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6214A -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6214A
CN112216214A CN202011144157.3A CN202011144157A CN112216214A CN 112216214 A CN112216214 A CN 112216214A CN 202011144157 A CN202011144157 A CN 202011144157A CN 112216214 A CN112216214 A CN 112216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flexible screen
screen body
support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41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6214B (zh
Inventor
张探
李骄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441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6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6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6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6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6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在贴合柔性屏体与盖板时,是对支撑柔性屏体的玻璃基板的不同支撑区先后进行剥离的,比如首先剥离柔性屏体的可弯折区的第一支撑区,其次将盖板与柔性屏体远离第一支撑区的一面进行贴合,然后再剥离柔性屏体的显示区的第二支撑区以及邦定区的第三支撑区。如此,在盖板压合柔性屏体时,第二支撑区以及第三支撑区能够分别对显示区和邦定区进行支撑,不仅可以削弱在采用盖板压合柔性屏体时邦定区不断受到的牵扯力,还可以避免邦定区在无支撑的情况下由于自身重力而产生的牵扯力,从而有效削弱或避免邦定区内的信号线在不同方向上受到的牵扯力,进而保护邦定区在柔性屏体与盖板进行贴合过程中不被损伤。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柔性显示面板的较高屏占比,在制作柔性显示面板时,通常会将柔性屏体的一伸出端作为用于绑定芯片(Integrated Circuit Chip,IC)和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的邦定区域,该邦定区域可以翻折到柔性屏体的背面。然而,在后续贴合柔性屏体与盖板时,容易损伤邦定区域。
发明内容
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用于将柔性屏体与盖板进行贴合,所述柔性屏体包括显示区、向所述显示区的一端延伸而形成的邦定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侧的可弯折区,所述柔性屏体下方具有支撑所述柔性屏体贴附的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包括分别用于支撑所述可弯折区的第一支撑区、支撑所述显示区的第二支撑区、以及支撑所述邦定区的第三支撑区,所述方法包括:剥离位于所述可弯折区的第一支撑区;将盖板与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区的一面进行贴合;剥离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二支撑区和位于所述邦定区的第三支撑区;在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盖板的一面贴合支撑膜。如此,能够保护邦定区以及交界区在柔性屏体与盖板进行贴合过程中不被损伤,提高显示面板的成品的良率。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在将盖板与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区的一面进行贴合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可弯折区远离所述盖板的一面贴合第一支撑膜。如此,能够确保支撑膜在柔性屏体上的分区域贴附,进而确保支撑膜与柔性屏体的有效贴合。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膜位于所述可弯折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处的部分具有不平整的表面结构。如此,能够有效削弱应力集中的现象,避免第一支撑膜与柔性屏体的可弯折区和显示区的边缘接触或摩擦,从而避免产生对可弯折区和显示区的切割效应,进而保护了柔性屏体,这样可以确保显示面板的成品良率。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表面结构为波浪形结构。如此,能够有效分摊掉第一支撑膜给可弯折区带来的应力,从而削弱应力集中现象。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盖板的一面贴合支撑膜,包括:在所述显示区以及所述邦定区贴合第二支撑膜。如此,能够确保第二支撑膜与显示区以及邦定区的有效贴合。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膜仅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邦定区,或者所述支撑膜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邦定区以及所述可弯折区。如此,通过不同的支撑膜贴合方式,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下的工艺要求。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将盖板与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区的一面进行贴合,包括:将所述柔性屏体放置在开设有凹槽的贴合治具上,使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二支撑区嵌设于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凹槽相抵持;采用所述盖板从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贴合治具的一面压合所述柔性屏体,以使所述盖板与所述柔性屏体贴合;其中,所述可弯折区在所述贴合治具的作用下弯曲并贴合于所述盖板的边沿。如此,能够在贴合柔性屏体和盖板的过程中实现柔性屏体与贴合治具在结构上的配合,从而确保柔性屏体和盖板的精准贴合。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在剥离位于所述可弯折区的第一支撑区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支撑区和所述第二支撑区的交界处进行切割。如此,能够实现对第一支撑区、第二支撑区和第三支撑区的分区域剥离,避免在剥离第一支撑区时附带剥离掉第二支撑区和第三支撑区。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支撑区和所述第二支撑区的交界处进行切割的切割深度为所述第一支撑区或所述第二支撑区的厚度的1/3~1/2。如此,既能够避免损伤到柔性屏体,又能够确保对第一支撑区的分区域剥离。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支撑膜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面贴合支撑板;剥离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邦定区的连接处的支撑膜;将所述邦定区翻折到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盖板的一面。如此,通过剥离支撑膜位于显示区和邦定区的交界处的部分,能够确保邦定区顺利翻折到柔性屏体背面,在支撑膜远离显示区的一面贴合支撑板,能够确保柔性屏体的平整性。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在贴合柔性屏体与盖板时,是对支撑柔性屏体的玻璃基板的不同支撑区先后进行剥离的,比如首先剥离柔性屏体的可弯折区的第一支撑区,其次将盖板与柔性屏体远离第一支撑区的一面进行贴合,然后再剥离柔性屏体的显示区的第二支撑区以及邦定区的第三支撑区。如此,在盖板压合柔性屏体时,第二支撑区以及第三支撑区能够分别对显示区和邦定区进行支撑,不仅可以削弱在采用盖板压合柔性屏体时邦定区不断受到的牵扯力,还可以避免邦定区在无支撑的情况下由于自身重力而产生的牵扯力,从而有效削弱或避免邦定区内的信号线在不同方向上受到的牵扯力,进而保护邦定区在柔性屏体与盖板进行贴合的过程中不被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柔性屏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将盖板与柔性屏体进行贴合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柔性屏体在盖板的压合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柔性屏体在盖板的压合作用下,图1所示的交界区的受力分析图。
图5为柔性屏体的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6为支撑图5中的柔性屏体的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剥离柔性屏体的可弯折区的第一支撑区之后的示意图。
图9为在图8所示的可弯折区贴合第一支撑膜的示意图。
图10为采用贴合治具贴合盖板和柔性屏体的示意图。
图11为剥离柔性屏体的显示区的第二支撑区以及邦定区的第三支撑区之后的示意图。
图12为在图11所示的显示区和邦定区贴合第二支撑膜的示意图。
图13为将邦定区翻折到柔性屏体的背面的示意图。
图标:
100-柔性屏体;110-信号线;
200-贴合治具;210-凹槽;
300-盖板;
410-第一支撑区;420-第二支撑区;430-第三支撑区;
510-第一支撑膜;520-第二支撑膜;
A1-显示区;A2-可弯折区;B-邦定区;C-交界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以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如图1和图2所示,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分析发现,在将柔性屏体100与盖板300进行贴合的过程中,柔性屏体100的邦定区B以及显示区A1和邦定区B的交界区C容易受到损伤。基于此,发明人对柔性屏体100与盖板300的贴合工艺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贴合柔性屏体100与盖板300时,柔性屏体100已经完全从玻璃基板上面剥离下来,邦定区B和交界区C只存在一层较薄的且不具有支撑功能的聚酰亚胺层(PI层),在盖板300与柔性屏体100贴合时,邦定区B和交界区C会由于自身重力以及邦定区B设置的IC和FPC而受到牵扯(牵扯力如图2中的F1所示)。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盖板300在压合柔性屏体100时,柔性屏体100的两侧会在盖板300的压合作用下朝斜下方弯曲,这样会对图1中的邦定区B和交界区C产生如图3所示的牵扯力F2,在图2所示的牵扯力F1和图3所示的牵扯力F2的作用下,邦定区B和交界区C会受到如图4所示的多个方向的牵扯力(F1、F2和F3)的牵扯,这样会导致邦定区B和交界区C内的信号线110受到牵扯,进而可能导致信号线110断线,降低了柔性显示面板的成品良率。
所应说明的是,发明人在研究及实践过程中发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会出现上述所提及的信号线断线问题,然而未发现有从业者会将信号线断线与邦定区B以及交界区C的受力关联起来,更没有对上述邦定区B以及交界区C进行受力分析和研究,因此难以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实质原因是因为邦定区B以及交界区C的牵扯力而导致。
因此,以上技术方案中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长期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技术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对本申请做出的贡献,而不应当理解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内容。
为改善上述问题,发明人创新性地对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贴合工艺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能够保护邦定区以及交界区在柔性屏体与盖板进行贴合的过程中不被损伤。为便于对该显示面板制作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例首先对柔性屏体的各个区域进行界定,请参阅图5,柔性屏体100可以包括显示区A1、向显示区A1的一端延伸而形成的邦定区B以及位于显示区A1两侧的可弯折区A2。进一步地,可以将邦定区B与显示区A1之间的区域定义为交界区C,可以理解,交界区C包含了一部分邦定区B,也包含了一部分显示区A1。在本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交界区C和图1所示的交界区C为相同区域。
进一步地,在制作柔性屏体100的过程中,由于无法以聚酰亚胺(PI)作为衬底来制作柔性屏体100,因此需要先将聚酰亚胺(PI)涂布在玻璃基板上,再在聚酰亚胺层上制作低温多晶硅层和有机材料等,并进行薄膜封装以形成柔性屏体100。这样一来,柔性屏体100在形成时,下方是具有支撑该柔性屏体100贴附的玻璃基板的。如图6所示,柔性屏体100的下方的玻璃基板包括支撑可弯折区A2的第一支撑区410、支撑显示区A1的第二支撑区420、以及支撑邦定区B的第三支撑区430。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是在贴合盖板300和柔性屏体100的过程中,通过对第一支撑区410、第二支撑区420和第三支撑区430先后进行剥离,从而保护如图5中示出的邦定区B和交界区C不受损伤。
在上述基础上,请参阅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71-步骤S74所描述的内容,具体描述如下。
步骤S71,剥离位于可弯折区A2的第一支撑区410。
步骤S72,将盖板300与柔性屏体100远离第一支撑区410的一面进行贴合。
步骤S73,剥离位于显示区A1的第二支撑区420和位于邦定区B的第三支撑区430。
步骤S74,在柔性屏体100远离盖板300的一面贴合支撑膜。
可以理解,通过上述步骤S71-步骤S74所描述的内容,在盖板300压合柔性屏体100时,第二支撑区420以及第三支撑区430能够对邦定区B以及交界区C进行支撑,不仅可以削弱在采用盖板300压合柔性屏体100时邦定区B和交界区C不断受到的牵扯力(例如图4中的F2和F3),还可以避免邦定区B和交界区C在无支撑的情况下由于自身重力和邦定区B的IC和FPC而产生的牵扯力(如图4中的F1),从而有效削弱或避免邦定区B和交界区C内的信号线110在不同方向上受到的牵扯力,进而保护邦定区B和交界区C在柔性屏体100与盖板300进行贴合的过程中不被损伤,确保显示面板在制作过程中的良率。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盖板300可以是曲面盖板,盖板300可以包括平面区和弧面区,显示区A1对应贴合在盖板300的平面区,可弯折区A2对应贴合在盖板300的弧面区,可弯折区A1至少包括对应盖板300弧面区的部分,也可以包括与盖板300弧面区相邻的盖板300平面区对应的部分区域。
此外,柔性屏体100的显示区A1具备显示功能,柔性屏体100的可弯折区A2同样可以具备部分显示功能,以使得显示面板具备曲面显示的功能,此时显示区A1和可弯折区A2的部分区域共同构成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
下面将结合图8至图13对上述步骤S71-步骤S74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步骤S71中,当剥离了第一支撑区410之后,柔性屏体100的背面结构如图8所示,此时柔性屏体100的背面(也可称为柔性屏体100的下表面)保留第二支撑区420和第三支撑区430。在具体实施时,为了确保支撑膜与柔性屏体100的有效贴合,如图9所示,可以先在剥离了第一支撑区410的柔性屏体100的可弯折区A2贴合第一支撑膜510。
为此,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在将盖板300与柔性屏体100远离第一支撑区410的一面进行贴合的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可弯折区A2远离盖板300的一面贴合第一支撑膜510,这样一来,通过“先剥离玻璃基板的区域先贴合支撑膜”的方式,能够确保支撑膜在柔性屏体100上的分区域贴附,进而确保支撑膜与柔性屏体100的有效贴合。
在具体实施时发明人发现,在贴附了第一支撑膜510之后,在贴合盖板300和柔性屏体100时,柔性屏体100的可弯折区A2在弯折时,可能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这样会使得第一支撑膜510在柔性屏体100的可弯折区A2和显示区A1的交界处产生对可弯折区A2和显示区A1的切割效应,从而可能损伤柔性屏体100,同样也会降低显示面板的成品良率。
为改善这一问题,发明人创新性地对第一支撑膜510的位于可弯折区A2与显示区A1的交界处的部分的边缘结构进行了改进,请继续参阅图9,可将第一支撑膜510位于可弯折区A2与显示区A1的交界处的部分设置为具有不平整的表面结构,这样一来,在对可弯折区A2进行弯折时,由于第一支撑膜510的边缘结构是不平整的,因而能够有效削弱应力集中的现象,避免第一支撑膜510在柔性屏体100的可弯折区A2与显示区A1的交界处所产生的切割效应,进而保护了柔性屏体100,以确保显示面板的成品良率。
在具体实施时,表面结构可以是多种形状,为了有效削弱第一支撑膜510给可弯折区A2带来的应力集中问题,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图9中的圆形虚线框中的表面结构可以为波浪形结构,这样一来,波浪形结构能够有效分摊掉第一支撑膜510给可弯折区A2带来的应力,从而削弱应力集中现象。
可选地,在上述“先剥离玻璃基板的区域先贴合支撑膜”的方式的基础上,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剥离了第二支撑区420和第三支撑区430之后,步骤S74所描述的在柔性屏体100远离所述盖板300的一面贴合支撑膜,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显示区A1以及所述邦定区B贴合第二支撑膜520。这样一来,可以确保第二支撑膜520与显示区A1以及邦定区B的有效贴合。
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时,在柔性屏体100远离盖板300的一面贴合支撑膜的方式可以是分区域贴合,也可以是整面贴合。当贴合支撑膜的方式是分区域贴合时,步骤S74所描述的支撑膜仅覆盖显示区A1和所述邦定区B,当贴合方式是整面贴合时,步骤S74所描述的支撑膜覆盖显示区A1、邦定区B以及可弯折区A2。这样一来,通过不同的支撑膜贴合方式,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下的工艺要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9所示,由于第二支撑区420和第三支撑区430在步骤S72中是没有被剥离的,会相对于柔性屏体100形成凸起,为了在贴合柔性屏体100和盖板300的过程中实现柔性屏体100与贴合治具200在结构上的配合,发明人还基于第二支撑区420的形状对贴合治具200进行了改进。
如图10所示,改进后的贴合治具200开设有形状与第二支撑区420的形状相配合的凹槽210。在此基础上,步骤S72所描述的将盖板300与柔性屏体100远离第一支撑区410的一面进行贴合,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将柔性屏体100放置在开设有凹槽210的贴合治具200上,使位于显示区A1的第二支撑区420嵌设于凹槽210中并与凹槽210相抵持;然后,采用盖板300从柔性屏体100远离贴合治具200的一面压合柔性屏体100,以使盖板300与柔性屏体100贴合。其中,可弯折区A2在贴合治具200的作用下弯曲并贴合于盖板300的边沿。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屏体100朝向盖板300的一面可以采用光学胶依次贴附偏光片和触摸屏,在实现柔性屏体100与盖板300的贴合时,同样可以采用光学胶进行贴合。
请结合参阅图9和图10,第二支撑区420和第三支撑区430能够在盖板300压合柔性屏体100的过程中为邦定区B和交界区C提供支撑,从而避免邦定区B和交界区C被拉扯损伤。
为了实现对第一支撑区410、第二支撑区420和第三支撑区430的分区域剥离,避免在剥离第一支撑区410时附带剥离掉第二支撑区420和第三支撑区430,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步骤S71之前,可以先对第一支撑区410和第二支撑区420的交界处进行切割。例如,可以通过激光切割的方式对第一支撑区410和第二支撑区420的交界处进行切割。
如此,通过预先对第一支撑区410和第二支撑区420的交界处进行切割,能够实现对第一支撑区410、第二支撑区420和第三支撑区430的分区域剥离,避免在剥离第一支撑区410时附带剥离掉第二支撑区420和第三支撑区430。
在对第一支撑区410和第二支撑区420的交界处进行切割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如果切割深度过深,可能会损伤到柔性屏体100,如果切割深度过浅,可能无法确保对第一支撑区410的分区域剥离。为此,发明人经过多次的试验及数据比对后后发现,将切割深度设置为第一支撑区410或第二支撑区420的厚度的1/3~1/2,既能够避免损伤到柔性屏体100,又能够确保对第一支撑区410的分区域剥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第一支撑区410、第二支撑区420和第三支撑区430的分区域剥离方式可以采用物理剥离(例如通过外力剥离第一支撑区410、第二支撑区420和第三支撑区430)、化学剥离(例如通过化学试剂剥离第一支撑区410、第二支撑区420和第三支撑区430)或者光照剥离(例如通过感光胶剥离第一支撑区410、第二支撑区420和第三支撑区430)。
在对柔性屏体100远离盖板300的一面进行支撑膜的整面贴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如果需要翻折邦定区B,需要对支撑膜进行切割剥离,以确保邦定区B能够顺利翻折到柔性屏体100背面。此外,为了确保柔性屏体100的平整性,还需要在支撑膜上贴附支撑板,为实现上述目的,例如图13所示,在步骤S71-步骤S74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支撑膜远离显示区A1的一面贴合支撑板,剥离位于显示区A1和邦定区B的连接处的支撑膜,将邦定区B翻折到柔性屏体100远离盖板300的一面。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可以与位于显示区A1对应位置的支撑膜相贴合,用于对显示区A1进行支撑,支撑板的材质可以为玻璃基板。
如此一来,通过剥离位于显示区A1和邦定区B的交界处的支撑膜,能够确保邦定区B顺利翻折到柔性屏体100的背面,在支撑膜远离显示区A1的一面贴合支撑板,能够确保柔性屏体100的平整性。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在贴合柔性屏体100与盖板300时,是对支撑柔性屏体100的玻璃基板的不同支撑区先后进行剥离的,比如首先剥离柔性屏体100的可弯折区A2的第一支撑区410,其次将盖板300与柔性屏体100远离第一支撑区410的一面进行贴合,然后再剥离柔性屏体100的显示区A1的第二支撑区420以及邦定区B的第三支撑区430。
如此,在盖板300压合柔性屏体100时,第二支撑区420以及第三支撑区430能够对邦定区B和交界区C进行支撑,不仅可以削弱在采用盖板300压合柔性屏体100时邦定区B和交界区C不断受到的牵扯力,还可以避免邦定区B和交界区C在无支撑的情况下由于自身重力而产生的牵扯力,从而有效削弱或避免邦定区B和交界区C内的信号线110在不同方向上受到的牵扯力,进而保护邦定区B和交界区C在柔性屏体100与盖板300进行贴合的过程中不被损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柔性屏体与盖板进行贴合,所述柔性屏体包括显示区、向所述显示区的一端延伸而形成的邦定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侧的可弯折区,所述柔性屏体下方具有支撑所述柔性屏体贴附的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包括分别用于支撑所述可弯折区的第一支撑区、支撑所述显示区的第二支撑区、以及支撑所述邦定区的第三支撑区,所述方法包括:
剥离位于所述可弯折区的第一支撑区;
将盖板与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区的一面进行贴合;
剥离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二支撑区和位于所述邦定区的第三支撑区;
在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盖板的一面贴合支撑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盖板与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区的一面进行贴合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可弯折区远离所述盖板的一面贴合第一支撑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膜位于所述可弯折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交界处的部分具有不平整的表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结构为波浪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盖板的一面贴合支撑膜,包括:
在所述显示区以及所述邦定区贴合第二支撑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膜仅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邦定区,或者
所述支撑膜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邦定区以及所述可弯折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盖板与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区的一面进行贴合,包括:
将所述柔性屏体放置在开设有凹槽的贴合治具上,使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二支撑区嵌设于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凹槽相抵持;
采用所述盖板从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贴合治具的一面压合所述柔性屏体,以使所述盖板与所述柔性屏体贴合;其中,所述可弯折区在所述贴合治具的作用下弯曲并贴合于所述盖板的边沿。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剥离位于所述可弯折区的第一支撑区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支撑区和所述第二支撑区的交界处进行切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支撑区和所述第二支撑区的交界处进行切割的切割深度为所述第一支撑区或所述第二支撑区的厚度的1/3~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支撑膜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面贴合支撑板;
剥离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邦定区的连接处的支撑膜;
将所述邦定区翻折到所述柔性屏体远离所述盖板的一面。
CN202011144157.3A 2020-10-23 2020-10-23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Active CN112216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4157.3A CN112216214B (zh) 2020-10-23 2020-10-23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4157.3A CN112216214B (zh) 2020-10-23 2020-10-23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6214A true CN112216214A (zh) 2021-01-12
CN112216214B CN112216214B (zh) 2022-06-24

Family

ID=74054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4157.3A Active CN112216214B (zh) 2020-10-23 2020-10-23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621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7960A (zh) * 2021-03-12 2021-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27960B (zh) * 2021-03-12 2024-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24502A (ja) * 2006-06-05 2007-12-13 Fujifilm Corp 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107111170A (zh) * 2015-12-11 2017-08-2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的绑定方法
CN108054142A (zh) * 2017-12-14 2018-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基板
CN109087932A (zh) * 2018-06-26 2018-12-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的剥离方法与显示面板
CN109147564A (zh) * 2018-09-29 2019-01-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09379458A (zh) * 2018-10-10 2019-0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70754A (zh) * 2018-06-05 2019-12-13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柔性显示面板
CN110930880A (zh) * 2019-11-27 2020-03-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制作方法
KR20200076103A (ko) * 2018-12-19 2020-06-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1635709A (zh) * 2020-05-28 2020-09-0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膜、屏体组件和屏体贴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24502A (ja) * 2006-06-05 2007-12-13 Fujifilm Corp 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107111170A (zh) * 2015-12-11 2017-08-2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的绑定方法
CN107111170B (zh) * 2015-12-11 2020-08-28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的绑定方法
CN108054142A (zh) * 2017-12-14 2018-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基板
CN110570754A (zh) * 2018-06-05 2019-12-13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柔性显示面板
CN109087932A (zh) * 2018-06-26 2018-12-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的剥离方法与显示面板
CN109147564A (zh) * 2018-09-29 2019-01-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09379458A (zh) * 2018-10-10 2019-0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KR20200076103A (ko) * 2018-12-19 2020-06-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930880A (zh) * 2019-11-27 2020-03-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制作方法
CN111635709A (zh) * 2020-05-28 2020-09-0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膜、屏体组件和屏体贴合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7960A (zh) * 2021-03-12 2021-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27960B (zh) * 2021-03-12 2024-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6214B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91321B1 (en) Flexible display
EP3186834B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micro cover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EP3201948B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057076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JP6456884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120213B1 (en) Flexible displays with strengthened pad area
KR102087951B1 (ko) 평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464503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551377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设备
CN108511504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CN10684777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US11263931B2 (en) Display substrat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TWI591520B (zh) 單片玻璃觸控板及其製作方法
KR102337750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5845845A (zh) 一种粘接型阻隔膜的图形化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2216214B (zh)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08010937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TWI358143B (en) Touch control display device and rework method the
JP2008192875A (ja)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256770A (ja) 液晶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4865765A (zh) 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TWM457920U (zh) 單片玻璃觸控板
KR102602681B1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30040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61131B (zh) 散热板组件、显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