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8398B -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8398B
CN112208398B CN201910614476.7A CN201910614476A CN112208398B CN 112208398 B CN112208398 B CN 112208398B CN 201910614476 A CN201910614476 A CN 201910614476A CN 112208398 B CN112208398 B CN 112208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driver
distance
adjusting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44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8398A (zh
Inventor
李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rizon Robotic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rizon Robotic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rizon Robotic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rizon Robotic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44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8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8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8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8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8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座椅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获取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空间坐标、所述预设高度和所述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确定所述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根据所述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调节所述座椅。本申请通过将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空间坐标与预设高度进行比较,确定座椅的上下调节距离,然后根据确定的上下调节距离自动对座椅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得到的驾驶员的视野范围较为科学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驾驶技术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座椅调节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较好的视野范围是安全驾驶的前提条件,而驾驶员的视野范围与座椅的位置有关,因此对于座椅位置的调节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在进行座椅位置的调节时,通常是驾驶员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和驾驶经验,手动对座椅的前后距离和上下距离进行调节,较为麻烦。并且在对座椅手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依赖于驾驶员的驾驶经验,而一些驾驶员的驾驶经验为个人习惯偏好,在对座椅进行手动调节后,得到的驾驶员的视野范围未必是科学合理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通过将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空间坐标与预设高度进行比较,确定座椅的上下调节距离,然后根据确定的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在自动调节后的座椅位置上驾驶员的视野范围较为科学合理。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调节方法,包括:
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
获取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空间坐标、所述预设高度和所述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确定所述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
根据所述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调节所述座椅。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包括:
坐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
高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
距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空间坐标、所述预设高度和所述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确定所述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
距离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调节所述座椅。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的座椅调节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的座椅调节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座椅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一方面,本实施例通过将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空间坐标与预设高度进行比较,确定座椅的上下调节距离,进一步根据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在调节座椅的过程中不依赖于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并且实现基于预设高度对座椅进行自动调节,使得得到的驾驶员的视野范围较为科学合理。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实现座椅的自动调节,可以更快地完成对座椅的调节,有效提高座椅的调节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方法中步骤101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方法中步骤104后还包括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方法中步骤204后还包括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左右两种驾驶员不同坐姿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方法中步骤102后还包括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方法中步骤401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方法中步骤4011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二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三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四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五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第五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中身体参数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第五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中角度信息获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申请概述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车辆前后左右方的情况,还需要注意地面上的路面元素和空中的标志牌信息,因此驾驶员需要有较好的视野范围才能保证安全驾驶。驾驶员的视野范围与驾驶员的座椅位置有关,因此对座椅位置的调节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需要依赖驾驶员的驾驶经验手动地对座椅位置进行调节,调整后的视野范围未必是科学合理的。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座椅调节方法,通过预先对驾驶车辆有较为科学合理的视野范围的高度即预设高度进行设置,然后在驾驶员驾驶该车辆时,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的空间坐标,该空间坐标携带有驾驶员预设部位的高度信息,因此在确定了座椅的高度信息后,即可以通过比较预设部位的空间坐标与预设高度的差异,基于座椅的高度信息确定座椅的上下调节距离,进一步根据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本实施例在调节座椅的过程中不依赖于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并且实现基于预设高度对座椅进行自动调节,从而使得得到的驾驶员的视野范围较为科学合理。不仅如此,本实施例实现自动对座椅进行调节,可以有效提高座椅的调节效率。
在介绍本申请的基本构思之后,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所述提供技术方案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例。
示例性方法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可应用在电子设备上,具体可以应用于服务器或一般计算机上。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
驾驶员坐在座椅上后,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可以指示出驾驶员在当前座椅位置上的视野范围。其中,当预设部位为驾驶员的眼球时,可以直接地提供驾驶员在当前座椅位置上的视野范围;当预设部位为驾驶员的其他部位时,如驾驶员的肩膀或头顶时,可以根据统计数据,获得驾驶员的眼球所在的高度信息,进而可以提供驾驶员在当前座椅位置上的视野范围。
因为第一空间坐标携带有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当前时刻的高度信息,因此在对第一空间坐标进行确定时,需要保证不是在驾驶员的某个瞬间动作时确定的第一空间坐标,如此才可以保证利用第一空间坐标确定出的调节距离是准确的。例如,可以在驾驶员进行驾驶舱内开始对驾驶员的动作进行监控,发现驾驶员在一定时长内没有动作变换时,开始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当然也可以采取特定的手势,例如在驾驶员系好安全带后,将手举过头顶,示意驾驶员已经准备就绪,则可以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还可以由驾驶员在准备就绪后,按下相应的按键,启动本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方法,则开始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
步骤102:获取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处于预设高度时驾驶员具有较为科学合理的视野范围,因此预设高度和预设部位的设置是相应的。通常,当驾驶员的眼球水平线与前挡风玻璃的交点位于前挡风玻璃的横向中心线上时,驾驶员的视野范围较为科学合理,因此当预设部位设置为驾驶员的眼球时,预设高度设置为车辆前挡风玻璃的横向中心线对应的高度;当预设部位为驾驶员的头顶时,可以根据数据统计出的头顶到眼球的平均距离,并进一步根据该平均距离和车辆前挡风玻璃的横向中心线确定出相应的预设高度,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对头顶高度和对应的较为科学合理的视野范围的高度进行统计,确定预设高度。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是座椅当前时刻的高度信息,要对座椅进行调节,需要知道当前时刻座椅的高度信息才能知道要如何对座椅进行调节。
步骤103:根据第一空间坐标、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确定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
第一空间坐标携带有驾驶员预设部位的高度信息,当第一空间坐标携带的高度信息在预设高度后,驾驶员具有较为科学合理的视野范围,因此通过比较预设部位的第一空间坐标与预设高度的差异,则可以确定在当前时刻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的基础上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第一空间坐标对应的是坐标系下信息,因此为了保证调节效率,可以将预设高度与第一空间坐标在同一坐标系下进行表示,该坐标系可以是世界坐标系,也可以是以车辆内某一物品如座椅为基础的参考坐标系,只要使得得到的第一空间坐标和预设高度具有可比较性即可。
具体地,当第一空间坐标在世界坐标系中的Y轴对应的数值大于预设高度在世界坐标系中Y轴对应的数值时,认为座椅高度较高,需要降低座椅高度;当第一空间坐标在世界坐标系中的Y轴对应的数值小于预设高度在世界坐标系中Y轴对应的数值时,认为座椅高度较低,需要升高座椅的高度。
步骤104:根据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调节座椅。
在确定了第一上下调节距离后,即可以根据第一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改善当前时刻驾驶员的视野范围,使得在对座椅进行调节后,驾驶员的视野范围较为科学合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方法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一方面,本实施例通过将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与预设高度进行比较,确定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进一步根据第一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在调节座椅的过程中不依赖于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并且实现基于预设高度对座椅进行自动调节,从而使得得到的驾驶员的视野范围效果较为科学合理。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实现座椅的自动调节,可以更快地完成对座椅的调节,有效提高座椅的调节效率。
图2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101所示的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1:获取图像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像素坐标。
随着驾驶员监控系统的推出,车辆内部常常会安装有摄像头,因此可以利用摄像头对图像进行采集,以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语义分割,确定语义信息为眼球的像素点对应的像素坐标。
步骤1012:获取像素坐标对应的深度信息。
像素坐标指示的是眼球在图像中的二维信息,而需要确定的是具有三维信息的第一空间坐标,因此需要获取像素坐标对应的深度信息。具体地,在利用单目相机对图像进行采集时,可以利用单目图像深度估计算法估计出像素坐标对应的深度信息;在利用双目相机对图像进行采集时,可以直接计算出像素坐标对应的深度信息。
步骤1013:根据像素坐标、深度信息和图像对应的相机位姿,确定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
根据图像中眼球对应的像素坐标和相机的内部参数,可以确定出像素坐标在当前相机坐标下一系列的空间坐标,通过像素坐标对应的深度信息,确定出当前相机坐标下的像素坐标对应的准确的空间坐标,通过相机位姿提供的当前相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进而确定像素坐标对应的准确的空间坐标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空间坐标。
本实施例中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确定出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从而避免使用价格较高的装置如红外摄像头等获取第一空间坐标,可以在保证第一空间坐标准确性的前提下节约成本。
图3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根据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调节座椅步骤后还包括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104所示的根据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调节座椅后,具体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驾驶员的视线角度及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二空间坐标。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车辆前后左右方的情况,还需要注意地面上的路面元素以及空中的标志牌信息,因此需要保证驾驶员的视线角度是水平向前的,如此才能保证驾驶员的视野范围较为科学合理。在对座椅进行调节后,如果因为驾驶员常年的驾驶习惯导致调整后视线角度不能保证水平向前,则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如果驾驶员的视线角度较水平方向向天空方向倾斜,则驾驶员可能不能及时、准确地注意到地面上的路面元素;如果驾驶员的视线角度较水平方向向地面倾斜,则驾驶员可能忽略空中的指示信息。因此在对座椅进行调节后,需要再对座椅进行微调,以确保驾驶员的视线水平向前,从而根据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调节座椅后,需要获取驾驶员的视线角度。
在对驾驶员的视线进行追踪、确定驾驶员的视线角度时,由于驾驶员脸部微小的动作也会引起视线角度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确定预定时长内视线角度的平均值,确定出稳定的视线角度。
因为需要对座椅进行再次调节,而在根据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调节座椅后,驾驶员预设部位对应的空间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获取根据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调节座椅后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二空间坐标。
步骤202:获取根据第一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后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
在利用第一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调节后,座椅的当前高度信息不再对应于第一高度信息,因此需要获取调节后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具体地,可以根据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和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计算出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
步骤203:根据视线角度、第二空间坐标和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确定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
在获取到驾驶员的视线角度后,可以先判断该视线角度是否水平向前,如果是,则确定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为零;如果不是,则根据第二空间坐标和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确定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及时对座椅进行微调,使得驾驶员的视线角度水平向前。
步骤204:根据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调节座椅。
确定第二上下调节距离后,根据第二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使得调节后的驾驶员的视线角度水平向前,则可以使得驾驶员获取较为科学合理的视野范围。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驾驶员的视线角度,确定在根据第一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后的驾驶员的视野范围效果是否较为科学合理,如果驾驶员的视线角度水平向前,则驾驶员的视野范围效果较为科学合理,无需再对座椅进行调节,即第二上下调节距离为零;如果驾驶员的视线角度不是水平向前,则需要确定第二上下调节距离并对座椅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利用第二上下调节距离座椅位置进行调节后,可以使得驾驶员的视野范围较为科学合理。
图4示出了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根据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调节座椅步骤后还包括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204所示的根据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调节座椅后,具体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判断驾驶员的坐姿是否发生变换。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可能不会一直维持同一坐姿,尤其是在驾驶车辆超过一定时长后驾驶员通常会通过改变坐姿来缓解疲劳。目前驾驶员在手动对座椅位置进行调节时,通常是发生在驾驶员进入驾驶舱后启动车辆前,然后在驾驶过程中,该座椅的位置保持不变。如图5所示,驾驶员处于左右两种不同的坐姿时,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会有明显差异(图5中上方两条平行的虚线间的距离),进而驾驶员的视野范围也会不同,如果驾驶员在不同的坐姿对应相同的座椅位置,则会存在安全隐患。本实施例通过判断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的坐姿是否发生变换,以实现动态的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图像对驾驶员的坐姿进行监控,在驾驶员预设部位对应的像素坐标的变化范围大于预设阈值时,可以确定驾驶员的坐姿发生了变换,因为存在驾驶员瞬间改变坐姿的情况,因此在确定了驾驶员预设部位对应的像素坐标的变化范围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连续的后续帧图像中驾驶员预设部位对应的像素坐标,同样与坐姿未发生变换时的像素坐标进行比较,如果变化范围仍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驾驶员的坐姿发生了变换,如果变换范围小于预设阈值了,则驾驶员的坐姿没有发生变换。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在座椅靠背安装压力传感器以确定驾驶员的坐姿是否发生变换,如果压力传感器的传感数据的变化超过了一定范围,则驾驶员的坐姿发生变换,同样需要避免驾驶员的坐姿发生瞬时变换而对座椅进行调节的情况,因此在传感数据发生变换后,并维持该变换超过预设时长时,则确定驾驶员坐姿发生了变换,如果维持该变换没有超过预设时长,传感数据再次发生变换,则继续确定维持变换的时长,如此对驾驶员的坐姿不断地进行判断。
步骤302:若驾驶员的坐姿发生变换,则获取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三空间坐标。
在驾驶员的坐姿发生了变换后,则需要重新获取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三空间坐标,并根据第三空间坐标,重新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从驾驶员开始驾驶车辆到结束驾驶车辆过程中,只要驾驶员的坐姿在一定时长内发生了稳定变换,则需要获取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三空间坐标,因此对座椅进行调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次驾驶员的坐姿发生变换后,第三空间坐标也会不同,即以驾驶员坐姿的变换为触发点,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
步骤303:获取根据第二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后座椅的第三高度信息。
因为根据第二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后,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不对应于调节后的座椅的高度,因此需要获取根据第二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后座椅的第三高度信息。具体地,第三高度信息可以由第一高度信息、第一上下调节距离和第二上下调节距离计算得来。
步骤304:根据第三空间坐标、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三高度信息,确定座椅的第三上下调节距离。
在确定了驾驶员变换坐姿后的第三空间坐标携带的高度信息后,继续与预设高度进行比较,并以座椅的第三高度信息为基础,确定座椅的第三上下调节距离。
步骤305:根据座椅的第三上下调节距离调整座椅。
在确定了第三上下调节距离后,根据第三上下调节距离调整座椅位置,使得在驾驶员变换坐姿后依然有较为科学合理的视野范围。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驾驶员的坐姿进行监控,保证在驾驶员的坐姿发生稳定变换时,可以及时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自动调整,保证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全程拥有较为科学合理的视野范围,从而为安全驾驶提供保障。
图6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获取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步骤后还包括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102所示的获取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后,具体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根据第一空间坐标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驾驶员的身体参数。
第一空间坐标携带有驾驶员预设部位的高度信息,再考虑到座椅当前时刻的第一高度信息,可以估计出驾驶员的身体参数。例如,在确定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时,根据第一空间坐标和第一高度信息可以确定驾驶员的眼球与座椅间的高度信息,从而可以估计出驾驶员的上身长度,进而根据驾驶员的上身长度确定出驾驶员的身高参数,在估计驾驶员的身高参数时,可以对一定数量的人的上身长度和身高间的关系进行统计,从而使得得到驾驶员的身高参数较为准确。
步骤402:根据身体参数,确定身体参数对应的预设座椅距离。
在调整座椅使得驾驶员获取较为科学合理的视野范围时,不仅可以调节座椅的上下距离,还可以调节座椅的前后距离。在驾驶过程中,不同的身高对应不同的腿长,而腿长决定了座椅的前后距离,例如,腿相对较长的驾驶员需要相对较长的座椅前后距离,否则会因为膝盖长期较大程度弯曲而带来较大疲劳感,同样的,腿相对较短的驾驶员需要相对较短的座椅前后距离,否则会因为脚不能及时够到刹车油门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不同的身体参数对应不同的预设座椅距离,因此在确定了驾驶员的身体参数后,则可以根据驾驶员的身体参数确定预设座椅距离。
步骤403:根据预设座椅距离,确定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
预设座椅距离是驾驶员对应的身体参数可以得到较为科学合理的视野范围的座椅位置,因此需要根据预设座椅距离,确定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
步骤404:根据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调节座椅。
在确定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后,根据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调节座椅,从而使得驾驶员的视野范围效果较为科学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在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过程中,驾驶员的身体参数是不变的,所以对于座椅的前后距离的调节是在驾驶员进入驾驶舱后启动车辆前进行的,在驾驶的过程中,即使驾驶员的坐姿发生了变化,也无需调节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即对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可以不是动态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座椅进行上下调节和左右调节的顺序不作限定,例如可以先获取到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和第一上下调节距离,再根据获取的前后调节距离和第一上下调节距离分别对座椅进行调节,因为上下调节距离的调节和前后调节距离的调节是互不影响的。驾驶员的预设部位的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具有三维信息,而调节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或上下调节距离只是在对某一维数据进行平移,因此即使先对座椅调节了上下调节距离,虽然调节后第一空间坐标不能准确的表示驾驶员的预设部位的空间位置,但仍然可以利用该第一空间坐标确定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其中,第二上下调节距离和第三上下调节距离的原理与第一上下调节距离相同,因此前后调节距离与第一上下调节距离、第二上下调节距离和第三上下调节距离互不影响。
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第一空间坐标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驾驶员的身体参数,进一步根据该身体参数获取具有较为科学合理的视野范围的预设座椅距离,从而根据预设座椅距离对座椅的前后距离进行调节,使得调节后驾驶员的视野范围效果较为科学合理。
图7示出了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空间坐标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驾驶员的身体参数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7所示,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401所示的根据第一空间坐标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驾驶员的身体参数,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1:获取座椅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
如果直接利用驾驶员的预设部位的第一空间坐标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驾驶员的身体参数,当驾驶员处于直立坐姿时,获取的身体参数的准确性较高;当驾驶员处于后仰坐姿时,直接利用第一高度信息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的驾驶员的身体参数的准确性较低。
如图5所示,左侧的驾驶员在角度信息为a情况下,根据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图5中左侧人的头部的虚线对应的空间位置)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D1确定出的驾驶员的上身长度D2,右侧的驾驶员在角度信息为b情况下,根据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图5中右侧人的头部的虚线对应的空间位置)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D1确定出的驾驶员的上身长度D3,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D2与D3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获取座椅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在驾驶员处于后仰状态时,座椅的靠背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倾斜,不同的后仰状态,对应不同的倾斜程度,不同的倾斜程度对应不同的角度信息。
步骤4012:根据第一空间坐标、角度信息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驾驶员的身体参数。
即使是相同的第一空间坐标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在对应不同的角度信息时,会对应不同的身体参数,对应的角度信息值越大,则驾驶员的身高越高。因此根据第一空间坐标、角度信息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的驾驶员的身体参数的准确性较高。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驾驶员可能会处于各种坐姿状态,直接根据第一空间坐标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的驾驶员的身体参数可能不够准确,因此通过获取座椅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再根据第一空间坐标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到的驾驶员的身体参数的准确性较好,从而使得利用驾驶员的身体参数确定的预设座椅距离更为准确。
图8示出了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获取座椅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8所示,在上述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4011所示的获取座椅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11:根据预先安装在座椅预设位置的压力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
预先在座椅的靠背安装压力传感器,在驾驶员处于后仰坐姿时,驾驶员的背部会接触到压力传感器,并且驾驶员后仰坐姿的后仰程度不同,对压力传感器的作用力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获取压力传感器的传感数据,获取座椅的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
步骤40112:当传感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座椅的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
存在驾驶员瞬间改变坐姿的情况,因此在获取座椅的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时,不能在传感数据发生变化时立即获取座椅的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需要通过预设条件来确定是否需要获取座椅的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在传感数据的变化满足一定预设时长后,则证明驾驶员的坐姿处于稳定状态,此时可以获取座椅的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在座椅预设位置安装压力传感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传感数据确定座椅的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使得确定出的角度信息的准确性较高。此外,需要明确的是,如果传感数据在预定时长内一直为零,即驾驶员预定时长内没有倚靠靠背,则默认驾驶员是垂直坐立的姿势,此时,则直接按照第一空间坐标、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所述驾驶员的身体参数。
示例性装置
基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调节装置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坐标确定模块91,用于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
第一高度获取模块92,用于获取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
第一距离确定模块93,用于根据第一空间坐标、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确定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
第一距离调节模块94,用于根据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调整座椅。
如图10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坐标确定模块91包括:
像素坐标确定单元911,用于获取图像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像素坐标;
深度信息获取单元912,用于获取像素坐标对应的深度信息;
空间坐标确定单元913,用于根据像素坐标、深度信息和图像对应的相机位姿,确定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
如图11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座椅调节装置还包括:
第二坐标确定模块101,用于获取驾驶员的视线角度及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二空间坐标;
第二高度获取模块102,用于获取根据第一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后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
第二距离确定模块103,用于根据视线角度、第二空间坐标和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确定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
第二距离调节模块104,用于根据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调节座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的配置中,第一坐标确定模块91,还用于获取驾驶员的视线角度及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二空间坐标;第一高度获取模块92,还用于获取根据第一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后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第一距离确定模块93,还用于根据视线角度、第二空间坐标和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确定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第一距离调节模块94,还用于根据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调节座椅。
如图12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座椅调节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111,用于判断驾驶员的坐姿是否发生变换,如果是,则触发第三坐标确定模块112;
第三坐标确定模块112,用于在判断模块111的触发下,获取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三空间坐标;
第三高度获取模块113,用于获取根据第二上下调节距离对座椅进行调节后座椅的第三高度信息;
第三距离确定模块114,用于根据第三空间坐标、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三高度信息,确定座椅的第三上下调节距离;
第三距离调节模块115,用于根据座椅的第三上下调节距离调整座椅。
如图13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座椅调节装置还包括:
身体参数获取模块121,用于根据第一空间坐标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驾驶员的身体参数;
预设距离确定模块122,用于根据身体参数,确定身体参数对应的预设座椅距离;
前后距离确定模块123,用于根据预设座椅距离,确定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
前后距离调节模块124,用于根据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调节座椅。
如图14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身体参数获取模块121包括:
角度信息获取单元1211,用于获取座椅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
身体参数获取单元1212,用于根据第一空间坐标、角度信息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驾驶员的身体参数。
如图15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角度信息获取单元1211包括:
数据获取子单元12111,用于根据预先安装在座椅预设位置的压力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
判断子单元12112,用于判断传感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是,则触发角度信获取子单元12113;
角度信息获取子单元12113,用于在判断子单元12112的触发下,获取座椅的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
示例性电子设备
图1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如图16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和存储器102。
处理器1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10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10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的座椅调节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03和输出装置10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当然,为了简化,图16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100中与本申请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示例性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座椅调节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此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座椅调节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8)

1.一种座椅调节方法,包括:
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
获取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空间坐标、所述预设高度和所述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确定所述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
根据所述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调节所述座椅;
所述根据所述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调节所述座椅步骤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驾驶员的视线角度及所述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二空间坐标;
获取根据所述第一上下调节距离对所述座椅进行调节后所述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
根据所述视线角度、所述第二空间坐标和所述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确定所述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
根据所述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调节所述座椅;
所述根据所述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调节所述座椅步骤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驾驶员的坐姿是否发生变换;
若所述驾驶员的坐姿发生变换,则获取所述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三空间坐标;
获取根据所述第二上下调节距离对所述座椅进行调节后所述座椅的第三高度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空间坐标、所述预设高度和所述座椅的第三高度信息,确定所述座椅的第三上下调节距离;
根据所述座椅的第三上下调节距离调整所述座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包括:
获取图像中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像素坐标;
获取所述像素坐标对应的深度信息;
根据所述像素坐标、所述深度信息和所述图像对应的相机位姿,确定所述驾驶员的眼球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步骤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空间坐标和所述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所述驾驶员的身体参数;
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所述身体参数对应的预设座椅距离;
根据所述预设座椅距离,确定所述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
根据所述座椅的前后调节距离调节所述座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空间坐标和所述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所述驾驶员的身体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座椅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空间坐标、所述角度信息和所述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获取所述驾驶员的身体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所述座椅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包括:
根据预先安装在所述座椅预设位置的压力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
当所述传感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所述座椅的指定部位的角度信息。
6.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包括:
坐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一空间坐标;
高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高度和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
距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空间坐标、所述预设高度和所述座椅的第一高度信息,确定所述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
距离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座椅的第一上下调节距离调节所述座椅;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坐标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驾驶员的视线角度及所述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二空间坐标;
第二高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根据所述第一上下调节距离对所述座椅进行调节后所述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
第二距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视线角度、所述第二空间坐标和所述座椅的第二高度信息,确定所述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
第二距离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座椅的第二上下调节距离调节所述座椅;
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驾驶员的坐姿是否发生变换,如果是,则触发第三坐标确定模块;
第三坐标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触发下,获取所述驾驶员的预设部位对应的第三空间坐标;
第三高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根据所述第二上下调节距离对所述座椅进行调节后所述座椅的第三高度信息;
第三距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空间坐标、所述预设高度和所述座椅的第三高度信息,确定所述座椅的第三上下调节距离;
第三距离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座椅的第三上下调节距离调整所述座椅。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调节方法。
8.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调节方法。
CN201910614476.7A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208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4476.7A CN112208398B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4476.7A CN112208398B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8398A CN112208398A (zh) 2021-01-12
CN112208398B true CN112208398B (zh) 2022-01-04

Family

ID=74048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4476.7A Active CN112208398B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83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0457A (zh) * 2021-05-10 2022-11-11 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413278A (zh) * 2021-07-09 2021-09-21 毛盼 一种基于人体状态实时调整型轮椅的自调式靠背
CN114290963B (zh) * 2021-12-31 2023-06-30 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4889540A (zh) * 2022-05-13 2022-08-12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位姿态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1603A (zh) * 2013-12-09 2015-06-10 青岛盛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平台自动调节方法
CN205706550U (zh) * 2016-04-28 2016-11-23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汽车座椅位置自动调节系统
CN106218454A (zh) * 2016-10-21 2016-12-14 十堰博金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式基于视野范围调节式汽车座椅
CN106467078A (zh) * 2015-08-17 2017-03-0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乘员高度的系统和方法
CN106956620A (zh) * 2017-03-10 2017-07-18 湖北文理学院 驾驶员坐姿自动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8790958A (zh) * 2018-06-15 2018-11-13 芜湖德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的驾驶位座椅的控制系统
CN108859879A (zh) * 2018-05-31 2018-11-23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228966A (zh) * 2018-09-05 2019-01-18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坐姿自动调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39868A (ja) * 2004-02-26 2005-09-08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接着剤用球形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粒子水分散体
JP5251180B2 (ja) * 2008-03-12 2013-07-31 マツダ株式会社 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CN102874134B (zh) * 2012-06-13 2015-05-1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32768B (zh) * 2014-03-26 2019-04-30 佛吉亚汽车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座椅
CN106627261B (zh) * 2016-11-08 2019-02-12 广州大学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汽车座椅自主记忆系统和方法
US11084440B2 (en) * 2017-06-06 2021-08-10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mart vehicle accommodation device adjustment
CN108928265A (zh) * 2018-07-13 2018-12-04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汽车座椅坐姿协同控制装置、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1603A (zh) * 2013-12-09 2015-06-10 青岛盛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平台自动调节方法
CN106467078A (zh) * 2015-08-17 2017-03-0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乘员高度的系统和方法
CN205706550U (zh) * 2016-04-28 2016-11-23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汽车座椅位置自动调节系统
CN106218454A (zh) * 2016-10-21 2016-12-14 十堰博金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式基于视野范围调节式汽车座椅
CN106956620A (zh) * 2017-03-10 2017-07-18 湖北文理学院 驾驶员坐姿自动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8859879A (zh) * 2018-05-31 2018-11-23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790958A (zh) * 2018-06-15 2018-11-13 芜湖德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的驾驶位座椅的控制系统
CN109228966A (zh) * 2018-09-05 2019-01-18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坐姿自动调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8398A (zh)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08398B (zh)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及装置
US1162351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isplay device in a motor vehicle
CN113335146B (zh) 自动调节驾驶员相关车载设备的调节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0078461A1 (zh) 车辆座椅智能调节方法和装置、车辆、电子设备、介质
US8872640B2 (en) Systems, computer medium and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health and ergonomic status of drivers of vehicles
EP3587172A1 (en) Self-adjusting centre console with arm detection
EP2674914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body parameter of a person
JP2021504236A5 (zh)
US20160107574A1 (en) Control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 camera for the driver's face, and method for imaging the face of a vehicle occupant
EP21478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ssing driver head pose with a headrest-mounted relative motion sensor
EP411237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river posture monitoring
CN110562174A (zh) 一种驾驶姿势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KR20190083155A (ko) 운전자 상태 검출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11386585B2 (en) Driving support device, driving suppor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driving support program
KR20180042742A (ko) 운전자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방법
US20200189500A1 (en) Movement-based comfort adjustment
JP7134364B2 (ja) 体格判定装置および体格判定方法
CN114889542A (zh) 一种基于驾驶员监测与识别的座舱协同控制系统和方法
US104587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direction of face of driver in vehicle
JP2021037216A (ja) 閉眼判定装置
CN116758519A (zh) 基于视觉人工智能ai的汽车座椅微调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170028631A (ko) 정면 얼굴 영상의 복원을 통한 운전자 부주의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80244285A1 (en) Integrated sensor arrangement for automated auxiliary component adjustments
JP4935387B2 (ja) 情報表示装置
CN116834619A (zh) 一种座椅舒适度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