并可以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从这些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中,确定相同并且数目最多的频偏区间,从而将所确定出的频偏区间作为该组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区间。
可选的,上述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至少根据以下一项进行确定:信号与干扰噪声比、调度资源块数目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在该实施方式中,基站在确定出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时,具体可以是根据移动终端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调度资源块数目以及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进行确定。
可选的,上述基站进行分组的多个移动终端的移动方向相同。在该实施方式中,基站所进行分组的移动终端,均是具有相同的移动方向,比如,基站可以将同样是从左向右的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和/或,将同样是从右向左的移动终端进行分组等。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基站确定多个移动终端的每个移动终端上一个接入的基站;该基站根据该基站与上一个连接接入的基站的相对位置,确定出移动方向相同的多个移动终端。在该实施方式中,基站在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方向时,具体可以是根据移动终端当前所接入的基站以及该移动终端上一个接入的基站进行确定,即该移动终端的移动方向为从上一个接入的基站向当前接入的基站的方向。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应用于基站,该通信装置包括:测量模块,用于对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进行多普勒频偏测量,得到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分组模块,用于根据该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对该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移动终端;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为该多组移动终端中的每组移动终端确定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确定该每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该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预设参数的参数值,该预设参数包括该移动终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或定时提前量TA;上述分组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该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和该预设参数的参数值对该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
可选的,每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满足该组对应的频偏区间,每组移动终端的预设参数的参数值满足该组对应的预设参数区间。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最大理论频偏估计值和最大理论频偏测量值;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最大理论频偏估计值和最大理论频偏测量值确定分组数目;上述分组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该分组数目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
可选的,上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其中,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为该多组移动终端中的任一组移动终端,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阈值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为参考移动终端;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对应的该频偏估计值确定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其中,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为该参考频偏估计值。
可选的,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为该一个或者多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的均值。
可选的,上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其中,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为该多组移动终端中的任一组移动终端,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阈值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为参考移动终端;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该频偏区间确定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上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和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可选的,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为该一个或者多个参考移动终端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频偏区间中,相同且数目最多的频偏区间。
可选的,上述信号质量至少根据以下一项进行确定:信号与干扰噪声比、调度资源块数目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可选的,该多个移动终端的移动方向相同。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该多个移动终端的每个移动终端上一个接入的基站;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基站与该上一个连接接入的基站的相对位置,确定出移动方向相同的该多个移动终端。
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对应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多普勒频偏方法,因此,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其有益效果可以参照第一方面中对应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被执行。该多普勒频偏设备还可以包括该存储器。该多普勒频偏估计设备可以是基站或者基站中的芯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和该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的方法,该接口电路用于与该芯片之外的其它模块进行通信。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程序。当该程序在多普勒频偏估计设备中运行时,使得该多普勒频偏估计设备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程序,当该程序被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被执行。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对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中的每个移动终端均测量出该移动终端的多普勒频偏,以得到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测量值;然后,基站并非是基于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直接计算出该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而是根据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移动终端;接着,基站可以为每组移动终端确定出准确性相对较高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比如,可以是根据该分组中选取部分信号质量较高的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来得到该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从而基站根据该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确定出该组移动终端中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比如,基站可以直接将该参考频偏估计值作为该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或者将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直接加上该组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区间,以此得到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这样,基站可以基于每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或者频偏区间,为该组移动终端确定出相对较为准确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从而基于该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所确定的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比直接基于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而确定出的频偏估计值更加准确,提高了基站为移动终端计算出的频偏估计值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基站为该移动终端的信号成功解调信号的可能性。而且,基站可以利用该移动终端所在分组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即可得到该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估计值,而无需为每个移动终端均执行复杂的计算过程,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基站在为多个移动终端进行频偏估计时计算量,降低基站计算资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示例性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TPR对移动终端进行分组的示意图;
图5为1个Front符号加1个Addition符号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站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用户乘坐高速移动的高铁或者汽车时,基站所接收到的用户移动终端发送的信号会存在多普勒频移,因此,基站需要计算出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所对应的频偏估计值,并基于该频偏估计值来对该移动终端的信号进行解调。在计算频偏估计值时,由于多普勒频偏对于信号的影响在时域上表现为相位旋转,因此,基站可以先计算出每个信号对应的相位旋转,并做相干合并,然后根据相干合并后的相位旋转计算出频偏。
具体的,当时域上发送两个相同的符号块,如果存在频偏,则基站所接收的这两个符号块之间只相差一个相位的关系。则,可以利用成对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进行频偏估计,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子帧内两个相邻的DMRS符号上的相位差,计算这两个DMRS符号时间间隔相位旋转对应的频偏估计值。频偏估计值可以利用公式(1)以及公式(2)进行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128794550000061
Figure BDA0002128794550000062
其中,km表示移动终端m的DMRS导频编号所对应子载波编号,
Figure BDA0002128794550000063
移动终端m占用的端口号pTx=pm,pm+1,...,qm,起始端口号为pm,终止端口号为qm,天线间最小用户级数字自动增益控制(digital automatic gain control,DAGC)因子
Figure BDA0002128794550000064
l0,l1为相邻两导频位置,km表示第pTx个导频信道估计经过加窗降噪输出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Γ(μ)为相位差,ERS为最大频偏测量值。
若基站接收到的移动终端的信号采用1个Front符号加2个Addition符号的DMRS导频符号配置,n=0,
Figure BDA0002128794550000065
为频偏估计值;而若基站接收到的移动终端的信号采用1个Front符号加1个Addition符号的DMRS导频符号配置,则当ERS大于最大多普勒频偏值,n=0,
Figure BDA0002128794550000066
为频偏估计值,而当ERS小于最大多普勒频偏值,每次估计出来的相位值,可能对应多个频偏估计值,即n存在多个取值,n为整数,此时就需要做频偏区间估计来确定n的值,也即为确定该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区间,以便于计算出移动终端m的频偏估计值。
在目前确定n的实施方式中,通常是在一个时隙内做两路或者三路纠偏处理,并根据所得到的几个频偏区间对第1个时隙上的DMRS进行频域纠偏以及最小二乘法(leastsquare,LS)估计,然后,基站可以根据各个频偏区间上的纠偏后的DMRS分别求时偏,并在频域完成时偏补偿,最后,基站可以在各个频偏区间上分别做DMRS相干合并,以识别出正确的频偏区间。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需要在一个时隙内做两路或者三路纠偏处理,计算工作量大,而针对于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均以上述实施方式确定n。
实际应用中,基站所接收到的移动终端的信号的质量参差不齐,而基站基于较高质量的信号为移动终端计算出的频偏估计值,其与该移动终端对应的真实的多普勒频偏值之间误差较小,而对于基站基于较低质量的信号为移动终端计算出的频偏估计值,准确性较低,其与该移动终端对应的真实的多普勒频偏值之间的误差较大,这使得基站基于该准确性较低的频偏估计值对该移动终端的信号进行解调时,可能会造成基站无法成功对该信号进行解调,从而导致基站与该移动终端之间无法正常完成通信。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基站可以为不同分组的移动终端确定出该分组对应的准确性较高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从而每个移动终端可以依据其所属分组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计算出该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以提高基站为移动终端计算出的频偏估计值的准确性。具体实现时,基站可以对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中的每个移动终端均测量出该移动终端的多普勒频偏,以得到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测量值;然后,基站并非是基于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直接计算出该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而是根据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移动终端;接着,基站可以为每组移动终端确定出准确性相对较高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比如,可以是根据该分组中选取部分信号质量较高的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来得到该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从而基站根据该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确定出该组移动终端中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比如,基站可以直接将该参考频偏估计值作为该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或者将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直接加上该组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区间,以此得到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这样,基站可以基于每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或者频偏区间,为该组移动终端确定出相对较为准确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从而基于该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所确定的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比直接基于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而确定出的频偏估计值更加准确,提高了基站为移动终端计算出的频偏估计值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基站为该移动终端的信号成功解调信号的可能性。而且,基站可以利用该移动终端所在分组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即可得到该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估计值,而无需为每个移动终端均执行复杂的计算过程,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基站在为多个移动终端进行频偏估计时计算量,降低基站计算资源的消耗。
作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述的示例性应用场景。在该场景中,基站100可以接收到向右高速移动的多个移动终端(包括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201、202、203、204等)发送的信号,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为各个移动终端进行多普勒频偏估计。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base station,BS)可以是接入网侧用于支持终端接入通信系统的设备,例如,可以为4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5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中继节点(relay node)、接入点(access point,AP)、协同发射接收节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未来可能出现的基站等等。基站可以为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基站可以称为接入网设备或者网络侧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terminal)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或者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移动终端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TE)等。移动终端可以为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平板电脑(pad)等。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可以与无线网络侧进行移动通信,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它物体进行移动通信的设备都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譬如,智能交通中的移动终端等。
在图1所示的示例性应用场景中,基站100在接收到移动终端201至204发送的信号后,可以测量移动终端201至204的多普勒频偏,得到移动终端201至204各自对应的频偏测量值。然后,基站100可以根据移动终端201至204的频偏测量值将移动终端201和102划分为一组(以下称之为A组),将移动终端203和204划分为另一组(以下称之为B组),并分别为A组移动终端以及B组移动终端确定参考频偏区间,从而基站100可以为A组内的每个移动终端,基于该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与A组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计算出该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同样,也可以为B组内的每个移动终端,基于该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与B组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计算出该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场景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场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场景。比如,在其它可能的场景中,移动终端的数量也可以多于4个,并且基站100可以将多个移动终端划分成3个及3个以上的分组;又比如,基站100在为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后,也可以是为A组或者B组移动终端确定出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从而基于每组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计算出该组内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总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任何可适用的场景中,而不局限于上述场景。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的各种非限定性具体实现方式。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201:基站对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进行多普勒频偏测量,得到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
实际应用中,基站通常可以与多个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而当移动终端处于高速移动状态时(比如移动终端处于高速行驶的火车上等),移动终端发送的信号,在被基站接收时会存在多普勒频偏,即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信号的相位以及频率,与基站接收到的信号的相位以及频率并不相同。因此,基站通常是为接收到的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计算出对应的频偏估计值,从而基于该频偏估计值对该移动终端的信号进行解调,以使得基站能够基于该信号与移动终端进行正常通信。当然,上述多个移动终端可以预先接入该基站,以便能够与该基站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并且,不同基站可以接入不同的多个移动终端,并且每个基站可以为其接入的移动终端确定频偏估计值。
本实施例中,基站在得到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估计值的过程中,可以先对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中的每个移动终端均进行多普勒频偏测量,得到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值得注意的是,当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信号的DMRS导频符号配置为1个Front符号与1个Addition符号时,针对于接入基站的每个移动终端而言,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可能与该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相同,也可能与该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不同,如上述公式(2)中所示,当n=0时,所测量得到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即为该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但是当n不等于0时,所测量得到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与该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之间可能相差一个或者多个频偏区间,比如,当n=±2时,频偏估计值=频偏测量值+2*最大频偏测量值,即频偏测量值与频偏估计值之间相差两个频偏区间(区间长度等于最大频偏测量值的绝对值)。并且,当基站接收到的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较差时,基站为该移动终端所确定出的频偏测量值并不准确,从而基于该频偏测量值为该移动终端所确定出的频偏估计值也不准确,因此,本实施例中在计算出各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后,可以基于该频偏测量值继续执行步骤S202及其后续步骤,以为该移动终端确定出更为准确的频偏估计值。
而当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信号的DMRS导频符号配置为1个Front符号与2个Addition符号时,由于基站可测量频偏的最大值通常大于该移动终端的频偏值,因此,针对于接入基站的每个移动终端而言,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虽然与该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相同。但是,基站在为信号质量欠佳的移动终端确定该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时,所计算出的频偏测量值可能并不准确,从而基于该频偏测量值所确定的频偏估计值也并不准确,因此,本实施例中,基站也可以基于该频偏测量值继续执行步骤S202及其后续步骤,以为该移动终端确定出更为准确的频偏估计值。
S202:基站根据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中,基站在计算出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测量值后,可以依据各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对接入基站的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从而可以得到至少两组移动终端。对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后,每组移动终端中的各个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之间小于最大频偏测量值。比如,若将多个移动终端划分为两组,则可以将多个移动终端中频偏测量值为正的移动终端划分为一组,将多个移动终端中频偏测量值为负的移动终端划分为一组。
实际应用中,多个移动终端不仅仅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两组,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多个移动终端划分为三组、四组等。具体的,当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信号的DMRS导频符号配置为1个Front符号与2个Addition符号时,基站可以将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划分为两组,而当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信号的DMRS导频符号配置为1个Front符号与1个Addition符号时,基站可以将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划分为两组、三组、四组等。本实施例中,基站还可以结合移动终端的预设参数以及频偏测量值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在一种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基站可以获取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站终端的预设参数的参数值,其中,该预设参数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SRP)和/或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然后,基站可以根据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以及该预设参数的参数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分组。这样,针对于每组移动终端,该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与预设参数的参数值均满足该组所对应的预设分组条件。
作为一种示例,每组移动终端对应的预设分组条件具体可以使得该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满足该组对应的频偏区间,同时,该组移动终端的预设参数的参数值满足该组对应的预设参数区间。
以预设参数为RSRP为例,基站可以将接入基站的移动终端与相邻两个基站之间的RSRP差值,划分成多个RSRP区间。比如,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基站为基站2,则基站2可以将与基站2相邻的基站3以及基站1分别测得的移动终端的RSRP值进行差值运算,即RSRP3-RSRP1,其中,RSRP1为基站3测得的移动终端的RSRP值,RSRP1为基站1测得RSRP值;然后,由于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对应的RSRP差值范围处于-100dB(分贝)至100dB,则基站可以将移动终端的RSRP差值划分成3个RSRP区间,分别为[-100dB,-10dB)、[-10dB,10dB)以及[10dB,100dB];同时,基站可以根据接入基站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划分成两个频偏区间,分别为[-fd0,0)以及[0,fd0]。其中,fd0为最大频偏测量值。基于此,基站可以将多个移动终端划分为4组,即A组、B组、C组、D组。其中,A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处于频偏区间[-fd0,0),A组移动终端的RSRP值处于[-100dB,-10dB),B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处于频偏区间[0,fd0],B组移动终端的RSRP值处于[-10dB,10dB),C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处于频偏区间[-fd0,0),C组移动终端的RSRP值处于[10dB,100dB],D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处于频偏区间[0,fd0],D组移动终端的RSRP值处于[10dB,100dB]。当然,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RSRP值也可以是该移动终端当前接入基站所测得的RSRP值,基站根据该RSRP值所可能处于的范围进行区间划分。
又比如,当预设参数为TA时,基站可以将接入基站的移动终端与相邻两个基站之间的TA差值,划分成多个TA区间。比如,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基站为基站2,则基站2可以将与基站2相邻的基站3以及基站1分别测得的移动终端的TA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TA3-TA1的TA差值,其中,TA3是指基站3所测得的移动终端的TA值,TA1是指基站1所测得的移动终端的TA值;然后,由于移动终端的TA值范围处于-50us(微秒)至50us,则可以将移动终端的TA值划分成3个TA区间,分别为[-50us,-10us)、[-10us,10us)以及[10us,50us];同时,基站可以根据接入基站的多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划分成两个频偏区间,分别为[-fd0,0)以及[0,fd0]。其中,fd0为最大频偏测量值。则,基站可以将多个移动终端划分为A组、B组、C组以及D组这4组。其中,A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处于频偏区间[-fd0,0),TA值处于[10us,50us],B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处于频偏区间[0,fd0],TA值处于[-10us,10us),C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处于频偏区间[-fd0,0),TA值处于[-50us,-10us),D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处于频偏区间[0,fd0],TA值处于[-50us,-10us)。当然,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TA值也可以是该移动终端当前接入基站所测得的TA值,基站根据该TA值所可能处于的范围进行区间划分。
再比如,当预设参数同时包括RSRP以及TA时,基站同样可以将多个移动终端划分为A组、B组、C组以及D组这4组。其中,每个组内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在满足对应的频偏区间的同时,该组内的移动终端的RSRP处于对应的RSRP区间,TA处于对应的TA区间。比如,对于A组内的移动终端而言,其频偏测量值处于频偏区间[-fd0,0),RSRP值处于[-100dB,-10dB)以及TA值处于[10us,50us];又比如,对于D组内的移动终端而言,其频偏测量值处于频偏区间[0,fd0],RSRP值处于[10dB,100dB]以及TA值处于[-50us,-10us)。
实际应用中,基站在确定分组的个数时,可以是根据接入该基站的移动终端所能产生的最大理论多普勒频偏估计值以及该基站所能测得的最大理论频偏测量值进行确定。作为一种示例,移动终端的分组数目可以是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128794550000101
其中,N是指移动终端的分组数目,向上取整,fdmax是指基站的最大理论频偏估计值,即接入该基站的移动终端所能产生的最大多普勒频偏,而fd0是指基站的最大理论频偏测量值,即基站所能测得的最大频偏测量值。
进一步的,基站可以分别基于公式(4)、(5)计算出fd0、fdmax
Figure BDA0002128794550000111
Figure BDA0002128794550000112
其中,Δt为一定的导频配置下,相邻两个导频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f0为基站的工作中心频点,vmax为移动终端所能移动的最大速度(在高铁应用场景下,该vmax也即为高铁允许的最大运行速度),c为光速。
实际应用中,考虑到上下行有一个锁频误差Δfd(锁频误差,是指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频率同步误差),基站在计算fdmax时,可以采用公式(6):
Figure BDA0002128794550000113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移动方向的移动终端,其多普勒频偏的变化趋势通常一致,因此,在进一步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站在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时,可以对具有相同移动方向的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比如,实际应用中一些场景中,两辆高铁在会车过程中,基站可以对接入的20个移动终端计算其多普勒频偏。其中,12个移动终端从左向右移动(同位于一辆高铁上),8个移动终端从右向左移动(同位于另一辆高铁上)。则,基站可以分别将对这12个从左向右移动的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对这8个从右向左移动的移动终端进行分组。
对于基站而言,其在确定每个移动终端的移动方向时,可以是根据该基站先后接入的基站进行确定。具体实现时,对于接入基站的多个移动终端,基站可以确定每个移动终端的上一个接入的基站,然后,基站可以根据该基站与移动终端上一个连接接入的基站的相对位置,确定出该移动终端的移动方向,从而可以确定出移动方向相同的多个移动终端,以便为具有相同移动方向的移动终端进行分组。例如,对于移动终端A与移动终端B而言,其在整个移动过程中接入的基站包括基站1、基站2以及基站3,则基站2在确定移动终端A的移动方向时,先确定出该移动终端A上一个接入的基站为基站1,则移动终端A的移动方向为从基站1向基站2的方向,而基站2在确定移动终端B的移动方向时,先确定出该移动终端B上一个接入的基站为基站2,则移动终端B的移动方向为从基站3向基站2的方向。
S203:基站为多组移动终端中的每组移动终端确定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
S204:基站根据每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确定每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本实施例中,基站在完成对多个移动终端的分组后,可以为每组移动终端确定一个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确定一个参考频偏区间,以便基站后续基于所确定出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计算出该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基站针对于每组移动终端,可以从该组移动终端中选择部分信号质量较高的移动终端,并基于这部分信号质量较高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频偏估计值来确定出该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包括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具体实现时,针对于多组移动终端中的任一组移动终端(为便于描述,以下称之为第一组移动终端),基站可以确定出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并将信号质量大于或者等于阈值的一个或者多个移动终端确定为参考移动终端,该参考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相较于第一组移动终端内其它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而言,信号质量更好,从而基站可以根据第一组移动终端中的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出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并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估计值确定出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进而基站可以将该第一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确定为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如果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较差,则基于该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所计算出的该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误差通常较大,从而可能会存在基站以该频偏估计值对该移动终端的信号进行解调时,信号无法解调不正确的问题,进而导致基站无法成功与该移动终端完成通信。因此,本实施例中,在为每组移动终端确定频偏估计值(也即为上述目标频偏估计值)时,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从该组移动终端中选择出部分信号质量较优的移动终端,并将该部分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作为该组内其余信号质量欠佳的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这样,基站在为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得到其频偏估计值后,不仅无需再执行复杂的计算过程即可得到其余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频偏估计值,而且,基于信号质量较优的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来确定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可以使得最终所确定的该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更准确,从而基站在对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的信号进行解调时,由于其频偏估计值更准确,因此,基站成功解调出该信号的可能性会更高。
其中,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具体可以表征为移动终端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gnal-to-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SINR)、调度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数目以及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等中的至少一项。具体的,以信噪比表征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为例进行说明,基站可以获取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SINR值,并将SINR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的移动终端确定为信号质量较优的移动终端,而将SINR值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终端确定为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类似的,当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用SINR以及调度RB数目来表征时,基站可以将SINR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调度RB数目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移动终端确定为信号质量较优的移动终端。
实际应用中,针对于第一组移动终端,基站在基于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确定该第一组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时,可以是将多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中的任意一个频偏估计值确定为该第一组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比如,基站可以将信号质量最高的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确定为该第一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当然,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站也可以是根据多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计算出该第一组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比如,基站可以计算出多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确定为第一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当然,基站也可以是通过数据拟合等其它复杂的运算过程,确定为第一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而对于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其目标频偏估计值既可以是基于该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所计算出的频偏估计值,也可以是该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
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是根据多个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来确定为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而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根据多个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来确定出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具体实现时,针对于第一组移动终端(类似的,第一组移动终端是指多组移动终端中的任一组移动终端),基站可以确定该第一组移动终端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并且,将第一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大于或者等于阈值的一个或者多个移动终端确定为参考移动终端。其中,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可以用移动终端SINR、调度RB数目以及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中的至少一项来表征。然后,基站可以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并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确定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
在一些示例中,基站可以从多个参考移动终端中选择其中一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确定为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当然,基站也可以是从多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中选择相同且数目最多的频偏区间,并将所选择的频偏区间确定为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其中,当参考移动终端的数量为1时,基站可以直接将该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作为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
进一步的,为方便从多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中选择相同且数目最多的频偏区间,基站在选择参考移动终端时,可以从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内选取奇数个参考移动终端,从而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从奇数个参考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区间中选择相同且数目最多的频偏区间。比如,基站可以从第一组移动终端中选取出5个参考移动终端,从而基站可以确定出这5个参考移动终端所对应的频偏区间,然后,基站可以这5个频偏区间中选取相同且数量最多的3个频偏区间作为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
相应的,在基站确定出第一组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区间后,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可以是根据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以及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进行计算得到。比如,假设第一组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A的频偏测量值为θ,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为n=2所对应的频偏区间,则,移动终端A的目标频偏估计值可以为(θ+2fd0),其中,fd0为基站所能测量的最大频偏测量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于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也即参考移动终端),其目标频偏估计值可以是基于其频偏测量值与该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进行确定,也可以是基于其频偏测量值与该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区间(即基站根据该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所计算出的该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进行计算得到。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第一组移动终端,不同移动终端的真实频偏值通常并不相同,而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组移动终端内的每个移动终端确定出参考频偏区间后,基站可以基于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与该参考频偏区间,计算出该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由于不同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通常存在差异,因此,基站所计算出的不同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相互之间也存在差异,这相比于为各个移动终端确定相同大小的目标频偏估计值的实施方式而言,各个移动终端对应的不同大小的目标频偏估计值的准确性更高。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基站也可以在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后,直接为每个分组指定该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以便基于该指定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确定出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比如,基站在为高铁上的移动终端确定该移动终端多普勒频偏时,由于接入该基站的高铁上的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与移动轨迹相对固定(具体为沿着铁轨移动),因此,基站可以采集预设时间段(比如前一个星期、前一个月等)内基站为处于不同分组的移动终端所计算出的相应的频偏估计值或频偏区间。由于不同分组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频偏估计值或者频偏区间固定,因此,基站可以建立不同分组与不同频偏估计值之间对应关系,或者,建立不同分组与不同频偏区间之间对应关系,从而,基站在为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后,可以基于该预先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不同分组所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不同分组所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以便基于所确定出的各个分组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确定出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又比如,当基站为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时的分组数目较少时,比如分组数目为两组时,通过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的正负即可确定该移动终端所被划分的组,相应的,该组所对应的频偏区间(也即该频偏区间对应的n的取值)可以直接确定。此时,基站可以直接为每个分组指定该分组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以便该组移动终端中的每个移动终端可以基于该指定的参考频偏区间确定出该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基站测量得到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以及根据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计算得到该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的过程,目前的应用中已存在相应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对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中的每个移动终端均测量出该移动终端的多普勒频偏,以得到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测量值;然后,基站并非是基于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执行复杂的计算过程来计算出该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而是根据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移动终端;接着,基站可以为每组移动终端确定出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从而基站根据该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确定出该组移动终端中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比如,基站可以直接将该参考频偏估计值作为该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或者将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直接加上该组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区间,以此得到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这样,基站无需为每个移动终端均执行复杂的计算过程以得到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而可以利用该移动终端所在分组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者参考频偏区间,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即可得到该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估计值,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基站在为多个移动终端进行频偏估计时计算量,降低基站计算资源的消耗。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场景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该场景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个站点布置两个背靠背TRP,如图4所示,用于与两个移动方向(即图4所示的列车1行驶方向与列车2行驶方向)的高铁上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其中,fd0为最大频偏测量值,fdmax为最大频偏估计值;并且,接入基站的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信号采用如图5所示的1个Front符号加1个Addition符号的DMRS导频符号配置(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频率,RB表征资源块),由于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与频偏估计值之间了可能相差一个或者多个频偏区间,因此,TRP2可以对每个移动终端进行频偏区间的区间判决。以TRP2为移动终端计算多普勒频偏估计值为例,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301:TRP2确定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
如图4所示,沿着1方向移动的高铁上的移动终端,其可以不断切换所接入的TRP,比如,该移动终端在高速移动过程中接入的TRP可以由TRP1切换至TRP2。基于此,TRP2可以先确定当前接入了哪些移动终端。
S302:在存在新的移动终端接入TRP2时,TRP2将该移动终端的多普勒频偏测量值取反。
通常情况下,移动终端所接入的TRP在由TRP1切换至TRP2时,可以是在该TRP1与TRP2之间的中点处进行切换,此时,TRP1与TRP2所接收到的该移动终端的信号,其多普勒频偏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因此,TRP2在确定接入新的移动终端时,可以从TRP1处获取到该移动终端的多普勒频偏的测量值,并对该测量值进行取反(即取该测量值的负值,绝对值大小相同)。这样,TRP2可以无需执行复杂的计算过程以得到该移动终端的多普勒频偏测量值,从而可以减少TRP2在得到移动终端的多普勒频偏测量值的过程中所需耗费的计算量。
S303:TRP2区分所接入的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
如图4所示,高铁的运动方向包括相反的列车1方向以及列车2方向,因此,接入TRP2上的不同移动终端的移动方向可能相反。基于此,TRP2可以将不同移动方向的移动终端进行分类,以使得具有相同移动方向的移动终端属于同一类。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TRP2可以根据移动终端上一个接入的TRP来确定其移动方向。具体的,假设移动终端A随高铁沿着列车1方向进行移动,则该移动终端A上一个接入的TRP为TRP1,则TRP2可以根据该移动终端A上一个接入的TRP1来确定其移动方向为从TRP1至TRP2的方向,也即为图4中所示的列车1方向;类似的,若移动终端A上一个接入的TRP为TRP3,则TRP2可以根据该移动终端A上一个接入的TRP3来确定其移动方向为从TRP3至TRP2的方向,也即为图4中所示的列车2方向。
S304:TRP2针对于接入的具有相同移动方向的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进行分组,得到4组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中,TRP2针对于列车1方向运动或者列车2方向运动的多个移动终端,可以将其划分为如图4所示的4组(即1、2、3、4组)移动终端。
具体实现时,TRP2可以先对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多普勒频偏测量,得到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对于切换TRP所接入的移动终端而言,TRP2可以从其它TRP处去其相反值即可得到)。然后,针对于具有相同移动方向的多个移动终端,TRP2可以根据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对移动终端进行分组。
在一种示例中,TRP2可以是根据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以及该移动终端TRP2处测量的RSRP值进行分组。每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满足该组对应的频偏区间,同时,该组移动终端的RSRP值满足该组对应的RSRP区间。
在又一种示例中,TRP2也可以是根据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以及该移动终端TRP2处测量的TA值进行分组。每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满足该组对应的频偏区间,同时,该组移动终端的TA值满足该组对应的TA区间。
当然,结合上述两种示例,可以同时结合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移动终端在TRP2处测量的RSRP以及TA值进行分组。即,对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后,每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满足该组对应的频偏区间,同时,该组移动终端的RSRP值满足该组对应的RSRP区间,该组移动终端的TA值满足该组对应的TA区间。
其中,基站为移动终端进行分组时的分组数目可以是根据上述公式(3)进行确定。
S305:TRP2针对于每组移动终端,选择N(N为奇数)个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
S306:针对于每组移动终端,TRP2根据该组移动终端中的N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N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并根据该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来确定该组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区间。
本实施例中,TRP2可以从每组移动终端中选取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来确定该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其中,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具体可以是SNR与调度RB数目均超出门限值的移动终端,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RSRP值高于门限值的移动终端等。
在确定每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比如3组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时,TRP2可以先确定该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并从中选取N个信号质量大于或者等于阈值的移动终端,确定为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然后,TRP2可以根据这些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计算出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频偏区间,并从中选取相同并且数目最多的频偏区间,确定为该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
S307:针对于每组移动终端,TRP2根据该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以及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计算出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本实施例中,TRP2在得到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以及每组移动终端的参考频偏区间后,针对于每组移动终端,可以将该组移动终端内的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与该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进行相加,从而可以得到该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以此类推,可以得到接入TRP2的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可以理解,由于上述过程中是根据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来得到信号质量较差的频偏估计值,从而可以提高基站为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所确定的频偏估计值的准确性,进而可以提高基站为信号质量较差的移动终端发送的信号进行成功解调的可能性。而且,基站在为每个移动终端确定其频偏估计值的过程中,仅计算了部分移动终端(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而对于其余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简单的频偏测量值与参考频偏区间相加,即可得到其余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可以减少TRP2为每个移动终端确定频偏估计值时所需耗费的计算量。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是基于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出该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而在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基于信号质量较好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出该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这样,TRP2在得到每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后,即可将该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确定为该组内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
进一步的,TRP2在将移动终端划分为1组、2组、3组以及4组后,也可以按照预先建立的不同分组与参考频偏区间或者参考频偏估计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1组、2组、3组以及4组各自所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或者参考频偏估计值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600可以应用于基站,该通信装置600包括:
测量模块601,用于对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进行多普勒频偏测量,得到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
分组模块602,用于根据该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对该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移动终端;
第一确定模块603,用于为该多组移动终端中的每组移动终端确定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
第二确定模块604,用于根据每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确定该每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600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该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预设参数的参数值,该预设参数包括该移动终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或定时提前量TA;
上述分组模块602,具体用于根据该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和该预设参数的参数值对该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满足该组对应的频偏区间,每组移动终端的预设参数的参数值满足该组对应的预设参数区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600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最大理论频偏估计值和最大理论频偏测量值;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最大理论频偏估计值和最大理论频偏测量值确定分组数目;
上述分组模块602,具体用于根据该分组数目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确定模块603,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其中,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为该多组移动终端中的任一组移动终端,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阈值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为参考移动终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对应的该频偏估计值确定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
其中,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为该参考频偏估计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为该一个或者多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的均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确定模块603,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其中,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为该多组移动终端中的任一组移动终端,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阈值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为参考移动终端;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该频偏区间确定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
上述第二确定模块604,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和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该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为该一个或者多个参考移动终端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频偏区间中,相同且数目最多的频偏区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信号质量至少根据以下一项进行确定:信号与干扰噪声比、调度资源块数目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多个移动终端的移动方向相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600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该多个移动终端的每个移动终端上一个接入的基站;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基站与该上一个连接接入的基站的相对位置,确定出移动方向相同的该多个移动终端。
以上模块或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软件、硬件或二者结合来实现。
当以上任一模块或单元以软件实现的时候,所述软件以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方式存在,并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以上方法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的硬件结构进行示意性描述。参阅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站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基站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1、至少一个存储器112、至少一个收发器113、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14和一个或多个天线115。处理器111、存储器112、收发器113和网络接口114相连,例如通过总线相连,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可包括各类接口、传输线或总线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天线115与收发器113相连。网络接口114用于使得接入网设备通过通信链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相连,例如网络接口114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网络接口,例如S1接口,网络接口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和其他接入网设备之间的网络接口,例如X2或者Xn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11,本申请中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或人工智能处理器等各类运行软件的计算设备,每种计算设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执行软件指令以进行运算或处理的核。该处理器可以是个单独的半导体芯片,也可以跟其他电路一起集成为一个半导体芯片,例如,可以跟其他电路(如编解码电路、硬件加速电路或各种总线和接口电路)构成一个SoC(片上系统),或者也可以作为一个ASIC的内置处理器集成在所述ASIC当中,该集成了处理器的ASIC可以单独封装或者也可以跟其他电路封装在一起。该处理器除了包括用于执行软件指令以进行运算或处理的核外,还可进一步包括必要的硬件加速器,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或者实现专用逻辑运算的逻辑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类型: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only memory,EEPROM)。在某些场景下,存储器还可以是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112可以是独立存在,与处理器111相连。可选的,存储器112可以和处理器111集成在一起,例如集成在一个芯片之内。其中,存储器112能够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11来控制执行,被执行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可被视为是处理器111的驱动程序。例如,处理器111用于执行存储器11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收发器113可以用于支持基站与终端之间射频信号的接收或者发送,收发器113可以与天线115相连。收发器113包括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具体地,一个或多个天线115可以接收射频信号,该收发器113的接收机Rx用于从天线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提供给所述处理器111,以便处理器111对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做进一步的处理,例如解调处理和译码处理。此外,收发器113中的发射机Tx还用于从处理器111接收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115发送所述射频信号。具体地,接收机Rx可以选择性地对射频信号进行一级或多级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以得到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所述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发射机Tx可以选择性地对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时进行一级或多级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以得到射频信号,所述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数字基带信号和数字中频信号可以统称为数字信号。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800的结构示意图。
通信装置800包括处理单元801和通信单元802。可选的,通信装置800还包括存储单元803。处理单元801、通信单元802和存储单元803通过通信总线相连。
通信单元802可以是具有收发功能的装置,用于与其他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进行通信。
存储单元803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
存储单元803可以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与处理单元801相连。存储单元803也可以与处理单元801集成在一起。
通信装置800可以用于通信设备、电路、硬件组件或者芯片中。
通信装置8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基站的示意图可以如图7所示。可选的,通信装置800的通信单元802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的天线和收发机。通信单元802还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接口。
通信装置8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中的芯片。通信单元802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可选的,存储单元803可以存储接入网设备侧的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处理单元801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基站侧的方法。存储单元803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单元803可以和处理单元801集成在一起;存储单元803可以是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单元803可以与处理单元801相独立。可选的,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收发机可以被集成在多普勒频偏估计设备800上。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的(英文:of)”,相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对接入的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进行多普勒频偏测量,得到所述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对所述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移动终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多组移动终端中的每组移动终端中的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所述参考移动终端为一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阈值的移动终端;
所述基站根据每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确定所述每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预设参数的参数值,所述预设参数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或定时提前量TA;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对所述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多个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和所述预设参数的参数值对所述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满足所述组对应的频偏区间,每组移动终端的预设参数的参数值满足所述组对应的预设参数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获取最大理论频偏估计值和最大理论频偏测量值,并根据所述最大理论频偏估计值和最大理论频偏测量值确定分组数目;
所述基站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分组数目对多个移动终端进行分组。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所述多组移动终端中的每组移动终端确定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其中,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为所述多组移动终端中的任一组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阈值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为参考移动终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并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对应的所述频偏估计值确定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
其中,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为所述参考频偏估计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为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估计值的均值。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所述多组移动终端中的每组移动终端确定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其中,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为所述多组移动终端中的任一组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中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阈值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为参考移动终端;
所述基站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频偏区间,并根据每个参考移动终端的所述频偏区间确定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
所述基站根据每组移动终端分别对应的参考频偏估计值或参考频偏区间确定所述每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频偏估计值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和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频偏测量值确定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中每个移动终端的目标频偏估计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移动终端对应的参考频偏区间为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移动终端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频偏区间中,相同且数目最多的频偏区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至少根据以下一项进行确定:
信号与干扰噪声比、调度资源块数目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移动终端的移动方向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多个移动终端的每个移动终端上一个接入的基站;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基站与所述上一个连接接入的基站的相对位置,确定出移动方向相同的所述多个移动终端。
1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1910631343.0A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112217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1343.0A CN112217756B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及通信装置
PCT/CN2020/101291 WO2021008451A1 (zh) 2019-07-12 2020-07-10 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1343.0A CN112217756B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7756A CN112217756A (zh) 2021-01-12
CN112217756B true CN112217756B (zh) 2022-03-29

Family

ID=74047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1343.0A Active CN112217756B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7756B (zh)
WO (1) WO20210084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0323B (zh) * 2021-05-12 2023-12-01 上海正测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5g nr的leo卫星多普勒频偏变化率估计方法
CN113810326B (zh) * 2021-09-27 2023-07-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时偏估计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4075A (zh) * 2007-12-13 2008-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偏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1431493A (zh) * 2007-11-07 2009-05-13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用于ofdm分组检测、频偏估计的系统及方法
CN101814931A (zh) * 2009-02-19 2010-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系统中多普勒频移估计和补偿的方法
CN102595468A (zh) * 2011-01-17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2611484A (zh) * 2011-01-24 2012-07-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731378A (zh) * 2012-10-10 2014-04-1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频率偏移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007241A (zh) * 2015-07-01 2015-10-28 杭州祥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环境下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和系统
CN106230762A (zh) * 2016-07-26 2016-12-14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和系统
CN107454027A (zh) * 2016-05-31 2017-12-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频偏估计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1771B (zh) * 2011-03-08 2013-10-02 无锡辐导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频率校正方法和装置
US9392563B2 (en) * 2012-01-27 2016-07-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nodes in a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scenario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493A (zh) * 2007-11-07 2009-05-13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用于ofdm分组检测、频偏估计的系统及方法
CN101184075A (zh) * 2007-12-13 2008-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偏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1814931A (zh) * 2009-02-19 2010-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系统中多普勒频移估计和补偿的方法
CN102595468A (zh) * 2011-01-17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2611484A (zh) * 2011-01-24 2012-07-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731378A (zh) * 2012-10-10 2014-04-1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频率偏移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007241A (zh) * 2015-07-01 2015-10-28 杭州祥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环境下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和系统
CN107454027A (zh) * 2016-05-31 2017-12-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频偏估计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30762A (zh) * 2016-07-26 2016-12-14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7756A (zh) 2021-01-12
WO2021008451A1 (zh) 202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06895A1 (en)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567928B (zh)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4814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545119B (zh) 具有功率节省功能的波束管理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12217756B (zh) 一种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110051650A1 (en) Grouping of users onto traffic channels in multiple-users-per-channel transmission schemes
US20140086293A1 (en) Receiver and method of reception quality measurement used in wireless network
WO2021258776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JP2001086035A (ja) Cdmaにおけるセルサーチ方法
US860032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ending reference signals
CN110830202B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3115428A (zh) 一种上行同步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4616851A (zh) 一种测量方法及装置
US2022023188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and UE Antenna Selection
CN112165723B (zh) 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JP2023513291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JP5949402B2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CN113891412B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230610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nd updating a timing of a cel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4830730A (zh)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078460A1 (zh) 一种有效测量子帧的接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US20230308912A1 (en) Beam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757376B (zh) 无线链路质量或波束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413717B (zh) 一种lte终端测量小区选择方法
CN109391569B (zh) 针对窄带系统的功率优化的自适应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